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工商登記事項。
公司登記時,除募集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外,均無需提交驗資報告。
股東(發起人)對其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自主約定,並記載於公司章程。
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股東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變更時,公司應當向登記機關申請章程備案。
B.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什麼時候實施
2014年2月7日,來國務院以國發〔源2014〕7號印發《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該《方案》分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放鬆市場主體准入管制,切實優化營商環境;嚴格市場主體監督管理,依法維護市場秩序;保障措施4部分。
C.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工商登記事項。
公司登記時,除募集設立的股份有版限公司外,均無需提交權驗資報告。
股東(發起人)對其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自主約定,並記載於公司章程。
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股東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變更時,公司應當向登記機關申請章程備案。
D. 2013年l0月2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放寬公司注冊資本登記條件。回
小題1:C 小題2:D
E. 國務院《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的效力
國務院《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不屬於行政法規。 它出台了後,建設部《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在沒有明示其失效前,仍然有效。 注冊房地產企業屬於實繳資本登記。
F.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對法治政府的建設的意義
2014年2月7日,國務院以國發〔2014〕7號印發《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該《方案》分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放鬆市場主體准入管制,切實優化營商環境;嚴格市場主體監督管理,依法維護市場秩序;保障措施4部分。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解讀一 一、推進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必將惠及民生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稱《公司法》)和國務院批準的《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稱《方案》)圍繞公司設立制度進行了重大調整,大幅度降低了公司的設立門檻,還權於市場、還權於市場主體,一定程度上重新界定了政府與社會、政府與企業的權利(權力)邊界,對於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創新政府監管方式、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保障創業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有利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進一步放鬆了准入條件的管制,創業成本大幅度降低,能夠有效激發投資熱情,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尤其是對小微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有大的推動作用。這對鞏固當前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是非常有利的,也符合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新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是政府管理經濟社會的一項基礎性的制度,從長遠看,這項改革將進一步促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符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精神的。 二是有利於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改革舉措突出強調了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強化協同監管,落實部門監管責任等。改革要求從對企業微觀活動的干預轉向對市場主體行為、市場活動的監管,從傳統的「重審批輕監管」轉變為「寬准入嚴監管」,這將推動政府管理方式由事前審批為主向事中、事後監管為主轉變,更加有利於形成寬松准入、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國務院部署這樣一項全局性的改革工作,對各級政府和政府部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市場主體和創業者從中受益。 三是有利於促進信用體系建設。從《方案》看,此次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要求轉變監管理念和方式,強化信用監管、協同監管和社會共治,更加註重運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約束等手段,形成部門協同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和主體自治相結合的市場監管格局。強調企業在享有改革賦予更多便利條件的同時,也要依法承擔相應的信息公示等義務和責任。這些措施的實施必將有力地推動政務信息公開,從而促進政務誠信建設;有力地增強市場主體經營活動相關信息的透明度,保障交易安全,從而促進商務誠信建設。 二、推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激發市場主體創業熱情 現行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是在我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培育市場主體、保障交易安全、維護市場秩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國自1992年《公司法》頒布以來,公司制這種現代企業制度形式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最主要形式。據統計,截至2014年1月底,全國實有各類企業1527.84萬戶,其中公司(含外商投資的公司)1224.90萬戶,占企業總量的80.17%。但制度設計中注重政府管控、准入成本過高的弊端也日益顯現。按照公司法修正案和《方案》,推行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就較好地解決了現行注冊資本登記制度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最大限度地為投資主體松綁,釋放其投資創業活力,更好地讓現代企業制度為發展我國經濟服務。 此次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並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根據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公司法的決定和《方案》,公司、公司股東(發起人)在注冊資本管理方面增加了一系列權利:一是自主約定注冊資本總額,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也就是說理論上可以「一元錢辦公司」;二是自主約定公司設立時全體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資比例,也就是說理論上可以「零首付」;三是自主約定出資方式和貨幣出資比例,對於高科技、文化創意、現代服務業等創新型企業可以靈活出資,提高知識產權、實物、土地使用權等財產形式的出資比例,克服貨幣資金不足的困難;四是自主約定公司股東(發起人)繳足出資的出資期限,不再限制兩年內出資到位,提高公司股東(發起人)資金使用效率。在登記注冊環節,改革後,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工商登記事項。在進行公司登記時,也無需提交驗資報告。注冊資本登記制度上述改革對於創業者而言,意味著注冊公司「門檻」和創業成本最大限度的降低。 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是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的方向。但我們也注意到,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保險專業代理機構和保險經紀人、直銷企業、對外勞務合作企業、融資性擔保公司、募集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勞務派遣企業、典當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27個行業,仍然實行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我們以為,這主要是考慮到,一些特定行業由於行業自身和政府管理的特殊性,對其實繳注冊資本的要求較高,特別是從國際上看,世界各國普遍對金融機構實施審慎監管,要求金融機構具備相當數量的實繳資本,以維護金融穩定。 需要強調的是,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並沒有改變公司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承擔責任的規定,也沒有改變承擔責任的形式。股東(發起人)要按照自主約定並記載於公司章程的認繳出資額、約定的出資方式和出資期限向公司繳付出資,股東(發起人)未按約定實際繳付出資的,要根據法律和公司章程承擔民事責任。如果股東(發起人)沒有按約定繳付出資,已按時繳足出資的股東(發起人)或者公司本身都可以追究該股東的責任。如果公司發生債務糾紛或依法解散清算,沒有繳足出資的股東(發起人)應先繳足出資。因此,這就要求公司的股東(發起人)在認繳出資時要充分考慮到自身所具有的投資能力,理性地作出認繳承諾,並踐諾守信。 三、兼顧釋放住所(經營場所)資源和改進社會管理的需要,簡化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 企業住所登記的功能主要是公示企業法定的送達地和確定企業司法和行政管轄地,而經營場所是企業實際從事經營活動的機構所在地。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投資熱情的高漲,住所(經營場所)資源日益成為投資創業的制約因素之一。《方案》提出簡化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本地區管理的實際需要,自行或者授權下級人民政府作出具體規定,意在破解現階段制約投資創業的住所(經營場所)資源瓶頸,同時兼顧社會管理、城市管理的特殊性。 現實中,很多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初創企業、新業態等,對住所(經營場所)的要求實際上很低。由各地根據本地區的實際,簡化登記手續,放寬住所(經營場所)條件,有利於釋放場地資源,方便市場主體准入,鼓勵和加快社會投資。同時,由於中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各地在社會管理、城市管理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對住所(經營場所)的條件不能「一刀切」,作出統一規定,而是由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既方便注冊、又要保障社會經濟生活規范有序的原則,作出具體規定。 在住所(經營場所)規范管理方面,需進一步落實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協同監管責任。住所的規范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管理問題,涉及多個職能部門。一方面,市場主體要求放寬住所登記條件,根據其生產經營情況自主選擇住所;另一方面,出於社會治理的需要,並非任何場所都可以注冊為住所,例如注冊登記的住所是違章建築或危險建築,就可能造成住所的合法性問題和嚴重的安全隱患;注冊登記的住所是民用住宅的,經營者的經營活動可能擾亂鄰里生活,造成民事糾紛。在現行的工商登記制度下,規劃、環保、消防、衛生、建築質量等許多管理功能被融入到市場主體的住所登記監管中,客觀上導致各職能部門職責不清,監管真空的現象時有發生。制度設計的矛盾導致辦公場地資源不能在市場經濟中合理有效配置,降低了市場准入的效率。 因此,《方案》在賦予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法律法規規定以及本地區管理的實際需要,對住所登記條件作出具體規定的同時,要求要加強對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的管理,要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責,落實監管責任,保障經濟社會秩序。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投訴舉報,依法處理市場主體登記住所(經營場所)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問題。對於應當具備特定條件的住所(經營場所),或者利用非法建築、擅自改變房屋用途等從事經營活動的,由規劃、建設、國土、房屋管理、公安、環保等部門依法管理;涉及許可審批事項的,由負責許可審批的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監管。
G.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有哪些意義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意義重大 傳統公司法對公司資本採取強制干預的法律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投資者的積極性,增加了企業的融資難度,干擾了企業的自主經營權,違反了市場經濟規律。有鑒於此,上個世紀以來,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場公司資本制度改革運動,放鬆了對公司資本的管制,降低了市場主體准入門檻。 我國1993年頒布的《公司法》對注冊資本登記制度的規定非常嚴格。它不僅規定了很高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而且規定了注冊資本實繳制。經過10餘年的踐行,1993年《公司法》暴露出來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改革不合理的注冊資本登記制度勢在必行。2005年我國《公司法》獲得了一次較大的修正。它不僅較大幅度地降低了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同時也改革了注冊資本的繳納制,由一次性足額實繳改為分期繳納。但2005年《公司法》依然維持了公司資本的法定限制,政府幹預因素依然很強,設立公司依然很困難,企業自主權依然受到很大約束,市場機制依然未能充分發揮。特別是中小微型企業生存和發展空間受限,遏制了廣大社會公眾的投資熱情和積極性。因此,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仍然需要繼續向縱深推進。實際上,理論界和有關主管部門對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的探索一直在進行,一些地方(如深圳、珠海)實施了改革試驗。2013年10月25日,國務院部署推進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五項措施,明令廢除注冊資本最低限額;資本繳納改實繳制為認繳制,不再限制股東或者發起人首次繳納數額以及分期繳納期限;放寬了對公司住所的登記要求,由地方政府根據情況而定;將公司年度檢驗制改為年度報告制;推行企業誠信制度建設,包括建立信用信息公示平台。這些措施是公司資本與登記制度改革的重大舉措,並獲得了迅速的立法響應。2013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了《公司法》修正案,對相應的資本與登記制度進行了修改,通過立法形式鞏固了改革成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2013年修正的《公司法》解決了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企業設立難的困境,有利於降低投資者創業成本,刺激投資積極性;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並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有利於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新興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創造更多的就業與創業機會。
H. 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認繳的時限最長是多久
一、 公司注冊資本認繳的期限是多久目前注冊資本制度是認繳制度,也就是說在辦理營業執照的時候,工商局不需要驗資報告,而且注冊資本大小和注冊資本認繳期限都是由股東自行約定,只要在公司章程中載明就可以。所以,關於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的規定就是股東自己約定。公司注冊資本改為認繳制,除了銀行、保險等企業,承諾認繳多少,何時繳多少都可以,但承諾二年內繳清如果不繳清就是違背承諾,豈不是失信了嗎?所以可以及時繳清也可以修改章程中繳清期限。二、 注冊資本認繳期限並不是越長越好正因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是股東自己約定,於是有些創業者就認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是不是越長越好呢,其實不然,因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等信息以後是向社會公示的信息。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六條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