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垌著名景點
① 廣東陽江閘坡旅遊區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北山石塔
簡介: 北山石塔位於陽江市區北山公園內,是原陽江古八景之一,曾用名有「東山泉石」、「北山聳翠」、「紅陵古塔」等。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山石塔建於南宋寶佑年間(1253—1258年),1983年重修....
春灣景區
簡介: 春灣景區位於春灣鎮,有龍宮岩、春灣石林、通天蠟燭、慈雲岩、通真岩五個景點。龍宮岩長1000多米,景色瑰麗。岩洞分四段:首段迎賓廊,「龍王水族」栩栩如生;二段龍王殿,惟妙惟肖;三段聚寶庫,內有「鎮宮寶塔」、「定海神針」、「金玉龍床」等寶物;四段龍母閣,「龍宮羅帳」、「龍女浴池」等形象逼真
大澳漁村
簡介: 大澳漁村為一古漁港,位於東平鎮東南,史稱「六澳之首」。中國古代南「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港口。與廣州「十三行」相列,史稱「十三行尾」。大澳漁村有「全國首家漁家民俗風情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大垌山凈業寺
簡介: 大垌山凈業寺位於陽西縣城西五公里大垌山,這里是佛的王國,玉佛數量居全國第一,又稱萬佛城。凈業寺歷史悠久,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道光二年(1822年)兩次重修。凈業寺初名靜業庵,清....
大角灣風景區
簡介: 大角灣位於海陵島閘坡鎮東南,是海陵島知名度最高的景點。美麗的大角灣灘長2.45公里,寬50~60米,螺線形灣似巨大的牛角,故名大角灣。兩邊大角山與望寮嶺拱衛,灣內風和浪軟,峰頂時有雲霧繚繞
東湖旅遊區
簡介: 東湖旅遊區位於陽江市東南部那龍河上游,距陽江市區30公里。景區景色幽美,四面環山,湖區面積達21平方公里,碧水青山,清澈晶瑩。湖中108個小島,連片小島宛如銀盤里的108顆翡翠.
東水山景區
簡介: 東水山景區位於陽西西北山區,距縣城約40公里,主峰鵝凰障高達1337米,是廣東省第四高山,山頂可眺望南海。景區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使世界瀕臨絕跡的許多珍貴植物在這里得以保存下來....
海陵島
簡介: 海陵島位於南海之濱,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端,為廣東第四大島。該島交通便利,經廣湛高速公路至廣州僅3.5小時,經沿海高速公路至珠海僅2小時,是粵西、粵東、粵中的海上中轉站。陸地面積108平方公里....
凌霄岩風景區
簡介: 凌霄岩風景區位於陽春西北66公里河朗鎮,是省級旅遊度假區和風景名勝區。岩洞高120米,寬20——60米,可供游覽面積4萬平方米,被譽為「南國第一名勝」。
馬尾島
簡介: 馬尾島位於閘坡西南方,是半封閉型海島,總面積1.3平方公里,海灘長約1.25公里,水深適度、海底平緩、沙質優良,有"海水大浴缸"之稱,適合老人兒童玩樂。海水中安全地帶寬闊,頗受遊人青睞。
十里銀灘
簡介: 十里銀灘位於海陵島中部,佔地總面積6000畝,三面環山,海岸線長達16.5公里,擁有載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十里銀灘、國內最大的仿宋建築群—宋城、民族別墅、銀海山莊等景點。
石覺寺
簡介: 石覺寺位於陽江市區南邊的漠陽江東南岸,座南向北,自古地處交通要沖,是陽江古八景之一,謂「石覺禪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自題寫「石覺寺」。古剎石覺寺,香火鼎盛,僧侶雲集
② 陽西有什麼旅遊景點,線路怎麼走
陽西旅遊景點:
1、陽西鹹水礦溫泉旅遊度假山莊
陽西鹹水礦溫泉位於廣東省陽西縣城東湖生態開發區內,距廣州240公里,毗鄰325國道,離廣湛高速織篢出口僅3公里。 陽西鹹水礦溫泉按高標准、高品位打造以鹹水礦溫泉為核心,集溫泉養生、休閑保健、生態旅遊以及完善的食、住、娛、購等配套設施於一體的的溫泉養生旅遊度假區。陽西鹹水礦溫泉山莊最大的特色是鹹水礦溫泉,水溫76攝氏度以上。
2、佛教聖地---大垌山禪林
大垌山禪林景區位於縣城西郊約4公里處,是嶺南著名的佛教禪林,是陽江市十大景區之一。凈業寺座落在大垌山東北山麓,屬羅浮梵宇分支,始建年代久遠,歷來香火鼎盛,名僧輩出。清嘉慶末年,高州知府戴錫倫離任還鄉,途經大垌山,被大垌山禪林景色所陶醉,即削發為僧遁入空門,取法號大千,成為凈業寺一代宗師。民國25年(1936),時任陽江縣長李伯振為保護大垌山禪林,把大垌山列為風景保護區,並修通大垌山公路。
如今大垌山已是萬佛會聚的禪林,由五台山釋妙空法師捐贈的數千尊緬甸玉佛奉祀其中,而一卧佛像長7米,高2.5米,重27噸,佛像之大為亞洲之最。凈業寺東南面有一座萬佛寶塔,塔高七層,塔身及迴廊嵌有兩萬尊佛像浮雕,是禪林的一大奇景。
3、沙扒灣
沙扒灣 位於陽江地區陽西縣沙扒鎮,有中國的「馬爾地夫」之稱,面向浩瀚的南海,包括沙扒海濱、月亮灣、青洲島和北額嶺等景點。
有形容其「灣似虹,沙如玉,岸邊綠林含翠」,海面碧波粼粼,是一個理想的天然浴場,不管月盈月缺,都可月下海釣一番。
4、沙扒灣海天旅遊度假邨
海天旅遊度假邨位於廣東陽西沙扒灣,距陽江市區38公里,距廣州300公里,距茂名120公里。交通便捷。
海天旅遊度假邨背靠蔥蘢疊秀雲峰,面向浩瀚南海,環抱風光漪麗的青州島,是一個以健康、環保為主題,融海島觀光,海上運動,海灣娛樂、休閑度假於一體,獨具海天一色的濱海旅遊度假區。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沙扒灣海天旅遊度度假邨的真諦。
5、沙扒灣——青洲島
青洲島位於陽西縣西南部的沙扒鎮南部海域(海天旅遊度假邨東南海域),是一個樹木蔥蘢、碧海銀灘、驚濤怪石、物產極其豐富的熱帶小島。地貌的多樣性是其特點,該島呈東西走向約面積約0.4086平方公里,島岸線長2.80公里,島高約120米。島的四周岸線除北部岸線長約200米的海域為淺灘外,其它岸線海域水深都在5至12米之間,該島離陸岸最近點距離2.44公里,距離沙扒漁港碼頭4.64公里,離閘坡漁港直線距離37.57公里,離博賀漁港直線距離18.41公里。2004年2月,陽西縣人民政府分別批准成立了青洲龍蝦自然保護區(面積1188公頃)和青洲島自然景觀保護區(面積42公頃),上述這兩個保護區已報省海洋與漁業局備案,現已被列入廣東省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名錄。
島上主要景點有「青洲漁火」、「神泉疊翠」、「牛鼻觀濤」、「古台仙蹤」等,目前該島旅遊設施較為簡陋,亦未進行大規模開發,目前也還沒有具體的開發及建設規劃,島上目前只簡單建有望海亭、觀潮小徑、休閑小屋、垂釣平台等,可供遊客弄潮垂釣獵奇、駕舟拾貝。土產有龍蝦、海參、海膽、海星、各式深海貝、魚類等。
6、塘口鎮熱水溫泉
熱水溫泉位於陽西縣塘口鎮熱水村委會月水自然村,距塘口鎮鎮圩約4公里,距廣湛高速公路陽西出入口約10公里,距陽西縣縣城約14公里,從塘龍公路熱水村委會入口驅車約1公里可直達。熱水溫泉屬於硫礦溫泉,共有3個泉眼,總流量約為360立方米/每天,水溫有低有高,水溫低的地方,置身其中,僅有暖感;水溫高的地方,可浸熟雞蛋,此乃該溫泉一大特色。
溫泉泉水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長期到泉中沐浴,可健體強身,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
7、塘口古堡
清朝末年,社會混亂,盜賊蜂起,塘口地方群山環抱,盜匪為患尤甚。盜匪打家劫舍,民不安生。為防盜賊,塘口各姓宗族先後建起了周安堡(塘口陳姓)、泰安堡(橫山劉姓)、永安堡(甶高劉姓)、定安堡(黃姓)、鎮安堡(鄧姓)及松竹書室(姚姓)等10多座城堡,以備盜匪來侵時村族男女老少進城堡避難。塘口古堡最早是劉姓泰安堡,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最遲建於民國初年。盜匪絕跡之後,古堡隨之失去作用,泰安保於十九世紀四十年成為橫山學校,周安堡五十年代後為地方政府所在地,至2000年只剩下泰安堡、永安堡、周安堡、定安堡、鎮安堡松和竹書室較為完好。
8、東水山景區
東水,位於陽西縣西北約60公里處,是一處風光旖旎、山清水秀的旅遊避署勝地。其中「鵝凰遠眺」、「東水明珠」曾列入陽江八景之一。
鵝凰嶂峰,地處陽西縣、陽春市、電白縣三縣交界處,海拔1337米,是廣東第二高峰,素有"陽江屋脊"之稱。鵝凰嶂峰莽莽蒼蒼,巍峨挺拔,其石極黑,其水極清,漫步其中猶如雲霧中穿梭。鵝凰嶂下是風景迷人的東水山區。一進入東水公路,抬頭遠望便是望夫山。
東水竹林如海,河邊有不少竹寮茅草房,是原始的土法造紙作坊。竹寮、水車、水碓聲聲,風景如畫。這里盛產東水茶,茶色透明,顯嫩綠色。味道甘涼清香,具有生津、消滯、降血壓和開胃等功效。東水茶又以石磊山產的為最佳,而清明時節的石磊茶更是極品。該山山勢高聳,雲霧不斷,並有百年老茶樹,所產茶葉久沖不淡,餘味無窮,是減肥美容之珍品。
9、上洋河北-大樹島
大樹島位於陽西縣西南部,海面平靜水體清澈見底,海底呈平緩下降走勢,潮起潮落均無沒頂之虞。大海、沙灘、島礁、山峰和海濱森林諸種景觀比鄰呼應。海島面向南海方向,海岸為礁石,浪大。島上有一片沙灘種有椰子樹,結有果實;有甜水井兩眼,水質甘甜;島上有山,山上有多處緩坡,植被茂密;歷史上曾建有防禦炮台(炮台遺址已無)。沙灘與山地間有十畝左右的旱地,現種有玉米、甘薯、蔬菜等農作物。島上不通電,照明靠自發電。島上有簡易房屋多間。大樹島面積小,離大陸近。沙灘面向河北灣,水清浪小;沙灘向海緩慢延伸,沙灘上的沙有粗有細。大樹島整體生態環境保持較好,具有開發價值。
10、陽西大洲村——廣東古村落
經過一年多對全省上百個村落的普查、認定、編纂等搶救性工作,省文聯、省民協日前認定27個村落為首批「廣東省古村落」。陽江市唯一一個申報村——陽西縣織篢鎮大洲村榜上有名。
大洲村,隸屬陽西縣織篢鎮大泉村委會管轄,村房屋坐東向西,依河而建,建村始祖何田齋,清乾隆16年從陽江來織篢,在織篢圩上行街開福記油糖鋪,以經營加工農副產品為主,在全國開設42間油糖鋪,賺錢後何田齋來大朗買下大片土地,在河邊建村,取名大洲村,又名大朗,距今有240多年歷史。
路線安排:
月亮灣——沙扒灣——陽西鹹水礦溫泉旅遊度假山莊
③ 誰知道陽西有那些景點
廣東省陽西縣歷來以寺廟、祠堂著稱:
陽西歷代的寺廟:
陽西凈業寺:
凈業寺位於大垌山脈,古稱大垌寺,始建明朝中葉,清康熙十六年大規模重建。該寺分前殿、後殿、大雄寶殿三進院落,兩邊為耳房,殿與殿之問曲廊相接,每殿中間置天井、假山,整座建築氣勢宏偉,環境清幽。據載,原高州知府戴錫倫,河南人氏,辭官歸家路經大垌山,為大垌山景色所迷,遂削發為僧,遁入空門,成為凈業寺第三代祖師。其圓寂後葬後山(即戴太府墓),今保存完好,文革期間,該寺遭到較大破壞,建縣後已大部分修復,如今香火很旺,成為陽西縣一個旅遊勝地。
青雲寺:
青雲寺位於龍高山頂端600米高的山坳里的南邊(始建年代無史稽考),座東向西,三進庭殿,頗有規模,廢於清朝中葉(具體時間不詳),現僅存殘址。
白雲寺:
白雲寺位於龍高山頂端600米高的山坳里的北邊,與青雲寺南北對峙,大約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據說,白雲寺里有一個沁米石,每天沁的米只夠一個和尚吃,當時寺里住著三個和尚。一天,三個和尚商量,認為這沁米石的眼太小了,如果將他鑿闊點肯定會出更多的米。當他們把眼鑿闊之後,米卻再沒流出來,沁出來的是水。從此之後,沁米石成了沁水石。該寺毀於1956年,現在石基、門檻等地下部分猶存,沁水石還在,只是不沁水了。
回隆寺(或叫二龍寺):
回隆寺位於塘口鎮竹逕村,建於清朝康熙三年,距今有四百多年歷史,是前後三間三進深硬磚建築,中間兩邊設假山、天井,有迴廊環繞,清朝道光、光緒年間兩次重修,解放後迴廊已拆除,其它地方仍保持原貌。該寺現保存重建時碑文一塊和古鍾一個(古鍾為康熙四十三年由地方鄉紳羅學儒捐造)。
廟的建築
全縣各地廟宇很多,現重建後香火鼎盛的廟宇有上洋鎮的河垌廟和程村鎮的公山廟。其中上洋鎮的河垌廟,位於龍高山腳下,始建於唐玄宗天寶八年,現在的規模是清朝康熙三年所建,民國元年重修,1986年重建。佔地面積1118平方米,是座兩橫十八間、三進呈八角形的殿宇。該廟供奉著六位大王。傳說這六位大王過去是龍高山上六個賊頭,打家劫舍,無惡不作,後經觀音菩薩點化,改惡從善,死後變為神。當地人為了紀念他們後來的善積,就在此為他們建廟,該廟歷經千年,至今香火鼎盛。
[編輯本段]陽西歷代的庵建築
真字庵:真字庵位於上洋鎮雙魚城內,建於清康熙二十三年,現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真字庵面積不大,但建得玲瓏別致,既有廟堂風格,又有農家田舍的韻味。相傳,雙魚古城一孫姓財主,生有一女,頭大如斗,耳大垂肩,年過三十還未成婚。她自忖嫁人沒好結果,遂決意剃發為尼。其父母無奈之下只好為她建一座庵堂,這就是真宇庵的由來。庵堂建成後,孫家小姐成了真字庵的開山祖師,代代傳人。現真宇庵內有法師一人,比丘尼和雜工各一,她們早晚誦課,潛心禮佛,香火不斷。
翠竹林庵:翠竹林庵位於溪頭鎮英厚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因四周翠竹茂密而得名,期間多次修葺。解放前古庵常住尼師6人,1931年翠竹林庵主持的一位師妹死於賊劫。此後,該庵香火逐漸冷落,至今尚無出家人居住。
[編輯本段]陽西歷代的祠建築
全縣歷史遺留下的祠堂很多,其中各方面保存比較完整的祠堂有:
忠勇祠 :忠勇祠又稱七賢書院
位於織篢太平小學內,於明萬曆初年由總兵張元勛為紀念平定倭寇戰役中犧牲的將士倡導而建,後來被廢。到了清乾隆三十一年,當地紳耆在忠勇祠舊址捐建七賢書院,供奉李德裕、寇準、蘇軾、蘇轍、秦觀、趙鼎、胡詮等宋朝一班賢臣,並在書院後面重建忠勇祠,咸豐年間復廢。光緒十八年,地方人劉子校集紳士捐資重建。
馮氏宗祠:
馮氏宗祠位於溪頭鎮雙水雙貫寨自然村,始建於明代,清乾隆年間馮成修中進士後重修,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是二進院落,中問隔有天井,現該祠還存有清朝進士馮符立(馮成修兒子)進士匾一塊。
④ 陽西縣的旅遊景點
陽西縣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旅遊資源豐富,「山、海、泉、林、湖」優勢突出,既有秀美的自然風景,又有獨特的人文景觀,劃分為六大區域:一是月亮灣海濱區,包括月亮灣度假中心和沙扒港、大樹島等;二是東水山區、包括鵝凰山、望夫山、東水風光等;三是龍高山區,包括龍高山、雙山島、南山海旅遊度假村、河北浴場以及文筆塔、雙魚古城等;四是羅琴山區,包括羅琴山、新湖水庫、洋邊海蚝場、冼村(冼夫人出生地)等;五是桐油山區,包括浸霽灣、熱水溫泉、古堡群和古寺古廟、馬山革命紀念地等;六是縣城區,包括大垌山、西湖公園、虎嶺公園、東湖鹹水溫泉度假山莊(被評為「中華綠色溫泉養生示範基地」)、冼太旅遊度假山莊、宋康路商業街和沿江路風光等。此外,陽西還有端午節龍舟賽、山歌擂台賽等獨特的民俗風情,是廣東省著名的山歌之鄉。
陽西縣旅遊景點可分三條路線,即月亮灣至東水風光西線,龍高山至河北、雙山島中線,羅琴山至塘口古堡群至浸霽灣東線。
大垌山
大垌山禪林景區位於縣城西郊約4千米處,是嶺南著名的佛教禪林,是陽江市十大景區之一。凈業寺座落在大垌山東北山麓,屬羅浮梵宇分支,始建年代久遠。清嘉慶末年,高州知府戴錫倫離任還鄉,途經大垌山,削發為僧遁入空門,取法號大千。民國25年(1936),時任陽江縣長李伯振為保護大垌山禪林,把大垌山列為風景保護區,並修通大垌山公路。
沙扒灣
沙扒灣位於陽西縣沙扒鎮,面向浩瀚的南海,包括沙扒海濱、月亮灣、青洲島和北額嶺等景點。
古村落
大洲村,隸屬陽西縣織篢鎮大泉村委會管轄,村房屋坐東向西,依河而建,建村始祖何田齋,清乾隆16年從陽江來織篢,在織篢圩上行街開福記油糖鋪,以經營加工農副產品為主,在全國開設42間油糖鋪,賺錢後何田齋來大朗買下大片土地,在河邊建村,取名大洲村,又名大朗。2008年,大洲村被廣東省文聯、省民協認定大洲村為首批「廣東省古村落」之一。
東水山景區
東水山景區,位於陽西縣西北約60千米處,是一處避署之地。其中「鵝凰遠眺」、「東水明珠」曾列入陽江八景之一。
鹹水礦溫泉
陽西鹹水礦溫泉位於陽西縣城東湖生態開發區內,距廣州240千米,毗鄰325國道,離廣湛高速公路織篢出口僅3千米。山莊內綠樹成蔭,湖水清澈,是一家集溫泉養生、住宿、餐飲、商務會議、康體健身、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溫泉度假山莊。陽西溫泉200多萬平方米的溫泉區域,300多萬平方米的自然生態園林,20多萬平方米的湖景水系構建了一個純生態溫泉樂園。
⑤ 陽西縣城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陽西縣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旅遊資源豐富,「山、海、泉、林、湖」優勢突出,既有秀美的自然風景,又有獨特的人文景觀,劃分為六大區域:一是月亮灣海濱區,包括月亮灣度假中心和沙扒港、大樹島等;二是東水山區、包括鵝凰山、望夫山、東水風光等;三是龍高山區,包括龍高山、雙山島、南山海旅遊度假村、河北浴場以及文筆塔、雙魚古城等;四是羅琴山區,包括羅琴山、新湖水庫、洋邊海蚝場、冼村(冼夫人出生地)等;五是桐油山區,包括浸霽灣、熱水溫泉、古堡群和古寺古廟、馬山革命紀念地等;六是縣城區,包括大垌山、西湖公園、虎嶺公園、東湖鹹水溫泉度假山莊(被評為「中華綠色溫泉養生示範基地」)、冼太旅遊度假山莊、宋康路商業街和沿江路風光等。此外,陽西還有端午節龍舟賽、山歌擂台賽等獨特的民俗風情,是廣東省著名的山歌之鄉。
陽西縣旅遊景點可分三條路線,即月亮灣至東水風光西線,龍高山至河北、雙山島中線,羅琴山至塘口古堡群至浸霽灣東線。
大垌山
大垌山禪林景區位於縣城西郊約4千米處,是嶺南著名的佛教禪林,是陽江市十大景區之一。凈業寺座落在大垌山東北山麓,屬羅浮梵宇分支,始建年代久遠。清嘉慶末年,高州知府戴錫倫離任還鄉,途經大垌山,削發為僧遁入空門,取法號大千。民國25年(1936),時任陽江縣長李伯振為保護大垌山禪林,把大垌山列為風景保護區,並修通大垌山公路。
沙扒灣
沙扒灣位於陽西縣沙扒鎮,面向浩瀚的南海,包括沙扒海濱、月亮灣、青洲島和北額嶺等景點。
古村落
陽西大洲村
大洲村,隸屬陽西縣織篢鎮大泉村委會管轄,村房屋坐東向西,依河而建,建村始祖何田齋,清乾隆16年從陽江來織篢,在織篢圩上行街開福記油糖鋪,以經營加工農副產品為主,在全國開設42間油糖鋪,賺錢後何田齋來大朗買下大片土地,在河邊建村,取名大洲村,又名大朗。2008年,大洲村被廣東省文聯、省民協認定大洲村為首批「廣東省古村落」之一。[17-18]
東水山景區
東水山景區,位於陽西縣西北約60千米處,是一處避署之地。其中「鵝凰遠眺」、「東水明珠」曾列入陽江八景之一。
鹹水礦溫泉
陽西溫泉
陽西鹹水礦溫泉位於陽西縣城東湖生態開發區內,距廣州240千米,毗鄰325國道,離廣湛高速公路織篢出口僅3千米。山莊內綠樹成蔭,湖水清澈,是一家集溫泉養生、住宿、餐飲、商務會議、康體健身、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溫泉度假山莊。陽西溫泉200多萬平方米的溫泉區域,300多萬平方米的自然生態園林,20多萬平方米的湖景水系構建了一個純生態溫泉樂園。
⑥ 陽江市有什麼歷史景點
北山石塔 簡介: 北山石塔位於陽江市區北山公園內,是原陽江古八景之一,曾用名有「東山泉石」、「北山聳翠」、「紅陵古塔」等。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山石塔建於南宋寶佑年間(1253—1258年),1983年重修.... 春灣景區 簡介: 春灣景區位於春灣鎮,有龍宮岩、春灣石林、通天蠟燭、慈雲岩、通真岩五個景點。 龍宮岩長1000多米,景色瑰麗。岩洞分四段:首段迎賓廊,「龍王水族」栩栩如生;二段龍王殿,惟妙惟肖;三段聚寶庫,內有「鎮宮寶塔」、「定海神針」、「金玉龍床」等寶物;四段龍母閣,「龍宮羅帳」、「龍女浴池」等形象逼真 大澳漁村 簡介: 大澳漁村為一古漁港,位於東平鎮東南,史稱「六澳之首」。中國古代南「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港口。與廣州「十三行」相列,史稱「十三行尾」。 大澳漁村有「全國首家漁家民俗風情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大垌山凈業寺 簡介: 大垌山凈業寺位於陽西縣城西五公里大垌山,這里是佛的王國,玉佛數量居全國第一,又稱萬佛城。 凈業寺歷史悠久,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道光二年(1822年)兩次重修。凈業寺初名靜業庵,清.... 大角灣風景區 簡介: 大角灣位於海陵島閘坡鎮東南,是海陵島知名度最高的景點。美麗的大角灣灘長2.45公里,寬50~60米,螺線形灣似巨大的牛角,故名大角灣。兩邊大角山與望寮嶺拱衛,灣內風和浪軟, 峰頂時有雲霧繚繞東湖旅遊區 簡介: 東湖旅遊區位於陽江市東南部那龍河上游,距陽江市區30公里。 景區景色幽美,四面環山,湖區面積達21平方公里,碧水青山,清澈晶瑩。湖中108個小島,連片小島宛如銀盤里的108顆翡翠. 東水山景區 簡介: 東水山景區位於陽西西北山區,距縣城約40公里,主峰鵝凰障高達1337米,是廣東省第四高山,山頂可眺望南海。 景區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使世界瀕臨絕跡的許多珍貴植物在這里得以保存下來.... 海陵島 簡介: 海陵島位於南海之濱,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端,為廣東第四大島。該島交通便利,經廣湛高速公路至廣州僅3.5小時,經沿海高速公路至珠海僅2小時,是粵西、粵東、粵中的海上中轉站。陸地面積108平方公里.... 凌霄岩風景區 簡介: 凌霄岩風景區位於陽春西北66公里河朗鎮,是省級旅遊度假區和風景名勝區。岩洞高120米,寬20——60米,可供游覽面積4萬平方米,被譽為「南國第一名勝」。 馬尾島 簡介: 馬尾島位於閘坡西南方,是半封閉型海島,總面積1.3平方公里,海灘長約1.25公里,水深適度、海底平緩、沙質優良,有"海水大浴缸"之稱,適合老人兒童玩樂。海水中安全地帶寬闊,頗受遊人青睞。 十里銀灘 簡介: 十里銀灘位於海陵島中部,佔地總面積6000畝,三面環山,海岸線長達16.5公里,擁有載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十里銀灘、國內最大的仿宋建築群—宋城、民族別墅、銀海山莊等景點。 石覺寺 簡介: 石覺寺位於陽江市區南邊的漠陽江東南岸,座南向北,自古地處交通要沖,是陽江古八景之一,謂「石覺禪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自題寫「石覺寺」。 古剎石覺寺,香火鼎盛,僧侶雲集
麻煩採納,謝謝!
⑦ 大垌山凈業寺怎麼樣
大峒山凈業寺景區經過全陽西人民20多年的苦心經營,現已初具規模。已內建有大雄寶殿、天容王殿、卧佛殿、萬佛塔、蓮花池、水心亭、聽泉亭等一大批景點。水心亭周圍蓄滿池水,不時有放生的小魚兒和小烏龜在游來游去,別有一番情趣。 大垌山風景區是陽西人一個休閑的好去處,值得一游!
⑧ 廣東陽江市的名勝古跡是哪裡
風景區類
01、馬尾島 廣東省風景名勝區、廣東省旅遊度假區。位於陽江市海陵島閘坡鎮西南端,從閘坡鎮國家中心漁港碼頭乘船3公里可抵達。距陽江市區45公里,距廣湛、沿海高速公路進入口30公里。屬自然濱海沙灘景區。開發於1987年。2005年接待遊客6萬人次。 總面積2.25平方公里,最高峰馬尾山147米。景區封閉性較強,島上林蔭遍布,植被如茵,保留了較為原始的自然氣息。景區有一線天機、靈日石廟、古堡燈塔、馬尾夕照等景觀。進出馬尾島可觀賞閘坡國家中心漁港、蝴蝶洲、海上漁村等。海邊西段地形呈螺線形的白沙灘;南段為礫石灘。沙灘松軟,水清浪靜,灘底平緩,百米之內水深1.5米左右,尤其適合兒童、老年人海浴。沙灘建有餐飲等配套服務設施。 02、東方銀灘風景區 位於海陵島南部大角山岬角。距陽江市中心40公里,距廣州280公里,沿廣湛高速或沿海高速、325國道可直達。是一個以海濱自然生態為主、旅遊服務設施相配套的度假型 十里銀灘
景區。景區2005年建成並對外開放。 佔地總面積12萬平方米。居於大角灣和十里銀灘岬角處,海岸線長1100米,包括400米長的石頭海灘和700米長的沙灘。區內是第四紀末次冰期形成的海蝕景觀。景區海邊奇石密布,氣勢雄渾,常受強海浪沖激,濤聲陣陣;東接十里銀灘,海面波浪層層,金黃色的沙灘十分壯觀。向北沿山勢拾級而上,海蝕地貌一步一景,觀景設施依山就勢而建,別出心裁。登上百米海拔的大角山腰,視野豁然開朗,可見西邊秀美的大角灣沙灘和正南水天相接的蔚藍南海。景區集海濱浴場、日光亭、月光亭、泉水泳池、觀礁聽濤等特色設施及全海景度假酒店、海鮮餐飲、茶藝廳、演藝吧、游樂區等於一體,既保留了原始的自然氣息,而又匯聚了人性化構思設計,是觀賞日出日落和聽潮的好去處。 03、北洛灣風景區 位於海陵島閘坡鎮西南端,距陽江市區45公里,距廣州280公里,沿廣湛高速或沿海高速進入景區30公里,屬第四紀末次冰期海相沉積型自然海濱風景區。景區1999年建成對外開放。2005年接待遊客3.8萬人次。 總面積74.9萬平方米,封閉性很強,三面丘陵環繞而成:南臨南海,東、西兩面分別比鄰大角灣和馬尾島景區,岬角海岸陡峭險峻,絕壁如削,驚濤拍岸,形成壯觀的海蝕地貌。灣內沖積而成的北洛灣沙灘,長600米,呈螺線型,沙質潔白幼細,潮下岸坡平緩,潮間帶100米,後濱灘寬100—300米。受海洋大潮和雨水沖積,後濱帶低窪處又獨自形成約數千平方米的天然瀉湖。東部有一直徑約百米、高60米的小山丘突兀海面,因貌似頭盔,名曰將軍帽山。沿山俯視,周圍有山、海、湖、灘、島等景觀地形地貌,錯落有致,濱海、田園風光並蓄。 04、珍珠灣 位於國家中心漁港陽江東平漁港西側。從沿海高速公路轉良東公路可到達,距陽江市區40公里。屬於天然的海濱浴場。1992年建成向社會開放。2005年接待遊客5.3萬人次。三面環山,山上有十萬畝松樹和相思樹混交林。沙灘後是一塊3平方公里的腹地,珍珠灣周圍還擁有多處奇景古跡,最著名的景觀有「八絕」:如鴛鴦石、仙人井、望海亭、葛洲帆影、龍女佛光、萬人墳、馬祖廟、十裏海堤。旁邊「葛洲帆影」是陽江八景之一。海濱沙灘長1700米,寬 800米。景區內有海泳中心、海濱別墅、三星級酒店、「漁家樂海上行」、垂釣捕魚區、大型標准燒烤場、風箏場等旅遊設施。 05、玉豚山海濱公園 位於國家中心漁港陽江東平漁港西側。從沿海高迅公路轉良東公路可到達,距陽江市區為40公里。是一座現代化的觀賞型海濱公園。公園始建2001年秋,歷時三年建成。2005年接待遊客4萬人次。景區前臨珍珠灣,背靠金龜嶺,因酷似一條戲水的大海豚而得名。佔地面積70萬平方米,分為五大景區:「漁女廣場」面積8300平方米;主雕塑——珍珠漁女像高30米,身穿漁家女式古裝,頭戴女式漁民帽,手捧一對鴛鴦,腳踩波濤,群魚簇擁,浪花飛濺,栩栩如生,用優質花崗岩雕成,造型是一個古代漁家淑女的形象,其貌端莊秀麗,純朴大方;荷花廣場位於玉豚山麓,中間是一組石雕---「荷花鼓」,底部「荷花池」;廣場牌坊高12.56米,寬18.56米;雲梯景觀雄偉壯觀,氣勢恢宏,以天然花崗岩築成,更有紅棉和榕樹相襯。環島觀光景區面臨南海,有沙灘有礁石,是觀海覓趣、休閑的好去處。 06、崆峒岩風景區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屬於陽春「國家地質公園」的范圍,位於陽春市春城鎮城西崆峒岩,距陽春市區3公里。距陽春火車站1.5公里,沿三茂鐵路或新高線公路可直達景區,是南國第一崆峒山宗教旅遊景區。崆峒岩始建於明代萬曆丁丑年(公元1577年),與甘肅臨洮、山東安定、河南汝川諸崆峒山相並列,被稱為第四崆峒道教名山。佛、道兩教於一體。 2005年接待遊客2.9萬人次。總面積二萬多平方米,高六十多米,分三層。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陽春縣令姜山再開發東岩。 在億萬年前地殼變動,形成山岩交錯。景區岩中有寺,寺內有峰,古雅清幽,雕梁畫棟。洞內古建築是重檐歇山頂式建造,登岩門,入洞府,佛、道神像碑碣景物萬千。洞中有名儒顯宦壁上留題摩崖石刻、碑碣一百多幅,建有「東西廂房」、「禪房」、「金剛塔」、「三寶殿」、「玉皇殿」等十幾座廟宇。出洞府,沿山設登山石級3888級,通往五座山峰,山峰巍峨陡峭,石、洞、花、草、樹木妙趣橫生於峰林。最著名的景點:有瑞獅迎賓、汶(冒)米石、石鍾、童子拜觀音、定海神針,金錢龜,瀑布泉、青白雙蛇盜靈芝,以及明、清兩朝的古建築及神像。 07、 龍宮岩 國家地質公園、省級旅遊度假區。位於陽江市北部,距廣州市196公里。屬亞熱帶岩溶地貌景區,1979年向社會開放,有石林景區、通天蠟燭、通真岩、登山道、七座涼亭蝴蝶生態園、餐廳、電動車、停車場、小賣部等景點和設施 2005年接待遊客4萬人次。龍宮岩距今3.2~2.95億年,沉積了白雲質灰岩,當地下水沿著灰岩中的裂隙進行滲透,不斷沖刷,對灰岩溶蝕,形成了地下空洞。由於地下河侵蝕和重力作用產生崩塌,洞穴不斷擴大而形成。岩洞因洞身蛇蜒曲折,形如一條巨龍而得名。全長1公里,寬5米至20米,岩壁頂高15米左右。主要景觀有迎賓廳、壁流石、龍王殿、宮壁綉錦、龍宮浮雕、鎮宮寶塔、龍王羅傘、龍母羅帳、龍女浴池、龍女寶鏡、火樹銀花。石林有岩溶窪地、百頁劍門、雙猴觀景、劍指蒼穹等景觀。 08、大澳漁家文化村 位於陽東縣東平鎮國家中心漁港東南3公里處。距陽江市區為40公里。325國道、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廣湛高速公路均可直達漁港。2003年修建成集旅遊觀光、教育培訓、商貿休閑多功能於一體的旅遊景區。佔地648公頃,是展示漁家民俗風情的古漁村景區。2005年接待遊客5萬人次。 景區原是中國古代南海「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與廣州「十三行」相列,民間稱「十三行尾」,保存著680多米清末時期前店後坊式的舊街。現有300多戶古漁民船型民居。有「全國首家漁家民俗風情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古漁民民居群」、「大澳萬人墳」、「明清一條街」、「疍家棚居」、「古商會舊址」、「古炮樓」、「海岸月湖」等人文景觀以及 「海上日出」、「葛洲帆影」、「海角瓊樓」、「海灣椰韻」等自然風光景觀。核心景點是「大澳漁家民俗風情館」。該館佔地12600平方米,建築面積860平方米,高12.8米,外觀如桃子形。館內分四大部分:近代漁家實物展品;珍珠貝殼、魚類製品、大型海洋哺乳動物骨架展品;風帆木漁船;漁獲圖和漁民婚嫁全景雕塑像組圖。館內收集500多件歷代漁民生產、生活、禮嫁的物品,展示漁家民俗古風。 09、角灣弄潮——大角灣風景區 大角灣位於海陵島閘坡鎮內,三面群峰環抱,面向浩瀚南海,灘長2.5公里,寬100米,因狀似牛角,故名「大角灣」。素以陽光明媚燦爛,沙灘均勻松軟,海水清澈純凈,空氣清新多氧而著稱,其水質、雜訊、空氣均達國家一類標准,繼1989年被廣東省評為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省級旅遊度假區後,200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大角灣景區的海水浴場,配套有水上摩托車、沙灘足球、空中觀光等娛樂項目,還新建有全國首家大型沙灘海上樂園。大角灣成功舉辦了國際沙灘排球邀請賽、亞洲沙灘排球錦標賽、全國九運會沙灘排球賽、全國翻波板錦標賽暨帆板冠軍賽等,被定為中國沙灘排球培訓基地。 10、凌霄秀色——凌霄岩 凌霄岩風景區位於陽春西北66公里河朗鎮,是省級旅遊度假區和風景名勝區。岩洞高120米,寬20——60米,可供游覽面積4萬平方米,被譽為「南國第一名勝」。 岩洞共分3層,分別名為「凌霄大廳」、「凌霄殿」和「觀景台」。 「凌霄大廳」有3500多平方米,設有茶座,可供遊客品茗。石壁上有13塊摩崖石刻,其中有國民大學校長吳鼎新、前廣東省省長葉選平和我國已故著名畫家關山月的題詞。從「大廳」登「百步雲梯」,便到達「凌霄殿」。大殿高66米,面積1萬平方米,有「壽星迎賓,靈芝巨柱」等景觀。19條通到「殿」頂的「擎天柱」,形象惟妙惟肖,其中大的20人連手合抱不過!最後上一層是「觀景台」,如天然舞台,勝景目不暇給:有仙女思凡、八仙過海、群獅起舞等氣象萬千的景觀。其中一線天、水底印月、吉星高照和滴水名珠被稱為「凌霄四絕」。「大廳」後有400米長岩底河,有「倒吊蓮花、天馬行空」等景觀,令遊客劃艇游覽留連忘返。 該景區功能齊全,集觀光瀏覽、娛樂住宿於一體,遊客至此樂而忘返。 11、溫泉星島——東湖旅遊區與陽江溫泉度假村 溫泉星島——東湖旅遊區與陽江溫泉度假村東湖旅遊區位於陽江市東南部那龍河上游, 距陽江市區30公里。東湖景色幽美,四面環山,湖區面積達2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9平方公里,容積為1.2億立方米,碧水青山,清澈晶瑩。湖中108個小島,連片小島宛如銀盤里的108顆翡翠,種著芒果、荔枝、龍眼、濕地松、桃花,一到春天,有如世外桃源,璀璨奇異。東湖還有一棵出土於那龍河的重達58噸,直徑4.3米,長26米的古樟樹王,據考證樹齡在5000年以上。 湖中有水魚、黃魚、生魚和難得一見的娃娃魚;陸上有鸕鶿、白鶴、大雁、山雞、鷹、天鵝、野豬、黃猄、水獺、穿山甲等二十多種動物;珍稀植物近千種。 陽江溫泉度假村位於陽東縣合山鎮熱水村,佔地面積45萬多平方米,是東方園林風格的露天溫泉。溫泉常年水溫75℃,日流量達3000m3,富含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硫磺、氡等50多種礦物質。大型的露天溫泉中心,形態各異的溫泉池,鑲嵌在綠林翠竹之中,小橋流水,亭台樓榭,與日式的建築物相結合,將中國的古典與日式的浪漫完美的揉合在了一起,滲透出特有的溫泉文化。 該景區環境優美,並以多元化的配套設施滿足於不同層次的遊客需求。將生態健康、休閑度假、商務洽談和諧地融為一。 12、銀灘古韻——十里銀灘 十里銀灘位於海陵島中部,佔地總面積6000畝,三面環山,海岸線長達16.5公里,擁有載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十里銀灘、我國最大的仿宋建築群—宋城、民族別墅、銀海山莊等景點。 十里銀灘空氣清新,沙質潔凈均勻,水質清澈透明。設有帆船、遊艇、水上垂釣等水上項目以及沙灘排球、足球等體育活動項目,是休閑度假好去處。 宋城佔地6萬平方米,建設的53座典型古建築,構成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仿宋建築群。其中開設了大傅祠、書畫館、陶藝館、漁俗風情館、金鸞殿、螺館、茶藝館等觀賞項目以及工藝品市場、超市、酒樓、古園林式賓館等服務設施。 民族別墅匯集全國多民族風情和建築風格,目前已建成漢、蒙、滿、回、藏等民族建築,具有餐飲、住宿、會議、療養、娛樂等服務功能。 銀海山莊北依海陵島最高峰「草王山」,有我國第一座「中國影視明星紀念碑」等景觀。庄內現建成公寓、別墅、會議樓、餐廳等六幢歐陸風格的樓宇,氣派豪華。 13、山萬佛——垌山凈業寺 大垌山凈業寺位於陽西縣城西五公里大垌山,是佛的王國,玉佛數量居全國第一,又稱萬佛城。 凈業寺歷史悠久,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道光二年(1822年)兩次重修。凈業寺初名靜業庵,清康熙十六年大規模重修時,改名為凈業寺。民國二十年陽江縣長李伯振組織修繕,成為著名景點。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1988年陽西建縣後重建,初具規模。 凈業寺群山環繞,風光秀美,古樹婆娑,寺內有潺潺流水。凈業寺坐西朝東南,寶殿斗拱飛檐,黃瓦朱柱,雕梁畫棟,巍然聳立;正門上方,懸掛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的橫匾「凈業寺」。2000年,妙空法師盡畢生積蓄,打造兩千多尊緬甸玉佛,捐贈大垌山凈業寺,中有一尊亞洲最大的緬甸玉卧佛,長7米,高2.5米,重27噸,造型精美,為全國最大的玉卧佛。 大垌山凈業寺是佛教名剎,慕名來訪的名人墨客、達官顯貴不勝其數。留下名聯:「三載遊人重訪柳,萬花繞砌不妨禪」。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中國國畫大師關山月分別為大垌山凈業寺題辭題字。大澳漁村為一古漁港,位於東平鎮東南,史稱「六澳之首」。中國古代南「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港口。與廣州「十三行」相列,史稱「十三行尾」。 14、大澳漁風——大澳漁村 大澳漁村有「全國首家漁家民俗風情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古漁民民居群」、「大澳萬人墳」、「海上日出」、「葛洲帆影」、「疍家棚居」、「古商會舊址」、「海角瓊樓」、「古炮樓」等景點,集旅遊觀光、博覽漁家文化、教育培訓、商貿休閑多功能於一體。大澳漁村是我省唯一保存下來保持著原始漁家小屋風貌的漁村,在全國尚屬罕見。 15、鵝凰漂瀑——八甲景區 八甲景區位於陽春八甲鎮的八甲大山,距陽春市區西60公里。大山主峰鵝凰嶂海拔1337米,山上樹林茂密,生長著許多觀賞價值高的奇花異草,已發現的國家保護植物32種,如虎顏花、豬血木、見血封喉、杜鵑紅山茶、綉球茜草、圓籽荷等;發現「大果五加」等中國特有的植物品種12種,占廣東省的四分之一;尚有未命名公布的稀有品種。八甲鵝凰嶂省級自然保護區已通過專家評審。 山上,有一16萬平方米的天池,儲水量達2418萬立方米,而且水質尤佳,嘗之微甜,池面有遊船往來,形成「山頂行舟」的奇觀。山與山之間,瀑布傾瀉,聲若雷鳴。其中的八甲瀑布有「嶺南第一瀑」之稱,全長470米,落差248米,5公里內聞其聲,10公里外見形。八甲景區雨水充沛,雲霧多,景色瑰麗多姿。 16、石覺禪林——石覺寺 位於陽江市區南邊的漠陽江東南岸,座南向北,自古地處交通要沖,是陽江古八景之一,謂「石覺禪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自題寫「石覺寺」。 古剎石覺寺,香火鼎盛,僧侶雲集,騷人墨客慕名而至,名聞遐邇。八角亭題有「登彼岸」名人字跡;邊寺聯「漠江水匯三摩地,頓缽山呈一指禪」,是清代貢生閻守清所書。清朝進士庄大中、清末著名書法家拔貢林葆瑩、清末舉人陳德鑫、貢生馮錫年以及社會知名人士項仙侶先生等曾為該寺題聯賦詩,傳頌至今。 石覺寺經歷代五次重修。1986年陽江縣政府把石覺寺列為縣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釋蓮宗大師主理寺務,集資重建石覺寺。新鑄銅鍾兩只,新建禪房,客房十多間、小拱橋、第一山門、林亭碑廊和前殿等;稍後,又將後座大雄寶殿翻建一新;1995年集資興建了一座九層千佛塔:該塔為純白色塔身,巍峨雄偉;塑造了一座金身千手觀音。新建了蘊空、滌塵法師紀念堂。現在石覺寺今非昔比,環境清幽,綠樹婆娑,小橋流水,波光劍影,佛光普照,寶殿庄嚴,好一座園林式的寺院。 17、5個世博會展館落戶廣東陽東 包括四個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的巴拉圭、海地、貝里斯、多米尼加、南太平洋島國論壇等四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的展館已於2011年春節前全部運到了陽東縣東平鎮,這幾個展館將安放在珍珠灣景區內,供遊客永久免費觀賞。 二、中國考古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晶宮)
18、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於陽江海陵島「十里銀灘」風景區西面,是一個以「南海I號」宋代沉船及其船上文物為主的大型博物館,其船上文物價值連城,國家一級文物之多為世界罕見。該建築不僅在全國,乃至在世界上都堪稱標志性建築。博物館是世界首例將古沉船水下考古過程向觀眾開放的專題博物館。 南宋古船「南海一號」 「南海一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對研究我國古代造船工藝、航海技術等都提供了典型標本。其搭載的文物也有可能解開『海上絲綢之路』的諸多秘密,其文物考古價值遠遠高於經濟價值。「南海一號」是1987年在陽江海域發現的一艘宋代木質古沉船,距今800多年。此後試探發現,船上載有文物6萬至8萬件,且有不少是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文物。對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歷史、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對外貿易史等而下之都是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成為世界考古界和探險界關注的焦點。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城市陽江。
陽江新八景
陽江傳統龍舟競渡
1987年,原陽江縣政協組織評選「陽江新八景」,江城區「紅陵古塔」(北山公園內)和「瑤池泛月」(鴛鴦湖公園)入選。2003年,市政府組織評選「陽江十景」,江城區「鴛水飛箏」(鴛鴦湖公園)、「北塔迎曦」和「石覺禪林」入選。 鴛鴦湖公園位於城區鴛鴦湖畔。現建成景區面積16.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0.8萬平方米,有鴛鴦湖、南國風箏場、風箏博覽館、海鷗觀禮台和廣場雕塑「放飛之夢」等景點。還有風格古樸漠陽樓、陽江市博物館、李萁烈士墓等景點以及游泳池、溜冰場、游樂園、健康中心、動物園等設施。 鴛鴦湖水面積為47公頃,是市區最大人工湖,為天然的氣溫調節湖。鴛鴦湖湖水清澈,湖岸楊柳垂堤,山清水秀,花繁葉茂,樓台閣榭點綴其間,與綠樹相映成趣,別具南國湖光韻味。 南國風箏場1991年建成,佔地12萬平方米,由原廣東省省長葉選平題字。風箏場可容數萬群眾同時進行 南國風箏放飛場
放飛風箏娛樂活動,是我國極負盛名的風箏放飛場,每年在這里舉行放風箏比賽。近年進行了改造,鋪設花崗岩地面和草坪,種植風景樹,點綴一些人文景觀,安裝了燈飾。每當華燈初上,流光溢彩,美麗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