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的著名建築
A. 古希臘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古希臘是西方歷史的開源,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今巴爾干半島南部、小亞細亞半島西岸和愛琴海中的許多小島。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歷史、建築、科學、文學、戲劇、雕塑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破壞性地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在古希臘許多奴隸制城邦國家中,斯巴達和雅典最強大。
建築
在建築方面,古希臘人的遺產可以認為有兩個主題。一個是希臘建築所包含的形象模型。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裝飾物術語、雕塑以及風格,多多少少被全盤接受,或者斷斷續續被使用和廢棄。即使失寵,也不能輕率斷定它們已經從西方建築師們的資料庫中完全消失了。希臘建築留傳於世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希臘人對建築的本質看法。建築形式總是讓人被動地接受,而關於建築的本質看法只能意會於心,而本能經常發現於一些顯而易見的地方。人們知道要恰當設計一個建築物的維度,就必須遵循一定的數學比例。這種觀點是希臘人的,不管在本質上,還是在選擇適當的比例上。這種觀點在文藝復興時期再次現身,有時建築形式的完美性不厭其煩地重復一些偏愛的形狀。
現存的建築物遺址主要就是神殿、劇場、競技場等公共建築,其中尤以神殿為一個城邦的重要活動中心,它也最能代表那一時期建築的風貌。古希臘人的生活受控於宗教,所以理所當然的,古希臘的建築最大的最漂亮的都非希臘神殿莫屬。古希臘人認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普通人更加完美,他們認為供給神居住的地方也不過是比普通人更加高級的住宅。所以,希臘最早的神殿建築只是貴族居住的長方形有門廊的建築。後來加入柱式,由早期的「端柱門廊式」逐步發展到「前廊式」,即神殿前面門廊是由四根圓柱組成,以後又發展到「前後廊式」,到公元前6世紀前後廊式又演變為希臘神殿建築的標准形式——「圍柱式」,即長方形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環繞起來。希臘神殿建築總的風格是莊重典雅,具有和諧、壯麗、崇高的美。這些風格特點在各個方面都有鮮明的表現。
根據所遺留下來的希臘建築,我們可以歸納出古希臘建築的幾大特點。
第一特點是平面構成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廳堂,大殿,周圍是柱子,可統稱為環柱式建築。這樣的造型結構,使得古希臘建築更具藝術感。因為在陽光的照耀下,各建築產生出豐富的光影效果和虛實變化,與其他封閉的建築相比,陽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閉牆面的沉悶之感,加強了希臘建築的雕刻藝術的特色。
第二特點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種柱式:1. 陶立克柱式,2.愛奧尼克柱式,3.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這四種柱式是在人們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後面的柱式總與前面柱式之間有一定的聯系,有一定的進步意義。而貫穿四種柱式的則是永遠不變的人體美與數的和諧。柱式的發展對古希臘建築的結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並且對後來的古羅馬,歐洲的建築風格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第三特點是:建築的雙面披坡屋頂形成了建築前後的山花牆裝飾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臘建築中有圓雕,高浮雕,淺浮雕等裝飾手法,創造了獨特的裝飾藝術。
第四特點是:由平民進步的藝術趣味而產生的崇尚人體美與數的和諧。古希臘人崇尚人體美,無論是雕刻作品還是建築,他們都認為人體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大建築師維特魯威轉述古希臘人的理論:「建築物……必須按照人體各部分的式樣制定嚴格比例。」 所以,古希臘建築的比例與規范,其柱式的外在形體的風格完全一致,都以人為尺度,以人體美為其風格的根本依據,它們的造型可以說是人的風度、形態、容顏、舉止美的藝術顯現,而它們的比例與規范,則可以說是人體比例、結構規律的形象體現。所以,這些柱式都具有一種生氣盎然的崇高美,因為,它們表現了人作為萬物之靈的自豪與高貴。
第五特點是:建築與裝飾均雕刻化。希臘的建築與希臘雕刻是緊緊結合在一起的。可以說,希臘建築就是用石材雕刻出來的藝術品。從愛奧尼克柱式柱頭上的旋渦,科林斯式柱式柱頭上的由忍冬草葉片組成的花籃,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態自如的少女,各神廟山牆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藝術。由此可見,雕刻是古希臘建築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雕刻創造了完美的古希臘建築藝術,也正是因為雕刻,是希臘建築顯得更加神秘,高貴,完美和諧。
公共活動的需要是公共建築大量興建的重要原因。現存的建築物遺址,如神廟、劇場、競技場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臘人的藝術趣味。其最突出的建築語匯――建築中的四種柱式,陶立克柱式,愛奧尼克柱式,科林斯式柱式,和女郎雕像柱式,令古希臘建築留下了獨特且不朽的豐姿。其所崇尚的人體美使希臘建築無論從比例還是外形上都產生了一種生氣盎然的崇高美。建築上的浮雕更是令建築物生機勃勃,充滿了藝術感。所以,想要研究古希臘的藝術史,希臘建築就是一切藝術的研究起點,因為它包含的並不僅僅是如何建起一座令後人驚嘆不已的建築物,它包含的還有古希臘人的審美觀念,雕刻藝術。古希臘建築是人類發展歷史中的偉大成就之一,給人類留下了不朽的藝術經典之作。其建築語匯深深地影響著後人的建築風格,它幾乎貫穿在整個歐洲兩千年的建築活動中,無論是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洛可可時期還是集體主義時期都可見到希臘語匯的再現。古羅馬的建築受古希臘建築影響最深,羅馬時期還發展出了自己的一種混合柱式,來源都取自於希臘柱式。
古希臘建築風格特點主要是和諧、單純、莊重和布局清晰。而神廟建築則是這些風格特點的集中體現者,同時也是古希臘,乃至整個歐洲影響最深遠的建築。其中古希臘建築史上產生了帕提農神殿、宙斯祭壇(帕加馬)這樣的藝術經典之作,給世界留下了寶貴的藝術遺產,同時對世界建築藝術有著重大且深遠的影響。如果我們說,古希臘的文化,是歐洲文化的源泉與寶庫,那麼,古希臘的建築藝術,則是歐洲建築藝術的源泉與寶庫。
古希臘建築通過它自身的尺度感,體量感,材料的質感,造型色彩以及建築自身所載的繪畫及雕刻藝術給人以巨大強烈的震撼,它強大的藝術生命力令它經久不衰。它的樑柱結構,它的建築構件特定的組合方式及藝術修飾手法,深深地久遠地影響歐洲建築達兩千年之久。因此我們可以說,古希臘的建築是西歐建築的開拓者。
風俗
古希臘人認為愛情只發生在男性之間,男女之間只有性跟婚姻、跟生殖。
早期地中海文明開始便存在著鮮明的男性美崇拜文化,古希臘人認為男性的身體是極其美的,由此產生了大量表現男性身體的藝術作品。男性戀人之間分為「愛者」和「被愛者」。
作為「被愛者」的男子,在成年之後會與女性結婚生子,但他們仍然會停留在與男性的愛情里,因為古希臘的男人認為女性只是生殖的工具,不值得對她們傾注感情。此時他們已經由「被愛者」變成了「愛者」,前去追求和教育那些俊美的少年。在崇尚男性陽剛美的古希臘社會,兩名成年男子之間的愛是不被尊重的,它意味著有一方始終處於被動地位。不主動、柔弱的成年男子會被外界所恥笑。
關於古希臘男性之間的性生活,是整個男風文化中較為有爭議的一環。在古希臘時期,男性之間的口交和肛交並不被接受和提倡。「愛者」和「被愛者」之間可以互相撫摸、親吻對方的身體,但是「插入」被認為是不潔的。他們一般是通過「腿交」,即「愛者」插入「被愛者」的腿間縫隙進行性生活。這種方式被稱為「神規定好的路徑」——想必在古希臘神話中的神與美少年均通過這種方式交歡。口交和肛交是對奴隸或者男妓採取的方式。柏拉圖在《會飲篇》中傳達出一個重要的觀點,即他認為男性愛人之間最理想的狀態是知識與美德的交流。在斯巴達地區,如果男性之間過於沉湎肉慾,會面臨流放或者流血犧牲的懲罰。
古希臘滅亡之後,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繼承了古希臘的男風文化,並且將男性之間的肉慾發揚光大,以至於達到了荒淫無度的程度。這一發展也導致了之後的羅馬帝國開始限制男風文化。羅馬皇帝皈依基督教,基督教開始成為歐洲的主流宗教之後,男風文化的黃金時代終於到了一個盡頭。
B. 希臘有那些著名的歷史建築
帕提農是古希臘最著名的建築,建於古希臘最繁榮的古典時期。它原是雅典衛城 的主體建築,是為了紀念雅典戰勝波斯侵略者的偉大勝利而建的。它原是供奉雅典的保護 神雅典娜的,「帕提農」在古希臘語中即是「雅典娜處女廟」的意思。它採用希臘神廟 中最典型的長方形平面的列柱圍廊式,建在一個三級台基上。屋頂是兩坡頂,頂的東西 兩端形成三角形的山牆,上有精美的高浮雕。這種格式被認為是古典建築風格的基本 形式。神廟的列柱採用雄渾、剛健的多立克柱式,比例勻稱,是多立克柱式的典範。整 個神廟的造型是建立在嚴格的比例關繫上的,體現了以追求和諧為目的的形式美。所以, 整個神廟尺度合宜,飽滿挺拔,各部分比例勻稱,風格開朗,並有大量的精美雕刻相襯 托。現在神廟雖已殘破,但那莊重而又完美的形象仍使人為之神往。
C. 希臘著名建築的名稱
帕提農是古希臘最著名的建築,建於古希臘最繁榮的古典時期。它原是雅典衛城回 的主體建築,是為了答紀念雅典戰勝波斯侵略者的偉大勝利而建的。它原是供奉雅典的保護 神雅典娜的,「帕提農」在古希臘語中即是「雅典娜處女廟」的意思。它採用希臘神廟 中最典型的長方形平面的列柱圍廊式,建在一個三級台基上。屋頂是兩坡頂,頂的東西 兩端形成三角形的山牆,上有精美的高浮雕。這種格式被認為是古典建築風格的基本 形式。神廟的列柱採用雄渾、剛健的多立克柱式,比例勻稱,是多立克柱式的典範。整 個神廟的造型是建立在嚴格的比例關繫上的,體現了以追求和諧為目的的形式美。所以, 整個神廟尺度合宜,飽滿挺拔,各部分比例勻稱,風格開朗,並有大量的精美雕刻相襯 托。現在神廟雖已殘破,但那莊重而又完美的形象仍使人為之神往。
D. 希臘的著名建築物叫什麼名字
希臘的著名建築物叫帕特農神廟。
在希臘首都雅典衛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崗上,聳峙著一座巍峨的矩形建築物,神廟矗立在衛城的最高點,這就是在世界藝術寶庫中著名的帕特農神廟,又名巴特農神廟。這座神廟歷經兩千多年的滄桑之變,如今廟頂已坍塌,雕像盪然無存,浮雕剝蝕嚴重,但從巍然屹立的柱廊中,還可以看出神廟當年的豐姿。帕特農神廟也譯為「巴特農神廟」,是雅典衛城最重要的主體建築。帕特農神廟之名出於雅典娜的別號Parthenon,即希臘文∏αρθενωσ的轉寫,意為「處女」。柱式上,帕特農神廟採用的多立克柱式。
E. 希臘有什麼象徵性建築物
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雅典娜勝利神廟、埃皮達魯斯考古遺址、阿波羅神廟。
1、雅典衛城
雅典衛城(Acropolis),是希臘最傑出的古建築群,是綜合性的公共建築,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雅典衛城面積約有3公頃(3萬平方米,其東西長約280米,南北最寬約130米),位於雅典市中心的衛城山丘上,始建於公元前580年。
2、帕特農神廟
位於希臘共和國首都雅典衛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崗上,聳峙著一座巍峨的矩形建築物,神廟矗立在衛城的最高點,這就是在世界藝術寶庫中著名的帕特農神廟,又名巴特農神廟。
3、雅典娜勝利神廟
雅典娜勝利神廟(Temple of AthenaNike) 建於公元前449-前421年,也稱為雅典娜勝利女神廟,尼基神廟,無翼勝利女神廟,位於衛城山上。採用愛奧尼亞柱式,台基長8.15米,寬5.38米,前後柱廊雕飾精美。
4、埃皮道魯斯考古遺址
位於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納夫普利亞省,距希臘首都雅典140公里,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幾個區域。公元前6世紀阿斯克勒庇厄斯神的祭祀在此進行。主要的遺址,尤其是大劇院,自4世紀以來被當作希臘建築藝術的完美體現。
5、阿波羅神廟
位於希臘的德爾菲。阿波羅神廟是公元前6世紀暴君Lygdami所建立的。在古希臘時代被認為是世界的中心也是古希臘的宗教中心和統一的象徵。神廟區還有露天劇場和聖路,聖路兩旁有希臘各邦為供奉諸神而興建的禮物庫、祭壇、紀念碑、柱廊等。
F. 關於古希臘建築
古希臘建築基本上是三種主要柱式:
多立克柱式:希臘多立克柱式的特點是比較粗大雄壯,沒有柱礎,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衛城的帕提農神廟即採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愛奧尼柱式:希臘愛奧尼柱式的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愛奧尼柱又被稱為女性柱。愛奧尼柱由於其優雅高貴的氣質,廣泛出現在古希臘的大量建築中,如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神廟和伊瑞克提翁神廟。
科斯林柱式:希臘科斯林柱式的比列比愛奧尼柱更為纖細,柱頭是用毛莨葉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相對於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但是在古希臘的應用並不廣泛,雅典的宙斯神廟採用的是克林斯柱式。
試述古希臘雕塑的基本特點及它的貢獻
古希臘雕塑藝術以服務於宗教為主要目的,為神廟作建築裝飾,製作安置於廟宇中用於祭拜的雕像。它通常與建築結合在一起被保存下來。古希臘的紀念雕塑通常被用來慶祝戰爭的勝利;表彰在運動場上競技奪魁的運動員;或是紀念重要的政治事件等。也有一些處理在曠野或是家族墓地中的紀念碑。
古希臘雕塑通常以古希臘神話作為創作源泉,古希臘神話體現了「神人同形同性」的觀念,在這種觀念支配下,藝術家們都按現實中的人的形象來塑造神。古希臘雕塑的材料主要是石灰石、大理石、青銅、陶土、木材、黃金和象牙,而現存的僅有石雕,青銅雕塑多遭熔鑄。
希臘雕塑藝術風格的變化、發展,可分為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
1.古風時期(約公元前660年至前480年)
古風時期是雕刻家的訓練階段。希臘在公元前7世紀就產生了大型石刻,希臘早期的大型石雕中的人物的造型明顯借鑒了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藝術成果,這個時期經過雕刻家的長期探索,為後來的雕刻家開辟了道路。根據現存作品和文字記載,希臘雕刻在這時期形成兩個派別:伊奧尼亞學派和陶里安學派。伊奧尼亞學派以纖巧著稱,陶里安學派具有純朴、粗獷的特點,在表現人體方面獨樹一幟。古風時期的人物雕塑作品有著雷同的呆板微笑,被稱為「古風的微笑」。
2.古典時期(約公元前480至前330年)
公元前480年希臘取得了曠日持久的希波戰爭的勝利,雅典也隨之確立了在希臘各城邦中的領導地位,希臘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期,這也是希臘雕塑藝術的全盛時期。它在追求「真實的完美」和「客觀的真實之美」上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
古典時期早期,希臘藝術家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探索,能夠熟練的運用人體結構的全面知識,雕塑造型追求強健和優美,充滿崇高的英雄氣概和歡樂的氣氛,在雕塑中表現出了完美和諧的技巧。其間正值伯利克利統治時期,即希臘最繁榮的時期,雅典開始了一系列偉大的建築活動,由此誕生了許多足以光照千秋的雕像和裝飾雕刻。這個時期著名的雕塑家有卡拉美斯,菲狄亞斯、畢達哥拉斯和米隆。
古典時期後期,由於戰亂不斷,人們對神的崇敬日趨淡薄,原先的均衡和諧的理想化風格被世俗化的表現形式所取代,神話人物充滿了人情味,藝術家的個人風格也開始凸現。其中著名的雕塑家有普拉克希特列斯、斯科帕斯和里西普斯等。
3.希臘化時期(約公元前330至前100年)這一時期,古希臘雕塑藝術的中心逐漸從希臘本土移到小亞細亞的西部和愛琴海的部分島嶼上,作品更趨世俗化卻仍保持著大氣磅礴的精神,製作裸體的美神像更成為一種時尚,從而為寫詩雕塑語言淋漓盡致的發揮提供了充分的空間和機會。
希臘化時期的雕塑家們常常要長途旅行,在廣闊的希臘化地區帶著聘書奔赴各地,在工作完成後再轉向其他地方。這些雕塑家繼承了傳統的技法,並賦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和新的特色。雕刻家掌握了豐富的人體結構知識,並具備高度的寫實技巧。雕塑作品人體比例勻稱,結構嚴謹明確,肌肉富有彈性。對衣紋線條的處理生動流暢而有變化,不僅表現出衣服的質感,而且透過衣服表現人體的優美。希臘雕刻創造了崇高、典雅、完美的人物形象。一批舉世聞名的不朽巨作《薩莫色雷斯德勝利女神》、《米洛斯的阿芙羅狄德》、《拉奧孔》等都出現在這一時期。著名的雕塑家有代達爾沙斯、厄提開德斯、阿格桑德羅斯等。
希臘化時期的雕塑藝術影響所及遍於全歐洲,並且成為整個西方藝術的堅實基礎和取之不盡的源泉,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
G. 古典時代希臘建築的傑出代表是什麼
古典時代希臘建築的傑出代表是奧林匹亞的宙斯神殿和雅典的衛城建築群。奧林匹亞的宙斯神廟無疑是一座豐碑式的大廈。整個建築及裝飾工程,歷時14個年頭,據說其建築師是伊利斯的利翁。神廟使用了當地一種古怪的由化石層形成的礫岩,這種礫岩很平凡,是一種以自然風格來襯托建築造型的美。它既不笨拙,又不浮誇,堪稱古希臘建築的優秀作品。神廟中那高大華麗的宙斯神像,據說是古希臘最偉大的雕刻家菲迪亞斯的大手筆。
奧林匹亞的宙斯神殿建築於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457年,是一個六柱式的多利亞式神廟。它的建築設計雖然比較簡單,但在神殿內部安著出自著名雕刻家菲迪亞斯(公元前490~前430年)之手的宙斯像。神像取坐姿,全身鑲滿黃金象牙,且高達14米,著實給人以氣勢雄偉、威嚴華貴之感,很好地傳達了宙斯作為天神和人類兩界最高統治者的神韻。
從這座雕像建造完起,它就被稱作古代雕塑黃金時代的傑作。對雕像的保護據說是由菲狄亞斯的後代來負責的。傾倒橄欖油的奇怪風俗,按波薩尼亞斯的說法,可能是因為神廟潮濕的環境引起象牙的嚴重開裂,這樣可起到防裂作用。到公元前2世紀中期,情況變得特別糟糕了,於是南部邁錫尼城的雕塑家達摩芬農應聘修理這尊雕像。據說他幹得很漂亮,可能就在此時安放了四根圓柱放在座位下面,以便撐住下面的雕像,使其不致因太重而倒塌。
H. 雅典的什麼是希臘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
雅典衛城是古希臘建築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帕提農神廟是西方建築史上的瑰寶.
I. 美國希臘復興的建築有哪些
美國也有希臘復興的建築,伊迪斯•漢密爾頓在評論美國的希臘建築時說道:內「希臘式的建築是我們熟悉容的建築風格。尖尖的三角形的房頂架設在粗壯結實的像長笛似的大圓柱上——這就使我們感到滿足了。我國所有的城市中的公共建築物都是這一種風格。不論在什麼地方,只要一見到這樣的建築,便可以肯定它是某一官方機構辦公的地方。」英國建築家拉托伯(B.Latrobel,1764~1860)在美國費城、華盛頓設計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新希臘風格的聯邦政府建築,但是最著名還是巴爾的摩大教堂。
J. 古希臘建築的歷史有哪些
古希臘柱形建築根據柱式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
多立克柱式:希臘多回立克柱式(Doric Order)的特點是比答較粗大雄壯,沒有柱礎,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衛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農神廟(Parthenon)即採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愛奧尼柱式:希臘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的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愛奧尼柱又被稱為女性柱。愛奧尼柱由於其優雅高貴的氣質,廣泛出現在古希臘的大量建築中,如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神廟(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um)。
科斯林柱式:希臘科斯林柱式(Corinthian Order)的比列比愛奧尼柱更為纖細,柱頭是用毛莨葉(Acanthus)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相對於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但是在古希臘的應用並不廣泛,雅典的宙斯神廟(Temple of Zeus)採用的是克林斯柱式。
古希臘柱形建築有哪些典型代表:雅典衛城、帕提農神廟、厄瑞克提翁神廟、雅典娜勝利神廟、狄奧尼索斯劇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