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傳動設計准則
❶ 齒輪傳動的設計准則有哪些、
1)軟齒面(≤350HBS)齒輪主要失效形式是齒面點蝕,故可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計算,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
2)硬齒面(>350HBS)或鑄鐵齒輪,由於抗點蝕能力較高,輪齒折斷的可能性較大,故可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計算,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
對高速重載齒輪傳動,除以上兩設計准則外,還應按齒面抗膠合能力的准則進行設計。
2、對於開式齒輪傳動,齒面磨損為其主要失效形式,故通常按照齒根彎曲疲勞強度進行設計計算,確定齒輪的模數,考慮磨損因素,再將模數增大10%——20%。
1、對於閉式齒輪傳動:閉式軟齒面傳動:在保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前提下,滿足齒根彎曲疲勞強度;
2.閉式硬齒面或開式齒輪傳動:在保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前提下,滿足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閉式傳動 閉式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為齒面點蝕和輪齒的彎曲疲勞折斷。當採用軟齒面(齒面硬度≤350HBS)時,其齒面接觸疲勞強度相對較低。因此,一般應首先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條件,計算齒輪的分度圓直徑及其主要幾何參數(如中心距、齒寬等),然後再對其輪齒的抗彎曲疲勞強度進行校核。當採用硬齒面(齒面硬度>350HBS)時,則一般應首先按齒輪的抗彎曲疲勞強度條件,確定齒輪的模數及其主要幾何參數,然後再校核其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❷ 齒輪傳動的設計准則是怎樣的
齒輪傳動的不同失效形式抄在一對齒輪上面不大可能同時發生,但卻是互相影響的。例如齒面的點蝕會加劇齒面的磨損,而嚴重的磨損又會導致輪齒折斷。在一定條件下,由於輪齒折斷、齒面點蝕失效形式是主要的。因此,設計齒輪傳動時,應根據實際工作條件分析其可能發生的主要失效形式,以確定相應的設計准則。
對於閉式軟齒面(硬度≤350HBW)齒輪傳動.潤滑條件良好,齒面點蝕將是主要的失效形式,在設計時通常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再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
對於閉式硬齒面(硬度>350HBW)齒輪傳動,抗點蝕能力較強,輪齒折斷的司能性大,在設計計算時.通常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再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
開式齒輪傳動,主要失效形式是齒面磨損。但由於磨損的機理比較復雜,尚無成熟的設計計算方法,故只能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用增大模數10%~20%的辦法加大齒厚,使它有較長的使用壽命,以此來考慮磨損的影響。
❸ 閉式齒輪傳動與開式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設計准則有何不同
齒輪失效的主要形式有斷齒、磨損、點蝕、膠合。
斷齒:是在齒輪傳動中由於各種以外原因,一個或多個輪齒折斷使齒輪失效;
磨損:齒輪傳動過程中,齒面上的相對滑動會引起磨損;
點蝕:齒輪傳動過程中,齒輪接觸面上各點的接觸應力呈脈動循環變化,經過一段時間後,會由於接觸面上金屬的疲勞而形成細小的疲勞裂紋,裂紋的擴展造成金屬剝落,形成點蝕;
膠合:當齒輪在高速、大載荷或潤滑失效的情況下,兩齒面直接接觸形成局部高溫,接觸區出現較大面積粘連現象,為膠合。
合理潤滑可以明顯延緩或防止齒輪的失效。⑴閉式傳動閉式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為齒面點蝕和輪齒的彎曲疲勞折斷。當採用軟齒面(齒面硬度≤350HBS)時,其齒面接觸疲勞強度相對較低。因此,一般應首先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條件,計算齒輪的分度圓直徑及其主要幾何參數(如中心距、齒寬等),然後再對其輪齒的抗彎曲疲勞強度進行校核。當採用硬齒面(齒面硬度>350HBS)時,則一般應首先按齒輪的抗彎曲疲勞強度條件,確定齒輪的模數及其主要幾何參數,然後再校核其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⑵開式傳動開式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為齒面磨粒磨損和輪齒的彎曲疲勞折斷。由於目前齒面磨粒磨損尚無完善的計算方法,因此通常只對其進行抗彎曲疲勞強度計算,並採用適當加大模數的方法來考慮磨粒磨損的影響。
採納哦
❹ 齒輪傳動設計准則是什麼
對於閉式軟齒面(硬度≤350HBW)齒輪傳動.潤滑條件良好,齒面點蝕將是主要的失效形式,在設計時通常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再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
對於閉式硬齒面(硬度>350HBW)齒輪傳動,抗點蝕能力較強,輪齒折斷的司能性大,在設計計算時。通常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再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
開式齒輪傳動,主要失效形式是齒面磨損。但由於磨損的機理比較復雜,尚無成熟的設計計算方法,故只能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用增大模數10%~20%的辦法加大齒厚,使它有較長的使用壽命,以此來考慮磨損的影響。
(4)齒輪傳動設計准則擴展閱讀
齒輪傳動的特點:
1、傳動精度高。前面講過,帶傳動不能保證准確的傳動比,鏈傳動也不能實現恆定的瞬時傳動比,但現代常用的漸開線齒輪的傳動比,在理論上是准確、恆定不變的。這不但對精密機械與儀器是關鍵要求,也是高速重載下減輕動載荷、實現平穩傳動的重要條件。
2、適用范圍寬。齒輪傳動傳遞的功率范圍極寬,可以從0.001W到60000kW;圓周速度可以很低,也可高達150m/s,帶傳動、鏈傳動均難以比擬。
❺ 開式和閉式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有什麼不同設計准則各是什麼
⑴
閉式傳動
閉式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為齒面點蝕和輪齒的彎曲疲勞折斷。專當採用軟齒面(屬齒面硬度≤350HBS)時,其齒面接觸疲勞強度相對較低。因此,一般應首先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條件,計算齒輪的分度圓直徑及其主要幾何參數(如中心距、齒寬等),然後再對其輪齒的抗彎曲疲勞強度進行校核。當採用硬齒面(齒面硬度>350HBS)時,則一般應首先按齒輪的抗彎曲疲勞強度條件,確定齒輪的模數及其主要幾何參數,然後再校核其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⑵
開式傳動
開式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為齒面磨粒磨損和輪齒的彎曲疲勞折斷。由於目前齒面磨粒磨損尚無完善的計算方法,因此通常只對其進行抗彎曲疲勞強度計算,並採用適當加大模數的方法來考慮磨粒磨損的影響。
❻ 齒輪傳動的設計准則是什麼為什麼要採用這個准則
1,由主機廠或發動機廠或主設計師提出變速箱的各檔速比。
2,變速箱應以精巧實用為基本原則。
3,變速箱殼體最好採用鋁合金壓鑄件。
4、變速箱各前進檔位均應設有同步器。
5,齒輪及軸應採用常規低碳合金鋼材料,滲碳淬火工藝。
6,各檔位位置應符合常規使用習慣。
7,各檔位應定位可靠,掛檔位置清晰,掛檔輕松,不脫檔。
8,變速箱必須充分考慮散熱、排氣及潤滑問題。
9,必須做好防漏油結構設計。
等等
❼ 1. 齒輪傳動中輪齒的失效形式有哪些試述齒輪傳動的設計准則 2.簡述螺紋聯接的基本類型主要有哪四種
. 齒輪傳動中輪齒的失效形式有輪齒折斷、齒面磨損、齒面點蝕、和齒面膠合四種。
齒輪傳動的設計准則是:
1,由主機廠或發動機廠或主設計師提出變速箱的各檔速比。
2,變速箱應以精巧實用為基本原則。
3,變速箱殼體最好採用鋁合金壓鑄件。
4、變速箱各前進檔位均應設有同步器。
5,齒輪及軸應採用常規低碳合金鋼材料,滲碳淬火工藝。
6,各檔位位置應符合常規使用習慣。
7,各檔位應定位可靠,掛檔位置清晰,掛檔輕松,不脫檔。
8,變速箱必須充分考慮散熱、排氣及潤滑問題。
9,必須做好防漏油結構設計。
等等
螺紋聯接的基本類型主要有螺栓連接、雙頭螺柱連接、螺釘連接和緊定螺釘連接四種。
❽ 閉式齒輪傳動與開式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設計准則有何不同
1、失效形式:
(1)開式傳動是硬齒面,失效形式是疲勞折斷。開式齒輪傳動不僅外界雜物極易侵入,而且潤滑不良,因此工作條件不好,輪齒也容易磨損,故只宜用於低速傳動。
(2)閉式傳動是軟齒面,失效形式是疲勞點蝕。汽車,機床,航空發動機等所用的齒輪傳動,都是裝在經過精確加工而且封閉嚴密的箱體(機匣)內,這稱為閉式齒輪傳動(齒輪箱)。它與開式或半開式的相比,潤滑及防護等條件最好,多用於重要的場合。
2、設計准則:
(1)開式齒輪傳動使用模數式進行設計計算。
(2)閉式齒輪傳動按照中心距計算公式進行設計計算。
(8)齒輪傳動設計准則擴展閱讀
開式齒輪傳動的潤滑方法:
除了在某些場合下潤滑油可以循環迴流外,此時應設置油池。開式齒輪傳動的潤滑方法一般是全損耗型的,而任何全損耗型潤滑系統,最終在其齒輪表面只有薄層覆蓋膜,它們常處在邊界潤滑條件下。
因為當新油或脂補充到齒面時,由於齒面壓力作應而擠出,加上齒輪回轉時離心力等的綜合作用,只能在齒面上留下一層薄油膜,再加上考慮齒輪磨合作用,因此潤滑油必須具備高粘度或高稠度和較強的粘附性,以確保有一層連續的油膜保持在齒輪表面上。
開式齒輪暴露在變化的環境條件中工作,例如北方運河水閘的開式齒輪在冬季工作0℃以下的環境中,造紙機乾燥機滾筒的開式齒輪系統則工作在高濕度和60℃以上的環境溫度中。
水泥窯轉筒環形齒輪工作在熱、雨和灰塵環境條件下,而在自動化生產工廠中,對於大型機械沖床中的大型開式齒輪,其環境雖然不是苛刻的因素,但如果齒輪上的潤滑劑被拋離的話,那麼損壞齒輪的危險照樣存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開式齒輪傳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閉式齒輪傳動
❾ 齒輪傳動的設計准則
針對齒輪五種失效形式,應分別確立相應的設計准則。但是對於齒面磨損、塑性變形等,由於尚未建立起廣為工程實際使用而且行之有效的計算方法及設計數據,所以設計齒輪傳動時,通常只按保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及保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兩准則進行計算。對於高速大功率的齒輪傳動(如航空發動機主傳動、汽輪發電機組傳動等),還要按保證齒面抗膠合能力的准則進行計算(參閱GB6413-1986)。至於抵抗其它失效能力,雖然一般不進行計算,但應採取的措施,以增強輪齒抵抗這些失效的能力。
1、閉式齒輪傳動
由實踐得知,在閉式齒輪傳動中,通常以保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為主。但對於齒面硬度很高、齒芯強度又低的齒輪(如用20、20Cr鋼經滲碳後淬火的齒輪)或材質較脆的齒輪,通常則以保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為主。如果兩齒輪均為硬齒面且齒面硬度一樣高時,則視具體情況而定。
功率較大的傳動,例如輸入功率超過75kW的閉式齒輪傳動,發熱量大,易於導致潤滑不良及輪齒膠合損傷等,為了控制溫升,還應作散熱能力計算。
2、開式齒輪傳動
開式(半開式)齒輪傳動,按理應根據保證齒面抗磨損及齒根抗折斷能力兩准則進行計算,但如前所述,對齒面抗磨損能力的計算方法迄今尚不夠完善,故對開式(半開式)齒輪傳動,僅以保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作為設計准則。為了延長開式(半開式)齒輪傳動的壽命,可視具體需要而將所求得的模數適當增大。
前已述之,對於齒輪的輪圈、輪輻、輪轂等部位的尺寸,通常僅作結構設計,不進行強度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