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注冊制
1. 注冊制明年3月起施行,對股市影響有多大
就目前來說。短線不好做,長線看好。明年股市走向是「基本穩定或穩中向上版」。今年的權調整才剛剛開始。大概是在6月份左右才會結束。也為明年的股市帶來影響。不過外圍市場普遍看好中國股市。如果是想做長線投資的話。應該沒問題。本人建議謹供參考。
2. 不能申購新股是什麼原因
賬戶中若配額為0是不能申購。看賬戶中對應市場有沒有足夠的配額。
如何才能有配額
配額是根據投資者持有的市值配售其網上可申購額度。
要求投資者持有對應市場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1萬元以上(含1萬元)的投資者方可參與網上發行,投資者持有的市值以投資者為單位,按其T-2日(T日為申購日)前20個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持有市值計算。(投資者持有多個證券賬戶的,多個證券賬戶的市值合並計算。)投資者滿足這個要求就會有配額啦。市值越多配額就越多。
(2)3月注冊制擴展閱讀:
額度計算規則
上海:每1萬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不足1萬元的部分不計入申購額度。每一個申購單位為1000股。
深圳:每5000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每一個申購單位為500股。
舉個例子:
比如3月30日申購深圳市場的新股,要在3月28日這天往前倒推20個交易日計算市值,在這20個交易日,持有深圳市場非限售A股市值平均每個交易日達到1萬元以上(含1萬元)就會有配額啦,市值越高配額就越多。
新股申購是為獲取股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間風險極低的差價收益,不參與二級市場炒作,不僅本金非常安全,收益也相對穩定,是穩健投資者理想投資選擇。
新股申購是股市中風險最低而收益穩定的投資方式。新股發行是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英文翻譯成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是指企業通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發行股票,以期募集用於企業發展的資金的過程。
新股申購業務適合於對資金流動性有一定要求以及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如二級市場投資者、銀行理財類投資者以及有閑置資金的大企業、大公司。
網路-新股申購
3. 3月1號的注冊制 對股市影響大嗎
當然有,短期的,最新分析:
指數短線或將震盪上行
今天大盤低開2個點專,指數震盪整理,最高上屬摸2878點,最低下探2840點,收在2859點,上漲了10個點,漲幅為0.35%,成交有所放大,個股漲跌互現。
今天大盤震盪整理,超級資金流入較多,總量資金進出大致平衡。
上午沖高回落,下午振盪整理,成交有放大,超級資金流入較多。從形態、均線、成交、資金流向看,經過整理以後短線應該還有上行的可能。
操作上適當倉位觀望,回落不跌破30天線輕倉的可介入。
4. 請問科創板是什麼呀
科創板(Sci-Tech innovation board),英譯簡稱為STAR Market,是設立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的板塊,也是獨立於現有主回板市場的新設板答塊,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
【風險揭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5. 中國現在是核准制還是注冊制不是說今年3月注冊制改革嗎
你好,中國現在是審批制,也就是核准制,目前a股仍然以散戶為主導,投機盛行,難以推進注冊制。
但是新三板市場不同,剛剛搭建的市場,嚴格控制准入制度,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上市掛牌也是注冊制。
6. 股票發行注冊制明年3月1日施行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1、殼價值的影響
上市需要漫長的排隊和繁瑣的審核流程,使得上市資格的稀缺,這也直接導致了我國A股市場存在著獨特的殼資源價值。我們認為在改革的過程中,殼價值依然存在,大量的上市後備軍讓市場在短期內無法通過IPO消化。同時相比IPO漫長的排隊,借殼上市更具靈活性。但注冊制改革會逐漸改變新股發行壟斷管制的方式。當注冊制完全實行之後,殼資源本身會喪失了稀缺性和收益性,尤其是ST類殼公司大股東的保殼意願將降低,致使保殼難度增大;另一方面,市場上炒作垃圾股和殼資源的投資者也會有所改變。長期而言,殼資源的價值必定會逐步下行。
2、估值的影響
中國現行的制度雖然還沒有達到國外成熟市場的開放程度,但自身制度體系一直在不斷的發展推進,制度改革在短短20多年裡已經為從審批制到現在,隨著制度不斷的開放,A股整體估值也在不斷下行,整體市盈率從80多倍已下降到現在比較穩定的階段。當然中小創的整體估值還是偏高,有的甚至到100多倍。未來注冊制後隨著標的進一步擴大,估值會進一步下行到合理范圍。
類比台股,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注冊制改革前後,行業整體的PE下降,從最高時的70倍下降到了20倍以下後逐步趨於穩定,回歸價值區間。
7. 股票注冊制是什麼意思!對股市是利好嗎是不是美國股市也是注冊制
股票注冊制如果抄有相配套的淘汰機制就會是利好,美國的確是注冊制
股票發行注冊制主要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准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准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而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決定。
注冊制的核心是只要證券發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虛假、誤導或者遺漏。這類發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國和日本。這種制度的市場化程度最高。
2015年[1] 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草案)》。 2015年12月27日,中國國務院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舉措獲得中國最高立法機關的修法授權,於2016年3月起施行股票發行注冊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