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銀川證書
A. 僅次於象棋大師的叫什麼
象棋職業棋手從低到高分三個等級:(1)大師,相當於一級運動員;(2)國家大師,相當於國家運動健將;(3)特級大師,相當於國際健將。
最早的特級大師標准只有一個,即全國冠軍獲得者。因某段時間胡榮華獨霸棋壇、能產生特級大師的數址極少。廣州曾年年舉辦「五羊杯」賽,便是特級大師之間的較量。由於李義庭因故未參加,有一陣子,年年只有胡榮華、楊官璘、柳大華、呂欽登台亮相。一直到許銀川獲得全國冠軍,特級大師仍屈指可數。這與國際象棋擁有成百的特級大師相比,反差實在太大,當然,這與國際象棋手遍布世界多少有些關系。但若和圍棋最高級別九段(國內已有二十多位)相比,也顯得過於苛嚴。所以特級大師的標准也在不斷放寬。 你可以參閱國家象棋棋手技術等級標准:
一職業棋手
特級大師
(1)獲全國個人賽冠軍
(2)兩次獲全國個人賽第2名
(3)三次獲全國個人賽第3名
(4)兩次達到等級稱號賽規定之勝率(附表)
大師
(1)獲全國個人賽前16名
(2)兩次達到等級稱號賽規定之勝率(附表)
一級棋士
(1)全國個人賽第17至32名
(2)省、自治區、直轄市個人賽前6名
(3)行業體協、計劃單列市前3名
(4)全國少年個人賽前3名
二級棋士
(1)全國個人賽第32至60名
(2)省、自治區、直轄市個人賽第7至16名
(3)行業體協、計劃單列市第4至12名
(4)省轄市、地區、自治州個人賽前6名
(5)全國少年個人賽第4至12名
(6)省、自治區、直轄市少年個人賽前3名
三級棋士
(1)省、自治區、直轄市個人賽第17至36名
(2)省轄市、地區、自治州個人賽第7至18名
(3)行業體協、計劃單列市個人賽第13至24名
(4)縣個人賽前8名
(5)全國少年個人賽第13至24名
(6)省、自治區、直轄市少年個人賽第4至12名
女子特級大師
(1)兩次獲全國個人賽冠軍
(2)獲一次全國個人賽冠軍並獲國際大師稱號
(3)獲特級國際大師稱號
(4)兩次達到等級稱號賽規定之勝率(附表)
大師
(1)獲全國個人賽前12名
(2)兩次達到等級稱號賽規定之勝率(附表)
一級棋士
(1)全國個人賽第13至24名
(2)省、自治區、直轄市個人賽前3名
(3)行業體協、計劃單列市個人賽冠亞軍
(4)全國少年個人賽前3名
二級棋士
(1)全國個人賽第24至33名
(2)省、自治區、直轄市個人賽第4至12名
(3)行業體協、計劃單列市第3至8名
(4)省轄市、地區、自治州個人賽前3名
(5)全國少年個人賽第4至12名
(6)省、自治區、直轄市少年個人賽前3名
三級棋士
(1)省、自治區、直轄市個人賽第13至24名
(2)省轄市、地區、自治州個人賽第4至12名
(3)行業體協、計劃單列市個人賽第9至20名
(4)縣個人賽前8名
(5)全國少年個人賽第13至24名
(6)省、自治區、直轄市少年個人賽第4至12名
第二條評定技術等級稱號的有關規定
(一)凡達到等級標准中的一條標准者,即可獲得申請該項技術等級稱號的資格。
(二)非各級正式比賽的成績和未明確的名次,不得作為確定技術等級稱號的依據。
(三)在國際性比賽中如達到本標准規定之勝率,可作為確定技術等級稱號的依據。
(四)與等級分有關的規定另發。
第三條批准許可權
(一)特級大師、大師由國家體委批准授予。
(二)一級棋士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體委及享有審批一級運動員技術等級標准許可權的單位批准授予。
(三)二級棋士由地區、省轄市體委及享有審批二級運動員技術等級標准許可權的單位批准授予,並報上一級部門備案。
(四)三級棋士由縣體委批准授予,並報上一級部門備案。
二、業余棋手
棋協大師
1.中國象棋協會批准舉辦的全國象棋業余比賽個人前16名,團體前2名。
2.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象棋少年比賽16歲組個人前8名;14歲組個人前6名。
3.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體協象棋個人賽前8名。
地方大師
1.中國象棋協會批准舉辦的全國象棋業余比賽個人第17至36名,團體第3至6名。
2.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象棋少年比賽16歲組個人第9至24名;14歲組個人第7至16名;12歲組前3名。
3.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網路、通訊象棋比賽個人第1名。
4.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體協象棋個人賽第9至24名,團體賽前2名。
5.省、自治區、直轄市14歲以上青少年象棋個人賽前8名。
6.計劃單列市象棋個人賽前8名。
業餘一級棋士
1.中國象棋協會批准舉辦的全國象棋業余比賽個人第37至72名,團體第7至12名。
2.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象棋少年比賽16歲組個人第25至48名;14歲組第17至36名;12歲組第4至16名;10歲組前8名。
3.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象棋兒童比賽10歲組前8名;8歲組前6名。
4. 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網路、通訊象棋比賽個人第2、3名。
5.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體協個人賽第25至48名,團體賽第3至6名;少年賽14歲以上組第9至24名;12歲組前8名;10歲組和8歲組前6名。
6.計劃單列市個人賽第9至24名。
7.省轄市、地區、自治州象棋個人賽前8名。
8.省轄市、地區、自治州象棋少兒賽各組冠軍。
業餘二級棋士
1.中國象棋協會批准舉辦的全國象棋業余比賽個人第73至120名,團體第13至24名。
2.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象棋少年比賽16歲組第49至84名;14歲組37至64名;12歲組第17名至48名;10歲組第9至24名。
3.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象棋兒童比賽10歲組第9至24名;8歲組第7至16名;6歲以下組前6名。
4.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網路、通訊象棋比賽個人第4至8名。
5.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體協象棋個人賽第49至108名,團體賽第7至12名;少年賽14歲以上組第25至60名;12歲組第9名至24名;10歲組和8歲組第7名至16名。
6.計劃單列市個人賽第25至60名。
7.省轄市、地區、自治州象棋個人賽第9至24名。
8.省轄市、地區、自治州象棋少兒賽第2至8名。
9.區、縣級象棋個人賽前6名。
10.區、縣級象棋少兒賽冠軍。
業餘三級棋士
1.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象棋少年比賽14歲組65名至128名;12歲組第49名至96名;10歲組第25至48名;8歲組第17至36名;6歲以下組7至16名。
2.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象棋兒童比賽10歲組第25至48名;8歲組第17至36名;6歲以下組7至16名。
3.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網路、通訊象棋比賽個人第9至16名。
4.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體協象棋個人賽第109至180名,團體賽第13至24名;少年賽14歲以上組第61至96名;12歲組第25名至60名;10歲組和8歲組第17名至32名。
5.計劃單列市個人賽第61至108名。
6.省轄市、地區、自治州象棋個人賽第25至48名。
7.省轄市、地區、自治州象棋少兒賽第9至16名。
8.區、縣級象棋個人賽第7至16名。
9.區、縣級象棋少兒賽2至8名。
業餘四級棋士
1.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象棋少年比賽12歲組第97名至156名;10歲組第49至96名;8歲組第37至84名;6歲以下組17至32名。
2.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象棋兒童比賽10歲組第49至96名;8歲組第37至84名;6歲以下組17至32名。
3.省轄市、地區、自治州象棋少兒賽第17至32名。
4.區、縣級象棋個人賽第17至32名。
5.區、縣級象棋少兒賽9至16名。
業餘五級棋士
1.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象棋兒童比賽10歲組第97至156名;8歲組第85至144名;6歲以下組33至48名。
2.省轄市、地區、自治州象棋少兒賽第33名至48名。
3.區、縣級象棋少兒賽第17至32名。
業餘六級棋士
1.中國象棋協會批準的全國象棋兒童比賽6歲以下組49名至72名。
2.省轄市、地區、自治州象棋少兒賽第49名至72名。
3.區、縣級象棋少兒賽第33至48名。
第二條 評定技術等級稱號的有關規定
一、本技術等級標准為中國象棋協會象棋業余棋手技術等級序列。其技術等級稱號的申請,只能依據全國各級象棋管理部門和象棋協會批准舉辦的比賽名次。
二、凡達到等級標准中任何一項標准者,即可獲得申請該項技術等級稱號的資格。
三、棋協大師稱號亦可通過中國象棋協會授權的特級大師鑒定而產生;地方棋協大師稱號亦可通過中國象棋協會授權的大師鑒定而產生。
第三條 批准許可權
一、棋協大師由中國象棋協會批准授予,同時也可批准授予地方大師至業餘六級棋士。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體育行政部門和行業體協的批准許可權為地方大師至業餘六級棋士。
三、省轄市、地區、自治州體育行政部門的批准許可權為業餘一級棋士至業餘六級棋士。
四、區、縣或相應的地方體育行政部門的批准許可權為業餘二級棋士至業餘六級棋士。
第四條
一、象棋業余棋手等級證書由中國象棋協會統一印製。
二、象棋業余棋手技術等級標準的最終解釋權屬中國象棋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