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知名人物
A. 中國民間的10大財神,都是哪些歷史人物
1、正財神--趙公抄明(人間財富之神襲)
2、文財神--范蠡(生財有道)
3、武財神--關公(忠誠信義)
4、增福相公--李詭祖
5、正一福祿財神真君--比干
6、儒商始祖--端木賜
7、徽商之祖--管仲
8、商祖--白圭
9、偏財神--五顯財神
10、准財神--劉海蟾10、准財神--劉海蟾
B. 民間神話人物有哪些
酆都五鬼酆都五鬼東方鬼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 鬼門關。西方鬼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北方鬼張衡、楊雲,治羅酆山。南方鬼杜子仁,治羅浮山。中央鬼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驪山老母 驪山老母 驪山老母即女媧,亦稱無極老母,「古女神而帝者」。她同伏羲、神農史稱三皇,是人類始祖。 《說文》雲「女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山海經.大荒西經》雲:「女媧功烈,非僅 造人,又兼補天」,「誠天地初辟摩肩盤古之大神也」。 驪山老母摶黃土造人歷盡艱辛。《風俗通義》雲:「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 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她為人們制定婚姻而 又繁衍了人類。 趙公明財神,相傳姓趙名公明,秦時得道於終南山,道教尊為『正一玄壇元帥'。亦稱趙公元帥趙玄壇,秦時避亂,隱居終南山。其像黑面濃須,頭戴鐵冠,手執鐵鞭,坐騎黑虎。故又稱『黑虎玄壇。'傳說能驅雷役電,除瘟禳災,主持公道,求財如意。"俗以三月十五日為神誕,祀之能令人致富。民間奉祀,或於正月初去財神廟敬祀,或在家迎接財神貼子,或在店堂由人裝扮的財神登門。 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原稱「玄武大帝」,亦稱「真武帝君、「佑聖真君玄天上帝」、「盪魔天尊」等,道教徒俗稱「元量祖師」。道書記載真武大帝原為凈樂園太子,入太和山修道四十二載,功成德滿,玉帝救鎮北方,為真武大帝。太和山因改名為武當山,意為「非真武不足以當之」。 真武大帝文曲星星宿名之一,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古人說文曲星下凡,就是說,天上的星宿下到凡間,成就了一代大文人。比如歷代狀元,都被人稱為文曲星下凡。又如吳敬梓《范進中舉》:「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白猿仙官白猿仙官傳說雲蒙山中白猿之母患病想吃桃子。白猿十分孝敬母親,偷偷去仙桃園中摘桃。不料被看守桃園的仙人孫真人捉住。白猿為了治母親的病哀求孫真人,孫真人被他的一片孝心所感動,賜白猿仙桃,白猿之母病癒,讓白猿將一部兵書贈送給孫真人。 除此之外,還有如王母觀音、閻羅判官、黑白無常、南極仙翁等大家所熟知的神話人物,不再贅述。作為民風民俗方面,最直接的體現則是片中所涉及的各種節氣與習俗,如清明節上墳祭祖;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雄黃酒;呂祖壽誕時「擠神仙」;九月九登高飲菊酒;元宵節看花燈等等。另外,該劇中的配樂也體現出了傳統的民間特色,作曲左宏元大師精心創作的黃梅調配以簫、琵琶、橫笛、揚琴等民族樂器構給人以唯美古典的意境,觀眾總是在不經意之間被那婉轉凄切的曲調所感染,置身其中不可自拔。可以說,正是那魂牽夢繞的樂曲增添了《白蛇傳》這個古老傳說以凄美浪漫的愛情色彩。
C. 高手往往在民間,你身邊都有哪些厲害的人物
高中時期學校里的保安是以前市裡跆拳道比賽的第一名,大學時期有同學獲得過全國技能競賽一等獎且畢業沒多久就獲得勞動模範。
D. 中國十大民間著名智庫是誰!
香港有,台灣有。這個你自己找。
大陸的不過是公產當的私人智庫,這個沒多少人知道的,這是秘密!
大陸有錢人的就一定次一點了。
如果讓我說,台灣,香港,澳門的比我們的應該要強,因為那邊競爭激列
E. 四大民間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特點
四大民間故事《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和《白蛇傳》的共同的特點有:
1、都是講述愛情的故事。
2、都以悲劇結尾,十分悲壯。
3、四大民間故事都是民間自撰的,不是真實故事。
4、有很多情節比較誇張,比如孟姜女哭倒長城,梁山伯和祝英台化蝶的故事。
5、都是民間群眾為了表達對封建制度的不滿而創造的故事。
(5)民間知名人物擴展閱讀:
不同點:
1、朝代不同。牛郎織女的傳說始於《詩經·大東》:「跂彼織女」、「睆彼牽牛」的記載。孟姜女的傳說起源於《左傳》杞梁妻拒絕齊侯郊吊。梁祝的故事最早見於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
2、《白蛇傳》與《牛郎織女》的故事都有了愛情結晶,其他兩個卻沒有。
3、男女主人公的種族不同。白蛇傳男是人女是妖,牛郎織女中牛郎是人,織女妖。
F.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的主要人物!!!急啊!!!!!!!!
《白蛇傳》 《孟姜女哭長城》 《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
白娘子 許仙 孟姜女 范喜良 (秦始王)可能有 梁山伯 祝英台 牛郎 織女 王母娘娘
白蛇傳: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遊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麼回事?人怎麼會從水裡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並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遊玩。
偏偏老天爺忽然發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身一看,只見一位溫文爾雅、白凈秀氣的年輕書生撐著傘在為她們遮雨。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裡,忙說:「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那小書生道:「我叫許仙,就住在這斷橋邊。」白素貞和小青也趕忙作了自我介紹。從此,他們三人常常見面,白素貞和許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為夫妻,並開了一間「保和堂」葯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於「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症,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葯還分文不收,所以葯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興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但他的心術卻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後,他就整日想拆散許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於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說:「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於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著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冷笑,說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後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後,數十載深山練功,最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
孟姜女哭長城: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為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徵得了父母的同意後,就准備結為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綵,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後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說,用鐵鏈一鎖,硬把范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著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裡干著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么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於,憑著頑強的毅力,憑著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牆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范喜良嗎?」民工說:「有這么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說:「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范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於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為他已經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梁山伯與祝英台:從前有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的女兒祝英台不僅美麗大方,而且非常的聰明好學。但由於古時候女子不能進學堂讀書,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欄上,望著大街上身背著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心裡羨慕極了!難道女子只能在家裡綉花嗎?為什麼我不能去上學?她突然反問自己:對啊!我為什麼就不能上學呢?
想到這兒,祝英台趕緊回到房間,鼓起勇氣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讀書。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樣子,一定不讓別人認出來,你們就答應我吧!」祝員外夫婦開始不同意,但經不住英台撒嬌哀求,只好答應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剛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裝,辭別父母,帶著書箱,興高采烈地出發去杭州了。
到了學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見了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同學,學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秀。她想: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會學到很多東西,也一定會很開心的。而梁山伯也覺得與她很投緣,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於是,他們常常一起詩呀文呀談得情投意合,冷呀熱呀相互關心體貼,促膝並肩,兩小無猜。後來,兩人結拜為兄弟,更是時時刻刻,形影不離。
春去秋來,一晃三年過去了,學年期滿,該是打點行裝、拜別老師、返回家鄉的時候了。同窗共燭整三載,祝英台已經深深愛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雖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對她十分傾慕。他倆戀戀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後,都日夜思念著對方。幾個月後,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訪,結果令他又驚又喜。原來這時,他見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個清秀的小書生,而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大姑娘。再見的那一刻,他們都明白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後,梁山伯請人到祝家去求親。可祝員外哪會看得上這窮書生呢,他早已把女兒許配給了有錢人家的少爺馬公子。梁山伯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去了。
聽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與父母抗爭以反對包辦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變得異常鎮靜。她套上紅衣紅裙,走進了迎親的花轎。迎親的隊伍一路敲鑼打鼓,好不熱鬧!路過梁山伯的墳前時,忽然間飛沙走石,花轎不得不停了下來。只見祝英台走出轎來,脫去紅裝,一身素服,緩緩地走到墳前,跪下來放聲大哭,霎時間風雨飄搖,雷聲大作,「轟」的一聲,墳墓裂開了,祝英台似乎又見到了她的梁兄那溫柔的面龐,她微笑著縱身跳了進去。接著又是一聲巨響,墳墓合上了。這時風消雲散,雨過天晴,各種野花在風中輕柔地搖曳,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飛出來,在陽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牛郎織女:牛郎只有一頭老牛、一張犁,他每天剛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後還要自己做飯洗衣,日子過得十分辛苦。誰料有一天,奇跡發生了!牛郎幹完活回到家,一進家門,就看見屋子裡被打掃得乾乾凈凈,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還擺著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牛郎吃驚得瞪大了眼睛,心想:這是怎麼回事?神仙下凡了嗎?不管了,先吃飯吧。
此後,一連幾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這天,牛郎象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出了門,其實,他走了幾步就轉身回來了,沒進家門,而是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躲了起來,偷偷地觀察著。果然,沒過多久,來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進門就忙著收拾屋子、做飯,甭提多勤勞了!牛郎實在忍不住了,站了出來道:「姑娘,請問你為什麼要來幫我做家務呢?」那姑娘吃了一驚,臉紅了,小聲說道:「我叫織女,看你日子過得辛苦,就來幫幫你。」牛郎聽得心花怒放,趕忙接著說:「那你就留下來吧,我們同甘共苦,一起用雙手建設幸福的生活!」織女紅著臉點了點頭,他們就此結為夫妻,男耕女織,生活得很美滿。
過了幾年,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過得開心極了。一天,突然間天空烏雲密布,狂風大作,雷電交加,織女不見了,兩個孩子哭個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著急時,烏雲又突然全散了,天氣又變得風和日麗,織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臉上卻滿是愁雲。只見她輕輕地拉住牛郎,又把兩個孩子攬入懷中,說道:「其實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現在,天宮來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們自己多多保重!」說罷,淚如雨下,騰雲而去。
牛郎摟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欲哭無淚,獃獃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讓妻子就這樣離我而去,我不能讓孩子就這樣失去母親,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織女找回來!這時,那頭老牛突然開口了:「別難過!你把我殺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編兩個籮筐裝著兩個孩子,就可以上天宮去找織女了。」牛郎說什麼也不願意這樣對待這個陪伴了自己數十年的夥伴,但拗不過它,又沒有別的辦法,只得忍著痛、含著淚照它的話去做了。
到了天宮,王母娘娘不願認牛郎這個人間的外孫女婿,不讓織女出來見他,而是找來七個蒙著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樣的女子,對牛郎說:「你認吧,認對了就讓你們見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懷中兩個孩子卻歡蹦亂跳地奔向自己的媽媽,原來,母子之間的血親是什麼也無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沒辦法了,但她還是不甘心織女再回到人間,於是就下令把織女帶走。牛郎急了,牽著兩個孩子趕緊追上去。他們跑著跑著,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來,眼看著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頭上的金簪一劃,在他們中間劃出了一道寬寬的銀河。從此,牛郎和織女只能站在銀河的兩端,遙遙相望。而到了每年農歷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萬的喜鵲飛來,在銀河上架起一座長長的鵲橋,讓牛郎織女一家再次團聚。
還有一個版本是六年級的13課的,你可以把書翻出來看啊!!!
求採納,打得好累
G. 誰知道世界著名故事(神話、民間....)里的知名人物或動物名稱。
阿拉伯神話故事中的阿里巴巴、阿凡提,古埃及的獅身人面獸,中國的孫悟空、豬八戒、嫦娥等等都是呀
H. 山東地區的民間人物傳說都有哪些
最著名的,孔子,留有孔廟、孔府、孔林,還有尼山的夫子洞,曲阜本地還修建了很多關於孔子的文化公園啊什麼的,前幾年我還去了一次。而且,山東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在學術思想方面,有墨子、鄭玄、仲長統等;在政治軍事方面,有晏嬰、司馬穰苴、戚繼光等;在歷史學方面,有左丘明、華嶠、崔鴻、馬驌等;在文學方面,有東方朔、孔融、王粲、徐幹、左思、鮑照、王禹、張養浩、馮惟敏、李開先、李攀龍、孔尚任、王士禛等;在藝術方面有李成、高鳳翰等;在科學技術方面,有魯班、劉洪、何承天、王朴、王禎、燕肅等;在醫學方面,有扁鵲、淳於意、王叔和等。他們的思想、理論、智慧和學術成就,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兵聖」,孫武,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其所著的《孫子兵法》在世界上有廣泛的影響力。「書聖」,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管子,齊國名相、著名經濟學家。山東歷史上還出現過儒學代表人物孟子、曾子。賈思勰,以《齊民要術》聞名的古代農學家。孫臏,以《孫臏兵法》著名的古代軍事學家。諸葛亮,三國名相,被中國人尊為智慧的化身。劉勰,以《文心雕龍》聞名的文學理論家。辛棄疾,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代表。李清照,宋代婉約派詞人代表。蒲松齡,清代著名文學家,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作者。顏真卿,唐代著名書法家,。張擇端,宋代著名畫家、《清明上河圖》的作者。甘德,戰國時期著名天文學家。他與宋人石申(今河南開封人)合著的《甘石星經》中有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氾勝之,古代科學家。單父,相傳單卷(shàn卷)為遠古後期游牧於菏澤四澤六水之地的東夷族中影響較大的政治領袖、氏族首領。戚繼光,明代著名抗倭將領、民族英雄、軍事家、武術家。張自忠,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常振芳,山東冠縣人,回族,武術家。
現在的蓬萊,還留有戚繼光練兵用的水城
I.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人物點評
明朝萬曆年間,鎮江有個老漁夫叫錢全有,別看他是個黑臉駝背的老頭,但生的女兒春葉卻白凈、漂亮,猶如天女下凡。來提親的媒婆是前腳撞後腳,可春葉沒一個看上眼的,把錢全有急得夠嗆。
有天夜裡,電閃雷鳴,風大雨大。第二天一早,村裡就炸了鍋,錢全有愛看熱鬧,湊去一看,原來鄰居老劉頭家裡出事了,女兒劉香知的額頭晚上不知道被什麼東西抓了,都是血印。有個道士見了,一驚,趕緊向劉香知作揖行禮。
道士說:「你們知道她額頭被什麼抓了嗎?那是鶼鳥抓的!」
鶼鳥俗稱「比翼鳥」,有詩人說「在天願作比翼鳥」,說的就是鶼鳥。據說鶼鳥只有一隻眼睛,一隻翅膀,所以兩只鳥會湊到一起飛。比翼鳥一隻爪子有六個腳趾,代表吉祥如意,誰家被抓了額頭,就預示這戶人家會有喜事降臨。
眾人再一看劉香知的額頭,可不是嗎,上面有六個血印,真是被鶼鳥抓的。一般的鳥腳趾是四個,很少有六個的。
果真幾天後,錢全有聽說朝廷派人來招秀女,劉香知被選了去,很快就被皇帝封為貴妃啦!
錢全有心裡不平衡了,劉香知和自己姑娘比起來那是差遠了。一個丑姑娘竟然能被封為貴妃,那自己女兒估計能當皇後娘娘了。錢全有想,如果春葉也被鶼鳥抓一下額頭,那該多好!不過,鶼鳥到哪裡去找呢?
錢全有想起了那個道士,趕緊把人請到家中,問能不能讓鶼鳥在春葉額頭上也抓一下。道士說可以是可以,但鶼鳥不好對付啊,說著,嘴角一撇。錢全有明白了,立馬好吃好喝招待,還塞了不少錢。
一連幾天,道士吃得滿嘴流油,好不痛快,但遲遲不提引鶼鳥的事。錢全有一個勁地催,道士說:「急什麼?鶼鳥是神鳥,這種鳥怕光,只能晚上來,而且一般在冷的時候來,我是在等天氣呢。」
這一天,道士夜觀天象,掐指一算,說這幾天鶼鳥可能會來。鶼鳥喜歡甜的東西,道士在春葉額頭上墊了層很薄的羊肉,上面抹了蜂蜜。錢全有問:「大師,這額頭墊塊羊肉乾什麼?」道士說:「這鶼鳥雖是吉祥之鳥,但它的爪子很鋒利,它俯沖下來抓春葉的額頭,不墊點東西,會被抓爛的。」錢全有連連點頭,他是要鶼鳥抓一下女兒,但可沒有讓女兒毀容的意思呀!
道士說鶼鳥怕人,所以這天晚上,他讓春葉自己走到樹林里去等鶼鳥。錢全有想跟著去,被道士攔下,讓他別壞了仙氣。錢全有想想那金鑾寶殿,咬咬牙:為了做上皇後娘娘,閨女你就吃點苦吧。
可一連幾天,春葉也沒遇到鶼鳥。錢全有急不可耐,非要跟著去看看。那天晚上,他和道士又帶著春葉出來,忽然,道士聽到一陣叫聲,皺了皺眉頭,小聲說:「可能是鶼鳥,春葉,你慢慢地往前走,我們就在這里等你。」
不一會兒,空中似乎有振動翅膀的聲音,錢全有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突然,「哧哧」幾聲,錢全有愣了,怎麼聽著像是鶼鳥挨著地皮飛了?很快,夜空恢復了平靜。不多時,春葉走了過來,錢全有一把抱住她:「閨女,沒事吧,那鶼鳥抓沒抓你啊?」
春葉大氣不敢出:「我看到鶼鳥了,原來鶼鳥比大雁還大啊!」
錢全有問:「是嗎?幾個翅膀幾隻眼睛啊?」
春葉說:「兩只鶼鳥並在一起,有一隻個大一些,似乎是只雄的,只有右翅膀;另一隻個小,我猜是雌的吧,只有左翅膀。」
錢全有追問:「那眼睛呢?」
春葉說:「天黑,看不清!」
雖然鶼鳥並沒抓春葉的額頭,但錢全有看到了希望。
後來幾天,道士再沒帶春葉出門尋鶼鳥。錢全有又催了,道士綳著臉說:「這幾天沒風,鶼鳥不會來。」錢全有不明就裡:「非得有風?」道士說:「對,你看到大雁南飛時,為何排成人字?就是為了省力。而一對鶼鳥只有兩只翅膀,它們必須藉助風,才能輕松地飛,所以必須等有風,它們才會來。」
終於,這天大風起了,錢全有興奮地把羊肉貼到了春葉額頭上,(www.rensheng5.com)道士卻沒動靜。道士瞅瞅天上的明月,搖了搖頭:「今天還是不行,風是有了,但月光太亮。我說過,鶼鳥怕人,如果看出春葉是人,必定跑了。萬一它們看出被人算計了,以後都不會飛回來了。所以,要等到月黑風高夜才能行動。」
終於,一天夜裡,烏雲遮月,四處漆黑一片。春葉靠在一棵樹後,紋絲不動,道士和錢全有則躲在遠處看著。
過了一會兒,天空傳來幾聲特別的鳥叫。錢全有雖然看不清,但聽到「呼呼」的聲音,想來那一定是鶼鳥振動翅膀的聲音。
突然,樹林里傳來一聲慘叫!不久,春葉就跑了出來,這時天上的雲層挪了位置,借著月色,錢全有看到那隻鶼鳥向東飛去!他都看傻了,鶼鳥的尾巴原來那麼長!
春葉捂著額頭哭,錢全有慌了:「鶼鳥抓疼你了?」春葉說:「那鶼鳥在我頭上盤旋了幾下,我嚇得叫了一聲,那鳥拉了屎跑啦!」
道士急得拍大腿:「你叫了?完了,鶼鳥八成知道你是人了。」
錢全有問:「這么說,鶼鳥沒抓羊肉嗎?」
「你不知道,鶼鳥一旦發現危險,只會把鳥屎撒下,趁機逃脫。」
道士皺著眉,又轉身問春葉:「你額頭是不是火辣辣地痛?」
春葉說:「痛!就像有人用火燒一樣。」
道士嘆了口氣,說:「幸虧墊了片羊肉,不然鶼鳥糞落到人皮膚上,非把人燒成癩蛤蟆皮一樣,鶼鳥糞可是有劇毒的!」
雖然額頭上放了羊肉,但春葉的臉還是被燒得像黑色樹皮一樣,原來水靈的皮膚不見了,而且還會散發出陣陣惡臭來。
別人知道錢家閨女毀了容,再沒上門提親的了。錢全有心裡這個悔啊,怪自己貪心,當什麼皇後娘娘,這下可好,閨女嫁不出去了。後來,錢全有隻得把春葉嫁給了村裡做風箏的窮光棍「周風箏」。
幾個月後,劉香知回鄉了,據說是在皇宮里犯了錯被轟出來了。人們問她皇帝長什麼樣,她只說連看都沒敢看。錢全有心說,侯門一入深似海,娘娘哪是那麼好當的?看來,閨女沒進宮也是好事。
雖然周風箏家裡沒幾個錢,但好在他對春葉好,小兩口的日子很甜蜜,不久,春葉還懷了孩子。
可錢全有想到閨女那張被毀的臉,想著自己外孫出生後見了親娘的樣子,可別嚇壞了才好。那天,錢全有對春葉說:「閨女,這孩子以後生下來還是我來養吧,我怕……他以後見到你的模樣害怕。」
春葉笑了:「我長得可比您好看多了。」說著,她去洗了把臉,瞬間,癩蛤蟆皮變成了水嫩的蘿卜,把錢全有看得一愣一愣的。
原來,春葉的臉根本沒被燒傷,上面只是貼了一層假皮。其實春葉和周風箏早就好上了,可錢全有哪能看得上窮小子啊,於是,兩人拉上幾個朋友演了一出「鶼鳥抓額頭」的戲,為此還害得劉香知到親戚家住了幾個月。
錢全有被氣笑了:「怪不得,我想那天看到鶼鳥的尾巴怎麼那麼長,原來那是風箏。呵,說起來,你們請的道士還挺會折騰人,為什麼非得在有風的晚上出動?」
周風箏哈哈大笑:「爹,選天黑時,是怕您認出是風箏;而沒風,風箏怎麼能飛起來?第一次您聽到鶼鳥「哧哧」地在地上溜,是因為那時風突然變小了,風箏掉下來了,我趕緊拖著跑啦!」
比翼鳥只是傳說中的鳥,並不存在,但周風箏和春葉卻真像比翼鳥一樣,形影不離,恩愛非凡。
J. 有哪些民間故事人物
與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黃河是一匹很難馴服的野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個齜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著萬頃良田。咬嚙著千萬重山,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只能在山尖、溝底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
那時候,寧夏不是一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疊,溝壑縱橫,沒有一塊平坦坦的田地,也沒有一塊田能灌上黃河水。
傳說,牛首山上住著幾戶回回和漢人,他們人老幾輩在山底挑水,在山頭上種地。老老小小忙個不停,卻吃不飽,穿不曖,天長日久,誰也 受不了這種折磨。
有一年,一個七十開外的老回回,名叫爾德,在山上開了一個瓜果園,種了些黃瓜。他每天起早貪黑,到黃河裡去挑水澆黃瓜,肩膀壓腫了,腳底起皮了,精心地務育著黃瓜,黃長得又嫩又甜。
這一天爾德老漢累了,躺在菜園門上睡著了。
他剛睡熟,就夢見天空飄來一朵白雲,漸漸地,那白雲變成了一個白鬍子阿訇,抖動著銀色的胡須,對爾德老說:「今天有兩場大風,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場黃風,能把黃瓜吹蔫;後晌有一場黑風,能使黃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風,你都不要把黃瓜摘下來。
爾德老漢驚醒一看,不見了白鬍子阿訇,卻見北面黃風彌天蓋地,霎時刮到牛首山來了。爾德老漢細細瞅著黃瓜,果然一個個蔫了,他心裡非常難過,一年的血汗白費了,可一想起白鬍子阿訇的話,就沒有動。
到了後晌,一股黑風過,吹得山搖地動,樹葉落下一層又一層。爾德老漢一看,黃瓜快要落地,他氣得摘掉了一個又蔫又小的黃瓜使勁扔進了黃河。黃河馬上斷了一條線。像神仙用刀切過一樣,清清楚楚地看見了河底,爾德老漢往下猛撲時,河水「嘩」地一下又並攏了。老漢又累又餓,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亂舞,暈暈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這時,爾德老漢又聽見那位白鬍子阿訇說「這黃瓜就是征服黃河的鑰匙,它可以叫黃河斷流,也可叫黃河聽人的話。可現在黃河叫黃風和黑風這兩個伊比利斯折騰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種一園子黃瓜,黃瓜熟了的時候,你揀最大的一個扔進黃河裡。那時,你走進河底洞里,珠寶由你挑,糧種由你拿,還有一把寶劍可以斬龍殺妖,馴服黃河,你指哪裡,黃河水就流向哪裡。」
第二年,勤勞的爾德老漢又種了一園子黃瓜,他不怕路遠,不惜流汗,從黃河裡挑水澆瓜。工夫不負苦心人,最後,園子里結了一個三尺長的黃瓜,長得像一把鑰匙。老漢高興地日夜睡在瓜園里,一直等到瓜熟。
這一天,天氣晴得沒一點子雲彩。爾德老漢把那三尺長的黃瓜摘下來,念了個「太斯米」,扔進黃河裡。這時只聽黃河一聲咆哮,裂開了一條長縫河底的石頭都看得清清楚楚。爾德老漢下到河底,見靠著河岸有個洞,洞里珍珠瑪瑙應有盡有。老漢拿了些,剛往出走時,聽得一陣暴風狂吼,一時河面上波濤滾滾,一浪高過一浪。爾德老漢拿起寶劍向那黑旋風和黃旋風左右猛劈幾十劍。一會兒,黑風和黃風吹出天邊去了。
這時,黃河的斷縫漸漸地合嚴。爾德老漢想起白鬍子阿訇的囑咐,這寶劍可以征服黃河,他心裡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黃河填滿溝壕,淤平山樑。老漢手持兩把寶劍,向黃河猛劈下去,黃河的水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長城,只是節節升高,遠遠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後,南至六盤山,西至賀蘭山,到處都是水,只留下幾個山尖尖。爾德老漢這才抽出寶劍,叫黃河水向前流去。
從此以後,山大溝深的寧夏,變成了一馬平川,居住在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開渠造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神話傳說:
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避水劍。傳說河圖是黃河水神河伯授給大禹的。
古時候,在華陰潼鄉有個叫馮夷的人,不安心耕種,一心想成仙。他聽說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為仙體。於是就到處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黃河之前,黃河流到中原,沒有固定的河道,到處漫流,經常泛濫成災。地面上七股八道,溝溝汊汊全是黃河水。馮夷東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黃河、跨黃河、過黃河,常和黃河打交道。轉眼過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馮夷很得意,又過黃河去一個小村莊找水仙花。這里的水不深,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他一慌,腳下打滑,跌倒在黃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後,一肚子冤屈怨氣,咬牙切齒地恨透了黃河,就到玉帝那裡去告黃河的狀。玉帝聽說黃河沒人管教,到處橫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惱火。他見馮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該成仙了,就問馮夷願不願意去當黃河水神,治理黃河。馮夷喜出望外。滿口答應。這一來可了卻自己成仙的心願,二來可報被淹死之仇。
馮夷當了黃河水神,人稱河伯。他從來沒有挨過治水的事兒,一下子擔起治理黃河的大任,束手無策,發了愁。咋辦呢?自己道行淺,又沒什麼法寶仙術,只好又去向玉帝討教辦法。玉帝告訴他,要治理好黃河,先要摸清黃河的水情,畫個河圖,有黃河的水情河圖為依據,治理黃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著玉帝的指點,一心要畫個河圖,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鄉親們幫幫忙。鄉親們都討厭他好逸惡勞,沒人答理他。他找到村裡的後老漢,講了他治理黃河的大志。後老漢見他如今成了仙,要給百姓們辦點好事,就答應幫幫他。從此,河伯和後老漢風里來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黃河水情。兩個人一跑就是好幾年,硬是把後老漢累病了。後老漢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繼續沿黃河察看水情。分手時,後老漢再三囑咐河伯,幹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廢,畫好圖就動手治理黃河,人手不夠,他說服鄉親們幫忙。
查水情,畫河圖,是個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圖畫好,已年老體弱了。河伯看著河圖,黃河哪裡深,哪裡淺;哪裡好沖堤,哪裡易決口;哪裡該挖,哪裡該堵;哪裡能斷水,哪裡可排洪,畫得一清二楚。只可嘆自己沒有氣力去照圖治理黃河了,很傷心。河伯想想,總有一天會有能人來治理黃河的,那時,把河圖授給他,也算自己沒有白操心。
河伯從此就在黃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沒有露面。不料,黃河連連漲水,屢屢泛濫。百姓們知道玉帝派河伯來治水,卻不見他的面,都罵河伯不盡職盡責,不管百姓死活。
後老漢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見面。他對治理黃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兒子叫羿,射箭百發百中。無論後老漢如何講,羿不讓他去找河伯。後老漢不聽兒子勸阻,結果遇上黃河決口,被沖走淹死,連屍體都沒找到。後羿非常恨河伯,咬著牙說,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後來,到了大禹出來治水的時候,河伯決定把黃河河圖授給他。
這一天,河伯聽說大禹帶著開山斧、避水劍來到黃河邊,他就帶著河圖從水底出來,尋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沒見過面,誰也不認誰。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見河對岸走著一個年輕人。這年輕人英武雄偉,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著問起來:「喂,你是誰?」
對岸的年輕人不是大禹,是後羿。他抬頭一看,河對岸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在喊,就問道:「你是誰?」
河伯高聲說:「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嗎?」
後羿一聽是河伯,頓時怒沖心頭,冷笑一聲,說:「我就是大禹。」說著張弓搭箭,不問青紅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虛汗。心裡罵道:「混帳大禹,好不講道理!」他越想越氣,就去撕那幅水情圖。正在這時,猛地傳來一聲大喊:「河伯!不要撕圖。」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對岸一個頭戴斗笠的人,攔住了後羿。這個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畫了幅黃河河圖,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後羿推開大禹,又要搭箭張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畫圖的艱辛講了,後羿才後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後羿隨大禹一同趟過河。後羿向河伯承認了過錯。河伯知道了後羿是後老漢的兒子,也沒多怪罪。大禹對河伯說:「我是大禹,特地來找你求教治理黃河的辦法哩。」
河伯說:「我的心血和治河辦法都在這張圖上,現在授給你吧。」
大禹展圖一看,圖上密密麻麻,圈圈點點,把黃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畫得一清二楚。大禹高興極啦。他要謝謝河伯,一抬頭,河伯躍進黃河早沒影了。
大禹得了黃河水情圖,日夜不停,根據圖上的指點,終於治住了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