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漢代著名文學家

漢代著名文學家

發布時間: 2020-12-17 03:50:40

⑴ 漢朝時期的著名文人和代表作

1、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約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漢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南)僑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有明顯的道家思想與神仙色彩。

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因病免。工辭賦,他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廣為流傳。

代表作品有《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美人賦》等。

2、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

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過世,班固從京城洛陽遷回老家居住,開始在班彪《史記後傳》的基礎上,與其弟班超一同撰寫《漢書》,後班超投筆從戎,班固繼續撰寫,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中基本修成。

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將軍竇憲率軍北伐匈奴,班固隨軍出征,任中護軍,行中郎將,參議軍機大事,大敗北單於後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銘》。後竇憲因擅權被殺,班固受株連,死於獄中,時年六十一歲。

代表作品有《漢書》、《白虎通義》、《兩都賦》等。

3、揚雄

揚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雲,漢族。西漢官吏、學者。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區)人。

揚雄少年好學,口吃,博覽群書,長於辭賦。年四十餘,始游京師長安,以文見召,奏《甘泉》、《河東》等賦。成帝時任給事黃門郎。王莽時任大夫,校書天祿閣。

揚雄是繼司馬相如之後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所謂「歇馬獨來尋故事,文章兩漢愧揚雄」。在劉禹錫著名的《陋室銘》中「西蜀子雲亭」的西蜀子雲即為揚雄。

揚雄曾撰《太玄》等,將源於老子之道的玄作為最高范疇,並在構築宇宙生成圖式、探索事物發展規律時,以玄為中心思想,是漢朝道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 對後世意義可謂重大。

代表作品有《太玄》、《法言》、《方言》、《訓纂篇》等。

4、賈誼

賈誼(前200—前168),漢族,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人,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賈誼少有才名,十八歲時,以善文為郡人所稱。

文帝時任博士,遷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謫為長沙王太傅,故後世亦稱賈長沙、賈太傅。三年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

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鬱而亡,時僅33歲。司馬遷對屈原、賈誼都寄予同情,為二人寫了一篇合傳,後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並稱為「屈賈」。

代表作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

5、張衡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

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

代表作品有《靈憲》、《歸田賦》、《二京賦》、《張河間集》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相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揚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班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賈誼

⑵ 漢朝史學家、文學家誰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活輕於鴻毛」

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活輕於鴻毛」

⑶ 兩漢文學成就最高的文學家是誰

司馬相如的作品代表最高成就。。司馬遷《史記》創立了紀傳體史書的新樣式

⑷ 張衡是漢朝著名的文學家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不對,張衡是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⑸ 漢代文學家有哪些

蔡邕 司馬遷 賈誼 司馬相如 孔融 班昭 班固 東方朔

二.漢代文學家:1)賈誼:西漢初傑出的政專治家和文學家。世稱賈生、屬賈長沙,33歲死。 賈誼的著名散文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 。賈誼的著名辭賦有:《吊屈原賦》,《 鳥賦》 。賈誼共有文章58篇,西漢劉向將其編訂為《新書》。 2)司馬相如:字長卿,四川南充蓬安人,漢時文學家。有《子虛·上林賦》3)班固:《兩都賦》4)劉向:又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曾主編《楚辭》《戰國策》《新書》5)楊雄:楊雄 西漢著名辭賦家、哲學家、語言學家。曾作《太玄》、《法語》,主張儒家的倫理學說有名賦《甘泉賦》6)張衡:有《二京賦》7)蔡邕:有《述行賦》8)劉安:(公元前179--前122),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是西漢知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奉漢武帝之命所著《離騷體》是中國最早對屈原及其《離騷》作高度評價的著作。後劉安和眾門客著成《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

⑹ 我國漢代文學家創造一種半詩半文的綜合文體,其主要代表作有

[編輯本段]漢賦的主要代表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哀二世賦》《專長屬門賦》《美人賦》
枚乘:《七發》(楚辭體)《柳賦》《梁王菟園賦》
賈誼:《鵩鳥賦》
揚雄:《河東賦》《校獵賦》《長楊賦》
王褒:《洞簫賦》
班婕妤:《自悼賦》
劉向:《九嘆》
劉歆:《遂初賦》
班固:《兩都賦》
班彪:《北征賦》

⑺ 張衡是漢朝著名的文學家對嗎

張衡是漢朝著名的文學家是對的。

張衡不僅是漢朝著名的文學家同時也是漢朝時期偉專大的天文學屬家、數學家、發明家和地理學家。

張衡出生於公元78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是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

張衡在眾多領域都有貢獻,本篇著重講述他在天文方面的成就。他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天體的運行是有規律的。

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月蝕起因於地遮日光,月繞地行且有升降。他認識到太陽運行的某些規律,正確解釋了冬季夜長、夏季夜短和春分、秋分晝夜等時的起因。

(7)漢代著名文學家擴展閱讀:

張衡不但注意理論研究,而且注重實踐,他曾親自設計和製造了漏水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渾天儀相當於現在的天球儀,原是西漢時期耿壽昌發明的。

張衡對其進行了改進,用作渾天說的演示儀器。漏水轉渾天儀,是有明確歷史記載的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發動的天文儀器。

儀器通過轉動機械,把渾象和漏壺結合起來,以漏壺流水控制渾象,使它與天球同步轉動,以顯示星空的周日視運動。

漏水轉渾天儀還有一個附屬機構即瑞輪冥菜,由傳動裝置和渾象相連,實現機械日歷功能。中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製造於明朝,陳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⑻ 《史記》是漢代文學家( )所著。李時珍著有醫學巨著《 》

《史記》抄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襲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本草綱目》(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著。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葯物 1892 種,附葯圖 1000 余幅,闡發葯物的性味、主治、用葯法則、產地、形態、採集、炮製 、方劑配伍等,並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譯本。集我國16世紀之前葯學成就之大成。

⑼ 張衡,是漢朝著名文學家是真的嗎

張衡(78年—來139年),字平源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1],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張河間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⑽ 《史記》是漢代文學家誰所著

《史記》是漢代文學家司馬遷所著,是在受了宮刑之後,在監獄里寫成的。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