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設計的五感

設計的五感

發布時間: 2020-11-30 09:44:41

A. 有誰能夠幫助把五感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如何寫寫個提綱出來

五感就是:形、聲、色、味、觸(也即人的五種感覺器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形:指形態和形狀,包括長、方、扁、圓……等一切形態和形狀。
聲:指聲音,包括高、低、長、短……等一切聲音。
色:指顏色,包括紅、黃、藍、白、黑—……等種種顏色
味:指味道,包括苦、辣、酸、甜、香……等各種味道
觸:指觸感,包括觸摸中感覺到的:冷熱、滑澀、軟硬、痛癢等各種觸感
1、眼識: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就是眼識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見,而不會分別;如果你在區別這個是書、那個是筆,這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2、耳識:耳朵具有聽的功能,同樣耳朵只是具有聽見的功能,而不會區分這個是長笛的聲音、那個是小號的聲音。一區分,就是意識在作用了。
3、鼻識:鼻子具有嗅覺,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覺功能,一區分香臭,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4、舌識:舌頭具有味覺,同樣它也只是具有味覺的功能,一區分甜和咸,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5、身識:身體具有觸覺的功能 只有畫上立體圖形 ,才能把其中的1感表現出來 其他4感,只有自己去找一個有味道,有聲音,能品嘗,能感覺的東西找出來。 祝:學習快樂!

B. 名爵5這款新車給人的設計感如何

還不錯,這個名爵5的的外觀採用的是流線型設計,再加上運用了比較多的線條元素,所以說比較適合年輕人,各方面配置都挺好的,價格也沒有超過十萬價位。

C. 情感化設計與五感設計的區別

情感化注重內部「神韻」,五感設計注重外部

D. 我是做平面設計的已經做了5年,感覺遇到瓶頸了想知道怎麼去提升,比如推薦一些書籍,或者教程什麼的。。

舉個例子:在學校時曾經很喜歡這行,夢想就是做在辦公室里,每天設計東西,每天都是不一樣的。
可是自己從工作以後,越來越煩了,甚至一坐到電腦前,心就開始煩。 老闆說,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上學時沒人罵你,到公司以後,人家都說你做的東西不行,沒有認同,缺乏成就感,所以你煩了。
我說,我怕做這行做到一定時候會有瓶頸,沒有大發展。
老闆說,做每一行都會遇到瓶頸,只是別的行你還沒做過,還沒發現,所以你就覺得美編是最痛苦的職業了。
我說,我不喜歡每天只是做在電腦前面。一天不動。
老闆說,誰讓你一天做在哪裡?是你自己,你可以在做之前畫個草稿,拿著草稿跟你的老闆,客戶去溝通,不要急著在電腦上定稿,這就是一個互動的過程!

E. 求一部小說名字。女主被設計摔了一跤後,頭腦清醒,五感都變得靈敏。裡面還出現鄧九

摔了一跤頭腦清醒像是《鳳月無邊》。鄧九不記得了,鄧氏姑子好像有

F. 快速提升設計感的5個小妙招

一、文疊文


該技巧操作起來很簡單,就是在標題或內文下面,增加相關的英文單詞或阿拉伯數字就可以了。不過在處理下面的文字時要注意:



1.顏色要比上面的文字淡,以免影響其識別性;


2.字體要用粗體,且字型大小要比上面的文字大;


3.要與上面的文字錯位排版。


之所以這么處理是為了增加版面的層次、對比、以及元素的豐富性。


二、給標題增加小色塊


這是增強標題設計感的另一種處理方式,單純的文字標題難免顯得單調,我們可以通過增加輔助元素使它變得更豐富一點,比如在文字的基礎上加小色塊。


色塊的高度最好大於筆畫厚度,小於文字的高度,加上去的方式可以是疊加於文字之上,或是置於文字底部,創造出文字的一部分在色塊內一部分在色塊外的對比效果。還有,色塊的顏色最好來源於版面中的其他元素。


三、用斜線或點填充空白


在做設計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兩情況,一是版面中會多出一些影響版面平衡的空白,但已經沒有合適的內容可以填充,如果硬塞一些裝飾文字或者圖案,很可能會弄巧成拙;二是有的區域小元素小信息比較多、比較散;怎麼辦呢?這兩種情況都可以通過該方法解決。


1.把斜線或點重復排列成一個矩形,然後把它填充在空白處就可以平衡版面,且不會造成突兀的感覺,


提示:線條不宜太粗,點也不宜太大,而且此方法只適合填補小空白,不適合填補大面積的空白。


2.在比較散的元素下方排一組斜線,可以把各個分散的元素聯系起來,使其成為一個整體,如下圖:


四、把背景分成兩個斜切的色塊


背景能很大程度影響版面的設計感,這一點你們應該都有體會,常規的處理方式是把背景作為一整個色塊,而如果把背景分割成兩個幾何色塊時,設計感立馬就會增加不少。


分割的方式好比用一把刀在背景的黃金分割處,劃一條傾斜的直線貫穿版面,使整個背景一分為二,而這兩個色塊的顏色對比要比較強烈。另外,在橫版中用左右分割、豎版中用上下分割效果會比較好。


五、給圖片加圓形色塊


增加對比關系是加強設計感的最有效技巧,我們也可以用此方式來優化圖片,如果版面中的配圖是沒有背景的產品或人物,那麼在這些圖片上加一個圓形的色塊,創造出虛與實的對比,通常也能得到不錯的效果。


這5個小妙招你們掌握了嗎?不妨去試試看吧。

G. 如何理解"感性"與"五感"與設計的結合

一個怎麼也說不清楚的話題,每個人對設計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甚至具體到一版個點,一個色塊.那麼設計是權什麼呢,設計是一種跳躍性或者是邏輯性思維的某種沖動,是大腦對思維的一種具像化,而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創意,我個人比較不贊同把創意單提到設計之外的說,因為這種思維的方式,沒有通過具體的表達的話並不能成為創意,構造出具像的事物.從而達到同化觀賞者的思維或者說喚醒觀賞者的共鳴的目的.

H. 麻煩各位大蝦們,有誰知道哪些書本是關於介紹書籍設計中的五感,視、聽、觸、嗅、味的。

從「五感」出發的書籍設計
作者 李定芳
人的感覺分為五種:視覺、觸覺、嗅覺、聽覺、味覺。這五感綜合起來形成了人對某件物品的整體印象。材料相對於圖形和色彩是對人的五感都有影響的特殊媒介,在工業設計中很受重視,就平面媒體而言,人們對材料表現力的認知還相對欠缺。現在人們對書籍審美的判斷不再局限於平面、靜態的視覺感知,而擴展到立體、動態的視觸聽嗅感受,因此對材料這一設計語言的研究逐漸被人重視。

材料在書籍設計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它既是書籍物質形態的承載體,還能用其自身的語言來與人溝通,給人以某種印象、體驗,喚起人們的聯想,產生共鳴。在書籍設計過程中,了解和運用材料的屬性、情感是決定設計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設計者通過對材料的軟與硬、抽象與具象、粗糙與光滑、新與舊等並置體驗,擇取其中最為生動貼切的材料,使書籍的設計更加完善。

材料語言的表達已不只是讓我們去直觀地感受和簡單地運用材料,而是要求我們對材料屬性、功能和價值加以深層的認識和把握,使材料不僅能在視覺和功能的層面改寫書籍藝術的含義,更在觀念上為現代書籍的發展提供更廣泛的空間。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