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樂器
①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 都知道是哪些嗎
琵琶、二胡、編鍾、簫、笛、瑟、琴、塤、笙和鼓。
1、琵琶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2、二胡
二胡(拼音:Erhu) 始於唐朝,稱「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一種中國傳統拉弦樂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
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聽松》、《賽馬》等。
3、笛子
笛子,是古老的漢族樂器,也是漢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達到兩個八度多兩個。
笛子常在中國民間音樂、戲曲、中國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是中國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在民族樂隊中,笛子是舉足輕重的吹管樂器,被當做民族吹管樂的代表。
4、簫
簫的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中國考古學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現存浙江博物館)。
簫,分為洞簫和琴簫,皆為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漢族吹奏樂器。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它一般由竹子製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簫和八孔簫之分。
5、編鍾
中國漢族古代大型打擊樂器,編鍾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
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鍾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鍾,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鍾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鍾,由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② 日本古代樂器最有名的
日本傳統樂器啊,如果是吹的,應該是「尺八」。古代日本名樂器彈的主要是三味線、日本箏(十三弦古箏)、日本琵琶,吹的主要就是尺八了~我個人比較喜歡日本箏作品,很好聽,呵呵
③ 歷史上真正是我國古樂器的都有什麼
中國古代四大樂器:古琴、編鍾,琵琶、笛子
古琴又稱玉琴、瑤琴等已經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樂器總共有13個徽分別為禮器和樂律法器。古琴音色細韻綿長層次豐富,是中國古代四大樂器裡面最常用的一種樂器。多見於古代的文人雅士用來獨奏或者修身養性靜心悟道的一種精神食糧。目前在南北朝到清朝的琴譜有上百種,琴曲達三千首,隋唐時期開始流傳到東南亞國家,現在已經流傳到世界各地成為東方文化的象徵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④ 古代的樂器有哪些
中國古代樂器
一、遠古時期,(約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11年):根據現有的出土實物,吹奏類樂器是最早出現的樂器,以河南舞陽骨笛最為久遠。這段時期也出土了不少的擊奏類樂器,弦樂器見於典籍的有「瑟」,但未見實物出土,遠古時期的樂器以狩獵和歌舞伴奏為主。
二、先秦時期,(公元前711年-公元前256年):這是我國樂器發展史的第一個高峰,確定了樂器的分類法-「八音」。古琴在這時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獨奏樂器。這段時期的樂器以擊奏類為主,出土實物以曾侯乙編鍾影響最大,音樂也是以鍾鼓樂為代表。
三、秦漢隋唐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這是我國樂器發展史的鼎盛時期,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大量的外國樂器傳入我國,彈奏類樂器得到空前的發展和繁榮。唐代則是我國樂器發展的最高峰,出現了古琴譜,現存丘明(494年-590年)所傳《幽蘭》是我國最早的琴譜。晚唐曹柔又創簡字譜,使得古琴音樂得以保存。琵琶則是唐代最為重要的樂器,音樂也以宮廷燕樂為代表。拉弦類樂器開始在民間出現。
四、宋元明清時期,(960年-1840年):這段時期最為重要的是弓弦樂器發展,弓弦樂器的傳入和普遍使用,促進了戲曲、說唱音樂的發展。古琴則出現了眾多的流派,明末由波斯傳入揚琴。吹奏類樂器元代出現嗩吶,擊奏類樂器元代出現雲鑼,這段時期宮廷音樂逐漸蕭條,取而代之的是民間音樂。
⑤ 中國古代所有樂器的名稱
我國民族樂器分為吹奏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和拉弦樂器四類。
吹奏樂器
笙、蘆笙、排笙、葫蘆絲、笛、管子、巴烏、塤、嗩吶、簫。 全部樂器: 木葉、紙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壯族) 、招軍(漢族) 、吐良(景頗族)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口笛(漢族) 、樹皮拉管(苗族) 、竹號(怒族) 、簫(漢族) 、尺八 、鼻簫(高山族) 、笛(漢族) 、排笛(漢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漢族) 、排簫(漢族) 、多(克木人) 、篪(漢族) 、塤(漢族) 、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蓽達(黎族) 、(口利)咧(黎族) 、嗩吶(漢族) 、管(漢族) 、雙管(漢族) 、喉管(漢族) 、芒筒(苗族) 、笙(漢族) 、蘆笙(苗、瑤、侗族) 、確索(哈尼族) 、巴烏(哈尼族) 、口哨(鄂倫春族) 。
彈撥樂器
琵琶、箏、揚琴、七弦琴(古琴)、熱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彈布爾。 全部樂器: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 、竹製口弦(彝族) 、樂弓(高山族) 、琵琶(漢族) 、阮(漢族) 、月琴(漢族) 、秦琴(漢族) 、柳琴(漢族) 、三弦(漢族) 、熱瓦甫(維吾爾族) 、冬不拉(哈薩克族) 、扎木聶(藏族) 、箏(漢族) 、古琴(漢族) 、伽耶琴(朝鮮族) 、豎箜篌、雁柱箜篌。
打擊樂器
定音缸鼓、排鼓、雲鑼等。 典型樂器:堂鼓(大鼓)、碰鈴、缸鼓、定音缸鼓、銅鼓、朝鮮族長鼓、大鑼小鑼、小鼓、排鼓、達卜(手鼓)、大鈸。 全部樂器: 梆子(漢族) 、杵(高山族) 、叮咚(黎族) 、梨花片(漢族) 、臘敢(傣族) 、編磬(漢族) 、木鼓(佤族) 、切克(基諾族) 、鈸(漢族) 、鑼(漢族) 、雲鑼(漢族) 、十面鑼(漢族) 、星(漢族)——碰鍾 、鍾(漢族) 、編鍾(漢族) 、連廂棍(漢族) 、喚頭(漢族) 、驚閨(漢族) 、板(漢族) 、木魚(漢族) 、吾攵(漢族) 、法鈴(藏族) 、腰鈴(滿族) 、花盆鼓(漢族) 、銅鼓(壯、仡佬、布依、侗、水、苗、瑤族) 、象腳鼓(傣族) 、納格拉鼓(維吾爾族) 、漁鼓(漢族) 、塞吐(基諾族) 、京堂鼓(漢族) 、腰鼓(漢族) 、長鼓(朝鮮族) 、達卜(維吾爾族) 、太平鼓(滿族) 、額(藏族) 、撥浪鼓(漢族) 、揚琴(漢族) 、竹筒琴(瑤族) 、蹈到(克木人)、薩巴依(維吾爾族) 。
拉奏樂器
二胡、板胡、革胡、馬頭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 全部樂器: 樂鋸(俄羅斯族) 、拉線口弦(藏族) 、二胡(漢族) 、高胡(漢族) 、京胡(漢族) 、三胡(漢族)、四胡(漢族) 、板胡(漢族) 、墜琴(漢族) 、墜胡(漢族) 、奚琴(漢族) 、椰胡(漢族) 、擂琴(漢族) 、二弦(漢族) 、大筒(漢族) 、馬頭琴(蒙古族) 、馬骨胡(壯族) 、艾捷克(維吾爾族) 、薩它爾(維吾爾族) 、牛腿琴(侗族) 、獨弦琴(佤族) 、雅箏(朝鮮族) 、軋箏(漢族)。
族)
⑥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樂器……
一、古琴
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三千多年前已盛行。琴面裝有七根弦,由粗而細,自外向內按五聲音階排列。琴面還嵌有十三個琴徽,以標識弦上音位而用。演奏里右手撥弦有散、泛、按三種音色變化。散聲以空弦發音、其聲剛勁渾厚。泛音是以左手輕觸徽位,發出輕盈虛飄的樂音。按聲是左手按弦發音,移動按指可以改變音高並能奏出滑音、顫音或其他裝飾音。此外還能演奏同度、八度、五度等音程。有關古琴的文獻記載及傳譜浩如煙海,是我國古代音樂的珍品。
二、塤
古代吹奏樂器,形似梨,用陶土燒制而成。最早出現於約七千年前,大部分是二音孔和三音孔,至殷商時期的五音孔陶塤已能吹奏七聲音階和部分半音,發音古樸醇厚而悲壯。
三、篳篥
亦稱「蘆管」「茄管」。已有二千年左右的歷史,起源於西域,後傳入中原。南北朝時有大小篳篥,桃皮篳篥及雙篳篥等多種形式。隋唐至宋元時盛行全國。宋代教坊十三部中有篳篥部。杜甫、白居易等詩人在詩行中常有細致的描述。
四、古琵琶
琵和琶是古代兩種不同演奏手法的稱謂,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彈,所以遠在秦漢時期,對類似這種演奏手法的樂器一般地把它們概稱琵琶。以後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逐步定形為一種半梨音箱,曲項四弦,置胸前演奏的琵琶。琵琶是中國彈撥樂器中最富有表現力的樂器,既能表現氣勢磅礴的古戰場氣勢,也能表現花前月下纏綿的思念之情。
五、古箏
春秋戰國時代流行於秦地,故史稱秦箏。漢晉以前十二弦,唐宋以後增為十三弦。明清以來逐漸增至十五或十六弦。按五聲音階定弦。傳統演奏技法:用右手大、食、中三指彈奏。用左手食指、中指或無名指、中指按弦,以取得「按、顫、揉、推」等變化音。
六、箜篌
古代彈撥樂器,盛行於漢唐時代,有卧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明代以後漸少使用。現改革的箜篌有三十七根弦,擅長演奏劃音,吟音,揉弦等手法,表現力極為豐富。
七、洞簫
單管豎吹,漢代開始盛行。古代簫多為竹製,但也有玉制或瓷製的。上端利用竹節封口,在封口處開半橢圓形吹孔,音量較小,音色娓婉清雅,以夜闌更深之際樂聲幽美悅耳著稱。
八、編鋩
又稱鋩鑼,是古老而極富有特色的民族定音打擊樂器,由響銅鑄成,鑼臍為乳突狀結構,鑼面呈拱型。編鋩由三十二面鋩組成,音色渾厚洪亮,富有魅力。
九、篞
古代音區較低的笛類樂器。我國最早的辭書《爾雅·釋樂第七》記載:「大管謂之簥,其中謂之篞,小者謂之篎。「音色低沉,悲切動人。
⑦ 中國古代五大樂器
瑟
瑟的起源十分久遠,在考古發現的弦樂器中所佔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點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並且絕大多數出自東周楚墓。其他如江蘇、安徽、山東和遼寧等省,只有一點零星發現。
瑟,形狀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細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聲音階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鼓
鼓的出現比較早,從如今發現的出土文物來看,可以確定鼓大約有4500年的歷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為例)。在古代,鼓不僅用於祭祀、樂舞,它還用於打擊敵人、驅除猛獸,並且是報時、報警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鼓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民族樂隊、各種戲劇、曲藝、歌舞、賽船舞獅、喜慶集會、勞動競賽等都離不開鼓類樂器。 鼓的結構比較簡單,是由鼓皮和鼓身兩部分組成。鼓皮是鼓的發音體,通常是用動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經過敲擊或拍打使之振動而發聲的。中國鼓類樂器的品種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古文獻所謂「鼓琴瑟」,就是琴瑟開彈之前,先有鼓聲作為引導。鼓的文化內涵博大而精深,雄壯的鼓聲緊緊伴隨著人類,遠古的蠻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笙
笙,古稱盧沙,是源自中國的簧管樂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發聲,是吹管樂器中唯一的和聲樂器,也是唯一能吹吸發聲的樂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寬廣,感染力強。在傳統器樂和崑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樂器如笛子、嗩吶的伴奏,為旋律加上純四度或純五度和音。在現代國樂團,笙可以擔當旋律或伴奏的作用。
笙的形制多樣,音色明亮、渾厚,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民間常用於蘆笙舞伴奏和蘆笙樂隊合奏。經過 改革,已在民族樂隊中應用,可獨奏、重奏或合奏,有著豐富的表現力。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塤
塤在古代是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塤起源於漢族先民的勞動生產活動有關,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製作,用以誘捕獵物。後隨社會進步而演化為單純的樂器,並逐漸增加音孔,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
最初塤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製作的,後來發展成為陶制的,形狀也有多種,如扁圓形、橢圓形、球形、魚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為普遍。塤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側壁開有音孔。塤經歷了漫長階段,大約在四五千年前,塤由一個音孔發展到兩個音孔,能吹三個音。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笛
笛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吹奏樂器之一。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製成),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餘年歷史。豎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與我們所熟悉的中國傳統大致相同的音階。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簫
簫的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中國考古學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現存浙江博物館)。
簫,分為洞簫和琴簫,皆為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漢族吹奏樂器。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它一般由竹子製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簫和八孔簫之分。
蕭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編鍾
編鍾是中國古代漢族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鍾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鍾,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鍾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二胡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現,稱「奚琴"」,宋代稱「嵇琴」。一般認為今之胡琴由奚琴發展而來,現已成為我國獨 具魅力的拉弦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凄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
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唐朝便出現胡琴一詞,當時將西方、北方各民族稱為胡人,胡琴為西方、北方民族傳入樂器的通稱。至元朝之後,明清時期,胡琴成為擦弦樂器的通稱。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琵琶
琵琶被稱為「彈撥樂器之王」,屬於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
琵琶,本作「批把」,撥弦樂器。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一書中曾有記載:「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這名古文的意思是:琵琶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琵,向後挑進稱做琶;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琵琶)。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1]
⑧ 中國古典樂器有哪些著名品牌
敦煌 古箏
敦煌和牡丹 琵琶
森雀和西湖簫社 竹笛 簫
北京星海粵華 揚琴
差不多就這樣了
⑨ 我國古樂器眾多,古樂器中彈弦樂器都有哪些
我國古代的彈弦樂器有箏,古琴,楊琴,獨弦琴,琵琶,阮,月琴,三弦,柳專琴,冬不拉,扎木屬聶。其中古箏和琵琶特別具有代表性。
⑩ 著名的中國古樂器簫屬於
管樂器、吹奏樂器。
簫,分為洞簫和琴簫,皆為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專古老的中國古屬代吹奏樂器。
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製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數量區分為六孔簫和八孔簫。六孔簫的按音孔為前五後一,八孔簫則為前七後一。八孔簫為現代改進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