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著名陣法
Ⅰ 《三國演義》裡面的十大陣法是什麼
《三國演義》十大陣法分別為: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兜底陣,五虎群羊陣,六丁六甲陣,七星北斗陣,八門金鎖陣,九字連環陣,十面埋伏陣。
十種陣法變化簡述:
攻打一字長蛇陣的頭或尾,另一頭轉過來,形成二龍出水陣。
中間向前,形成天地三才陣。
兩頭回撤,形成四門兜底陣,互相穿插,變成五虎群羊陣。
然後按照六丁六甲排列,即六丁六甲陣。
隨後一半拉成線(可隨意變化),一半如同四門兜底陣一般,即北斗七星陣。
環繞一圈,按八卦陣布陣,留八個出口,變成方形,即八門金鎖陣。
按九宮排列,每格兵將穿插,逐漸如同一體,互相交穿,即九字連環陣。
最後變成十面埋伏陣。
事實上的中國古代陣法沒這么復雜,可簡單分為進攻和防守,戰國時期的《孫臏兵法》集古代兵法之大成,總結先人經驗,系統完整地將「陣」分為十種陣型,即:「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水陣、火陣」。另外還有用以射擊的「雲陣」,圍敵的「贏渭陣」,奇襲的「闔燧陣」,備受推崇的諸葛亮改進過的「八陣圖」、「梅花陣」,種類不下二十種。
另外還有一種依據數字逐項表述的中國古代十大陣法: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斗底陣、五虎群羊陣、六宇連方陣、七星北斗陣、八門金鎖陣、九父星觀陣、十面埋伏陣。
Ⅱ 三國陣法
諸葛亮的八卦陣,也就是八陣圖。
其實很有用,這個就類似於迷宮,所以陸遜差回點被一答堆石頭陣給困死,諸葛亮說那能頂十萬兵。
另外如果雙方實力差不多的話,你闖進敵人的陣中,就會發現,人家雖然人不多,但好像配合很好,而且想不到的地方都有埋伏。自己方的部隊就會雜亂無章,被分割成幾段,首尾不相顧。
Ⅲ 古三國名將兵器有那些和古三國陣法有那些要圖或具體的文字說明
古代兵器,在戟桿一端裝有金屬槍尖,一側有月牙形利刃通過兩枚小枝與槍尖相連,可刺可砍。缺點是極難使用,以戟成名者,唯溫侯與其後人呂鳳仙(小說中人,銀戟溫侯,兵器譜第五)二人(典韋用的是短的,太史慈用的是射的)。東漢末年,董卓亂政,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虎牢關前,溫侯越馬揚戟,數合之內殺河內名將方銳、張楊部將穆順,傷孔融部將武安國;諸侯兼驚,無人敢前,氣勢之盛,一時天下無雙。方天畫戟因呂布而聞名,呂布以之挑戰群雄,於亂世間爭霸天下……也許是呂布提升了戟在兵器中的地位,也許是戟成就了呂布的威名,但這一切都是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所控制的,那就是:人世間的權勢。呂布因權勢而改變立場,以方天畫戟贏得權勢,但卻在更大的權勢下輸得一塌糊塗,包括失去了生命;以溫侯之勇,畫戟之利,卻也只能魂斷白門樓。
評論:擁有了權勢,便擁有了一切;掌控了權勢,便可瞬間決定萬千人的生死。有什麼樣的武器能比權勢更鋒利呢?
所以,三國第一神兵應該是:權勢。
第二:青龍刀
使用者:關羽(不用和我說關羽不用刀)
簡介:又名「冷艷鋸」,重八十二斤,長一丈二尺,刀身上鑲有蟠龍吞月的圖案,因而得名。虎牢關前,「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白馬城下,十萬大軍之中立斬河北名將顏良於馬前,解白馬之圍,更於之後殺河另一名將文丑;千里送嫂,過五關斬六將;之後取長沙,戰黃忠……莫不說明了關羽之勇武與青龍刀之鋒利,成就了關羽不敗威名與千古忠義。沒有人知道關羽武力有多高,也沒有人知道青龍刀有多鋒利,只知道與關羽交手的人大多死在了青龍刀下,倖存的卻對此三緘其口……關羽鎮守荊州,許昌震動;襄樊之戰,水淹七軍,降於禁,擒殺龐德,曹軍畏其威名,無人敢前;敵營大將徐晃之言更是道出了關羽一生燦爛奪目的神話般的傳說:自別君侯,倏忽數載,不想君侯須發已蒼白矣!憶昔壯年相從,多蒙教誨,感謝不忘。今君侯英風震於華夏,使故人聞之,不勝嘆羨!茲幸得一見,深慰渴懷。評論:有關公在,一人一刀勝過十萬大軍;然,其一人一刀豈能戰贏十萬人馬呼?究其原因,傳說中之威名也!
所以,三國第二神兵應該是:傳說。
第三:七星
使用者:曹操
簡介:王允家傳寶刀,鋒利無匹,切金斷玉,吹毛斷發;上鑲寶石七顆,號為七星;黃巾之後,董卓專權,為禍甚烈,朝中公卿均思鏟除奸黨,奈何董卓勢大,眾官束手。時有草草孟德,願冒死刺殺董卓此獠,王允出家傳寶刀助其,豈知天不從人意,最後刀失人逃,董賊為禍更甚!
然,天無絕人之路,王允之女貂蟬橫空出世,美女一出,所向批靡,董卓呂布父子暈頭轉向;王允使出「連環計」,輕松將懂卓斬落馬下,更以貂蟬收服了呂布這等絕世猛將,一度讓人疑為亂世將結。
評論:七星之利,草草之勇謀,均對董賊無效;唯美人一笑,傾城傾國,呂布、董卓江山不顧,父子反目……
所以,三國第三名刀是:美色(色字當頭一把刀啊,嘿嘿)。
第四:雙劍
使用者:劉備
簡介:和青龍刀、蛇矛同時出爐,沒有什麼太過有名的記載,可能和劉備的個人武力有關;疑為刀、矛殘鐵所鑄(假的);這應該和劉備身份有關,他是一個「主公」而非戰將,上場的時間並不多,最有名的一戰是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吧,可惜的是劍上並沒有沾上天下第一高手的鮮血,不然可能會身價倍增!
劉備身在市井,卻心懷天下;多年來東征西討,南竄北逃,始終以光復漢室為己任,不管何種條件之下,他終是能夠忍耐,然後東山再起……最後終得荊州,再得西川,成就一代霸業;雖說江東孫夫人一度以柔情讓其忘呼所有,但一經下人提醒,立即悔恨不已……
評論:有什麼比出現一個能與自己相抗的對手更讓人高興的呢?又有什麼能比這件事更可怕的的?草草沒殺他,也許是因為看他實在沒有本錢,但是劉備卻在自己的努力下,終於有了與草草相抗的實力,是什麼讓他如此堅持?心中的抱負和野心。
所以,三國第四利器:野心。
Ⅳ 簡述八陣圖(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所創的一種神奇陣法,按遁甲的休 生 傷 杜 景 死 驚 開八門布置,變化萬端專,鬼神莫測,可擋屬十萬精兵.諸葛孔明曾在江邊亂石堆處用石頭砌出八陣圖,困住東吳都督陸遜,後得黃承彥指點方可從八陣圖中脫困.六齣祁山之時,諸葛亮擺出八陣圖與司馬懿斗陣,大敗魏軍.依<<三國演義>>描述,八陣圖以奇門術數為根基,可奪天地之造化,更兼有幻陣的威能.
杜工部有詩嘆曰: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Ⅳ 三國八陣圖
編輯本段【簡介】
三國時諸葛亮創設的一種陣法。相傳諸葛孔明御敵時以亂石堆成石陣,按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擋十萬精兵。(見《三國演義》)
編輯本段【記載】
據《三國志_蜀志_諸葛亮傳》載:「(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後人考其遺跡繪成圖形,見《武備志》。據記載,八陣圖遺跡有三處:《水經_沔水注》及《漢中府志》說在陝西沔縣(今勉縣)東南諸葛亮墓東;《寰宇記》說在四川夔州(今奉節縣)南江邊,《明一統志》說在四川新都縣北三十里的牟彌鎮。
最近,河南省密縣發現一套我國最早的《風後八陣兵法圖》。該圖共分九幅,一幅為八陣正圖,其它八幅為八個陣式,即: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圖旁附有文字說明,詳細介紹了每個陣式在特殊環境下進攻退守的戰術應用。據《史記》載,風後為軒轅黃帝的一員將帥。密縣雲岩官遺存的唐朝軍事家、常州刺史獨孤及的《雲岩官風後八陣圖》碑,詳細記載了黃帝和風後研創《八陣圖》的事跡。此圖的發現,把我國八陣兵法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兩千五百年。
《周易》·諸葛亮·「八陣圖」
編輯本段【《周易》的精髓】
諸葛亮崇尚法家和黃老思想,同時精通易學。陳立夫先生曾為1994年舉行的全國第八次諸葛亮學術討論會題詞 「明易先知」,就明確指出了諸葛亮的「先知先覺」與其精通《周易》密切相關。
《周易》的精髓是將天、地、人視為一個整體,把不同質、不同態的事物聯系在一起,以探討其運行的規律。諸葛亮治國、用兵時十分注重天、地、人的綜合考察。他在《將苑·智用》中寫道:「順天、因時、依人以立勝。」強調一個優秀的將領應「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識地理,四海之內,視如室家」 (《將苑·將器》)。「夫行兵之勢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勢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星不殃,風氣調和。地勢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門幽洞,羊腸曲沃。人勢者,主聖將賢,三軍由禮,士卒用命,糧甲堅備。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者無敵,所擊者萬全矣。」(《將苑·兵勢》)這真是將《周易》天、地、人綜合一體的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周易講「數、理、相」的統一,「數、理」通過「相」表現出來。而「數、理」則和源本自然的「心」是同一的。正如陸九淵所說,「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而中國哲學的精髓也在把握一「心」,用來感通天地,感悟人生。
正所謂「相由心生」
周易的預測正是基於「心」所外現的「相」而作出的,是非常准確而科學的。但是,人的「心」卻是可變的,「心」則「相」也會隨著發生變化。故根據過去的相所做的預測便不會很准確了。
但人的「心」又並非變化無常,有一定的穩定性,是有規律的變化。故周易在總體的規律上所做的預測是非常准確的。和天氣預報相似,只能得其大概,不能得其細節。對細節的把握只能針對不遠的時間段作出。
但同時,也說明了另一個問題,算出的命並不能肯定必然的說明未來。命運的發展最終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相由心生」,真正自己努力擺脫命運的束縛,成了貴人,「相」也變成「貴人」相了。
編輯本段【卦象占筮】
從傳世的諸葛亮的有關著作來看,其中不但涉及《易》理,也透露出諸葛亮對卦象占筮的精通。如《陰符經注》雲:「天垂象,聖人則之,推甲之,畫八卦,考著龜,稽律歷,則鬼神之情,陰陽之理,昭著平象,無不盡矣。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六十甲子,轉而用之,神出鬼入,萬明一矣。」所謂「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就是指《周易》的占筮方法。
編輯本段【相關記載】
今人感到頗為神秘的「八陣圖」是不是子虛烏有呢?諸葛亮是否真的創有「八卦陣」呢?
《三國·蜀志·諸葛亮傳》記載:「亮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作為古代戰爭中一種戰斗隊形及兵力部署圖,諸葛亮的原「圖」今雖不見,然有傳說為諸葛亮練兵遺址的所謂「八陣圖壘」。
酈道元《水經注·江水》雲,這種「圖壘」皆壘細石為之。共有三處:一在陝西沔縣;一在重慶奉節;一在四川新繁,尤以在奉節者最為著名。奉節原為古魚復縣,治所在今奉節東白帝城,三國時劉備改名永安,唐改稱奉節。
諸葛亮「八陣圖壘」據傳就在永安宮南江灘上。根據唐代李鑒《太白陰經》、李靖《問對》等記載,以及當代學者的推演(見《孫子學刊》1994年第9期封底),現將諸葛亮的「八陣圖」示意如下:
編輯本段【八陣圖的命名和組成】
八陣圖分別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命名,加上中軍共是九個大陣。中軍由十六個小陣組成,周圍八陣則各以六個小陣組成,共計六十四個小陣。八陣中,天、地、風、雲為「四正」,龍(青龍)、虎(白虎)、鳥(朱雀)、蛇(螣蛇)為「四奇」。另外,尚有二十四陣布於後方,以為機動之用。
編輯本段【發展歷程】
縱觀《唐太宗李公衛問對》全書,可發現八陣圖的發展和改進的全過程:
黃帝《握奇文》------五陣,握機陣,丘井之法
↓↓↓
姜尚《太公兵法》---太公陣
↓↓↓
司馬穰苴《司馬法》---五行陣
↓↓↓
管仲--------重新整理〈太公兵法〉
↓↓↓
孫武《孫子兵法》-----八卦陣
↓↓↓
諸葛亮《八陣圖法》----八陣圖
↓↓↓
韓擒虎------九軍陣法,即八陣圖的別名
↓↓↓
李靖《衛公兵法》----六花陣
↓↓↓
李績《衛公兵法》----六花陣
可以看出《八陣圖》淵源極深,可以追溯到上古華夏的黃帝。經過姜太公,司馬穰苴,管仲,孫武等人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到三國時期,諸葛亮使他達到了頂鋒,完善為八陣!唐代李靖由於九個陣指揮過於復雜而簡化為六花陣。
編輯本段【八陣圖的特點】
八陣圖的特點,正如李靖《問對》所指出的,是「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內圓外方」;而其構想,則與《周易》是分不開的。八陣的排列,實際是一幅「文王八卦方點陣圖」(即「後天八卦圖」)。八陣中的每一陣都由六小陣組成,取《周易》六爻之意。八陣加中軍的總共六十四個小陣,與《周易》別卦的六十四卦相合。至於八陣圖的奇正之法,即杜牧之《孫子注》所說的「奇亦為正之正,正亦為奇之奇,彼此相窮,循環無窮」,則更是《易》理在布陣中的具體應用。(林花甲2005年2月)
「八陣圖村落」就坐落在金壇儒林鎮東南的大魯墅和小魯墅村,因歷經數百年的滄桑巨變,「八陣圖村落」早已面目全非。上圖為「八陣圖村落」的分布圖。
編輯本段【內容記載】
諸葛亮創制的「八陣圖」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戰陣法。謹慎堂《諸葛氏宗譜》就載有「八陣功高妙用藏與名成八陣圖」的詩詞贊歌。
天覆陣贊:天陣十六,外方內圓,四為風揚,其形象天,為陣之主,為兵之先。善用三軍,其形不偏。
地載陣贊:地陣十二,其形正方,雲主四角,沖敵難當,其體莫測,動用無窮,獨立不可,配之於陽。
風揚陣贊:風無正形,附之於天,變而為蛇,其意漸玄,風能鼓物,萬物繞焉,蛇能為繞,三軍懼焉。
雲垂陣贊:雲附於地,始則無形,變為翔鳥,其狀乃成,鳥能突出,雲能晦異,千變萬化,金革之聲。
龍飛陣贊:天地後沖,龍變其中,有爪有足,有背有胸。潛則不測,動則無窮,陣形赫然,名象為龍。
虎翼陣贊:天地前沖,變為虎翼,伏虎將搏,盛其威力。淮陰用之,變為無極,垓下之會,魯公莫測。
鳥翔陣贊:鷙鳥將搏,必先翱翔,勢臨霄漢,飛禽伏藏。審之而下,必有中傷,一夫突擊,三軍莫當。
蛇蟠陣贊:風為蛇蟠,附天成形,勢能圍繞,性能屈伸。四奇之中,與虎為鄰,後變常山,首尾相困。
「八陣圖」的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間地,為天地風雲正陣,作為正兵。西北者為乾地,乾為天陣。西南者為坤地,坤為地陣。東南之地為巽居,巽者為風陣。東北之地為艮居,艮者為山,山川出雲,為雲陣,以水火金木為龍虎鳥蛇四奇陣,作為奇兵。布陣是左為青龍(陣),右為白虎(陣),前為朱雀鳥(陣),後為玄武蛇(陣),虛其中大將居之。八陣又布於總陣中,總陣為八八六十四陣,加上游兵24陣組成。總陣陰陽之各32陣,陽有24陣,陰有24陣。游兵24陣,在60陣之後,凡行軍、結陣、合戰、設疑、補缺、後勤全在游兵。有贊歌頌揚「八陣圖」威力無比:「陣間容陣、隊間容隊;以前為後,以後為前;進無速奔、退無遽走;四頭八尾,觸處為首;敵沖其中、兩頭皆救;奇正相生,循環無端;首尾相應、隱顯莫測;料事如神,臨機應變。」「八陣之法,一陣之中,兩陣相從,一戰一守;中外輕重,剛柔之節,彼此虛實,主客先後,經緯變動,正因為基,奇因突進,多因互作,後勤保證。」
編輯本段【相關詩詞】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解釋
這是作者初到夔州時作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於大歷元年(766)。
「八陣圖」,指由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所組成的軍事操練和作戰的陣圖,是諸葛亮的一項創造,反映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這兩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
第一句是從總的方面寫,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為卓絕。三國並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許多因素,而諸葛亮輔助劉備從無到有地創建蜀國基業,應該說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這一高度概括的贊語,客觀地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歷史真實。
第二句是從具體的方面來寫,說諸葛亮創制八陣圖使他聲名更加卓著。對這一點古人曾屢加稱頌,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寫道:「一統經綸志未酬,布陣有圖誠妙略。」「江上陣圖猶布列,蜀中相業有輝光。」而杜甫的這句詩則是更集中、更凝煉地贊頌了諸葛亮的軍事業績。頭兩句詩在寫法上用的是對仗句,「三分國」對「八陣圖」,以全局性的業績對軍事上的貢獻,顯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
在結構上,前句劈頭提起,開門見山;後句點出詩題,進一步贊頌功績,同時又為下面憑吊遺跡作了鋪墊。「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兩句就「八陣圖」的遺址抒發感慨。「八陣圖」遺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宮前平沙上。
據《荊州圖副》和劉禹錫《嘉話錄》記載,這里的八陣圖聚細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圍,縱橫棋布,排列為六十四堆,始終保持原來的樣子不變,即使被夏天大水沖擊淹沒,等到冬季水落平川,萬物都失故態,唯獨八陣圖的石堆卻依然如舊,六百年來巋然不動。前一句極精煉地寫出了遺跡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徵。「石不轉」,化用了《詩經。邶風。柏舟》中的詩句「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在作者看來,這種神奇色彩和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內在的聯系:他對蜀漢政權和統一大業忠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動搖。同時,這散而復聚、長年不變的八陣圖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諸葛亮對自己齎志以歿表示惋惜、遺憾的象徵,所以杜甫緊接著寫的最後一句是「遺恨失吞吳」,說劉備吞吳失計,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統一大業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遺恨。當然,這首詩與其說是在寫諸葛亮的「遺恨」,無寧說是杜甫在為諸葛亮惋惜,並在這種惋惜之中滲透了杜甫「傷己垂暮無成」(黃生語)的抑鬱情懷。 這首懷古絕句,具有融議論入詩的特點。但這種議論並不空洞抽象,而是語言生動形象,抒情色彩濃郁。詩人把懷古和述懷融為一體,渾然不分,給人一種此恨綿綿、余意不盡的感覺。
八陣磧
蘇軾
平沙何茫茫,彷彿見石蕝。
縱橫滿江上,歲歲沙水嚙。
孔明死已久,誰復辨行列。
神兵非學到,自古不留訣。
至人已心悟,後世徒妄說。
自従漢道衰,蜂起盡奸傑。
英雄不相下,禍難久連結。
驅民市無煙,戰野江流血。
萬人賭一擲,殺盡如沃雪。
不為久遠計,草草常無法。
孔明最後起,意欲掃群孽。
崎嶇事節制,隱忍久不決。
志大遂成迂,歲月去如瞥。
六師紛未整,一旦英氣折。
惟餘八陣圖,千古壯夔峽。
編輯本段【孫臏兵法】
八陣(1)
孫子曰:智不足,將兵,自恃也。勇不足,將兵,自廣也。不知道,數戰不足,將兵,幸也。夫安萬乘國(2),廣萬乘王,全萬乘之民命者,唯知道。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情,陣則知八陣之經,見勝而戰,弗見而諍(3),此王者之將也。
孫子曰:用八陣戰者,因地之利,用八陣之宜。用陣三分,誨陣有鋒,誨鋒有後(4),皆待令而動。斗一,守二(5)。以一侵敵,以二收。敵弱以(6)亂,先其選卒以乘之(7)。敵強以治(8),先其下卒(9)以誘之。車騎與(10)戰者,分以為三,一在於右,一在於左,一在於後。易(11)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厄(12)則多其弩。險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擊死(13)。
(1) 此是篇題,寫在本篇第一簡簡背。古人講布陣之法多稱「八陣」。「八陣」不是指八種不同的陣。
(2) 萬乘國,指可以出兵車萬乘的大國。
(3) 諍(zheng證),借為靜。意謂沒有取勝的把握就按兵不動。
(4) 誨,疑借為每。鋒,先鋒部隊。後,後續部隊。
(5) 意謂以三分之一的兵力與敵交戰,以三分之二的兵力等待時機。
(6) 以,猶言「而」。下文「敵強以治」同。
(7) 乘,凌犯。意謂先以精兵攻擊敵人。
(8) 治,嚴整。意謂敵人戰鬥力強,陣容嚴整。
(9) 下卒,戰鬥力弱的士卒。
(10) 與,參與。
(11) 易,地形平坦。
(12) 厄(e餓),指兩邊高峻的狹窄的地形。
(13) 生、死,指生地、死地。
編輯本段【電視劇八陣圖】
周海媚 飾演 韓蝶衣(玉蟬之女、與千尋為同母異父的姐妹)關系復雜
(天雷針)
於波 飾演 荀日照(靖國府公子、千尋的未來夫婿、深愛千尋)
(孔明扇)
楊俊毅 飾演 雪痕 (荀日照的結拜大哥、同樣深愛千尋)
(龍騰鞭)
陳法蓉 飾演 拾歡 (深愛雪痕) 本來就是一對兒嘛!!
(悲鳴琴)
陽光 飾 桃花 (黃金戩)
蔡少芬 飾 千尋(夜磷刀)
於菲 飾 李亨 (紫薇劍)
王九勝 飾 千沖 (後羿弓)
千魁乃是長安首富、千家莊的莊主,富可敵國、家財無數........。早年有「笑面閻羅」的江湖稱號,是個殺人無數的一代梟雄。自從有了妻子玉蟬之後,便金盆洗手,過起了妻賢女孝的富足生活,靠經營千家莊的數百條貨船營運貨物不斷壯大千家莊的生意,直至成為長安首富。妻子玉蟬美麗溫柔、溫婉大方,深得千魁的寵愛。兩人育有一女千尋,從小嬌灌卻有著一副男孩子的性格、繼承了母親的美麗漂亮卻是大大咧咧、闖禍無數。千魁還有一義子千沖,從小收養,對千魁和千家莊無比忠心,對千尋也是非常寵愛。一家人本來是非常幸福美滿的生活在一起。
誰知有一日,莊裡來了一位叫楚楚(蝶衣的化名)的姑娘,想要約見夫人玉蟬。玉蟬和她見完面之後就無端中毒,幸千魁趕回,為愛妻用真氣化解了毒素。原來,楚楚(蝶衣)正是玉蟬和前夫韓傑1年前所生之女,現在是回來找她的娘親報仇來了。緊接著,玉蟬在花園里種的十分珍愛的牡丹也讓人在一夜之間下毒全部毒死.......,千魁和玉蟬恩愛的夫妻關系也面臨著岌岌可危的考驗...........。
原來18年前,玉蟬本和韓傑是一對人人羨慕的夫妻,育有一女蝶衣,而千魁是韓傑的結拜兄弟,玉蟬也就是他的大嫂。可當千魁第一眼見到這位大嫂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個女人是他一輩子都在尋找的夢中之人,他想要得到她。可朋友妻不可欺,更何況是兄長的妻子呢?!可他真的是太太太愛她了,這使他不顧一切的做出了負盡天下所有人的事情,就是下毒加害了他的兄長韓傑。他找苗疆的毒王研製了一種叫做「七蟲七花酒」的毒酒,還沒等到毒王研製出解葯,他便殺死了毒王,把此酒讓韓傑喝下了。本以為韓傑已死,誰知,韓傑卻輾轉活了下來。當他得知,玉蟬最終還是愛上了千魁,並和千魁喜結連理之後,就開始嚴格教育蝶衣長大之後要找千魁和玉蟬報仇。
編輯本段【八陣圖遺址】
八陣圖遺址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彌牟鎮西南,相傳為諸葛亮推演兵法、操練士卒所用。據古籍記載:「八陣者,象八卦以定位,因井地而制形,兵之紀律也。武侯推演,盡得其妙。」另據《八陣圖碑記》雲:「諸葛武侯之八陣圖,在蜀者二,一在夔州永安宮,一在新都彌牟鎮。」(彌牟鎮原屬新都縣)該遺址今僅余土壘六座,當年之風貌已盪然無存。1981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Ⅵ 三國演義的法陣有哪些呢
一字長蛇陣,
二龍出水陣,
天地三才陣,
四門兜底陣,
五虎群羊陣,
六丁六甲陣,
七星北斗陣,
八門金鎖陣,
九字連環陣,
十面埋伏陣。
魚鱗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結,分作若干魚鱗狀的小方陣,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屬於進攻陣形。戰術思想:「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對敵陣中央發起猛攻,已方優勢時使用,陣形的弱點在於尾側。
鋒矢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結,前鋒張開呈箭頭形狀,也是屬於進攻陣形。戰術思想:「中央突破」。鋒矢陣的防禦性較魚鱗陣為好,前鋒張開的「箭頭」可以抵禦來自敵軍兩翼的壓力,但進攻性稍差,陣形的弱點仍在尾側。
鶴翼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以重兵圍護,左右張開如鶴的雙翅,是一種攻守兼備的陣形。戰術思想:左右包抄。鶴翼陣要求大將應有較高的戰術指揮能力,兩翼張合自如,既可用於抄襲敵軍兩側,又可合力夾擊突入陣型中部之敵,大將本陣防衛應嚴,防止被敵突破;兩翼應當機動靈活,密切協同,攻擊猛烈,否則就不能達到目的。
偃月陣:全軍呈弧形配置,形如彎月,是一種非對稱的陣形,大將本陣通常位於月牙內凹的底部。作戰時注重攻擊側翼,以厚實的月輪抵擋敵軍,月牙內凹處看似薄弱,卻包藏凶險,大將本陣應有較強的戰力,兵強將勇者適用,也適用於某些不對稱的地形。
方圓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央,外圍兵力層層布防,長槍、弓箭在外,機動兵力在內,與優勢敵軍交戰時使用,戰術思想:密集防禦。方圓陣的隊形密集,防禦力強,因隊形密集限制了機動,缺少變化,敵軍敗退亦難以追擊,攻擊性較差。
雁行陣:兵力配置如大雁飛過的斜行,以充分發揮射擊兵種的威力。冷兵器時代以白刃戰為主,雁行陣較為少用,但也應結合具體的情況。個人認為,「騎鐵」很適合使用。
長蛇陣:用於行軍或追擊的一路縱隊,機動力強,戰鬥力弱。
衡軛陣:與長蛇相似,採用多路縱隊並排的形式,戰鬥力較長蛇陣強。「武田八陣」是很有代表性的陣形,另外還介紹一種車懸陣,車懸陣為日本戰國名將上杉謙信所創。車懸陣的與方圓陣相似,大將位於陣形中央,外圍兵力層層布設,不同之處在於,機動兵力在外,結成若干游陣,臨戰時向同一方向旋轉,輪流攻擊敵陣,形如一個轉動的車輪。其意義在於:向敵軍的一部不斷地施加壓力,使其因疲憊而崩潰,己方則因為輪流出擊而得到補充和休整,恢復戰力。不容質疑,這種戰術是很優秀的。車懸陣受地形的制約大,要便於機動;要求大將有高超的戰術指揮能力,應善於尋找戰機和在軍隊的輪換中避免疏漏;戰力持久卻不利速決。
此外還有虎韜、卧龍、輪違、大妄、虎亂、亂劍、雲龍、飛鳥、松皮、流行、井雁行直、將棋頭、別手直等陣,不一一詳解。
Ⅶ 古人如何打「群架」,三國時期都有哪些有名的陣法
著名的錐形陣在三國運用的很廣泛。這個陣法主要是在《孫臏兵法》中寫到,錐形陣就像錐子一樣,是一種很有效的沖鋒陣法,這種陣法強勁有力,前鋒尖銳迅速,兩翼堅強有力,這種陣法需要高度的配合,需要精銳的前鋒在狹窄的正面進行攻擊,然後慢慢的突破、割裂敵人的陣型,然後再慢慢的兩翼擴大,最後擊敗敵人,這種陣法需要很精銳的兵,需要兇悍的將領,否則很難成功的。這個陣法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這個陣法很有效,成功率很高,很多將領都成功的擊退了敵人。
古代的陣法還有好多好多,可見古人的智慧有多大,我們也能從古人的智慧中學習到很多地方,所以智慧是無處不在的。
Ⅷ 三國演義中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指的是
功蓋三分國說的是諸葛亮的功績:幫助劉備與孫權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內、八陣圖是諸葛容亮在自己住的地方前用石頭擺的陣,後來曾將陸遜困入陣中險些全軍覆沒,是諸葛亮的岳父不忍他們死在陣中,沒聽諸葛亮死前的交代把他們帶了出來,後來才有了八陣圖一說
Ⅸ 《三國演義》十大陣法
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兜底陣,五虎群羊陣,六丁六甲陣,七星北斗陣,八門金鎖陣,九字連環陣,十面埋伏陣
Ⅹ 三國時期誰最懂陣法
當然是諸葛亮了,杜甫還有一首蜀相裡面也說了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