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起名
『壹』 我是賣葫蘆頭的,想給店取個名字
葫蘆里有葫蘆
『貳』 我有七兄弟想找個成語起名字
葫蘆娃
(動畫片《葫蘆兄弟》的主角)
編輯
葫蘆娃是動畫片《葫蘆兄弟》專的主角,每一個的都本屬領超群,為救親人前赴後繼,與妖精們戰斗,受廣大觀眾尤其是少年兒童們的喜愛,成為80後和90後的經典。
中文名
葫蘆娃
登場作品
《葫蘆兄弟》
登場作品
《葫蘆小金剛》
《新葫蘆兄弟》
性 別
男
『叄』 給文化公司起名 與葫蘆有關 急用 謝謝了
葫蘆娃
葫蘆娃,葫蘆娃, 一根藤上七朵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 叮當當內咚咚當當,葫蘆容娃,叮當當咚咚當當,本領大,啦啦啦啦。 葫蘆娃,葫蘆娃,本領大。 葫蘆娃,葫蘆娃, 一根藤上七朵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 叮當當咚咚當當,葫蘆娃,叮當當咚咚當當,本領大,啦啦啦啦。 葫蘆娃,葫蘆娃,本領大。 《葫蘆小金剛》嘿吼,嘿吼,黑吼..屢..屢 金剛金剛葫蘆娃,啦啦啦啦,嘿吼,嘿吼,嘿吼,屢...屢,金剛金剛葫蘆娃,啦啦啦啦,七個兄弟一顆心,葫蘆娃金剛神通廣大,天不怕,地不怕,斗惡魔,嘿吼,嘿吼,本領大...本領大...嘿吼
『肆』 國畫葫蘆怎麼起名
葫蘆
『伍』 怎樣給葫蘆店起名
古月齋,取自葫蘆的葫字的下半部分。
『陸』 石頭上有個葫蘆圖形怎麼取名撿到一塊石頭上面有個葫蘆圖案,取什麼名字好啊
看你撿到的是什麼顏色了, 然後對照葫蘆兄弟的顏色 取名。 =.=
『柒』 服裝店起名叫葫蘆好不好
難不成你是賣童裝的,如果是童裝的話還是不錯的,最好加個娃字
『捌』 80後經典動畫片大全
很是無語,本來每部都配了圖,然後提示我「您提交的內容格式非法,請檢查」,把圖刪了一半才讓提交。
看到此題,心中萬馬奔騰,哈哈哈哈。
年前因工作需要,正好整理了過一次國產動畫大全。
國產早期的動畫真的是相當不錯的,一看就都是走心的作品。
我挑選一些經典的給大家介紹一下。
1.《魔方大廈》
未成年小朋友大戰三隻千年老妖狐
10.《三個和尚》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11.《金猴降妖》
三打白骨精那段,這版里除了猴子其他角色都長的不好看
12.《小蝌蚪找媽媽》
找呀找呀找媽媽,找到一隻大青蛙
13.《嶗山道士》
點石成金,閉眼穿牆,隔空取物
14.《南郭先生》
南郭先生吹簫..不不不沒事吹笙
15.《愚人買鞋》
書獃子買鞋還要照著書上的買
16.《東郭先生》
小心忘恩負義之人
17.《沒頭腦和不高興》
瘦的不高興,胖的沒頭腦,倆人天天吵
18.《鏡花緣》
水中月,鏡中花,飄飄渺渺,如夢如幻。秀才的奇妙歷險記
19.《舒克與貝塔》
舒克舒克開飛機,貝塔貝塔開坦克
20.《九色鹿》
1986年加拿大漢彌爾頓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榮譽獎
21.《邋遢大王》
小邋遢,小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
22.《阿凡提的故事》
我有一頭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
還有很多,以後再補,今日夜色已晚,工作還沒做完!!
『玖』 西遊記每章節內容概括(每回五十字的概括
1、石猴出世: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有一塊石頭受天地之靈氣,享日月之精華,忽然有一日崩開,裡面出現一隻石猴。該猴發現水簾洞後被群猴擁戴為王。
2、石猴拜師:石猴為尋找長生不老的仙方,獨自駕筏出門求學,師承菩提祖師,得名孫悟空。悟空從祖師學得長生之道。七十二般變化及「筋斗雲」。一日,悟空變為松樹,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自稱美猴王。
3、官封弼馬溫:悟空在幽冥界勾掉猴屬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玉帝知其厲害,便假意招安,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將其封為弼馬溫。
4、大鬧天宮: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樹起「齊天大聖」旗號。玉帝派十萬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燒雷擊,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爐鍛煉四十九日,依然毫發無損,還煉成火眼金睛。玉帝請來佛祖如來,才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
5、禍起觀音院(大鬧黑風山):觀音院老住持為謀占唐僧袈裟欲縱火燒死唐僧師徒,火燒禪院。黑風山黑熊怪趁亂偷走了袈裟。孫悟空追尋袈裟,大鬧黑風山,後請觀音菩薩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奪回了袈裟。
6、計收豬八戒:唐僧悟空來到高老莊,莊主女兒被一長嘴大耳妖怪強占。悟空追趕妖怪來到雲棧洞。得知妖怪為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貶下界,誤投豬胎。經觀音收服,賜名豬悟能,在此等候取經人,遂引起拜見唐僧,賜號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個徒弟。
7、大戰流沙河:師徒三人來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徑搶唐僧,八戒悟空去戰,妖怪鑽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見觀音,觀音讓木叉與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凈。唐僧收悟凈為徒,悟凈以頸下骷髏結成法船,渡唐僧過河。
8、四聖試禪心:驪山老母與觀音。普賢,文殊菩薩變成母女四人,欲招唐僧為夫,並要將三個女兒嫁給悟空。八戒和沙僧,意在試探師徒四人禪心是否堅固,唯八戒意動神搖,溜進後堂去撞天婚,被捉弄捆於樹上,八戒十分羞愧。
9、偷吃人參果:唐僧師徒到五庄觀投宿。兩位道童奉命,以人參果款待唐僧,八戒慫恿悟空偷果,遭到二道童怒罵。悟空一怒推倒了人參果樹逃離,卻被鎮元大仙捉回去。悟空求得觀音醫活果樹,二人結為兄弟。
10、三打白骨精:唐僧遣悟空去化齋飯。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長生不老,一變美女,二變老婦,三變老翁,迷惑唐僧,均被孫悟空識破,打死妖怪,唐僧以為濫殺無辜大怒,逐走悟空。
11、大鬧金兜洞:唐僧師徒經過金兜山,(悟空前去化齋,)八戒悟凈偷穿妖怪的衣服師徒三人被抓。悟空大鬧金兜洞,結果金箍棒被收了去。最後悟空請來太上老君收服妖怪,原來是老君坐騎青牛下界為妖。悟空救出師傅師弟。
12、計盜紫金鈴:唐僧師徒經過朱紫國,國王因金聖宮娘娘三年前被妖怪攝走而憂思成疾,悟空醫好國王的病,並前往降妖。與娘娘設計以假換真偷了紫金鈴,正要打死妖怪,觀音趕到收服妖怪,原是菩薩坐騎金毛犼下界為妖。悟空救出娘娘與國王團聚。
13、波生極樂天:唐僧師徒過凌雲渡,乘無底船,終達彼岸,得以脫胎換骨,來到靈山。佛祖命二尊者阿儺。伽葉引他們選經。悟空不肯行賄,結果取來的竟是無字經。他們重返靈山把紫金缽盂送給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經,並一一受封佛號。
14、第八十一難:因九九八十—難還缺一難未滿,返途中重遇通天河老龜。老龜曾托唐僧向佛祖打問自己的歸宿,不想唐僧忘卻了此事。老龜一怒,把四人翻落河中,濕了經卷。(曬經石:晾曬經文時不少經頁沾在了石上。)
(9)葫蘆起名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西遊記》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