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著名篇目
『壹』 《戰國策》中寫先憂後樂的篇目有哪些
《戰國策·魏策一》寫高枕無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貳』 求下列古文的詞解批註!!!注意是詞解!!!均為《戰國策》篇目!!
馬援戒兄子嚴敦書 馬援
援兄子嚴、敦,並喜譏議,而通輕俠客。援前在交趾,還書誡之日:「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結 ,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願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致客,數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願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 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願子孫效也。」
晏子不死君難——襄公二十五年 左 傳
崔武子見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弒之。
晏子立於崔氏之門外,其人曰:「死乎?」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歸乎?」曰:「君死安歸?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昵,誰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弒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將庸何歸?」
門啟而入,枕屍股而哭。興,三踴而出。人謂崔子必殺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叄』 戰國策 有西漢__整理而成 高中課本里有什麼篇目
西漢劉向整理的,高中篇目有《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後》
『肆』 《戰國策》《左傳》《國語》《孟子》的成語,要出自哪個篇目
《戰國策》:反璞歸真 《戰國策·齊策》
高枕無憂 《戰國策·魏策一》
汗馬功勞 《戰國策·楚策》
狐假虎威 《戰國策·楚策一》
畫蛇添足 《戰國策·齊策二》
狡兔三窟 《戰國策·齊策四》
門庭若市 《戰國策·齊策一》
亡羊補牢 《戰國策·楚策四》
《左傳》:一鼓作氣《曹劌論戰》
風馬牛不相及《齊伐楚盟於召陵》
退避三舍《晉楚城濮之戰》
厲兵秣馬《秦晉餚之戰》
《國語》:
《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國語·魯語》:勞思逸淫
《國語·楚語下》:「人之求多聞善敗,以鑒戒也。」 引以為戒
《國語·越語下》:「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
孟子:
明察秋毫
緣木求魚(《梁惠王章句上》)
揠苗助長
出類拔萃(《公孫丑章句上》
為富不仁
一傅眾咻(《滕文公章句上》)
自暴自棄
好為人師(《離婁章句上》)
左右逢源
夜以繼日(《離婁章句下》)
集大成者
金聲玉振(《萬章句下》)
一曝十寒
專心致志(《告子章句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告子章句下》)
言近旨遠
同流合污(《盡心章句下》)
出爾反爾(《梁惠王章句下》 )
綽綽有餘(《公孫丑章句下》)
自怨自艾(《萬章句上》)
『伍』 《戰國策》中的著名篇目
鄒忌諷齊王納諫
觸龍說趙太後
『陸』 戰國策 朝代、基本內容、入選篇目及相關內容、文學史上的地位 親們,不要粘文庫太多了
1.朝代:西漢 劉向編纂 最早的作者已經不可考
2.基本內容
《戰國策》回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答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bǎi hé)的斗爭。,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資料,主要出於戰國時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記載,匯集成書,當在秦統一以後。原來的書名不確定,西漢劉向考訂整理後,定名為《戰國策》。總共三十三篇,按國別記述,計有東周一、西周一、秦五、齊六、楚四、趙四、魏四、韓三、燕三、宋、衛合為一、中山一。記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統一。以策士的游說活動為中心,反映出這一時期各國政治、外交的情狀。全書沒有系統完整的體例,都是相互獨立的單篇。
3.入選篇目,是指教科書嗎?
初中:《唐雎不辱使命》 《鄒忌諷齊王納諫》
高中:荊軻刺秦王 《戰國策·甘茂亡秦》等
4.文學地位:
《戰國策》的文學成就非常突出,在中國文學史上,它標志著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一個新時期,文學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地刻畫,語言文字的運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鮮明的藝術特色。
『柒』 《史記》與《戰國策-趙策》相同的篇目是哪些
序
第一篇 東周策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秦攻宜陽
東周欲為稻
周文君免工師籍
溫人之周
杜赫欲重景翠於周
宮他亡西周之東周
第二篇 西周策
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
秦令樗里疾以車百乘入周
雍氏之役
雍氏之役
司寇布為周最謂周君
秦欲攻周
第三篇 秦策一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
秦惠王謂寒泉子曰
張儀說秦王曰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
楚攻魏張儀謂秦王
張儀又惡陳軫於秦王
陳軫去楚之秦
第四篇 秦策二
齊助楚攻秦
楚絕齊齊舉兵伐楚
醫扁鵲見秦武王
秦武王謂甘茂曰
甘茂亡秦且之齊
秦宣太後愛魏丑夫
第五篇 秦策三
秦客卿造謂穰侯曰
范睢因王稽入秦
范睢至秦
范睢曰臣居山東
天下之士合從相聚於趙
應侯失韓之汝南
秦攻邯鄲
蔡澤見逐於趙
第六篇 秦策四
秦昭王謂左右
秦王欲見頓弱
頃襄王二十年
或為六國說秦王
第七篇 秦策五
謂秦王
秦王與中期爭論
濮陽人呂不韋
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
文信侯出走
四國為一
第八篇 齊策一
靖郭君將城薛
靖郭君善齊貌辨
成侯鄒忌為齊相
田忌亡齊而楚
鄒忌修八尺有餘
秦假道韓魏以攻齊
秦伐魏
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
張儀為秦連橫齊王
第九篇 齊策二
張儀事秦惠王
昭陽為楚伐魏
秦攻趙長平
第十篇 齊策三
楚王死太子在齊質
齊王夫人死
孟嘗君將入秦
孟嘗君舍人
孟嘗君出行五國
齊欲伐魏淳於髡謂齊王
第十一篇 齊策四
齊人有馮諼
齊宣王見顏
先生王斗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
齊人見田駢
第十二篇 齊策五
蘇秦說齊閔王
第十三篇 齊策六
齊負郭之民有狐?者
燕攻齊取七十餘城
燕攻齊齊破
齊閔王之遇殺
齊王建入朝於秦
第十四篇 楚策一
五國約以伐齊
楚宣王問群臣曰
江乙說於安陵君
韓公叔有齊魏
蘇秦為趙合從說楚
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
威王問於莫敖子華
第十五篇 楚策二
魏相翟強死
楚懷王拘張儀
楚襄王為太子之時
第十六篇 楚策三
蘇子謂楚王曰
蘇秦之楚
張儀之楚貧
張儀逐惠施於魏
第十七篇 楚策四
魏王遺楚王美人
庄辛謂楚襄王曰
有獻不死之葯於荊王者
客說春申君曰
天下合縱使魏加
楚考烈王無子
第十八篇 趙策一
知伯從韓魏兵以攻趙
晉畢陽之孫豫讓
腹擊為室而鉅
蘇秦說李兌
趙王封孟嘗君以武城
第十九篇 趙策二
蘇秦從燕之趙始合從
張儀為秦連橫說趙王
武靈王平晝閑居
第二十篇 趙策三
趙惠文王三十年
秦圍趙之邯鄲
鄭同北見趙王
第二十一篇 趙策四
齊欲攻宋秦令起賈禁之
五國伐秦無功
客見趙王
趙太後新用事
第二十二篇 魏策一
知伯索地於魏桓子
樂羊為魏將而攻中山
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
蘇子為趙合從說魏王
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
張儀以秦相魏
公孫衍為魏將
第二十三篇 魏策二
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
魏惠王死
田需貴於魏王
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
梁王魏嬰觴諸侯於范台
第二十四篇 魏策三
秦敗魏於華
齊欲伐魏
齊欲伐魏
第二十五篇 魏策四
獻書秦王
魏王問張旄
秦攻韓之管
長平之役
魏王欲攻邯鄲
信陵君殺晉鄙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
第二十六篇 韓策一
申子請仕其從兄官
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
張儀為秦連橫說韓王
五國約而攻秦
秦韓戰於濁澤
第二十七篇 韓策二
楚圍雍氏五月
齊令周最使鄭
公叔且殺幾瑟
史疾為韓使楚
韓傀相韓
第二十八篇 韓策三
或謂韓公仲
或謂韓王曰
秦大國
韓氏逐向晉於周
安邑之御史死章
段干越人謂新城君
第二十九篇 燕策一
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
燕文公時
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
張儀為秦破從連橫
宮他為燕魏
燕昭王收破燕
第三十篇 燕策二
蘇代為燕說齊
蘇代自齊獻書於燕王
燕飢趙將伐之
昌國君樂毅
趙且伐燕
第三十一篇 燕策三
燕太子丹質於秦亡歸
第三十二篇 宋、衛策
公輸般為楚設機
智伯欲伐衛
智伯欲伐衛
衛嗣君時胥靡逃之魏
第三十三篇 中山策
陰姬與江姬爭為後
中山君饗都士
『捌』 《古文觀止》究竟有那些篇目
古文觀止復》所選之文上制起先秦,上迄明末,大體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發展的大致輪廓和主要面貌。其中包括《左傳》34篇 ,《國語》11篇, 《公羊古文觀止》所選之文上起先秦,上迄明末,大體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發展的大致輪廓和主要面貌。其中包括《左傳》34篇 ,《國語》11篇, 《公羊傳》3篇、 《禮記》6篇, 《戰國策》14篇,韓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歐陽修11篇,蘇軾文11篇,蘇轍文3篇,王安石3篇……共222篇傳》3篇、 《禮記》6篇, 《戰國策》14篇,韓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歐陽修11篇,蘇軾文11篇,蘇轍文3篇,王安石3篇……共222篇
『玖』 戰國策里哪些是名篇
目錄
周策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東周欲為稻
秦令樗里疾以車百乘入周
韓魏易地
秦策
衛鞅亡魏入秦
蘇秦始將連橫
張儀說秦王
楚攻魏張儀謂秦王
秦武王謂甘茂
甘茂亡秦且之齊
甘茂相秦
秦客卿造謂穰侯
范子因王稽入秦
應侯謂昭王
天下之士合從相聚於趙
或為六國說秦王
謂秦王曰
濮陽人呂不韋賈於邯鄲
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
齊策
鄒忌修八尺有餘
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
張儀為秦連橫齊王
張儀事秦惠王
昭陽為楚伐魏
秦攻趙長平
孟嘗君將入秦
淳於髡一日而見七人於宣王
齊人有馮諼者
先生王斗造門而欲見齊宣王
蘇秦說齊閔王
燕攻齊取七十餘城
楚策
蘇秦為趙合從
張儀為秦破從連橫
楚王將出張子
楚襄王為太子之時
蘇子謂楚王
張儀之楚貧
唐且見春申君
庄辛謂楚襄王
天下合從
趙策
知伯帥趙韓魏而伐范中行氏
蘇秦說李兌
蘇秦從燕之趙
張儀為秦連橫說趙王
武靈王平晝間居
秦圍趙之邯鄲
衛靈公近雍疸彌子瑕
五國伐秦無功
虞卿請趙王
趙太後新用事
魏策
西門豹為鄴令
魏文侯與田子方飲酒而稱樂
蘇代為田需說魏王
五國伐秦
芒卯謂秦王
魏太子在楚
信陵君殺晉鄙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
韓策
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
顏率見公仲
楚圍雍氏五月
韓傀相韓
韓氏逐向晉於周
燕策
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
蘇代謂燕昭王
蘇代為燕說齊
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
而攻齊
齊韓魏共攻燕
燕太子丹質於秦
宋衛策
公輸般為楚設機
衛人迎新婦
中山策
司馬熹三相中山
中山君饗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