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知名企業
失落的帝國(斯普林特發展史)/世界500強企業發展叢書 作者:(美國)約翰·霍夫曼著//許鋒等譯
⑵ 中國的世界知名企業有哪些 能把他的發家史說出的加分啊
你說的太廣泛了。這也不能貼那麼多字。我就發一個網易CEO丁磊的發家史吧!
網易老大的發跡史
人物自白:
工程師夢想
今天有網易這樣一個公司,與我小時候的夢想是分不開的。從小我就非常喜歡無線電,初一我組裝了自己的第一台六管收音機,在當時那是一種最復雜的收音機,能接受中波、短波和調頻廣播。很大程度上,我也受了父親的影響,認為自己將來最驕傲的職業是能成為一個電子或者電氣工程師。讀大學時,我就選擇了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上大學時,父母擔心計算機的長期輻射對人體會造成傷害,不支持我讀計算機,我就選擇了通訊專業。但我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理想,認為電子或者與電相關的學科都是我感興趣的東西,那時286開始在國內出現,我也漸漸認識到,計算機對人類的影響不會只是一種計算或者教學的工具。等到1993年我大學畢業時,我通過閱讀一些雜志了解到,計算機聯網已經在美國實現。
難盡其才的苦惱
畢業後,我回到家鄉,在寧波市電信局工作。和我同年分配進去的有16個人,許多都是來自名牌高校,人也非常聰明。很多人都認為,電信局旱澇保收,房子、工資都不錯,但對我來說,在那裡的兩年工作卻是非常地辛苦,同時也感受到了一種日益強烈的苦惱:我沒有辦法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能夠在工作崗位上發揮出來。當時我在工作上做了許多創新,但單位制度本身並不很關心每個人的工作好壞和成績而被接受,而是你的資歷長短。這樣的工作模式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我始終認為,一個人應該關心自己的成長,在一個崗位上學到些什麼,而不是一些別的什麼事情。在電信局,我做了許多在同事看來毫無必要的事情,比如寫一些小的程序等,他們很不理解,說這東西可以去買,也可以請人來做。電信局許多系統都是基於Uni x的操作系統,也有專人維護,兩年裡我就研習了大量的Unix系統。
1995年從電信局出來,我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電信局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而我當時決定去廣州,舉目無親,前途渺茫。我去意已定,一心想去南方闖一闖,他們也是無可奈何。當時,外企靈活的制度、獎罰分明、沒有官僚習氣,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都是心目中的理想所在。
輾轉創業
在外企工作了一年,我又發現,天天干同樣的一件事情,對一個技術工程師來說並沒有多少樂趣。而且到1995年,公司上下還沒有人能夠認識到Internet對於信息工業帶來的突變和飛躍,我也又一次萌發了離開那裡和別人一起創立一家與Internet相關的公司的念頭。在當時我已經可以熟練地使用Internet,而且成為國內最早的一批上網用戶。
離開Sybase也是我的一個重要選擇,因為當時我要去的是一家原先並不存在、小得可憐的公司。但我當時非常有信心,相信它將來對國內的Internet會產生影響,也傾注了我滿腔的熱情。除了投資方外,公司的技術都是我在做。也許是在1996年我還只有技術背景,缺乏足夠的商業經驗,最後發現這家公司與我當初的許多想法發生背離時,我只能再次選擇離開我一手建立起來的公司。撇開管理上的原因之外,我幾乎從頭到尾目睹了它在中國電信對ISP的巨大擠壓下逐漸沒落,一年後就變得奄奄一息,無力挽回頹勢。1997年5月,我決定創辦網易公司。
網易的本土特色
與新浪、搜狐相比,網易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的本土特色。我本人一直在國內長大;搜狐是張朝陽作為一個留學生攜風險投資在國內創立的一家公司;新浪網則是從一個軟體公司向一個互聯網公司的轉型,而且通過國際化的運作組成了一個很強的管理層,並在這一過程中引進風險投資。
網易從我一個人創辦起,沒有向銀行或朋友借一分錢,所有的創業基金都是我當年寫軟體時積攢下來的,我當時的想法就是要做一個中國的Internet公司,所以網易無論是它的取名還是Logo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之所以取名網易,\"網\"是指互聯網公司,\"易\"在【易經】中的解釋是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窮盡一切變化;\"易\"的第二個寓意是當初創立公司的1995年,上網還是很困難,速度很慢,14.4K 9600的Modem滿天飛的時候,我們期盼將來有一天上網會變得非常輕松容易。
走這樣一條路,我經歷了比別人更多的困難。首先是自身管理經驗的缺乏,我不可能一開始就組建一個很大的公司;其次是資金的問題,從未向銀行借過一分錢,全憑自己的滾動和積累;其三,在地域上,互聯網公司大都聚集在北京和廣州,廣州有163和網易,上海只有官方站點\"上海熱線\",我現在很自豪的一點就是在廣州的\"Internet氣候\"的形成過程中,網易起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把Hot Mail趕出中國
在創辦網易時,我大膽設想用163這樣的一個數字來注冊一個域名,因為這樣做不僅易記,而且不會像英文字母那樣容易混淆、難念。簡單打個比方,如果北京電話局當初的域名不叫Public.bta.net.cn ,叫作BJ16 3.com,可能就會變得人盡皆知,而且把城市、撥號上網的號碼和公司名稱都結合在了一起。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最簡單的地方卻是許多人所想不到的。
另外,我當時預感到了Hot Mail這樣的形式在中國一定會流行,我就開始設想將免費郵件和163、263 這樣的數字域名結合起來,推廣到中國的每個家庭中去。今天這已成為現實,許許多多的人都在用163.net 、263 .net ,結果是我把Hot Mail趕出了中國。
不可否認的是,這兩方面的發展為網易奠定了最初的的原始資本積累。在網易的經營過程中,我一直在追求民族的特色,每當網易走出新的步子時,有人也許一時間看不出什麼調子來。譬如有些人堅持認為,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只須從美國模式 Copy,然後直接轉換為中國的模式就可以,但我們從免費個人主頁、免費郵箱到內容的建立和電子商務拍賣都大受歡迎,最近的拍賣中10天賣出萬130元的金長城電腦,這些都說明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應該辦出自己的特色來,才能真正有所作為。
沒人批評才最可怕
一個人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除了勤奮之外,就是要積極進取和創新,絕對不會有投機取巧的捷徑,即使有所謂的\" 取巧\",在我這里都成了創新。從創業到現在,我每天都在關心新的技術,密切跟蹤Internet新的發展,每天工作1 6個小時以上,其中有10個小時是在網上,我的郵箱有數十個,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電子郵件。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的特長是在技術方面,管理不是我的強項,我從不諱言這一點。最近網易也培養和引進了一些管理專家,他們在公司都佔有很高的股份,當然我是其中最大的股東。現在我需要做的就是要盡量地放權下去,安心做我的技術總監的角色。我個人非常欣賞施振榮的傳奇故事,20年前他創立了Acer , 企業一致持續發展到今天,不同的是,他做的是PC產業,我們從事的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Internet行業,而且我的商業經驗只有2年,所以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引進一些國際化的專業人才,實現公司的快速發展。
網易4月份移居北京,很快建立了一支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積極向上的員工隊伍,網易沒有很多的股東在背後指手劃腳,我們致力營造一種開放的企業文化。網易也不存在一些歷史積淀或者創業者本身帶來的消極因素,在經理層會議上,我也經常受到批評,說我這里或者哪裡做得不對,我想別人能批評你,工作才能做得更好,如果某一天他們都不再說你時,那才最可怕。他們跟我在一起工作,從來不會把我看成是公司的老闆,而是視為公司中做一部分重要工作中的一員,大家一起為了一個向上的目標而努力。一個人的願望不應該超過整個公司的願望。以前我也經常意氣用事,有人就批評我,因為公司畢竟是一個商業化運作的組織。
尋找聰明的錢
國內對於融資過多片面的宣傳也有誤導,把創業變成一件包含太多投機行為的過程。對於網易這樣並不是藉助於風險投資起家的公司來說,我們也一直在學習融資,思考什麼樣的錢才是網易所需要的。我們希望找到一種聰明的錢,有些人會給你投錢,但他所期望的是你成為一種類似資本家的工具的角色,這樣做創業者離其原先的方向會越來越遠。
另外一種搞投資的並不想促進行業的發展,只是關心資本的盡快回收,短淺的目光使得他們急於兌現投資。投資有很多種,一種是對於種子公司的戰略幫助意義的,這樣的投資應該肯定;一種是多處撒錢,胡亂投資,對於這樣的投資要小心;還有的是投一把就撤,而且會附加很多苛刻的條件,比如說他投資100萬,就要求被投資企業年底的營運收入達到120萬,否則原先他所佔有的30%股份就要提高至60%等等,公司就成了一個不斷製造錢的工具,天天為這120萬而奮斗,並且隨時改變公司戰略而疲於奔命。
曾經有一位風險投資商找到我說:丁磊,我看過你的故事,1997年你開發免費郵件後曾到許多電信局游說,他們都看不到這一產品的前景而沒有買,你當時要是找到我,我給你投200萬美元,你自己去賣這個產品,那你現在一定就是中國的Hot Mail了。不過,現在我也可以給你投錢,但是到年底你的公司的廣告收入一定要達到200萬美元。我當時跟他說,中國目前的網路市場還沒有那麼大,而且我不想這200萬美元成為我奮斗的動力,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能抓住機會為中國的互聯網做更多的事情,而且短時期內有些事情不一定就會帶來利潤。
我告訴他,1997年他如果來找我的話,會是第一個跑開的人,因為在當時這套系統還不賺錢。後來有一天他又遇到我,說他剛向一家公司投了200萬美元,今天又把它撤回來了。國內充斥了太多的這種缺乏戰略眼光的風險投資商,這樣一種環境下,把風險投資當作一個搖籃也非常危險。
Internet機會
從內存、CPU、主機板、整機到軟體等,今天國內信息工業很少能處在國際領先的水平,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更是低得可憐,但是在Internet上我們有寶貴的機會。我自己很深的一個體會是,我們將Hot Mail趕出了中國。國內的互聯網公司當然也可作進一步大膽的設想: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將雅虎趕出國內市場?
中國Internet的勃興還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網民的熱愛,像中國電信這樣的部門還應該進一步降低資費,制定一些傾向性的政策來扶持國內信息網路建設。從教育、收費、推廣、輿論宣傳、立法,國內需要更好的Internet氛圍。網易現在感到自己的壓力很大,一方面來自競爭,另一方面來自對自身的挑戰,在一種新的經營模式下,網易希望自己能走出新的步伐,而不會一味地去模仿國外互聯網公司的模式,或者Copy一些信息。
關於中國Internet發展的預言
Internet今後在國內的發展將呈現出這樣的幾個趨勢。首先是中文的Internet會成為世界上第二大語言的網站,中國有最大的人口群,因此誰也不會否認這一點;其次,Internet將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寬頻(B ound Band),另一個是無線(Wireless);最終Internet會進入千家萬戶,就像電視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一樣。正是基於這三點,Internet在中國的前景無限美好。
按照樂觀的估計,到2003年,中國將有3000萬上網人口,當這3000萬上網人口不能從美國的網站上獲得所需要的信息時,人們會將目光投注到本土的網路。正像5年前的行動電話在普通人眼裡是一種叫做\"大哥大\"的奢侈品,但今天的行動電話卻成了幾乎可以普通人擁有的\"手機\",而且也經歷了從英文菜單到中文菜單的轉變。
懷抱理想
一個年輕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標,雖然每個人的天賦有差別,像我也感覺自己在技術方面愛動腦筋,有一點聰明之處,但如果沒有積極進取,沒有在技術方面不停摸索,我也不會有熟能生巧的本領和一些創新。尤其一個大學生離開了學校之後,一開始會感到非常迷茫,到某一家工作單位以為那就是自己的歸宿,但重要的是要懷抱理想,而且決不放棄努力。
在廣州創業時,公司除我之外只有3個員工,他們家都在廣州,每天最晚9點就回家了,我一個人趴在電腦前都要工作到1點、2點,就連坐在飛機上或者坐在計程車上,甚至是吃飯時,我想的都是Internet,女友對我這一點非常反感,說我心不在焉。但我認為,正是這樣勤於思索,很多事情才能想通,那時除了思考在一些重要的技術環節上突破原來的演算法提高效率之外,我還要關心公司的經營模式、市場推廣、銷售方式等。好在我遇到了一批非常好的同事,如果我有一個好的創意,我會把它像撲克牌一樣摔在桌子上,讓大家覺得這樣的組合很好,然後一起把事情做成。
人物印象:
用一個最形象的比喻來形容今天Internet的發展,它就像是一場新的圈地運動。正像當年西部牛仔抑或白人殖民者去征服新邊疆那樣一塊處女地一樣,在Internet領域,天才的網路少年們也忙於劃定自己的地盤,為網路世界制定新的規則。在這里,傳統的工業標准就像另外一個世界的法律一樣已經過時,想像力、大膽、智慧和自由精神統帥著一切。
26歲創立網易,已經是一家國內著名的互聯網公司總經理的丁磊看上去還是顯得太年輕,年輕得使人擔心。丁磊的弟弟丁波告訴我,丁磊是一個感情不善外露的人,整個創業過程中吃了不少苦,但從來沒跟人說起過,包括家裡人。幾年裡在外奮斗,直到他有一天成了網路名人,家裡人才知道他這些年來都幹了些什麼。讓丁波影響最深的一件事情是,有一陣子他想報考丁磊的母校--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徵求丁磊的意見,丁磊說,在成都,他忍受了四年潮濕的氣候,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弟弟再去受罪,但是這樣的怨苦他從未跟家裡人談起過。
一位非常熟悉丁磊的朋友告訴我,她非常喜歡丁磊的性格,因為他沒有太多商人的城府和狡猾,而且有些孩子氣的天真和率直。現在的丁磊有時也覺得自己很累,非常懷念網蟲時代的快樂時光。丁磊很清楚自己的所長不是做管理,他曾學過6 個月的風險投資,最後還是擱置下來,決定請專業人士來操作。我當即表示了三點不必要的擔憂:其一,丁磊作為總經理,面臨著從一個技術專家到一個管理者的轉變;其次,網易原先深得網蟲們的喜愛,但要成為一個商業化的互聯網公司,服務對象更多地應該轉向大眾用戶;其三,丁磊是寧波人,有著非常好的商業頭腦,他也非常津津樂道創業資金全部來自自己賣軟體所得,沒有向銀行借過一分錢,但是對一個互聯網公司來說,謀求外來資本的支持才能迅速得以壯大。丁磊對此似乎表示了同意,他說公司也已經引進了一些專業化的管理人才,並且一直在進行融資,他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向外界正式介紹他的管理團隊。丁磊心目中的理想是把網易做成像雅虎那樣的公司,當然不是去模仿雅虎,而是希望網易成為雅虎那樣一種有巨大影響力的國際性互聯網公司。在今天WWW被戲稱為\"World Wide Waitting\"、ICP被稱為\"Interne t Copying Place\"的時候,丁磊對於互聯網的理解頗有許多獨特之處。從免費個人主頁、免費電子郵件服務到虛擬網上社區,丁磊希望網易成為一家非常有本土特色同時將來又能產生國際影響力的公司。
丁磊最讓我震動的一句話是\"當一個人連自己的目標都不知道是什麼時,任何方向對他來說都是不順的\",話非常平易,但深得此中味道。丁磊說,他從未丟棄過自己的理想。采訪丁磊是我感到最困難的一次采訪,一方面,丁磊太忙,而且不是很善於言辭,只能約我下次抽時間從從容容地聊天而不是采訪;另一方面,丁磊可能覺得自己的經歷很簡單,幾句話就講完了自己的故事,讓我這一編故事的感到了尷尬。畢竟網易成立才 2年,丁磊也太年輕,不管是對於網易這樣的一家互聯網公司還是丁磊這樣的一位創業者來說,歷史都過於簡短,一切等待書寫
⑶ 關於一些知名企業的發展歷程,從興盛到衰敗 或者 從衰敗到興盛 過後再給您財富值
海爾集團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製造商、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旗下擁有240多家法人單位,在全球30多個國家建立本土化的設計中心、製造基地和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五萬人,重點發展科技、工業、貿易、金融四大支柱產業,已發展成全球營業額超過1000億元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
最初建廠時發展良好,但是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進步,海爾市場逐漸縮小,後來,海爾集團在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確立的名牌戰略指導下,先後實施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和國際化戰略,2005年底,海爾進入第四個戰略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海爾品牌在世界范圍的美譽度大幅提升。1993年,海爾品牌成為首批中國馳名商標;2006年,海爾品牌價值高達749億元,自2002年以來,海爾品牌價值連續四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海爾品牌旗下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熱水器、電腦、手機、家居集成等18個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其中海爾冰箱、洗衣機還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首批中國世界名牌,2005年8月30日,海爾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之首。2006年,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組織評選的「亞洲企業200強」中,海爾集團連續第四年榮登「中國內地企業綜合領導力」排行榜榜首。海爾已躋身世界級品牌行列,其影響力正隨著全球市場的擴張而快速上升。
據中國最權威市場咨詢機構中怡康統計:2006年,海爾在中國家電市場的整體份額已經達到25.5%,依然保持份額第一。其中,海爾在白色家電市場上仍然遙遙領先,且優勢更加突出;在小家電市場上海爾表現穩健,以16%的市場份額蟬聯小家電市場冠軍。在智能家居集成、網路家電、數字化、大規模集成電路、新材料等技術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創新驅動」型的海爾集團致力於向全球消費者提供滿足需求的解決方案,實現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雙贏。目前,海爾累計申請專利突破7000項(其中發明專利1234項)。在自主知識產權基礎上,海爾主持或參與了115項國家標準的編制修定,制定行業及其它標准397項。海爾「防電牆」技術正式成為電熱水器新國家標准,海爾空調牽頭制定「家用和類似用途空調安裝規范」。在國際上,海爾熱水器「防電牆」技術、海爾洗衣機雙動力技術等六項技術還被納入IEC國際標准提案,這證明海爾的創新能力已達世界級水平。
在創新實踐中,海爾探索實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場鏈」管理及「人單合一」發展模式均引起國際管理界高度關注,目前,已有美國哈佛大學、南加州大學、瑞士IMD國際管理學院、法國的歐洲管理學院、日本神戶大學等商學院專門對此進行案例研究,海爾「市場鏈」管理還被納入歐盟案例庫。海爾「人單合一」發展模式為解決全球商業的庫存和逾期應收提供創新思維,被國際管理界譽為「號准全球商業脈搏」的管理模式。
面對新的全球化競爭條件,海爾確立全球化品牌戰略、啟動「創造資源、美譽全球」的企業精神和「人單合一、速決速勝」的工作作風,挑戰自我、挑戰明天,為創出中國人自己的世界名牌而持續創新!
⑷ 著名公司的發展史
ibm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或萬國商業機器公司,簡稱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公司網址:www.ibm.com.cn。總公司在紐約州阿蒙克市公司,1911年創立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目前擁有全球雇員 30萬多人,業務遍及 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IBM 公司的全球營業收入達到 914億美元。該公司創立時的主要業務為商用打字機,及後轉為文字處理機,然後到計算機和有關的服務。
在過去的九十多年裡,世界經濟不斷發展,現代科學日新月異, IBM 始終以超前的技術、出色的管理和獨樹一幟的產品領導著全球信息工業的發展,保證了世界范圍內幾乎所有行業用戶對信息處理的全方位需求。眾所周知,早在 1969年,阿波羅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宇航員,肩負著人類的使命,首次登上了月球;1981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又成功地飛上了太空。這兩次歷史性的太空飛行都凝聚著 IBM 無與倫比的智慧。
IBM創始人為老托馬斯·沃森,後來公司在他的兒子小托馬斯·沃森的率領下開創了計算機時代。
IBM現任CEO為Samuel Palmisano,音譯薩繆爾·帕米沙諾, 他的中文名叫彭明盛。
IBM中國, 也即 IBM(國際商業機器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現任董事長是周偉焜(Henry Chow), 2007年初由錢大群擔任CEO。
IBM 為計算機產業長期的領導者,在大型/小型機和便攜機(ThinkPad)方面的成就最為矚目。其創立的個人計算機(PC)標准,至今仍被不斷的沿用和發展。
另外,IBM還在大型機,超級計算機(主要代表有深藍和藍色基因),UNIX,伺服器方面領先業界。
軟體方面,IBM軟體部(Software Group)整合有五大軟體品牌,包括Lotus, WebSphere, DB2, Rational, Tivoli,在各自方面都是軟體界的領先者或強有力的競爭者。 99年以後,微軟的總體規模才超過IBM軟體部。截止目前,IBM軟體部也是世界第二大軟體實體。
IBM 還在材料、化學、物理等科學領域有很大造詣。硬碟技術即為IBM所發明,掃描隧道顯微鏡(STM),銅布線技術,原子蝕刻技術也為IBM研究院發明。
IBM目前仍然保持著擁有全世界最多專利的地位。自 1993年起,IBM連續十三年出現在全美專利注冊排行榜的榜首位置。到2002年,IBM的研發人員共累積榮獲專利22358項,這一記錄史無前例,遠遠超過IT界排名前十一大美國企業所取得的專利總和,這11家IT強手包括:惠普、英特爾、Sun、微軟、戴爾等. IBM在2005年提出了2,941項專利申請,雖然少於2004年的3,248項專利申請,但是仍舊將第二名甩開很大的距離。
2003年,IBM總營收為891億美金,全球雇員23萬人。
2004年,IBM總營收為965億美元,全球雇員31萬人。
2005年,IBM總營收為911億美元(在個人電腦部門出售給聯想之後).
2006年全年經營業績
-- 收入總額914億美元,剔除被剝離的PC業務增長4%;
-- 來自持續經營活動的收益為94億美元,同比增長18%,剔除2005年非經常項目增長9%;
-- 來自持續經營活動的每股攤薄收益為6.06美元,同比增長23%,剔除2005年非經常項目增長14%;
-- 來自經營活動的凈現金為153億美元,剔除全球融資事業部的應收項目增加22億美元
IBM中國包括:
IBM中國開發中心和IBM中國軟體開發中心CSDL http://www.ibm.com/cn/cdl/
IBM中國研究院(原IBM中國研究中心)CRL:http://www.ibm.com/cn/ibm/crl
IBM中國網址 http://www.ibm.com/cn
2004年與香港文化傳訊集團合作,推廣中文CPU的收銀機
IBM軟體部分為五個部分
DB2,Webshpere,Tivoli,Rational,Lotus
公司動態:
2004年12月,IBM公司將全球的個人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業務出售給聯想。聯想擁有ThinkPad和ThinkCenter商標,並可在5年之內使用IBM品牌。
-------------------------------------
IBM公司同時也是備受世人尊重的公司。受人尊重的原因,其中之一是能夠在近百年的歷史過程中,多次領導產業革命,尤其是在IT行業中,制定多項標准,並努力幫助客戶成功。另,該公司一直在世界500強中位居前列。最最重要的是,其受人尊重的原因在於,IBM公司近百年的歷史當中,一直堅持遵守「沃森哲學」:
在1914年創辦IBM公司時,老托馬斯·沃森為公司制定了「行為准則」,這些准則一直牢記在公司每位人員的心中,任何一個行動及政策都直接受到這三條准則的影響,「沃森哲學」對公司的成功所貢獻的力量,比技術革新、市場銷售技巧,或龐大財力所貢獻的力量更大。主要包括:
l、必須尊重個人。
2、必須盡可能給予顧客最好的服務。
3、必須追求優異的工作表現。
例:從IBM中國公司網站可以查到以下文字「IBM 中國公司,正秉承「成就客戶、創新為要、誠信負責」的核心價值觀,引領中國客戶共同走向隨需應變的轉型之路。 」,其引號中的內容,正是「沃森哲學」對客戶態度的表述。
歷史
早年
IBM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電子計算機發展前的幾十年,在電子計算機發展之前,它穿孔卡片數據處理設備。 IBM於1911年6月15日在賓厄姆頓西幾英里處的紐約恩迪科特作為CTR公司注冊。
三個獨立公司合並建立了CTR公司,它們是:列表機公司(1896年創立於華盛頓)、計算表公司(1901年創建於俄亥俄州代頓)和國際時代唱片公司(1900年創辦於紐約州恩迪科特)。那時列表機公司的總裁也即創辦人是HermanHollerith。 合並背後的關鍵人物是金融家CharlesFlint,他召集三家公司的創始人提出兼並並在CRT中任職直到1930年退休。
Thomas. J. Watson是IBM的創始人, 1914年擔任CTR總經理,1915年擔任總裁. 1917年,CTR以國際商用機器有限公司進入加拿大市場,1924.2月14, ,改名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
公司合並成CTR製造各種產品,包括員工計時系統、磅秤、自動切肉機,而且最重要的是發展計算機、穿孔卡片設備.一段時間CTR集中精力專做穿孔卡片,不再參與其他活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屠殺時代
2001年,作家Edwin Black發表了《IBM和大屠殺》(ISBN0609808990),此書聲稱要說明IBM紐約總部和首席執行官托馬斯. J. Watson如何透過海外子公司向第三帝國提供穿孔卡片機,並且他們知道機器可以幫助納粹實行"最後解決" 。書中說,在紐約的合作下,IBM的日內瓦辦事處和Dehomag、德國子公司,積極參與支持納粹的暴行。Black還說,這些機器使得納粹更有效率的工作. 2003年該公司的紀錄片還探討這個問題.
IBM已解除了這些指控,並且基於他們的訴訟也被駁回。
第二世界大戰期間,IBM生產了M1卡賓槍和勃朗寧自動步槍。 盟軍廣泛使用IBM的設備做軍事計算、後勤和其他軍需之用。 在曼哈頓計劃發展原子彈頭時在洛斯阿拉莫斯人們廣泛使用IBM穿孔卡片機做計算;這已被Richard Feynman在他的暢銷書《你在開玩笑,費曼先生!》特別討論過。 IBM在戰爭期間還為海軍建了Harvard Mark I,這是在美國的第一個大規模的自動數碼電腦。
空軍和航空工程
在50年代,IBM成為美國空軍的自動防禦系統的電腦發展的主要承包商。著手再現高射炮系統,IBM才接觸到在麻省理工進行的關鍵性研究;工作關於第一代實時、數碼計算機(其中包括許多其它中前進諸如一項綜合性錄像展示、磁心經驗傳承、輕型槍炮,第一項有效的代數計算機語言、模擬-數碼及數碼-模擬轉化技術、數字數據傳輸電話線、plexing、多處理器、網路化). IBM建了每台售價萬的56台智能電腦,高峰期工程投入7000多員工(占總員工的20%)項目. 但是,在長遠來看比盈利更重要的,就是利用尖端電子計算機進行研究的軍事投資。IBM忽略爭取更主導的新興產業使蘭德公司接過設計新電腦,因為按一個項目參與者(RobertPCrago)說:"我們不能想像, 在這方面的工作將在日後消失而我們從哪兒吸收二千程序員來在IBM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 。IBM將利用其龐大的設計經驗,綜合實時網路設計與智者航空公司預訂系統的啟動,取得很大的成功。
60年代至80年代成功
在60年代IBM是最大的八大電腦公司(Univac、都市生活、科學數據系統、控制數據公司、通用電氣公司、美國無線電公司、Honeywell)中最大的公司. 人們在談論這件事會說"IBM和七個星體",因為其他公司或他們的計算機部門的規模較小. 只有都市生活、UNIVAC、NCR、Honeywell生產主機,其後就有人說"IBM和B.U.N.C.H." 現在大多IBM公司的競爭對手早已不復存在,除了優利系統公司,這是因為許多兼並其中包括Univac和都市生活. NCR、Honeywell放棄了一般主機和小部門和專注於有利可圖的產品市場,NCR做的是收銀機(所以名稱就是國家收銀機)、霍尼韋爾成為市場主導的恆溫. 通用電氣公司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但在電腦市場不再運作. 當時IBM電腦系列贏得了在市場上的地位,今天仍在增長. 原來稱為IBM System/360,更為現代化64位形式,現被稱為駐IBM系統(通常稱為"IBM主機").
在1960年代中期IBM的成功使得美國司法部調查IBM違反反托拉斯,1969年1月17日.提出控訴的案件美國IBM在美國地區法院紐約南區。官司聲稱IBM違反謝爾曼法第2條的壟斷或企圖壟斷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系統的市場,尤其是商業設計的電腦. 訴訟一直持續到1983年,對公司的做法產生了重大影響.
近代史
1993年1月19日,IBM宣布1992會計年度虧損49.7億美元,這是當時在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公司每年損失。因為這次損失,IBM已發生重大變化的經營活動,其重點將從硬體轉向軟體和服務.
2002年,IBM通過收購的專業咨詢服務公司Pricewaterhouse Coopers使其咨詢能力加強. 公司越來越把重點放在推動企業解決咨詢、服務及軟體,並且著重硬體和高價值的晶元技術; 截至2005年,從業人員約195專業技術人才. 總共有大約350名傑出工程師和60名IBM研究員、擁有大量的高級工程師.2002年,IBM宣布開始了0億美元的研究計劃,並落實必要的技術基礎設施來提供的超級資源"要求"所有企業使用的有效尺度. 自那時以來計劃就開始實施了.
IBM近年不斷加大專利組合,這是與其他公司的寶貴的交叉許可. 從1993年到2005年每年IBM已獲得美國專利明顯比其他公司多. 這13年期間已有超過31,000項專利,IBM是第一人.
保護公司的知識產權已逐漸成為企業的一項事業,在此期間該公司創造了0億美元的底線。. 2003年財富雜志引述了IBM的研究主管保羅的話說,IBM通過知識產權許可證帶來了10億美元的利潤。
2004年,IBM宣布建議出售其個人電腦業務給中國電腦廠商聯想集團,聯想企業部分是由中國政府控股,並以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的聯想股票成交. 交易委員會於2005年3月批准了外商投資,2005年5月完成. IBM有19%的股權聯想,將其總部設在紐約州和IBM任命行政總裁. 該公司將保留IBM某些品牌使用權,最初為期五年。因購買、繼承了聯想產品線,包括了Thinkpad筆記本電腦,laptops已經成為IBM最成功的產品.
最近,IBM已從硬體科學技術的角度將其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提供咨詢和收購企業重整服務. 新IBM在咨詢、軟體和技術服務的過程中,增強全球配送能力,這種變化反映非常強烈.
IBM目前正參與開發Cell工程(與Sony一道)、多媒體設計下一代處理器架構、高技術含量的游戲.
在2006年6月20日,喬治亞與IBM共同宣布一項新技術記錄型基於硅的晶元速度達500ghz。這樣做的通過凍結晶元到F-451℃(-268.0C),而不是與CPU速度可比較的。 晶片350ghz大約在室溫下操作.
IBM 為計算機產業長期的領導者,在大型/小型機和便攜機(ThinkPad)方面的成就最為矚目。其創立的個人計算機(PC)標准,至今仍被不斷的沿用和發展。2004年12月8日其PC部門出售給聯想公司,金額17.5億美元並持有聯想公司股份。
IBM 還在材料、化學、物理等科學領域有很大造詣。硬碟技術即為IBM所發明,掃描隧道顯微鏡(STM),銅布線技術,原子蝕刻技術也為IBM研究院發明。
2003年,IBM營收為891億美金,全職雇員23萬人。
IBM中國包括:IBM中國軟體開發中心CSDL,中國研究中心CRL
2004年,與香港文化傳訊集團合作,推廣中文CPU的收銀機。
同年12月8日,佔有中國個人電腦市場近三分之一的聯想集團宣布以12.5億美元的現金及股票收購IBM的全球台式與筆記本電腦的產銷業務。
2005年,出售桌面電腦與筆記本電腦業務給中國IT企業聯想集團,聯想在五年內仍舊適用IBM品牌。ThinkPad和ThinkCentre品牌歸聯想集團所有。
IBM在中國
IBM 與中國的業務關系源遠流長。早在 1934年,IBM 公司就為北京協和醫院安裝了第一台商用處理機。1979年,在中斷聯系近 30年之後,IBM 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再次來到中國。同年在沈陽鼓風機廠安裝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台 IBM 中型計算機。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IBM 在華業務日益擴大。80年代中後期,IBM 先後在北京、上海設立了辦事處。1992年 IBM 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這是 IBM 在中國的獨資企業。此舉使 IBM 在實施其在華戰略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掀開了在華業務的新篇章。隨後的 1993年, IBM 中國有限公司又在廣州和上海建立了分公司。到目前為止,IBM 在中國的辦事機構進一步擴展至哈爾濱、沈陽、深圳、南京、杭州、成都、西安、武漢、福州、重慶、長沙、昆明、烏魯木齊、濟南、天津、鄭州、合肥、南昌、南寧、寧波、石家莊等24個城市,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在華業務覆蓋面。伴隨著 IBM 在中國的發展, IBM 中國員工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已超過8500人。除此之外, IBM 還成立了9家合資和獨資公司,分別負責製造、軟體開發、服務和租賃的業務。
IBM 非常注重對技術研發的投入。1995年,IBM 在中國成立了中國研究中心,是 IBM 全球八大研究中心之一,現有 200 多位中國的計算機專家。隨後在 1999年又率先在中國成立了軟體開發中心,現有2000多位中國軟體工程師專攻整合中間件,資料庫,Linux 等領域的產品開發。
二十多年來, IBM 的各類信息系統已成為中國金融、電信、冶金、石化、交通、商品流通、政府和教育等許多重要業務領域中最可靠的信息技術手段。IBM 的客戶遍及中國經濟的各條戰線。
與此同時,IBM 在多個重要領域占據著領先的市場份額,包括:伺服器、存儲、服務、軟體等。
取諸社會,回饋社會,造福人類,是 IBM 一貫奉行的原則。IBM 積極支持中國的教育事業並在社區活動中有出色的表現。
IBM 與中國高校合作關系的開始可追溯到 1984年,當年 IBM 為中國高校作了一系列計算機設備硬體和軟體的捐贈。1995年 3月,以 IBM 與中國國家教委(現教育部)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為標志,「IBM 中國高校合作項目」正式啟動,這一長期全面合作關系的基本宗旨是致力於加強中國高校在信息科學技術領域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12年來,IBM 中國高校合作項目不斷向著更高的水平、更深的層次和更廣的領域發展,對中國高校信息技術相關專業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自 1995年以來,IBM 已向中國高校捐贈了價值超過 15億人民幣的計算機設備、軟體及服務。在高校合作項目方面,目前已與 50 多所中國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57萬人次學生參加了 IBM 技術相關課程的學習和培訓,5.8萬人次學生獲得 IBM 全球專業技術認證證書,4000多人次教師參加了 IBM 組織的不同形式的師資培訓。
除了在高等教育領域與中國教育界進行合作之外, IBM 還將合作范圍積極拓展到基礎教育領域。繼 2001年 IBM KidSmart「小小探索者」兒童早期智力開發工程引入中國以來,IBM 已經連續 6年在中國開展了這一項目。目前 IBM 已與遍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共 68 個城市的近 430 所幼教機構進行合作,捐贈了 2350套 KidSmart 兒童電腦學習中心。
自 2003年起,IBM 與教育部進一步合作,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的20所小學開展了 Reinventing Ecation 「基礎教育創新教學項目」,採取更多、更有價值的支持方式,把國外成熟的經驗和資源引入中國,並充分結合中國的現狀和需求,更好地幫助學校藉助 IT 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通過上述兩個項目,共有 1萬多名基礎教育領域的骨幹教師接受了 IBM 的免費培訓,10萬名兒童受益。
2003年,IBM TryScience Around the World 「放眼看科學」青少年科普項目在中國正式啟動。通過這個項目, IBM 向中國的科技館捐贈電腦終端,終端通過高速網路與異地伺服器相連並將伺服器上的豐富內容呈現給科技館的訪問者。「放眼看科學」內容涵蓋了生態考古、太空探索、極限運動、海洋生物等多個方面,為青少年打開了一道接觸科普知識、了解科學概念的全新大門。目前, IBM 已向 11個 城市的科技館捐贈了40套 IBM TryScience Kiosk 多媒體終端。 對於 IBM 在中國的出色表現和突出貢獻,媒體給予了 IBM 十分的肯定。 IBM 先後被評為「中國最受尊敬企業」、「中國最受尊敬的外商投資企業」、「中國最具有價值的品牌」、「中國最佳僱主」等。2004年, IBM 中國公司被《財富》雜志中文版評選為「中國最受贊賞的公司」,並榮居榜首。2005、2006年,IBM 連續兩次被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企業公民工作委員會授予「中國優秀企業公民」榮譽稱號。
IBM 的前任 CEO 郭士納先生在談到 IBM 中國公司的時候,曾經深情地說:「 IBM 懷著對中國的承諾,為中國建立一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信息技術公司。它設在中國,為中國人服務,有朝一日也為全世界服務。 IBM 中國公司必將會成為『中國的 IBM 公司』,成為中國經濟的一部分。」 回顧 IBM 在中國的成長歷程,從最初的戰略嘗試階段,到中期的戰略投資階段,再到全面融入階段,IBM 始終懷著對中國的深切承諾。
自 2004年賦予創新新的定義之後,2006年,IBM 進一步將創新的內涵延伸到六個層面,即「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業務流程創新」、「業務模式創新」、「管理和文化創新」以及「政策與社會創新」。
同年,IBM 還將「服務創新」的理念引入中國,先後與商務部簽約助力「千百十工程」,推動中國現代服務產業發展和外向型產業結構升級 ;與教育部簽署「現代服務科學方向」研究合作項目備忘錄,將服務科學課程引進中國高等院校;與衛生部合作,推動構建中國醫療信息服務共享平台和提升區域醫療服務質量。為了更好的配合服務戰略的實施 IBM 先後將全球采購總部遷往中國深圳,與雷曼兄弟共同啟動了 1.8億美元的「中國投資基金」,並將全球兩個 SOA 解決方案中心之一設在了北京。 IBM 希望通過這些舉措,為中國帶來 IBM 在全球信息技術服務方面所具備的領先技能,幫助中國企業和政府實現創新,從而更有力地支持中國在服務行業日益增長的發展需求。
2007年,IBM 中國公司將秉承「成就客戶、創新為要、誠信負責」的核心價值觀,在全球化的視野和布局下,努力成為中國客戶的創新夥伴,為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盡一份心力。
⑸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企業是哪個
第一來的是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北自京六必居,始創業於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原是山西臨汾西杜村人趙存仁、趙存義、趙存禮兄弟開辦的小店鋪,專賣柴米油鹽。六必居店內的金字大匾,是明朝大學士嚴嵩題寫。六必的涵義是:黍稻必齊,曲櫱必實,湛之必潔,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
第二的是廣州陳李濟葯廠。廣州陳李濟,始創業於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1600年)。廣東南海縣人李升佐,在廣州大南門已末牌坊腳(今北京路194號)經營一間中草葯店。萬曆二十九年仲夏,李升佐在南光碼頭乘船渡江時發現有人遺落一包300兩銀巨款,於是多日在原地苦候失主,最終原封不動把巨款歸還失主陳體全。陳體全感念李升佐的高風亮節,將失而復得的銀兩半數投資李的葯店,兩人立約:「本錢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濟世,長發其祥。」並將葯店取字型大小「陳李濟」,寓意「存心濟世」。
⑹ 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哪些已經有100年歷史
2009年世界500強排行中國43家企業入選
排名 公司名稱 主要業務
9 中國石化 煉油
13 中國石油天然氣 煉油
15 國家電網 電力
92 中國工商銀行 銀行
99 中國移動通信 電信
109 鴻海精密 電子
125 中國建設銀行 銀行
133 中國人壽 保險
145 中國銀行 銀行
155 中國農業銀行 銀行
170 中化集團 貿易
185 中國南方電網 電力
218 來寶集團 貿易
220 寶鋼集團 金屬
242 中國中鐵 工程建築
252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工程建築
263 中國電信 電信
281 和記黃埔 多元化
291 國泰金融控股 保險
292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工程建築
306 中油公司 煉油
318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煉油
323 台塑石化 化學
327 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 海運
331 中國五礦集團 貿易
335 中糧集團 貿易
341 中交集團 工程建築
342 廣達電腦 計算機
359 上汽集團 汽車
372 中鋼集團 金屬
375 河北鋼鐵集團 金屬
380 中冶集團 工程建築
385 一汽集團 汽車
411 怡和洋行 貿易
415 中信集團 多樣化
419 中國聯通 電信
425 中國華能集團 電力
426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 航空航天
428 中國南方工業集團 多樣化
436 華碩電腦 計算機
444 江蘇沙鋼集團 金屬
494 交通銀行 銀行
499 中國鋁業集團 金屬
只有怡和洋行(1843創立)始於清朝,有百年歷史,其他都沒有!
⑺ 歷史超過百年的汽車企業都有哪些
勞斯萊斯,1906年誕生,112年歷史。
1906年勞斯萊斯(Rolls-Royce)在英國正式宣告成立,次年推出的SilverGhost(參數|圖片)(銀魂)轎車,不久便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汽車」。
經過112年的演變,勞斯萊斯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汽車。這里說的「好」,並不是說它有多貴,而是它從設計到生產製造的全過程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給客戶帶來的超級豪華的感受。
勞斯萊斯誕生在英國,目前屬於寶馬旗下的品牌。與勞斯萊斯齊名的賓利,成立於1919年,到今年有99年歷史。
1926年6月,戴姆勒公司與賓士公司合並成立了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以梅賽德斯-賓士命名的汽車,是高質量、高性能的汽車產品最完美的代表。除了高檔豪華汽車外,賓士公司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車和重型載重汽車的生產廠家。
⑻ 網易公司的發展歷史
1997年 06月網易公司成立 公司正式推出全中文搜索引擎服務。
1998年 01月 開通國內首家免費電子郵件服務,並且推出免費域名系統。
1999年 01月 網易網站被《電腦報》評選為「中國知名度最高的網站」之首。
2000年 08月 網易公司推出突破傳統表現手法的全新電視廣告「網易——網聚人的力量」,呼籲更多人參與互聯網發展。
2001年 08月 網易獲得電子公告許可。
2001年 12月 網易推出自主開發的大型網路角色扮演游戲《大話西遊Online》。
2002年 09月 推出新一代殺病毒、反垃圾、大容量的收費郵箱服務vip。
2003年 01月 網易股票成為2002年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表現第一的股票。
2004年 09月 《夢幻西遊Online》被評為「亞太數字娛樂峰會唯一重點推薦網路游戲」獎,「第二屆中國網路游戲年會年度網路游戲'金手指'-'最佳創新'」獎,「China joy杯最受玩家歡迎的十大網路游戲」獎。
2005年 10月 第三屆China Joy金翎獎頒發 網易游戲六次捧杯《夢幻西遊Online》、《大話西遊Online II》和已經開始公測的3D游戲《大唐》三款游戲均獲得「最佳原創網路游戲」獎。
2006年 12月 網易內容榮登《南方周末》「2006年度傳媒致敬榜」。
2007年 12月 網易新聞頻道承辦國務院新聞辦網路局網路作品大賽頒獎典禮。
2008年 05月 網易累計捐款1200萬元,用於災區重建工作,同時發起「抗震救災,共鑄愛心豐碑」緊急賑災系列活動。
2008年11月14日,網易網站榮獲北京奧運會網上報道「最佳報道獎」。
2009年 05月 網易在四川綿陽發起首屆「5.12企業社會責任論壇」。
2012年 04月,網易以郵箱業務作為用戶入口,重返電子商務領域。
2012年9月6日發布了2012年 「100家增長最快的公司」排行榜,網易排名第三。
2013年7月22日胡潤民營品牌榜,網易以24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五十一位。
2013年12月17日,網易對外宣布,將正式推出理財平台「網易理財」,一款基於貨幣基金的活期理財「添金計劃」也將於12月25日對外銷售。
2015年3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批准網易等11家網站經整改後,通過2014年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年檢。
2016年3月納斯達克宣布,網易(Nasdaq:NTES)成為納斯達克100指數(Nasdaq:NDX)成分股,於3月16日正式生效。目前國內僅有四家公司入選納斯達克100指數。
⑼ 全球500強中的企業,哪些企業歷史是超過100年的
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中
超過100年歷史的:
開灤集團 ——1878年
交通銀行 ——1908年
中國銀行—— 1912年
世界500強企業每年都有變動,所以要統計具體有幾家是超過百年的難度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