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十字軍著名

十字軍著名

發布時間: 2020-12-18 00:56:10

A. 歷史上最著名的騎士團都有哪些 要歷史上的,不要游戲上的

條頓騎士團
條頓騎士團是三大騎士團中最後成立的一個。1187年哈丁戰役之後,聖城耶路撒冷很快被薩拉丁的軍隊攻克。教廷號召發動新的東征,奪回聖城,這便是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巴巴羅薩率領德意志軍隊率先開赴小亞細亞,可惜紅鬍子出征未半便中道崩殂,他的兒子施瓦本公爵繼承遺志繼續東征。條頓騎士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1190年,十字軍經過苦戰,終於攻下了重鎮阿科,一些德意志騎士在阿科建立了一個行善的醫護組織,這就是後來的條頓騎士團,不過建立之初它並沒有軍事任務,只是照顧傷患。1198年,條頓騎士團以聖殿騎士團為樣板,改造為軍事修會,執行和醫院騎士團一樣的教規。因此有些資料上把條頓騎士團成立的時間記為1198年,這也不無道理。

在小亞細亞期間,條頓騎士團發展緩慢,跟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相比實在不能同日而語。從某種程度上講,條頓騎士團成立的不是時候,聖城時代已經過去,前往小亞細亞的不是絡繹不絕的朝聖者,而是歐洲君主率領的大軍,在這些位高權重的君主手下,騎士團作為獨立的組織要想發展實在是太難了,更何況在他們前面還有聲名遠揚的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在小亞細亞的經歷對於條頓騎士團來說實在是乏善可呈。

醫院騎士團
醫院騎士團全稱是「耶路撒冷聖約翰醫院騎士團」,又被稱為聖約翰騎士團或善堂騎士團,是最為古老的軍事修會,代表羅馬教廷。醫院修會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前就成立了。約1070年,一些阿馬爾菲商人在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附近,建造了兩座修道院和一個招待所,讓朝聖者居住。招待所就是醫院的前身。1099年,法國貴族Gerard和幾名同伴占據了教堂附近的醫院,用來照料傷患和朝聖者。1113年,教廷承認他們是獨立的修會,並賜予他們一系列的經濟、政治特權,如無需繳納什一稅,無需接受任何政權的領導,只受教皇節制。醫院騎士團的會規以聖奧古斯丁修會的會規為基礎制定。騎士團的成員分為教士、騎士和士官,以及會友。騎士團由一位大團長(Grand Master)統治,並有教士會議和八位法官協助。其組織和聖殿騎士團十分相似。

馬爾他騎士團 (善堂騎士團)
善堂騎士團的雛型出現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尚未開始的1070年左右,它的任務是進行一些"慈善"工作,比如保護來"聖地"朝聖的西方基督徒,供給朝聖者食宿,醫治生病的基督徒等等,故得此名。它的成員是以耶路撒冷的"聖約翰聖殿"為中心而聚集起來的,故又稱為"約翰騎士團"。

但是,第一次十字軍遠征結束後,善堂騎士團的宗旨開始發生變化,他們的首領決定:一部分教友繼續為飢餓和染病的朝聖者從事慈善工作,但其中心任務是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騎士軍,從而逐步變成了純粹的封建騎士軍事團體,並在巴勒斯坦地區存在了將近200年。其服裝是綴有白色十字架的黑色外套,後來又改為紅色外套。

14世紀初,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進逼之下,騎士團不得不於1310年移到地中海東部的羅得島。1522年,奧斯曼蘇丹蘇里曼一世為了解除進犯歐洲的後顧之憂,大舉進攻羅得島,雖然騎士團只有500多名騎士和6000多名士兵,但他們面對20萬強敵,毫不畏懼,英勇抵抗,進行了整整半年多的頑強防禦戰,雖然最終被迫投降,但土軍卻付出了至少5萬人喪生的慘重代價。蘇里曼一世對騎士團的勇氣頗為贊賞,於是特許這支敵軍在1523年1月1日安全撤離了該島。

153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同意把馬爾他島及其附近的戈佐島交給善堂騎士團管轄。於是,騎士團就在馬爾他島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正式稱為"馬爾他騎士國"。

此後,善堂騎士團進入了鼎盛時期,船帆上標有馬爾他八角十字的戰船橫行於地中海。18世紀,騎士團的疆域遠達美洲西印度群島的聖克魯瓦。1794年,美國獨立後不久,這個騎士國就很快對它予以承認,並同它建立了外交關系。在當時,馬爾他騎士國比美國還要強大得多呢。

1798年,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在遠征埃及的途中,將騎士團從馬爾他島上趕了出去,騎士團再度淪落天涯,填到1834年才在義大利的羅馬扎了根。此後,它們再度轉向經營慈善事業,一直延續到今天,其名稱也改為"耶路撒冷、羅得島和馬爾他聖約翰軍事護理人員騎士團"。

今天,騎士團的總部設有羅馬商業街的馬爾他大廈,其標志為縮寫字母S.M.O.M。像夢蒂岡一樣,這塊土地是屬於他們自己的。雖然騎士團的正式公民只有幾十人,土地也只有這一幢1.2萬平方米的大廈,但它卻與世界上8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目前,騎士團在全世界范圍內經營著幾十所教會醫院和診所,收取會員費和慈善捐款;發行自己的護照、貨幣和郵票。不過,在世界貿易活動中,人們看不到騎士團貨幣"斯庫多"。此外,騎士團郵票只能在向非洲的布吉納法索及中國澳門發信時使用。實際上,騎士團的貨幣和郵票,絕大多數被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們購買收藏了。

楓葉騎士團
楓葉騎士團是歐洲中世紀一隻強大的騎兵隊伍,由西撒•赤紅組織成立,騎士團的最高統帥大團長(Grand Master)也由西撒•赤紅擔任,騎士團只對西撒負責,騎士團的標志是每個成員的盾牌與配劍上鑄有楓葉。楓葉騎士團成立不久就在一場戰爭中失利,改為當時的北帝國——冷夜 效力,很可惜的是後來發生的事沒有記載。

聖殿騎士團
聖殿騎士團全稱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的貧苦騎士團(Poor Knights of Christ and the Temple of Solomon)」。它成立的時間並不確定,有說是1118年的,也有說是1119年的,一般認為不會遲於1120年。1096年聖城耶路撒冷被十字軍攻佔後,很多歐洲人前往耶路撒冷朝聖,而這時十字軍的主力已經回歐洲去了,朝聖者在路上常常會遭到強盜的襲擊,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法國貴族Huguens de Payns和其它八名騎士建立了聖殿騎士團,以保護歐洲來的朝聖者。當聖殿騎士團成員加入組織時,不僅要發誓遵從修會的三大規定:守貞、守貧、服從,而且還要發誓保護朝聖者,這是他們作為聖地的軍事修會與一般的修會相區別的地方。

B. 著名的十字軍東征的目的是什麼

在歷抄史上,十字軍東征(1096年 - 1291年)是襲一系列在教宗的准許下進行的有名的宗教性軍事行動,由西歐的封建主和騎士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的戰爭。當時原屬於天主教的聖地落入伊斯蘭教手中,羅馬天主教為了收復失地,便進行多次東征行動。但有一些東征是針對其他天主教派,並非針對伊斯蘭,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C. 十字軍東征將領都是誰

十字軍東征有好幾次,我在這里僅介紹下十字軍第一次東征中的部分將領:
布永的戈弗雷、諾曼底公爵羅貝爾二世、 曼努埃爾·伯托米特斯、布洛涅的鮑德溫等等。

D. 歐洲歷史:歐洲著名的十字軍東征期間出現的兩位偉大國王:英國國王獅心王理查一世和德皇紅鬍子腓特烈一世

個人淺見:
從當時歷史上講,理查和腓特烈並沒有太多交集,比如有人問版,關公和秦瓊誰更厲害?一權般人沒法比較。從個人來講,因為理查的好多事跡頻繁出現在小說和故事中,所以更受歡迎一些。但在歷史上看,這個人脾氣暴躁,為人嚴苛,而且因為自己被囚禁有法王腓力二世的原因,所以傾國之力與法國開戰,對國內民生造成了不良影響,所以從作為一個君主來說,不算成功。而紅鬍子之所以出名,主要是他在對義大利的戰爭中有縱容士兵燒殺搶掠和屠殺行為,所以也可以算是暴君吧。
歷史人物不會是完美的,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謝謝

E. 世界上著名的十字軍征戰持續了多少年 共多少次 誰發起的 最後怎樣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096年—1099年)前因是拜占庭帝國的阿歷克塞一世由於自己國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受到了一隻突厥人部隊的侵擾,他被迫向羅馬教廷求助和支援,而當時奴隸主和西方天主教國家都對地中海沿岸國家垂涎欲滴,所以也就適合了當時西方貴族的胃口
1095年11月26日,教皇烏爾巴諾二世在法國的克勒芒召開會議,號召所有人拿起武器,從異教徒手中奪回「主的墳墓」,並且說參加遠征的人可以赦免罪孽,戰死疆場的人可以升入天堂.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開始時共有兩隊,第一隊是由隱修士彼德所率領,此支十字軍是由二萬名貧農組成,稱為「農民十字軍」。出征不久,巳有好幾千人病死於途中。此支軍隊沒有紀律,也做出強迫歸信和殺害猶太人的暴行。軍隊雖到達君士坦丁堡,卻被土耳其人屠殺。另一隊由歐洲貴族組織的十字軍,在西元1097年齊集君士坦丁堡,苦戰數個月,佔領了安提阿等城市。但很快又被土耳其軍包圍。經過了兩年的苦撐,終收復聖城耶路撒冷,大肆劫掠,殺戮7萬人。十字軍隨即建立了四個十字軍國:伊達沙國,安條克公國,的黎波里國和耶路撒冷王國。於公元1144年,回教徒再度攻下伊達沙北部。

原本規定東侵出發的時間是聖母升天日,也就是1096年8月15日,但是在這一年的2月份,就已經有一支隊伍急不可待地踏上了征程,他們的領袖是法國亞眠修道院的隱士彼德。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1147年—1149年),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失敗後,為了響應耶路撒冷拉丁王國的請求,由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率領下發起。從歐洲出發,(由於塞爾柱突厥人於1144年佔領愛德沙,是這次遠征的起因。)出動較早的德意志十字軍在小亞細亞被土耳其人擊潰。法國十字軍攻佔大馬士革的企圖也落了空,故這次遠征未達到任何目的。而回教徒則在埃及蘇丹薩拉丁的領導下獲得統一。西元1187年,在希丁之戰蘇丹薩拉丁所率領的回教徒擊敗了十字軍,重新佔領耶路撒冷。兩年後,十字軍國只剩下三個。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189年-1192年)是由英格蘭、神聖羅馬帝國和法國軍隊所組成的聯軍。但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在小亞細亞墜水而死,德軍隨即撤退。英法聯軍經海路到達聖地,再次攻下耶路撒冷。不久之後,英法聯軍的領袖發生糾葛,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因而下令撤回軍隊。由於兵力薄弱,無法有效攻擊而決定撤退。此後,十字軍國與並與埃及蘇丹薩拉丁立約,准許朝聖者自由前往聖城。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目的本是要攻佔穆斯林所控制的埃及,作日後行動的基地。十字軍主要是法國人的十字軍,在沒有足夠的金錢下,十字軍轉去攻打君士坦丁堡。由於國內的糾紛,十字軍憤而攻打君士坦丁堡,在搶劫和破壞後以血腥屠城。大戰過後,威尼斯佔去拜占庭帝國八分之三的領土(包括愛琴海,亞得里亞海沿岸許多港口和克里特島)。十字軍則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國和兩個附庸於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國的國家,分別是雅典公國和亞該亞公國。

1212年,在教皇和封建主的哄騙下,三萬名兒童組成了一支十字軍(Children's Crusade,也稱童子軍),歷史稱之為兒童十字軍。兒童十字軍在法國馬賽啟程渡海,准備完成大人們未竟的事業。最終,這些孩子不是在風暴中葬身大海,就是被船主給販賣到埃及。在德國,兒童也是受騙參軍。大部份兒童因飢餓和疾病死在途中,其他則流浪乞討。最不幸的幾千個兒童被拐賣。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1217年—1221年)。1213年4月19日,教皇英諾森三世要求信徒組建一支新十字軍。不過,此教令得不到歐洲的君主們支持。於是,教皇要求教士進行布 道宣傳,將信徒、社會地位較低的貴族和破落的騎士加入十字軍。1215年11月,教皇在拉特蘭大堂主持召開了宗教會議,宣布組建一支以攻打埃及為目標的十字軍,通過戰勝埃及的穆斯林王朝進而重新奪取耶路撒冷。

1217年,十字軍先到地中海東岸的十字軍城市阿克開拔。途中,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國年邁的皇帝約翰、塞普勒斯的於格一世和安條克公國的王儲博希蒙德四世也加入支持。其間,十字軍按慣例沿途擄掠。在1218年6月,開始包圍達米埃塔。但在幾個月的戰爭中,疾病困擾著十字軍。適逢此時,穆斯林蘇丹阿迪爾死了。1219年11月,達米埃塔失守。十字軍終打開了勝利之門。

1221年,十字軍企圖進攻開羅。戰役中,穆斯林軍隊藉尼羅河水截斷十字軍的路,並包圍十字軍。9月,穆斯林收復達米埃塔。第五次十字軍戰爭終告失敗。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1228年-1229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為耶路撒冷第二王國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恆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

但此次不是戰爭的直接結果,而是埃及的蘇丹與腓特烈二世締結了十年和約,並把耶路撒冷、伯利恆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相贈。1229年3月18日,腓特烈二世成為耶路撒冷的國王。

到1244年,花剌子模在埃及支持下重新佔領耶路撒冷。

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年—1254年),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發動。十字軍很快便攻取了達米埃塔,但卻陷入被瘟疫折磨的境況。熬過瘟疫後,十字軍進攻開羅。十字軍被由將領拜巴爾率領的奴隸騎兵(馬穆路克)打敗。結果,路易九世的弟弟阿圖瓦伯爵被殺,路易九世被俘。

1250年,當時的蘇丹被其馬穆路克軍官推翻,故法國以大筆贖金贖迴路易九世。但直到1254年,路易九世和與他的士兵才能被釋放回國。

第八次十字軍東征(1270年)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領導,進軍突尼西亞。十字軍在突尼西亞登陸不久,路上發生傳染病,路易九世染病身亡。路易九世的兒子兼繼承人腓力三世馬上下令撤退。十字軍撤退而告失敗收埸。

F. 十字軍東征都有哪些著名君王參加

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一世、法國國王奧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國國王理查一世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
法國國王路易九世

G. 網路十字軍 有哪些著名戰將

WOW里比較多吧。。銅須門。。。還有著名的野外BOSS三季稻。。。

H. 薩拉丁是出名的穆斯林英雄,他生前都有哪些著名的事跡

1.建立王朝

1138年,薩拉丁的父親艾尤卜開始依附於摩吉爾統治的贊吉王朝,而他26歲的時候就隨軍出征,30歲的時候十字軍進攻埃及,贊吉王朝派遣他率軍救援,勝利後的薩拉丁在次年被埃及法蒂瑪王朝的哈里發阿迪德任命為宰相。1171年,薩拉丁將主導的什葉派趕下台,換成了遜尼派,而哈里發阿迪德不久病逝,法蒂瑪王朝就此終結了。但此時的薩拉丁名義上還是贊吉王朝的附庸,1174年,當宗主努爾丁派人收取賦稅時,薩拉丁告訴他埃及目前沒有能力繳納賦稅,於是努爾丁決定攻打埃及,但不久就暴病而亡,失去了掣肘的薩拉丁就在埃及建立了阿尤布王朝,並成為了抗擊十字軍的領袖。

4.大敗十字軍

薩拉丁佔領耶路撒冷的消息傳至歐洲,十字軍於是開始第三次東征。1191年,十字軍攻下阿卡,並將戰俘全部殺死,在雅法大戰後,僵持已久的雙方開始簽訂合約,穆斯林佔有巴勒斯坦內地,基督教徒佔有海岸,耶路撒冷向朝覲的基督教徒開放。

I. 歐洲歷史上著名的十字軍東征的終點在哪個東城市

耶路撒冷

十字軍東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進行的有名的宗教性軍事行動,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以收復阿拉伯入侵佔領的土地名義發動的戰爭。當時原屬於羅馬天主教聖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手中,羅馬天主教為了收復失地,便進行多次東征行動。但實際上東征不僅僅限於針對伊斯蘭,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就是針對信奉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十字軍在他們佔領的地區建立起了幾十個十字軍國家,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國,此外還有安條克公國,的黎波里國等。
第一次十字軍戰爭,是十字軍對東方戰爭中200年間唯一對穆斯林取得勝果的戰事,奪佔了耶路撒冷聖城,奪回了主的聖墓,在當時的西方基督教世界引發了空前轟動,也是烏爾班二世至死未曾想像過的完美大捷。自然,它受到了整個基督教世界累世的傳誦,眾多隨軍教士及後世的教會編年史家都在竭力記述此役,贊美基督大能,如神跡般傳誦。同時,這場戰爭及其後拉丁東方的建立,更是影響了整個東地中海格局,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受到各方的強烈關切。拜占庭、亞美尼亞、突厥人、阿拉伯人,各種宗教背景、不同地位出身的史家都在著述陳辭,詳述此事,以資借鑒反思。(阿爾伯特,耶路撒冷史)
到近代,天主教已承認十字軍東征造成了基督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仇恨和敵對。

J. 歷史上著名的十字軍東征是怎樣引起的他的導火線是什麼

在歷史上,十字軍東征(1096年 - 1291年)是一系列在教宗的准許下進行的有名的宗教性軍事行動,由西歐的封建主和騎士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的戰爭。當時原屬於羅馬天主教的聖地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手中,羅馬天主教為了收復失地,便進行多次東征行動。但有一些東征是針對其他天主教派,並非針對伊斯蘭,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每次十字軍開始時,都有講道、宣誓及受予每個將士十字架的儀式,任命成員為教會的將士。這令天主教在歷史上留下有名的暴行。到近代,天主教巳承認十字軍東征造成了基督教徒與伊斯蘭教徒之間的仇恨和敵對,是使教會聲譽蒙污的錯誤行為。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096年—1099年)共有兩隊。第一隊是由隱修士彼德所率領,此支十字軍是由二萬名貧農組成,稱為「農民十字軍」。出征不久,巳有好幾千人病死於途中。此支軍隊沒有紀律,也做出強迫歸信和殺害猶太人的暴行。軍隊雖到達君士坦丁堡,卻被土耳其人屠殺。另一隊由歐洲貴族組織的十字軍,在西元1097年齊集君士坦丁堡,苦戰數個月,佔領了安提阿等城市。但很快又被土耳其軍包圍。經過了兩年的苦撐,終收復聖城耶路撒冷,大肆劫掠,殺戮7萬人。十字軍隨即建立了四個十字軍國:伊達沙國,安條克公國,的黎波里國和耶路撒冷王國。於公元1144年,回教徒再度攻下伊達沙北部。

原本規定東侵出發的時間是聖母升天日,也就是1096年8月15日,但是在這一年的2月份,就已經有一支隊伍急不可待地踏上了征程,他們的領袖是法國亞眠修道院的隱士彼德。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1147年—1149年),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失敗後,為了響應耶路撒冷拉丁王國的請求,由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率領下發起。從歐洲出發,(由於塞爾柱突厥人於1144年佔領愛德沙,是這次遠征的起因。)出動較早的德意志十字軍在小亞細亞被土耳其人擊潰。法國十字軍攻佔大馬士革的企圖也落了空,故這次遠征未達到任何目的。而回教徒則在埃及蘇丹薩拉丁的領導下獲得統一。西元1187年,在希丁之戰蘇丹薩拉丁所率領的回教徒擊敗了十字軍,重新佔領耶路撒冷。兩年後,十字軍國只剩下三個。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189年-1192年)是由英格蘭、神聖羅馬帝國和法國軍隊所組成的聯軍。但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在小亞細亞墜水而死,德軍隨即撤退。英法聯軍經海路到達聖地,再次攻下耶路撒冷。不久之後,英法聯軍的領袖發生糾葛,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因而下令撤回軍隊。由於兵力薄弱,無法有效攻擊而決定撤退。此後,十字軍國與並與埃及蘇丹薩拉丁立約,准許朝聖者自由前往聖城。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目的本是要攻佔穆斯林所控制的埃及,作日後行動的基地。十字軍主要由法國和義大利貴族組成,在沒有足夠的金錢付給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況下下,十字軍按威尼斯貴族將領的建議轉去攻打扎拉城(現克羅埃西亞的扎達爾)。並利用拜占庭國內的糾紛轉而攻打君士坦丁堡,在搶劫和破壞後血腥屠城三天。大戰過後,威尼斯佔去拜占庭帝國八分之三的領土(包括愛琴海,亞得里亞海沿岸許多港口和克里特島)。而十字軍則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國和兩個附庸於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國的國家,分別是雅典公國和亞該亞公國。

1212年,在教皇和封建主的哄騙下,三萬名兒童組成了一支十字軍(Children's Crusade,也稱童子軍),歷史稱之為兒童十字軍。兒童十字軍在法國馬賽啟程渡海,准備完成大人們未竟的事業。最終,這些孩子不是在風暴中葬身大海,就是被船主給販賣到埃及。在德國,兒童也是受騙參軍。大部份兒童因飢餓和疾病死在途中,其他則流浪乞討。最不幸的幾千個兒童被拐賣。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1217年—1221年)。1213年4月19日,教皇英諾森三世要求信徒組建一支新十字軍。不過,此教令得不到歐洲的君主們支持。於是,教皇要求教士進行佈道宣傳,將信徒、社會地位較低的貴族和破落的騎士加入十字軍。1215年11月,教皇在拉特蘭大堂主持召開了宗教會議,宣布組建一支以攻打埃及為目標的十字軍,通過戰勝埃及的穆斯林王朝進而重新奪取耶路撒冷。

1217年,十字軍先到地中海東岸的十字軍城市阿克開拔。途中,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國年邁的皇帝約翰、塞普勒斯的於格一世和安條克公國的王儲博希蒙德四世也加入支持。其間,十字軍按慣例沿途擄掠。在1218年6月,開始包圍達米埃塔。但在幾個月的戰爭中,疾病困擾著十字軍。適逢此時,穆斯林蘇丹阿迪爾死了。1219年11月,達米埃塔失守。十字軍終打開了勝利之門。

1221年,十字軍企圖進攻開羅。戰役中,穆斯林軍隊借尼羅河水截斷十字軍的路,並包圍十字軍。9月,穆斯林收復達米埃塔。第五次十字軍戰爭終告失敗。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1228年-1229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為耶路撒冷第二王國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恆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

但此次不是戰爭的直接結果,而是埃及的蘇丹與腓特烈二世締結了十年和約,並把耶路撒冷、伯利恆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相贈。1229年3月18日,腓特烈二世成為耶路撒冷的國王。

到1244年,花剌子模在埃及支持下重新佔領耶路撒冷。

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年—1254年),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發動。十字軍很快便攻取了達米埃塔,但卻陷入被瘟疫折磨的境況。熬過瘟疫後,十字軍進攻開羅。十字軍被由將領拜巴爾率領的奴隸騎兵(馬穆路克)打敗。結果,路易九世的弟弟阿圖瓦伯爵被殺,路易九世被俘。

1250年,當時的蘇丹被其馬穆路克軍官推翻,故法國以大筆贖金贖迴路易九世。但直到1254年,路易九世和與他計程車兵才能被釋放回國。

第八次十字軍東征(1270年)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領導,進軍突尼西亞。十字軍在突尼西亞登陸不久,路上發生傳染病,路易九世染病身亡。路易九世的兒子兼繼承人腓力三世馬上下令撤退。十字軍撤退而告失敗收埸。

更詳細地說明在可以參看維基網路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81%E5%AD%97%E8%BB%8D%E6%9D%B1%E5%BE%81&variant=zh-cn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