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我國歷史上四位著名的醫生是誰

我國歷史上四位著名的醫生是誰

發布時間: 2020-12-17 06:03:49

『壹』 古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特提出了4種體液氣質假說,他提出四種個性特質是

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特認為人體內含有四種體液:血液、粘液、黃膽汁、專黑膽汁,有機體屬的狀態決定於這四種體液的多寡搭配。後經不斷演化,氣質形成按體液特性可以劃分為: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抑鬱質四種類型的體液學說。

『貳』 你被困在了荒漠里,有四個人,你,一個老人,醫生,你對象,現在有一輛車,你會帶走誰,只能有兩個人

讓醫生開車帶走老人,我和對象就在沙漠等待醫生的救援

『叄』 我老婆懷孕4個月了,因為肚子疼今天帶他去查,以前有過腎結石病史 醫生說可能是腎結石的問題

如是腎結石,只能多喝點水,《排石顆粒》是中葯、看看可以吃吧?左腎積水,現在又是懷孕的特殊期,也不能掛水消炎。下面沒血流出來,胎兒就沒事。

『肆』 中國四大名醫是誰

1、扁鵲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春秋戰

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

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

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

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

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4)我國歷史上四位著名的醫生是誰擴展閱讀:

人物典故:

扁鵲換心

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輕病,就一起請扁鵲治病,扁鵲對公扈說:「你的志氣強身體卻很弱,有計謀卻並不果斷,齊嬰你的志氣弱身體卻很好,沒有謀慮卻過於執著。如果把你們的心臟互換,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扁鵲讓二人喝了葯酒,他們昏死了很多天,剖開他們前胸找到了心臟,將它們互換放置好,然後給他們吃了神葯,於是二人過了一會便醒了,就像剛開始一樣的健康,後來二人就向扁鵲告辭回家了。

華佗刮骨療傷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描寫,講的是關羽在襄陽之戰時右臂為魏軍毒箭所中。後來,傷口漸漸腫大,十分疼痛,不能動彈。華佗為關羽剖臂刮骨,去除骨上劇毒,而關羽神色不變,尚在與人下棋。這個故事原本是頌揚關羽之神勇、有毅力、能忍耐,也同時說明了神醫華佗的醫技高明。博得人們的稱贊和敬佩。他是我們外科醫學的鼻祖。

李時珍死人診活

一天,李時珍和大徒弟王廣和來到湖口,見一群人正抬著棺材送葬,而棺材裡直往外流血。李時珍上前一看,見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鮮血,於是趕忙攔住人群,讓抬棺材的人停下來,眾人聽了,面面相覷,不敢相信。李時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復勸說,終於使主人答應開棺。先是進行了一番按摩,然後又在其心窩處扎了一針,不一會兒,就見棺內的婦人輕輕哼了一聲,醒了。不久之後,這名婦女又順利產下一個兒子,原來這名婦女是因難產而陷入假死。

張仲景與餃子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在告老還鄉退休的時候,正趕上那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紛飛。在白河邊上,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因為寒冷,把耳朵都凍爛了,心裡十分難受。

回到家後,由於張仲景的名聲早已經聞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門求醫。張仲景有求必應,整天都很忙碌,可雖然上門求醫的人很多,可張仲景依然掛念那些凍爛耳朵的人。

經過研究,他研製了一個可以禦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

他叫徒弟在南陽東關的一個空地搭了個棚子,支上大鍋,為窮人舍葯治病,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葯就是「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當初其實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葯物放在鍋里煮,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麵皮煮熟。

麵皮包好後,樣子象耳朵,又因為功效是是為了防止耳朵凍爛,所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

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一碗湯,2個「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

當初張仲景在長沙任職的時候,就在平時經常為老百姓看病,很受群眾的愛戴。退休以後,長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鄉去看望。

俗話說,醫生難治自己的病。張仲景也是人,不是神。

有一年,張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燈油就要燒幹了。

長沙來看望他的人說,長沙有一個風水很好的地方,想讓張仲景百年之後在那裡安身,可南陽的人不幹了,雙方就爭吵起來。

張仲景說:「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以後,你們就抬著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靈繩在什麼地方斷了,就把我埋葬在哪裡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張仲景駕鶴西去了。壽終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當送葬的隊伍走到當年張仲景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的時候,棺繩忽然斷了。

大家按照張仲景的囑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墳。兩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擔,川流不息,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大大的,還在墳前為他修了一座廟,這就是現在的醫聖祠。

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這天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為了紀念他,從此大家在冬至這天都要包一頓餃子吃,並且都說,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凍了。

「祛寒嬌耳湯」 很少有人吃了,但經過歲月的沖刷,大家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並且餃子的種類和形狀也有了很大改進,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餃子,餃子也成了闔家團圓的代表食品,但張仲景的名字卻很少有人提到了。

『伍』 一個精神病醫生在寓所中被殺,他的四個病人受到傳訊。這四個病人在醫生被殺當天都分別單獨去過一次醫生的

A殺的 順序應該是 BDAC

『陸』 人工受孕4個月成功後單位要求上班因個人身體不好醫生是不是一直可以開病假單

這個可以給單位協商,現在法定產假可以耍180天,孕期休了假,產後就少休假,180天休完假為止。沒必要讓醫生出據休假證明,況且醫生也不會開出這樣長時間休假證明。

『柒』 甲乙丙丁四位醫生依次看門診 甲第30次門診是在周三 那麼丙首次在周日的門診是第幾次 坐等

(30×4-2)÷7=16餘6 甲首次門診是星期六
所以乙首次門診星期日 丙首次門診星期一 丁首次門診星期二

『捌』 華佗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醫生,中醫診斷病人病症的手段可以概括為哪四個

華佗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中醫。中醫診斷病人病症的方法可以概括為望、聞、問、切。

『玖』 誰可以幫我想4個關於醫療的笑話

1、像真的一樣
麗因為患了牙病,醫生建議她換一副假牙。等換好以後,麗拿著鏡子左照右照,很放心地問醫生:「醫生,我的假牙裝得好嗎?」
醫生高興地回答道:「好極了,你又可以像以前一樣無所顧忌地大嚼東西了。」
「不,我關心的是它看起來像真的一樣么?」
醫生說:「非但看起來像,就是痛起來也像真的一樣。」

2、頭上的包
盡管這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手術,不過一流醫院就是一流醫院,柯第二天就能夠下床行走了。唯一讓柯感到困擾憂慮的是頭上腫起了一個大包,因為確信手術既然是和腸道有關的,那說什麼也應該沾不上腦袋的邊。柯懷著不安的心情問護士:「護士小姐,手術後我頭上這個地方起了一個大包,會不會是手術後六下了什麼後遺症?」「哦,完全不必擔心,柯先生,林醫生說昨天手術進行到正關鍵的時候,麻醉劑突然用光了,出於對您生命的考慮,所以就…」
3、一萬伏電流
一位電力公司的技工,誤觸一萬伏電流的電線,被電倒在地面上,經醫生治療後,竟奇跡似地康復。醫生說:「恭喜你康復,但你這種病例不比尋常,我擔心有後遺症,所以你每周都必須來醫院檢查。」
技工每周來檢查,身體也無任何異樣,只是似乎有難言之隱。醫生問:「你是不是有事瞞著我呢?為了你的健康著想,你應該向我坦白。」技工吞吞吐吐的說:「不是的,醫生。我的身體並沒有什麼不對勁,只是,晚上和我太太進房的時候,她…」醫生問:「有是問題嗎?」技工困惑的說:「她興奮的時候,乳房都會發亮。」
4、倒霉的病人
有一個牙科醫生,第一次給病人拔牙非常緊張。他剛把臼齒拔下來,不料手一抖,沒有夾住,於是,牙齒掉進了病人的喉嚨。
「非常抱歉。」醫生說,「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職責范圍內,你應該去找喉科醫生。」
當這個病人找到喉科醫生時他的牙齒掉得更深了,喉科醫生給他做了檢查。「非常抱歉」醫生說「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職責范圍內,你應該去找胃病專家。」
胃病專家用X光為病人檢查後說:「非常抱歉,牙齒已經掉到你的腸子里了,你應該去找腸病專家。」
腸病專家同樣做了X光檢查後說:「非常抱歉,牙齒已經不在腸子里,它肯定掉到更深的地方了,你應該去找肛門科專家。」
最後,病人趴在肛門科醫生的檢查台上,擺出一個屁股朝天的姿勢,醫生用內窺鏡檢查了一番,然後吃驚的叫道:「啊,天哪!你的這里長了一顆牙齒,應該去找牙科醫生。」

『拾』 我國古代著名醫生有

1、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

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應用了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即後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

他精於望色,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後。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

2、董奉(220年—280年),又名董平,字君異,號拔墘,候官縣董墘村(今福州市長樂區古槐鎮龍田村)人,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生。

少年學醫,信奉道教。年青時,曾任候官縣小吏,不久歸隱,在其家村後山中,一面練功,一面行醫。董奉醫術高明,治病不取錢物,只要重病癒者在山中栽杏5株,輕病癒者栽杏1株。

數年之後,有杏萬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時,董奉便在樹下建一草倉儲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穀子自行交換。再將所得之谷賑濟貧民,供給行旅。後世稱頌醫家「杏林春暖」之語,蓋源於此。董奉也出行在南方一帶行醫。

有一次到交州(今廣東、廣西、越南北部一帶),恰遇交州太守士燮病危,垂死已3日。董奉把3粒葯丸放入病人口中,用水灌下。稍後,病人手足能動,膚色逐漸轉活,半日後即能坐起,4日後能說話,不久病癒。顯然這是民間傳說,士燮死於公元226年,此時董奉才6、7歲。

由於醫術高明,人們把董奉同當時譙郡的華佗、南陽的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董奉住士燮府中,後士燮陰謀反叛朝廷,擔心董奉泄漏其密謀,欲害之。董奉利用氣功裝死,騙過士燮後逃走。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廬山下隱居,繼續行醫。吳天紀四年(280年),董奉逝世。

3、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

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4、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據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國著名醫學家。

少時曾在外游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華佗一生行醫各地,聲譽頗著,在醫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後因不服曹操徵召被殺,所著醫書已佚。今亳州市有「華佗庵」等遺跡。

5、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並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葯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

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 被後世尊為「葯聖」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