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公路
❶ 美國1號公路和美國66號公路哪個有名
各自有各自出名的地方
一號高速是以風景優美而出名
六十六號高速是以它的歷史出名
❷ 美國66號公路是因為什麼而出名的
呈對角線的66號公路,從芝加哥一路橫貫到加州聖塔蒙尼卡。 66號公路(Route 66),被美國人親切地喚回作「母親之答路」。66號公路全長: 2448英里(約3939公里)通車使用: 1926年11月11日——1985年6月27日,研究66號公路60多年的學者邁克爾·華利斯說:「66號公路之於美利堅民族,好比一面明鏡;它象徵著偉大的美國人民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
❸ 美國著名的公路有哪些
http://www.trends.com.cn/article/a/0-104316.htm
http://cul.sohu.com/20070619/n250657505.shtml
http://boyuby.blog.hexun.com/1616943_d.html
❹ 各國(主要是美國)公路發展歷程
我國高速公路發展歷程
高速公路是一個國家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它的發展不僅可以增加國家競爭實力,改善投資環境,加快農村城市化步伐,優化綜合運輸體系,而且可以有效地拉動經濟。10多年來,我國高速公路的發展歷程已經證明了這一切。高速公路所到之處,都為當地經濟和人民生活帶來明顯變化,有高速公路與沒有高速公路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在明顯加大。
「七五」期間,國家首次明確提出汽車專用公路的概念,開始較大規模地建設汽車專用公路,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實現了我國大陸高速公路零的突破。「七五」期間我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00多公里。
「八五」以來,高等級公路通車里程增長迅速,到1996年底,全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3422公里,在一些大經濟區域內,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以高速公路為主的高等級干線公路網,如沈陽、大連、北京、天津、石家莊、德州、濟南、青島等環渤海灣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
「九五」期間,新增高速公路1.3萬公里。到2000年底,我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到16314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京沈、京滬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在我國東北、華北、華東地區之間形成了一條公路快速運輸大通道。
2001年底,我國高速公路取得新的突破,總里程達19437公里,躍居世界第二位。2002年是全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增加最多的一年,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693公里,總里程達到25130公里,其中東部地區高速公路13456公里,中部地區高速公路6995公里,西部地區高速公路4679公里。
「十五」期間公路交通發展的總目標是:繼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提前十年建成公路國道主幹線系統奠定基礎,全面建成「兩縱兩橫三個重要路段」,「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系統建成2.6萬公里。
2004年1月,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加快交通發展的新形勢,交通部對「十五」計劃的主要目標進行了調整。根據調整後的「十五」計劃,2004年交通發展的預期目標是:新增公路通車里程7萬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3500公里,到年底全國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88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達到3.3萬公里。
從1988年的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到目前,我國的高速公路以每年平均新增2000公里的速度迅速延伸。2002年底,包括河南等10個省份的高速公路里程均突破一千公里。
根據國家干線公路網規劃,「五縱七橫」包括總長約3.5萬公里,縱貫東西和橫穿南北的12條主要由高等級公路組成的國道主幹線,其貫通首都和直轄市及各省(自治區)省會城市,貫通和連接的城市總數超過200個,覆蓋的人口約6億,佔全國總人口的50%左右。
我國公路發展歷程和總體戰略
一、公路發展歷程
(1)改革開放前公路基礎設施的建設
舊中國的公路交通極為落後,1949年全國公路通車里程僅8. 07萬公里,公路密度僅o. 8公里/百平方公里。建國初期,公路交通經歷一段時期的恢復後開始獲得長足發展,1952年公路里程達到12. 67萬公里。50年代中後期,為適應經濟發展和開發邊疆的需要,我國開始大規模建設通往邊疆和山區的公路,相繼修建了川藏公路、青藏公路,並在東南沿海、東北和西南地區修建國防公路,公路里程迅速增長,1959年達到50多萬公里。
60年代,我國在繼續大力興建公路的同時,加強了公路技術改造,有路面道路里程及其高級、次高級路面比重顯著提高。7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對青藏公路進行技術改造,80年代全面完成,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瀝青路面公路。隨著公路事業的發展,公路橋梁建設也得到發展,建成了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石拱橋、雙曲拱橋、鋼筋混凝土拱橋以及各式混凝土和預應力梁式橋。在1949—1978年的30年間,盡管國民經濟發展道路曲折,但全國公路里程仍基本保持持續增長,到1978年底達到89萬公里,平均每年增加約3萬公里,公路密度達到9. 3公里/百平方公里。
(2)改革開放後公路基礎設施的建設
改革開放後,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公路運輸需求強勁增長,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開始發生了歷史性轉變,其主要表現在:公路建設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重視,「要想富、先修路」,公路建設的重要性逐步為全社會所認識;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開始了有計劃的全國公路基礎設施建設,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國家干線公路網和國道主幹線系統規劃先後制定並實施,使公路建設有了明確的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公路建設在繼續擴大總體規模的同時,重點加強了質量水平的提高,高速公路及其他高等級公路的迅速發展.改變了我國公路事業的落後面貌;公路建設籌資渠道走向多元化,逐步扭轉了公路建設資金短缺的狀況,尤其1984年底國務院決定提高養路費徵收標准、開征車輛購置附加費、允許高等級公路收費還貸,1985年起國家陸續頒布有關法規,使公路建設有了穩定的資金來源。
從統計數字看,到1999年,全國公路里程達到135萬公里,公路密度達到14. 1公里/百平方公里,為1978年的1. 5倍。二級以上公路佔全國公路總里程的比重由1979年的1. 3%提高到1999年的12. 5%,主要城市之間的公路交通條件顯著改善,公路交通緊張狀況初步緩解。同時,縣、鄉公路里程快速增長,質量也有很大提高,有的省份已實現全部縣道鋪築瀝青路面乃至達到二級技術標准,全國實現了100%的縣、98%的鄉和89%的行政村通公路。總體而言、一個干支銜接、布局合理、四通八達的全國公路網已初步形成。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高速公路的建設。高速公路建設是改革開放後我國公路事業取得的突出成就。1988年,我國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公路(18.5公里)建成通車。此後,又相繼建成全長375公里的沈大高速公路和143公里的京津塘高速公路。
進入90年代,在國道主幹線總體規劃指導下,我國高速公路建設步伐加快,每年建成的高速公路由幾十公里上升到一千公里以上。到1999年底,全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達11605公里。短短10年間,我國高速公路就走過了發達國家高速公路一般需要40年完成的發展歷程。高速公路及其他高等級公路的建設,改善了我國公路的技術等級結構,改變了我國公路事業的落後面貌,同時也大大縮短了我國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高等級公路的快速發展對公路橋梁、隧道建設提出了較高要求,推動了公路橋梁、隧道數量的增加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國先後在主要江河和一些海峽建設了一批深水基礎、大跨徑、施工難度很高的橋梁,如黃石長江大橋(我國交通部門自行設計和建設的第一座跨長江特大型橋梁)、萬縣長江大橋、銅陵長江大橋、江陰長江大橋(跨徑列中國第一、世界第四的鋼懸索橋)、南京第二長江大橋,風陵渡黃河大橋、濟南第二黃河大橋,廣東虎門大橋、山東女姑山跨海大橋、廈門海滄大橋等。這些工程標志著我國深水基礎、大跨徑橋梁建設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到1999年底,全國公路橋梁已達到23萬座,總延長8006公里;隧道1257座,總延長407公里。
我國公路隧道建設是在幾乎空白的基礎上得到發展的。1986年我國第一座設施先進的現代化大型公路隧道——鼓山雙洞隧道在福州一馬尾一級公路上建成。之後,又相繼建設了中梁山、縉雲山、六盤山、八達嶺等一批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大型公路隧道工程。
二、公路建設評述
50年來,我國公路建設已取得巨大成就。回顧我國公路發展歷程,對比世界公路發展趨勢,可以認為,我國公路交通正處於擴大規模、提高質量的快速發展時期。但是,由於基礎十分薄弱,我國公路建設總體上還不能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與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從公路技術等級看,在全國公路總里程中還有近20萬公里等外公路,等外公路占公路總里程的比重達到14. 4%,西部地區更高,達到21. 8%,技術等級構成仍不理想。從行政區劃分布看,由於經濟發展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公路發展在各地區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總的來看,東部地區公路密度較大,高等級公路的比例也較高,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更高於中、西部地區水平。
因此,為逐步實現我國交通運輸現代化的總體戰略目標,按照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需求,重點提高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公路技術等級,根據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大力扶持西部地區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將是本世紀末以至下世紀初我國公路交通發展的戰略重點。
《國家大道》記錄中國高速公路建設發展歷程
2008-10-23 15:12:00 張濤
全面記錄中國高速公路建設發展宏偉壯美歷程的長篇紀實文學《國家大道——中國高速公路建設發展紀實》,日前由河北大學出版社推出,該書也是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百種重點圖書之一。10月18日,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在京召開該書研討會,陳建功、汪守德、胡平、范詠戈、吳秉傑、李炳銀、丁臨一等出席了研討會。
高速公路於1988年10月在中國出現,到2008年10月總里程已達到5.8萬公里,列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中國用20年的時間走過西方發達國家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武警部隊作家蔡桂林的這部新作,通過對中國高速公路發展的大寫意描繪,展現出民族的氣魄和偉力,展現出高速公路給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多方面帶來的全面而深刻的影響,展示出人們思想觀念、生活觀念因之而呈現的嬗變更新。特別是寫出了高速公路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在亞洲金融危機的特殊時刻,對拉動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所起的無可替代的作用,寫出了催生中國高速公路高速發展的國家力量。
與會的評論家們認為,《國家大道》將中國高速公路建設發展置於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宏闊背景和全球一體化的現實進程中加以雙重審視,既有細節的精緻刻畫,也有鞭辟入裡的理性思考,寫出了高速公路此時此刻在中國高速發展的歷史必然性,是國人看祖國繁榮昌盛、外國人看中國和平崛起的一部力作。
❺ 網路上上美國最紅的那條公路叫什麼
66號公路,美國母親之路。很多去美國自駕的都會選這條路線。
還有號稱全美最孤獨的50公路,加州1號等都很有名
❻ 求一條美國公路的名字
電影《阿甘正傳》阿甘跑過的那條沙漠中的公路,是美國的66號公路。
該公路起於伊利諾伊州,穿過密蘇里、堪薩斯、俄克拉荷馬、德克薩斯、新墨西哥、阿里桑那,最後到達加州。
❼ 美國50號公路的介紹
美國50號公來路全程長度為853英里;即自1373公里·被稱為「全美最孤獨的公路」,之所以被《生活(Life)》雜志最早冠以此稱,因它是美國最荒涼的公路之一,橫穿快馬遞送區,人煙稀少,有許多印第安人部落,著名的死亡谷也在這條路當中,同時也可以帶你走進美國最美的一些鄉村和文化遺跡。
❽ 美國死亡公路有哪些
在美國愛達荷州立公路上,離因支姆14公里處,有一個被司機們稱之為"愛達荷魔鬼三角地"的恐怖翻車帶。當正常行駛我車輛一旦進入這一地帶就會突然被一股人們看不見的神秘力量拋向空中,隨後又被重重地摔到地上,造成車毀人亡的慘重事故。
據統計,在這同一地點,已有17條性命被以同樣的方式斷送掉。
在中國的蘭州至新疆公司430公里處,不但翻車事故頻繁發生,而且翻車的原因也神秘莫測。一輛好端端的、正常運行的汽車行駛到這里,每年至少則發生十幾起。多則二三十起。盡管司機樣嚴加提防,仍事故不斷。交通部多次改建這段公路,但無法阻止不斷發生的事故,恐怖的死亡公路。
具有神秘魔力的怪地
我們知道,大西洋海域中的「百慕大三角」是一個特別神秘恐怖的地方。其實,在大陸地上也存在著這樣一些令人恐怖的地方,經常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故。所以,人們就把它們叫做陸地上的「魔鬼三角」。
美國愛達荷魔鬼三角地
美國愛達荷州有一條州立公路,在離因支姆·麥克蒙14.5千米的路段上,經常出現恐怖的翻車事件,司機們都稱它是「愛達荷魔鬼三角地」。正常行駛的車輛一走進這個地帶,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突然被一股人們看不見的神秘力量扔到天上去,然後又被這股神秘的力量重重地摔到地面上,造成車毀人亡的慘痛事件。一個叫威魯特·白克的汽車司機就經歷過這種恐怖的事件。
某日,天氣晴朗,太陽暖暖地照著大地,微風輕輕地吹拂著樹木,威魯特·白克駕駛著一輛2噸重的卡車離開了家門。不一會兒,他就駛上了愛達荷州的州立公路。
汽車飛快地賓士著,很快,威魯特·白克的汽車來到了被司機們叫做「愛達荷魔鬼三角地」的路段上。公路上的車輛不多,好半天才開過去一輛。就在這時,威魯特·白克突然覺得好像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了一股神秘的力量,一下子就使汽車偏離了公路,朝著路邊闖了過去。威魯特·白克急忙想把汽車控制住,可是,那股神秘的力量猛地把汽車抓了起來,又「騰」地一下扔了出去。最後,汽車「咕咚」一聲就翻倒在了地上。不過,威魯特·白克非常走運,只是身體受了傷,命保住了。後來,他只要一想起這件事情,就感到害怕。
威魯特·白克是幸運的人,可有好多人就沒有他那麼幸運了。據統計,在「愛達荷魔鬼三角地」這個地方,已經有十幾個人斷送了性命。事實上,這段公路跟其他路段的公路沒有什麼區別,全都是又平坦又寬闊的康莊大道。那麼,為什麼造成很多車毀人亡的事故呢?為什麼車輛到了這里就會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扔出去呢?誰也未能解開這個謎。
波蘭華沙附近的死亡公路
在波蘭首都華沙附近有一個地方,也是一個叫司機們感到頭疼的恐怖之地。有時候,司機們駕駛著汽車來到這里,就會忽然感到腦袋昏沉沉的,就好像是吃了什麼迷幻葯似的,結果造成了車毀人亡的事故。所以,司機們走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寧願多走一些冤枉路,也不敢從這里經過。非但如此,就連豬、狗這樣一些動物也不願意在這個地方停留。因為它們只要在這個地方一停留,就會昏昏沉沉。不過,像貓、鳥、蛇這樣的小動物在這個地方卻生活得很好。
生長在這個地方的植物分成了兩種。蘋果樹、棗樹、杜鵑花這樣的植物,在這里根本活不成,種下去沒有多少日子就會死掉。可是,像楓樹、柳樹、桃樹這樣的植物,卻在這里生長得枝繁葉茂。
還有一件事情也很奇怪,就是這個地方生產的蜂蜜要比附近別的地方高出30%。
科學家們面對這種奇怪的現象,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想找到其中的原因。他們認為,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由地下水脈輻射的影響造成的。可是,科學家們卻沒有辦法搞清楚,這里的地下水脈到底跟別的地方的地下水脈有什麼不一樣,這種奇怪的現象是怎麼造成的,這又是一個難解之謎。
中國的陸地百慕大——蘭新公路430千米處
在中國的蘭(州)新(疆)公路的430千米處,不但翻車事故頻繁發生,而且翻車的原因也神秘莫測。一輛好端端的、正常運行的汽車行駛到這里,有時便像飛機墜入百慕大一樣,突然莫名其妙地翻了車。這種車毀人亡的重大惡性事故,每年少則發生十幾起,多則二三十起,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的損失。盡管司機們嚴加提防,但這種事故仍不斷發生。
難道430千米處坡陡路滑,崎嶇狹窄嗎?都不是。430千米處不但道路平坦,而且視線也十分開闊。那麼,如此眾多的車輛在前後相差不到百米的地方接連翻車,奧妙究竟何在?
有人認為,這里的道路設計肯定有問題。交通部聽了這種意見以後,好幾次改建這段公路。可是,不管人們怎麼想辦法改建這段公路,神秘的翻車事故,還是不斷地出現。
後來,人們發現,430千米處的每一次翻車事故,翻車的方向全都是朝著北方。有人說,這個神秘的430千米處以北,可能有一個很大的磁場,汽車行駛到這里,就會被磁場的吸引力吸引過去,這樣就會發生事故。不過,這種看法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只不過沒有經過科學家們的論證。所以,對於司機們,蘭新公路的這個神秘的430千米處,已經成了中國的一個魔鬼三角。
美國俄勒岡格蘭特旋渦之謎
人們只要一提起「旋渦」,就會很自然地想到水裡的旋渦,那都是江河流動的時候,因為地勢等因素所形成的一個個圍繞同一個圓心而飛速旋轉的渦流。然而,在陸地上也存在著一個被人們稱為「旋渦」的地方,這就是美國著名的「俄勒岡旋渦」,科學家們用了種種辦法,也沒有解開這個謎團。
事情是這樣的:在美國俄勒岡旋渦格蘭特狹口外沙甸河一帶,有一座特別古舊的木屋。這座木屋蓋得歪歪斜斜,人們只要往木屋裡一走,立刻就會感覺到好像有一股巨大的吸引力把人們往裡邊拉。如果人們想後退,就會感覺到有一隻無形的大手把人們拉向木屋的中心。
另外,在這座木屋方圓50米的地方,馬兒只要剛一靠近它,立刻驚嚇得往回跑,鳥兒也會嚇得突然往回飛。這個奇怪的地方,就好像有一股巨大的旋渦一樣,所以人們就管它叫「俄勒岡旋渦」。
那麼,俄勒岡旋渦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這個地方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奇怪的現象呢?科學家們為了解開這個謎團,對「俄勒岡旋渦」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觀察和研究。
科學家們首先做了這樣一種試驗。他們用一根鐵鏈子拴上一個有13千克重的鋼球,把它吊在木屋的橫樑上。結果,他們發現這個鋼球根本不能垂直地吊在空中,卻傾斜著往「旋渦」的中心晃動,科學家們看到這種情況,就輕輕地推一推這個鋼球,只見鋼球一下子就被推到了「旋渦」的中心。可是,科學家們再想把鋼球拉回來,卻費了好大的力氣。
這就是說,「俄勒岡旋渦」的吸引力的確是存在著的。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吸引力呢?它的這種吸引力又是怎樣產生出來的呢?科學家們一直未弄明白。
美國聖克魯斯市怪異的小木屋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海灣也有跟俄勒岡一樣一處特別奇怪的地方叫做聖克魯斯市。1946年,美國的一位飛行員駕駛著一駕飛機飛到聖克魯斯市上空時,忽然,發現飛機上所有的儀表都失靈了,「哎呀,不好!飛機出現故障了!」可是,他仔細檢查,飛機根本就沒有什麼故障,這是怎麼回事兒呢?飛行員繼續駕駛著飛機朝前飛去。奇怪的是,當飛行員又飛行了一段距離以後,忽然驚奇地發現,飛機上的儀表又全都恢復正常了。此後,又有幾個飛行員飛行到這里,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
科學家們聽到這個消息,很快發現,在聖克魯斯市附近也有一座小木屋,小木屋也是傾斜著好像就要倒塌了似的。人們走進小木屋,身體立刻變得傾斜了。有的人竟然傾斜了45°卻不會倒下。
科學家們還發現,這座小木屋的一個角落裡,斜放著一塊木板,形成一個斜坡道。於是,他們把一隻球放在斜坡道上,那個球卻不會朝著低處降落下去,只是靜靜地呆在高處。有一個科學家把這個球往下推,只見那個球順著斜坡道往下滾去,可它還沒有滾到最低的地方,竟然掉過頭來朝著斜坡道的高處爬了上去,最後在斜坡道的最高處停住了。
科學家們在這座小木屋裡,還發現一種奇怪的感覺,那就是頭暈腦脹,身體非常不舒服。可是,他們只要一離開小木屋,身體又立刻恢復了正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有的科學家說,這座小木屋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是因為重磁異常,強大的重力轉變為磁力,而強大的磁力又會使得重力異常。那麼,這個地方為什麼會產生這樣大的重力呢?還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
美國加利福尼亞聖塔柯斯小鎮的五大奇謎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的聖塔柯斯小鎮西郊,有一塊被森林包圍著的彈丸之地被稱為「神秘地帶」。在那裡,人體會變高變矮、人能斜立、能在牆上自由行走、球會自動向上滾、鐵鏈會全方位角度擺動,所有這些奇異的現象,使遊客們驚愕萬分。許多科學家懷疑會有如此「神秘」的地方,紛紛前來考察,結果發現這是「千真萬確」的事,然而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奇特的現象呢?科學家們也迷惑不解。
神秘地帶的入口處,有兩塊長約50厘米,寬約20厘米的青石,這兩塊石板僅相距40厘米左右。看上去,這兩塊石板與普通石板並沒有什麼異樣,可一旦人站上去,奇異現象就出現了,其中一塊石板能使人顯得更高大,而另一塊石板卻使人顯得又矮又胖,彷彿像魔石一樣變幻著。有一個高個子和矮胖子遊客不相信,他倆同時各站在一塊石板上,然後又相互交換了位置,引起遊客們捧腹大笑。
原來,第一次站立時,高個子越加顯得高大,而矮胖子更加矮小肥胖;當他們互換位置時,矮胖子卻比高個子更顯得魁梧高大了。當時有人懷疑石塊有高低,於是拿來了水平儀測量,可結果兩塊石板同處於一個水平面上。有人拿來了捲尺測量身高,可是站在石板上與站在其他地方的高度竟完全一樣。究竟是人們的視覺差錯呢?還是捲尺與人一樣發生相應的伸縮呢?這就是神秘地帶的第一個「奇謎」。
從石板到神秘地帶的中心地段,是一條坡度極大的羊腸小道,奇怪的是小道周圍的樹木都朝一個方向傾斜,遊客行走在小道上,身體傾斜是幾乎與小道斜坡平行,行人低頭看不見自己雙腳,卻能穩步向前行走。經過斜坡,便是神秘地帶中心。那有一間簡陋的小屋,四周有污穢木板搭成的圍牆。人們一旦進入小屋,身體都會自動向右傾斜,許多遊客都想試一試將身體挺直。可到頭來,不知不覺地都仍向右傾斜。究竟是一種什麼異乎尋常之引力能使身軀傾斜呢?誰也沒法說清楚。這是神秘地帶的第二個「奇謎」。
小木屋的一側,有一塊向外伸展的木板,人們不論從哪個角度去看,木板是很明顯傾斜的。當遊人把高爾夫球放在木板上,球不向下斜的一方滾落,反而竟向上滾,如果有人用手將球推離木板,球不會垂直而落,而是沿著斜方向掉下來。這是神秘地帶的第三個「奇謎」。
在小木屋裡,人們可以在沒有任何扶持工具的情況下,安然地站在房子的板壁上,甚至可以毫不費力地在板壁上自由自在地行走。這種絕妙的飛檐走壁的「奇謎」,即使訓練有素、身懷絕技的雜技演員,也是望塵莫及。這是神秘地帶的第四個「奇謎」。
在相鄰的另一間小木屋裡,橫樑上懸掛著一條鐵鏈,鐵鏈的下端系著一個直徑25厘米、厚約5厘米的盤狀圓形物體,看上去沉甸甸的,猶如台鍾的鍾擺。奇怪的是這個「鍾擺」向一個方向輕輕一推,甚至微微碰一下,便能擺動起來。可是向反方向推,用上全身力氣也很難使它擺動。更有趣的是,這個「鍾擺」的擺動十分奇特,每過5~6秒鍾,它會自動改變擺動方向,一會兒前後擺動,一會兒左右搖動,一會兒竟劃起圓圈來。這樣周而復始地擺動,遊人見之,無不稱奇。這是神秘地帶的第五個「奇謎」。
聖塔奇斯「神秘地帶」發生的種種奇異現象,都是違反牛頓的重力定律的。地球重力場在這個彈丸之地的突出的異樣存在,帶給現代科學的不僅僅是困惑,它為富於探索精神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認識窗口。
❾ 美國有哪些著名的沿海公路
美國加州沿海1號公路。
Monterey Bay 的 17 Mile Drive
❿ 為什麼美國50號公路被稱為 全美最孤獨的公路
因為直直一條路,周圍什麼都沒有,不轉彎,望過去,看不到盡頭,感覺直通天際……
有人回覺答得單調筆直太孤獨,也有人覺得很美……
微博上熱傳的50號公路的圖片,大多數都覺得是美的……而且,那個「通往天際」,一下就戳進好多人的心底!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態。心態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