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論
A.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議論文
有很多。
《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從各個方面分析秦王朝的過失,故名為《過秦論》。此文旨在總結秦速亡的歷史教訓,以作為漢王朝建立制度、鞏固統治的借鑒,是一組見解深刻而又極富藝術感染力的文章。
《六國論》是蘇洵政論文代表作品。《六國論》提出並論證了六國滅亡「弊在賂秦」的精闢論點,「借古諷今」,抨擊宋王朝對遼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誡北宋統治者要吸取六國滅亡的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論貴粟疏》出自《漢書·食貨志》,作者晁錯,是當時給漢文帝的奏疏,文章全面論述了「貴粟」(重視糧食)的重要性,提出重農抑商、入粟於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張,擺事實,講道理,前後相承,步步深入,明允篤誠,強志成務。
B. 歷史上著名的謬論
亞里士多德的那個著名的被伽利略推翻的實驗
波義耳的質量不守恆定律(被拉瓦錫推翻)
天圓地方- -
在消滅和徹底根除了慾望之後,生老病死、不幸、絕望將一掃而空(佛教教義- -)
還有基督教。。。。
C. 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辯論
戰國時期抄的名家喜歡襲討論名與實的關系,著名的辯論有「白馬非馬」、「雞三足」、「一尺之棰,日取其半」等戰國時期的孟子主張「人之初、性本善」,而同樣是儒家大師的荀子則主張「性本惡」,但他們殊途同歸,同樣都重視後天的學習與磨練,重視環境對人思想品質的影響。戰國時的莊子與惠施是一對辯友,動輒就辯論,最著名的就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論辯。三國時的諸葛亮出使東吳、舌戰群儒,是小說家的虛構,沒有歷史依據。唐朝時期,韓愈反對皇親貴族對佛骨的崇敬,怒斥他們,最後慘敗,被貶官到廣東潮州。宋朝時蘇軾反對變法,被王安石下放勞動改造。司馬光上台後召回舊部,准備廢除王安石一切新法,蘇軾說以前我們反對王安石新法是錯誤的,有些新法利國利民,不能一概廢除。司馬光說,蘇軾怎麼變成革新派了啊,是不是下放改造時中了王安石的流毒了?蘇軾拍案而起,大罵司馬光沒有君子風度,你是什麼司馬光,我看你更像司馬牛。
D.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論辯
百家爭鳴、諸葛亮舌戰群儒、商鞅舌戰群儒、洋務派與頑固派的論戰、頑固派與維新派的論戰、立憲派與革命派的論戰,等等
E. 歷史上比較著名的論文
過秦論,美芹十論,九議,
F. 著名的歷史學理論,如歷史合力論
張雪抄 郭涌
【摘要】: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會有促進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因素,恩格斯在19世紀最早提出了歷史合力論思想,社會發展的各種動力因素相互沖突、相互作用形成了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其中經濟的因素和現實的人的實踐活動在歷史合力中起決定性的作用。同時,歷史的進程又是人自身不斷完善、不斷走向自由自覺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開放的過程。歷史是人創造的,人以一種歷史性的方式存在著,人則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不斷地自我創造、自我生成展現歷史觀,同時人對"歷史合力"有能動作用。
【作者單位】: 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
【關鍵詞】:
恩格斯 歷史合力論 生成論 人
【分類號】:A811
【正文快照】:
一、提出「歷史合力論」社會理論政治的背景(一)社會背景馬克思是在19世紀上半葉創造了歷史唯物主義,他認為歷史是由活生生的人創造的,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決定了社會的基本狀況,構成了歷史的基礎,認為歷史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是經濟因素,形成了科學的唯物史。19世紀末武裝
G. 中國歷史上都有那些著名的樂論
中華民族在綿延數千年的文明進程中,不僅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傳統音樂類別、品種,同時亦在音樂藝術實踐基礎上進行哲學思辨和理論研討,相繼產生出篇幅浩繁的音樂理論著述。相傳孔子刪定古代經典《六經》,《樂經》是其中之一(已佚)。而《周禮》中有「大司樂」章,《禮記》中有《樂記》篇;墨子曾作《非樂》,荀況曾撰《樂論》。以後各代官方亦多修樂律,史籍中亦多撰樂書、樂志和樂學篇章,文人學士們的樂論、樂律著作亦不斷涌現,其中一部分至今流傳,有的具有很高的學術水準和研究價值,這是一部極為寶貴的傳統音樂理論遺產。
樂論是音樂社會學、音樂美學、音樂表演理論著述,篇目眾多,其中不乏思想深邃的佳篇,較有代表性的如《樂論》、《樂記》、《聲無哀樂論》、《唱論》、《豁山琴況》等。
《樂論》和《樂記》是音樂社會學著作。《樂論》為戰國後期思想家荀況(約前313~前238)音樂言論輯錄,由其門人弟子纂輯而成。《樂記》保存在《禮記》和《史記》中,《禮記》題為「樂記第十九」;《史記》題為「樂書第二」,作者和成書年代尚無定論,歷史上有西漢河間獻王劉德等人撰(《漢書·藝文志》)和戰國公孫尼子撰(《隋書·音樂志》)兩說。此兩部著作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學派的音樂思想,論述所涉大部分為音樂社會學內容,其要點是:
音樂產生和形成過程。「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樂記》)。此指出音樂產生於人的感情,人的感情變化則是客觀事物影響的結果。人因外物激動就表現為「聲」,「聲」的變化被組織起來就成為「音」,「音」按一定規章奏唱,並加上舞蹈,就成為「樂」。同時還提出「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樂記》)。此概括地闡述出「樂」的形成過程。
H. 世界著名史詩理論都有哪些
古希臘史詩《伊利亞特》(Iliad)、《奧德賽》(Odyssey),日耳曼史詩《希爾德布蘭特之歌》(Hildebrandslied)、《尼伯龍根之歌》(Nibelungenlied),盎格魯·薩克遜史詩《貝奧武甫》(Beowulf),高盧史詩《羅蘭之歌》(Chanson de Roland),俄羅斯史詩《伊戈爾遠征記》(Igor's Campaign, The Song of),西班牙史詩《熙德》(Cid)、冰島史詩《埃達》(Eddas),《薩迦》(saga),芬蘭史詩《卡勒瓦拉》(Kalevala),日本史詩《古事紀》 (Kojiki),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羅摩衍那》(Ramayana),古巴比倫史詩《吉爾迦美什》(Gilgamesh),波斯史詩《列王記》》(The Shah Nameh),喬治亞史詩《虎皮武士》(On the Georgian Epic The Knight in the Tiger's Skin),阿根廷史詩《馬丁·菲耶羅》,亞美尼亞史詩《撒遜的大衛》,非洲史詩《松迪亞塔》(Sundiata;Sundjata)等等,是世界著名的流傳久遠的長篇史詩(其中《希爾德布蘭特之歌》(Hildebrandslied)殘存不足一百行)。
《吉爾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英雄敘事詩,是古巴比倫文學的傑出代表作。它的基本內容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即具雛型,經過長期口頭流傳,於公元前七世紀經亞述國王的尼尼微圖書館編定。
古希臘《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取材於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間的特洛伊戰爭。《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編訂者荷馬(約公元前9—8世紀)古希臘盲人詩人,其史詩作品是希臘人由野蠻時代進入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伊利亞特》共24卷,15693行;《奧德修記》24卷、12110行。
《羅摩衍那》全書七篇、共有48000行。最新的精校本已壓縮到37000多行。《摩河婆羅多》全書分18篇,一般說有10萬頌,20多萬詩行。《摩訶婆羅多》這部史詩的主要內容,是描寫古印度婆羅多族的兩個分支——俱盧族與般度族之間的戰爭。據考證,這部古印度敘事詩雖然定型於公元五世紀,但其中的英雄和戰爭故事是以約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之間的史實為根據的。書中所記載的史實比成書的時間要早近2000年。
《格薩爾王傳》大約產生在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六世紀之間。它是世界上最長的一部英雄史詩,有120多部、100多萬詩行、2000多萬字。
《江嘎爾》(漢文全譯本)共6卷、70章、15萬行。
I. 蘇軾除了《留侯論》,還有那些史論載於哪本書還有杜牧的著名史詩
宋襄公論 秦始皇帝論 漢高祖論 魏武帝論 管仲論 孟子論 韓非論 賈誼論……
太多了 蘇軾文內集里2-5卷都是論
杜 牧容
題 武 關
碧溪留我武關東, 一笑懷王跡自窮;
鄭袖嬌嬈酣似醉, 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檣谷塹依然在, 弱吐強吞盡已空。
今日聖神家四海, 戍旗長卷夕陽中。
過華清宮絕句
長安回望綉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江南春絕句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