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知名園區
發布時間: 2020-12-11 19:51:46
㈠ 紐約、倫敦、東京、首爾、新竹有沒什麼產業園區
劍橋科技工業園:英國從60年代開始,由於英政府執行減輕倫敦市人口密集壓力的政策,於1970年在劍橋市東北角聖三學院一塊閑置20多年的土地上(0.53平方公里),模仿美國的矽谷建立科技工業園區,其後科技工業園在英國得到進一步發展。
慕尼黑高科技工業園區:始創於1984年,是德國最為突出的鼓勵高科技創業發展的科技園區。由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會共投資成立。園區面積當時為2平方公里,由於符合支助高科技企業的發展形勢,受到企業界普遍歡迎。到1990年,園區面積擴展2倍。1992年投資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大樓建設。
海德堡科技園區:創建於1985年,是一個迅猛發展的國際科學園,為專門從事生物技術、生物信息學、醫葯技術和環境技術研究的公司提供設施和管理服務。其股東是海德堡市政府和萊茵奈克工商會
巴黎經濟區和巴黎科技工業園區:在法國巴黎北部,經濟發展相對滯後。整個巴黎的經濟結構呈放射狀,其放射源就是巴黎老城區,以凱旋門作為中心,經濟發展在國民經濟中居主導地位。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巴黎市政府就意識到巴黎經濟對這一中心的依賴度過大,必須通過發展一些有經濟實力的企業扶持和帶動北部經濟的發展,巴黎北部經濟區的概念由此產生,主要依託雪鐵龍汽車、標志汽車、歐萊亞化妝品等大企業確立,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左右。巴黎經濟區設有管委會,並建企業孵化中心2000多平米,從創業到現在,孵化過和正在孵化的企業有300多家
瑞士蘇黎世溫特斯高等技術專科學院
新竹科學園區:已逐漸成為北台灣的科技中心,並且按國家發展計畫擴大基地,目前擴充計畫包括苗栗銅鑼園區、桃園龍潭園區、竹北生物醫學園區以及宜蘭園區。亦由於其成功經驗,政府陸續在其他地區設立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及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