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讓長期股權投資
⑴ 長期股權投資轉讓損失的彌補是否只能由股權投資收益彌補,不能由經營收益彌補,請指教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股權投資損失所得稅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專2010年第屬6號 )文件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及其有關規定,現就企業股權投資損失所得稅處理問題公告如下:
一、企業對外進行權益性(以下簡稱股權)投資所發生的損失,在經確認的損失發生年度,作為企業損失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一次性扣除。
二、本規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執行。本規定發布以前,企業發生的尚未處理的股權投資損失,按照本規定,准予在2010年度一次性扣除。
因此,既可以由股權投資收益彌補,也可以由經營收益彌補。
⑵ 長期股權投資轉讓如何進行財務處理
會計處理。《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第
十六
條規定,處置長期股權投資,其賬面 價值與實際取得價款的差額,應當計人當期損益。採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被 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而計入所有者權益的,處置該項投資時應當 將原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部分按相應比例轉入當期損益。因此,你公司持有95%的股權並能控制子公司,你公司按成本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 處置時應將出售所得價款與該長期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損益。會計分錄 如下:借:銀行存款投資收益貸:長期股權投資。
根據問題所述情形,你公司存在股權轉讓損失。《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第四 條規定,企業實際資產損失,應當在其實際發生且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申報扣除; 法定資產損失,應當在企業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證據資料證明該項資產已符合法定資產損 失確認條件,且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申報扣除。第五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應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後方 能在稅前扣除。未經申報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第九條規定,下列資產損失,應以清單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一) 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按照公允價格銷售、轉讓、變賣非貨幣資產的 損失;(二) 企業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三) 企業固定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報廢清理的損失;(四) 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發生的資產損失;_(五) 企業按照市場公平交易原則,通過各種交易場所、市場等買賣債券、股票、期 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發生的損失。根據上述規定,你公司在會計上應確認該股權轉讓損失。同時該股權轉讓損失應以清 單申報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未向稅務機關申報的,該損失不得稅前扣除。《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花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1〕155 號)第十條規定,「產權轉移書據」稅目中「財產所有權」轉移書據的征稅范圍是:經政府 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動產、不動產的所有權轉移所立的書據,以及企業股權轉讓所立的 書據。根據上述規定,你公司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屬於「產權轉移書據」。該合同應按「產權 轉移書據」貼花,稅率萬分之五。
⑶ 無償轉讓長期股權投資,一定沒有投資收益吧
B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但B公司並未達到破產清算條件,所以B公司10%的投資還有其賬面價回值。
無償贈送答本身就規避稅收的嫌疑,如B公司10%的持股人沒有遇到身故或法律判決的資產處置外,不建議用無償贈送的方法轉移資產
建議就B公司賬面價值,做相關轉讓協議。然後到工商管理部門進行相關變更即可。
⑷ 長期股權投資下轉讓部分股權的會計分錄
長期股權投資出售部分股權可以分為一下三種情況來看。
1、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核算;
2、成本法轉變為金融資產核算;
3、權益法轉為金融資產進行核算。
具體的出售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
具體各個情況下,當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時,要對之前的長期股權投的相應變動進行調整,視為剛開始持有時便是權益法核算;當成本法或權益法轉為金融資產時,要將剩餘的長期股權投資轉化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或者其他金融資產,並將權益法核算下的其他綜合收益等轉入投資收益。
(4)轉讓長期股權投資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投出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包括購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權投資等。
二、小企業對外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應當視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分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核算。
小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
通常情況下,小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20%或20%以上,或雖投資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響的,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
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的20%以下,或對其他單位的投資雖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響的,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
三、長期股權投資在取得時,應按實際成本作為投資成本。
(一)以現金購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支付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作為投資成本。
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應按實際支付的價款減去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後的差額,作為投資的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金額,借記「應收股利」科目,按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實收資本」等科目。
⑸ 長期股權投資無償轉讓的會計處理
借:營業外支出
貸:長期股權投資
⑹ 關於股權轉讓,長期股權投資確認的問題!
A公司需要確認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需要根據情況確定。根據准則規定,如果這60%股權能夠控制B公司生產經營,則採用成本法核算,但需要看A和B公司是否屬於同一控制下的兩個公司,如果屬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是相對於最終控制方而言的B公司資產賬面價值×60%+將B公司並入集團內部產生的商譽。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金額根據以上敘述確定)
貸:銀行存款 5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差額)
如果屬於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那麼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為投出資產公允50萬元。B公司60%股權對應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和50萬元差額在合並財務報表需要確認為營業外收入(貸方差額)或商譽(借方差額)。
如果不構成控制(現實中是可能存在的,即使持有超過50%股權),那麼長期股權投資按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為投出資產公允價值50萬元(如果存在相關稅費,稅費也需要計入成本),B公司60%股權對應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大於50萬元部分在個別財務報表確認為營業外收入,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如果小於則不調整)。
下一個問題,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確認的長投入賬價值為600,而實際出資額是50,差額550沖減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的沖減留存收益。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確認長投入賬價值50,差額550(假定B公司60%股權對應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600,存在差異你可以按這個原則處理)計入合並財務報表營業外收入。對於不構成控制的差額直接計入了個別財務報表營業外收入。
最後,B公司並沒有增加實收資本,將其計入資本公積——資本溢價就可以(當然,投入50萬元後B公司所有者權益會發生變化,上述差額需要重新計算)。
⑺ 關於長期股權投資轉讓部分股權由成本法轉權益法的合並報表的處理
20×7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600萬元取得100%的股權,投資當時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500萬元,有商譽100萬元。
20×7年1月1日至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的凈資產增加了75萬元,... 20×7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600萬元取得100%的股權,投資當時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500萬元,有商譽100萬元。
20×7年1月1日至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的凈資產增加了75萬元,其中按購買日公允價值計算實現的凈利潤50萬元,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升值25萬元。
20×9年1月8日,甲公司轉讓乙公司60%的股權,收取現金480萬元存入銀行,轉讓後甲公司對乙公司的持股比例為40%,能夠對其施加重大影響。
20×9年1月8日,即甲公司喪失對乙公司的控制權日,乙公司剩餘40%股權的公允價值為320萬元。
假定甲、乙公司提取盈餘公積的比例均為10%。
假定乙公司未分配現金股利,並不考慮其他因素。
(7)轉讓長期股權投資擴展閱讀:
長期持有
長期股權投資目的是為長期持有被投資單位的股份,成為被投資單位的股東,並通過所持有的股份。
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改善和鞏固貿易關系,或持有不易變現的長期股權投資等。
利險並存
獲取經濟利益,並承擔相應的風險。
長期股權投資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這種經濟利益可以通過分得利潤或股利獲取,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取得,如被投資單位生產的產品為投資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場上這種原材料的價格波動較大,且不能保證供應。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企業通過所持股份,達到控制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使其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能夠直接從被投資單位取得,而且價格比較穩定,保證其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
但是,如果被投資單位經營狀況不佳,或者進行破產清算時,投資企業作為股東,也需要承擔相應的投資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