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注冊證書 » 端午節被韓國注冊

端午節被韓國注冊

發布時間: 2020-11-25 10:06:37

㈠ 聽說我國的端午節被韓國給注冊了是怎麼回事啊 誰知道

http://news.sohu.com/20051106/n227404125.shtml

中韓端午之爭延伸網上 韓企搶注「端午節.cn」

賽龍舟、祭江、包粽子,在我國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民間節日端午節,在去年卻被韓國搶先申報「端午節」為本國文化遺產。不僅如此,就在聯合國即將於今年11月份公布申遺結果的前夕,「端午節.CN」又突然遭到韓國公司的搶注。

「端午之爭」延伸到網上

去年端午節,就在全國各地正在紛紛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傳統節日—端午節時,媒體突然曝出韓國率先申請「端午節」為該國文化遺產的消息。最終,韓國稱其申請的只是「江陵端午祭」而非「端午節」,並提出由中韓共同申遺的解決方案。

日前,記者查詢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whois(域名查詢系統)發現,「端午節.cn」已經於2005年10月13日被注冊,注冊者信息顯示為「Yun Hee CoInc R.O.K.」,韓國企業,注冊時間為一年。

韓國公司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最終決定是否批准韓國申遺請求的前夕,注冊「端午節.cn」這一中文域名,意味著韓國率先佔據了「端午節」這一傳統文化品牌在互聯網上的陣地。不管聯合國最終公布情況如何,在互聯網上,「端午節.cn」將指向韓國網站而不是中國。

面對韓流的再次侵襲,來自民俗、法律、互聯網界的專家指出對於我國傳統文化必須進行提前、全面的保護,以防遭遇流失危機。

法律界:搶注「端午節.cn」並不違法

記者就對端午節這一類帶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特殊詞彙有關部門為什麼沒有提前進行保護?韓國搶注「端午節.cn」的合法性等問題,咨詢了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胡鋼律師,得到的答復是,根據《中國互聯網路域名管理辦法》之規定: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可以對部分保留字進行必要保護,不過這主要針對涉及到國家利益和公眾權益的域名,如政府機構和地域詞彙。而像「端午節」這種約定俗成的節日名稱,沒有明確的歸屬,雖然帶有一定的公眾權益色彩,但仍然是允許自由使用的范疇,從規定上來說,端午節.cn這個域名是不屬於預留的范疇的。

胡鋼還解釋道,從法律角度看,對於端午節這一類詞彙而言,目前尚沒有法律給予明確保護,不屬於限制注冊的范圍。同時,域名注冊依循的是先注先得的原則,韓國公司注冊「端午節.cn」從法律角度來說,並不違法。

網路界:中文域名事關中華文化

中國萬網副總裁姚勁波從專業角度指出,由於中文域名具有民族化、本土化特性及巨大的發展潛力,對於保護和宣傳類似「端午節」等中華文化品牌具有明顯優勢。現遭韓國公司搶注,對我國保護和發揚中華文化都將造成極大阻礙。

首先,中文作為互聯網上的第二大語言,全球已經有超過數億的網民使用中文上網。而中文域名正以中文為載體,簡單明確,方便華人記憶和使用,相當於網上的「中文門牌號」。

如我國能率先保護端午節的中文域名,以「端午節.cn」建立一個有關端午節的中文官方網站,將實現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比拼音或英文的域名更能凸顯端午節的中華傳統節日特點。以此類推,包括中秋節、春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甚至京劇等國粹,以及具有濃郁傳統文化的中華老字型大小都可以藉助中文域名建立網上文化品牌和宣傳平台,更進一步打造而為中華文化網路體系。然而,現在這些中文域名都分散在不同投資者手中,「端午節.cn」遭韓國搶注,正向國人示警,中華文化在互聯網上陣地缺失嚴重。

民俗界:

警醒作用大於實際損失

北京民協民俗委員會副主任、民俗專家高巍認為,韓國公司搶前注冊「端午節.cn」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它的警醒作用將大於它造成的損失。它讓我們看到,我們沒有利用好傳統文化,勢必將被別人所利用。

高巍還指出,在保護傳統文化上存在著一些誤區,認為只要將它們申報成地區、國家或聯合國文化遺產就是對這些傳統文化的保護。其實不然,雖然申請遺產保護會得到資金的支持,但如果不走向市場化,做到更貼近人們生活,這樣的傳統文化只是被「養」了起來,解決的也只是「生存問題」,但得不到繼續的發展,最終只能「活」在博物館里。

市場道路才是保護的最重要的形式。只有將端午節等傳統文化進行市場推廣,從節日內涵到相關活動再到產品,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從家庭到社會,從成年人到兒童,使端午節的活動內容和形式成為公眾娛樂的方式,這樣做多了,大家自然會重視起傳統節日。

「現在,人們更看重的是傳統文化或傳統節日的內涵和形式,搶注『端午節.cn』的韓國公司,如不能利用這一資源,對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進行保護或開發,這種行為也無非是一種商業炒作。」高巍說。

實習生 范妍
---------------------------------------------------------------------------------------------------------------------------------------------------------------------------------
http://news.163.com/2004w05/12549/2004w05_1084255884795.html

21CN時評:端午節,你還記得嗎? ( 05-11 13:54 )

文化部官員現身說法 「端午節」之爭報道疑失實 ( 05-11 08:28 )

中新網:「保衛端午節」保衛什麼? ( 05-10 15:36 )

聯合早報:端午節之爭突顯中國傳統文化的悲哀 ( 05-10 14:44 )

南方日報:端午節怎樣才能不被「端」走 ( 05-10 10:54 )

湖南保衛端午節拉開序幕 申報工作納入工作日程 ( 05-10 02:02 )

韓國准備申報端午節為文化遺產為國人敲響警鍾 ( 05-09 14:41 )

韓准備申報端午節為文化遺產 我正加緊考慮對策 ( 05-09 14:07 )

民族精髓絕不能丟 湖南打響端午節保衛戰 ( 05-09 10:46 )

民族精髓絕不能丟! 湖南打響「端午節」保衛戰 ( 05-09 06:58 )
---------------------------------------------------------------------------------------------------------------------------------------------------------------------------------
http://forum.taobao.com/forum-1/show_thread----3184349-.htm

http://www.shshare.net/bbs/read.php?tid=3251

http://www..com/s?lm=0&si=&rn=10&ie=gb2312&ct=0&wd=%B6%CB%CE%E7%BD%DA%B1%BB%BA%AB%B9%FA%D7%A2%B2%E1&pn=10&cn=06&cl=3

㈡ 端午節是不是已經被韓國申請了

韓國端午祭成功申遺 我國端午節仍然有機會 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這一消息在國內引起強烈反應,網友在各大社區紛紛留言,稱「這是嚴重的文化侵略!」、「我們已經把祖宗給忘記了!」「『端午』被韓國『端』走了」……
韓國江陵端午祭和我國的端午節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對我國端午節「申遺」有沒有影響?我們應得到什麼啟示?
巴黎傳來韓國江陵端午祭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消息,各大網路論壇上馬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論,大多數網友對韓國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遺」難以接受」。民俗學家則表示,韓國「申遺」成功,不會影響我國端午節「申遺」。兩國「申遺」之爭屬盲目炒作,我國建立傳統文化保護機制才是根本。
網友:愧對屈原愧對列祖列宗 專家:不存在兩國「申遺」之爭 「屈原如果還活著,他肯定會說:我以後是韓國人了!真是愧對屈原啊!」 「現在我們過洋節,穿洋裝,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傳統,失去了自己的節日,就快失去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了!我們已經把祖宗給忘記了!!!」 「為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被韓國人搶注而默哀!!!!」…… 這些都是在韓國「申遺」成功後,在各大網路社區出現的網友的帖子。 當然也有一些網友進行了深刻反思:「看看我國現在一些『申遺』成功的地方,他們利用祖宗留下的遺產干什麼了?無非就是門票漲價,地方政府收入增加,他們有對遺產做保護了嗎?還是不要一窩蜂去爭這個世界遺產了吧,實實在在地做好遺產的保護工作吧!」

㈢ 為什麼韓國人要注冊端午節

一是文物保護的宣傳推介作用

文物保護和其他工作一樣,必須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載體,而申報世界遺產工作恰恰是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起到了《文物保護法》的宣傳作用。
二是文化旅遊的提升拉動作用

從我們國家的一些世界遺產地「申遺」前後旅遊人數的對比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申遺」成功後旅遊迅速升溫。
三是區域經濟的促進推動作用

世界遺產地更加對外開放和放開,吸引外商,擴大文化旅遊的同時也帶來其他消費。
四是協調發展的社會凝聚作用

世界遺產對社會的進步起著輻射、影響、滲透作用。這種作用是潛移默化的,似乎看不見,摸不著,實際上這些寶貴的物質財富無時無刻不在起著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作用。可以肯定地說,無論是生活在哪一種社會制度下,屬於哪一個民族的人民,在生存上有一個共同的企求,那就是都需要良好的文化環境和社會氛圍。申報世界遺產對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社會環境保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有著直接影響,對引導人們形成好的生活習慣有間接影響,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人們群眾了解世界遺產、熱愛世界遺產,自覺參與世界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整個社會就會逐步形成良性循環。深厚的歷史文化吸引人、啟迪人。先進的文化教育人、影響人。良好的社會環境熏陶人、改造人。
05年的時候,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 。因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無形遺產申報的要求是每個國家每兩年才能申報一項,中國急需保護的無形遺產很多,所以才導致此次韓國搶先申報。

當時很氣憤,後來想下,其實我們不必在意的,是自己的東西,誰也搶不走,不是你的,搶走了又能怎麼樣?作為幾千年不衰的傳統,誰也無法輕易抹消。

其實江陵端午祭其實與我們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韓國的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這與中國人吃粽子、劃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相同點是都是在中國的端午節期間舉行。

㈣ 端午節被韓國注冊了嗎

韓國想注冊,但沒成功。

㈤ 端午節和中秋節都被韓國注冊為韓國的節日了嗎

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抄午祭巴黎時間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端午節的名義被他們搶走了,但精神他們卻永遠也拿不走,我們中國人是不該蓋好好反省了,我們擁有五千年的文化,我們卻放任不管,等到別人搶走了才憤慨,是不是有點晚啊。

㈥ 端午節到底有沒有被韓國人申遺去

韓國申請的是韓國江陵端午祭,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與我們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

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江陵地區農民在端午節氣時間里特有的一種巫俗祭祀活動,並不是特指一種節日。1967 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和重要無形文物,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江陵端午祭以大關嶺祭神為始拉開帷幕,為期二十天至一個月。活動期間將會舉行各種巫法和祭祀典禮,並會舉行跳繩、假面製作等傳統游戲和體驗活動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農樂表演等。

(6)端午節被韓國注冊擴展閱讀

人民網辟謠

中國端午節已於2009年成功申遺,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近年網路上流傳的「韓國搶注了中國端午節,導致中國無法申遺」為錯誤訛傳。

人民網早在2004年的報道《韓國的端午祭—不吃粽子,不賽龍舟,也不紀念屈原》,文中明確指出中國端午節的許多習俗如吃粽子、戴荷包、劃龍舟、紀念屈原等習俗,在韓國的端午習俗中並不存在。

2005年11月28日,人民網再次刊登了《江陵端午祭何以勝出》,文中明確指出:「除了時間上接近外,中國端午節和韓國端午祭已是兩回事。中國端午節的許多習俗,在江陵端午祭中找不到影子。而端午祭中的祭祀、演戲、游藝等,都有著濃厚的韓國民俗特色。

中韓區別

中國端午節的許多習俗如吃粽子、菖蒲、飲雄黃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縷,劃龍舟、紀念屈原等習俗,在韓國的端午習俗中根本不存在。

韓國江陵地區的端午祭,同樣包含了豐富的內容,祭祀、演戲、游藝是其主要內容。其中的祭祀儀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內容,可以說是韓國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這也是韓國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無形文化財產的主要原因。

江陵端午祭期間的祭祀儀式主要來自神話傳說,他們所祭祀的神靈是「大關嶺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國師城隍「梵日國師」、大關嶺國師女城隍鄭家女等。

最重要的區別是江陵端午祭並不是特指某個時間一個節日。這跟我們傳統端午節有很大的區別。 江陵端午祭只發生韓國江陵地區端午節氣這個時間段的一種祭祀活動,整個祭祀活動 時長可達20多天,長則一個多月。

㈦ 為什麼中國的端午節被韓國注冊了

我們應該好好反思,起源於中國的節日會被別國注冊。那是因為別人在各方面做的比我們好!

㈧ 端午節已經被韓國搶走了嗎

並沒有。前些年「韓國端午祭」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後,「中國端午節被韓國搶走了」這一說法,在國內流傳至今。實際上,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在2009年已申遺成功了。所以,端午節並沒有被韓國搶走,還是咱們中華兒女的傳統節日。只不過韓國申遺的端午祭,是「江陵端午祭」。韓國的端午祭被認為起源於薩滿文化,韓國的很多地區都曾有端午祭,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都漸漸消失了,唯獨江陵地區完整地保留了端午祭祀儀式的形式和內容,所以韓國把江陵端午祭申遺。

㈨ 為什麼我國的端午節會被韓國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江陵地區特有的一種祭祀活動,並不是一種特指的內節日,江陵端午祭的容確是東亞"漢字文化圈"有趣的文化現象。以節日習俗而言,端午節雖然發源地在中國,但是在長期的流傳和國際交流中,它被中國周邊的國家和民族所吸納,所接受,並置於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各國、各民族獨特的節日習俗。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