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設計圖
Ⅰ 高考理科數學會出設計程序框圖的圖嗎
不會,但有選擇或者填空,要求可以計算某一數值的最終結果
Ⅱ 設計幾何圖形!數學!
畫一個圓,做一個直徑,再將上半部分做半徑平分,再取四分之一圓再平分……明白了吧?
Ⅲ 數學求解設計演算法,兩張方法,一種程序圖,一種文字
題:猜字母 6分
把abcd...s共19個字母組成的序列重復拼接106次,得到長度為2014的串。
接下來刪除第1個字母(即開頭的字母a),以及第3個,第5個等所有奇數位置的字母。
得到的新串再進行刪除奇數位置字母的動作。如此下去,最後只剩下一個字母,請寫出該字母。
答案是一個小寫字母,請通過瀏覽器提交答案。不要填寫任何多餘的內容。
abcdefghijklmnopqrs
1 3
012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har a='a';
String s="",s1="",s2="",s3="",s4="";
for(int i=0;i<19;i++)
s+=(char)(a+i);
System.out.println(s);
s1=s;
for(int i=0;i<105;i++)
s+=s1;
System.out.println(s.length());
while(s.length()!=1){
for(int i=0;i<s.length();i++)
if(i%2==1)
s2+=s.charAt(i);
s=s2;
s2="";
System.out.println(s);
}
}
}
Ⅳ 小學數學教研室美化設計圖有哪些
編輯部地址:南京市定淮門大街11號商會大廈B2104室
郵編:210036
電話:025—86217371
傳真:025—86217373
E-mail:[email protected]
自己咨詢一下
征 訂 通 知
各小學:
《小學數學教學》2009年更名為《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B版,雙月刊正式刊號,國際流行大16開本,80頁。該刊是由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編輯部編輯的小學數學學科專業雜志,是使用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的老師及時了解課改動態、研究數學教材、交流教學經驗、展示研究成果、發表建議意見、提升專業素養的園地。
《小學數學教育》是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會刊,由遼寧教育雜志社《小學數學教育》編輯部編輯出版。該雜志配合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的研究課題,交流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經驗,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以上雜志的發行,兩編輯部均以縣(區)為單位征訂。為了幫助教師訂閱以上兩種雜志,請各校能協助做好兩種雜志2009年的征訂工作,組織學校、教師訂閱,並以校(鎮)為單位將兩種雜志的訂數分別匯總,分別填寫好征訂單,於11月15日前寄教研室小學組,以便統一訂閱。
《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B版全年6期,每期定價8.00元,每份全年定價48.00元;《小學數學教育》每期定價5.00元,每份全年定價60.00元。由於每種雜志均對訂滿10份以上的單位,由編輯部按期將雜志直接寄至學校。因此請各校盡可能組織教師將每種雜志都訂滿10份以上,以便學校及時收到,方便教師及時閱讀與適應教學需要。
武進區教育局教研室
2008年月10月20日
2009年《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B版( 原《小學數學教學》)
征 訂 單
訂閱單位
經手人
訂閱份數
全年單價
48.00元
總 價
學校蓋印 經手人:
2009年《小學數學教育》征訂單
訂閱單位
經手人
訂閱份數
全年單價
60.00元
總 價
學校蓋印 經手人:
Ⅳ 幼兒園牆面設計以奇妙的數學為主題的圖片
網路圖片。 設計完的圖片是沒有的,但是你可以通過組合。從網路上搜邊框圖案或者是跟學習有關的圖片,比如小孩看書,寫字等,這些作為搭配,主要數學知識內容需要自己設計。
Ⅵ 數學有圖,設計一個軸對稱圖形
如圖~~
Ⅶ 數學 班徽設計圖CHAMP
班徽是班級的象徵,是一個班集體全部精神與內涵的濃縮。
整體背景:圓
我們班的班徽利用圓作整體的背景,圓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圖形,它代表著一個統一的整體,也是和諧的符號,是班級凝聚力的象徵,更使大家對未來一個圓滿結局的渴望與寄託。
主體寓意:以人為本
班徽的主體是一個抽象的人,他在奔跑、在運動,它體現著努力進取、持之以恆的拼搏精神。他告訴我們: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他指點我們:要獲得幸福,擁有輝煌,就要去耕耘去鑄造;它啟迪我們:愛拼才會贏!整個圖像以人為主,也體現了我們班公平民主的氛圍,更展示了我們班「要成材,先成人」的班訓。但換一個角度,便會發現,這不僅是個人,也是數字「15」,是初三(15)的標志。
班徽顏色:漸變色 紅 黃 藍
我們班的班徽採用漸變色,藍色屬於天空,那是和諧、是廣博;黃色歸於大地,那是謙遜、是平和;紅色之於火焰,那是熱情、是朝氣。紅黃藍三原色的過渡,完全的詮釋了初三(15)班的風采與氣度。
亮麗的色彩與有力的線條,是力量與柔美的結合,是激情與堅韌的碰撞,更是明日輝煌與往昔奮斗的映襯與交融。
Ⅷ 數學手抄報版面設計圖美觀大方
如何使一張手抄報在有限的空間內,既容納一定的知識內容,版面設計又精彩美觀呢?這不單純是技巧問題,對編者來說,組稿、編輯、排版、插圖、書寫,這是一個全神貫注、腦手並用的創造過程,是他的文化修養、生活情趣、精神風貌和藝術修養的綜合體現。這對一個學生來說,無疑是發展個性才能的廣闊天地。
辦手抄報,從總體上考慮,首先要確立主題思想。一期手抄報,版面很有限,要辦出特色,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版面編排和美化設計,也要圍繞著主題,根據主題和文章內容決定形式的嚴肅與活潑,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手抄報的編排設計,總的要求是:主題明確,版面新穎美觀。
版面劃分
先把版面劃分成兩塊,每塊中還可以再分成片。劃分文章塊面時,要有橫有豎,有大有小,有變化和有對稱的美,也可繪畫圖案進行劃分。報頭要放在顯著位置,最好是在左上位置。
塊面編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劃分,就要將版面塊面安排作必要的調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轉版的形式等,並用字型大小、顏色、花邊與鄰近的文章塊面相區別。
裝飾設計
除報頭按內容設計、繪制外,每篇文章的標題也要作總體考慮,按文章主次確定每篇文章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顏色及橫、豎排位置。文章內容以橫排為主,行距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適應用些題花、插圖、花邊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裝飾、活潑片面的作用。
Ⅸ 如何利用數學學具設計圖形的平移教學
平移和旋轉是新課程新增的一個內容,是為了加強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平移和旋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從數學的意義上講,平移和旋轉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掌握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物體或圖形在直線方向上移動,而本身沒有發生方向上的改變,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現象。物體以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進行圓周運動,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轉現象。教材在介紹這兩種現象時,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體會它們的不同特點。此外,教材還通過在方格紙上將圖形進行平移,使學生掌握圖形的平移,並會畫出在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上平移後的圖形。
在生活實際中有著許多平移和旋轉的現象,這是教學的重要資源,本課通過課件演示,直觀地讓學生判斷舉例,培養學生在思考中感悟。同時整堂課的設計注重在練習中拓展,練習的設計由淺入深,突出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
對象分析:
從兒童空間知覺的認知發展來說,是從靜態的前、後、左、右的空間知覺進入感悟平移和旋轉這一動態的空間知覺。物體的平移和旋轉在學生的生活中並不陌生,而且已經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但是作為數學概念則是第一次和學生見面。因此,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景中引導學生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特點,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於本學段的學生正處在直觀形象思維階段,他們觀察圖形的平移常常會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大部分學生會把兩幅圖之間的距離看作是平移的距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生對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現象的再現和在教學中的活動和分類,讓學生感受平移和旋轉,能正確判斷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建立圖形的位置關系及其變化的表象。
2、過程與方法:能通過比較平移前後兩個對應部分之間的距離的方法來研究一個圖形平移的距離。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正確區分平移和旋轉這兩種現象。
教學難點: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Ⅹ 怎樣形成數學教學設計意圖
第一,需要整體實際的設計。一堂好的數學課是整個單元乃至整門課程的組成部分。教師需要把握整體,才能看清楚局部,正如一座大樓,必須和周圍的環境協調。一節好數學課必須,需要和以前的課相銜接,又要為後續的課做准備。例如,在一元二次求解的過程中,在提到判別式小於零時,一般總是說無解。有的教師說:在實數范圍內無解。個別老師說:這時候沒有實數解,只有解,復數是高中要學的內容。那一種好?個人應該考慮,做出選擇。 第二,需要分析教學內容的難點和重點。教學的目標確立起來後,具體實行的方法是必須抓住重點解決主要的矛盾。同時,又要分析這些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並要克服。這些難點是理解上的難點,例如無理數,復數、指數、對應等等。還有以下是技巧上的難點,例如因式分解,三角函數的變換等等。所有的教案中都重點和難點這一欄,是教學中教案設計的常規部分。著一部分主要靠教師的教學能力加以把握。 一般的,在學習中那些教學內容的貫穿全局,帶動全面,應用廣泛,對學生的任職過程起到了核心作用,在進一步說話的過程中學習起到了基礎和紐帶作用的內容是教學內容的關鍵。他有教材在知識中所起的地位和作用來確定。教材中所確定的公式,定理,法則數學思想方法,基本技能的訓練,都是教學內容的重點。 例如,平面幾何中三角形是基本的直線形,其它平面直線形大多數可以轉化為三角形來研究,三角形在以後的章節和生產實踐中應用廣泛,而且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論證能力起著重要作用,因此三角形是整個幾何教學的內容重點。 教學中的難點是指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的知識點,確定重點內容的意義在於從知識的內在聯繫上著眼,去深究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並認識其地位和作用。重點內容的確定不可能按照某種固定方法去套出來。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特徵,並根據特徵,從教材的全局到部分,再從部分到全局的分析研究中把它悟出來。分析教學難點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工作,教師要從教材本身的特點,教學過程中的矛盾,學生學習心理等的各種角度分析進行各種綜合考慮和分析。 關鍵點的掌握是指對關鍵點讓學生觀察到真實可信的實驗現象,並能夠分析不同實驗處理條件所產生的不同結果本質原因。 第三,分析學生的狀況。教師在按照教案進行教學後,及時根據上課的實際情況,對該教案和課堂教學狀況做出的客觀評價與總結,並附寫在該...學生是教學的對象,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觀察學生的表情變化和接受情況。注意有多少優秀生和後進生,並且密切關注他們的特殊需求。 以上三點,是常規檢驗的考慮,設計意圖必須要符合這種基本的要求有了這種基本的要求後,教學設計進入關鍵階段:構思階段。教師的創新能力在這里有了充分體現。讓我們看一些優秀的創意。 創意一巨人的手(弗賴登塔爾) 在引進相似概念的時候,荷蘭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提出了數學教學的「再創造」方法。他說:「將數學作為一種活動來進行解釋和.……有人說,黃沙如海,找不到絕對相似的兩顆沙粒;綠葉如雲,尋不見完全雷同的一雙葉片。」大家知道引入相似概念,是用照片放大和地圖比例尺等等的背景。學習數學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進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因此,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在形成概念、總結法則的關鍵處,在相似易混的知識點,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能碰撞出創新,數學實質上是人們常識的系統化,每個學生都可能在一定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實踐來獲得這些知識。這樣的設計和構思能夠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 我們在學習的同時也可以進行變通處理,進行第二次創造。 創意二球的體積 老師L拿來三件東西:無蓋的正方體盒、球和一壺水。L說:「正方體盒的棱長等於球的直徑。我將球放在正方體盒內,向盒中注滿水。然後取出球。測得盒中的水是盒子容積的一半。」我們見證了這個過程,他做得很小心,取球時溢出的水也倒回了盒子里。根據這個實驗過程,L推證:設盒子的棱長是2R,則盒子的容積是8R3,故球的體積是4R3。 即V球=4R3,而不是V球=(4/3)R3,。 我們堅信球的體積公式V球=(4/3)R3,,認為L的探求是錯誤的。那麼: 對於問題(2),我們要求:在說服L時,要能表現出教研工作者的責任、寬容和機智。 這樣的創意構成了課堂教學設計的靈魂。顯示出數學設計者的匠心,另人賞心悅目,閃耀者智慧的光芒。這需要有一個不斷學習,長期積累的過程,但也絕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