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傳播知名學者

傳播知名學者

發布時間: 2020-12-14 17:48:48

Ⅰ 請問當今傳播學界最厲害的學者是誰,具體介紹一下

10個將在新聞傳播學史上留名的學者——10種學術精神
作者: 傳播者2003 | 2004年08月02日10時08分 | 原始出處:考研加油站 | 【原文地址】 【內容提要】 張國良(復旦)
中國最早涉足傳播學的元老之一,堅定的實證主義者。目前正帶著它的博士生在檢驗「議程設置」在中國是否存在。這種為後人鋪路的精神值得頌揚。

黃旦(復旦)
在當代中國新傳學術界,能安心做學問的人真的不多,黃算一個。作為浙江省新聞自學考試教材的新聞理論充滿著智慧的思考,有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黃給博士生開的課是「傳播學史」,這本書也即將出版,我個人非常看好。
[強烈推薦:《新聞傳播學》(修訂版)]

呂新雨(復旦)
研究記錄片的高手,個人不認為在當前學術界沒有出其右者。不輕易轉換研究方向,一口井挖到底的學術態度,值得學習。

張詠華(上外)
90年代對傳播學作出大貢獻的人里,一定有它一席之地。張算是為數不多的精通傳播學的學者之一。它的論文扎扎實實,一篇就是一篇,很實在,也很有說服力。

李希光(清華)
從記者搖身一變成為教書匠,拋出一個不成熟的「妖魔化」而一舉成名。網上被罵的激烈程度僅次於喻國明。但個人認為它還是給死氣沉沉的學術界帶來了一股新鮮的空氣,教書育人的方法也別具一格。即使它不算一個優秀的學者,也一定算一個出色的教育家。
[強烈推薦:《新聞學核心》]

丁俊傑(北廣)
從廣告學的角度研究傳播學,為學人指明了一條新穎的道路,不過最近好象轉變了方向,研究經營管理去了。

喻國明(人大)
號稱「媒介軍師」。知識經濟時代的知本家,在新傳學界賺外塊最多的應該是它滴說。學問的好壞且不說,能賺(騙)到錢應該比什麼都重要吧。從一個側面說明它的一套在業界還是有點地位。我個人對它印象很糟糕,這里先不提。

陳力丹(社科院)
和黃旦一樣,少有的真正意義上的學者。和黃旦不同的是,「外交」活動比較頻繁,學術上是個多面手,涉及馬克思主義新聞學,外國新聞史,輿論學。尤其是新作《外國新聞傳播史》更是按照新的體系去編寫,自稱「得意之作」。
[強烈推薦:《外國新聞傳播史》]

杜駿飛(南大)
八年的廣告人經驗使其思想充滿了創意,其創新精神學界鮮有人能及。之與傳播學,走的是玄化的道路,以理性思辯見長。從某種意義上說,其試圖使傳播學哲學化。不過,它的書能否看懂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強烈推薦:《彌漫的傳播》]

展江(青年政治學院)
「展江是個翻譯家!」(南大某老師語)。翻譯的《美國新聞史》(7版)很好看,是新聞傳播系研究生的必讀書。目前又在翻譯拉斯韋爾的成名作。

Ⅱ 傳播學的名人及其主要思想

四大奠基人+一個創始人 拉斯韋爾
美國政治學家,1926年發表《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對傳播學的貢獻集中在宣傳分析和傳播過程研究。是美國系統研究政治傳播第一人,是研究宣傳的權威,對宣傳作了定義,並進一步發展了對宣傳進行分析的基本方法。1948年《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是對傳播過程、結構及功能做的一個較全面的論述,明確提出傳播過程及五個要素(5W經典模式),奠定了傳播學研究的基本范圍和層面。

盧因
美籍社會心理學家,最早提出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場論」和「群體動力論」。一個群體就是一個場,群體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個體簡單相加,群體與個體關系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群體。群體的規范直接制約和影響個人行為。傳播者要通過傳播改變一個人的態度、認識和觀念,不僅要考慮它的個人因素,更要考慮它所屬的群體因素。他對美國傳播學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也為傳播學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層面。

拉扎斯菲爾德
美籍應用社會學家。主張將傳播媒介置於完整的社會環境中考察,並將傳播媒介社會影響的研究擴展到美國的政治生活中,代表作《人民的選擇》。提出了「輿論領袖」概念和兩級傳播理論,認為傳播媒介的作用是間接而有限的,結束了「槍彈論」,進入了「有限效果論」,使研究者深入認識傳播環節中眾多因素,推動了傳播學研究。

霍夫蘭
美國實驗心理學家,曾主持軍方的有關研究,主要用實驗方法研究人的態度與說服之間的關系。它的研究成果被認為是大眾傳播理論若乾重大貢獻的淵源,代表作是《傳播與說服》。他的研究沒有涉及現實社會運動中的媒介運動和大眾傳播,使用實驗法研究,研究對象范圍有限,因此存在局限性。

威爾伯.施拉姆
第一位傳播學家,傳播學之父。最大的成就是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多學科綜合起來進行研究,最終創立傳播學(《大眾傳播學》出版);不斷著書立說,推進傳播學發展,主要有《大眾傳播的過程與效果》《新媒介》《傳播學手冊等》;大力推進傳播學教育,擴大傳播學在教育及學術界的影響。先後創建四個研究機構,培養了一大批知名學者,形成了施拉姆學派。還周遊世界推廣美國的傳播學

Ⅲ 傳播學的四大奠基人是誰

傳播學四大奠基人
(1)拉斯韋爾

拉斯韋爾是政治學家,美回國科學院院士,曾任政治學協會主席、國答際法協會主席、國際政治心理協會名譽主席。他對傳播學的最大貢獻是一篇篇幅不大但影響巨大的論文《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此文可謂傳播學的開山之作或奠基之作。

(2)勒溫

心理學家,既是心理學中完形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社會心理學中團體動力學的創始人,而且由於率先將類似自然學科的試驗方法應用於社會心理學,被譽為「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他對傳播學的最大貢獻是提出「把關人」理論。

(3)霍夫蘭

他對於傳播學的貢獻在於一方面將心理實驗的方法引入了傳播領域,另一方面揭示了傳播效果形成的條件性和復雜性,從而成為否定早期「子彈論」重要依據。「勸服法」改變「態度」。霍夫蘭是通過實驗法測量態度改變的程度並以此驗證傳播效果的先驅者。

(4)拉扎斯菲爾德

社會學家,他以實證研究和應用研究著稱的社會學家。其貢獻:其一,兩級傳播理論。第一步是從大眾媒介到受眾上的一小部分人,由於這些人在傳播中表現活躍,被稱為「意見領袖」。第二步再由這一小部分意見領袖,將媒介的信息擴散到廣大的受眾那裡。

Ⅳ 新聞學傳播學著名的學者有哪些

方漢奇 程曼麗

Ⅳ 在傳播學形成過程中被公認為奠基人的學者有哪些

在傳播學過程中,被公認為奠基人的人的話,這個特別多,這個的話,新聞上的一些傳播,優質新聞媒體

Ⅵ 四大傳播學奠基人

四大傳播學奠基人,這個是比較有名的。都是一些有識的呀

Ⅶ 新聞傳播業界有哪些著名學者

國內的話:
1、新聞傳播學理論方面:成美、童兵教授著有《新聞學理論教程》版,李良榮教授著有權《新聞學概論》,甘惜分的《新聞理論基礎》,還有郭慶光、張國良、李良榮等等
2、新聞業務方面:有記者范長江,他的通訊集《中國西北角》《賽上行》廣受關注,還有記者蕭乾、穆青,新華社的徐占焜等等。

外國的話:
關注新聞學者李普曼;傳播四大奠基人盧因、拉扎斯菲爾德、拉斯韋爾、霍夫蘭;「傳播學之父」施拉姆;提出「公共領域」的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旗手哈貝馬斯;媒介狂熱者麥克盧漢等等……
西方是傳播學之源,相關重要學者很多,可以通過相關的概論性教材找到。

Ⅷ 傳播學者梅羅維茨的簡介

梅羅維茨的主要觀點

梅羅維茨(1985)認為,在現代社會,媒介的變化必然導致社會環境的變化,而社會環境的變化又必然導致人類行為的變化,其中尤其是電子傳播媒介對社會變化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更令人矚目,因為它能更有效地重新組織社會環境和削弱自然環境及物質「場所」間一貫密切的聯系。因此,梅氏聲稱,他提出新的媒介理論的目的就在於提供一種「研究媒介影響和社會變化的新方法」,以解釋和說明人類傳播活動中過去的、現在的和未來的這類變化現象。

梅羅維茨指出,戈夫曼只是分析了人際交流中「場所」不同、「話語」不同、所表達的情感亦不同的表面現象,而沒有揭示出「場所」對交流情境為什麼如此重要的真正原因。飯店服務員在「前台」和「幕後」的講話固然不同,但是,如果他們在議論顧客的古怪行為時忘了關上通訊聯絡系統,而讓這幾位顧客聽到了這種幕後的說笑,那麼這種說笑就不再是「幕後」的而是「前台」的了,也就顯得窘迫而不適當,從而會影響整個事情的情境。所以,他認為,地點場所對情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允許某些人聽到和看到正在其間發生的交流活動,而不讓其他人聽到和看到這些傳播活動。這就是說,由媒介所造成的信息環境比通常意義上的物質場所重要,而在確定信息環境與物質場所的界限時,接觸信息的機會則是判斷和辨別的一個關鍵因素。一間卧室可以充當某對夫妻之間進行密談的環境,因為其他人沒有機會接觸到他們密談的信息。同樣,一位政府首腦將他對成千上萬公眾演講的情境照搬到家庭或卧室之中,也是不適當的。因此,在梅羅維茨的媒介情境論中,情境就是信息系統,是一個重要觀點。構成信息系統的是「誰處在什麼地點」和「什麼類型的行為可被誰觀察到」的兩種情形,或者說是以人們接觸社會信息——自己和別人行為的消息——的機會為核心。在這信息系統內,「信息不但在自然環境中流通,也通過媒介傳播」,因此,「運用媒介所造成的信息環境如同地點場所一樣,都促成了一定的信息流通形式。」

梅羅維茨的另一主要觀點是:每一種獨特的行為需要一種獨特的情境。他認為,不同情境的分離使不同行為的分離成為可能,而不同情境的重疊或混淆則會引起行為的錯亂,因此,真正不同的行為需要真正不同的情境。人們需要始終如一地扮演自己的社會角色,而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情境一旦重疊或混淆,社會角色就會隨之變化,面對混亂的角色特點,人們會感到困惑不解、不知所措。

情境是動態的和可變的。梅羅維茨不同意「擬劇論」者的情境靜態觀,認為,「情境的分離和結合形式是一個可變因素,而不是個人或社會存在的一個靜態的方面。制約此情境的分離和結合形式的因素包括個人的生活決定和社會對媒介的運用情況。」這就是通過人們在傳播活動中努力使特定的行為與特定的動態的情境保持一致,從而前後一貫地演好某個規定的角色。但是,梅羅維茨指出,相安無事的人際交流情境,一旦遭到大眾傳播媒介的入侵,原先的和諧與平靜往往會受到破壞,引起麻煩。因為,大眾傳播媒介的運用混淆了區分不同情境的界線,將那些只適合某些人觀看的演出原封不動地搬給了整個社會來觀看了。比如,60年代後期黑人權利倡導者斯托克利·卡邁克爾在不同的特定物質場所里演講,他會既有忠實的黑人受眾群,也有熱情的白人聽眾群,因為他能根據聽眾對象的特點設計自己的演講內容和風格,投其所好。但是,當他需要運用廣播電視來討論黑人權利時,他既找不到明確的解決辦法,也無法設計出一種讓兩者都歡迎的演講內容。於是,他在大眾傳播中採用了適合運動主體黑人需求的辦法,結果他的演講激發了黑人受眾群的巨大熱情,但卻激起了白人受眾群的敵意和恐懼。

在對上述觀點論證中,又導致梅氏提出第三個觀點:電子媒介能促成原來不同情境的合並。首先,它促成了不同類型的受眾群的並合。梅氏認為,電子媒介不僅使在自然、物理環境中的團體傳播的不同受眾群趨向合並,也使許多世紀以來印刷媒介占統治地位下造成的不同受眾群趨向合並。印刷媒介要求傳播過程的參與者有閱讀能力和懂寫作技巧,接受一定的教育,這又會反過來影響和制約人們對印刷媒介的接觸,從而形成適合不同文化層次和類型的受眾群。相反,電視所展示的日常生活的視聽形象,幾乎「完全不是一種代碼」,是一種一看就懂的畫面,觀看電視的技巧極易掌握,無需接受特殊的訓練和教育。其次,電子媒介還促成了原先接受情境、順序和群體的改變。原先讀者閱讀印刷晶總是隨著年齡和文化程度的增長,先讀淺顯、簡單的,逐步再看深奧、復雜的;而看電視不需經過固定的階段和順序——人們不必先看簡單的電視節目,然後才能看復雜的電視節目。原先印刷媒介的受眾較為單純和易於把握,現今電子媒介的受眾是混雜的,不易把握。第三,電子媒介使原來的私人情境並人公共情境。梅羅維茨論述道:由於電子媒介代碼的簡單性,它們能將來自不同經驗世界的視聽形象顯示給許多不同的受眾群,造成了不同階層的受眾群對信息的更大程度的分享,從而促成許多公眾領域的合並。他還認為,由於電子媒介的傳播具有具體、生動和體現事件進展這一性質,公共經歷和私人經歷的界線有時變得比以往難以確定得多,甚至不可能確定。通過電視,人們可以觀察到別人的私人行為,原來的私人情境成了公共情境。情形若任其發展,那麼人將會成為日本傳播學者所形容的「透明人」,因為每個人都沒有隱私,都處於被公眾觀察之中。

簡單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Ⅸ 傳播學的五大奠基人一般是哪幾位學者

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倡導「內容分析法」,是傳播學的四大先驅之一。代表作《傳播的結構和功能》。拉斯韋爾對傳播學要貢獻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

1、他用政治學觀點對傳播進行系統的研究,是公認的「宣傳和政治符號理論發展的先驅」;他曾給「宣傳」下過一個經典的定義,至今仍被沿用:宣傳就是操縱有意義的符號來控制集體的態度。

2、他提出著名的「5W傳播模式」和傳播的「三功能說」,前者比較完善地描述了傳播的過程並為當代傳播學研究指明了方向,後者則為賴特、施拉姆等學者以後對傳播功能做出進一步的理論闡述奠定了基礎。

3、他用定量語義學的方法,比較了有意義的政治符號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新聞機構的分布,為傳播學研究運用內容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經驗。

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應用社會研究所的創辦人,對實證研究的組織及技術都有深遠的影響,是傳播效果研究的開創者。代表作《人民的選擇》被稱為「社會科學史上最復雜的調查研究之一」,也是傳播效果研究的經典著作。

1、他把社會學實地調查的方法和研究社會實際問題的范圍擴大到傳播學領域,從而豐富了傳播學的研究手段,擴大了傳播學的觀察視野。

2、他是首先從受眾的角度研究大眾傳播效果的社會學家之一,從而在霍夫蘭等學者的基礎上提高了傳播效果研究的水平。

3、他從受眾的角度研究傳播效果的過程中提出了「兩級傳播論」、「有限效果論」和「使用與滿足論」等著名觀點,對於認識傳播過程和效果都有重要的意義。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傳播學研究中守門理論的創立者。他以人類行為場理論和群體動力學著稱,代表作《個性動力論》、《解決社會矛盾》等。

1、他把心理學的實驗方法引入社會學研究的同時,也給傳播學研究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手段。萊溫是最早研究傳播學的心理學家之一。

2、他對人類行為和群體的研究給了傳播學效果研究一個重要的啟示:在研究大眾傳播媒介對個人的影響時,要充分注意到社會環境和個人所屬群體的作用。

3、他提出著名的「把關人」概念,為信息流動的復雜性等提供了圓滿的解釋。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社會交往以及態度和信念改變的先驅,畢生研究人的心理對人的行為的影響,研究說服與態度的關系、態度的形成與轉變、說服的方式、技巧與能力等。他是將實驗心理學引入傳播學研究領域的第一人。代表作《大眾傳播實驗》、《傳播與說服》等。

1、他在彼得森、瑟斯頓等學者的基礎上,較完善地把心理學控制實驗的方法運用於傳播效果研究。

2、他對軍事教育電影的研究不僅從一個方面證明了坎特里爾的觀點,並為打破魔彈論提供了更有價值的證據。

3、他注意到影響說服效果的多種因素,尤其是說服者及其發出的信息這兩個因素,並提出了改善說服效果的一系列有價值的建議,為「可說服性」研究這個當代傳播學的重要課題奠定了基礎。

美國著名的傳播學者,傳播學科的集大成者和創始人,被譽為「傳播學鼻祖」、「傳播學之父」。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大學的傳播學研究機構和第一個傳播院系,編撰了第一本傳播學教科書,授予了第一個傳播學博士學位,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具有傳播學教授頭銜的人。他是國際公認的人類歷史上第一位把傳播學系統化、理論化的大師,《大眾傳播學》出版標志著傳播學的創立,其貢獻有:

1、第一個從新聞專業角度出發把新聞學、社會學、心理學結合起來,從全新的角度考察傳播學,並把傳播學作為一個獨立學科來研究。

2、一生編著30多部傳播學著作,代表作有《大眾傳播學》(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系統提出傳播學理論的奠基之作)、《大眾傳播的過程和效果》、《報刊的四種理論》、《傳播學概論》等等;

3、積極推動世界各國傳播學者的交流,擴大傳播學在教育及學術界的影響,培養眾多知名學者,形成「施拉姆學派」。

1、傳播學五大奠基人(四大先驅+集大成者)是傳播學中特別重要的考點。這五人基本奠定了整個傳播學的發展,因為《通論》後面的很多理論都是這五人提出的,可見重要程度之高。

2、傳播學五大奠基人的姓名務必記住,可以只記住拉斯韋爾、拉扎斯菲爾、萊溫、霍夫蘭、施拉姆。萊溫又音譯為盧因,所以有些書本中音譯的名字不同,這個沒有關系。(前幾天有一個學生問行哥說:上大新傳2017年真題挺難的,我學姐說拿到題目看到拉扎斯菲爾的負功能直接懵逼了,壓根不知道拉扎斯菲爾德是誰?行哥只能說你學姐壓根沒看書!!!)

3、傳播學五大奠基人的代表著作務必記住,當然如果有條件最好能夠看看。那麼如何獲得這些經典書籍呢?行之記者又准備送福利啦!購買行之記者全套資料會享受六大售後服務,其中一項售後服務不是保密嗎?行哥現在可以先透露一下,那就是二十多本傳播學經典名著PDF電子書。厲害了,我的行之記者,哈哈哈,紙質資料發貨後,所有售後服務的內容將在vip群統一發布,敬請期待。

好啦,最後送上傳播學史上最強錦鯉,但願你們每個人都是行哥附體,如願考上上海大學!

「 上海大學 | 上大新傳 | 學碩專碩 | 錄取名單 | 歷年數據 | 考研答疑 | 老師答疑 | 上大學制 | 上大留學 | 上大就業 | 上大食堂 | 上大全景 | 考研網路 | 考研原因 | 參考書 | 考研資料 | 考研規劃 | 考研愛情 」

「 復試技巧 | 復試書目 | 復試問答 | 復試電影 | 筆試真題 | 復試模擬班 」

「 去年銷量 | 押中分數 | 錄取人數 | 全套資料 | 網路全程班 | 面授全程班」

Ⅹ 傳播學四大先驅及成就

  1. 哈羅德·拉斯韋爾(Harold Lasswell,1902----1977) ,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和傳播學者。傳記作家形容他為「猶如行為科學的達爾文」。

    ——成就:第一,它在彼得森、瑟斯說服傳播頓等學者的基礎上,較完善地把心理學控制試驗的方法用於傳播效果的研究。第二,他對軍事教育電影的研究不僅從一個方面證明了坎特里爾的觀點,而且為打破「魔彈論」的神話提供了更有價值的證據。第三,他注意到影響說服效果的多種因素,尤其是說服者及其發出的信息者兩個因素,並提出了改善說服效果的一系列有價值的建議,為「可說服性」這個當代傳播學的重要課題奠定了基礎。

    拓展資料:

    傳播學: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傳播學又稱傳學、傳意學等。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