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的優點
① 注冊制的優點和缺點
注冊制即抄所謂的公開管理原則,實質上是一種發行公司的財務公開制度,以美國聯邦證券法為代表。 它要求發行證券的公司提供關於證券發行本身以及同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以招股說明書為核心。
【1】優勢:注冊制下,企業上市審核程序簡單,企業上市流程加快;企業上市門檻降低,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
【2】缺點:企業上市門檻降低後,上市企業會變得魚龍混雜,對投資者不利;注冊制過度依賴信息披露制度,如果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不可靠,那麼投資人將面臨很大的風險。
整體來看,實行注冊制對於經濟而言是利大於弊的。注冊制可以為許多處於發展初期的企業提供大齡融資,尤其是一些高風險的科技型企業,進一步的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從而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
② 中國的注冊制會呈現怎樣的特點
從國外成熟資本市場的發展路徑來看,各國在新股發行方面主要採取的是注冊制,但細節上略有不同。那麼,中國的注冊制會呈現怎樣的特點?這一輪改革又會給資本市場的參與方帶來怎樣的影響?
一、發行提速預演練
注冊製作為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變革,將極大地簡化企業發行上市程序、降低上市門檻,增加資本市場的包容度和覆蓋面。
隨著注冊制推出,A股市場上一些估值較高的中小盤股承受較大壓力。研究機構認為,注冊制將影響A股估值體系。最近幾年A股估值結構呈現明顯的成長周期特徵——創業板估值溢價持續攀升。
不過,從更高層面的中國經濟轉型角度來看,注冊制改革被賦予了更「厚重」的預期。
注冊制推動股權融資崛起,促進轉型創新。
房雷也指出,投融資體系的變革意味著直接融資佔比的顯著提升,股權市場的地位在加強。
注冊制改革中明確提出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這可以讓那些現階段無法盈利但卻擁有較高成長性的企業直接受益。直接融資比例的提高,將暢通VC(風險投資)、PE(私募股權投資)的退出渠道,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通過注冊制改革讓好的企業更容易從資本市場拿到錢,讓有能力的創業者從企業上市獲得豐厚的財務報酬,這和決策層鼓勵創新的態度相符。
雖然注冊制改革會放寬市場准入門檻,給二級市場帶來供給和業績壓力,但同時作為相對市場化改革,有助於完善A股市場制度體系,增強中小企業投融資能力,從而刺激企業經營活力,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公司治理。
二、中國注冊製取長補短
中國注冊制未來能否成功實施,信息披露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將是關鍵,這需要中國證監會多多吸取境外資本市場的成熟經驗,取長補短,不斷完善現有制度。
證券發行注冊制是指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和資料公開,製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機構審查,主管機構只負責審查發行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資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的一種制度。
海外成熟資本市場的發行機制大多以注冊制為基礎,美國市場的發行注冊制被認為是全球最高效的,美國注冊制下信息披露制度、累計投標詢價制度、自主配售制度、超額配售選擇權都是市場化的機制,對我國注冊制的實施具有借鑒意義。
英國的核准發行制度重在簡政放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的決定作用;自律監管,強調交易所的一線監管;注重信息公開,強化信息披露,保護投資者利益等方面值得中國借鑒。
德國則是英美製度的「綜合體」,它實行的是核准制和注冊制相結合的「中間型」發行制度,針對不同市場制定差異化的發行標准,滿足多層次企業的融資需求。它同樣強化交易所在證券發行中的核心作用。而在監管方面,德國實行的是律法監督和自律監督相結合的監管模式。很明顯,在滿足多層次企業融資需求方面,德國的情況與中國非常相似,而在強化信息披露方面,也是中國資本市場近年來改革的重點。
中國注冊制不可能完全效仿海外市場,肯定要結合中國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的整體情況來綜合考慮。實行注冊制的核心是讓市場供求規律發揮作用、自我調節,才能真正還原股價信號,並有效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這個過程中,需要減少過度行政管制,讓市場對IPO節奏和IPO定價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和決定權。
三、「證監法網」鋪路
注冊制改革需要務實、周密的部署,推出也會有一個過程。在實踐中不斷磨合與完善,改革的效果也是逐步體現的,所以注冊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會是一勞永逸的改革。
近年來,證監會為注冊制的推出做了很多的工作。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加大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罪的力度,同時強化資本市場的信息披露。旨在通過對資本市場的過程監管的強化,配合IPO注冊制改革的落地。
證監會主席肖鋼2013年11月在上證法治論壇題為「證券法的法理與邏輯」的演講中指出:「由公眾交易的特殊性所決定,證券法應當把維護公眾投資者的權益,作為基本價值追求。我認為,證券法本質上就是一部投資者保護法。」草案強化了發行過程中的信息披露,強調參與發行各方,包括發行人、保薦人、中介等的責任,強調對欺詐發行、虛假陳述等違法行為的追究,加入了集體訴訟的規定,這些都為保護投資者增加了強有力的工具。
簡政放權進一步深化,也是未來注冊制改革下的看點之一。比如證券法修訂草案還進一步取消部分行政許可事項,包括要約收購義務豁免,境內企業境外發行上市,證券公司設立、收購或者撤銷分支機構、變更注冊資本、變更章程重要條款,在境內設立、收購或者參股證券經營機構等。
證監會將在不改變現行法律法規和證監會關於發行審核程序規定的前提下,採取措施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規范工作要求,包括簡化見面會方式、優化再融資安排、完善中止審核程序、依法處理舉報事項、自主確定公眾股發行比例、自主確定主承銷商數量等。
四、參與方整戈待旦
《證券法》修訂案重構了證券發行審核體系。新法將提高證監會的權力范圍和地位,強化其對特定市場的處置權,證監會將變身保護資本市場的「警察」;交易所將承擔審核企業的責任,作為一名為投資者爭取更好交易的談判者;中介責任得到強化,中介變身「市場看門人」,也將是整個信用機制的重要一環。由證監會一肩挑的模式轉變為證監會、交易所、中介各司其職的責任鏈條。
新股發行是自上而下的系統性改革,具有涉及面廣、長期性和不斷博弈的特點。我國股市仍然以散戶為主,即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充分,散戶的信息處理能力仍待考驗;審核權的下放,大批公司申請上市,對交易所的審核能力形成很大挑戰;我國的中介機構是否足夠強大,如何規制他們充當「市場看門人」,而不是與壞公司同流合污,也是個問題。構建一個像美國一樣成熟的資本市場,各方的力量互相配合互相監督,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何況,美國的資本市場也並不完美。
③ 我國股票發行引入注冊制的好處
我國股票發行引入注冊制的好處具體如下:
股票發行注冊制是衡量資本市場成熟度的一個標志。推動我國股票發行由審核制走向注冊制,是我國資本市場邁向成熟的必然。此次股票發行實施注冊制,將打破長期以來的審批制痼疾,突破「窗口指導」,使股票發行逐步走上市場化道路。
通觀證券法草案,近三分之二的篇幅作出修改,體現了在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背景下,提升直接融資比重獲得了切實的制度保障,各類創新型融資方式將在法律的保障下合規開展。
證券法大篇幅修訂讓各界看到了市場力量的成長,也對證券法修訂的核心環節——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寄予了更多的期望。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各界普遍希望注冊制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動真刀真槍,突破行政與市場的「最後一公里」,政府不再「兜底」,真正發揮市場機製作用。
④ 注冊制有什麼好處
所謂注冊制主要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准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准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而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決定。這種制度市場化程度較高,像商品市場一樣,只要將產品信息真實全面地公開
⑤ 我國股票市場實行 IPO 注冊制有何利弊
國外通行的是實行注冊制。實行注冊制好處很多,相比審核制來說,能更充分利用回市場的價值答發現功能,減少審核制出現的制度尋租空間;優秀的企業不用排隊上市,有利於它們迅速壯大成長;市場能形成優勝劣汰,殼資源不會再爆炒;不會有新股的打中就能盈利的環境,有利於投資者的風險教育和識別能力提高;促進專業投資機構的發展,不會是散戶主導的市場環境;有利於國內交易所與國際交易所的競爭。等等。
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注冊製造成股票供給增大,對市場是個壓力,市場估值重心下移,對於現有投資者也是一個風險釋放的過程,反過來會壓制政府推行注冊制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