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著名教堂
1. 歐洲最著名的教堂
凡帝崗的聖彼得大教堂
英國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
義大利佛羅倫薩的聖母之花大教堂
德國的科隆大教堂
法國的巴黎聖母院
2. 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是哪個
只有最著名的前10座~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世界上最傑出的教堂,始建於1506年,經過80年才竣工。教堂內保存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的壁畫與雕刻。
巴黎聖母院 比伯多祿大殿早280年,於1226年建成,是法國的標志建築物,也是歐洲早期哥特式建築與雕刻的主要代表。自1931年維克多•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問世後,這座教堂更加為人嚮往。
聖索菲亞教堂 堪稱世界上最古老的教堂,它是拜占庭帝國東正教宮廷教堂,矗立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建於532-537年。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全部用白石砌成,周圍小尖塔有100多座,還有白石雕像4000多尊,規模宏大。米蘭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Duomo)是米蘭重要地標,一直和佛羅倫斯大教堂爭奪全球第三大教堂的地位,前兩大教堂分別是排名第一的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第二的西班牙的塞維爾 (Seville)大教堂,至於第三名則米蘭或佛羅倫斯大教堂則有爭議,但不論是第三或第四大教堂,米蘭大教堂的歷史價值、哥特式建築風格都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
米蘭大教堂是米蘭的地標,整座建築物融合哥特、文藝復興、新古典等多種建築風格,其位居米蘭市中心,雄偉的氣勢,令人望之而生仰慕之心,其中教堂正面以三角形狀構建而成,四周有數百座尖塔成林,和高達108公尺的主塔相襯,仿如相互扶持,伸向藍天,展現哥特式建築的特色。
這座教堂於1386年開始建造,當時是由統治米蘭的威斯康提(Gian Galeazzo Visconti)下令興建,建材為來自Candoglia地區的大理石。歷經五、六百年,這座教堂逐一完成重要的建設內容。1418年主祭壇完工啟用,1617年教堂正面工程展開,仍以歌德式為主要風格,1774年主尖塔聖母像建成,1813年拿破崙下令建成正牆面及所有尖塔,一直到二十世紀初,今日所見的正牆面五扇銅門才裝置完成。
最高的尖塔高達108.5公尺,上方置有聖母雕像,教堂拱頂由52根多柱體樑柱支撐,其上共有135根石柱尖塔、2245座雕像,均取材自聖經故事,教堂內外所呈現的聖者及使徒像,數目達3159座,據傳均是文藝復興時代所留下的作品,教堂正面五扇銅門上,分別刻有教堂歷史、米蘭歷史、聖母生涯和君士坦丁大帝的「米蘭詔書」等。不管從那一個方向看,米蘭大教堂呈現的壯麗風貌及豐富的歷史內涵,都很令人感動。
教堂內部也很有特色,從祭壇、馬賽克畫至寶物室,都值得觀賞。其中祭壇上供奉著的一根釘子,據說是取自耶穌被釘死的十字架上。教堂內天花板很高,並鑲有彩繪玻璃,往地下走,有寶物庫Tesoro,另也可以搭乘電梯到頂樓,欣賞四周景物,或購票參觀大教堂博物館Museo del Duomo。
英國的威斯敏斯教堂 因英王在此加冕和英國歷代帝王及著名人物在此安息著稱於世(牛頓、狄更斯、達爾文等都葬於此)。
德國科隆大教堂 高157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參閱本報2001/4/15第七版)
莫地那大教堂
教堂是集中式的,東西長77.0米,南北長71.0米。布局屬於以穹隆覆蓋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體量相仿但有側重,前面有一個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門庭,末端有半圓神龕。中央大穹隆,直徑32.6米,穹頂離地54.8米,通過帆拱支承在四個大柱敦上。其橫推力由東西兩個半穹頂及南北各兩個大柱墩來平衡。內部空間豐富多變,穹隆之下,與柱之間,大小空間前後上下相互滲透,穹隆底部密排著一圈40個窗洞,光線射入時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顯得輕巧凌空,教堂內部空間曲折多變,飾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鑲嵌畫。
維也納聖斯提凡大教堂
維也納的聖斯提凡大教堂是奧地利哥特式最大的建築紀念物。這座教堂的前身是一座建於公元1141年的羅馬式教堂,公元13世紀初加以改建。教堂有非常復雜的哥特式蝸狀拱。比較接近於公元14世紀廣泛流行於德國南部的大廳式教堂。
大教堂南北兩邊,蓋有兩座錐形的塔樓,以代替廢除了的袖廊。北邊的沒有蓋完,南邊的塔樓公元1433年建成,非常嚴整,直向上沖,是成熟哥特式的卓越創作。
3. 收集世界上有名的教堂,宮殿。
世界著名的教堂:
聖彼得教堂氣勢恢弘。它坐落於聖彼得廣場一側,於1450年開始興建,1626年底完成。整座教堂長約200米,最寬處有130餘米,從地面到穹窿大圓屋頂頂尖十字架的高度達137米。教堂之大,可同時容納5萬餘人。
義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蘭大教堂,它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紀80年代動工,直至19世紀初才最後完成。教堂內部由四排巨柱隔開,寬達49米。中廳高約45米,而在橫翼與中廳交叉處,更拔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個八角形採光亭。中廳高出側廳很少,側高窗很小。內部比較幽暗,建築的外部全由光彩奪目的白大理石築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現出向上的動勢,塔頂上的雕像彷彿正要飛升。西邊正面是義大利人字山牆,也裝飾著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但它的門窗已經帶有文藝復興晚期的風格。
塞維利亞大教堂是西班牙塞維利亞大教堂南部安達盧西亞區省會城市塞維利亞市內的著名宗教名勝。從公元711年到1248年間曾先後為哥特人及摩爾人所建王國的都城。
佛羅倫薩大教堂為義大利著名天主佛羅倫薩大教堂教堂。位於義大利佛羅倫薩,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瑰寶。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世界第四大教堂。。型制很有獨創性,雖然大體還是拉丁十字式的,,把東部歌壇設計成近似集中式的,預計用穹頂。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公元1163年,一直到公元13世紀才全部建成。 從巴黎聖母院的正面看,純粹的尖拱形建築已形成。整個平面還是十字架形的,但東西長於南北向。底部是凹進去的,顯的頗有貴感。代替羅馬式建築的典型巨塔是十字形交叉點上的小尖塔,它的高聳使整個建築顯得更加巍峨。
科隆大教堂,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標志性建築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論規模,它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它被譽為哥特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
里約大教堂又被稱天梯教堂,歷經12年時間,終於在1976年落成投入使用。她的風格迥異於同時期歐洲古老典雅教堂。里約大教堂的主體建築是一座頂端呈圓錐形,造型時尚,給人金字塔般印象的鋼筋水泥為主要建築原料的現代建築。教堂全身高80米,底座直徑106米,可容納2萬人。
世界著名宮殿:
1.故宮是明、清兩朝最大的皇家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場所。位於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門,後倚景山,東近王府井街市,西臨中南海。
2.白宮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是一座白色的二層樓房。1792年始建,從1800年以後成為歷屆總統的官邸,1902年美國總統羅斯福首先使用「白宮」一詞。後成為美國政府的代稱。
3.凡爾賽宮凡爾賽宮是法國封建時的帝王的行宮,在巴黎市西南凡爾賽城。始建於十六世紀,後屢經擴建形成現存規模。包括宮前大花園、宮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形體對稱,軸形東西向。宮內裝潢極其豪華,內壁懸掛壁毯、油畫、雕刻,大廳內陳列著名雕刻家的
4.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現佔地41公頃,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布達拉宮分為兩大部分:紅宮和白宮。
4. 歐洲三大教堂是什麼
1、聖母百花來大教堂:聖母自百花大教堂是天主教佛羅倫薩總教區的主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教堂。它是佛羅倫薩的標志,也是佛羅倫薩市內最高的建築。教堂建築群由主教堂、鍾樓和洗禮堂構成,不僅規模宏大,更是整個文藝復興初期的代表性建築。
塔頂有文藝復興式樣的大鍾,鍾樓是俯瞰布拉格市景最美的地方,如果腳力還行,不妨嘗試一項健步運動,攀爬教堂高塔里287級樓梯,登高瞭望整個布拉格城,當你上氣不接下氣地終於到達塔頂時,令人屏息的百塔美景,將令你感到真正值回票價。
5. 歐洲著名教堂有哪些
聖維塔利教堂
聖瑪利亞大教堂
莫地那大教堂
聖阿波利拉教堂
聖姆朗教堂迴廊
海神波賽東與海後安菲特里脫
米蘭大教堂
6. 世界著名的大教堂有
德國科隆大教堂、法國巴黎的聖母院大教堂和義大利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築聖彼得大教堂、巴黎聖母院、科隆大教堂……在西方,每到一個國家,那些輝煌、耀眼、極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建築大多是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推開西方教堂之門,不難發現,在那裡,教堂不僅僅是建築藝術的體現,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所在國家文化的深刻內涵。
巴黎聖母院
地點:法國巴黎
風格:早期哥特式
關鍵詞:劃時代
巴黎聖母院興建於12至14世紀,是歐洲早期哥特式建築的主要代表,有作家形容它重如大象,輕如飛蛾,是法國建築史上的傑作。正面一對60餘米高的塔樓,巍峨而壯觀,上面有內容豐富、精美絕倫的反映宗教題材的雕刻。走進大教堂光線驟然暗淡下來,教堂內高大寬敞而幽暗,頓時讓人產生一種庄嚴肅穆的感覺,彷彿進入一個與世隔絕的境地。
作為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巴黎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庄嚴。它被壁柱縱向分隔為三大塊;三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個內凹的門洞。而教堂內部則極為樸素,幾乎沒有什麼裝飾。
聖彼得大教堂
地點:梵蒂岡
風格:巴洛克式
關鍵詞:最大
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的聖彼得教堂,據說它將教堂建築藝術的精華集於一身。教堂中央直徑達42米、高度達138米的圓形穹頂,是巴洛克式建築的典型標志。
聖彼得教堂之所以著名,不僅僅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還在於它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家與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大師們的共同傑作———教堂中擺有米開朗琪羅25歲時的雕塑名作《母愛》、貝爾尼尼雕塑的《聖水缽》等。而教堂大廳上別致的穹窿大圓屋頂,則是米開朗琪羅晚年的建築傑作,直到他去世後26年才由其他建築家繼續完成。抬頭仰望,圓頂的內壁頂上有色澤艷麗的鑲嵌畫和玻璃窗,觀賞的遊人彷彿獨立在天穹之下。
瓦西里教堂
地點:俄羅斯莫斯科
風格:俄羅斯式
關鍵詞:洋蔥
舉世聞名的莫斯科紅場是以莫斯科代表建築「瓦西里教堂」為主景,配景由反映俄羅斯歷史、文化、民俗、藝術等雕塑組成。瓦西里教堂看上去像一座仙境般的城堡,盡管它現在僅作為博物館,但其明快的色調、洋蔥形的穹頂以及紅色的磚石,都表明它是一座基督教堂。
教堂的原名是「代禱教堂」,但直至俄羅斯聖愚瓦西里被埋葬在教堂墓穴後,它才以「瓦西里教堂」的名字聞名於世。大教堂實際上包括9座教堂,其中間的塔樓高33米,環繞四周的8座小教堂由一高高升起的長廊連接在一起。中間的一座大教堂被8座略小一些的教堂拱圍著,人們從外面看到的是這些小教堂的塔樓,每個小教堂的頂部形態各異。
米蘭大教堂
地點:義大利米蘭
風格:以哥特式為主
關鍵詞:多元化
米蘭大教堂是義大利米蘭的重要地標。整座建築物融合哥特、文藝復興、新古典等多種建築風格,其中教堂正面以三角形狀構建而成,四周有數百座尖塔成林,和高達108公尺的主塔相襯,仿如相互扶持,伸向藍天,展現了哥特式建築的特色。
對哥特式建築迷而言,它是裝飾精緻的傑作:「用大理石寫成的一首詩」。僅教堂外部就用了2245尊雕塑、135個尖頂、96個怪獸狀滴水嘴和約1公里長的窗花格。不管從那一個方向看,米蘭大教堂呈現的壯麗風貌及豐富的歷史內涵,都很令人感動。
1,2科隆大教堂
地點: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清倫州
風格:中晚期哥特式
關鍵詞:最完美
素有歐洲最高尖塔之稱的科隆大教堂,建在萊茵河畔,是中晚期哥特式建築的典範。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說,科隆大教堂是最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它始建於1248年左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整個建築建造前後整整持續了632年,是歐洲建築史上建造時間最漫長的建築物之一。
雄偉的哥特式建築,有輕盈雅緻的教堂內景,教堂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高16l米,是全歐洲最高的尖塔,四周林立著的無數座小尖塔與雙尖塔相呼應。教堂內有10座禮拜堂,中央大禮拜堂穹頂高43米,中廳部跨度為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中廳。
聖馬可教堂
地點:義大利威尼斯
風格:基於拜占庭式
關鍵詞:雨果
雖然一部大文豪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讓巴黎聖母院名垂千史,但據說位於義大利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才是雨果口中的「世界上最漂亮的教堂」。
始建於829年的聖馬可教堂,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亦是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一座非常優秀的建築,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它原為一座拜占庭式建築,15世紀加入了哥特式的裝飾,如尖拱門等;17世紀又加入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裝飾,如欄桿等。它的五座圓頂據說是來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正面的華麗裝飾是源自拜占庭的風格。
世界十大教堂
巴達里亞大教堂
巴黎聖母院
比薩主教教堂
坎特勃雷大教堂
傑洛尼莫許修道院
聖地牙哥教堂
聖家贖罪堂
米蘭主教教堂
烏斯賓斯基聖母升天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7. 世界著名基督教堂在哪
一、聖家贖罪堂
聖家贖罪堂是由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設計師高迪設計的,無論你身處巴塞羅那的哪一方,只要抬起頭就能看到它。這座教堂從高迪在世時直到現在都在不停地建造,已經一個多世紀了,仍未造完,在它高高的塔頂上仍是布滿了腳手架。
這是一座象徵主義建築,分為三組,描繪出東方的基督誕生、基督受難及西方的死亡,南方則象徵上帝的榮耀;它的四座尖塔代表了十二位基督聖徒;圓頂覆蓋的後半部則象徵聖母瑪利亞。它的牆面主要以當地的動植物形象作為裝飾,正面的三道門以彩色的陶瓷裝點而成。整個建築華美異常,令人嘆為觀止,是建築史上的奇跡。
二、Las Lajas大教堂
這座宏偉的大教堂建於1916年,坐落在位於哥倫比亞境內傳說中聖母瑪利亞出生的地方。
這里流傳著這樣的傳說:一位印度婦女背著她的聾啞女兒走在Las Lajas,當她感覺有點累就暫時坐在石頭上歇腳,這時她的女兒突然開口說話,說看到一個山洞中有幻影出現。後來,聖母瑪利亞懷孕的壁畫在洞穴中被發現,並且顏色滲透到岩石中幾英寸之深。
三、聖巴索教堂
聖巴索教堂建於1555-1561年,是為紀念伊凡四世攻佔喀山和阿斯特拉罕市,並將其並入俄國版圖而建。教堂的建築風格獨特:由九座洋蔥頭型的教堂所組成的建築群修建在高起的台基上,主教堂高約47米。
四、索菲亞大教堂
索菲亞大教堂的中央穹頂直徑33米,是世界上少數大穹頂之一。它的頂點高約60米,高於萬神廟。宮廷史官普洛柯比烏斯寫道:「當你走進這幢建築物去祈禱時,你會覺得這項工程不是人力造成的……你會相信上帝也喜歡這個不同尋常的家。」
索菲亞大教堂動用了1萬名工匠,耗資摺合14.5萬公斤黃金。公元537年12月26日,查士丁尼大帝和大主教率領一支庄嚴的隊伍舉行落成典禮……15世紀土耳其人滅亡拜占廷帝國之後,把索菲亞大教堂改成了清真寺,在角上加建了呼喚穆斯林們按時舉行禮拜的授時塔。
經過多次的十字軍戰爭和土耳其人的破壞,君士坦丁堡宏偉壯麗的建築摧殘殆盡,索菲亞大教堂竟能免於劫難,它是唯一一座完整地保存下來的查士丁尼時代的建築。
五、聖彼得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最初由君士坦丁皇帝在聖彼得墓地上修建,在長達120年的重建過程中,義大利最優秀的建築師布拉曼特、米開朗琪羅、德拉?波爾塔和卡洛?馬泰爾相繼主持過設計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
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長方形的教堂,整棟建築呈現出一個十字架的結構,造型傳統而神聖。聖彼得教堂不僅是一座富麗堂皇值得參觀的建築聖殿,它所擁有多達百件的藝術瑰寶,更被視為無價的資產。
六、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座落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庄嚴。
七、雷克雅未克大教堂
雷克雅未克大教堂位於市中心,是該市的地標性建築。以冰島著名文學家哈爾格林姆斯的名字而命名,紀念他對冰島文學的巨大貢獻。
該教堂於1940年開始奠基,於六十年代末基本完工。由於經費考教會籌集和信徒捐助,該教堂幾乎花了半個多世紀才完工。該教堂設計新穎,為管風琴結構,主廳高30多米,可容納1200人。主塔高72米,可乘坐電梯上頂樓俯瞰首都全貌。教堂前的西格松雕像是為紀念冰島獨立之父西格松(Leifur Eiriksson)而建。
八、羅馬千禧教堂
羅馬千禧教堂是由美國建築師理查邁爾(Richard Meier)設計的,並於2003年完工。它高57~90尺不等,如船帆狀的三片白色弧牆,層次井然地朝垂直與水平雙向彎曲,似球狀的白色弧牆曲面。
九、朗香教堂
這是一座位於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幾千年來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常變形,怪誕神秘,如岩石般穩重地幾立在群山環繞的一處被視為聖地的山丘之上。
朗香教堂的屋頂東南高西北低,顯出東南轉角挺拔奔昂的氣勢,這個坡度很大的屋頂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屋頂的雨水全部流向西北水口,經過一個伸出的瀉水管注入地面的水池。教堂的三個豎塔上開有側高窗。它以一種奇特的歪曲的造型隱寓超常的精神
十、水晶大教堂
洛杉磯水晶大教堂始建於1980年,歷時12年完成,可容納近萬名信徒進行禮拜活動,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
8. 歐洲最著名的基督教堂在哪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世界上最傑出的教堂,始建於1506年,經過80年才竣工。教堂內保存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