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著名語
❶ 求著名語錄、作者及出處
戴爾卡耐基
1、 我們若已接受最壞的,就再沒有什麼損失。
2、 精神振作的商人,除了有內小心謹容慎的習慣之外,還得要有敏捷和不因循兩種長處。
3、 朝著一定目標走去是「志」,一鼓作氣中途絕不停止「氣」,兩者合起來就是「志氣」。一切事業的成敗都取決於此。
4、 想交朋友,就要先為別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時間體力、體貼、奉獻才能做到的事。
5、私有財產,財富的積累法則,競爭法則,所有這些都是人類經歷的最高結果,是迄今為止社會結出最佳果實的土壤。
6、凡不關心別人的人,必會在有生之年遭受重大的困難,並且大大的傷害到其他人.也就是這種人導致了人類的種種錯誤。
7、關心他人與其他人際關系的原則是一樣的,必須出於真誠.不僅付出關心的人應該這樣,接受關心的人也應當如此。
8、行為勝於言論,對人微笑就是向人表明:"我喜歡你,你使我快樂,我喜歡見到你"。
9、世上人人都在尋找快樂,但是只有一個確實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控制你的思想,快樂不在乎外界的情況,而是依靠內心的情況。
10、行動好像是跟隨感覺走的,其實不是如此,行動是與感覺平行的,我們能使直接受意志支配的行動有規律,也能間
❷ 有競爭關系的商家,使用他人著名廣告語是侵權嗎
只要沒用你商標就不算侵權,廣告語這么多,難免會重復的。競爭關系不能因為這個就說人家侵權。
❸ 幫忙介紹下清朝詩人納蘭性德以及他最有名的詩詞
納蘭性德來(1655-1685),滿洲人自,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詩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以「納蘭詞」在詞壇佔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於滿漢融合的時期,其貴族家庭之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他雖侍從帝王,卻嚮往平淡的經歷。這一特殊的生活環境與背景,加之他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的創作呈現獨特的個性特徵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這一富於意境的佳作,是其眾多的代表作之一。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通本做「雨罷」。娛園本做「語罷」。)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❹ 形容「著名」的成語有哪些
名滿天下、舉世聞名、名垂千古、名不虛傳、赫赫有名
❺ 形容很有名的成語
舉世聞名、大名鼎鼎、揚名天下
赫赫有名 名揚四海 遠近聞名 引人注目 名震中外 盡人皆知 路人皆知 聞名遐邇 家喻戶曉 眾所周知 馳名中外 譽滿天下 聞名天下 舉世矚目
❻ 求韓非子中經典著名語段
1、「夫聖人之治國來,不恃人之為吾善源也,而用其不得為非也。恃人之為吾善也,境內不什數;用人不得為非,一國可使齊。為治者用眾而舍寡、故不務德而務法。」(《韓非子。顯學》)
2、「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韓非子·人主》)。
3、「一兔走,百人追之。積兔於市,過而不顧。非不欲兔,分定不可爭也。」
回答
釋儀的妄發者,雖中亦不為巧矣,
❼ 著名句子經典語錄
1.第二位天使把碗倒在海里,海就變成血,好像死人的血。
——《啟示錄》
2.「我見過講壇上的拉薩魯斯·莫雷爾,」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一家賭場的老闆說,「聽他那番醒世警俗的講話,看他那副熱淚盈眶的模樣,我明知道他是個色鬼,是個拐賣黑奴的騙子,當著上帝的面都能下毒手殺人,可是我禁不住也哭了。」
3.一名恐怖分子大聲叫嚷:「別開槍!我是國際調查局的卧底!」看來他很怕那些陳舊的槍支走火。「我是全球安全局派去的卧底!」另一個恐怖分子也大叫。
然後兩人面面相覷。
4.不是列寧格勒懼怕死亡,是死亡懼怕列寧格勒。
5.雷特沃克,美國作家,擅長以黑色幽默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文字,這本書說97年他去世,97年的時候他寫了一本書,叫《時震》就是說所在世界的時空突然出了問題,所有人回到了十年前的世界重新把自己做的事情又統統做了一遍。10年後他死了。是2007年。關於時空跳躍,比如曼德拉事件,午馬事件,這個作家知道一些真相。 他又叫,庫爾特·馮。
6.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
7.巴爾沃亞站在巴拿馬地峽的高山之巔向南眺望,看到了南太平洋的廣闊水域,因此他把這片海稱為「南海」,這是太平洋最古老的稱呼。而當麥哲倫1520年穿越這片水域之時,竟然神奇地沒有遭遇惡劣的天氣和暴風,所以他們稱其為「太平洋」。
8.從前,有一個公主,喜歡聽故事,她對男人說:如果你講一個故事,我就陪你睡一覺,於是,每個男人都為她講故事,講了一千零一夜,公主夜夜春宵。
9.我們不過是一幫假裝自己有故鄉的流浪漢。
10.男人有了兵,就像女人化了妝:膽兒肥了。
11.一等人看破不說破,二等人看破就亂說,三等人自己蒙在鼓裡,嘴巴還要亂說。
12.得天下者。並不代表著,他不會失去天下。
13.成年人的絕交,都是靜悄悄的。
14.六十而已,死個錘子。
15.在吉尼斯世界紀錄評選的記載中,還有這樣一句話是評價蜜獾(平頭哥)的:"因無法正確權衡危險而導致數量局部減少"。
16.民族精神是要有,但前提是要活到下一集。
17.你永遠都是對的,但別人卻說,你什麼都沒有!
18.我能口測你的長度。你能夠找我的深度嗎?
19.煙搭橋,酒鋪路,色圖樂,財擋災,禮多後門開,欲攻城池酒為兵,道路難行錢作馬。
20.生活是一場妥協。
21.老大老二打架,死的最快的是老三。
22.成年人的世界,都是劫後餘生。
23.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24.古人九大雅事:焚香、品茗、聽雨、賞雪、候月、酌酒、蒔花、尋幽、撫琴。
25.每個人一生中,都至少應該獲得一次全場起立鼓掌的機會。
26.你沒有如期歸來,而這正是離別的意義。———北島
27.三個三原則
三分之一的產品不掙錢
三分之一的產品微利
三分之一的產品正常利潤或爆利
2.五款產品原則
1.引流款產品吸引客人到店裡
2.爆款產品讓顧客購買
3.活動款產品只用在做活動,不在店裡售買
4.形象款產品,讓顧客記住你的店
5.利潤款產品,讓你賺到錢
28.待人應如讀書,欣賞最美一面。待己應如繩索,謹記薄弱之處。
29.黑暗裡照進了一束光。那麼 這束光就有罪
30.叫花子的米,是有顆數的。
31.「我們的立場……仍然是……必須恢復1962年9月8日以前存在的位置。」
……尼赫魯
32.你必堅固,無所懼怕。你必忘記你的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過去的水一樣。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如有黑暗,仍像早晨。
33.真的要丟下一切去旅行嗎?廢話,帶上一切去旅行,那叫搬家。
34.七殺碑,燕壘生
天生萬物以養人,世人猶怨天不仁。不知蝗蠹遍天下,苦盡蒼生盡王臣。人之生矣有貴賤,貴人長為天恩眷。人生富貴總由天,草民之窮由天譴。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飄搖熒惑高。翻天覆地從今始,殺人何須惜手勞。不忠之人曰可殺!不孝之人曰可殺!不仁之人曰可殺!不義之人曰可殺!不禮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殺殺殺!我生不為逐鹿來,都門懶築黃金台。狀元百官都如狗,總是刀下觳觫材。傳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須封刀匕。山頭代天樹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
❽ 《懷念母親》的作者是——他是著名的——
季羨林個人簡介 中國語言學家、作家、文學翻譯家。生於1911年8月6 日。山東省清平縣(現改歸臨清市)人。自幼就學於濟南市,1930年畢業於山東省立濟南高中,同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交換的研究生,赴德國留學,在格廷根大學從著名印度學家E.瓦爾特施密特研究古代印度語言。1941年獲格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交通斷絕,無法回國,即應聘在格廷根大學任教,並從著名語言學家E.西克研究吐火羅語(或稱焉耆 -龜茲語)。1946年初夏返抵上海,應北京大學之聘為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開始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至1984年。 季羨林於 1956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起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1979年起任中國南亞學會會長,1980年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外國語言文學評議組負責人,第二屆中國語言學會會長,1981年任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名譽會長,1983年被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常務委員會委員,1984年起任《中國大網路全書》總編委會委員,1985年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名譽會長等職。 季羨林精心研究中世印歐語言,有突出的成就。 ①在印度中世語言(包括阿育王碑銘用語、巴利語、俗語和混合梵語)形態學方面,他全面而系統地總結了小乘佛教大眾部說出世部律典《大事》偈頌所用混合梵語中動詞的各種形態特徵,著《〈大事〉偈頌中限定動詞的變位》(1941)一文;他發現並證明印度中世語言中語尾 -am向-o和-u的轉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犍陀羅語的特點之一,著《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 -am向-o和-u的轉化》(1944)一文;他還發現並證明不定過去時是中世印度東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語的語法特點之一,著《使用不定過去式作為確定佛典年代與來源的標准》(1949)一文。 ②在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方面,他論證了原始佛典的存在是無可置疑的,它所使用的語言是中世印度東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語;他還闡明原始佛教採用放任的語言政策,考證了佛教混合梵語的歷史起源和特點以及與語言問題相聯系的印度佛教史上的其他問題。有關論文已編成《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1985) 一書。 ③在吐火羅語的語義研究方面,他通過對《福力太子因緣經》吐火羅語本與其他語言的異本的比較,開創了一個成功的方法,寫成《〈福力太子因緣經〉的吐火羅語本的諸異本》(1943)一文。1980年以來,他開始研究和譯釋新疆博物館收藏的吐火羅語 A《彌勒會見記劇本》殘卷,已發表《吐火羅文A中的三十二相》等5篇論文,受到了廣泛的重視。 季羨林的論著還有《 印度古代語言論集》(1982)、《中印文化關系史論文集》(1982)、《關於大乘上座部的問題》(1981)、《商人與佛教》(1985)等。季羨林又是勤奮的文學翻譯家,他直接從梵文翻譯了《沙恭達羅》(1952)、《五卷書》(1959)、《優哩婆濕》(1962)、《羅摩衍那》(7卷,1980~1984),還著有《羅摩衍那初探》(1979)一書和《〈羅摩衍那〉在中》(1986)一文。他在梵文文學的介紹和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此外,他還從巴利文、英文和德文翻譯了一些文學作品,譯本有《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等。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西語系。 1934年畢業後,在濟南山東省立高中任教。 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文。 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 建國後,歷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外國語言文學評議組負責人,第二屆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名譽會長,北京大學東文語言文學系教授、主任,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大網路全書》總編委會委員、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亞非學會會長,語言學會會長。 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1993年3月當選為澳門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是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對印度中進語言形態學、原始佛教語言、吐火羅語的語義、梵文文學等研究均作出重要貢獻。在印度中世語言形態學方面,全面而系統地總結了小乘佛教大眾部說出世部律典《大事〉偈頌所用混合梵語中動詞的各種形態特徵,著《〈大事〉偈頌中限定動詞的變位》(1941)一文。在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方面,論證了原始佛典的存在是無可置疑的,它所使用的語言是中世印度東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語。主要譯著有《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印度簡史》、《中印文化關系史論文集》、《印度古代語言論集》、《關於大乘上座部的問題》、《羅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潤集》、《季羨林散文集》等,翻譯了:《沙恭達羅》、《優哩婆濕》、《羅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五卷書》等,散文集有:《賦得永久的悔》。主編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1995年11月,「北京大學季羨林海外基會」成立。夫人:彭德華。
❾ 誰知道國外著名的語言學家,發表作品是什麼
西方著名語言學家成果與名著歸納-葉斯柏森 2011-12-05 20:51:51|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簽:語言學家 葉斯柏森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
葉斯柏森(Jens Otto Harry Jesperson,1860-1943),丹麥語言學家。1860年7月16日生於丹麥日德蘭半島的蘭內斯,童年時就對拉斯克(Rasmus Rask)的著作發生濃厚的興趣,開始學習冰島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並讀過繆勒(Max Muller)和輝特尼(Whitney)的著作。17歲時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初學習法律,後轉向語文學,學過速記、法國文學,研究過丹麥方言,致力於語音學的學習和研究。1887年獲哥大文學碩士學位。之後,他游學歐洲,拜見了許多著名的語言學家,然後在德國潛心研究古英語和中古英語。
從1893年起,葉斯柏森在哥本哈根大學擔任英文教授一直到1925年退休為止。1920--1921年任該大學校長。他也是許多科學院和學會的成員。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和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曾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他還是1936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第4屆國際語言學家會議的主席。1943年4月30日在羅斯吉爾德(Roskilde)去世,享年83歲。
葉斯柏森主要從事英語語法和語言理論的研究,一生著述極豐,代表作有:《語言進化論、特別著重英語》(Progress in Languag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nglish)、《語言教學法》(How to Teach a Foreign Language)、《英語的成長和結構》(Growth and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語言論:語言的本質、發展和起源》(Language:Its Nature,Development and Origin)、《語法哲學》(Philosophy of Grammar)、《英語語法綱要》(Essentials of English Grammar)、《分析句法》(Analytic Syntax)以及耗費他40年心血的7卷本巨著《現代英語語法:歷史原則》(A Modern English Grammar:On Historical Principles)。
葉斯柏森對普通語言學和語法學有重大的貢獻。百年來,他的一系列著作一直被視為語言科學歷史上的經典文獻,是人們公認的的英語語法的最高權威。拉波夫在評價20世紀最重要的3位語言學偉人時說:"索緒爾被認為是本世紀影響最大的語言學家,梅耶是歷史語言學最傑出的語言學家之一,葉斯柏森是其著作在當代被最用心去閱讀、最注意去引用的語言學家。"
《語法哲學》
丹麥著名語言學家葉斯柏森(Otto Jesperson)著,1924年英國倫敦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公司出版。全書共二十五章,引用了大量的英語材料及其他各種類型的語言現象,從人類社會的實際活動中研究人類的語言活動,系統地闡述了語法的一般原則。這是作者在多年研究各種語言,特別是英語語法時形成的,可參閱作者的《現代英語語法》和《英語語法精義》。《語法哲學》的中譯本由何勇等譯,語文出版社1988年出版。
全書主要討論邏輯范疇和語法范疇及其相互關系。頭三章,葉斯柏森論述他對語言學一般理論問題的看法,強調從實際交際中的活的言語入手研究語言的本質。針對把語法分成形態學、句法學和構詞學的傳統觀點,他提出語法研究和語法描寫的新分類法,主張語法應分兩步來敘述:第一步從形式到意義,稱為「形態學」;第二步從意義到形式,稱為「句法學」。
在後面的章節中,葉斯柏森建立了他的語法體系,提出了「品級」(Rank)和「系聯」(Nexus)兩個重要范疇。
他認為詞不是標志個別事物的,而是標志所有具有大量共同特徵的事物中抽象出來的一般物。詞是語言的單位,而不是語音的單位,也不是表意的單位。第七章提出了他的著名的「三品說」,根據詞在句中的地位把它們分為首品(primary)、次品(secondary)和末品(tertiary),其中首品大致等於名詞,次品大致等於形容詞和動詞,末品大致等於副詞。「連接」(junction)和「系聯」(nexus)理論也是葉斯泊森語法體系的基石之一,它們是片語的兩種結構方式。
「連接」是一種限制或修飾關系,它表示的是一個單一的概念;"系聯"是一種主謂關系,它連接兩個相互獨立的概念。系聯中的次品總是把某種新的東西帶到這種聯結中,獨立的系聯就是一個句子,系聯也可以作句子的成分。
關於句子定義,葉斯泊森從功能著眼,把句子分成三類:(1)非結合句;(2)半結合句;(3)結合句。最後,他談到心理學、邏輯學和語言學史對語法研究的重要作用。
葉斯柏森在《語法哲學》中的理論探索具有重要意義,是使傳統的規范語法向現代的描寫語法轉變的重要一步。他沖破傳統邏輯的束縛,從語言本身及其交際功能出發來研究語法,依據現代英語的實際,提出"三品說",使語言理論成為概括語言事實的工具,而不是讓語言事實去遷就語法的教條。
葉斯柏森在書中創造了大量新的術語,如「存在句」(existential sentence)、「母音大遷徙」(Great Vowel Shift)等。他最先使用SVO三個字母代表「主動賓」,也是最早在著作中系統地使用「§1.1」來代「節」,這些在今天語言學著作中幾乎已成定規。本書對上一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語言學家陸志韋、呂叔湘、王力等的漢語語法研究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文法要略》、《中國現代語法》和《中國語法理論》都採用了「三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