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近代史著名人物

近代史著名人物

發布時間: 2021-01-04 14:40:06

⑴ 中國近代史著名人物有哪些

1、孫中山

推翻「帝制」的第一人,當之無愧是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先生是當年一群「革命黨」人的代表,如鄒容、黃興、徐錫麟、秋謹、等等無數提著腦袋為中國社會進步而奮斗的先輩。

2、蔡鍔

「高山流水遇知音」,風流凋黨蔡將軍。在「帝制」剛倒,「共和」未盡入人心之際,「帝制」復辟危機迫在眉睫,蔡將軍義無返顧,拋下功名利祿、溫柔鄉閨,冒死起兵反袁,打響全國「討袁」第一槍,阻遏中國重墜沉淪,功績彪柄。

3、毛澤東

毛澤東,我黨的傑出代表,輔以朱總司令、周總理等一代英豪,「中山先生的忠實信徒」,阻止了蔣家王朝的固化,再造共和,使「共和國」在人民心中紮根,使「帝制」不可重回,功在千秋!

4、華國鋒

歷史人物做出歷史性貢獻,或許無法知識其主觀因素,但歷史承認其客觀造成的最終結果。囿於現實原因,對華國鋒同志的歷史性偉績,本院無法在此時此地展開敘述,望讀者理解,但一定要相信本院將之列入歷史箭頭人物,奉進「聖人」級別,一定有其豐富的歷史內涵。

5、周恩來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原藉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⑵ 世界近代史名人事跡

拿破崙(荒野雄獅的意思)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島的阿雅克修城,科西嘉島當時剛剛被賣給法國。他的家族是當地的一個貴族世家,在父親的安排下,拿破崙9歲時就到法國布里埃納軍校接受教育。

拿破崙一開始自認是一個外國人,一心希望有一天能夠讓科西嘉從法國獨立出去。16歲時他被授予炮兵少尉頭銜。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拿破崙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動科西嘉獨立,但遭到另一個親英反法的保利集團排擠,最後全家逃往法國。1793年7月,拿破崙帶兵攻下了保王黨的堡壘土倫,因此受到雅各賓派的賞識。1794年熱月政變中拿破崙由於和羅伯斯畢爾兄弟關系緊密而受到調查,後因拒絕到義大利軍團的步兵部隊服役而被免去准將軍銜。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託成功平定保王黨武裝叛亂,一夜之間榮升為陸軍中將兼巴黎衛戍司令,在軍界和政界中嶄露頭角。

拿破崙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對當時的軍事知識深有研究,善於將各種軍事策略運用於實戰之中,尤其是主張將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發揮騎兵的機動作用。1796年3月2日,26歲的拿破崙被任命為法國義大利方面軍總司令,3月9日與情人約瑟芬·博阿爾內結婚,之後便匆匆奔赴前線。在義大利,拿破崙統帥的軍隊多次擊退了奧地利與薩丁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聯軍,最後迫使對方簽署了有利於法國的停戰條約,凱旋而歸。

埃及之戰與權力的取得
取得義大利之役的勝利後,拿破崙的威信越來越高,他成為法國人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脅,因此任命他為埃及軍司令,派往東方以抑制英國在該地區勢力的擴張。在拿破崙的遠征軍中,除了2000門大炮外,還帶了175名各行業的學者以及成百箱的書籍和研究設備。在遠征中拿破崙曾下達過一條著名的指令:「讓驢子和學者走在隊伍中間。」拿破崙本人精通數學,同時還十分喜愛文學和宗教,受啟蒙運動的影響十分大。

然而1798年遠征埃及本身是一個大失敗。拿破崙的艦隊被英國的海軍上將納爾遜完全摧毀,部隊被困在埃及。1799年回國時,400艘的軍艦只剩下2隻小艦,原本侵略印度的計劃受阻,人員損失慘重。

此時歐洲反法聯盟逐漸形成,而法國國內保皇派勢力則漸漸上升。1799年8月,拿破崙最終決定趕回巴黎。1799年11月9日,回到法國的拿破崙發動了霧月政變並獲得成功,成為法國第一執政,實際為獨裁者。

拿破崙之後進行了多項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經濟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並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響的《拿破崙法典》,是在政變的當天晚上就由拿破崙下令起草的,很多條款拿破崙本人親自參加討論最終確定,基本上採納了法國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較理性的原則。法典在1804年正式實施,即使是在一個多世紀後依然是法國的現行法律。法典對德國、西班牙、瑞士等國的立法起到重要影響。在政變結束後三周拿破崙向人民發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稱:「公民們,大革命已經回到它當初籍以發端的原則。大革命已經結束。」

征服歐洲,成為皇帝
1800年,拿破崙再度打敗奧地利軍,英國也不得不與法國簽訂和約,迫使第二次反法聯盟土崩瓦解。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宣布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但是他並不是由教皇庇護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將皇冠帶到了頭上,然後還為妻子加冕為皇後。一年之後,他又在義大利由教皇加冕為義大利國王。

1805年8月,奧地利、英國、俄國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崙於是在9月24日離開巴黎,親自揮軍東進,到10月12日法軍已經佔領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國和奧地利在烏爾姆激戰後,反法同盟投降。之後法國又取得了奧斯特里茨之戰的勝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拿破崙隨後聯合了德國境內各諸侯國組成「萊茵同盟」,把它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次年秋天,英國、俄國、普魯士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10月14日法軍同時在耶拿和奧爾斯塔特擊潰敵軍,普魯士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拿破崙因此取得了德國大部分地區。1807年6月法軍又在波蘭大敗俄國軍隊,拿破崙與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會面,雙方簽訂了和平條約,在此前一年拿破崙頒布了《柏林赦令》,宣布大陸封鎖政策,禁止歐洲大陸與英倫的任何貿易往來。

轉折:入侵西班牙、奧地利與俄羅斯
1807年末西班牙爆發內部動亂,西班牙國王遭到人民的唾棄。拿破崙於是乘機入侵了西班牙,並讓其長兄約瑟夫·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成為西班牙國王。但是這個舉動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反對,拿破崙根本無法平息當地的暴動。英國在1808年介入西班牙爭端,英軍8月8日登陸蒙得戈灣,8月30日佔領了整個葡萄牙。之後他們在當地民族主義者的支持下,逐步將法軍趕出了伊比利亞半島。

正當拿破崙陷入西班牙泥潭之際,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組成。奧地利在背後偷襲法在德國的領土,拿破崙被迫退出西班牙,率軍東征。奧地利軍隊雖然一開始取得優勢,但是拿破崙很快就轉敗為勝,迫使奧地利再次割讓土地。

到了1811年末,法俄關系已經開始惡化,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拒絕繼續與法國合作抗英,最後戰爭爆發。拿破崙率領50萬大軍進入俄羅斯。俄軍採取了撤退不抵抗的戰術,直到1812年9月12日法軍歷經博羅迪諾的血腥戰役(法軍有7萬人陣亡和重傷)後,進入莫斯科。拿破崙本以為亞歷山大一世將會妥協,未料到迎接他的確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而此時在國內又有人策劃了一次失敗的政變,令他不得不趕回法國,最後回到法國的只有1萬人。

戰敗、流放、百日政權與滑鐵盧
1813年英國、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雙方在德國境內多次激戰。雖然法軍取得了多次勝利,但是針對拿破崙的壓力卻是越來越大,直到10月的萊比錫之戰法軍被擊潰,各附庸國也紛紛脫離法國獨立,同盟軍開始向巴黎挺進。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佔領,同盟軍要求法國無條件投降,同時拿破崙必須退位。1814年4月13日拿破崙在巴黎楓丹白露宮簽署退位詔書,此前兩天拿破崙宣布無條件投降。拿破崙本人在退位後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拿破崙保留了「皇帝」的稱號,可是他的領土只局限在那個小島上。

拿破崙在往厄爾巴島的路上幾乎被暗殺,自己也嘗試自殺未遂。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國,重新成為法國國王,波旁王朝復辟。拿破崙的妻子和兒子被奧地利人囚禁,還有傳聞說拿破崙將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個小島,這一切令拿破崙別無選擇,最後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小島,3月1日回到法國。本來被派來阻止他的法國軍隊轉而繼續支持拿破崙。3月20日拿破崙回到巴黎,此時他已經擁有一個14萬人的正規軍和20萬人的志願軍,百日王朝開始。

但是好景不長,歐洲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的軍隊在比利時滑鐵盧之役中全軍覆沒,7月15日他正式投降,被流放聖赫勒拿島。1821年5月5日,拿破崙在島上去世,5月8日在禮炮聲中這位征服者被葬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托貝特山泉旁。直至今日,拿破崙的死因還是眾說紛紜,英國醫生的驗屍報告顯示他是死於嚴重胃潰爛,但新的研究認為拿破崙死於砷中毒。

他去世後九年,新的奧爾良王朝在人民的壓力之下將拿破崙的塑像重新豎立在旺多姆圓柱上。1840年,法國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利浦派其兒子將拿破崙的遺體接回。該年12月15日,拿破崙的靈柩被運回巴黎,在經過凱旋門後安葬到塞納河畔的老殘軍人退休院(即榮譽軍人院)。

拿破崙在老殘軍人退休院圓頂大堂內墓
影響
拿破崙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他一生親自參加的戰役達到60多個,而其指揮的多個戰役,直到今天在軍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義。但是他的征戰打破了歐洲的權力均衡,導致其他歐洲強權7次組成反法同盟,最終徹底擊敗拿破崙。在拿破崙戰敗後的維也納會議上,新的歐洲秩序與均衡被很快重新建立起來。

雖然拿破崙曾經叱吒風雲數十載,但是他的功績是短暫的,在他退位後,法國的疆域很快又恢復到他執政前的樣子,拿破崙的戎馬生涯對之後的歐洲歷史並沒有重大影響。唯一能讓他載入史冊的,是由他本人下令編撰的《拿破崙法典》,這部法典是很多現代民主國家法律體系的原型。

除此之外,拿破崙也是最早提出歐洲合眾國構想並試圖通過武力來實現的人。雖然他本人並未成功實現這個夢想,今天的歐洲正在朝向一體化的目標邁進。

拿破崙為法國帶來了榮耀,法國人民始終愛戴這位法蘭西戰士(有趣的是,他在18歲以前始終認為法國不是他的祖國),1840年12月他的遺體運抵巴黎後,90萬巴黎市民冒著嚴寒迎接他。而在多年後,拿破崙也贏得了對手的尊敬。1855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攜王儲(即後來的愛德華七世)到老殘軍人院,女王讓王子「在偉大的拿破崙墓前下跪」。
回答者:hunjun7222 - 舉人 五級 10-16 19:24

著名的法國將軍和皇帝拿破崙一世於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島的阿亞丘鎮,他的原名叫拿破崙·比歐拿巴特。法國只是在他出生前15個月左右才獲取科西嘉。年青時拿破崙是一位民族主義者,認為法國人是壓迫者。但是拿破崙卻被派遣到法國軍事院校學習。1785年畢業時,他年僅十六歲,就開始在軍隊當少尉。

四年後,法國革命爆發了,剛成立不久的法國政府幾年之內就捲入了同幾個外國列強戰爭的急流之中。老天頭一回賜給了拿破崙出人頭地的機會,他指揮炮隊在1793年土倫包圍戰中,從法軍和英軍手中收復了土倫。此時他已經放棄了他的科西嘉民族主義思想,把自己看作是法國人。他在土倫包圍戰中立下了戰功;被提升為旅長,1796年又被提升為駐義大利法軍司令。從1796年到1797年,拿破崙在義大利贏得了一系列輝煌的勝利,隨後以英雄的身份返回巴黎。

哥哥,你是雙語的吧

⑶ 中國近現代史名人故事

1、溥儀

溥儀讀書極不用功,除經常生病不上學外,還不時讓太監傳諭老師放假。他讀書的興趣遠不如對毓慶官外那棵大檜柏樹的勃勃興致。溥儀常常蹲在那兒看螞蟻,一蹲半天,玩得把吃飯都忘掉。後來又被蛐蛐、蚯蚓所吸引,叫人搬來大批古瓷盆缸喂養這些昆蟲。

老師們對於這個學生無可奈何,只好採用權宜辦法,每天早晨起來後,由總管太監張謙和站在卧室外,把昨天的課文大聲誦讀幾遍給溥儀聽;在溥儀到太後面前請安時,則以「見面禮「,讓他在太後面前把書從頭念一遍,促使他記憶。

這樣,學了幾年,當然背不出幾篇文章。滿文學得更糟,連字母都沒學會,隨著師傅伊克坦的去世而徹底了結了這門功課。老師們為促進溥儀學習,想了個伴讀的辦法。

伴讀的學生每月可以拿80兩銀子的酬賞,另外還賞「紫禁城騎馬」,即從東華門、西華門進宮以後還可以在宮內騎一段路程再下馬,這是朝廷對臣下的一種特殊恩典和榮譽。

先是由貝子溥倫之子毓崇伴讀漢文,後來又增加溥儀的弟弟、醇親王次子溥傑伴讀漢文。這時溥儀稍有長進,當著老師面能在書房裡坐住凳子;老師對溥儀的過失也可以用訓斥伴讀生的辦法加以規勸、訓誡。

⑷ 著名的中國近代史人物有哪些

  1. 洋務運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2. 維新變法:康有為,梁啟超。

  3. 辛亥革命:孫中山。

  4. 反動派:慈禧,袁世凱。

  5. 新文化運動:陳獨秀,李大釗。

  6. 文學:王國維,徐志摩,魯迅,巴金,郭沫若,矛盾,冰心,老舍,曹禺。


⑸ 中國近代史著名人物評價

只評一個人?多少字?而且,1949年至今不叫近代史了啊。。。

錢學森
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之一。是航空領域的世界級權威、空氣動力學學科的第三代摯旗人,是工程式控制制論的創始人。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

1937年抗戰爆發後,7月28日,國民黨第29軍軍長佟麟閣和第132師師長趙登禹在南苑陣地指揮,雙雙殉國.第38師駐南苑官兵全部轉犧牲.
山西忻口血戰中,國民黨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率士兵勇猛殺敵,1937年10月16日,郝夢齡遭到敵人的機槍掃射,倒在血泊中,彌留時仍大呼勇猛殺敵.
1944年5月21日,國民黨第36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在率部隊轉移時,被敵人發現,敵數挺機槍向他集中掃射,他胸前中彈像篩子底似的,壯烈犧牲.
1940年5月11日,國民黨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在陣地指揮戰斗時,身中數彈,壯烈犧牲.張自忠將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最高將領.

嚴復(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福建侯官人。少年時期,嚴復考入了家鄉的船政學堂,接受了廣泛的自然科學的教育。1877年到1879年,嚴復等被公派到英國留學,先入普茨毛斯大學,後轉到格林威治海軍學院。留學期間,嚴復對英國的社會政治發生興趣,涉獵了大量資產階級政治學術理論,並且尤為贊賞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回國後,嚴復從海軍界轉入思想界,積極倡導西學的啟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論》的翻譯工作。他的譯著既區別與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於斯賓塞的普遍進化觀。在《天演論》中,嚴復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闡發其救亡圖存的觀點,提倡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自強自立、號召救亡圖存。譯文簡練,首倡「信、達、雅」的譯文標准。主辦《國聞報》。「與天交勝」在當時的知識界廣為流傳。他的著名譯著還有亞當·斯密的《原富》、斯賓塞的《群學肄》、孟德斯鳩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經濟學、政治學理論以及自然科學和哲學理論較為系統地引入中國,啟蒙與教育了一代國人。辛亥革命後,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1912年嚴復受袁世凱命擔任北大校長之職,這也說明嚴復在思想界和學術界的令人信服的顯赫地位。此時嚴復的中西文化比較觀走向成熟,開始進入自身反省階段,趨向對傳統文化的復歸。他擔憂中國喪失本民族的「國種特性」會「如魚之離水而處空,如蹩跛者之挾拐以行,如短於精神者之恃鴉片為發越,此謂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於這樣一種對中華民族前途與命運的更深一層的憂慮,嚴復曾經試圖將北京大學的文科與經學合而為一,完全用來治舊學,「用以保持吾國四、五千載聖聖相傳之綱紀彝倫道德文章於不墜。

康有為(1858-1927),又名祖詒,字廣夏,號長素(更生),廣東南海人。出身於官宦家庭。幼年受嚴格正統教育。1876年師從朱次琦「經世之學」。1879年(22歲)任職於北京,「乃哀物悼志,以經營天下為志」。1888年趁入京應試之際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改良政治,提出「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為他人所阻而不得上達至帝。後返粵晤今文經學家廖平受啟發,寫成《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書,意圖尊孔子為教主,用孔教名義提出變法主張,以掃除變法的障礙。1894年中日戰爭我國失敗,康聯合各省舉人1300餘人發動「公車上書」,呼請「據和、遷都、練兵、變法」。此後在北京上海分別組織強學會,創刊《萬國公報》、《強學報》等刊物,進行變法的宣傳。1896年光緒帝召見他,康上奏摺提出一系列變法主張,進行「百日維新」,以失敗告終後逃滬轉港赴日,與梁啟超一起拒絕了孫中山等的爭取。後赴加拿大、英國,意圖藉助他力輔助光緒帝掌權未果。後又赴加拿大組織保皇會。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八國聯軍入侵。1905年同盟會成立。1906年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1908年清政府公布憲法大綱,此後不到兩個月光緒帝駕崩,康上書攝政王請殺袁世凱。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清政府,康提出「共和體制不能行於中國」提出「虛君共和」。1913年康回國為母奔喪,袁世凱請其去北京,康拒未去,康留上海主編《不忍》雜志,組織孔教會。1917年康為張勛擁護溥儀發布《共和平議》,稱「中國若仍行民主,始於小分裂,漸成大分裂,終至滅亡」。後張勛以失敗告終。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康參孔於曲阜,稱上海反帝運動為「滬亂」、北伐為「粵亂」。1927年臨終前仍向溥儀「上折謝恩」,並稱「以心肝奉至尊,願效墜露輕塵之報」。
康有為是清末民初最有影響的思想家 ,在 1 9世紀的最後幾年 ,他領導了中國知識界的啟蒙運動。先是 1 895年的「公車上書」 ,其後 ,他以進書和進諫的方式掀起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政治體制改革。在康有為之前 ,從來沒有一個思想家敢於像康有為那樣把他們改革中國政治體制的建議和設想反復向皇帝提出。在我國歷史上 ,他首次倡導了政治體制上的中西結合 ,最早在中國提出了立憲政體 ,並提出了具體的憲政方案 :興民權、設議會、進行選舉和地方自治 ,在堅持儒家傳統和帝制的前提下 ,逐步學習西方的立憲經驗。康有為的立憲思想有很多保守的成份 ,但作為我們民族思想文化成果的組成部分 ,仍然應當重視。

⑹ 徐州近代史上名人

近代著名歷史學家蕭一山(清史和近代史專家、社會活動家),徐州人(銅山縣人);
北洋政府的國務院秘書長徐樹錚,徐州人(他的老家在徐州南三十里,今屬肖縣)。尤其徐樹錚,段其瑞的大內總管,北洋政府實權人物,曾親自率兵收復了外蒙古,誰寫到這段歷史或者提到北洋政府的政績時,都不能不提到徐樹錚。十年前,一位台灣的國民黨中常委要員乘火車從上海到北京,路經徐州時,說到:「徐州近代最出名的人物就是徐樹錚了……」有感而發,寫了一篇有關徐樹錚的文章在《聯合報》上發表,《參考消息》全文轉載過。
郭影秋(銅山縣人)。郭解放後任雲南省第一任省長,後主動辭官辦教育,先後擔任南京大學和人民大學校長。
著名哲學家孫叔平教授,解放前曾在豐縣中學教書,解放後擔任過南京大學副校長,他也是徐州人(肖縣人)。
李可染,著名畫家,以畫牛聞名於世。(1907-1989),原名永順,生於徐州。13歲是由從鄉賢錢食芝學習傳統山水畫。16歲考入上海美專。18歲考取杭州國立西湖藝術院校研究生,師從林風眠和法籍教授克羅多,專攻素描和油畫。1940年開始畫水墨山水和牛,創作了《牧牛圖》、《牧童短笛》、《風雨歸牧》、《五牛圖》等作品。1947年,先後拜齊白石、黃賓虹為師。兩位大師的藝術觀和創造方法,對其後期繪畫風格的形成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1949年,李可染當選為全國美協理事,次年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任副教授、教授,終生為培育新一代國畫人才嘔心瀝血。李可染匯中西藝術之長,致力於中國畫的藝術變革,提倡師法造化,將生活與傳統融為一爐。1959年10月,中國美協為李可染舉辦《江山如此多嬌》水墨寫生畫展,並到上海、天津、南京、廣州等8大城市巡迴展出,同年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辦《李可染畫展》。70年代起,李可染開始創造巨幅山水畫,為人民大會堂作《萬山紅遍》,為民族飯店作《灕江》,為外交部繪制《陽朔生境圖》等等。1981年11月1日中國畫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李可染任院長。李可染一生為祖國河山立傳,以其精湛的藝術為中國畫贏取了國際聲譽。1985年徐州修復李可染舊居,李可染捐獻牛圖、人物、山水和書法作品30餘幅。
馬可,(1918-1976)現代作曲家、音樂學家。徐州人。幼時家境貧寒。1935年考入河南大學化學系學習,抗日戰爭爆發後,曾參加一二·九運動及抗日救亡歌詠活動,並創作了他的第一首抗戰歌曲《游擊隊》。1939年赴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工作,創作了秧歌《南泥灣》、歌劇《白毛女》和《小二黑結婚》等著名作品。解放戰爭時期,在東北解放區從事音樂工作,又創傷了歌曲《咱們工人有力量》、《我們是民主青年》和管弦樂《陝北組曲》等作品。建國後,擔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兼中國歌舞劇院院長,主編《人民音樂》、《戲曲音樂》等作品。1976年7月日在北京逝世,被譽為振興民族音樂的典範。
胡衛東,籃球國手,有中國的喬丹之稱。
楊穎,閻森,乒乓球世界冠軍。
李保田,著名影視表演藝術家,塑造了劉羅鍋這一經典形象。
王馥荔,著名影視演員,有「中國第一嫂之稱」。
韓蘭成,曲藝雜談編輯
韓月喬(80年代四中的)
張伯英(1871-1949),原名啟讓,字勻圃,號雲龍山人、東涯老人,生於徐州,近代書法家、碑貼學家。18歲,參加鄉試、中舉人。1924年,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臨時執政府副秘書長,因目睹官場的腐敗黑暗,毅然引退,不再涉足政壇,專心地方公益與教育事業。張伯英書法造詣極深,尤以行楷成就最大,自成一家。與趙聲伯並稱南北二家,與王書衡、傅增湘、華世奎、鄭孝胥齊名,時稱書法四大家。其著述的碑貼學著作《法書提要》,列舉了自宋至清貼刻512種,詳細分析論及了各家書法流派的優點與不足,為我國書法碑貼學界權威名著。張伯英還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學者,曾主編《黑龍江省志稿》,共62卷,140餘萬字,堪稱鴻篇巨著,對地方誌和鄉土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胡秀英,原籍徐州市,1911年生,1949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阿諾樹木園高級研究員和終身教授
王澄清,祖籍徐州市,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二戰後與吳人存等合作創辦森美工業公司,主要經營葯品、化工、重工業投資及糧食貿易等,逐漸發展成為美國較大的華人財團,吳等人去世後,一直擔任公司董事會主席。
朱德群 著名華裔藝術家、法蘭西學院院士,他1920年生於江蘇省徐州蕭縣白土鎮一個具有文化修養的醫生世家,1935年進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學習西畫,1944至1949年任教於南京中央大學工學院,1951至1955年任教於台灣師范學院。1955年,他為追求自己的藝術發展而赴法國,從此在巴黎定居至今。

⑺ 關於中國近代史各種名人的故事。

1、謝晉元:四行倉庫八百孤軍狙擊日寇

淞滬會戰時期,上海寶山重鎮大場失守後,我軍側背失去了屏障,主力部隊不得不撤向蘇州河以南。10月26日,團副謝晉元奉命指揮八十八師五二四團一營掩護主力撤退。任務完成後,上級命令謝晉元率部守閘北的衛四行倉庫。

2、孫中山忒缺錢

孫中山一生支持革命。曾經有人到東京跟孫中山說要在山東革命,一切完備,可惜錢不夠,孫中山就把自己僅有的1200元給了那人。過了幾天,有朋友說:「那個人把錢亂花了,你為什麼要輕信他們,老是被騙呢?」孫中山說:「革命不怕被騙,不怕失敗,一百件革命事業只要有一件成功,革命就能勝利。」

3、周恩來童年讀書處有110歲臘梅

位於清河區漕運西路的周恩來童年讀書處,院內有一株110年的臘梅。據說,周家特別喜歡梅花,這株臘梅就栽植於周恩來讀書房的窗前。他在幼年學習之餘,常為之澆水、培土,使梅樹越長越盛。建國後,周總理曾多次向赴京匯報工作的家鄉同志問及書房窗前梅花。

4、雷鋒

雷鋒在短暫的一生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克己奉公,助人為樂,做了大量好事,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幾十年來,雷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成長。

5、鄧世昌

鄧世昌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不死,但願死得其所爾!」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即艦長)。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謚壯節公,追封太子少保銜。光緒帝輓聯如此寫道: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⑻ 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有哪些

林則徐是在中國毒品最黑暗的年代,上至王爺以及首席軍機大臣,下至凡夫走卒都有受賄,外有強大的毒飯子英國,船尖炮利,內外交煎的情境下,與毒品一戰,置生死榮辱於度外,一肩挑起天地重擔,風雲變色。林則徐不但是中國人的英雄,他也是全世界的英雄。星火燎原,正能量從林則徐開始,燎遍了五州四海,林則徐被全世界公認為英雄,是載入世界史冊,屬世界文化一部分。國際聯盟把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定為國際禁煙紀念日,聯合國大會[把虎門銷煙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中國沒有任何一位英雄是全世界公認的,除了林則徐。林則徐超高境界的至誠名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中國凝聚了多少正能量,多少英雄因他感召,捨身就義,前仆後繼,扭轉乾坤,昭示著中國將步入康莊大道,此去無窮盡景。

沈葆楨近代中國創辦的第一家專業機器造船廠經營人。在那貪官污吏,經費短缺的年代,沈葆楨兩袖清風,含辛茹苦,以極低的經費,給國家呈上了一百二十分的成績,難能可貴。並且,船政學生是在忠勇不渝的精神教育下成長起來,肩負著強國的使命,給中國留下一段英勇壯烈的歷史。
沈葆楨要求洋務的精神〝且漫道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即此格致關頭,認真下手處;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須從鬼神屋漏,仔細捫心來〞。中國近代能夠發展來他的精神。

嚴復(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男,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縣人,近代極具影響力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 [1] ,新法家代表人物。先後畢業於福建船政學堂和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曾擔任過京師大學堂譯局總辦、上海復旦公學校長、安慶高等師范學堂校長,清朝學部名辭館總編輯。翻譯了《天演論》、創辦了《國聞報》,系統地介紹西方民主和科學,宣傳維新變法思想,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出版有《嚴復全集》。清末極具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近代中西文學教育家第一人。近代中國開啟民智的一代宗師。

林白水(1874—1926),閩縣人,名獬,字少泉,號白水,以號行。是近代中國創辦白話報與革新教育的先驅者,具有強烈的民主革命思想。蒙學堂的創辦者都是具有新思想與大志向的革命者。林白水主張:「救國的第一要義是教育,要喚起全國人對國事的關注,才能談革命。」黃展雲認為:「今日之事,需革命以救國,而從事革命又莫先於教育為革新。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福建雲霄 ,中國最早女權運動者之一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福建女英雄先驅,中國最早女權運動者,打破封建鐵籠,為近代中國撐起了半邊天。

⑼ 中國近代史中有哪些偉人

1、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曾國藩在治軍方略上苦費心機,主張用儒家學說治軍,即用封建倫理綱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禮忠信作為治軍之本去陶冶官兵,他的目的就是要以此來維系軍心,培植出一支完全絕對服從於自己的私家軍隊。所以他認為,「用兵者必先自治,而後制敵。」

2、林則徐

林則徐,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侯官縣人。林則徐從政40年,歷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階級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作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鎮壓過少數民族起義,但在中華民族面臨淪入半殖民地的緊要關頭,他挺身而出,「置禍福榮辱於度外」,堅決實行禁煙,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還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發展民族工商業。林則徐是中國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3、李鴻章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稱「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間又稱「李二先生」。李鴻章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

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

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跡,如在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戰爭處於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等,都是他衛國有利的一面。

4、蔣介石

蔣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家。蔣介石一生的言論、文電極多,散見於報刊和內部檔案。台灣當局編有他的《全集》、《思想言論總集》等。

離大陸前自撰或署名發表著作有《西安半月記》、《中國之命運》、《孫大總統廣州蒙難記》。在台出版的言論集有《蔣總統言論匯編》、《先總統蔣公全集》、《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等。

5、左宗棠

左宗棠,漢族,字季高,一字朴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他是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左宗棠著有《楚軍營制》《朴存閣農書》等,其奏稿、文牘等輯為《左文襄公全集》,後人又輯有《左宗棠全集》。

⑽ 中國近代史10個著名歷史人物以及歷史事件!!

1、林則徐 ——虎門銷煙

2、左宗棠—— 收復新疆

3、鄧世昌 ——甲午中日戰爭

4、孫中山 ——辛亥革命

5、奕忻—— 洋務運動

6、梁啟超 ——戊戌變法

7、陳獨秀 ——新文化運動

8、毛澤東—— 遵義會議

9、鄧小平—— 挺進大別山

10、張學良 ——西安事變

就近代的中國而言,歷史的邏輯是這樣的:西方沖擊——中國反思和變革:經濟現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現代化。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無論是洋務運動還是戊戌變法或清末新政,首先都是為了應付西方世界對中國的沖擊。

(10)近代史著名人物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中國社會發生大變動,無論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國內生活到國際關系,變化的廣度和深度,都是過去所有王朝無法比擬的。這段歷史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雖然短暫,卻是中國從傳統農業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轉型時期。

從另一個意義上說,是世界走向中國、中國被迫走向世界的歷史,也是中國艱難走向現代化的歷史。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