公園設計要點
Ⅰ 公園中植物的種植設計要點是什麼
一、符合園林綠地的性質和功能要求
進行園林種植設計,首先要從該園林綠地的性質和主要功能出發。園林綠地功能很多,具體到某一綠地,總有其具體的主要功能。
二、考慮園林藝術的需要
(一)總體藝術布局上要協調
規則式園林植物配置多對植、行植,而在自然式園林中則採用不對稱的自然式配置,充分發揮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態。根據局部環境和在總體布置中的要求,採用不同形式的種植形式,如一般在大門、主要道路、整形廣場、大型建築附近多採用規則式種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對稱的小型建築物附近採用自然式種植。
如右圖:不同位置種植的植物形態、大小是不同的,才能創造出協調、多彩的景觀。
(二)考慮四季景色變化
園林植物的景色隨季節而有變化,可分區分段配置,使每個分區或地段突出一個季節植物景觀主題,在統一中求變化。在重點地區,四季遊人集中的地方,應使四季皆有景可賞,即使一季節景觀為主的地段也應點綴其它季節的植物,否則一季過後,就顯得極為單調。
(三)全面考慮植物在觀形、賞色、聞味、聽聲上的效果
(四)配置植物要從總體著眼
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輪廓線,在豎向上要注意樹冠線,樹林中要組 織透視線。要重視植物的景觀層次,遠近觀賞效果,遠觀常看整體、大片效果, 如大片秋葉,看才欣賞單株樹型、花、果、葉等姿態。更主要的還是要考慮庭園種植方式的配置,切忌苗圃式的種植。配置植物要處理好與建築、山、水、道路的關系。植物的個體選擇,也要先看總體,如體型、高矮大小、輪廓,其次才是葉、枝、花、果。
三、選擇適合的植物種類,滿足植物生態要求
按照綠地的功能和藝術要求選擇植物種類,例如行道樹滿足主要功能蔽蔭的同時,要求選擇樹干高,容易成活、生長快、適應城市環境、耐修剪、耐煙塵的樹種。而綠籬要求選擇上下枝葉茂密,耐修剪能組成屏障的樹種。種在山上的植物,要求耐乾旱,並要襯托山景。水邊植物要求能耐濕,且與水景相協調。在紀念性園林中,可以種些象徵紀念對象性的樹種和被紀念人所喜愛的樹種等。要滿足植物的生態要求,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長,一是因地制宜,適地適樹,使種植植物的生態習性和栽植地點的生態條件基本上得到統一,另一方面就是為植物正常生長創造適合的生態條件。選擇植物應以當地鄉土植物為主,也可採用引種馴化成功的外地優良植物種類,或能夠創造滿足所要求生態條件的外地植物。
四、種植的密度和搭配
樹木種植的密度是否合適直接影響綠化功能的發揮,從長遠考慮,應根據成年樹木樹冠大小來決定種植距離。如想在短期就取得好的綠化效果,種植距離可近些。一般常用快、慢長樹適當配置的辦法來解決遠近期過渡的問題,但是樹種搭配必須合適,要滿足各種樹木的生態要求,否則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Ⅱ 城市公園規劃設計要點是什麼
1、城市生態公園設計的指導思想
生態公園是以森林植物與生態環境等自然景觀為主體的郊野型公園, 其規劃設計應突出自然景觀, 而以人文景觀為輔。
2、城市生態公園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點。
所謂「真」,就是生態公園的建設要體現自然,減少人工雕琢的痕跡,給人們建設真正的自然生態環境。「健」,首先是生態健康,就是生態公園的建設要注重生態效益,要科學的配置,做到防風固沙、水土流失、涵養水源等方面有顯著作用;其次是能為人們提供一個旅遊、休閑、散步、鍛煉、娛樂等生態良性循環的生活環境。「美」,就是景觀美學功能, 生態公園是通過綠色植物與建築、雕塑與繪畫的相結合, 營造出自然與意境美。
3、生態優先原則
城市生態公園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態系統為主導的城市區域內,它以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為目標。因此,其景觀規劃應服從於生態優先的原則,即城市生態公園的景觀格局規劃應首先滿足「有利於生態保護的設計目標」,其餘的使用功能和美學功能應該盡可能地服從和協調於生態設計的要求。 ——遠景設計研究院
Ⅲ 兒童公園規劃設計需要重視哪幾方面
兒童公園規劃設計原則在於:
1、按不同年齡兒童使用比例,心理及活動特點來劃分空間。
2、創造優良的自然環境,綠化用地佔全園用地的50%以上,保持全園綠化覆蓋率在70%以上,並注意通風、日照。
3、大門設置道路網、雕塑等,要簡明、醒目,以便幼兒尋找。
4、建築等小品設施要求形象生動,色彩鮮明,豐題突出,比例尺度小,易為兒童接受。
按照規模,兒童公園主要分為綜合性、特色性和小型三類,規劃設計時有各自需要突出的不同重點:例如
1)綜合性兒童公園。一般可以比較全面地滿足兒童多樣活動的要求,設有各種游樂設施、體育設施、文化設施和服務設施。
2)特色性兒童公園。以突出某一活動內容為特色,並有著較為完整的系統。
3)小型兒童樂園。通常設在城市綜合性公園內,作用與兒童公園相似,特點是佔地較少、設施簡單、規模較小。
另外,針對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所表現的不同生理、心理特點、活動要求、活動能力和興趣愛好,保證兒童活動的安全性,應對兒童公園進行功能分區。
1)幼兒活動區:休息亭廊、涼亭、草坪、沙坑、鋪裝場地、玩具、欄桿、攀登梯架、跳台
2)學齡兒童活動區:嬉水池、障礙活動場地、攀登架、少年之家、科普游戲室、電動游藝室、圖書閱覽室
3)體育活動區
4)娛樂及少年科學活動區:小型表演廳、電影廳
5)管理辦公區
Ⅳ 森林公園設計規劃要點是什麼
森林公園專項規劃
1.森林公園景觀系統規劃
森林公園是以森林景觀為主體,其用地多為自然的山峰、山谷、林地、水面,是在一定的自然景觀資源的基礎上,採用特殊的營林措施和園林藝術手法,突出優美的森林景觀和自然景觀。因此,在進行森林公園的景觀規劃時,首要的問題是如何充分利用現有林木植被資源,對現有林木進行合理地改造和藝術加工,使原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適應森林遊憩的需求,突出其森林景觀。如果忽視這點,在森林公園中大興土木,加入過多的人工因素,則會使森林公園喪失其自然、野趣的特徵與優勢。
在森林公園景觀系統規劃中,應注意林道及林緣、林中空地、林分季相和透景線、眺望點等幾個方面的規劃設計。
2.森林公園游覽系統規劃
在森林公園內組織開展的各種遊憩活動項目應與城市公園有所不同,應結合森林公園的基本景觀特點開展森林野營、野餐、森林浴等在城市公園中無法開展的項目,滿足城鎮居民嚮往自然的遊憩需求。依據森林公園中遊憩活動項目的不同可分為:典型性森林遊憩項目,如森林野營、野餐、森林浴、林中騎馬、徒步野遊、自然採集、綠色夏令營、自然科普教育、釣魚、野生動物觀賞、森林風景欣賞等;一般性森林遊憩項目,如劃船、游泳、自行車越野、爬山、兒童游戲、安靜休息等。
開展各種森林遊憩活動對森林環境的影響程度不同。不適當的建設項目、不合理的遊人密度會對森林遊憩環境造成破壞。因此,在游覽系統規劃中必須預測出各項遊憩活動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及影響程度,從而在規劃中採用相應的方法,在經營管理上制定不同的措施。
3.森林公園道路交通系統規劃
森林公園除與主要客源地建立便捷的外部交通聯系外,其內部道路交通必須滿足森林旅遊、護林防火、環境保護,以及森林公園職工生產、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在森林公園的道路交通系統規劃中,應注意游覽道路的選線、走向和引導作用,根據遊客的游興規律,組織游覽程序,形成起、承、轉、合的序列布局。應結合森林公園的具體環境特點,開發獨具情調和特色的交通工具。
森林公園內應盡量避免有地方交通公路通過。必須通過時,應在公路兩側設置30-50m寬的防護林帶。面積大的森林公園應設有汽車道、自行車道、騎馬道及游步道,按其使用性質可將森林公園內的道路分為主幹道、次路、游步道三種。一般道路應佔全園面積的20/0~3%,在遊人活動密集區可佔50%~lO%o.
(1)主幹道。是森林公園與國家或地方公路之間的連接道路以及森林公園內的環行主道。其寬度為5~7m,縱坡不得大於9%,平曲線最小半徑不得小於30m.
(2)次路。是森林公園內通往各功能區、景區的道路。寬度為3~5m,縱坡不得大於13%,平曲線最小半徑不得小於15m.
(3)游步道。是森林公園內通往景點、景物供遊人步行游覽觀光的道路,應根據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設置。寬度為1~3m,縱坡宜小於18%.
4.森林公園旅遊服務系統規劃
森林公園旅遊服務系統主要包括餐飲、住宿、購物、醫療、導游標志等。休憩、服務性建築的位置、朝向、高度、體量等應與自然環境和景觀統一協調。建築高度應服從景觀需要,一般以不越過林木高度為宜,休憩服務性建築用地不應超過森林公園陸地面積的2%.賓館、飯店,休、療養院,游樂場等大型永久性建築,必須建立在游覽觀光區的外圍地帶,不得破壞、影響景觀。
(1)餐飲。餐飲建築設計應符合JCJ64-1989《飲食建築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
(2)住宿。應根據旅客規模及森林旅遊業的發展,合理確定旅遊床位數。旅遊床位建設標准宜符合下列要求:高檔28~30平方米/床;低檔8~12平方米/床。森林公園中的住宿設施,除建設永久性的賓館、飯店外,應注重開發森林野營、帳篷等臨時性住宿設施,做到永久性與季節性相結合,突出森林遊憩的特色。
(3)購物。購物建築應以臨時性、季節性為主,其建築風格、體量、色彩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應積極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紀念品。
(4)醫療。森林公園中應按景區建立醫療保健設施,以便對遊客中的傷病人員及時救護。醫療保健建築應與環境協調統一。
(5)導游標志。森林公園的境界、景區、景點、出人口等地應設置明顯的導游標志。導游標志的色彩、形式應根據設置地點的環境、提示內容進行設計。
5.森林公園保護工程規劃
(1)森林公園火災的防護。開展森林遊憩活動,對森林植被最大的潛在威脅是森林火災,遊人吸煙和野炊所引起的森林火災佔有相當大的比例。森林火災會毀滅森林內的動、植物,火災後的木灰有時會沖入河流使大批魚群死亡,森林火災還會使遊憩設施受損、遊客受到傷害。
森林公園火災的防護措施及方法有:
1)在規劃設計時,對於森林火災發生可能性大的遊憩項目,如野營、野炊等,應盡可能選擇在林火危險度小的區域。林火危險度的大小主要取決於林木組成及特性、郁閉度、林齡、地形、海拔、氣候條件等因素。
2)對於野營、野餐等活動應有指定地點並相對集中,避免遊人任意點火而對森林造成危害。同時,對野營、野餐活動的季節應進行控制,避免在最易引起火災的千旱季節進行。
3)在野營區、野餐區和遊人密集的地區,應開設防火線或營建防火林帶。防火線的寬度不應小於樹高1.5倍。但從森林公園的景觀要求來看,營建防火林帶更為理想。防火帶應設在山脊或在野營地、野餐地的道路周圍。林分以多層緊密結構為好,防火林帶應與當地防火季的主導風向垂直。
4)森林公園中的防火林帶應盡量與園路結合,可以保護主要游覽區不受鄰近區域火災的影響。同時,方便的道路系統也為迅速撲滅林火提供保障。
5)在森林公園規劃和建設中,應建立相應的救火設施和系統。除建立防火林帶、道路系統外,還應增設防火通信設施,加強防火、救火組織和消防器材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加強對遊人和職工的管理教育,加強防火宣傳,嚴格措施,防患於未然。
(2)森林公園病蟲害防護。防止森林病蟲害的發生,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長,給遊人一個優美的森林環境是森林公園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森林病蟲害的防治,主要方法如下。
1)在「適地適樹」的原則下,營造針闊混交林是保持生態平衡和控制森林病蟲害的基本措施,更為重要的是實現抗病育種。
2)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根據不同的森林類型、生態結構狀況,適時地採用營林措施。及時修枝,撫育,間伐,林地施肥,招引益鳥、益獸等,可長期保持森林的最佳環境生態。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敵防治害蟲,通過一系列生物控制手段,打破原來害蟲與天敵之間形成的數量平衡關系,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相對平衡。
4)物理、化學防治。物理方法主要利用害蟲趨光性進行燈光誘殺;而化學防治只是急救手段。近幾年來,高效、低毒、殘效期長、內吸性和滲透性強的殺菌劑、煙劑、油劑及超低量噴霧防治技術有所進步。
6.森林公園基礎設施系統規劃
森林公園內的水、電、通信、燃氣等布置,不得破壞、影響景觀,同時應符合安全、衛生、節約和便於維修的要求。電氣、上下水工程的配套設施應設在隱蔽的地帶。森林公園的基礎設施工程應盡量與附近城鎮聯網,如經論證確有困難,可部分聯網或自成體系,並為今後聯網創造條件。
(1)給、排水。森林公園給水工程包括生活用水、生產用水、造景用水和消防用水。給水方式可採用集中管網給水,也可利用管線自流引水,或採用機井給水。給水水源可採用地下水或地表水,水源水質要求良好,應符合GB5749-2005《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水源地應位於居住區和污染源的上游。排水工程必須滿足生活污水、生產污水和雨水排放的需要。排水方式一般可採用明渠排放,有條件的應採用暗管渠排放。生產、生活污水必須經過處理後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水體或窪地。給、排水工程設計包括確定水源,確定給、排水方式,布設給、排水管網等。
(2)供電。森林公園的供電工程,應根據電源條件、用電負荷、供電方式,本著節約能源、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的原則設計,做到安全適用,維護方便。供電電源應充分利用國家和地方現有電源,在無法利用現有電源時,可考慮利用水利或風力自備電源。供電線路鋪設一般不用架空線路,必須採用時盡量沿路布設,避開中心景區和主要景點。供電工程設計內容包括用電負荷計算、供電等級、電源、供電方式確定、變(配)電所設置、供電線路布設等。
(3)供熱。森林公園的供熱工程,應貫徹節約保護環境、節省投資、經濟合理的原則。熱源選擇應首先考慮利用余熱,供熱方式以區域集中供熱為主。集中供熱產生的廢渣、廢水、煙塵應按「三廢」排放標准進行處理和排放。供熱工程設計為熱負荷計算、供熱方案確定、鍋爐房主要參數確定等。
(4)通信。通信包括電信和郵政兩部分。森林公園的通信工程應根據其經營布局、用戶量、開發建設和保護管理工作的需要,統籌規劃,組成完整的通信網路。電信工程應以有線為主,有線與無線相結合。郵政網點的規劃應方便職工生活,滿足遊客要求,便於郵遞傳送。通信工程設計內容包括方案選定、通信方式確定、線路選定、設施設備選型等。
Ⅳ 公園景觀設計的設計要點是什麼公園景觀設計的設計要點有哪些
據一樹山國際統計中國景觀園林設計發展現狀1:1古典園林中國古典園林是由建築、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一個綜合藝術品,追求一種「世外桃園」的生活,富有詩情畫意。古典園林不拘泥於庭園范圍,通過借景擴大空間視覺邊界,使園林景觀與城市景觀、自然景觀相聯系、相呼應,營造整體性園林景觀。中國園林景觀不僅重視近區的環境美,而且注意與更廣闊的大自然的親和關系,造成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在自然環境中搞建築要藉助於引景、建景、借景,甚至運用對景等手法,把自然景色烘托的更美。這就是中國園林景觀設計要考慮的環境因素。 對於哪些設計公司對中國園林景觀設計有所研究的話,好友和一樹山國際規劃設計院合作過一次,各項服務都很滿意,他們主要從事建築、結構、給排水、、、市政工程、小區規劃、地下雨污水、工程地質勘察、地質鑽探、工程測量、岩土工程咨詢、;風景區、、森林公園、旅遊公園、植物園、生態園林、紀念性園林、寺廟園林、古建築及仿古建築、園林建築、園林雕塑、園林小品、機關、學校、居民住宅、綜合樓以及室內外裝飾設計、可行性研究、總體規劃設計及研究等項目。
Ⅵ 主題公園的規劃設計有哪些方面的要點
主題公園的規劃設計有哪些方面的要點,艾肯弘揚主題公園規劃設計專家認為有這幾點
一、主題選擇與定位
主題公園是依靠創意來推動的旅遊產品,因此,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世界上成功的主題公園,都是個性鮮明、各有千秋,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反觀中國的主題公園,大多是主題重復、缺乏個性,以照搬照抄、模擬仿效居多,內容相差無幾,缺乏科學性、真實性、藝術性和趣味性,缺乏認真的市場分析和真正的創意,為造景觀建造景觀,結果當然是慘淡經營或倉促收場,並且造成財力、人力、物力的浪費。
二、主題公園區位選擇
選址好壞是影響主題公園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主題公園園址的確定必須根基於對周邊客源市場的詳盡分析和實地考察基礎上,而絕對不能憑空想像,輕率拍板。建設一個好的主題公園,應充分重視市場分析定位和市場佔有,對文化內涵做出正確的商業價值判斷,提高重遊率和投資收益比,並通過旅遊乘數效應帶動當地其他行業的發展。
三、主題創意
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需要創新思維,主題公園的經營更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只有這樣,主題公園才能永遠保持對遊客的新鮮感,生命周期得以延長。在進行主題創意與策劃時,要緊緊圍繞「旅遊者的需求」,突出休閑娛樂的特性,表現「旅遊新形態」。為此,發展商在主題公園的景觀設計、旅遊產品後續更新方面必須走在市場前列。
四、主題產品開發與更新
我們認為,旅遊市場競爭的結果是名牌旅遊產品最終吸引、招徠更多的客源,一個主題公園要在市場中佔有一定的份額,必須實現旅遊產品的品牌化,並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從而形成旅遊品牌,樹立起名牌形象。
五、主題公園文化內涵
一個主題公園有沒有發展潛力,有沒有生命力,其蘊涵的文化內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將旅遊業和文化緊密地糅合在一起,將文化作為旅遊來經營,通過發掘和宣揚文化來綜合地發展旅遊,以經營旅遊的方式多方位的展示文化,賦予主題公園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從而創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旅遊文化。
六、營銷策略
如何提高主題公園的重遊率,是現代主題公園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也是主題公園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有效客源半徑內的潛在消費者是最有條件和最有可能進行再次游覽消費的群體,有效客源市場半徑一般指在主題公園周邊200——300公里的范圍內。主題公園發展商需要針對有效客源半徑市場採用靈活的營銷策略,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改變營銷策略。
Ⅶ 公園設計重點是什麼
公園設計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運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築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環境和生活、遊憩境域的過程。下面以城市生態公園設計為例,向大家介紹公園設計重點是什麼。
城市生態公園是保護及改善城市系統的生態基礎和生態結構,減少大氣污染,改善生存環境,保護自然景觀以及物種的多樣性。城市生態公園的本質還是公園,可以供遊人休息,散步,鍛煉身體,享受清新空氣。人有親近自然的天性和權利,城市當中的生態公園,不應該以隔離人的活動為代價,而因適當引導和規范人的活動,使之遵循生態原理,創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場所。
城市生態公園設計的指導思想
生態公園是以森林植物與生態環境等自然景觀為主體的郊野型公園,其規劃設計應突出自然景觀,而以人文景觀為輔。生態公園在整體上應該是點、線、片、面相結合形成的生態植物群體,並且通過植物、水體、地形、道路、建築等要素創造森林公園環境和園林景觀。在植物配置上,採用喬灌草相結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態特性的植物能夠各得其所,充分利用環境因子,構成和諧有序、穩定的群落;在景觀上應該體現豐富多彩城市風貌,體現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
城市生態公園的特徵
城市生態公園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點。
所謂「真」,就是生態公園的建設要體現自然,減少人工雕琢的痕跡,給人們建設真正的自然生態環境。「健」,首先是生態健康,就是生態公園的建設要注重生態效益,要科學的配置,做到防風固沙、水土流失、涵養水源等方面有顯著作用;其次是能為人們提供一個旅遊、休閑、散步、鍛煉、娛樂等生態良性循環的生活環境。「美」,就是景觀美學功能,生態公園是通過綠色植物與建築、雕塑與繪畫的相結合,營造出自然與意境美。使人們置身其中愉悅心情,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
1、城市生態公園的景觀格局原則
1.1生態優先原則
城市生態公園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態系統為主導的城市區域內,它以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為目標。因此,其景觀規劃應服從於生態優先的原則,即城市生態公園的景觀格局規劃應首先滿足「有利於生態保護的設計目標」,其餘的使用功能和美學功能應該盡可能地服從和協調於生態設計的要求。
1.2空間異質性和多樣性原則
異質性是景觀的重要特徵之一,景觀空間的異質性的維持與發展是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重要原則。景觀多樣性是描述景觀中嵌塊體復雜性的指標,包括斑塊多樣性、類型多樣性和格局多樣性。多樣性對於景觀的生存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是景觀規劃設計的准則。
空間異質性依賴於空間尺度,景觀中不同斑塊的類型與尺度都有不同的變異性和復雜性。空間異質性可以根據其斑塊類型的數目和比例、空間排列、斑塊形狀、相鄰板塊之間對比度、相同類型板塊之間的連接度來形成。
多樣性原則不僅講求的是空間的多樣性,也應充分體現在植物品種的豐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樣性特徵上,營造豐富多樣的植物景觀首先依賴於豐富多樣的環境空間的塑造,同時也是為各種植物群落營造更加適宜的生境。
1.3生態可協調性原則
生態可協調性原則是指景觀格局構成並不是被動的,完全依據現有自然狀況、過程以及現有資源條件來營造景觀生態的過程,而是可以主動結合生態、經濟、社會等諸多因素來反復協調以最終達到一個滿意方案的過程。
2、城市生態公園的景觀設計原則
2.1以生態發展為依據,發揮「綠」的效益
「綠」主要是體現在植物上,「綠」的效益包括生態效益、景觀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所以要合理配置植物造景的綠色效益。
2.2自然性、生活性、科學性、藝術性相結合的原則
城市中的人們嚮往綠色,渴望回歸大自然環境。因此,在景觀設計時,植物造景應綜合考慮立地條件中的土壤、氣候、降雨量等自然條件,以人為本,充滿生活氣息,用科學的、藝術的手法將各種矛盾融合統一在規劃中,形成最理想的景觀環境,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
2.3因地制宜,適地適樹與合理引進相結合根據當地立地條件和氣候條件合理選擇樹種,植物種類豐富多樣,樹種地區差異較大,適地適樹,以鄉土樹種為主的原則。同時,科學合理地引進外來適生、無害、觀賞價值高的樹種,增加本地區園林植物種類。
以上就是關於城市生態公園設計的全部介紹,公園是供公眾游覽、觀賞、休憩、開展科學文化及鍛煉身體等活動,有較完善的設施和良好的綠化環境的公共綠地。」具有著改善城市生態、防火、避難等作用。公園一般可分為城市公園、森林公園、主題公園、專類園等。公園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要創造出景色如畫、環境舒適、健康文明的遊憩境域。
Ⅷ 主題公園規劃的要點包括哪些
綠維創景認為,主題公園是為了滿足旅遊者多樣化休閑娛樂需求和選擇而建造的一種具有創意性活動方式的現代旅遊場所。它是根據特定的主題創意,主要以文化復制、文化移植、文化陳列以及高新技術等手段、以虛擬環境塑造與園林環境為載體來迎合消費者的好奇心、以主題情節貫穿整個游樂項目的休閑娛樂活動空間。
作為專業從事主題公園策劃、規劃與設計的單位,經驗告訴我們只有根基於六大要素:准確的主題選擇、恰當的園址選擇、獨特的主題創意與主題文化內涵、靈活的營銷策略、深度的主題產品開發,主題公園才能脫穎而出。
一、主題選擇與定位
主題公園是依靠創意來推動的旅遊產品,因此,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世界上成功的主題公園,都是個性鮮明、各有千秋,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反觀中國的主題公園,大多是主題重復、缺乏個性,以照搬照抄、模擬仿效居多,內容相差無幾,缺乏科學性、真實性、藝術性和趣味性,缺乏認真的市場分析和真正的創意,為造景觀建造景觀,結果當然是慘淡經營或倉促收場,並且造成財力、人力、物力的浪費。
二、主題公園區位選擇
選址好壞是影響主題公園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主題公園園址的確定必須根基於對周邊客源市場的詳盡分析和實地考察基礎上,而絕對不能憑空想像,輕率拍板。建設一個好的主題公園,應充分重視市場分析定位和市場佔有,對文化內涵做出正確的商業價值判斷,提高重遊率和投資收益比,並通過旅遊乘數效應帶動當地其他行業的發展。
三、主題創意
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需要創新思維,主題公園的經營更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只有這樣,主題公園才能永遠保持對遊客的新鮮感,生命周期得以延長。在進行主題創意與策劃時,要緊緊圍繞「旅遊者的需求」,突出休閑娛樂的特性,表現「旅遊新形態」。為此,發展商在主題公園的景觀設計、旅遊產品後續更新方面必須走在市場前列。
四、主題產品開發與更新
我們認為,旅遊市場競爭的結果是名牌旅遊產品最終吸引、招徠更多的客源,一個主題公園要在市場中佔有一定的份額,必須實現旅遊產品的品牌化,並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從而形成旅遊品牌,樹立起名牌形象。
五、主題公園文化內涵
一個主題公園有沒有發展潛力,有沒有生命力,其蘊涵的文化內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將旅遊業和文化緊密地糅合在一起,將文化作為旅遊來經營,通過發掘和宣揚文化來綜合地發展旅遊,以經營旅遊的方式多方位的展示文化,賦予主題公園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從而創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旅遊文化。
六、營銷策略
如何提高主題公園的重遊率,是現代主題公園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也是主題公園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有效客源半徑內的潛在消費者是最有條件和最有可能進行再次游覽消費的群體,有效客源市場半徑一般指在主題公園周邊200~300公里的范圍內。主題公園發展商需要針對有效客源半徑市場採用靈活的營銷策略,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改變營銷策略。
Ⅸ 城市公園的景觀設計要點是哪些
1、 構成公園的主要素材如植物、地形、地貌是受氣候、時間、空間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而演變的。公園規劃和設計必須考慮這些影響,因地、因時制宜,創造不同的地方特點和風格。
2、 公園要鋪透水性的地磚
3、 康體設施:應以中小型項目為主,不應設置佔地面積大的體育項目;兒童活動區應合理設置機動游樂項目、參與性游戲項目和科普項目。
4、 遊憩功能區(包括游覽觀賞區、安靜休憩區、文化娛樂區等)應占公園陸地的70%以上;康體活動區
5、 控制在公園陸地的15%以下;兒童活動區宜控制在公園陸地的10%以下。
6、 監控系統:公園內宜設置廣播系統。設有管理處(室)的公園應設置安全管理視頻監控系統。
7、 防雷設施:公園主要出入口的集散廣場和遊人集中活動的場地以及經常舉辦展覽活動的區域應設置獨立性的防雷設施覆蓋。
8、 有毒植物:集散、賞景、休憩、活動鋪裝場地內及周邊綠地種植設計,嚴禁選用危及遊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在兒童游戲活動區范圍內,不得選用枝葉有硬刺或枝葉呈硬劍、刺狀的植物,不應選用揮發物或花粉能引起明顯過敏反應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