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知名
1. 《永州八記》是一組有名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所寫的《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按游覽順序組織材料,抓住事物特徵,用生動的語言借景抒發了凄苦憂傷的感情。
2. 湖南永州古時候的歷史背景,分別出過那些歷史著名人物。
永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歷史上人才輩出。翻開《永州府志》,縱觀《二十四史》,歷朝歷代,永州都有文臣武將,哲人才子,活躍在中華民族的歷史舞台上,為中華民族的發展,為中國疆域的形成,為中國社會的進步,為中國文化的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後漢三國時期,零陵郡的蔣琬、劉巴、劉先,為名重一時的政治家;黃蓋、劉敏、楊懷,系叱吒風雲的著名將領。唐宋時期,延唐(今寧遠)人李郃,是今湖南境內的第一個狀元;生於零陵,長於零陵,圓寂於零陵的懷素,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草書大師;著名史學家路振、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南宋抗金兵馬大元帥陳遘,都是永州山水孕育的傑出歷史人物。明清時期,在永州這塊土地上,又誕生了朝廷重臣陳薦、周希聖、陳大受、何凌漢,抗法名將王德榜、歐陽利見,著名書法家何紹基,以及天地會著名首領朱洪英,著名瑤族起義首領趙金龍等。進入晚清和民國時期,在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治中,在北伐戰爭中,在抵抗日本侵略軍的斗爭中,在推翻國民黨統治的斗爭中,永州這塊土地上,又出現了大批著名人物,如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李達,北伐名將蔣先雲,國民黨高級將領唐生智,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等。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他們是永州人民的驕傲。在永州山水哺育大批本地歷史名人的同時,永州山水也哺育了元結、柳宗元等歷史名人。這些在永州土地上生活過的著名人物,都對古代永州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繁榮起過重要作用,他們在永州發展史上所作的貢獻是永遠不會泯滅的。為幫助大家了解永州歷史,摘錄部分永州籍人物傳略。他們中有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藝術家,也有農民起義領袖、中共黨史人物以及國民黨將領。
3. 永州市第四中學的知名校友
分類姓名職務黨、政、軍界秦光榮雲南省省長
4. 湖南永州有哪些著名企業
長豐汽車製造分廠
零陵卷煙廠
造紙廠
水泥廠(2個)
5. 永州藍山最著名的風景是那
早就聽說牙買加的藍山咖啡是著名的,很長一段時間的渴望。不久前,使用這個加勒比島國采訪機,特別是藍山咖啡的味道強烈,淳厚的香氣,但心中的夙願之一。
抵達金斯敦,沿著盤山公路著名的藍山風景區草莓山。享受眼前的群山和大海的距離,一杯正宗的藍山咖啡細細品味,是很舒服的。藍山咖啡味道醇厚,酸,甜,苦,適中,有種誘人的優雅確實不同於其他品種的咖啡。
牙買加,體積小,是首都金斯敦東北藍山。大部分的藍山的山峰海拔超過1800米,著名的藍山咖啡是生長在這個山區。據介紹,牙買加的咖啡是由一名法國海軍軍官於1723年從周邊地區引進,但這種作物最初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1932年,牙買加當局通過一項重要決定,鼓勵咖啡種植以減少對食糖出口的依賴,從藍山咖啡逐漸嶄露頭角。
藍山咖啡的味道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藍山的氣候條件。一般來講,北回歸線以南,北回歸線的摩羯北,區域適合種植咖啡,稱為「咖啡帶。」牙買加是在北回歸線以南。藍山山勢險峻,空氣清新,沒有污染,終年降雨,白天和晚上的溫差,有一個獨特的新的肥沃的火山土壤。最重要的是,每天下午,雲霧籠罩了整個山區,不僅為咖啡樹天然遮陽,還可以帶來豐沛的水分。優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使藍山咖啡的味道和香氣擅長其他類似不屑。
6. 永州有關環保、人文、歷史、地理等相關的有名人士有哪些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愚溪」,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為「韓柳,「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參加唐代古文運動被貶於湖南永州(今永州市區),在這里生活了十年。在被派遣的抑鬱和寂寞中,柳宗元創作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以《永州八記》最為出名。
黃蓋
黃蓋,字公覆,東漢末年零陵郡泉陵縣(今湖南省永州市區即零、冷二區)人,南陽太守黃子廉後裔,幼年喪父,隨祖父遷居泉陵縣。黃蓋三歲喪父,七歲喪母,隨兄嫂生活,家境貧寒。他自幼好學,且有壯志,長大成人後,初為郡中小吏,後舉薦為孝廉。東漢末年,董卓專權,黃蓋追隨孫堅舉兵聲討,官拜別部司馬丹陽令;孫堅死後事孫策,孫策死後事孫權,屢立戰功。他管轄過的9個縣,大小官吏無一不順服, 黃蓋病故後,吳國各地繪其形貌,四時祭祀,以示懷念。至今安徽省南陵縣(原舂穀縣)仍有以黃蓋墓命名的黃墓鎮。湖南臨湘與湖北蒲圻交界處有黃蓋湖,其面積約70平方公里,傳說為赤壁戰前黃蓋率水軍操練之處。《巴陵縣志》載:「三國時,吳之孫權論赤壁戰功,以此湖贈黃蓋,故名。」
懷素
懷素(725-785)唐代永州零陵縣(今湖南省永州市區)人,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漢族。幼年好佛,出家為僧。他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 懷素是中國唐代書法家。生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卒於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因他三家為僧,書史上稱他「零陵僧」。 目前永州市區瀟水中路的懷素公園是為了紀念懷素而命名的。
劉仁
劉仁,為東漢光武帝劉秀祖父(一說堂祖父)。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其祖父劉買受封為舂陵侯(舂陵侯國故城在今湖南省寧遠縣柏家坪鎮),劉仁遂出生於舂陵。元康元年(前65),劉仁嗣位,「以舂陵地形下濕,草木多青」,上書要求南徙,於元初四年(前45)遷封於南陽(今湖北省襄陽市以南)。
蔣晉
蔣晉,後漢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區)人,靈帝時舉孝廉,授尚書郎,曾任汝南太守,後官至尚書僕射。史稱其「入奏事,應對不滯」;「在位清直,為群僚所推服」。
賴恭
賴恭,零陵(今永州市區)人,為人才器不凡,初事劉表,任交州刺史;後事劉備,授鎮遠將軍,同諸葛亮等上書漢獻帝封劉備為漢中王,官拜太常;繼與諸葛亮、糜竺等言請劉備稱帝,被採納。
劉巴
劉巴,字子初,零陵(今永州市區)人,先事曹操後事劉備,授左將軍西曹椽。劉備贊其「才智絕人」,諸葛亮亦稱「運籌帷幄,吾不如子初遠矣」,後為尚書令。劉備稱帝,文誥策命,皆出劉巴之手,史稱其為官「躬履清儉,退無私交」。
周不疑
周不疑,字無直,零陵(今永州市區)人,系劉先外甥,自幼聰明敏傑,有才名。曹操先欲以女妻之,後忌其才,擔心曹丕不能駕馭,遣刺客將其刺死,年僅17歲;有《文諭》四首載人《文章流別集》。
蔣琬
蔣琬,字公琰,後漢零陵郡人。少時即以才學聞名於郡縣,初以州書佐隨劉備人蜀,授廣都長,不久召為尚書郎,深得諸葛亮器重,稱其為「社稷之器,非百里才也」,升參軍長史。諸葛亮北征攻魏,蔣琬受丞相重託「統留府事」,主持兵源與糧餉供應。諸葛亮死後,他代諸葛亮主持政事,為尚書令,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封安陽亭侯,詔加大司馬,盡力輔佐劉禪,死後謚「恭侯」。唐代,零陵縣城千秋嶺有蔣琬祠,傳為其舊居地。此祠於日軍淪陷永州時被炸毀。註:蔣琬,《三國志》作零陵郡湘鄉人;《零陵縣志》說泉陵(今永州市區)人。光緒《湖南道縣·方外志》載:龍興寺(遺址在今永州市千秋嶺)有「本蔣琬故宅」,祁陽磚塘鄉(今屬祁東)曾出土石碑,上刻「蔣碗故里」。故蔣琬系當時零陵郡何處人,尚待考定。
周敦頤
周敦頤,字茂叔,號濂溪,宋營道樓田堡(今湖南道縣)人,北宋著名哲學家,是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兩漢而下,儒學幾至大壞。千有餘載,至宋中葉,周敦頤出於舂陵,乃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明於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宋史·道學傳》將周子創立理學學派提高到了極高的地位。
李達
李達,號鶴鳴,曾用名立達、江春、李特、胡火等,湖南省零陵縣(今湖南省永州市區即零、冷二區)人。是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者之一,中國共產黨創史人之一,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他系黨的八大代表,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曾先後擔任中央政法幹校副校長、湖南大學校長、武漢大學校長,被推選為中國科學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第一任中國哲學會會長。 1937年5月在上海出版《社會學大綱》,被毛澤東譽為是「中國人自己寫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號召黨的高級幹部學習此書。建國後,長期擔任武漢大學校長和中國哲學學會會長,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應用和發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毛澤東曾當面稱贊他是理論界的魯迅。1966年8月在武漢逝世
陶鑄
陶鑄,字劍寒,今湖南省祁陽縣石洞源人。陶鑄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久經考驗的忠誠的革命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軍隊卓越的政治工作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他一生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作出了重要貢獻,是人民群眾熟悉和愛戴的革命前輩。
唐生智
唐生智,湖南省東安縣南應鄉大梘塘村人。1949年在湖南組織「和平自救」運動,任「湖南人民自救委員會」主任委員,參加湖南和平起義。建國後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第三屆常務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第一屆委員、第二、第三、第四屆常務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政協副主席,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南行政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等職。
蔣先雲
蔣先雲(1902—1927),原名湘耘,別號巫山,湖南省新田縣大坪塘鄉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優秀黨員和革命烈士;犧牲時年僅25歲。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1921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9月與李立三、劉少奇等一起領導了安源工人大罷工。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與賀衷寒、陳賡被並稱為「黃埔三傑」; 1984年,蔣先雲在黃埔軍校同期同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徐向前在其回憶錄里,稱其為「良師益友」,並題詞:「蔣先雲烈士永垂不朽!」現存於新田博物館。
7. 零陵區著名景點,永州零陵區著名景點有哪些
仙姑故里:何仙觀遺址位於富家橋鎮大仙觀村虎形山下,相傳是「八仙」之回一何仙姑的故居。答
周家大院:位於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澗岩頭村,迄今較為完好的保留了自明清以來的6處大型宅院群和院落。周家大院因聚族而居於大院里的世代子孫均為宋代理學鼻祖周敦頤的後裔,故名謂「周家大院」。
懷素景區:位於永州古城中心,瀟水東岸。該景區東臨市博物館,南至永州三中,西靠瀟水,北臨瀟湘中路,佔地1500畝,主要以歷史文化古跡為重點,以紀念唐代著名書法家懷素。主要景點有:永州博物館、懷素園、竹城城標、武廟、法華寺、永州文廟、東門城牆。
8. 永州的著名人物
柳宗元(773~819),河東人(今山西省永濟市)。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被貶永州(今零陵區),期間,創作了《永州八記》。
黃蓋(生卒年不詳),零陵泉陵縣(今零陵區)人。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鋒中郎將。
懷素(725~785)唐代永州零陵縣(今零陵區)人,草書與張旭齊名,稱為「狂草」。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
蔣琬(?~246),零陵郡人(系當時零陵郡何處人待考)。與諸葛亮、董允、費禕合稱「蜀漢四相」。周敦頤(1017~1073),道州營道(今道縣)人,宋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被認為是理學的奠基人。李達(1890~1966),零陵縣人。哲學家、教育家,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陶鑄(1908~1969),今祁陽縣石洞源人。曾為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 唐生智(1889~1970),東安縣南應鄉(今蘆洪市鎮)大梘塘村人。國民黨將領。
蔣先雲(1902~1927),新田縣大坪塘鄉大坪塘村人,「黃埔三傑」之首,後被追贈為中將軍銜。
江華(1907~1999),瑤族,江華縣人。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9. 永州冷水灘有哪些著名景點
永州冷水灘抄
區地處湖南西南部湘襲江上游,毗鄰兩廣,自古以來山水形勝,人傑地靈,總面積1222平方公里,是華中、華南兩大經濟區域結合部的一個重鎮,素有「
湘西南
門戶」和「瀟湘第一城」之稱。
主要景點有:大陂岩、瀟湘風光、
四明山
、
李達故居
等
10. 永州八記中最著名的是哪篇文章
《永州八記》包括:《始得西山宴遊記》、《鈷姆潭記》、《鈷姆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等
其中《至小丘西小石潭記》最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