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中國著名思想家

中國著名思想家

發布時間: 2020-12-12 10:39:19

❶ 中國近代十大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是什麼

1、魏源:著名思想「師夷長技以制夷」

2、張之洞:「中學為專體,西學為用」

3、康有屬為:維新變法思想

4、梁啟超:國學大師,宣傳民權思想

5、嚴復:比較系統的翻譯並介紹西方思想,比較著名的「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6、孫中山:三民主義

7、陳獨秀:新文化運動,提倡科學和民主

8、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

9、胡適:文學革命,提倡使用白話文(即現在的普通話)

10、毛澤東: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創立毛澤東思想

❷ 中國古代思想家排名

我古代有很多偉大的思想家,他們並沒有排名的信後都是非常偉大,為人類的事業做出很大的貢獻,比如說孔子孟子等等都是非常的有名

大眾傳統的認知不同,在革命的大部分時間里羅伯斯庇爾都不是一個狂熱主義者,更談不上獨裁,恰恰相反,他可能是革命者中極少數沒有道德瑕疵的人,他還是為數不多自1789年三級會議到1794年走上斷頭台一直參與革命進程的人,所以從他的身上我們能夠窺見大革命自身的動力與演變。

然而在革命初期,羅伯斯庇爾並沒有多麼引人注目,大革命最初的愛國英雄稱號屬於迪波爾、穆尼耶、米拉波,1791年3月,一名英國觀察家幾乎預言式的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他從骨子裡就是一個共和主義者,並不是為了討好大眾,而是從自己的觀點出發,他認為這是最好的政體……他是一個刻板的人,固守原則,待人接物簡單呆板,衣著樸素,明顯不會腐化墮落,輕視錢財。我每晚都在觀察他,他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人物,他正在變得越來越舉足輕重……我認為他很快就會上位,統治成千上萬的人,結果遭到了嘲笑。」

當然,在1791的春天,羅伯斯庇爾仍然拒絕承認自己是一名共和主義者,事實上在國王出逃之前,沒有人想像過共和國,羅伯斯庇爾的政治生涯大多如此,除了幾近瘋狂的1794年夏天,他很少成為政治的開創者,毋寧說,他的政治思潮與大革命本身的動力學相輔相成。讓羅伯斯庇爾名聲鵲起的是他在制憲議會晚期的幾個提案,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否決條款,他提議所有制憲議會成員在本屆議會結束後四年內不得擔任公職,這也就意味著1789年的愛國英雄們將全部退出法國政治的最高層,除此之外他還控訴了奴隸制,要求無論膚色種族一律賦予政治權利,也就是在這個階段,他通過自己的演說,開始贏得雅各賓俱樂部的聲望。

1791年6月20日,可能是大革命中最大的轉折點出現,國王出逃。國王出逃最為重要的意義在於他將法國所有潛在的矛盾全部擺上了檯面,並且要求所有人馬上站隊,他撕裂了法國。在1791年6月以前,從來沒有人討論過共和國,但現在他被擺在了檯面上,然而在政治上層,這樣的要求還不明顯,巴納夫、迪波爾等人想要掩蓋事實,將罪責歸咎於國王手下的將軍,而羅伯斯庇爾也不置可否,只說應該把決定交給人民——最終人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7月17日,五萬民眾來到聖壇前情願廢除君主制,這最終引起了戰神廣場大屠殺。雅各賓俱樂部被分裂了,以巴納夫、迪波爾為首的君主立憲派成立了斐揚俱樂部,並且帶走了大部分議員,只有羅伯斯庇爾、佩蒂翁等一兩人沒跟他們走,即使羅伯斯庇爾自己不願承認,但是國王出逃或許是他重新考量民眾與共和制的開始。1792年7月,伴隨著國內外矛盾的激化,法國陷入危機之中,雅各賓俱樂部開始謀劃推翻君主制,這一次連最謹慎的羅伯斯庇爾也加入了進來,他放棄了此前宣稱的憲政捍衛者的口號。8月10日,君主制被最終廢除。

而在對外方面,1792年3月,布里索及其支持者進入內閣,他曾經起草了戰神廣場大屠殺中廢除君主制的請願書,也是之後吉倫特派的領袖,而在當時他們被稱為布里索派。布里索上任後作出的最重要的決定就是鼓吹向歐洲宣戰,他堅信戰爭能夠讓國家重生,恢復國家的尊嚴,但是羅伯斯庇爾則堅決反對戰爭,他認為如果戰爭失敗,革命將會被顛覆,而如果戰爭勝利,則會出現軍事將領獨裁,當然,此時他擔心的是拉法耶特。而在君主制被廢除後,羅伯斯庇爾與布里索的矛盾也開始激化,羅伯斯庇爾也正是在此時對方為吉倫特派,雙方也互相指責彼此謀劃了九月屠殺。

在危機最為嚴重的1793年,救國委員會設立,羅伯斯庇爾懷疑其價值因而拒絕加入,4月巴黎群眾要求將吉倫特派趕出議會,羅伯斯庇爾堅決反對,他不願看到國家代表受到威脅,然而5月26日,他在雅各賓俱樂部邀請人民反對國民公會中的腐敗分子,5月31日,起義者開始搜捕嫌犯,吉倫特派拒絕投降,並揚言要外省來復仇,直到此時羅伯斯庇爾才決心提出要彈劾名單上的人。10月3日,巴黎民眾要求審判吉倫特派和王後,而羅伯斯庇爾一直在與這些做法抗爭,並堅決反對記名投票,以免斗爭進一步擴大。8月11日,在1793憲法通過後,有代表提議解散國民公會,讓位一個常規的立憲政府,但是羅伯斯庇爾否決了這個提議,現在是共和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必須堅守下去。所以,諷刺的是,羅伯斯庇爾最終接手了由布里索發動、他堅決反對的戰爭和整個爛攤子。

之後,便是著名的恐怖時期,但是實際上,恐怖時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在1794年4月以前,恐怖是由巴黎群眾主導的,而1794年4月到7月,則是由羅伯斯庇爾主導的。自革命一開始,巴黎群眾便是重要的政治力量,他們攻佔了巴士底獄、把路易十六從凡爾賽帶到了巴黎,甚至推翻了君主制,但是也就是自此時開始,伴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惡化和國內外危機的加劇,巴黎群眾變得愈發瘋狂了,在推翻吉倫特派以後他們幾乎挾持了國民公會,強制雅各賓派實行經濟管控和恐怖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恐怖政策時發揮重要作用的不是羅伯斯庇爾,而是丹東。

智者學派特別強調人的價值。智者學派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點,認為人的感覺是判定一切的准繩,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樹立了人的尊嚴和權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學派的主要思想,體現了人文主義的本質。

智者學派反對迷信,強調自由,認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是人為的產物,因此約束力也都是相對的,其廢興都要以人為尺度。在社會道德方面,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判斷標准,不應該強求一律。

智者學派重視人的作用,但是忽視道德。蘇格拉底是與智者學派同時代卓越的思想家。針對雅典社會世風日下,道德淪喪的現象,他針砭時弊,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們的道德價值觀,以挽救衰亡的城邦制度。

蘇格拉底認為社會中的人應該具有美德,美德來自於知識,最高的知識就是人們內心深處的道德知識,美德就是關於善的知識,所以他提出美德即知識的思想。

他提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世界上沒有人自願作惡,人之所以作惡是因為無知。他進一步指出,教育對美德同樣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認識到自己靈魂之內已有的美德。

蘇格拉底對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類精神覺醒的一個重要表現,他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關注的焦點是人類社會,他著有《理想國》一書,他鼓勵人們獨立思考,為理性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在很多學術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了古希臘最博學的人。他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特別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人類是最高級的。他以科學調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創建了嚴密的邏輯論證系統,充分展現了人類不斷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❸ 當代中國有名的思想家有哪些

人民思想家謝周勇,2001年,在他的《論新時代》一書中,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社會人道概念,創立社會人道主義學說,

❹ 列舉出三位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老子(傳說前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陽,漢族,楚國苦縣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任守藏史。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並在函谷關前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

2、永遠的「至聖先師」——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漢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分子。

3、積極而瀟灑的退守者——莊子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漢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4、民本思想的先驅者——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漢族,山東鄒城人。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言行的儒家經典著作。

5、不是「醇儒」的荀子

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後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新絳)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他曾經傳道授業,戰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6、「大一統」的設計者——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董子,漢代思想家,政治家。為儒學取得正統地位作出巨大貢獻。廣川人(今河北景縣),漢族。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提出其哲學體系的基本要點,並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採納。

7、理學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

8、「致良知」說的宣導者——王守仁

王陽明 (1472-1529),漢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被貶貴州時曾居住於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朱熹後之另一位大儒,「心學」流派的集大成者。

9、民主思想的啟蒙者——黃宗羲

黃宗羲(1610-1695) 漢族,字太沖,號南雷,尊稱為南雷先生,晚年自稱梨洲老人,學者稱梨洲先生。浙江餘姚人。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 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清初五大師」。

10、被遺忘的隱居思想家——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 中國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學家。字而農,號涢齋,學者稱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漢族。字而農,號姜齋,別號一壺道人,是明清之際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與方以智,顧炎武,黃宗羲同稱明末四大學者。晚年居衡陽之石船山,學者稱「船山先生」。

❺ 中國近代十大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

中國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學者章炳麟
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版-梁漱溟 梁漱溟(權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蕭名、漱溟,後以其字行世,廣西桂林人
胡適、嚴復、李大釗、陳獨秀
錢學森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
錢三強,原名錢秉穹,1913年出生於浙江紹興,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
趙九章
(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出生於河南開封.氣象學、地球物理和空間物理學家.
王大珩
(Wang Daheng,1915.2—) 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應用光學專家.
郭永懷
山東省榮成市人,1909年生,男,中共黨員,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❻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家

政治家。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的思想不僅穿越時空,而且跨越國界,在中國、亞洲,乃至世界傳播。孔子思想中所蘊含的和諧理念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提倡的構建和平與道德的思想息息相通,相輔相成。

孔子所提倡的「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與教科文組織正在大力實施的「全民教育計劃」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於2005年9月正式批准設立國際「孔子教育獎」,每年獎金15萬美元由山東省和濟寧市設立,旨在傳播和推廣孔子的普世思想和教育理念。

(6)中國著名思想家擴展閱讀: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 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為基礎,以立人極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

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遵循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為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❼ 中國四大思想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中國四大思想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一、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論語》、《孟子》、《荀子》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貴君輕」,提倡統治者實行「仁政」,在對人性的論述上,他認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 」,與荀子的「性惡論」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惡,也是戰國時期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的表現.
二、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莊子、列子.作品:《道德經》、《莊子》、《列子》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三、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
四、法家:
代表人物:韓非、李斯.作品:《韓非子》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

❽ 中國近代思想家有哪些

1、陳寅恪: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2、王國維: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省嘉興市海寧人。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

3、嚴復: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縣人,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 、新法家代表人。先後畢業於福建船政學堂和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曾擔任過京師大學堂譯局總辦、上海復旦公學校長、安慶高等師范學堂校長,清朝學部名辭館總編輯。

4、譚嗣同: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5、易中天:男,漢族,1947年2月8日出生於湖南長沙,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中國知名作家、學者、教育家。1992年起任教於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