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注冊證書 » 給阿哥起名

給阿哥起名

發布時間: 2020-12-30 15:37:46

⑴ 《甄嬛傳》皇上給六阿哥取名「弘曕」,是巧合還是另有深意

這個另外二個真紅,另有生意肯定是另有深意的,我覺得

⑵ 乾隆給皇子取名都會有個永字,為什麼唯獨十五阿哥沒有呢

乾隆給皇子取名都會有個永字,唯獨十五阿哥沒有主要還是因為避諱。

其實十五阿哥出生以後取名也是有永字的,他的名字叫做永琰。只不過十五阿哥最後登上了帝位,成為了君王。那麼君王的名諱就不能跟子民一樣,而永琰的其他兄弟的名字裡面都有永這個字,為了避諱,所以登基以後永琰才修改了自己的名字。把永字用顒字代替了,雖然名字不一樣了,但是同音。

其實雍正這樣做是為了特別,畢竟胤字跟允字相比,肯定前者要更少一些。君王肯定想要自己的名字更加特別。而嘉慶的永字就比較普通,他就給自己改了同音的顒字,就不需要自己的兄弟再改名字了。

⑶ 乾隆給自己兒子取名,都帶有「永」字,唯獨嘉慶沒有

在中國古代,避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避諱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比如兒子要避老子的諱,臣民要避皇帝的諱,甚至連神仙也免不了要避諱,因為永是一個常用字,如果全國人民都要避諱的話,是特別麻煩的一個事兒,而且容易出錯,一不小心犯了諱,可是要殺頭的。顒是個生僻字,很少用到,避諱起來就方便多了,皇帝為了造福全國人民,就把自己名字改了吧。所以嘉慶沒有永字。

因為乾隆認為他的兒子的名字里都有一個同樣的字。如果給十五阿哥也起這樣的一個名字的話其他的阿哥們不是都要因為他而改名字了,這樣的話就會很麻煩。於是乾隆皇帝就給五阿哥起了一個不太常見的字,這里我們有看出乾隆皇帝的精明。

⑷ 乾隆給自己兒子取名的時候,都會帶有「永」字,但為何十五阿哥卻沒有呢

十五阿哥全名愛新覺羅·永琰,即後來的嘉慶皇帝(清仁宗),繼位改名愛新覺羅·顒琰[yóng yǎn]

這裡面涉及了一個清朝皇帝很常見的命名以及中國封建社會的避諱文化,下面我來講述下這裡面的一些門道,相信看完文章的你,一定明白為什麼嘉慶皇帝做皇帝還要改名。

這個畫面是不是很搞笑,但如果你關注下清朝喜歡搞文字獄估計就不會覺得這是什麼不存在的事件了。

三、怎麼避諱?

話歸正題,清朝皇帝避諱是從康熙開始的,之前沒這么講究。康熙兒子都是「胤」字輩的。雍正帝全名就是愛新覺羅·胤禛

清帝姓名譜: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

老百姓一看:得,確認過皇帝名字,是以後需要扣掉不用的字。

清帝用的避諱方法:敬缺末筆

玄字的最後一筆去掉,還有淳的「子」改寫成「日」

大致的情況是:康熙名字玄燁的「玄」字,避諱時缺末筆;雍正名字胤禛的「胤」字,避諱時缺末筆,同時命他的兄弟將「胤」字改作「允」字。到嘉慶永琰時,乾隆考慮君主名諱,永」字為常用字,避諱不便,命將永琰的「永」字,改為不常見的「顒」字。永琰繼位之後,就改稱為「顒琰」。所以在清朝皇帝的名字中,改自己排輩分字的,嘉慶永琰算頭一個(這裡面也有嘉慶非常服帖乾隆的緣故)

總結一下:十五阿哥原本也是永字輩的,由於要登基做皇帝了。方便兄弟(就自己一人改了)方便百姓(為了照顧黎民百姓日常生活用詞用字),於是改名顒琰,皆大歡喜!

⑸ 為什麽康熙兒子的名字都是「衣」字旁的啊

清朝滿族取名字輩的森嚴性
乾隆朝對以字輩取名之制又進一步作出規定,諭令排字的近支宗室,取名時下一字不得借用皇帝本支子孫所用偏旁之字。他的孫輩即綿字輩下一字用「心」為部首之字,非帝室之旁支綿字輩必須迴避。以下,奕字輩之帝支用「系」旁字,載字輩帝支用「金」旁字。這樣形成的取名法,上一字標明了近支及其輩分,下一字帝室本支單獨排用同一偏旁字,則突出了帝室本支子孫與皇帝的密近性及其在近支宗室乃至整個皇族中的特殊身份。
嘉慶繼位後,格遵乃父所定的法則,為了防止因取名用字混亂而出現親疏錯亂的現象,他親自把關,嘉慶六年規定,凡屬他的親兄弟之子孫,即乾隆帝派下的二、三世孫,必須由他取名。他的皇侄榮郡王綿億得子後自行取名,且未按規定的偏旁「系」用字,他發覺後立即將其改名,並痛斥綿億:「私用金字傍為伊兩子取名,不似近派宗支,自同疏遠,是何居心?伊既以疏遠自待,聯亦不以親侄待伊,親近差使不便交伊管領」,綿億著退出乾清門,並革去領侍衛內大臣、管圍大臣。非乾隆帝本支子孫借用帝支子孫偏旁之字者,則屬於違禁,乾嘉兩朝出現這類情況,都被責令改掉,並被斥之為是「大屬非是」、「尤失敬謹之意」。
道光繼位後,又規定凡屬他的子孫,下一字單用偏旁,皇子(奕字輩)下一字由「系」旁改為言字旁,皇四子奕濘(即後來的咸豐帝)原名奕嬉,皇五子原名奕綜,分別改為奕濘、奕徐;皇孫(載字輩)下一字由「金」旁字改為「水」旁字;皇曾孫(溥字輩)下一字用「人」旁字。其兄弟之子孫經其「施恩」,表示「引而近之之意」而賜名,才得用如上偏旁。其皇侄瑞郡王奕約,因「施恩改名奕志」,「惠親王綿愉得子,賜名奕誠」等,都屬於這種情況。
按字輩取名,在往代皇族中也常採用,但用這種取名方法進一步分出遠、近支以及在近支中再突出皇帝本束的做法,卻非常罕見。明朝宗室定字取名的制度算是比較細致嚴格的了,朱元璋之子二十幾門,每門各有固定之字,但下一字無論帝支還是諸王各支,其偏旁統一按火、土、金、水、木五行相生順序取字命名,與皇帝或皇子、皇孫同輩的宗人,無論血緣關系多麼疏遠,其名字下一字偏旁也都相同,如秦玉朱核(朱元璋次子)第八世孫朱敬鎔,與萬曆皇帝朱翔鈞同輩,早已出五服,但都用金字旁。
可見,愛新覺羅家族不僅仿行了漢族宗法性的取名制度,而且有所發展,突出了帝支大宗的中心位置,並以這一中心區分宗人的親疏性。
清代皇帝的這種宗人取名法及其執行的嚴格性,也反映出清皇族內部宗人等級區別的細微及等級關系的森嚴性,這種宗人關系特徵,在其他諸如禮儀、待遇等方面還有一些體現,取名法與這些體現在性質上是一致的。
一般滿洲人之家按字輩取名可能稍晚些。康熙五十六年任兩江總督的赫緩(或作赫壽、何受),他的幾個兒子就排名為舒世泰、舒世德、舒世保、舒世圖、舒世祿,這幾子在雍正初尚未成家,其取名當在康熙後期。
康熙朝後期的大學士馬齊及其弟李榮保,諸子是排富字(有改為傅字者),如富良、富興,富玉、傅恆等。
駐防錦州的旗人中,有一家為巴雅喇氏,大約在康熙後期或雍正初,開始以字排輩取名,當時這一輩兄弟三人,名廣祿、廣壽、廣福,以下各輩排巴、德、玉、恩、文等字。
清初輔政大臣鰲拜獲罪後,其後裔有一支落戶東北,第五輩人開始改姓金,兄弟四人名金龍興、金龍順、金龍錢、金龍升,時間大約在乾隆朝,下一輩名金祿、金福、金禎、金祥,是按「示」字旁排名。
以上事例來自不同階層,不同居住地區的滿人,它說明康熙中期以後,從京城到地方駐防,上自皇族、官宦,下至一般旗人,與宗法制相聯系的字輩取名法,已在滿人中流行開了。

⑹ 小燕子第一個孩子的名字有什麼深意,乾隆最後才看懂

小燕子第一個孩子的取名是為了紀念她和紫薇的姐妹情義的。她們的關系一直很好,情同親生姐妹一樣,在紫薇生下第一個孩子取名為東兒後小燕子就說她的孩子要叫南兒,不管是男是女都叫南兒,說要是女孩的話就讓他們結為夫妻,是男孩的話就讓他們結為兄弟,可見小燕子第一個孩子取名是為了紀念她和紫薇的友情的,說明了紫薇在她心目中是很重要的。

在雲南的時候他們生下了兩兒兩女,真的是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總的來說,不管怎麼樣,小燕子的第一個孩子一直會叫南兒的,都是為了紀念和紫薇的約定,其實也是為了紀念前面兩個孩子吧。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