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醫師注冊執業范圍
1. 執業醫師證的執業范圍想注冊為『全科醫學』咋就這么難實在火大!!
根據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執業醫師要變更執業范圍,必須達到以下條件版:
1、可以在獲得權高一級學歷;如你是本科學歷,在獲得臨床全科方面的研究生後,你可更改為全科醫學專業。(如果你是專科生,那就必須獲得全日制本科生學歷)。
2、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在那裡參加系統的全科醫學專業的培訓和專業進修兩年,取得考核合格證書後,就可以進行職業范圍的變更(變更為全科醫學專業)。
2. 執業醫師執業范圍變更和執業科目變更的區別
執業醫師執業范圍變更:
為進一步做好醫師執業注冊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及有關規定,特對醫師執業注冊中執業范圍規定如下:
一、醫師執業范圍。
(一)臨床類別醫師執業范圍:
1、內科專業;
2、外科專業;
3、婦產科專業;
4、兒科專業;
5、眼耳鼻咽喉科專業;
6、皮膚病與性病專業;
7、精神衛生專業;
8、職業病專業;
9、醫學影像和放射治療專業;
10、醫學檢驗、病理專業;
11、全科醫學專業;
12、急救醫學專業;
13、康復醫學專業;
14、預防保健專業;
15、特種醫學與軍事醫學專業;
16、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專業;
17、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專業。
(二)口腔類別醫師執業范圍:
1、口腔專業;
2、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專業。
(三)公共衛生醫師執業范圍:
1、公共衛生類別專業;
2、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專業。
(四)中醫類別(包括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醫師執業范圍:
1、中醫專業;
2、中西醫結合專業;
3、蒙醫專業;
4、藏醫專業;
5、維醫專業;
6、傣醫專業;
7、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專業。
二、醫師進行執業注冊的類別必須以取得醫師資格的類別為依據。醫師依法取得兩個或兩個類別以上醫師資格的,除以下兩款情況之外,只能選擇一個類別及其中一個相應的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從事執業活動。醫師不得從事執業注冊范圍以外其他專業的執業活動。
在縣及縣級以下醫療機構(主要是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執業的臨床醫師,從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確因工作需要,經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考核批准,報設區的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可申請同一類別至多三個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
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執業的臨床醫師因工作需要,經過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取得公共衛生類醫師資格,可申請增加公共衛生類別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執業的公共衛生醫師因工作需要,經過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取得臨床類醫師資格,可申請增加臨床類別相關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
三、在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中執業的臨床醫師,其執業范圍為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專業。在醫療機構中執業的臨床醫師以婦產科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的,其范圍含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專業。
執業科目變更:執業科目變更,你需要重新考一個對應的執業醫師證
3. 執業醫師變更執業范圍
申請變更執業范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到到當地衛計委辦理,每個地區內衛計委的辦理要求都容不一樣,具體你可以到你要變更的地區衛計委官方網站查詢辦理流程:
(一)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統一印製的醫師變更執業范圍申請表;
(二)《醫師資格證書》;
(三)《醫師執業證書》;
(四)與擬變更的執業范圍相應的高一層次畢業學歷或者培訓考核合格證明;
(五)聘用單位同意變更執業范圍的證明;
(六)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八、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臨床、口腔、公共衛生類別醫師其他專業應報衛生部備案,中醫類別醫師其他專業,應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備案。
4. 規培執業醫師執業范圍變更
變更的性質不同,導致材料也不同。
1、醫師變更主要執業機構的,應當按規定重新辦理注冊。重新注冊的材料有:
(一)醫師執業注冊申請審核表;
(二)近6個月2寸白底免冠正面半身照片;
(三)醫療、預防、保健機構的聘用證明;
(四)省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獲得醫師資格後二年內未注冊者、中止醫師執業活動二年以上或者本辦法第六條規定不予注冊的情形消失的醫師申請注冊時,還應當提交在省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指定的機構接受連續6個月以上的培訓,並經考核合格的證明。
2、醫師變更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等注冊事項的,應當通過國家醫師管理信息系統提交醫師變更執業注冊申請及省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3、醫師承擔經主要執業機構批準的衛生支援、會診、進修、學術交流、政府交辦事項等任務和參加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批準的義診,以及在簽訂幫扶或者託管協議醫療機構內執業等,不需辦理執業地點變更和執業機構備案手續。
5. 執業醫師注冊如何填寫執業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及有關規定,特對醫師執業注冊中執業范圍規定如下:
一、臨床類別醫師執業范圍:
1、內科專業;
2、外科專業;
3、婦產科專業;
4、兒科專業;
5、眼耳鼻咽喉科專業;
6、皮膚病與性病專業;
7、精神衛生專業;
8、職業病專業;
9、醫學影像和放射治療專業;
10、醫學檢驗、病理專業;
11、全科醫學專業;
12、急救醫學專業;
13、康復醫學專業;
14、預防保健專業;
15、特種醫學與軍事醫學專業;
16、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專業;
17、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專業。
二、口腔類別醫師執業范圍:
1、口腔專業;
2、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專業。
三、公共衛生醫師執業范圍:
1、公共衛生類別專業;
2、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專業。
四、中醫類別(包括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醫師執業范圍:
1、中醫專業;
2、中西醫結合專業;
3、蒙醫專業;
4、藏醫專業;
5、維醫專業;
6、傣醫專業;
7、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專業。
(5)執業醫師注冊執業范圍擴展閱讀
一、醫師注冊後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屬於超范圍執業:
1、對病人實施緊急醫療救護的;
2、臨床醫師依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規定》和《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試行辦法》等,進行臨床轉科的;
3、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經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批準的衛生支農、會診、進修、學術交流、承擔政府交辦的任務和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義診等;
4、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醫師注冊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原注冊主管部門申請變更執業范圍:
1、取得注冊執業范圍以外、同一類別其他專業的高一層次的省級以上教育部門承認的學歷,經所在執業機構同意,擬從事新的相應專業的;
2、在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業務培訓機構,接受同一類別其他專業的系統培訓兩年或者專業進修滿兩年或系統培訓和專業進修合計滿兩年,並持有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業務考核機構出具的考核合格證明,經所在執業機構同意,擬從事所受培訓專業的。
跨類別變更專業,必須取得相應類別的醫師資格。
6. 請問執業醫師資格證上有執業范圍嗎
有范圍的。執業醫師有兩個證書,一個是《醫師資格證書》;一個是《醫師執業證書》;在職業證書裡面會詳細規定執業范圍。
7. 執業醫師可以注冊幾個執業范圍
現有政策對於全科醫師是可以注冊兩個執業范圍的。專科醫師只能注冊一個。
8. 中醫執業醫師注冊執業范圍包括哪些
醫師依法取得兩個或兩個類別以上醫師資格的,除兩款情況之外,只能選擇一個類別及其中一個相應的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從事執業活動。醫師不得從事執業注冊范圍以外其他專業的執業活動。取得全科醫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者,方可申請注冊全科醫學專業作為執業范圍。
說明:中醫類別醫師包括中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師
1、中醫專業:中醫專業執業范圍須填寫二級學科,如中醫內科專業。
2、中醫專業二級學科有:內科專業、外科專業、婦產科專業、兒科專業、皮膚科專業、眼科專業、耳鼻咽喉科專業、口腔科專業、腫瘤科專業、骨傷科專業、肛腸科專業、老年病科專業、針灸科專業、推拿科專業、急診科專業、康復醫學專業、預防保健科專業。
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18〕3號)文件下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法》(59號主席令)頒布,各地區都在積極實行政策,其中廣西自治區為了落實文件精神,促進區域全科醫師發展,在桂衛醫發〔2018〕12號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關於全科專業規范化培訓基地醫院設置全科醫療診療科目和通過全科轉崗培訓的醫師執業注冊問題的通知中指出:
經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考核合格的臨床、中醫類別醫師,可以申請加註或變更全科醫學專業執業范圍。加註後,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基層醫療機構醫師注冊的執業范圍應當不超過3個專業,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醫師注冊的執業范圍應當不超過2個專業。
信息來源: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