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注冊證書 » 古姓起名

古姓起名

發布時間: 2020-12-16 01:12:45

① 陳姓古名後面加個什麼字取名

望舒:含有「迎取來光源明」的寓意。適用於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指的是神話傳說中為月神駕車的人。

姓名作為文字元號並不能像某些算命先生所說的那樣決定人的命運,但它沉澱著歷史文化的精神,體現著時代社會的信息,傳承著家族血統的烙印,更凝聚著父母對孩子的深厚愛意和殷切期望,隱寓著不同的理想抱負、情趣、愛好與目標追求,它對人生起著很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② 姓古,起名「古清月」怎麼樣

挺好,很有詩情畫意。清,有清澈干凈的含義,月,有明亮皎潔之意,清月寓意清澈明亮。古姓也是比較特別的一個姓氏,與清月相輝映。

③ 古代最尷尬的姓該如何取名字

人一出生有男有女這是上天決定的。而我們的名字則是由我們的祖上和父母決定的,好的名字可以讓人聽起來順耳舒服,也可以帶來好運。但是有些時候我們可不能選擇好聽的名字,這個當然不能怪父母,因為她們也沒辦法,畢竟那個姓就擺在了那裡,姓不好,叫啥名字能好聽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最難聽,最令人尷尬不已的名字。

一姓仇

仇姓是中國人的姓氏之一。「仇」字作為姓氏時與「球」同音。仇姓源出殷末三公之一的九候。夏代時,九吾氏為諸侯,商代為九侯國,取代夏時的部落。商朝末年,紂王殺九侯。其族人避居各地,以國名加「人」字偏旁為仇氏,世代相傳至今。仇姓為春秋時宋國大夫仇牧之後。子姓仇氏後有改為裘氏、求氏者,故子姓仇氏、裘氏、求氏系一家人。這仇字確實難取名字,叫什麼都好像與人為敵苦大仇深似的。

二鬼姓

鬼姓是中國姓氏之一,鬼也作傀、隗。得姓始祖是鬼臾區。鬼姓是一個多淵源多民族的姓氏,但現在已經少有人姓。分布未知。源自夏代通靈師。此淵源姓氏特點有3處,一處為左臂有黑痣。另一處為左耳後側有痣。最後一處為脖子後有痣。三處有一處就此淵源後裔。鬼也很難取名字,難道叫鬼王宗,或者鬼厲?

三雞姓

十二生肖都有用作姓氏,但常見的只有牛、馬、龍。雞為罕見姓。雞姓同時為佛山四大「土著」姓氏之一。周代官名為雞人,其後代因以為氏。明代有雞鳴時,為陝西苑馬寺監正。歷史上西夏青唐族姓氏。到底雞姓由來是怎麼樣的,目前還沒有權威考據。但大多數的雞姓人都認同雞姓是由「奚」姓演化而來的,「奚」姓才是老祖宗的姓氏。雞姓也夠怪的了,叫雞的名字肯定在人群中兩點十足了。

四死姓

死姓即姓氏的一種,據學者講,「死」姓主要分布於中國西北部,是由北魏時期,少數民族的四字復姓發展而來,目前人數呈減少趨勢。南北朝時期,代北鮮卑拓拔部中有?2?、自、獨、膊四個氏族部落,其部族以部落名稱為姓氏,後漢化分稱?0?氏、自氏、獨氏、膊氏,並世代沿傳至今。在古代,「?2?」字就是「死」的古體字,因此,?2?氏就是死氏。死姓這名字聽起來就不吉利,如何取名?

五睾姓

睾姓,中國罕見姓氏,起源於皋陶,《列女傳》中有「睾子五歲而贊禹言」,《姓?》中則稱睾子既是皋陶,概因古皋睾相通,故皋陶之後有姓睾者。皋陶,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人物,皋陶是一位賢臣,傳說中生於堯帝統治的時候,曾經被舜任命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聞名天下。睾姓這個太過尷尬了,叫什麼字好呢?好像叫什麼都像流氓。

六屍姓

《左傳》記載:東周時期,召公的一部分後代在屍鄉居住下來,因為召公為周王室的公族,為姬姓,所以這一支屍姓出自姬姓。西周時期有個王室大夫叫屍臣,姬姓,屍氏,名臣。戰國時期有個比較有名的思想家叫屍佼,是山西省曲沃縣人,所以屍姓的另一支起源於山西省曲沃縣。屍這個字就更不吉利了,好像要隨時去死一樣。

七屎姓

屎是中國漢字,屎姓,源出不詳,湖南祁東有此姓(《中華姓氏大詞典》)。1985年湖南省祁東縣姓氏人口數,屎姓16人;湖南漢壽縣姓氏人口數,屎姓2人。據傳,明代瑤族人屎嘉軍(牛嘉軍)說:「姓屎姓尿也不姓牛。」其後人以屎為姓。好吧你高興就好,可你讓後人怎麼取名字?

八禽姓

周公旦長子伯禽,是周代魯國的第一任國君,也是魯國的始祖。伯禽姓姬,字伯禽,亦稱禽父。周朝定國之初,商王後裔武庚叛亂,周公率兵東征平叛得勝,周成王把殷民六族和商時奄國地方連同奄民,分封給伯禽,國號魯,都曲阜。伯禽的孫子以祖父字為氏,即為禽氏。禽這個字讓人一想就想到了禽獸,好吧爸媽們名字你看著隨便取一個吧

九操姓

操氏來源以前流傳兩種說法:來源於官位,出自殷朝君主盤庚給大夫所封官職,屬於帝王賜姓為氏;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姬發後代,屬於以職業技能名稱為氏;經復旦大學歷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的研究成果表明操姓是曹操後裔或曹操謫孫改曹姓操的說法不對。曹姓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改成操,真是操蛋。

名字起得不好,後面還可以改。但是姓可是改不了的,只能認命了。你還聽過更難聽的名字嗎?歡迎一起來討論。喜歡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和收藏我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學習歷史,感悟歷史,以史為鑒,以史為引。

④ 姓古取名為(錚)可好

古來稀,古山中,古歌,

⑤ 古時候有哪五個姓氏是無論怎麼樣起名都好聽的

現如今,給孩子起名字成了一個老大難問題,起太普通的不行,起太新穎的也不行,可以說愁懷了家長們。但是如果是下面幾個姓氏的話,起名字那簡直是小菜一碟,因為不管起什麼名字,都會很好聽!

NO.1,獨孤


說起宇文,我們大概會想到宇文成都。其實宇文姓氏原本來自遼東和西北地區,到了南北朝時期才來到中原。現在宇文姓氏的人口超過了2萬,也是一個生活中很罕見的姓氏。

⑥ 古代人起名字的時候,有名、字、號。它們都是代表什麼意思

古代人的名代表姓名中姓氏後的名字,例如:屈原,名平。

古代人的字指表字,根據記載,古時男子20歲時取字,女子許嫁時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馬遷字子長,李白字太白。

古代人的號指中國古代人於名、字之外的自稱。如蘇軾字子瞻,別號東坡居士。號多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與名、字無聯系。

(6)古姓起名擴展閱讀

古代人的名是成年前的稱呼,字則是成年後步入社會時的稱呼。中國的這種名、字雙軌制早在周代就已經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於自稱;古人的字,主要用於他稱。古代嬰兒出生滿兩個月就要命名。

《禮記》中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這是因為古代男子二十歲時行結發加冠之禮,以示成年,開始取字。女子十五歲結發加笄(束發的簪子),作為成年的標志,可以取字。

一個人成年後,由長輩原先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場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徑直稱呼,應另外換一個平輩或晚輩可以稱呼的新名,否則被視為無禮。因此,以字相稱,表示尊敬。

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還有號。一些中上層人物特別是文人墨客,往往熱衷於以住地或志趣等為自己取號。由於別號是本人所起,不像姓名受到家族、行輩等限制,因此「號無定法」,可以抒發個人的志趣情懷,以「自鳴其志」。

別號中常見的「居士」、「山人」等就是為了表達超俗脫凡的志趣。如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晚年號「六一居士」,是以家藏一萬卷書、一千卷金石遺文、一張琴、一副棋、一壺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個「一」而取名。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陋室前後有五棵柳樹,他就以「五柳先生」為號。

雖然春秋時期已有稱號的現象,但宋代才是號的大普及時代。明清時期,士人取號之風特盛。清末民初以後,字與號逐漸被筆名、藝名所取代。

各朝代命名特點:

1、商人喜歡以干支命名

商代帝王,包括一部分臣民多用干支命名。商王命名,直至亡國之君紂(帝辛),均以干支中的一個字作為名號,如天乙、太丁、外丙、中壬……這種以甲、乙、丙、丁等為名號的商王有三十一人之多。

2、漢人盛行取單名

漢代人取名洋溢著昂揚自信的進取精神,從中頗能反映出西漢時期的社會心態。「奉世」、「定國」、「廣漢」、「辟疆」一類的人名頗為流行,以「勇」、「武」、「霸」、「起」、「雄」等字為名的也很多。

東漢以後,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儒家崇尚的忠、孝、禮、義等觀念廣為傳播。以這些字為名字的現象也廣為盛行。

進入東漢,特別是三國和魏晉時期,單名十分盛行,絕大多數人名均用一個字,特別突出的是三國時一大批人名,如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趙雲、黃忠、孫權、周瑜、魯肅……

3、兩晉南北朝人名「之」字多

西晉以後,儒家經學走向衰微,曹魏時興起的玄學盛行,成為顯學,老莊哲學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魏晉名士以崇尚虛無、空談名理為風氣,並成為魏晉南北朝流行的社會思潮。反映在人名上,這一時期的人名或字中多有「元」、「真」、「道」、「靈」、「玄」一類的字眼。

據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考證,「之」字是五斗米道中用於道徒名字的暗記,因此篤信其道的門閥世族遂把「之」字作為人名,形成一時風尚。最典型的是有「書聖」之稱的王羲之家族,用「之」字最多,信奉五斗米道最篤。

王羲之本人喜與道士交接往返,他五個兒子均以「之」字命名,即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獻之。徽之的兒子叫禎之,獻之的兒子叫嗣之、靜之,祖孫父子均以「之」字為名,並不避諱。

南北朝時期,也有不少人仍沿襲舊風,以「之」字為人名,如著名科學家、發現圓周率的祖沖之,以才絕、畫絕、痴絕著稱的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為《三國志》作注的史學家裴松之,著有《洛陽伽藍記》的楊炫之等,不勝枚舉。

4、唐代人名愛稱排行

唐代以後,人名中出現了一個特殊現象,即當時的人們多以行第相稱。行第,本指家族內子弟的排行次第,即按同祖父的兄弟或同曾祖父的兄弟排行,民間稱之為「大排行」。

以排行作為家內的稱呼,早在魏晉時已有先例,隋唐之際,漸成風氣。無論是家人朋友、高低貴賤,無不以論稱排行為高尚,以至於形成唐代社會的風尚之一。

宮廷之中即以排行相稱,如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建成稱大郎,李世民稱二郎。帝王之家如此,公卿間也以排行相呼,玄宗時的權臣李林甫被人呼做十郎。

5、宋代起名以老為美

宋人取名的一個特點是喜歡使用「老」、「父」、「翁」一類表示年長老邁的字作為人名,既說明當時人們企慕健康長壽的美好願望,也流露出以老為美的社會風氣,與宋代社會優禮老人不無關系。

宋人還喜愛用五行作為序輩取名,取五行相生之義。如宋代大儒朱熹,從他的父親朱松開始,朱家一門五代取名依次以「木、火、土、金、水」做名字的偏旁,以應和五行相生之寓意。

朱松的「松」字是「木」字旁;朱熹的「熹」字下面的四點是「火」形;朱熹之子朱在,「在」字內有「土」字;朱熹之孫朱鑒,「鑒」字內有「金」字;朱熹之曾孫朱潛,「潛」字是「水」字旁。朱氏一門五代,取名按五行排列,次序井然。

⑦ 姓古,取名字,

男孩名字
古文柏 古易安 古翰元 古君旭 古彬宇 古博依 古亦融 古鼎涵 古旭哲 古啟弘 古濤天 古苑博 古啟瀚 古智俊 古浩影 古晉璋 古彬釋 古榮恩 古瀚松 古偉祺 古文瑾 古棕德 古翰思 古文啟 古濤遙 古欣豪 古博瑜 古宇賀 古賀軒 古弘璋 古博軒 古鴻信 古弘城 古晉翰 古博若 古君玄 古弘俊 古文岩 古豐元 古軒誠 古深藍 古雨澤 古瑋益 古彌茂 古彬凱 古承天 古志瑞 古俊馳 古鴻煊 古勝帆 古瀚陽 古風佑 古世舟 古涵遠 古文青
女孩名字
古然 古雅 古恬 古柳 古希 古雙 古娟 古櫻 古明 古璐 古玲 古縵 古梨 古詩 古桑 古慕 古桃 古珠 古紋 古夏 古瑤 古涵 古雅 古婉 古宛 古瑜 古宸 古惜 古鈺 古蕎 古琬 古卓 古燕 古瑾 古霞 古藝 古夏 古紓珊 古杏婉 古夏玉 古靖巧 古恬真 古喬冬 古凌晴 古思潔 古語芙 古雨湘 古秋碧 古菀蘭 古儀杏 古碧菡 古如玉 古幽倚 古雪青 古莘淇 古碧斯 古妤彤 古妙雪 古曉菲 古梅莘 古黛柔 古雪竹 古靜琪 古丹雪 古漩葦 古瑤萍 古依潔 古思怡 古恬葦 古迎芷 古冬湘 古冰露 古冰縵 古悠荷 古雪縵 古汐柔

⑧ 古姓,女孩用明字取名

古明馨 古明欣來 古明瑜 古明雅 古明真自 古明芬 古明彤 古明雪 古明珊 古明柔 古明萱 古明嫣 古明倚 古明晴 古明榆 古明瑤 古明芳 古明華 古明雯 古明璐 古明玲 古明菡 古明蝶 古明柏 古明玉 古明薇 古明蕾 古明熙 古明妍 古明雁 古明兒 古明柳 古明美 古明蘭 古明婷 古明菲 古明佳 古明琳 古明楠

⑨ 姓古取名為(錚)可好

古箏的諧音 聽起來不錯 朗朗上口

⑩ 中國姓氏與文化,古代起名的,原則和方法,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時期。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志符號。中國的許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這說明我們祖先曾經經歷 過母系氏族社會。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內禁婚,子女歸母親一方,以母親為姓。姓的出現是原始人類逐步擺脫蒙昧狀態的一個標志。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為從父,氏反為女子家族之用。後來,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 了。氏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姓和氏合一,不再區分,表明姓和氏都是姓,姓表明了個人和家族的符號。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姓氏的含義。 現在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有人統計,文獻記載和現存的共有5600多個。其特點是: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出處具 體。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歷史過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劉姓就有五處起源。異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古、吳兩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後裔。中國姓氏的 來歷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據徐俊元等三位學者研究,大致有這十多種類別:一、以姓為氏。以遠古部落氏族的標志符號作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 國名為氏。夏、商、周三代,有許多大小諸侯國,各國子孫後代便以國名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韋等姓。三、以邑名為氏。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 給同姓或異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邑。卿、大夫的後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將邑名作為氏。有蘇、上官等姓。四、以鄉、亭之名為氏。有裴、陸、歐陽等姓。 五、以居住地名為氏。有東門、西門、東國大夫童刁的孫子以刁氏傳世。周平的庶子,字林開,其子孫以林為姓。七、以次第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 孟為姓,老二以仲為姓。老三、老四則分別姓叔、季。八、以官職為姓。有籍、監、庫、倉、將軍等姓。九、以技藝為姓。從事巫術的人,後代便姓巫。從事冰凌的 人,後代以凌為姓,還有卜、陶、匠等姓。
十、以謚號為姓。十一、因賜姓、避諱而改姓。十二、爵位稱號及爵系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孫、公 子、公孫等姓。十三、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來歷,也在上述這十幾種范圍之內。
而古人在選取名字時盡量從字的義、形、音等多方面考慮,試圖通過名字來提供自己的志趣、追求、希望、抱負、排行等多方面的信息,從而給人視覺、聽覺和意念上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們能領悟到命名者的深刻含意。其形式大概有以下幾種。
第一,尊古。古人命名時也多表出對古代的制度和人物的景仰,類似於孔子所說的"信字作為自己的名字。如曹子輿,字希孟(孟軻字子輿);吳中旦, 字希周(周公旦);范學朱字用晦(朱熹字用晦);雷淵,字希顏(顏回);祖蒙正,字希呂(呂蒙正)。有些仰慕先達昔哲者,則直接在名字中間加仰、幕、宗等 字。如錢宗尼、於慕淵、方敬輿、魯希良、明式鴻、吳仰何、聶景白等。
第二,述志。中國人在命名時非常看重倫理道德和功業。以德命名者有曹孟德、劉玄德、朱德、李德鄰。以仁命名者有曹仁、薛仁貴、王守仁、康廣仁 等。以義命名者有劉義慶、劉義隆、李義府、李義山等。以忠命名的如楊國忠、名將韓世忠、張獻忠等。以孝命名的有郭奉孝、方孝孺。以信命名的有韓信、單雄 信、李信等。以謙命名者多套用,如呂祖謙、於謙、錢謙益。以聖人之志表示自己心跡者如呂必用,表現出強烈的用世之志;他後來仕宦無望,改名為呂不用,字耕 田。
第三,祈福。就連大聖人孔子也曾承認富貴是人之欲求:"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
2/4頁

亦為之"。所以人們在取名字時,有時也不免將這種對優裕生活 和高貴地位的祈求,通過命名表現出來,如李廣利、劉傳富、蓋寬饒、王富貴、錢廣、吳壽富、孫福壽等。現代人們命名也常有這類詞,如王永貴、李冒富、張得利 等。對仕途的追逐也是如此。隋唐以來,人們一般要通過科舉考試來求取功名富貴,一旦金榜題名,那麼榮華富貴就會自然而然到來。所以,在命名中多有范新科、 裘狀元、唐殿魁、許占魁、黃開榜、魏魁士、王延魁等。 第四,消災。人們總是通過各種方式來表示消災免病和逢凶化吉的願望,命名有時也是表達的一種方式,如霍去病、司馬消難、辛棄疾、馮去疾、黃去疾、石保吉、孫逢吉等即屬此例。
第五,添壽。截至目前,世界上雖然還沒有一個人能超越"吾生也有涯"這個大限,擺脫自然規律對生命的約束。但人們又總是希望能將生命盡量延長, 最好能壽與天齊,達到孫悟空的理想。這種對生命的執著和祝願,有時也通過命名表現出來。所以,在命名時多喜用壽字:如毛延壽、張承壽、徐增壽、潘天壽等。 另外,喜愛用延年、萬年、永年、大年、龜年、萬齡、延齡、松齡、鶴齡命名者也是非常多的。唐宋以來,命名中多喜用"老"、"吏"、"翁"、"父(甫)"等 字,恐怕也流露出命名者對耄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