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登記證書
1. 肥料登記證和肥料生產許可證的差別
對於現行的肥料登記管理辦法和正在徵求意見的《條例》,大家爭議的焦點和反映最強烈的又是什麼呢?
2004年8月份,農業部公布《肥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時,中國磷肥工業協會在徵求了部分企業和省化肥協會的意見後就提出了意見,報給了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單位。後來《肥料管理條例》(送審稿)出台後,2006年2月28日,中國磷肥工業協會在徵求各方面的意見後,又向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遞交了對農業部《肥料管理條例(送審稿)》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旗幟鮮明地指出送審的《條例》是《肥料登記管理辦法》的擴充和翻版,其中的內容引起了眾多化肥生產企業和營銷單位的意見和爭議,並認為這個條例是以登記為核心、以收繳和罰款為重點的辦法,不符合 「行政許可法」,缺乏必要性和科學性。
其中反映最突出的就是要求對生產工藝成熟、化學組成穩定,多年證明無毒無害的化學肥料,特別是復合(混)肥料要求免於登記。協會認為:「以氮、磷、鉀為基礎的化肥(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及以它們為原料生產的復混肥料)經國內外農業長期使用,其肥效、安全性、毒性得到長期、廣泛、充分的證明和公認,屬於安全、有效的化肥品種,與農葯、獸葯有本質的區別。而且,很多復混肥料的配方又是農業部門、農業專家提出的,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化肥進行登記,是一種資源浪費。」
此外磷肥中的過磷酸鈣、鈣鎂磷肥、復混肥料(復合肥料)等化肥產品是國家強制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沒有生產許可證不允許生產和銷售。《條例》中的要求已在生產許可證中充分體現,並且更加嚴格、全面、成熟和規范,生產許可證一證管理完全可滿足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的需求。並且自1994年以來,國家一直對復混肥料產品實施強制性國家標准管理,2008年摻混肥料(BB肥)又單獨制定了強制性國家標准。因此中國磷肥工業協會認為,這些肥種有標准控制和生產許可證管理即可,沒有必要再進行登記管理。
協會認為,如果按《條例》規定執行,不僅不利於肥料行業的發展和科學施肥的推行,而且多頭管理,會增加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同時執行起來也很難做到公正、公平,容易產生腐敗。
據了解,目前全國有效的復混肥料生產許可證持證企業達4000多家。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許多復合肥企業和復混肥企業也對此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反映最多的是復合(混)肥每個配方都要登記、異地備案、臨時登記和正式登記等問題。美盛化肥(煙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紅霞認為,BB肥企業的特色就是根據土地養分和作物營養需要生產出不同配方的肥料,這也和當前國家提出的測土配方施肥要求相一致,應該大力提倡才是。但是現在每個配方都必須作一個登記,對BB肥企業的發展極為不利。美盛公司目前差不多有上百個配方,每年花在這上面的費用就是幾十萬元。而且大多數省份一年只辦兩次登記,有的一年還只辦一次,所以企業必須在半年前就為未來要銷售的肥料作出登記才行,不然即使研發出了新的產品也不能面市,對BB肥企業形成了很大制約。
而煙台五洲施得富肥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學江則多次反映說:「BB肥的優勢就在於配方靈活這樣一品一證弄得證書一大摞,花費巨大;此外企業拿到登記證後,要憑登記證到各銷售地一一備案,並將登記證和備案證大量復印,發放到各級經銷商手中備查。而花費更大的是產品包裝袋。按登記辦法規定要一證一號,即一個品種必須對應一個包裝印刷雕版,登記證到期和證號改變,原有的包裝袋、單價近萬元的印刷雕版都要跟著變。」
2. 肥料登記證辦理
由於必須要做試驗,一般果樹棉花一年左右出報告,蔬菜等是半年左右出報告,周期大概從考核、試驗、封樣、審材料、送農業部、到檢測合格到最後的拿證最快最快一年半,慢了不好說。
費用不知道,只有農業部和省級的具有行政審批和收費權利的部門單位才能收費的吧。
農業部負責全國肥料的登記審批、登記發證和公告工作。
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和農業部微生物肥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受農業部委託,按肥料品種不同,各自負責對申請肥料登記產品的資料受理和審查、肥料樣品檢測工作,並負責農業部肥料登記評審委員會具體事務。
肥料登記的申請者應當是:
1、中國境內企業
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正式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內肥料生產者。肥料產品的生產企業在中國大陸境內,其生產產品視為國內產品。包括 「三資」企業生產產品。
2、國外及港、澳、台地區肥料生產企業
可由其在中國大陸設立的辦事處或委託的代理機構作為申請者。其生產企業設在國外及港、澳、台地區,僅在中國大陸銷售使用的產品。這些產品在提供產品資料、試驗要求、受理審批等方面有別於國內產品。
1、免於登記產品
對經農田長期使用、採用國家或行業標準的產品免予登記,包括:
硫酸銨,尿素,硝酸銨,氰氨化鈣,磷酸銨(磷酸一銨、二銨),硝酸磷肥,過磷酸鈣,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氯化銨,碳酸氫銨,鈣鎂磷肥,磷酸二氫鉀,單一微量元素肥,高濃度復合肥。
2、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審批登記產品
復混肥、配方肥(不含葉面肥)、精製有機肥、床土調酸劑。
這些登記肥料產品只限在登記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銷售。如要在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銷售使用,須由生產者、銷售者向銷售使用的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授權、委託登記機構備案。
請查看各地肥料管理部門列表。
3、須向農業部申請登記產品
除免於登記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登記產品外的其餘產品。肥料和農葯的混合物、農民自製自用的有機肥料也不在登記范圍內。
3. 肥料登記證查詢方法 肥料登記怎麼查詢
搜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網頁,進入「在線辦事「,再進入」專農屬業部在線辦事「網,也可直接搜索和進入」農業部在線辦事「網,再進入「肥料類」,可以看到肥料的各種登記項,在任一項後面點擊查詢結果的小放大鏡圖標,在新打開的新頁面中會出現最近的證件結果,再在右上面的「請輸入查詢條件:「後面的小框中輸入你的查詢問題,如:證號,企業名稱等,點擊」查詢「,就可以得到結果。
4. 如何辦理肥料登記證
農業部肥料登記一般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企業條件考核、回抽樣和初審推薦、登記答檢驗機構肥料檢驗、登記受理機構資料審核、農業部肥料登記評審委員會評審(直接審批的免予評審)、農業部批准、發證等基本程序。
農業部受理登記范圍包括除免於登記和省級登記之外的肥料和土壤調理劑產品。其中肥料產品主要為微量元素肥料、中量元素肥料、緩釋肥料、農業用硫酸鉀鎂、農業用氯化鉀鎂、農業用硝酸銨改性產品、農業用硫酸鎂、以及含氨基酸、含腐植酸、含海藻酸等有機水溶肥料。農業部受理進口肥料產品登記。
5. 農用肥料登記證種類有哪些
(1)臨時登記證。經田間試驗後,需要進行田間示範試驗、試銷的肥料產品,生產者應當申請臨時登記,臨時登記證有效期為1年,有效期滿2個月前申請續展,可續展兩次,每次續展有效期為1年,如農肥(2005)臨字489號,為農業部2005年辦理的臨時登記證,登記號為489號,湘農肥(2005)臨字367號為湖南省農業廳2005年辦理的臨時登記證,登記號為367號。
(2)正式登記。經田間示範試驗、試銷可以作為正式商品流通的肥料產品。生產者應當申請正式登記,正式登記證有效期為5年,有效期滿6個月前申請續展,續展有效期為5年。如農肥(2005)准字328號(農業部),湘農肥准字2005號(省農業廳)。
(3)備案登記。省級登記的肥料進入外省應由生產者、銷售者向銷售使用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備案登記,其備案登記有效期與該肥料在本省取得的登記證期限一致,因此,外省肥料進入本省,在登記證有效期內,只需備案登記1次。
6. 請問肥料登記證到哪裡可以查到
現在很多人越來越重視肥料真假了,農葯不是出了二維碼追溯碼,就防止假冒產專品,肥料市場本事就比農葯屬亂,比如說登記證是「農肥」開頭的就是農業部登記證的,這個好查到,到農業部官網或者農查查手機軟體都可以查。
省級登記的就是登記證是簡稱開頭 的,如「魯農肥」就是山東省登記的,一般都是復合肥,但是他們的登記證不好查,可以去農業廳網站找找,農查查也可以查部分省級的登記證,不知道有沒有幫到你。
7. 肥料登記證號查詢
肥料登記-中國種植業信息網在這個網站上面可以查到具體的。如下圖:
1、可以輸版入以下紅框內的信息,知道多少就輸權入多少,這樣可以縮小搜索范圍,方便盡快查找;
8. 肥料登記證和肥料生產許可證的區別是什麼
備案登記證不是本地生產在本地銷售的,肥料登記證是在本地生產的,一個作為銷售許可,一個是生產許可(特殊肥料需要農業部的肥料登記證或者工業部的生產許可證)。
9. 辦理肥料登記證需要提供什麼證件
肥料登記分為臨時登記、正式登記、續展登記、變更登記。在辦理肥料登記證時版,申請人權根據每種登記證的申請條件,准備相應的申報材料,向省農業廳提交申報材料;省農業廳在法定的辦理時限內進行批准、發證,不符合條件的,說明不予批準的原因,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最後取件人憑身份證領取辦理結果。
10. 肥料登記證(真假)應該在什麼網上查詢
現在能夠查詢的就是國家種植業管理司和農查查是好用的,農查查還能查到復合肥的登記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