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著名媒體
⑴ 世界著名媒體有哪些
代表媒體:
1)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簡稱)
2)合眾國際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簡稱UPI)
3)路透社(Reuters Ltd,簡稱Reuter)
4)法新社(Agence France Press,簡稱AFP)
5) 俄羅斯通訊社(簡寫ITAR-TASS)
6)衛星通訊社(Sputnik news agency & radio,簡稱Sputnik)
7)德意志新聞社(Deutsche Presse Agentur,簡稱DPA)
8)新華社
拓展資料:
1、路透社
路透社的創立者保羅·朱利葉斯·路透(1816—1899年),在哈瓦斯通訊社當翻譯。1849年離開該社,在德國的亞琛設立通訊機構,利用信鴿向布魯塞爾傳遞商業及股票行情,但效果並不理想。
1850年,英吉利海峽海底電纜鋪設成功。第二年,路透於倫敦正式創辦了路透社。其傳播的內容,大部以商業消息為主,訂戶多為銀行家及證券經紀人,後來才逐漸增加政治及外交消息,開始了現代意義上的消息報道。
路透社一開始得不到倫敦報界的支持,處境艱難。如《泰晤士報》便是反對路透社最力的一家。
1858年,倫敦《廣知晨報》在路透的鼓動下,成了該社的第一個報紙訂戶。緊接著《每日電訊報》、《前鋒晨報》、《晨間郵報》、《標准報》等相繼成為路透社的經常客戶。在激烈的競爭面前,《泰晤士報》也不得不採用路透社的消息了。
在得到倫敦報界的支持後,路透社的業務迅速膨脹起來。美國的南北戰爭、歐洲的法德關系,成了其國際報道的重點。同時,路透社還將觸角伸向了未被開墾的亞洲、非洲、大洋洲,並同歐洲其他兩大通訊社展開競爭。
2、美國聯合社
1848年,墨西哥戰爭期間,為了及時報道這場戰爭,紐約市的6家大報成立了一個聯合採訪部。戰爭結束後,那6家報紙又出於共同采訪國外新聞的目的,在聯合採訪部的基礎上,合股組織了「港口新聞聯合社」。
這6家合股人,共租用兩條船,迎接入港的歐洲船隻採訪新聞,所需經費由合股人分擔。1856年,港口新聞聯合社改組為紐約新聞聯合社。此後,紐約新聞聯合社便迅猛地發展起來。
哈瓦斯通訊社、沃爾夫社、路透社的最初出現,是作為以贏利為目的的個人企業來創辦的,與報界並無直接關系。
而紐約新聞聯合社,一開始就是以報紙之間合作社性質的組織出現的;其存在和發展的目的,不在乎營利,而在於為報紙提供消息。
3、法新社
全稱為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
英國路透社創辦人朱利葉斯·路透,德國沃爾夫通訊社創辦人伯恩哈德·沃爾夫都曾在該通訊社工作過並加以仿效創辦了自己的通訊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哈瓦斯社的業務迅速發展,僅在巴黎就有工作人員300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淪陷,但哈瓦斯社並未停止工作。1944年8月,巴黎解放,為戰爭所迫而離開新聞社的工作人員紛紛返回。後哈瓦斯社與在抵抗運動中成立的幾個通訊社合並在哈瓦斯社原址上成立了法新社。
同年9月,法新社以法令的形式獲得臨時公共機構地位。法新社名義上是獨立的報業聯營企業,實際上是法國官方通訊社。
法新社領導機構包括三個組織:(1)管理委員會是法新社最高領導機構,委員任期三年,管委會由社長兼總經理主持;(2)高級委員會負責監督法新社章程的實施;(3)財務委員會負責監督預算的執行和財務管理。
法新社業務上分三大部:新聞部、總務部、技術部。而攝影部較小,從屬於新聞部。總社每天通過各條線路用各種文字編發新聞稿。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新聞稿訂戶約3500家。
1957年1月10日,法國政府發布一項法令,規定法新社應准確、迅速、清晰並完全獨立地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向全世界各地發消息,報道世界政治、金融、體育新聞和傳送各種圖片。報道分別用法、英、西、德、阿、葡文供稿。
其中法文稿11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60%,英文稿3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15%。英、西、德文稿在總社編譯,文稿在開羅中東社代為譯發,葡文在里斯本和聖保羅翻譯。
4、塔斯社
俄通社和塔斯社都是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的簡稱。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於1992年1月22日簽署命令,在塔斯社與俄新社的基礎上成立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簡稱俄通社。
同時,俄通社中建立獨立的塔斯社機關,負責協調獨聯體各國新聞事宜。自1992年1月30日零點起,塔斯社播發的新聞稿已正式採用俄通社-塔斯社電頭。
5、新華社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性通訊社。現任社長、黨組書記李從軍,總編輯何平,副社長魯煒、周錫生、周樹春,中紀委駐社紀檢組長劉越,秘書長張錦。
新華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創建於江西瑞金的「紅色中華通訊社」,1937年在延安改為現名。70多年來,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新華社的職能逐步加強和拓展。新時期新華社主要擔負著黨的耳目喉舌、國家通訊社、消息總匯和世界性通訊社的職能。
履行上述四項職能主要通過三種形式:一是傳統形式的報道,包括文字、圖片、圖表通稿、專線稿、專特稿,國內、國際參考報道等;二是新形式的報道,主要是在新技術條件下興起的網路、信息、音頻、視頻、手機簡訊等業務;三是社辦報刊。 新華社現有工作人員13,000多人。
6、合眾社
合眾社:合眾社全稱為美國合眾國際社,是美國第二大通訊社,國際性通訊社之一,簡稱UPI。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商業通訊社。由著名報人斯克里普斯創立於1902年。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發展勢頭強勁。1958 年,與赫斯特創辦的國際社合並組成了合眾國際社。
⑵ 國外比較著名的新聞媒體的網站有哪些
《紐約時報》/《讀賣新聞》
⑶ 香港著名的媒體有哪些
1、東方日報,1969年1月22日創刊,為東方報業集團馬惜珍等人創辦,副刊版大量刊登香港新聞界、文藝界名家的文章。
2、星島日報,以香港為新聞編采總部,並在美國紐約設立國際新聞中心,將分布全球的采編運作,包括紐約、洛杉磯、三藩市、多倫多、溫哥華、卡加利、倫敦、巴黎及悉尼等海外分社。
3、太陽報,香港東方報業集團其下繁體中文報章之一,1999年3月14日創刊。其定位是希望分薄被同集團之《東方日報》視為其主要競爭對手的《蘋果日報》的市場。
4、南華早報,1903年11月6日首份報紙出版。1971年11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2016年4月5日,《南華早報》宣布自當天18時開始,在線版和移動版向全球讀者免費。
5、明報,1959年查良鏞(即金庸)與中學同學沈寶新合資創辦。
⑷ 有哪些著名的國外華文媒體
著名的國外華文媒體有:中國記錄通訊社出版的《中國記錄》雜志、《中國形象》報、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出版的《聯合早報》、《世界日報》和《星島日報》、《鳳凰周刊》、《澳門日報》等。
國外華文媒體,也稱海外華文媒體,是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澳門以外,以漢字為傳播方式的大眾傳播媒介,包括報紙、雜志、網路媒體、廣播、電視以及各種新興媒體。
⑸ 世界著名媒體有哪些
代表媒體:
1)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簡稱AP)
2)合眾國際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簡稱UPI)
3)路透社(Reuters Ltd,簡稱Reuter)
4)法新社(Agence France Press,簡稱AFP)
5) 俄羅斯通訊社(簡寫ITAR-TASS)
6)衛星通訊社(Sputnik news agency & radio,簡稱Sputnik)
7)德意志新聞社(Deutsche Presse Agentur,簡稱DPA)
8)新華社
拓展資料:
1、路透社
路透社的創立者保羅·朱利葉斯·路透(1816—1899年),在哈瓦斯通訊社當翻譯。1849年離開該社,在德國的亞琛設立通訊機構,利用信鴿向布魯塞爾傳遞商業及股票行情,但效果並不理想。
1850年,英吉利海峽海底電纜鋪設成功。第二年,路透於倫敦正式創辦了路透社。其傳播的內容,大部以商業消息為主,訂戶多為銀行家及證券經紀人,後來才逐漸增加政治及外交消息,開始了現代意義上的消息報道。
路透社一開始得不到倫敦報界的支持,處境艱難。如《泰晤士報》便是反對路透社最力的一家。
1858年,倫敦《廣知晨報》在路透的鼓動下,成了該社的第一個報紙訂戶。緊接著《每日電訊報》、《前鋒晨報》、《晨間郵報》、《標准報》等相繼成為路透社的經常客戶。在激烈的競爭面前,《泰晤士報》也不得不採用路透社的消息了。
在得到倫敦報界的支持後,路透社的業務迅速膨脹起來。美國的南北戰爭、歐洲的法德關系,成了其國際報道的重點。同時,路透社還將觸角伸向了未被開墾的亞洲、非洲、大洋洲,並同歐洲其他兩大通訊社展開競爭。
2、美國聯合社
1848年,墨西哥戰爭期間,為了及時報道這場戰爭,紐約市的6家大報成立了一個聯合採訪部。戰爭結束後,那6家報紙又出於共同采訪國外新聞的目的,在聯合採訪部的基礎上,合股組織了「港口新聞聯合社」。
這6家合股人,共租用兩條船,迎接入港的歐洲船隻採訪新聞,所需經費由合股人分擔。1856年,港口新聞聯合社改組為紐約新聞聯合社。此後,紐約新聞聯合社便迅猛地發展起來。
哈瓦斯通訊社、沃爾夫社、路透社的最初出現,是作為以贏利為目的的個人企業來創辦的,與報界並無直接關系。
而紐約新聞聯合社,一開始就是以報紙之間合作社性質的組織出現的;其存在和發展的目的,不在乎營利,而在於為報紙提供消息。
3、法新社
全稱為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
英國路透社創辦人朱利葉斯·路透,德國沃爾夫通訊社創辦人伯恩哈德·沃爾夫都曾在該通訊社工作過並加以仿效創辦了自己的通訊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哈瓦斯社的業務迅速發展,僅在巴黎就有工作人員300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淪陷,但哈瓦斯社並未停止工作。1944年8月,巴黎解放,為戰爭所迫而離開新聞社的工作人員紛紛返回。後哈瓦斯社與在抵抗運動中成立的幾個通訊社合並在哈瓦斯社原址上成立了法新社。
同年9月,法新社以法令的形式獲得臨時公共機構地位。法新社名義上是獨立的報業聯營企業,實際上是法國官方通訊社。
法新社領導機構包括三個組織:(1)管理委員會是法新社最高領導機構,委員任期三年,管委會由社長兼總經理主持;(2)高級委員會負責監督法新社章程的實施;(3)財務委員會負責監督預算的執行和財務管理。
法新社業務上分三大部:新聞部、總務部、技術部。而攝影部較小,從屬於新聞部。總社每天通過各條線路用各種文字編發新聞稿。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新聞稿訂戶約3500家。
1957年1月10日,法國政府發布一項法令,規定法新社應准確、迅速、清晰並完全獨立地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向全世界各地發消息,報道世界政治、金融、體育新聞和傳送各種圖片。報道分別用法、英、西、德、阿、葡文供稿。
其中法文稿11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60%,英文稿3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15%。英、西、德文稿在總社編譯,文稿在開羅中東社代為譯發,葡文在里斯本和聖保羅翻譯。
4、塔斯社
俄通社和塔斯社都是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的簡稱。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於1992年1月22日簽署命令,在塔斯社與俄新社的基礎上成立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簡稱俄通社。
同時,俄通社中建立獨立的塔斯社機關,負責協調獨聯體各國新聞事宜。自1992年1月30日零點起,塔斯社播發的新聞稿已正式採用俄通社-塔斯社電頭。
5、新華社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性通訊社。現任社長、黨組書記李從軍,總編輯何平,副社長魯煒、周錫生、周樹春,中紀委駐社紀檢組長劉越,秘書長張錦。
新華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創建於江西瑞金的「紅色中華通訊社」,1937年在延安改為現名。70多年來,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新華社的職能逐步加強和拓展。新時期新華社主要擔負著黨的耳目喉舌、國家通訊社、消息總匯和世界性通訊社的職能。
履行上述四項職能主要通過三種形式:一是傳統形式的報道,包括文字、圖片、圖表通稿、專線稿、專特稿,國內、國際參考報道等;二是新形式的報道,主要是在新技術條件下興起的網路、信息、音頻、視頻、手機簡訊等業務;三是社辦報刊。 新華社現有工作人員13,000多人。
6、合眾社
合眾社:合眾社全稱為美國合眾國際社,是美國第二大通訊社,國際性通訊社之一,簡稱UPI。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商業通訊社。由著名報人斯克里普斯創立於1902年。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發展勢頭強勁。1958 年,與赫斯特創辦的國際社合並組成了合眾國際社。
⑹ 全球哪些著名的傳媒公司集團
全球著名的傳媒公司集團:
(一)美國在線/時代華納集團:
美國在線是全美最大的網際網路服務商,它還擁有網景公司(Netscape),Compuserve,
並部分擁有Walmart, Bell Atlantic, Gateway, Hughes electronics等。
時代華納:1997年總收入達130億美元。旗下包括:
CNN:時代華納1996年收購,在美有7000萬用戶;
HBO:美國最大的付費有線電視網;
華納音樂(Warner Music):美國第二大音樂唱片公司,其中包括華納兄弟唱片公司;
華納兄弟製片公司:好萊塢最大製片廠之一;
出版的雜志包括:《時代》周刊,《Sport Illustrated》,《People》和《財富》。
(二)沃特。迪士尼集團:
集團1997年收入為230億美元。旗下包括:
電視製作公司:沃特迪士尼電視,Touchstone電視,BuenaVista電視。
沃特。迪士尼製片集團,包括多家製片廠,如沃特
迪士尼製片廠,Touchstone製片廠,好萊塢製片廠,Caravan製片廠等。
ABC廣播公司,下屬有:
ABC電視網:在全美主要大城市有10家電視
台,225個附屬電視台,約有1億用戶;
ESPN有線電視網:該公司同時又在Lifetime電視公司和A&E(藝術和娛樂)
電視公司有控制股權,每家各有6,700萬用戶;
ABC廣播網:包括AM和FM頻道,在全美各地有44個廣播電台,3,400個
附屬台。 出版業:有七家日報和兩家出版社。1997年出版業收入達10億美元。
(三)通用電器集團
旗下擁有NBC廣播公司,統轄13家電視台,212家附屬電視台。 同時還有:CNBC有線台(與道瓊公司共同擁有); MSNBC有線台(與微軟公司共同擁有); History(歷史)有線台(與赫斯特集團共同擁有)。 通用電器集團同時還擁有金融保險業,飛機,電器甚至到核工業等製造業。
(四)新聞集團
該集團1997年收入超過110億美元。擁有: 福克斯電視網:統轄22家電視台,159家附屬電視台;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出版業包括:紐約郵報,The Weekly Standard,TV Guide (電視導報), 同時在海外還擁有130家報紙。
(五)Viacom(維亞康)集團
集團1997年收入130億美元,為美國三大廣播公司:ABC, NBC 和CBS 提供和推銷電視節目。1999年維亞康收購樂CBS廣播公司,該公司擁 有35家電視台,200家附屬電視台160家廣播電台。 在電影業,維亞康擁有派拉蒙製片公司,Spelling娛樂集團。 在有線電視業方面,維亞康擁有MTV, Showtime,Nickelodeon,UPN, Nashvill Network, Country Music (鄉村音樂)等一些極受歡迎的有線電視網。 MTV在2001年第一季度連續第16個季度是美國12-24歲觀眾中收視率最高的有線電視頻道。 Nichelodeon有線台有6,500萬用戶,最大觀眾群是4-11歲兒童。 UPN是受歡迎的摔跤比賽台。Nashvill Network和鄉村音樂都是受歡迎的 音樂有線台。維亞康觀眾總數約佔美國全國人口的35%。維亞康還擁有幾家出版社,包括:Simon & Schuster, Scribner, The Free Press 和Pocket Books。 此外,它還擁有全美最大的Blockbuster錄影帶租賃網,有遍布美國的6000多個影帶租店。
⑺ 國外 著名 財經媒體
財富時報,富士時報,華爾街日報,彭博周刊,福布斯,
⑻ 國外知名媒體有哪些,如聯合早報
1、雅虎新聞
雅虎新聞是雅虎擁有的一個新聞網站。雅虎新聞於1996年8月推出,旨在提供有關美國和國際新聞服務和故事的信息。
2、谷歌新聞
Google新聞是全球領先且最受歡迎的新聞網站之一。 Google新聞是全球各地最熱門消息來源。
3、赫芬頓郵報
赫芬頓郵報是由Arianna Huffington創建的新聞和博客網站。它是一個綜合的新聞聚合器和博客網站,具有本地化和國際版本。赫芬頓郵報涵蓋了廣泛的內容,包括美國娛樂,風格,技術,世界新聞和喜劇。
4、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是美國乃至全球最好的新聞網站之一。 CNN提供最新消息和突發新聞。特納廣播公司是時代華納分公司,由特德·特納於1980年創立。
5、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是是一個著名的新聞網站。紐約時報內容覆蓋新聞,技術,商業,體育,科學,健康等信息。
6、福克斯新聞
福克斯新聞(Fox News)頻道,它是美國基本電視新聞頻道。福克斯新聞由福克斯娛樂集團擁有,福克斯娛樂集團是21世紀福克斯子公司。福克斯新聞在線新聞網站提供各種各樣新聞,內容涵蓋娛樂,科技,健康,旅遊,生活方式等。
7、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NBC News)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新聞網站之一。該網站提供高質量的內容,如商業,健康,科技和流行文化。
8、每日郵報
每日郵報在線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最新新聞,體育,娛樂,科學和健康故事。
9、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郵報是華盛頓郵報線上新聞網站,是美國日報,成立於1877年。華盛頓郵報的內容主要包括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新聞,商業,娛樂等。
10、衛報
衛報(The Guardian)是一個提供美國和全球新聞,體育,商業,意見,評論和分析等信息的新聞網站。
⑼ 美國各大主要媒體
1、abc
全稱美國廣播公司,美國三大商業廣播電視公司之一,經費來自廣告廣播,現母公司為更加大名鼎鼎的迪斯尼。公司總部在紐約,分別在紐約、芝加哥、底特律、洛杉磯、休斯頓、費城、弗雷斯諾和舊金山設有電視台,並有220座附屬電視台。公司還經營調幅和調頻廣播電台,並有多座附屬廣播電台。
主要劇目:波士頓法律,三軍統帥(CommandinChief),絕望的主婦,實習醫生格蕾,LOST,雙面女間諜(Allias)等等,上個世紀90年代曾在中國轟動一時的《成長的煩惱》就出自此電視台
2、NBC
全稱全國廣播公司,美國三大商業廣播電視公司之一,經費來自廣告收入。公司總部設在紐約,母公司為世人皆知的通用電氣。公司現在紐約、洛杉磯、芝加哥、華盛頓、克利夫蘭、丹佛和邁阿密7座城市設有直屬電視台,並在全國有附屬電視台208座。
主要劇目:急診室的故事,老友記,法律與秩序,白宮風雲,學徒,賭城風雲,Medium,Scrubs,E-Ring,Surface,以及首播就大熱的Heist等等
3、CBS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美國三大商業廣播電視公司之一,經費來自廣告廣播收入,母公司為大名鼎鼎的維亞康姆電視集團。CBS的節目以新聞和娛樂性節目為主。收視率長時期佔三大廣播公司首位。
公司總部設在紐約,主要機構有:廣播部、電視網、自營電視台部和新聞部。公司在紐約、芝加哥、洛杉磯、費城、聖路易斯等城市擁有7家直屬電視台,並在全國有附屬電視台200座。公司還經營調頻廣播電台,並有多座附屬廣播電台。這里只提各電視台近幾年的美劇部分。
主要劇目:CSI全系列,NCIS,犯罪心理,鬼語者,數字追凶,WithouaTrace(尋人密案組),社區女護法,早就停播的偽裝者,以及剛剛播出的TheUnit等等
4、CNN
全稱為Cablenewsnetwork(有線電視新聞網)的機構,是美國最大的專門播送新聞的電視公司,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國際電視頻道。自從1980年CNN創辦第一個新聞頻道並向美洲國家播送電視新聞以來,1982年,它又成立了第二個新聞頻道(HeadlineNews)。
隨後進軍歐洲,登臨亞洲,一步步地走向世界。1986年它成功地現場報道了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失事的實況,1989年它廣泛報道了蘇聯和東歐的政局動盪。
1991年海灣戰爭中它更是大出風頭,迅速、及時、詳盡地報道了多國部隊在伊拉克的「沙漠風暴」行動,成為各國首腦和輿論界了解實際戰況的主要渠道,從此奠定了作為世界性新聞電視網的地位,為國際社會所矚目。
5、FOX
美國福克斯廣播公司,公司總部在洛杉磯,1986年10月在美國新創辦的商業電視網。1987年4月開始播出廣播網聯播節目。老闆是澳大利亞媒體大亨默多克,此人最近一次被國人所知是因為娶了個不怎麼漂亮的中國老婆。
默多克在澳大利亞和美英等國擁有80多家雜志、報紙和電視台。通過衛星對歐洲廣播的「天空電視台」也是默多克創辦的,香港亞視後台老闆也是此人。
主要劇目:在國內紅到發臭的24和PB,美國偶像(被中國湘視學來,搞出一個超級女聲),識骨尋蹤,豪斯醫生,桔子郡男孩,播了無數季的動畫片辛普森一家,最近播出的左右做人難(Malcominthemiddle)出自Fox電視台。著名的科幻系列劇X檔案以及詹姆斯卡梅隆製作的末世黑天是也是Fox出品。
6、HBO
HBO電視網,公司總部:洛杉磯,HomeBoxOffice,簡稱HBO。時代華納旗下的付費電視網,於1972年開播,全天候播出電影、音樂、紀錄片、體育賽事等娛樂節目,這個電視台不賣廣告。HBO的劇集總是被冠以「經典」的稱號(「經典」這個詞在國內已經被用濫了,真不想用)。
主要劇目:從地球到月球,兄弟連,羅馬,慾望城市,黑道家族,六尺之下……
7、ShowTime
ShowtimeNetworksInc.,簡稱SNI,公司總部:紐約。維亞康姆旗下的收費頻道,主要和HBO競爭,全天候播出各種電影和原創電視劇。
(9)國際著名媒體擴展閱讀
1941年春,聯邦通信委員會決定,全國廣播公司不得同時擁有紅色廣播網和藍色廣播網。
1943年10月,愛德華·諾布爾以800萬元買下藍色廣播網(擁有116座附屬廣播電台),1945年6月15日正式使用美國廣播公司的名稱。
1948年4月19日,播出第一個電視節目《在角落裡》。
1953年2月被聯合派拉蒙劇院公司(United Paramount Theaters)以2,500萬美元買下,組成美國廣播一派拉蒙劇院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Paramount Theaters, Inc.),原聯合派拉蒙劇院公司董事長倫納德·戈登森(Leonard Gold-enson)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長。
1954年,取得「迪斯尼樂園」和「米老鼠俱樂部」的播出權,一舉成功,成為公司發展的轉折點。1955年由於播放一系列西部片贏利,附屬台進一步增加。
1959年取得全美足球大賽、棒球大賽、拳擊大賽等多項體育比賽的報道權。
1961年推出「體育的瘋狂世界」和「美國體育」節目,以體育報道與另兩家電視網展開競爭。1966年以NTSC制式播出彩色電視節目。
1965年4月,改稱美國廣播公司。
1970年同橄欖球隊簽訂長期合同,開辟「星期一橄欖球之夜」節目,創造了該公司空前的收看率。這才讓長期處於劣勢的ABC終於有資本和另外兩個前輩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以及CBS(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分庭抗衡。
1977年ABC播映了電視系列片《根》,連續8個晚上播放12個小時,轟動一時,觀眾達1.3億,創造了美國電視史上收視率的最高記錄。
70年代後期,收視率連續幾年佔三大廣播公司的首位。公司經營電視台,分別在紐約、芝加哥、底特律、洛杉磯、休斯頓、費城、弗雷斯諾和舊金山,並有220座附屬電視台。公司還經營調幅和調頻廣播電台,並有多座附屬廣播電台。
1985年3月,大都會通信公司以35億美元收購,公司改為大都市美國廣播公司,但一般仍用原名。
1995年,鼎盛時期的傳媒帝國迪斯尼的介入,以19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ABC電視台。隨後,ABC在90年代中後期有了長足進步。不過ABC的弱點還是相當明顯,那就是新聞的關注度,反映速度上,的確比CBS、NBC、CNN有很大差距。
特別是在伊拉克戰爭,以及9.11事件等偶然事件反應緩慢。這影響了ABC前進的步伐,在收購的第六,第七個年頭,還出現了迪斯尼出錢倒貼的虧損現象。
1998英國ITV電視台播出了一檔全新節目——《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節目規則極為簡單,只要連續正確回答15道問題,即可贏得100萬英鎊大獎。節目一開播就取得巨大成功,佔領了高達59%的市場份額!ABC看到了這個節目巨大的開發潛力,購買了版權,將它重新包裝,大投入製作,結果證明ABC做出了一個明智的選擇。
1999年-2000年《誰想成為百萬富翁》平均每晚收視觀眾達2900萬人,創下了美國歷史上所有電視節目收視率的最高記錄。
ABC宣稱該節目是其歷史上贏利最高的電視節目,總收入達10億美元!但ABC太過依賴這檔節目,投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不注重開發新的節目形態。2002年ABC每周播放該節目長達四小時,最終看得觀眾生厭,大倒胃口。ABC的收視率也從此退居第四位,同年財政虧損3.6億美元。
2003年1月英國電視四套(Channel 4)新推出的一檔真人秀節目《交換妻子》引起了ABC的注意。該節目將由兩個來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家庭上演,兩個家庭的妻子將互相交換自己的家,她們將到對方家中與對方丈夫和孩子過上10天「同居日子」。
節目播出以後,在短短兩周之內,收視人數就從390萬人上升到了570萬人。ABC對這檔節目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以最快的速度買下了該節目的版權,開始在美國本土播出。在節目播出的第一個周末,ABC就拿下了同時段節目收視率冠軍。
隨著《迷失》、《絕望的主婦》、《實習醫生格蕾》的橫空出世,ABC擁有了三檔收視率超高的電視連續劇。一掃在電視劇方面的萎靡態勢。也也使得ABC電視台擁有了更多的觀眾資源可以支配。
2005年,該公司電視收視率佔全美家庭的30.13%,電視收視率和廣播收聽率均排列第2位。
⑽ 哪些國外著名媒體有中文網
誰有國外播報關於財經日歷 數據速度快的中文網站,可發個郵件到[email protected]郵箱來,萬分感謝諸位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