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著名鋼琴家
① 俄國有名的鋼琴家有誰
維奧列達·葉果羅夫 , 亞歷山大·維盧安 ,斯克里亞賓 馬克西姆
② 跪求俄羅斯鋼琴音樂的特點,特別是蘇聯時期的著名鋼琴家及其作品!知道的話幫幫忙,謝謝啦!
俄羅斯民族是一個藝術天分極高的民族。廣袤的大地,悲壯的歷史,為無數作曲家創造獨特的旋律提供了素材;漫長的專制統治,惡劣的自然環境,激發了他們創作的動力與激情。
與音樂文化傳統底蘊深厚的西歐各國相比,俄羅斯無疑是後起之秀。在彼得大帝改革之前,俄羅斯人對西歐古典音樂幾乎是聞所未聞。由於自我封閉,俄羅斯人只了解古羅馬的舞者,卻對11世紀以來歌頌愛情的游吟詩人和12世紀以來德國的詩人音樂家一無所知。但是,歷史的演進有其自身的規律,人文主義的腳步無法阻擋。隨著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逐步發展,歐洲文化的影響不斷深入到俄國的各個領域。到19世紀70年代,俄羅斯舞台上已有反映城鄉生活的歌劇上演,標志著其民族音樂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與此同時,俄羅斯也開始形成了獨特而新穎的音樂流派,俄國古典音樂的奠基人米·伊·格林卡正式登上歷史舞台。他將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芬蘭、波蘭、喬治亞、西班牙等不同風格的曲調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以表達愛國主義思想,歌頌仁人志士的高尚品德。作品一經問世,立刻使他躋身於世界著名作曲家之林,至今聲譽猶存。
俄羅斯最偉大的作曲家當屬柴可夫斯基,其作品以深刻的民主精神和鮮明的民族特色見長。他的抒情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黑桃皇後》,芭蕾舞曲《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夾子》,都是俄羅斯音樂藝術史的高峰之作。柴可夫斯基的創作以悲歌為基調,勾勒出19世紀80年代俄羅斯知識分子的情感脈絡,也發掘出人們對幸福的渴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音樂家及其作品的氣質既與本人的境遇息息相關,又與其民族性格緊密相連。1840年,柴可夫斯基出生於一個礦業小鎮,其父是一位礦業工程師。他最早能接觸到的音樂只有一個古老音樂盒的叮咚聲響和母親充滿憂郁感傷的歌聲。幾年後,母親染上霍亂而去世,留給柴可夫斯基的是無限的悲傷,這種格調一直清晰地反映在他的音樂作品中。那時,音樂是他唯一的歡樂之源。父親雖支持他學習音樂,但只同意將音樂作為娛樂,並要求他必須以法律作為他的終身職業。但他志不在此,而是到處求師,堅持學習他所痴迷的音樂。直至柴可夫斯基遇到富有的梅克夫人,才使他不再有後顧之憂,能夠住在舒適的家中安心創作芭蕾舞曲、歌劇和交響曲。通過音樂,柴可夫斯基盡情地抒發著內心的感受,抒發著俄羅斯民族的心情。所以,在他的六部偉大的交響曲甚至所有的音樂作品中,聽眾都能夠感受到俄羅斯民族精神的流淌。地球上只要有人類生存,音樂的旋律就永遠不會停息。獨樹一幟的俄羅斯音樂自18世紀到19世紀初達到高峰後,以柴可夫斯基為代表的民族音樂流派不僅風靡俄羅斯,而且傳遍五洲四海。
歷史的脈絡無法割斷。十月革命以後,蘇聯仍然重視對音樂傳統的繼承,在交響樂、歌劇和芭蕾舞曲創作中取得了很多成就。新一代作曲家各有側重,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色。芭蕾舞劇《紅罌粟》和《青銅騎士》便是在吸收民間曲調的基礎上創作而成,而著名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灰姑娘》、《寶石花》和大型歌劇《戰爭與和平》等也同樣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蘇聯時期最著名的作曲家應該是肖斯塔科維奇。他的創作以交響樂為主,多反映重大社會主題,並以戰爭與和平、反法西斯斗爭等為主要題材。肖斯塔科維奇的作品在藝術特色上表現為強烈的激情與細膩而隱秘的抒情相結合,在風格上則接近於巴赫和貝多芬。他寫過15部交響曲,還有歌劇《卡捷琳娜·伊茲麥洛娃》、清唱劇《森林之歌》、小提琴協奏曲等,並為《馬克辛三部曲》、《帶槍的人》、《青年近衛軍》等數十部影片和戲劇譜曲配樂。不過,真正給他帶來聲譽的作品是第一、第五、第七、第十一交響曲。其中第七交響曲是在列寧格勒被圍困期間完成的,以悲壯著稱,是戰爭年代紀念碑式的作品。
在中國,俄羅斯音樂的影響非常大。比如有些音樂作品的作曲風格、演奏技巧,還有音樂教育體系,俄羅斯音樂模式的痕跡十分濃重。例如鋼琴協奏曲《黃河》,無論是和聲,還是在鋼琴技術方面,都明顯受到非常典型的俄羅斯音樂的影響。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伏爾加纖夫曲》、《山楂樹》、《紅莓花兒開》、《三套車》、《喀秋莎》等令幾代中國人難以忘懷的歌曲,至今仍在傳唱。
③ 求一個俄羅斯鋼琴家的名字
伊戈爾·克魯托伊
игорькрутой
在俄羅斯新年音樂會的名單里也經常能找到他的名字:
http://tieba..com/f?z=519301148&ct=335544320&lm=0&sc=0&rn=30&tn=postbrowser&word=%b6%ed%c2%de%cb%b9%b8%e8%c7%fa&pn=60
http://www.facts.kiev.ua/archive/2008-12-23/92997/index.html
④ 傅聰為了哪個俄國鋼琴家而興奮的睡不著覺
第一 別信童子功 第二 要堅韌不拔 堅信自己能成功 第三 永遠找在自己能力范圍內最棒的教授作為自己的老師 第四 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關鍵的一部分
⑤ 當今世界著名的鋼琴家有誰。。
當今世界十大著名鋼琴家:
10.波利尼 出生於義大利的毛里奇奧。
9.埃萊娜·格里莫 是一位出生於艾克斯的法國女鋼琴家
8.郎朗 出生於沈陽市的郎朗,在五歲時,首次參加鋼琴比賽,很小就對音樂產生了濃厚興趣。
7.丹尼爾·特里福諾夫 丹尼爾·特里福諾夫應該是這個列表上最年輕的名字(目前只有20幾歲)。
6.佩拉西亞 與世界上許多優秀的鋼琴家一樣,佩拉西亞在四歲的時候就接觸鋼琴課,17歲時走上了一條被他稱為「非常痛苦」的成才之路。
5.馬克·安德烈·哈默林 在5歲就開始上鋼琴課,馬克·安德烈·哈默林之後就讀於加拿大蒙特利爾的一所音樂學院。
4.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 出生於波蘭的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自幼跟隨父親學習鋼琴,1975年的華沙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獲得第一名,當時僅19歲,自此步入世界性演出生涯。
3.瑪莎·阿格里奇 出生於阿根廷的瑪莎·阿格里奇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彈鋼琴,在她8歲的時候首次登台表演。
2.格里戈里·索科洛夫 格里戈里·索科洛夫五歲時就接受了鋼琴課,1966年,當他在莫斯科贏得了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年僅16歲,與其說是天才,不如說是勤奮。
1.葉夫根尼·基辛 葉夫根尼·基辛是一名俄羅斯鋼琴演奏,他年輕時在莫斯科首次演出,被稱為神童。12歲時,他首次在國際舞台上表演,這是史無前例的。
拓展資料
郎朗(Lang Lang),1982年6月14日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瀋河區,中國鋼琴演奏者,聯合國和平使者,畢業於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
獲得過聯合國和平使者、德國古典回聲大獎、全英古典音樂獎年度國際藝術家、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金獎、美國杜希金大獎、義大利伽利略2000大獎、荷蘭愛迪生音樂大獎、奧地利莫扎特唱片獎、義大利米凱蘭傑利大獎、西班牙唱片大獎、德國門德爾松大獎等。
⑥ 著名鋼琴家馬克西姆是俄羅斯人嗎
不是,是抄克羅埃西亞襲人!民族:克羅埃西亞族 ;出生地:希貝尼克;
還有具體信息:http://ke..com/view/1324878.htm?fromId=88019
⑦ 求這位俄羅斯鋼琴家的名字
伊戈爾·克魯托伊
Игорь Крутой
在俄羅斯新年音樂會的名單里也經常能找到他的名字:
http://tieba..com/f?z=519301148&ct=335544320&lm=0&sc=0&rn=30&tn=PostBrowser&word=%B6%ED%C2%DE%CB%B9%B8%E8%C7%FA&pn=60
http://www.facts.kiev.ua/archive/2008-12-23/92997/index.html
⑧ 俄國的一個鋼琴家
應該是馬克西姆,但他是克羅埃西亞的。
馬克西姆曾先後到日本、香港、台灣、泰國回、韓國、馬來答西亞和中國大陸等亞洲國家和地區進行巡迴宣傳和表演。他將所有現代的音樂元素都融入到了鋼琴的演奏中,他的音樂是最具現代感的跨類音樂,不再將音樂傳統嚴格地定律在某一范圍內。他演奏的是古典音樂的曲目,但表現的不是古典音樂,演奏方式和內在感覺都是一種現代音樂的氣質風范。
馬克西姆「顛覆鋼琴」演奏會,十二位美女同台演出,這種演出形式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成為其演奏會的一大看點。
⑨ 俄羅斯alexander lubyantsev的資料,07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季軍好像是這樣的…
呼呼,翻譯的好累,原地址在這里http://www.xiami.com/artist/profile/id/1203063744,感興趣的話可以一觀,以下是我自己的拙作:
亞歷山大Lubyantsev是一個鋼琴家,獨特的音樂詮釋方法和非凡的技術為他贏得了2007年俄羅斯莫斯科第十三世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季軍。他的名聲為第十四屆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帶來新聞:他的提前退出帶來了粉絲們的抗議。組織者不得不平息這些前所未有的示威與媒體會議。他的聲望為他贏得多數選票,他本人被授予「特別評論家獎」。
1986年出生於聖彼得堡,父親是唱詩班/手風琴師指揮,母親是鋼琴家,他五歲開始彈鋼琴時,驚人的音樂天賦就廣受好評,他獲得了許多國際獎項的大獎賽:All-Baltic年輕鋼琴家的競爭同日而語(愛沙尼亞,2001),第一屆國際年輕鋼琴家的競爭獎(聖彼得堡,2002),第五屆悉尼國際鋼琴大賽獎(澳大利亞,2004),還有Ruza俄羅斯音樂比賽,(俄羅斯,2007)的第一獎。
他被認為是他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才。Lubyantsev吸引了眾多觀眾,不僅在俄羅斯還有日本、巴西、挪威、愛沙尼亞、芬蘭和捷克共和國,他參加了Ohrid Summer Festival夏季節日(馬其頓,2007)、Dinard國際音樂節(法國,2008)和首爾的國際友好音樂會(韓國,2010)。他作為一個獨奏者表演,有著眾多大師指揮比如Christoph Poppen、Maxim Fedotov、Janos Furst, Sergei Rolgin,、Vladimir Stachinsky,、Vladimir Spivakov和Gianandrea Noseda。
2011年12月,Lubyantsev作為一名特色藝術家,應馬林斯基劇院之邀參加第二屆國際鋼琴節,同行的其他著名鋼琴家如Olli Mustonen、 Barry Douglas、 Nelson Freire和Daniil Trifonov。他和馬林斯基劇院的弦樂器合奏團演奏了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21號》。
⑩ 請問二戰前俄國鋼琴家有哪些有急用,謝謝
1、斯維亞托斯拉夫·傑奧里索維奇·里赫特(Sviatoslav Teorisovich Richter)
斯維亞托斯拉夫·傑奧里索維奇·里希特 (Sviatoslav Teorisovich Richter,1915-),前蘇聯鋼琴家。自幼隨父學習鋼琴,少時即顯露出優異的鋼琴即興作曲才能。1933年起,在奧德薩歌舞劇院任音樂指導,1934年首次公開演出,1937年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深造,1945年獲全蘇演奏家比賽一等獎。四十年代常在蘇聯各地巡迴演出,五十年代後又曾前往歐美各國表演。1961年獲前蘇聯人民藝術家稱號。他還是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的名譽博士。
里希特的演奏以技巧純熟、構思深刻、富於鮮明的戲劇性表現力著稱。他演奏曲目非常廣泛,從古典派到浪漫派和印象派乃至現代派,幾乎無所不能。他最突出的特點是其手指的堅韌性,像前蘇聯著名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的許多作品中那尖銳的連續強音,只有里希特的雙手才能夠演奏出作者所要求的那種宏大氣勢。他從不沉溺於樂曲,而是通過自己的透徹分析,完美、細膩地表現音樂,對於樂譜中極其細微的音符,他都能維妙維肖的加以表現。
2、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Vladimir Ashkenazy)
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Vladimir Ashkenazy,1937-),英籍前蘇聯鋼琴演奏家。1937年7月6日出生於前蘇聯的高爾基城,阿什肯納齊自幼在莫斯科中心音樂學校學習,後入莫斯科音樂學院。1954年獲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二等獎,1956年在布魯塞爾伊麗莎白女皇國際鋼琴比賽中獲金質獎章。1962年曾並列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次年定居冰島,現住英國。1989年他被聘為柏林廣播交響樂團(後改名為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他也是倫敦皇家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和他們演奏以蕭斯塔科維奇和柴科夫斯基為主的俄國音樂;他也是克里夫蘭管弦樂團的客席指揮;也指揮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可與美國最負盛名的鋼琴家之一霍洛維茲(1904-1989)媲美。錄制唱片之多在同代鋼琴家中也是少見的。
3、魯道夫·塞爾金(Rudolf Serkin )
俄羅斯鋼琴家,1903年生於捷克。九歲即在維也納從名師開始學鋼琴,12歲初登舞台演出。1920年在柏林同小提琴家普修合作演出,從此兩人一直精誠合作了幾十年。1936年,塞爾金在紐約和當代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合作演出,一舉成功,聞名世界。他的演奏從不追求表面上的華麗,而是以真摯來打動聽眾。他往往無拘無束地晃著頭、踏著腳,邊念叨邊進行演奏,始終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