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著名王後
① 女孩取拉丁文的名字,可以用羅馬帝國一些皇後的名字么,像Livia Augusta這樣的
拉丁文,然後羅馬就可以找到咱們這個黃。
② 茜茜公主是哪個國家的王後
茜茜公主是奧地利皇後和匈牙利王後。
茜茜公主是是奧地利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妻子,奧地利皇後和匈牙利王後 。茜茜一共當了44年的奧地利皇後,也是奧地利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後。
與其他維也納貴族不同,身為奧地利皇後的茜茜,卻發自內心地喜歡鄰國匈牙利 。她欣賞那裡的音樂、馬匹和騎士,也喜歡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建築風格 。更重要的是,她十分欣賞匈牙利的傳奇人物久洛·安德拉希伯爵 。
茜茜公主周旋於奧地利皇帝與安德拉希伯爵之間 。對這兩個曾彼此敵視的男人來說,茜茜是他們唯一都能夠另眼看待並予以信任的人 。在她的努力下,1867年,奧匈帝國建立。作為回報,安德拉西被任命為第一位匈牙利首相。同年6月8日,在安德拉希的見證下,弗蘭茨·約瑟夫和茜茜加冕成為了匈牙利的國王和王後 。
(2)羅馬著名王後擴展閱讀
茜茜公主是巴伐利亞王室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一員 。在於16歲時與弗蘭茨·約瑟夫結婚之前,茜茜一直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成長。婚後,毫無准備的茜茜被強行推入了與其性格極其不相符的古板沉悶的哈布斯堡宮廷生活 。
一開始,茜茜就子女的養育問題與她的婆婆,巴伐利亞的索菲公主產生了巨大的爭執。隨著男性繼承人魯道夫的誕生,茜茜在宮廷內的地位大大得到了提高。但是,茜茜的健康狀況卻急劇下降,她經常會前往生活更為自在的匈牙利訪問。她與匈牙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並在1867年促成了奧匈帝國的誕生 。
③ 古希臘的十二位女神有哪些
古希臘神話中的女性神祗不止十二位。
奧林波斯十二主神中有赫拉、赫斯提亞、德墨忒爾、阿佛洛狄忒、阿爾忒彌斯、雅典娜。
大地女神蓋亞,也是第一代神後,天神烏拉諾斯的妻子;
第二代神後瑞亞,第二代神王克洛諾斯的妻子;
海後安菲特里忒,海王波塞冬的妻子;
冥後珀耳塞福涅,陰冷的冥界女王,冥王哈迪斯的妻子;
美惠三女神,阿格萊亞、塔利亞、歐芙洛緒涅;
命運三女神,小妹克羅托負責紡織生命之線,二姐拉克西絲負責維護生命之線,大姐阿特洛波斯負責切斷生命之線;
時序三女神,歐諾彌亞負責秩序,狄刻負責正義,厄瑞涅負責和平。
第三代神王宙斯有很多妻子和情人,除了主神中的赫拉、德墨忒爾,其他也有是重要的女神:
智慧女神墨提斯,宙斯的妻子,被宙斯吞入腹中,在宙斯腹中生下雅典娜;
規律女神忒彌斯,宙斯的妻子,與宙斯生時序三女神;
水草牧場女神歐律諾墨,宙斯的妻子,與宙斯生美惠三女神;
記憶女神謨涅摩緒涅,宙斯的妻子,與宙斯生九位繆斯女神;
哺育女神勒托,宙斯的妻子,與宙斯生阿爾忒彌斯、阿波羅;
紛爭不和女神厄里斯,宙斯的情人;
乳母女神邁亞,宙斯的情人,與宙斯生神使赫爾墨斯;
月女神塞勒涅,宙斯的情人;
甚至,有的版本中說,宙斯和其與德墨忒爾生的女兒珀耳塞福涅也有關系。
④ 世界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及其事跡有哪些
1、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於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
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後,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凈。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表。
2、宋朝司馬光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為官清廉,公務之餘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為人們的借鑒。
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製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於成為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3、一天,貝多芬來到一家飯館用餐。點過菜後,他突然來了靈感,便順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譜,在菜譜的背面作起曲來。不一會兒,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樣子,便不敢去打擾他,而打算等一會兒再給他上菜。
大約一個小時之後,侍者終於來到貝多芬身邊:「先生,上菜嗎?」貝多芬如同剛從夢中驚醒一般,立刻掏錢結帳。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先生,您還沒吃飯呢! 」「不! 我確信我已經吃過了。」貝多芬根本聽不進侍者的一再解釋,他照菜單上的定價付款之後,抓起寫滿音符的菜譜,沖出了飯館。
4、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5、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⑤ 各國女王的名字
1、舍別克諾弗魯(Sebeknefru)
古埃及第12王朝末代女法老,阿門涅姆赫特三世之女,在位僅四年(前1789-1786在位)第12王朝即告傾覆。
2、哈特舍普蘇特(Hatshepsut)
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公元前1503—1482年左右在位。為圖特摩斯一世的嫡生女,同作為正當王統的唯一保持者、父王的庶子圖特摩斯二世結婚。後由於夫主的早逝,與幼年即位的圖特摩斯三世(女王的庶子)同為共治之法老。但女王實際上大權獨攬,成為埃及唯一的統治者。在位期間中斷了圖特摩斯一世以來為征服亞洲進行的遠征而轉行和平貿易外交,特別注重與非洲的貿易,執政的第九年派遣的蓬特交易船,是那一時代的代表性活動,同古萊塔的貿易也活躍起來。在底比斯西岸的提埃爾巴哈利營造壯麗的葬祭殿,乘卡納克神廟的擴大,供獻方尖塔。為強行即位和變更對外政策,在政治中樞安插了孫謨特(據說為女王情夫)等忠實親信。隨著圖特摩斯三世的成人,這些親信相繼失寵。不久,女王的身影也消失了,但她究竟是自然而死還是被暗殺,或是退位,尚不得而知。圖特摩斯三世成為獨立執政者後立刻再次遠征亞洲,並企圖抹殺人們對女王的記憶(破壞雕像,從浮雕、碑文上去掉女王的形象和名字等)。但是,在女王的和平時代國力得到充實,這使得圖特摩斯三世進行大規模的遠征成為可能。
3、亞馬遜人的諸女王
古希臘傳說中的女兒國亞馬遜人居住在本都的特耳莫冬河兩岸。其中在神話中提到的幾個女王有:希波呂特(Hippolyta)、彭特西勒亞(Penthesilea)、塔勒斯里斯(Thalestris)等,神話內容就不再敘了,自己去看吧。
4、示巴(Sheba)女王
Sheba的女王,活動於約公元前十世紀。古代以色列所羅門王統治時,示巴女王帶來許多金子、寶石和香料試圖以難題請問所羅門,她是傳說中的阿拉伯半島賽伯(Saba)王國女王(Sabo即Sheba)。此王國的存在和繁榮從遺跡可得到證實,但女王的故事則是傳說。除《舊約·列王紀上》第十章、《歷代志下》第九章外,《古蘭經》第廿七章也記述有兩入的交往。古代衣索比亞帝國皇室,傳聞是所羅門和示巴女王的後裔。
5、阿塔莉婭(Athaliah)
猶太王國女王,前842-836年在位。原為北方的以色列國王阿哈布之女,因和親嫁與南方猶太國王約蘭。前842年其子、猶太國王亞哈謝為以色列將軍耶希沃殺害後,身為王太後的她發動轉變,幾乎將猶太王室的後嗣們殺個干凈,僅亞哈謝之子約阿施(Jehoash)被人藏匿得免。阿塔莉婭統治國家六年,引進腓尼基的巴爾祭典,建立神殿。後由祭司耶何耶大活動軍隊發動政變,殺死阿塔莉婭,迎立約阿施為王,巴爾神殿也被搗毀。
6、塞米拉米司(Semiramis)
希臘傳說中的巴比倫女王,希羅多德和狄奧多羅斯的著作中都曾提到過,據說她曾在巴比倫城附近的平原上修建了相當壯觀的河堤。但現在的一些研究表明,塞米拉米司其人很可能不存在,僅僅是一個傳說。
7、尼托克里司(Nitocris)
希臘傳說中的巴比倫城女王,活動時間在公元前六世紀。據說她使巴比倫附近幼發拉底河的河道變曲,並修建了人工湖。其子拉比奈托斯為新巴比倫末代國王。(但從巴比倫王世系表上看,拉比奈托斯被稱為「篡位者」,非迦勒底王朝後裔,因此尼托克里司的女王身份也不無可疑之處)
8、托米麗司(Tomyris)
馬薩革泰人的女王,公元前六世紀時在位。原為王後,夫王死後為馬薩革泰人的統治者。前530年波斯居魯士大帝征討馬薩革泰,女王之子斯帕
爾伽披賽斯被俘自殺。不久托米麗司率傾國之兵與居魯士決戰,打敗並殺死了他。居魯士的首級被割下,浸在盛血的革囊里。
9、阿爾鐵米西婭(Artemisia)
呂戈達米斯的女兒,原為哈里卡爾拉蘇斯王後,夫王死後幼子即位,其為攝政。希波戰爭時率五艘戰艦隨薛西斯出征,參加了前480年的薩拉米斯海戰,戰敗後逃走。
10、克婁巴特拉·特亞(Cleopatra Thea)
西亞的塞琉古王朝女王,公元前125-121年在位。本為埃及托勒密王朝托勒密六世和克婁巴特拉二世所生之女,先同因其父之政策造成混亂的敘利亞王國的王位篡位者亞歷山大·貝勒斯結婚,後又同正統的德米特里二世結婚。德米持里為帕爾尼人俘虜時,又同其弟安條克七世結婚。德米特里回國後,和他們的兒子塞琉古五世、安條克八世共治。克婁巴特拉殺死塞琉古五世,後又被安條克八世所殺。
11、克婁巴特拉一世(Cleopatra I)
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五世的皇後,前180-176年在位。為敘利亞王國塞琉古朝安條克三世之女。其父在第五次敘利亞戰爭中打敗埃及,媾和結果,他們兩人結了婚,但兩國關系並末因此好轉。丈夫死後(前180),與其子托勒密六世共同統治埃及。
12、克婁巴特拉二世(Cleopatra II)
古埃及托勒密五世和克婁巴特拉一世所生之女,為托勒密六世和托勒密八世的親姐妹。在六世和八世的爭斗中,她先同托勒密六世結婚(前163-145),和其共同統治,生克婁巴特拉三世;後又嫁與托勒密七世;七世死後,又同托勒密八世結婚(前144)。八世也同其侄女結婚(前142),成為糾紛的禍源。
13、克婁巴特拉三世(Cleopatra III)
托勒密六世和克婁巴特拉二世之女,後嫁與叔叔兼舅舅托勒密八世,生托勒密九世、十世。前110年起攝政近十年,其間托勒密九世、十世之間想走馬燈一樣地更迭了幾次王位。
14、克婁巴特拉·柏倫尼斯三世(Cleopatra Berenice III)
據說為托勒密九世之女,曾先後嫁與九世、十世,前80年又與十世子、後夫托勒密十一世共同執政,不久王位轉入九世之子托勒密十二世之手。
15、柏倫尼斯四世(Berenice IV)
托勒密十二世之女,前58年起代其父攝政三年,前55年托勒密十二世復位。
16、克婁巴特拉七世(Cleopatra IV)
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位女王。據說其父是托勒密十二,其母是十二世的姐姐克婁巴特拉五世。因父親的弊政而導致的首都暴動,使她也流亡羅馬。回國後,其父去世,與弟托勒密十三共同統治埃及(前51)。由於姐弟的對立和廷臣的暗中活動,她被暫時逐出亞歷山大。但她向因追殺龐培而來到埃及的凱撤求助保護,在反對凱撤的亞歷山大暴動的混亂中,托勒密十三死亡。凱撒使她和其弟托勒密十四共治埃及(前49—47)。前44年女王暗害了托勒密十四世,以凱撤里恩為王,稱托勒密十五世,為共主。
第二次三巨頭政治的實權者安東尼在向東方擴張時,與克婁巴特拉同居,把亞歷山大當做根據地,後同妻子屋大維亞離婚,而同克婁巴特拉正式結婚,引起屋大維用羅馬的名義向安東尼宣戰。前31年亞克興海戰中屋大維獲勝,安東尼逃到亞歷山大自殺,克婁巴特拉亦被捕自殺。
17、卡蒂曼杜(Cartimane)
不列顛島上的布利干特王國的女王,一世紀中葉時在位。公元50年,反抗羅馬人的布利吞人特里諾文特部落的國王卡拉塔庫斯戰敗後,前來投奔,企圖與之聯合,被卡蒂曼杜引渡給羅馬軍隊。卡拉塔庫斯被帶到羅馬後,克勞狄皇帝將其赦免釋放。
18、波狄希亞
即波狄卡,一世紀時不列顛島上的布利吞人愛西尼王國女王。原為王後,其夫王臨終前指定由其兩女和羅馬尼祿皇帝為共同繼承人。不久羅馬軍隊佔領該國,國家受到蹂躪。公元61年,波狄希亞率國人造反,打垮了羅馬的第9軍團,先後焚毀了卡姆勒多納姆、倫丁尼(倫敦)、韋魯拉姆等幾個羅馬城鎮,屠戮了數萬羅馬居民和歸化的布利吞人。不久,波狄希亞率領的8萬人(包括老弱)在一次決戰中被羅馬總督蘇托尼斯率領的第14、20兩個軍團1萬餘人擊敗,波狄希亞服毒自殺,其部落基本被滅絕。
19、赫爾杜
阿拉伯半島北部奈伯特王國的女王,公元前後在位。
20、謝格萊
奈伯特王國的女王,公元一世紀時在位。
21、賈米萊
奈伯特王國的女王,公元一世紀後半葉時在位。
22、芝諾比亞(Zenobia)
本為巴爾米拉人國王伍得奈斯(Udhaynah,羅馬人稱Odaenathus)之妻。伍得奈斯因助羅馬人對波斯作戰有功,曾受封為羅馬東方軍區長官,266年被羅馬人毒死。芝諾比亞代幼子韋海卜·拉特攝政,自封為「東方女王」,起兵反抗羅馬帝國。她使整個埃及和小亞細亞大部分的地方都歸入本國的版圖,她的軍隊甚至打到了拜占廷對面的卡爾西頓城。她的常勝軍,於同年佔領東羅馬帝國的陪都亞歷山大港,她的次子自稱埃及王,自鑄錢幣,錢幣上不鑄奧里力安的頭像。最後,奧里力安皇帝勵精圖治,在安提俄克和希姆斯接連兩次獲勝,於272年春攻入巴爾米拉。芝諾比亞騎單峰快駝逃入沙漠,但終於被俘,被奧里力安帶到羅馬參加了凱旋式。巴爾米拉城不久因發生暴動而被羅馬人夷為平地
⑥ 你能想到的歐洲第一奢侈王後是誰
瑪麗·安托瓦內特
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之妻。生於維也納,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之女。奧地利宮廷出於政治需要,1770年將她嫁給法國王儲,即後來的路易十六。到法國宮廷後,熱衷於舞會、玩樂和慶宴,奢侈無度,有「赤字夫人」之稱。在法國大革命開始後,表現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見,更為頑固。在1789年7月14日群眾攻打巴士底獄時,曾勸說路易十六帶兵去梅斯避難。她支持國王拒絕了國民議會提出的廢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權的要求,結果成為眾矢之的。1789年10月,隨同路易十六從凡爾賽遷回巴黎,處於革命群眾的監視之下。她暗中活動,向一批流亡貴族求援,於1791年6月與國王一同秘密出逃,但至邊境城市瓦倫時,被發現,外逃未遂。1792年,法國對奧地利宣戰,她繼續勾結奧地利,並把作戰計劃提供給外國干涉軍,企圖借外部勢力鎮壓革命。事情敗露後激怒了法國人民,導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起義推翻了君主制。她和國王一起被囚於當普爾監獄。次年10月,被交付給革命法庭審判,被判處死刑,送上了斷頭台。
瑪麗·安托瓦內特經常被錯誤地引述,說她曾經說過「人民若無麵包,那就改吃蛋糕嘛」這樣的話,但是並沒有任何歷史證據顯示她真的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事實上,她曾還有書信表示自己對人民的貧困感到內疚。
http://..com/question/35747612.html?si=1
PS1.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神秘女人——哈特謝普蘇特
差點被從歷史上抹掉的女王
突然消失的女王
情人和不修金宇塔
2.一笑幅目的絕代美女——海倫
神話中的美女
殘酷的戰爭
木馬計
3.第十位繆斯——薩福
萊斯沃斯島上的薩福
蛆的蒔檀基督鞋會焚毀
4.美貌與智囂的玩笑——「埃及艷後」 克麗奧佩特拉
依靠兩位羅馬境坤登上女王寶座
美貌還是智董:撲朔迷離的「埃及艷後」
5.尼祿之母——小間格里皮娜
每次婚蛔揮是政治投資
通過亂倫控制兒子
死和兒子之死
6.挑戰羅馬——芝諾比妊女王
女王戰士
與羅馬皇帝的戰爭
7.她挽救了自己民族的命運——以斯帖
波斯王朝的猶太王後
挽救滅族之禍
猶大人復仇
8.與明治天皇比肩的女天皇——推古女天皇
第一個採用「天皇」稱號
支持聖褲大於進行「推古改革」
9.北歐三個國家的國王——瑪格釃特一世
丹麥與挪威共主邦聯
卡爾馬同盟
去世
10.法國民族精神的蟈起——聖女貞德
少女貞德
臭爾良歡家女
貞德之死
11.做過英國和法國王後的女人——艾麗諾
波爾多的漂亮女孩
從法國王後到英國王後
重新掌權
12.俘虜法國國王的爭斯蘭女王——珍珠小枝
從奴隸到女王
俘虜法國國王的女人
馬穆魯克王朝的奠基人
死於宮廷斗爭
13.一次離婚導致世界天翻地廈——凱瑟琳王後
離婚的起因
英國教會獨立
離婚之後的世界
14.使英國唱起的「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曲折的童年和登上王位
整合四分五裂的英國
童貞女王
宗教.戰爭,王位繼承
15.美麗的悲情女王——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
英格蘭國王和法國王後
法蘭西歲月
重返蘇格蘭
亡命英格蘭
16.傳奇女王——克里斯蒂娜
少女時代的克里斯蒂娜
開明的女王
毅然放棄王位
在羅馬的日子
17.使酉班牙成為歐洲第一強國的「天主教女王」
——伊莎貝拉一世
王位繼承權的斗爭
驅逐阿拉伯人境一西班牙
「天主教女王」——宗教裁判所的支持者
贊助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18.路屬十五的情婦——蓬帕杜夫人
女巫用官蛀侖成為國王的情婦
耀眼的玫瑰
文化的贊助人
千古功罪
19.俄國歷史上第二個被稱為「大帝」的君主——葉卡捷琳搏二世
一十德國姑娘贏得了俄羅斯人的心
政變上台
開明專制
風流成性
爭霸世界
20.十八世紀歐洲最有權力的女人——奧地利特曹莎女皇
爭奪奧地利王位的女人
開明專制
21.她的奢侈使法國進入了洶涌的大革命時代
——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後
從奧地利公主到法國王後
驕橫奢侈的王後
大革命浪潮
22.拿破崙的皇後——約瑟芬
拿破崙寫給約瑟芬的書信
慧恨識英雄
不忠的傳聞
離婚
最後的歲月
23.歐洲的老祖母——維多利亞女王
德國直統的英國女王
「統御七海」
歐洲的老祖母
英國漢諾威王朝的最後境沿者
24.偉大的護士——南丁格爾
惟一的志願就是當一個好護士
「提燈女神」
南丁格爾誓言
25.一本小說引起了一場戰爭-——斯托夫人門
悲天憫人的偉大作家
一本書引起一場大戰
《湯姆叔叔的小屋》
26.沒有童話的公主——茜茜公主
幾乎是從孩子就變成了皇後
沒有童話的公主
匈牙利女王
被刺殺
27.末世的堅韌王妃——明成皇後
與大院君的恩怨
大院君的再起和明成皇後遭難忠州
風雨飄搖
文妃之死
28.和平之母——貝莎·馮·蘇特納
諾貝爾的轉變和和干獎的設立
少年時代
和平也需要創意
上帝把廢除戰爭的使命交給體的書了
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29.科學史上不朽的名字——瑪麗.居里
你知道居里夫人叫什麼?
求學巴黎
志同道合鐳之光
榮譽面前金子般的心
捲入丑聞的核心
30.永遠的經典——香奈爾
一貧如冼的孤兒
改變風尚的女人
「我愛過的男人,永遠會記得我」
31.「世界現代舞之母」——鄧肯
舞蹈解放了女人的身體
人皆能舞
凄美的愛情
32.偷走了英國國王的美國女人——辛普森夫人
偷走王儲的心
愛江山更愛美人
辛普森夫人是納粹間諜,
33.間根廷玫瑰——貝隆夫人
阿根廷的精神偶像
從私生女到交際花
結識「真命天子」
日報廷玫瑰風摩歐洲
玫瑰凋零
34.永遠羹甫——奧黛麗.赫本
天使在人間
回到人間
愛情
35.印度第一位女犀理——英迪拉.甘地
尼赫魯的獨生女兒
成為印度第一位女總理
百忻不撓,二度執政
香稍玉殞
36.以色列之母——梅厄夫人
猶大復國主義的先鋒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37.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
大英帝國第一位女首相
縱橫捭聞
38.生命的尊嚴——特蕾莎修女
為窮人而生
垂死之人的尊嚴
麻風病人
⑦ 歷史上最美麗的埃及皇後的名字
有四個皇後全權統治埃及,其中Sobekneferu和Towsret比較沒什麼名氣,比較有名的是Hatshepsut和Celopatra。
不過還是有很多皇後很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影響力,例如阿肯納頓那美麗的妻子Nefertiti,在阿肯納頓死後而圖坦卡門還小時,雖然未稱王,但實質權力卻已與法老無異。
1925年,一個攝影家在基薩(Giza)大金字塔附近拍照,他把三腳架用力一插,卻整個人連三腳架一起跌進庫夫(Khufu)的媽媽菲特咻絲(Queen Hetepheres)的墳墓。這是從埃及古王朝至今唯一一個原封不動未曾被盜過的皇室陵墓,裡面有著數量豐富的精美傢俱與珠寶。
哈謝普蘇(Hatshepsut)可能是當前所知的第一個園藝學家與動物學家。西元前1490年她派一隊特殊的探險隊到索馬利亞去取沒葯(myrrh)樹種跟動物,然後開了一家動物園,裡面養了長頸鹿跟犀牛等等動物。
哈謝普蘇醉心於自身的權力欲,也因此痛恨身為女兒身。在稱王後,她要求所有她的畫像都不準畫出女裝及胸部,而且還得幫她畫上鬍子。
哈謝普蘇當時是以攝政王的方式取得統治權,那倒楣的君主就是她的侄子圖特摩斯三世(Tuthmosis III;哈謝普蘇是圖特摩斯一世之女,二世之妻;圖特摩斯三世則為二世後宮妃子所生)。哈謝普蘇死後,圖特摩斯三世恨得摧毀她所有的紀念碑或建築,任何有哈謝普蘇名字的東西一律塗去或銷毀。
拉姆西斯二世(RamessesII)的妻子妮菲塔麗(Nefertari)的墳墓壁畫堪稱是全埃及皇室墓穴最美的,埃及人將這個墓穴昵稱為 「埃及教皇的禮拜堂」。
這兩個圖特摩斯三世(TuthmosisIII)所建造的方尖碑被昵稱為克麗佩脫拉的綉花針(Celopatra's Needle),現在一個放在倫敦的維多利亞堤防(London's Victoria Embankment),一個放在紐約的中央公園。
最早關於克麗佩脫拉(Celopatra)的電影是1899年的法國片。而1963年由伊莉沙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主演的埃及艷後則是當時耗資最多,場面最大,卻也是票房最慘的一部電影。片中伊莉沙白泰勒騎著人面獅身像進入羅馬,這個人面獅身像的大小與基薩的人面獅身像大小一模一樣。
克麗佩脫拉引誘凱薩大帝(Julius Caesar)並與他生了兒子。凱薩大帝死後,克麗佩脫拉改而引誘馬克安東尼(Mark Antony)。在安東尼於古希臘西北方的阿克提姆岬(Actium)一役大敗於奧古斯都大帝後,他們兩人自殺,也有傳說克麗佩脫拉是被毒蛇咬死的
⑧ 莉薇婭的羅馬皇後
前31年亞克興戰役後,馬克·安東尼在次年自殺,奧古斯都消滅了所有敵人,變成實質上的羅馬皇帝,而莉薇婭則始終在他身邊。對羅馬而言,他們成為了公民的榜樣角色。雖然奧古斯都的財富與權力在羅馬至上,他與他的家庭繼續住在帕拉提努斯山上他們簡單的房子中。莉薇婭則成為羅馬貴婦的典範,她既不穿戴過分的珠光寶氣,也不著虛偽的服裝,她照顧家管以及她的丈夫(往往親自作他自己的衣服)。她不顧奧古斯都的風流,始終忠誠於和奉獻於她丈夫。
前35年奧古斯都給予莉薇婭前所未有的尊榮,她可以管理她自己的財務,為她塑造了一座公共的雕像,她可以有她自己隨從的圈子,以及提拔許多位被保護人進入政治職務,包括奧托的祖父以及伽爾巴本人。
因奧古斯都僅有一位女兒(朱莉婭·凱撒里絲,由司克里波尼婭所生),莉薇婭顯露出她的野心,開始推薦她自己的兒子提庇留與杜路蘇斯進入權力。謠言說她暗殺了原始的繼承人,奧古斯都的侄子。公元後4年,提庇留被他的繼父領養,公元後11年娶朱莉婭為妻。杜路蘇斯是一位值得信任的將領而且娶奧古斯都喜愛的侄女,小安托尼婭。一個接著一個,所有朱莉婭·凱撒里絲與瑪爾庫斯·維普撒尼烏斯·阿格里帕的兒子死了,提庇留被提名為帝國繼承人。塔西圖斯責備道,莉薇婭並不是全然無罪於這些與其它喪事,但這些指責沒有任何證據,它們一般來自後人。因此大多數近代歷史書中沒有再討論這些說法。
⑨ 古羅馬和古希臘神話人物有哪些
古希臘神話人物地神該亞(Gaea):
天神烏拉諾斯(Uranus):
泰坦巨神(Titans):
天神克洛諾斯(Cronus):
泰坦女神瑞亞(Rhea):
泰坦巨神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泰坦巨神厄庇米修斯(Epimetheus):
天神宙斯(Zeus):
天後赫拉(Hera):
海神波塞冬(Poseidon):
冥王哈得斯(Hades):
農神得墨忒耳(Demeter):
灶神赫斯提亞(Hestia):
太陽神阿波羅(Apollo):
月亮女神阿耳忒彌斯(Artemis):
愛與美之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
智能女神雅典娜(Athene):
冥後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
戰神阿瑞斯(Ares):
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
青春女神赫拍(Hebe):
神使赫耳墨斯(Hermes):
酒神狄俄倪索斯(Dionysus):
小愛神厄洛斯(Eros):
牧神潘(Pan):
勝利女神尼姬(Nike):
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
英雄赫斯(Perseus) 古羅馬眾神是全收納了古希臘的眾神名字差不多的。是羅馬統治時期吸收希臘文化後轉移的,名字的不一樣是因為翻譯出現的差距,因為希臘文化是全歐洲文化的起源,他們的語言是LATIN語系的始祖。所以羅馬神話在概念上是希臘神話的義大利版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