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澳大利亞logo

澳大利亞logo

發布時間: 2020-11-30 13:11:59

① 澳大利亞化妝品 logo是個大R是什麼牌子

一:Guerlain (嬌蘭)
嬌蘭於19世紀中葉創立,對於一家歷史如此悠久的公司來講,它所面臨的永恆的挑戰,就是既要保持傳統風格又要勇於不斷創新。
在香水方面,「一千零一夜」(Shalimar)和「聖莎拉」(Samsara)等已是嬌蘭的代表作。護膚品的幾大系列是伊詩美(Issima)、奧狄思(Odeiys),同時,還有針對亞洲婦女的美白護膚系列。彩妝類,則有親親嬌蘭(Kiss Kiss)、恆艷口紅(Lasting)、柔潤口紅(Hydro-soft),以及歐美婦女十分推崇的古銅系列(Terracotta)和極富創意的幻彩流星系列(Meteorites)。
----------------------------------
二:Lancome (蘭蔻)
1935年,Armand Petitjean創辦的LANCOME,名稱構想來自於法國中部的一座城堡LANCOSME。由於城堡的四周種滿了玫瑰,充滿浪漫意境,而Armand本人更認為每個女人就像玫瑰,各有其特色與姿態,就以城堡命名,玫瑰也就成了LANCOME的品牌標志,最早以香水起家的LANCOME,發展至今,已成為引導潮流的全方位化妝品牌。
三:Clarins(嬌韻詩)
嬌韻詩成立於1954年,創辦人克蘭詩先生(Mr. Jacques COURTIN CLARINS)原本想當醫生,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中斷了醫學院的課業,一直到戰爭結束後他才成為專門診治脊椎病痛的醫生。由於他的病人以女性為主,克蘭詩發現除了身體病痛之外,大部分女病人都很不滿意自己的肌膚狀況,當時專業的護膚研究非常少,而克蘭詩先生本身對植物精華的美容療效非常感興趣,他乾脆在1954年在法國巴黎成立第一家美顏身體護膚中心(Clarins Beauty Institute),深入研究植物精華的功效以及「健康按摩手法」。
----------------------------------
四:Elizabetharden (伊麗莎白雅頓)
伊莉莎伯雅頓是現代美容大師,並且是位居全球領導地位的知名化妝品及香水公司。雅頓公司成立於二十世紀初,是由一位充滿夢想的化妝品女性企業家所創建;她的創意以及之後促使化妝品工業大眾化的成就獲得美國及全世界極高的贊賞與尊敬。
五:Erno Laszlo (奧倫納素)
奧倫納素於1927年由匈牙利皮膚學專家奧倫納素博士創立,1939年在紐約曼哈頓建立護膚學會,通過明星、名流推廣品牌,在歐美上流社會風靡了80多年,目前在全球有近千家零售店,都設在當地的高檔商業區。奧倫納素博士是護膚美容界的先知,他首創的多項護膚概念,到現在仍被廣泛應用,保養及療效性均獲得肯定。其成功的背後,創下許許多多美容界的第一次:
六:Estee Lauder ( 雅詩蘭黛)
雅詩蘭黛公司創立於1946年,技術先進,不斷創新,憑著其研發的各類精緻優雅而又奢華的產品而享譽全球。歷經廣泛的研究以及一貫嚴格的產品測試,她旗下的所有產品都秉承最優水準的保證。所以,我們能帶給您最溫和也是最有效的產品。
它就是由雅詩·蘭黛和約瑟夫·蘭黛建立的雅詩·蘭黛公司的前身,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護膚、化妝品和香水公司,並且仍在不斷拓展業務。雅詩蘭黛公司底下還有其他鼎鼎大名的分支品牌,比如倩碧、阿拉米斯、波比·布朗、馬克、原創、簡、唐娜·卡蘭等等。 雅詩·蘭黛公司大約有12000名雇員,除美國以外,它的化妝品也在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英國和瑞士生產。
----------------------------------
七:Clinique (倩碧)
六十年代後期,人們對肌膚的美麗的概念僅限於一句當時普遍崇隹的智理格言——「女性擁有的是與生為俱一成不變的肌膚。」直到有一天,一位雜志主編提出「女性應該正視她們的肌膚」的言論後,人們才開始驚覺,原來肌膚完美可以重塑。
1967年,美國著名雜志的主編Carol Phillips卡羅.費里普斯撰文發表女性應正視她們的肌膚,其文章題目為《完美的肌膚可以創造嗎?》資料來源是由著名的紐約首席皮膚學專家所提供。文章提出非一般的護膚理論,就是通過適當護膚,可改善膚質。理論一出,震撼人心,也引起Estee Lauder雅詩蘭黛家族的注意,不久便聘用Carol創辦倩碧化妝品公司,並於1968年在紐約推出。他們在皮膚學專家指導下,通過過敏性測試,成功研製了第一個百分之百不含香料的護膚品牌,那便是Clinique〔倩碧〕正式創立之日。
倩碧的英文原義指診所,由此可見該品牌與醫學的淵源。60年代末的化妝界只強調浪漫感和神秘感,完全忽視醫學研究成果。而倩碧以其清新的形象和醫學研究的背景,與其他品牌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輕易地脫穎而出。倩碧首先推出的護膚三步驟,包括Facial Soap洗面皂、Clarifying Lotion潔膚水和
八:Shiseido (資生堂)
1872年,日本葯劑師福原有信在東京銀座創設了以「得風調劑局」命名的日本第一家西葯店,這便是SHISEIDO的前身。
SHISEIDO的中文名稱「資生堂」是從中國儒家經典《易經》中的句子「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提取出來的,意為集天地萬物之資源,領受自然之恩惠,創造新價值。東方的人非常看重取名,「資生堂」之所以如此命名,自是寄託了這樣一種精神氣質——融匯東方審美敏銳性與西方的科學先導,創造新的美麗奇跡。於是在伴隨人類追求美的歷程中,資生賞以唯美求真的精神逐漸成為日本第一大化妝品企業。
1888年,資生堂推出了日本第一盒牙膏,比起當時普遍使用的牙粉,牙膏自是實用多了,也方便多了,於是立刻受到了廣泛的歡迎。但真正使資生堂進入化妝品領域則是其1897年推出的化妝水Eudemine,其名稱取自於希臘語中的「美好」,同時也是「皮膚」的意思。這瓶獨特的紅酒式皮膚清潔劑被譽為「資生堂神水」,它的推出是資生堂由制葯向化妝品轉型的標志。1997年,在資生堂慶祝從事化妝品業100周年之際,再次推出了這款傳奇化妝水,其瑰麗的包裝設計榮獲1999年日本包裝設計大獎。
第一款膚色粉的生產使資生堂又一次被寫進一代日本女性的記憶:傳統的粉都是雪白的,而1906年資生堂生產的這款與自然膚色接近的化妝粉則能使皮膚釋放自然的光彩,由此掀開了日本女性彩妝歷史的全新一頁。
----------------------------------
九:Christan Dior(迪奧)
迪奧的名字「Dior」在法語中是「上帝」和「金子」的組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品牌Christian Dior(簡稱),自1947年創始以來,一直是華麗與高雅的代名詞。不論是時裝、化妝品或是其他產品,CD在時尚殿堂一直雄踞頂端。
十:Chanel (香奈兒)
「雙C」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界的驕傲,也是這個地球上女人最想擁有的品牌!永遠的香奈兒,香奈兒已經成為全球最知名的品牌;雙C的經典LOGO將永遠襲卷時尚流行、永不缺席。香奈兒夫人(GABRIELLE CHANEL)出生於1883年、逝世於1971年,COCO是她的小名,雖然她離開我們很久,但是其經典的風格一直是時尚界的鼻祖。她最鍾愛用黑色與白色進行美麗的幻化,實現一種絕對的美感以及完美的和諧。她留下許多對流行的看法,成為引導這個時代流行的直接心靈導師,她認為美指的是內外皆美,雖然流行不斷推陳出新,但是風格永遠不會被淘汰。同時她深信「簡單」是讓美好質感呈現的最佳方式,她留下的經典設計包括:NO.5香水、斜紋軟呢、雙色鞋、黑色小洋裝等等,經典的配件就是主張讓女人雙手空出來的皮革穿鏈帶的手提包,她鍾愛的山茶花也依舊綻放在綢緞的晚宴包浮雕花樣里。
香奈兒雖然由服裝起家,但早在1925年她就開始委託生產少量腮紅、口紅和保養品,供自己和客人使用,僅在香奈兒服飾精品店陳列,但這些商品已打上CHANEL名號,1921年五號香水上市,開始往香水、化妝品開發,現在香水與化妝品已成為香奈兒表現相當出色的項目,每隔一陣子就推出一種新香水,在領導化妝品流行方面,香奈兒也煞費苦心,每一季推出一項新商品,而且過季不售!所有產品極具市場吸引力及魅力。香奈兒近幾年也推出護膚系列,完整系列為油性、中性及乾性等各種膚質設計不同的護膚程序。這幾年香奈兒積極進攻亞洲保養品市場,展現強烈的企圖心。

② 澳大利亞的標志有哪些

澳大利亞的標志有很多:袋鼠,考拉,土著居民,悉尼歌劇院,烏盧魯巨石,悉尼海港大橋等等

③ 澳大利亞的貨幣符號是什麼

澳大利亞元,英語:Australian Dollar,符號是A$或AUD,澳大利亞元在外匯市場上,目前為交易量世界第五大的流通貨幣:居美元、歐元、日元、英鎊之後,占總交易量的6%。2010年,澳大利亞元正式取代瑞士法郎的國際地位,成為全球第五大流通貨幣。

(3)澳大利亞logo擴展閱讀

AUD是澳大利亞現行流通貨幣---澳大利亞元(澳元,Australian Dollar),1966年2月14日正式取代先前流通的舊市澳大利亞鎊,當時並規定1澳元等於1.12美元,可兌換0.5澳鎊。

澳元是流通於澳大利亞,吉里巴斯,諾魯和吐瓦魯等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由澳大利亞聯邦儲備銀行發行,目前流通的有5、10、20、50、100元面額的紙幣,另有5、10、20、50分和1、2澳元硬幣,其進位是1澳元等於100分(cent)。1993年之前,還有1、2分硬幣,但1993年之後不再流通。

1971年8月15日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後,澳元於當月23日開始與英鎊掛鉤,12月22日美元貶值,澳大利亞宣布澳元的含金量不變(即0.99531克),對美元的官方匯率上升為1.216美元,且波幅為2.25%。1972年6月23日,隨著英鎊區的解體,澳元享受的優惠也就宣告結束。

④ 什麼是悉尼和澳大利亞的標志

悉尼的標志是悉尼歌劇院
澳大利亞的標志是袋鼠
悉尼歌劇院是悉尼市地標建築物,由丹麥建築師約恩·烏松設計,一座貝殼形屋頂下方是結合劇院和廳室的水上綜合建築。歌劇院內部建築結構則是仿效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神廟。該建築1959年3月開始動工,於197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共耗時14年。
袋鼠是澳大利亞獨有的物種。

⑤ 澳大利亞的標志性建築有哪些象徵意義

悉尼歌劇院(英語: Opera House,SOH)位於澳大利亞悉尼,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悉尼市的標志性建築.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197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悉尼歌劇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作為背景的悉尼港灣大橋,與周圍景物相映成趣.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遊客前來觀賞這座建築.
悉尼歌劇院主要由兩個主廳、一些小型劇院、演出廳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兩個大廳均位於比較大的帆型結構內,小演出廳則位於底部的基座內.其中最大的主廳是音樂廳,可容納大約2500人.設計的初衷是把這個最大的廳堂建造成為歌劇院,後來設計改動了,甚至已經完工的歌劇舞台被推倒重建.音樂廳內有一個大風琴,是由羅納德·沙普(Ronald Sharp)於1969年至1979年製造的.它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鏈桿風琴,由10,500根風管組成.
主廳中較小的一個才是歌劇院.由於當初是將較大的主廳設計為歌劇院,小廳被認為不太適合做大型的歌劇演出,舞台相對較小而且給樂隊的空間也不便於大型樂隊演奏.曾因改造擴建而耗時多年.
其他附屬設施則包括戲劇院、影院以及攝影室.在入口的階梯前也經常舉行一些免費的公共演出.
緣由
建造悉尼歌劇院的計劃始於1940年代,戰後的悉尼並沒有專門場所用於音樂、戲劇表演.悉尼音樂學院的院長尤金·古森斯(Eugene Goossens)游說政府建造一個能夠表演大型戲劇作品的場所.當時進行戲劇表演的場所悉尼市政廳對於戲劇表演來說太小了.在1954年,古森斯成功取得了新南威爾士州總理約瑟夫·卡希爾(Joseph Cahill)的支持,卡希爾要求要求設計一個專門用於歌劇的劇院.盡管卡希爾曾想將其建得離位於CBD西北方的溫耶德火車站(Wynyard railway station,Sydney)更近一點,古森斯卻堅持將歌劇院建在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上.[1]
悉尼歌劇院的早期模型
卡希爾於1955年9月13日發起了歌劇院的設計競賽,共收到了來自32個國家的233件參賽作品.參賽作品的規定是必須有一個能容下3000人的大廳和一個能容下1200人的小廳,兩個廳都有不同的用途,包括歌劇,交響樂和合唱音樂會,大規模的會議,講座,芭蕾舞演出和其他演講.[2]評選委員會的成員包括:英厄姆·阿什沃思(Ingham Ashworth)、科布登·帕克斯(Cobden Parkes)、萊斯利·馬丁爵士(Leslie Martin )和埃羅·沙里寧.
[3] 本來評委們已經選出了若干件候選作品,然而因故遲到的美國設計師埃羅·沙里寧卻從淘汰的作品選出了約恩·烏松潦草的設計圖.[4]1957年1月29日,約瑟夫·卡希爾在新南威爾士州州立美術館宣布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贏得了競賽5,000英鎊的獎金,第二和第三名則分別為馬里蘭(J.Marzella)、波依斯萬(Boissevain)及其搭檔奧斯蒙德(Osmond).此時的烏松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家居住宅設計師,悉尼歌劇院是其第一座公共建築.烏松1956年在斯德哥爾摩旅行時從一份建築雜志上得知了這個建築競賽,在尚未造訪過悉尼的情況下,憑借著幾個悉尼姑娘對家鄉的描述就繪制出了這份設計圖.直到6個月之後烏松本人才知道自己的作品獲選,當他在7月29日第一次踏上澳大利亞的土地時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當地的澳大利亞婦女周刊甚至將其比作好萊塢明星賈利·古柏.[5][6].烏松此行還帶來了他在丹麥所製作的悉尼歌劇院木製模型,這個模型被放置在悉尼市政廳內.模型和悉尼歌劇院的最終造型有不小的差別,它採用的是更為奔放的拋物線屋頂,這個設計因為建造難度過大在後來的建造過程中被修改了.為了籌措建造悉尼歌劇院的資金,卡希爾開始發行悉尼歌劇院的彩票.1958年3月,烏松和丹麥結構工程師艾拉普(Ove Arup)再次拜訪了悉尼,他們發表了名為紅皮書的悉尼歌劇院初步設計方案.
設計和建造
原本位於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的麥格理堡壘電車廠於1958年拆除,歌劇院的前期准備工作於1959年3月份開始.3月2日,卡希爾擰緊了悉尼歌劇院青銅銘牌上的最後一顆螺絲釘,象徵著大劇院的建設工作由此展開.然而不幸的是,僅僅幾個月之後的1959年10月22日,約瑟夫·卡希爾因心肌梗塞死於悉尼醫院,日後悉尼歌劇院的建設遭遇困難時因此缺乏了許多政治上的支持.[7] 歌劇院的建造計劃一共有三個階段.階段一(1959–1963)包括建造平台.階段二(1963–1967)建造外部的「殼」 結構.階段三:內部的設計和裝潢(1967–73).

⑥ 一個圓圈裡面是澳大利亞地圖是什麼牌子的衣服

品牌是加拿大鵝(Canada Goose)。

加拿大鵝(Canada Goose)是戶外高端服飾製造商,誕生於上世紀年代。在上世紀80年代,它成為南極科研考察隊指定的禦寒服。Canada Goose是曾經的LV手袋,已成為全球最火的禦寒服。

Canada Goose品牌真正的崛起是在90年代,已經躍升為加拿大國牌。並且在00年代成為全球最賣座的寒流電影《後天》、《國家寶藏》等的官方戲服。

(6)澳大利亞logo擴展閱讀:

品牌歷史:

1957 年,Sam Tick作為第一代移民在加拿大多倫多成立了 Metro Sportswear Ltd,該公司專營羊毛馬甲、雨衣和雪地服。

70年代Sam Tick 的女婿 David Reiss 加入該公司,發明了基於體積的充絨機,開啟了 Metro Sportswear 的新時代。David 還創立了 Snow Goose 品牌,該品牌後來成為 Canada Goose。

2000年代,Canada Goose 與雪橇選手 Lance Mackey 合作,支持北極探險。他分別贏得四屆 Iditarod 和 Yukon Quest 狗拉雪橇大賽冠軍,創下豐碑式的世界紀錄。

⑦ 澳大利亞商標含有什麼標志是不能注冊

你好哦 澳大利亞商標一般,沒有顯著性的商標不得知獲得注冊,不能區分道商品回和服務來源的商標不得答獲得注冊,違反法律規定或存在惡版意不得權獲得注冊,存在混淆誤認、或欺騙的商標不得獲得注冊,與他人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不得獲得注冊。 以上就是關於澳大利亞商標的問題,如果我的回答有幫助請給我一個採納哦 謝謝

⑧ 澳大利亞的標志性建築物

悉尼歌劇院(英語:Sydney Opera House,SOH)位於澳大利亞悉尼,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悉尼市的標志性建築。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197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悉尼歌劇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作為背景的悉尼港灣大橋,與周圍景物相映成趣。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遊客前來觀賞這座建築。

悉尼歌劇院主要由兩個主廳、一些小型劇院、演出廳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兩個大廳均位於比較大的帆型結構內,小演出廳則位於底部的基座內。其中最大的主廳是音樂廳,可容納大約2500人。設計的初衷是把這個最大的廳堂建造成為歌劇院,後來設計改動了,甚至已經完工的歌劇舞台被推倒重建。音樂廳內有一個大風琴,是由羅納德·沙普(Ronald Sharp)於1969年至1979年製造的。它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鏈桿風琴,由10,500根風管組成。

主廳中較小的一個才是歌劇院。由於當初是將較大的主廳設計為歌劇院,小廳被認為不太適合做大型的歌劇演出,舞台相對較小而且給樂隊的空間也不便於大型樂隊演奏。曾因改造擴建而耗時多年。

其他附屬設施則包括戲劇院、影院以及攝影室。在入口的階梯前也經常舉行一些免費的公共演出。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