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詩集
『壹』 日本的著名作家的作品,請推薦一下
島崎藤村:浪漫詩集<若菜集>,詩集《嫩菜集》,長篇小說《破戒》《家》回《春》
川端康成:憑借《雪答國》、《千隻鶴》及《古都》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渡邊淳一:《死化妝》《光與影》
水上勉 :《雁寺〉《飢餓海峽》
夏目漱石:代表作有《過了春分時節》《行人》《心》三部曲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
水上勉:長篇小說《霧和影》《飢餓海峽》,短篇小說《棺材》,後寫《桑孩兒》 《五號街夕霧樓》《越前竹偶》《湖底琴音》《湖笛》《寺泊》《宇野浩二傳》
大江健三郎: 短篇小說《死者的奢華》、《人羊》和《他人的腳》
山崎豐子:長篇小說《華麗的家族》處女作《暖簾》
井上靖以短篇小說《獵槍》和中篇小說《鬥牛》
辻井喬:詩集《不確切的早晨》《異邦人》及《在仿徨的季節里》《風的生涯》《桃幻記》等小說集
井上廈:《和爸爸在一起》、《吉里吉里人》、《突然遇上飄簍島》等著作
短篇小說《克羅諦思日記》中篇小說《和解》《佐佐木的場合》 《在城崎》《好人物夫婦》《赤西蠣太》
江國香織:《沉落的黃昏》《一閃一閃亮晶晶》《好想大哭一場》《東京塔》《冷靜於熱情之間》
『貳』 日本比較著名的作品文學有哪些
目前我就看一本 書名叫做《德川家康》 你感興趣的和可以去看一看。(非常推薦這本書
『叄』 求日本現代詩人的代表作,越多越好!
石川啄木《一握砂》(1910)和《可悲的玩具》(1912),詩集《叫子和 口哨》(1913)以及評論《時代閉塞的現狀》(1910)是他的代表著作.
《一握砂》(節選)
在東海的小島之濱, 白白的砂灘上, 我哭濕了衣襟, 逗著螃蟹玩。 沒有生命的砂粒, 多麼可悲哀喲! 用手一握, 就從指間紛紛地落了。 但願有事 叫我痛快地干, 等完成後 我再死去...
《一握砂》(節選)
冰冷潔凈的大理石上,
春天的陽光靜謐地照著,
我是這樣的感覺.
如同專門吸取世上的光明一般,
那黑黑的瞳仁,
而今猶在眼前.
當初沒有來得及說的,
那緊要的話語,
如今還存在心裡.
就像山裡的孩子,
想起了山,
悲哀時就想起了你.
聽說你病了,
聽說你好了,
三千里外我神魂顛倒.
臨死前想再見一面,
這樣說,
你也會微微點頭的吧!
石狩市郊,
你家的
蘋果花落了吧!
《悲哀的玩具》(節選)
說出要當軍人去
而使父母操心的
當年的我啊!
恍恍惚惚地
心中勾劃出自己
仗劍跨馬的姿勢.
布穀鳥啊!
環繞著澀民村的山莊的樹林
那裡的黎明讓人懷念.
來到故鄉寺院旁,
在那扁柏樹梢
鳴叫的布穀鳥啊!
今天胸又痛了,
心想,若死
就到故鄉去死.
年年如此,
在寄來的賀年信里,
寫上兩三首近似的歌的朋友.
翻開家鄉的寒磣的報紙,
就可以發現排錯的字,
今朝的心真難過.
北原白秋日本詩人、歌人
蓬萊曲》(1889)(節選)
這個無聊的世界,這個無所作為的世界,這個虛偽的世界,這個狡詐的世界,這個丑惡的世界,這個骯臟的世界,怎麼能叫我的心得到片刻安寧!
西條八十(1892一1970)詩人。
西條八十 <芒之歌>
斬斷芒從
尋找海蹤
聽遠方傳來
隱約的海聲
自從與你分開
幾多晨昏
在芒從中
聽海的音信
在芒從中
我看到了
丹漆的小梳
和你的發澤
在芒從中
我找到了
古老,悲傷的
昨天的歌
走出芒從
昂首遠眺
湛藍的天宇
雪白的雲色
<陌生的情人>
內山登美子(現代詩人)
布穀鳥
那隻鳥兒飛向了何方?
七月里,
仍然可以聽到它的歡唱。
蕁麻的芒刺兒金光閃爍,
少年臉上的胎毛,
也在閃爍著青春的光芒。
鳥兒的歌喉嘹亮清脆,
夜色未明即已放聲歌唱。
躍入我眼簾的鳥兒,
永遠只是一隻。
它的生態令我感到迷茫。
剎那間,
布穀鳥由天而降。
劃破那
淡藍亮麗的碧空,
不留痕跡,
徑自落到我的身旁。
歲月悠悠往昔事,
它曾站立在
院落旗桿的桿頭上。
我在池前洗碗,
水龍頭內泛清流,
清流汩汩流淌。
我不禁突發奇想,
在心中和它商量:
快唱!快唱!
快為我高聲歡唱!
一瞬間,
我們的視線欣然相撞,
布穀鳥兒聽懂了我的心聲,
居然為我一展歌喉,
它的歌聲令我心花怒放。
八月的天氣悶熱難擋,
令人窒息輾轉榻上。
偶然間,
也曾想起華爾茲舞曲,
但它過於艷麗,
令人生厭難入夢鄉。
晚餐後,洗涮忙,
主婦的使命就在廚房,
須將那一碗一碟,
洗涮干凈,
纖塵不染又明又亮。
敢問上蒼,
那隻布穀鳥兒,
到底飛向了何方
日本現代詩人---岸田衿子
忘卻了的秋季
我佇立在秋季的路旁,
感覺到
自己正在默默地等待。
秋風送爽,拂面而去,
吹撫著那一粒又一粒
將熟的草籽。
莽莽的田野,
藏盡了天際的晚霞,
天天如此,日日若斯。
我在數點著
金秋逝去的時光。
往昔述說了什麼?
往昔訊問了哪些?
往昔等待著什麼?
往昔翹盼著幾許?
這一切的一切,
似乎只有河流曉得。
而那往昔的河流啊,
就在我的身邊流淌。
榆樹從不會說謊,
她對我說:
往昔的幾段故事,
已在樹下安然長眠,
往昔的幾段戀情,
亦在樹下勞燕雙飛。
那健忘的蝴蝶,
則告知了我:
大樹的彼方,
傳來了腳步聲,
有人就藏匿在那樹叢深處。
日本現代詩人---藤木俱子
山中卧寒林
宛如明眸不染塵
自覺退出身
如雪白天鵝
目光冷峻瞥向我
周身更寒徹
寒春猶料峭
荒寞海濱印上了
深轍一道道
春寒風蕭蕭
無根水藻逐流漂
港灣避波濤
余寒分外冷
檐下魚干舞北風
相互撲打聲
礁旁刈海草
鵝毛大雪倏然飄
點點人影消
後浪推前浪
浪起浪落染春光
一浪濃一浪
白晝觀燒荒
跑東奔西興致昂
夜晚睡夢香
滾滾海霧生
默默苦戀天上星
一片痴心情
七月當流火
林中蟲鳥競百歌
聲聲何其多
盛夏如火烘
烈日照溪水氣生
愈曬味愈濃
平素隨風倒
雨後更是傾身搖
茫茫夏穗草
悠揚草葉笛
誘我依稀思往昔
夢在天空里
風過留沙紋
人越峰巔印鞋痕
夏寒駐山陰
青水紅點鮭
現捉現烤嘗美味
雲煙繞周圍
參天山毛櫸
撫摸樹干只須臾
汗水香幾許
西空夕陽斜
千樹萬枝披彩霞
映亮核桃花
山泉水瀅瀅
大口猛飲咽出聲
人皆求長命
俯首入神看
不覺頸項山氣寒
美哉石龍膽
冬夜望長空
八方星座皆如燈
豈顧鼻尖冷
日本現代詩人---竹內新
斷章
1
樹木只能是
一個夜晚
記憶聳立著
漲滿水之影
從枝丫流瀉下光芒
年年月月均衡地純化
樹木的記憶都是平等的
連同樹梢和根尖的記憶
2
樹木才是
夢的憩居
記憶回到所有的開始
被季節的順序堆積一起
老樹
最知道夢的內部構造
3
我懂得很多,窗外
熱帶雨林的綠色蝴蝶
微風吹遍樹間互相埋葬
雨音在耳鼓裡鳴響
綠蝶誕生在樹梢的絮語
空氣休息後一齊舞動著飄落
在樹根的深處一定居住著
偉大的道德家--無政府主義者
伴隨著白晝和黑夜誠實的呼吸
哪一棵樹下都會變出隱約可見的流星
谷川俊太郎詩選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靜無語,屏住呼吸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鋪路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洶涌的波濤是枉然的呻吟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變得更加熱鬧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建造公園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變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相信未來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靜靜地涌淌淚水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無知地繼續歌唱
珍珠(作者:與 謝 野 晶 子)
每當我看見
那珍珠晶瑩的麗影,
就止不住地淚水盈盈。
長年吐艷的珠華啊,
傲然於世,一身明凈,
人間的珍珠——少女的心,
聽任命運張羅,
無奈捧給了一個人。
於是開始了,
人生中最短暫的歡欣。
初戀(島崎藤村)
當初相遇蘋果林,
你才挽起少女的發型。
前鬢插著如花的彩梳,
映襯著你的娟娟玉容。
你脈脈地伸出白凈的手,
捧起蘋果向我相贈。
淡紅秋實溢清香啊!
正如你我的一片初衷。
我因痴情猶入夢境,
一聲嘆息把你的青絲拂動。
此時似飲合歡杯啊!
杯中斟滿了你的戀情。
蘋果林中樹蔭下,
何時有了彎彎的小徑?
心中「寶塔」誰踏基?
耳邊猶響著你的細語聲聲……
『肆』 誰知道日本有沒有什麼著名的詩
醉歌
你我相逢在異域的旅途
權作一雙闊別的知音
我滿眼醉意,將袖中的詩稿
呈給你這清醒的人兒
青春的生命是未逝的一瞬
快樂的春天更容易老盡
誰不珍惜自身之寶?
一如你臉上那健康的紅潤
你眉梢郁結著憂愁
你眼眶淚珠兒盈盈
那緊緊鉗閉的嘴角
只無聲地嘆氣唉聲
不要提起荒寂的道途
不要赴往陌生的旅程
與其作無謂的嘆息
來呀,何不對著美酒灑淚敘情
混沌的春日無一絲光輝
孤寂的心緒也片刻不寧
在這人世悲哀的智慧中
我倆是衰老的旅途之人
啊,快在心中點燃春天的燭火
照亮那青春的生命
不要等韶華虛度,百花飄零
不要悲傷呀,珍重你身
你目不旁視,踽踽獨行
可哪兒有你去往的前程
對著這琴花美酒
停下吧,旅途之人!
武繼平 沈治鳴譯
『伍』 日本的古詩詞有哪些
一、皇明光日月,帝德載天地。三才並泰昌,萬國表臣義。——侍宴 大友皇子
二、宴飲游山齋,遨遊臨野池。雲岸寒猿嘯,霧浦杝聲悲。葉落山逾靜,風涼琴益微。各得朝野趣,莫論攀桂期。——山齋 中臣大島
三、欲知閑居趣,來尋山水幽。浮沉煙雲外,攀翫野花秋。稻葉負霜落,蟬聲逐吹流。祇為仁智賞,何論朝市游。——山齋言志 大神安麻呂
四、地是幽居宅,山惟帝者仁。潺湲浸石浪,雜沓應琴鱗。靈懷對林野,陶性在風煙。欲知懽宴曲,滿酌自忘塵。——和藤原大政游吉野川之作 大津首
五、錦岩飛瀑激,春岫曄桃開。不憚流水急,唯恨盞遲來。——三月三日曲水宴 山田三方
六、文藻我所難,庄老我所好。行年已過半,今更為何勞。——述懷 越智直廣江
七、玉燭調秋序,金風扇月幃。新知未幾日,送別何依依。山際愁雲斷,人前樂緒稀。相顧鳴鹿爵,相送使人歸。——秋日於長王宅宴新羅客一首賦得稀字 刀利宣令
八、煙霧辭塵俗,山川壯我居。此時能草賦,風月自輕余。——獨坐山中 民黑人
九、江頭亭子人事睽,欹枕唯聞古戍雞。雲氣濕衣知近岫,泉聲驚寢覺鄰溪。天邊孤月乘流疾,山裡飢猿到曉啼。物候雖言陽和未,汀洲春草欲萋萋。——江頭春曉 嵯峨天皇
十、道性本來塵事遐,獨將衣缽向煙霞。定知行盡秋山路,白雲深處是僧家。——見老僧歸山 嵯峨天皇
十一、一室何堪掃,九州豈足涉。寄言燕雀徒,寧知鴻鵠路。——高士吟 賀陽豐年
十二、陶潛不狎世,州里倦塵埃。始覺幽棲好,長歌歸去來。琴中唯得趣,物外已忘懷。柳掩先生宅,花薰處士杯。遙尋南嶽徑,高嘯北窗隈。嗟爾千年後,遺聲一美哉。——詠史 坂上今繼
十三、良儔本自非易得,之子為別最情深。水國天邊千里遠,暮山江上一猿吟。白鷗狎人隨去舳,青草連湖傍客心。此日交頤無可贈,相思空有淚沾襟。——春日別原掾赴任 巨勢識人
十四、閑中氣味屬禪房,唯得自然日月長。幽室浮沉無短晷,陰居鄰里有餘光。掏門跡絕春朝雨,燕寢色衰秋夜霜。我是柴扉樗散士,閑忙苦樂兩相忘。——閑中日月長 大江以言
十五、秋塘雨後水添尺,葦折荷傾岸漲沙。喚得扁舟歸去晚,西風卷盡白蘋花。——秋湖晚行 鐵庵道生
(5)日本著名詩集擴展閱讀:
日本古詩文:
廣義的日本漢詩不僅包括律詩、絕句、古詩和樂府,也包括詞。日本學者作詞雖然不多,但是歷史同樣久遠。
日本填詞開山祖嵯峨天皇於弘仁十四年(823)年所作《漁歌子》五闋,乃模仿唐代宗大歷九年(774)所作《漁父》詞,前後相距不過49年,可見日本填詞與寫作漢詩一樣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在日本詞史上也曾出現過一些名家,特別是明治時期,曾經是日本學者填詞的黃金時期。
參考資料:網路-日本漢詩文
『陸』 日本著名的詩人有哪些很有名的詩集呢
西條十八、小野小町、谷川俊太郎
麥秸草帽
媽媽,我的那頂草帽不知怎麼樣了? 就是那年夏天在從碓冰去霧積的路上, 掉進峽谷的那頂麥秸草帽喲! 媽媽,那是我喜愛的帽子喲! 可是,突然刮來一陣風, 那時,叫我多麼懊惱。 媽媽,那時從對面走來個賣葯的青年, 他腳纏藏青的綁腿手戴保護套, 千方百計想幫我拾回那帽子, 但終於沒有拾到手。 因為那是很深的峽谷, 而且長滿了人高的草。 媽媽,那頂帽子真的怎麼樣了? 當時盛開在路旁的小百合花, 也許早已全都枯凋? 秋天,在那灰霧籠罩的山底, 那帽下,也許每晚都有蟋蟀在鳴叫。 媽媽,現在一定是—— 在那峽谷里,象今晚一樣, 靜靜地落滿了秋雪, 要把那曾經油光閃亮的義大利草帽, 和我寫在那上面的「Y.S」字母一起埋掉, 悄悄地、凄凄地埋掉! (《西條八十詩集》)
小野小町的和歌,以下這首最著名: 花の色はうつりにけりないたづらに わが身世にふるながめせしまに 中譯:綿綿春雨櫻花褪,容顏不再憂思中 在詩方面比較有名的是:此生今已慣,再會永無期,唯有心頭戀,纏綿到死時,萬物難為有,無常似尾花 空蟬如此世,幻滅若朝霞。 意思大約是這樣:這輩子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 以後就不用再見面了 心裡想著就好了 心裡想著就可以一輩子了 世界上沒有的東西是最珍貴的 世界上發生的事情也是沒有一定的 這輩子就這么過吧 死的時間就像朝霞一樣忽隱忽現。
七個四月 四月我上學去了 四月開著什麼花我不知道 四月我上學去了 穿著短短的褲裙 四月我被送出去當女傭了 四月開著什麼花我不知道 四月我被送出去當女傭了 裝著守護袋在包裹里 四月有人向我求了婚 四月開著什麼花我不知道 四月有人向我求了婚 酥癢地令我笑了起來 四月我成了母親 四月開著什麼花我不知道 四月我成了母親 孩子長得很標致 四月我成了寡婦 四月開著什麼花我不知道 四月我成了寡婦 顏面有著三十二根的皺紋 四月我有了六個孫子 四月開著什麼花我不知道 四月我有了六個孫子 還增添了六隻小狗 四月我終於死去了 四月開著什麼花我不知道 不知道開著什麼花 四月我終於死去了 站在佛陀的身邊 往下看 下界正盛開著櫻花 ——谷川俊太郎
『柒』 日本有哪些著名的詩集
古代的詩集有萬葉集,古今和歌集
『捌』 推薦幾部關於日本著名作家寫的詩歌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Natsume Souseki)
(1867~1916)
日本近代作家。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稱為「國民大作家」。他對東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詣,既是英文學者,又精擅俳句、漢詩和書法。寫作小說時他擅長運用對句、迭句、幽默的語言和新穎的形式。他對個人心理的精確細微的描寫開了後世私小說的風氣之先。他的門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龍之介也曾受他提攜。我是貓(吾輩は貓である)——1905年
哥兒(坊っちゃん)——1906年
虞美人草——1907年
三四郎——1908年
從此以後(それから)——1909年
門——1910年
過了春分時節——1912年
行人——1912年
心(こころ)——1914年
道草——1915年
明暗——1916年,遺作
作品集
漾虛集——1906年
夢十夜——短篇作品集
『玖』 日本詩歌
日本特有的古典詩歌形式,有「和歌」,就是樓上說的。
此外,還有「川柳」,是諷刺詩歌。
最有日本文化特色的是:「俳句」。分別可以鏈接:
「和歌」http://www.pkuer.net/wmkj/renwen1/JapanResearch/3/10/3/6.htm
和歌
日本古典格律詩歌的總稱。自奈良時代(710~784)
起,也稱「倭歌」、「倭詩」或「大和歌」。和歌這一
名稱,是因為要和自古以來在日本流傳的漢詩相對而言,
大意就是大和之歌,即日本詩歌。和歌包括長歌、短歌、
旋頭歌、片歌、佛足跡歌等。
和歌在形式上有一定的格律。長歌,以五、七音為
一聯反復吟詠,最後一聯以七音結束。一首長歌一般以
三聯以上、全歌形成奇數聯為常見。長歌一般為敘事詩。
歌後附有一到數首「反歌」。日本專家認為它來源於中
國春秋時代賦的反辭。反歌的任務是概括地吟詠長歌的
主要內容,或補足其歌意未盡之處。這種反歌同時也是
獨立的短歌,它們的格律相同。長歌的篇幅長,為了不
流於單調而增強變化性,多用對句、序言和枕詞(一般
與歌意並無直接關系的墊詞)等。同時,要自始至終保
持一氣呵成的緊湊感,需要統一全面的構思,寫作較難。
一首長歌往往形成前緊後松、感人的力量逐漸減弱的情
況,因此它的存在時間並不很長。類似這種長歌的作品
初見於《古事記》(712) 和《日本書紀》(720)中, 稱
為「記紀歌謠」;繼而,在日本最早的和歌總集《萬葉
集》中始臻完成,並在它的前中期出現著名的歌人柿本
人□(約662~約706)、山上憶良(約660~733)和高
橋蟲□(生卒年不詳, 732年是他的壯年期)等,及至
晚期的著名歌人大伴家持 (718?~785)已乏長歌的佳作。
905年成書的《古今和歌集》刊載的1,100首作品中,僅
有長歌五首。近世,除個別人尚有吟詠以外,幾乎瀕於
絕跡,其他各類歌也相繼消亡,只剩下短歌與後起的俳
句遺留下來。後來,特別是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短
歌便成了和歌的同義語。
短歌,在「記紀歌謠」中初見類似作品,而在《萬
葉集》中完成。它的句式是五、七、五、七、七,五節
三十一音,屬於抒情短詩。它是和歌的主要歌體,是日
本古典詩歌的基本形態。它的格律,在造型上對於日本
人來說,屬於最適當的詩的形式。自古以來,日本歌壇對
短歌的風格和形式特點,有所研究和論述。一般認為,短
歌風格和形式特點的演變,大體上有「萬葉調」、「古
今調」和「新古今調」,稱為短歌的三大風格。「萬葉
調」指《萬葉集》中的短歌風格,表現為質朴、真率而
感情濃重,現實性和直觀性較強,較少重視形式和技巧。
短歌的五、 七、 五、七、七的五節三十一音中,每一
個音可能是一個詞,每一節也可只有一個詞或一個片語
(短語);在一節組成一個詞的時候,要用兩節以上才
能組成一個片語(短語),直到一句。因而,就發生一
個章法上斷節(為敘述方便,稱為斷句)的問題。《萬
葉集》較多的是在第 2節或第 4節處斷句組成一個片語,
也就是說,一般不在第一個五、七兩節處,就在第二個
五、七兩節處斷句,因而稱萬葉調為「五七調」。《古
今和歌集》由於逐步形成貴族的主觀的纖細優美流暢的
風格,注重表現技巧,而較多地在第 3節,就是五、七、
五處斷句,因而稱為「七五調」,也就是「古今調」。
「新古今調」主要指以《新古今和歌集》(1205,載歌
1,978首)為中心,在「古今調」的基礎上形成的第1節
或第 3節斷句技巧的進一步運用。在古歌中加進新意、
但還能看出原歌面貌的作法,在《新古今和歌集》中也
佔有最多的數量。從內容和風格來看,「新古今調」以
浪漫主義方法反映貴族日趨沒落的生活情趣,感官性(主
要是繪畫和色彩方面)、音樂性和象徵性傾向較強。
短歌的格律,還有「多音」、「少音」的靈活性,就
是在每節中,主要是第 1和第 5節中,可以「多音」或
「少音」,一般以增減一字為常見。這些通稱為「破調
歌」。
作歌的方法,主要是個人創作,也有集體的創作活
動,主要的集體創作活動稱為「連歌」(類似中國的聯
句)。它的作法是把一首短歌分為長(五、七、五)、短
(七、七)兩句,由兩人以上的作者輪流聯句。在平安
朝時代(794~1192) 多是聯詠長短二句合為一首短歌的
「短連歌」,後來以聯詠多首短歌的「長連歌」為常見。
長連歌的形式,有百韻(百首)、歌仙(36首)、44韻、
50韻、千韻(百首十卷)、萬韻(千首十卷)等。連歌
的第 1句稱為發句(起句),第 2句稱為脅句(配句),
其次為第3句、第4句等,最後一句稱為結句。此外,還
有「題詠」、「句題和歌」的作法,也就是命題作歌。
命題有事前示題和當場出題二種。
和歌,主要指短歌,是日本民族從古至今最為廣泛
流傳的短詩。由於只有三十一音,必須在遣詞練字上狠
下功夫,因此簡潔、含蓄、雅淡等便成為它的主要特點。
連歌大多是比賽作詩技巧的一種文字游戲,很少產生有
價值的作品。
日本古代歌集較多,除前面列舉的以外,還有《後
撰和歌集》(951)、《拾遺和歌集》(1005~1007)、
《後拾遺和歌集》(1075)、《金葉和歌集》(1127)、
《詞花和歌集》(1144)、《千載和歌集》(1187)等。著
名歌人在《萬葉集》中除所列者外,還有額田王(7世紀
末在世)、高市黑人(生卒年不詳)、山部赤人(生卒
年不詳)、大伴旅人(665~731)、大伴坂上郎女(約
721~750年間在世)等。《古今和歌集》中有紀貫之(約
872~約945)、凡河內躬恆(生卒年不詳,921年在世)、
小野小町(生卒年不詳)等。《新古今和歌集》中有後鳥
羽院(1180~1239)、藤原定家(1162~1241)、藤原家
隆(1158~1237)、藤原良經(1169~1206)、式子內親王
(1151~1201)、俊成女(?~ 1254)等。近代著名歌人
有與謝野晶子(1878~1942)、石川啄木(1886~1912)、
窪田空穗(1877~1967)、土歧善□(1885~1980)、齋
藤茂吉(1882~1953)等。
(李芒)
「川柳」http://ke..com/view/427636.htm
川柳」是一種詩歌形式,音節與「俳句」同樣,也是17個音節,按5,7,5,的順序排列。但它不象俳句要求那麼嚴格,也不受「季語」的限制。川柳的內容大多是調侃社會現象,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隨手寫來,輕松詼諧。
辭めるのか 息子よその職 俺にくれ
妻の聲 昔ときめき 今動悸
父帰る 一番喜ぶ 犬のポチ
まだ寢てる 帰ってみれば もう寢てる
振り向くな 噦炛肖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