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男旦
Ⅰ 湖南衛視著名節目主持人 歐弟
不是《抄天天向上》!
是 湖南經視新春會 09-1-25 一生一世合家歡http://tv.hunantv.com/ClipDetails.aspx?TypeId=90&ClipId=2086
Ⅱ 最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最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是梅蘭芳。
梅蘭芳(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 ,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
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台。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獄鴛鴦》、《思凡》等11出戲。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3年,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7歲。
梅蘭芳在50餘年的舞台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 梅蘭芳的藝術造詣正如北大書法史巨匠李志敏的狂草一樣耐人回味,可謂爐火純青、臻入勝境。其代表作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並先後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2)著名男旦擴展閱讀
京劇形成初期,以梅巧玲為代表的一代老前輩藝術家開啟了京劇男旦藝術的篇章。梅巧玲開創的梅派藝術,對京劇旦角表演藝術的提高與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成為了梅派男旦的重要奠基人。到第二代梅派傳人梅巧玲之子梅竹芬承父衣缽,良好地繼承了梅巧玲的唱法,他對梅派藝術的傳承功不可沒。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梅巧玲之孫梅蘭芳繼承並發展了梅派藝術,當時的男旦藝術在京劇史上出現了「梅尚程荀」四大名旦,讓整個京劇發展步入了巔峰時期,這是京劇走向興盛的重要標志。
梅蘭芳旦行立派也是從「梅派」開始的,而京劇行當中梅蘭芳最擅演的是「旦」,故梅蘭芳是中國旦角創藝立派的第一人。
Ⅲ 為什麼京劇非要用男旦模仿女人,直接用女演員不可以嗎
話不多說,先來一張老前輩們的合影。
應運而生的京劇自然需要完整的情節曲目,然而平民百姓喜歡什麼?不論是戰死沙場還是家長里短,最逃不開的就是男女之情。一場劇目里需要女性這樣的角色存在,編進女性角色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封建社會里又找不來女性演員,那該如何是好?也正是如此,出現了男旦這樣普遍的存在。
如果在當時的歷史時期能夠使用女性演員的話,又怎麼會不使用呢?試想一下,如果現在我們處於當時的歷史時期,那麼我們的神仙姐姐可能都要變成神仙哥哥了。
現在唱戲的已經不分男女,在央視11頻道上你可以頻頻看到女性演員,這不也正是時代發展的縮影嗎?
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條件限制和社會觀念,就比如現在我們再回頭去看多年前的片子,你會想為什麼會把電影調成這樣的顏色呢?那不是當時人的問題,而是我們現如今審美改變了。
Ⅳ 一代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在劇中扮演過哪些著名角色
梅蘭芳在京劇中主要扮演旦角,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台。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獄鴛鴦》《思凡》等11出戲。
梅蘭芳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3年,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因病在北京病逝。
(4)著名男旦擴展閱讀:
個人成就
京劇形成初期,以梅巧玲為代表的一代老前輩藝術家開啟了京劇男旦藝術的篇章。梅巧玲開創的梅派藝術,對京劇旦角表演藝術的提高與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成為了梅派男旦的重要奠基人。
到第二代梅派傳人梅巧玲之子梅竹芬承父衣缽,良好地繼承了梅巧玲的唱法,他對梅派藝術的傳承功不可沒。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梅巧玲之孫梅蘭芳繼承並發展了梅派藝術,當時的男旦藝術在京劇史上出現了「梅尚程荀」四大名旦,讓整個京劇發展步入了巔峰時期,這是京劇走向興盛的重要標志。
梅蘭芳旦行立派也是從「梅派」開始的,而京劇行當中梅蘭芳最擅演的是「旦」,故梅蘭芳是中國旦角創藝立派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