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歡迎的著名越劇演員排行榜
1. 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有哪些
越劇抄老一輩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有袁雪芬(袁派)、尹桂芳(尹派)、范瑞娟(范派)、傅全香(傅派)、徐玉蘭(徐派)、王文娟(王派)、戚雅仙(戚派)、張桂鳳(張派)、陸錦花(陸派)、畢春芳(畢派)、張雲霞(張派)、呂瑞英(呂派)、金采風(金派)、竺派(竺水招)等。
越劇十姐妹 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竺水招、張桂鳳、徐天紅、吳小樓
四大老生 張桂鳳、徐天紅、商芳臣、吳小樓
浙江越劇五大小生(浙江五大小生)陳佩卿(浙江陳派創始人)、金寶花、陳書君(越劇第一官生)、尉少秋、王少樓(浙南小范瑞娟)
2. 越劇著名演員是誰
1、曹銀娣 女,一級演員。
上海市人,1939年8月出生。1954年11月考入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演員訓練班(後改為上海市戲曲學校越劇班),工花旦。
2、陳雪萍,國家一級演員,浙江桐廬人,1963年出生。
1978年9月考入浙江桐廬越劇團學藝,1985年師承范瑞娟,學唱范派。主演《桐江雨》、《春江月》等。1985年和1986年在戲曲藝術片《綉花女傳奇》和《桐花淚》中分別飾男主角阿牛哥和二龍。1993年主演《濁浪驚魂》,獲省第五屆戲劇節青年演員一等獎。
3、傅幸文 女,國家二級演員,工戚派花旦。
浙江 鄞縣人。母親是越劇戚派創始人戚雅仙,父親是越劇編劇傅駿,幼小受家庭熏陶而愛上文藝。
4、洪瑛,生於1962年。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攻旦角,師承王(文娟)派。浙江省戲劇家協會會員。17歲高中畢業,工作一年後進嵊泗越劇團學藝。1982年參加全省「小百花」會演後被選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曾榮獲第四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浙江省第四屆戲劇節演員「一等獎」、省戲曲「明星獎」等。現為浙江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省劇協會員。她的唱腔抒情動聽婉約自如、韻味醇厚、纏綿感人。表演朴實自然、細膩傳神、不溫不火,絲毫不見做作,真正彰顯了實力派演員的風采。
5、周雲娟,人名,同名人士有浙江越劇團著名旦角,1952年12月28日出生。
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劇協會員、浙江省劇協會員、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浙江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第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和第三屆文化部「文華獎」獲得者。
93年度浙江省「三八」紅旗手、浙江省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代表大會代表成員、浙江越劇團副團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3. 越劇名家有哪些啊
越劇老一輩名家:
越劇老一輩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有袁雪芬(袁派)、尹桂芳(尹派)、范瑞娟(范派)、傅全香(傅派)、徐玉蘭(徐派)、王文娟(王派)、戚雅仙(戚派)、張桂鳳(張派)、陸錦花(陸派)、畢春芳(畢派)、張雲霞(張派)、呂瑞英(呂派)、金采風(金派)、竺派(竺水招)等。
越劇名人:
(小歌班)四大名旦——衛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費翠棠;
(小歌班)四大名生——王永春、張雲標、張志帆、支維永;
(小歌班)四大小丑——馬阿順、張瑞豐、金瑞苗、謝紫雲;
(小歌班)四大老生——馬潮水、婁天紅、童正初、金曉邦;
(早期女子越劇)三花一娟一桂——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
(早期女子越劇)四大名生——屠杏花(文學小生)、李艷芳、竺素娥、魏素雲;
(早期女子越劇)越中三絕——李艷芳、趙瑞花、姚月明;
(早期女子越劇)越劇皇後——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袁雪芬;
(早期女子越劇)越劇皇帝——竺素娥(活武松、越劇蓋叫天)、尹桂芳、徐玉蘭;
越劇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竺水招、張桂鳳、徐天紅、吳小樓;
四大老生——張桂鳳、徐天紅、商芳臣、吳小樓;
浙江越劇五大小生(浙江五大小生)——陳佩卿(浙江陳派創始人)、金寶花、陳書君(越劇第一官生)、尉少秋、王少樓(浙南小范瑞娟);
浙江越劇新十姐妹(1998年評選)——陳藝、俞文娟、陳曉紅、黃美菊、楊慧月、舒錦霞、王杭娟、陳雪萍、朱曉平、趙海英;
台灣地區的越劇皇後與越劇皇帝——吳燕麗與朱鳳卿;
新越劇十姐妹(越女爭鋒金獎)——張琳、吳群、楊婷娜、李霄雯、王清、盛舒揚、李璐彥、陳麗宇、章益清、董鑒鴻。
越劇簡介:
越劇(漢語拼音為yuèjù,英語為Yue Opera)——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 ,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有觀點認為是「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 亦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依次為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之一。發源於浙江嵊州,發祥於上海,繁榮於全國,流傳於世界,在發展中汲取了崑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歷史性演變,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的戲為主,藝術流派紛呈,公認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於:上海、浙江、江蘇、福建、江西、安徽等廣大南方地區,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區,鼎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自治區外,全國都有專業劇團存在。
4. 越劇八大流派是哪些著名小生多的是哪些
越劇有名的八大流派是:尹派(尹桂芳)、袁派(袁雪芬)、 范派(范瑞娟)、傅派(傅全香)、徐派(徐玉蘭)、王派(王文娟)、畢派(畢春芳)、戚派(戚雅仙)。越劇著名小生有:陳佩卿、金寶花、陳書君、尉少秋、王少樓5位越劇名伶。這五位大小生又稱浙江小生。
越劇流派包括劇目、唱、念、做等各種藝術因素,集中體現在所塑造的典型藝術形象中,其中,唱腔所具有的獨創性最強,特點最突出,影響也最大,因此人們稱之為流派唱腔。
越劇的流派唱腔由曲調和唱法兩大部分組成,在曲調的組織上,各派通過旋律、節奏以及板眼的變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風格,在演唱方法上則通過發聲、音色以及潤腔裝飾的變化形成不同的韻味美。 然而,唱腔雖然重要,流派卻並非僅指唱腔,更包含舞台表演藝術等多重內容。
(4)最受歡迎的著名越劇演員排行榜擴展閱讀:
越劇流派演化
1964年,浙江的戲曲音樂專家——賀仁忠,蘆炳容,周大風,陳獻玉等,根據浙江著名演員自己獨有的,又明顯區於「上海六大流派」的唱腔風格,對外公布——浙江省有四大女小生越劇流派。即陳佩卿派、毛佩卿派、金寶花派、高愛娟派。以及周大風創立的,浙派越劇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調。
其後,王文娟、張雲霞、呂瑞英、金采風、陸錦花、畢春芳、張桂鳳等具有個性色彩的唱腔紛紛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程度不同地受到同行、後繼者的模仿和越劇愛好者的傳唱。
1984年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來上海演出時,上海的《舞台與觀眾》周報,在2月24日發表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將來滬」一文中,對以上7位演員的唱腔,首次冠以「流派」。在同行內和報刊上也相沿以「流派」相稱。
越劇流派一向有所爭議,有觀點認為浙江陳、毛、金、高及周大風創立的男調並不能成派,亦有觀點認為周寶奎,徐天紅,吳小樓,商芳臣,屠笑飛、張小巧、孟莉英、金艷芳等人,雖有特色風格唱腔,但還未達成流派的火候。
流派不是僵死的,它的生命力就在於不斷的流動、不斷的發展,這也有兩層含義,一是每個流派在不同時期、不同的劇目中有不同的特色,每個真正的藝術家都不會滿足於一時的成就,不會因為自己的流派得到公認而放棄藝術上的新的追求。
如袁派在四十年代多悲腔,著名的三哭,即香妃哭頭、梁祝哭靈、一縷麻哭夫就是其代表作,解放後在《西廂記》、《祥林嫂》中則有新的創造;二是流派在發展中,會衍化出新的流派,如戚派、呂派、金派、張派都是從袁派中衍化出來的,它們又各具特點,這樣生生不息,才有活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劇流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浙江越劇五大小生
5. 中國有哪些著名越劇團
浙江省內的越劇團
1.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成立於1984年5月
2.浙江越劇團始建於1949年正式成立於1952年5月
3.杭州越劇院組建於1985年底。
4.杭州越劇院二團(桐廬越劇團)前身是建於1950年9月的桐廬民藝越劇團。1958年3月,從杭州下放至新登的新六越劇團遷至桐廬縣城,更名為桐廬越劇團。1985年更名為杭州越劇院二團,有演職員50人左右。
5.杭州越劇院三團(富陽越劇團) 前身為建於1951年10月的富陽鎮城北業余劇團,1957年7月更名富陽越劇團,1985年9月更名為杭州越劇院三團
6.餘杭市小百花越劇團,前身是餘杭縣越劇團。1955年5月,餘杭縣眾藝越劇團和德清縣新立越劇團合並成立餘杭縣建新越劇團。
7.海寧越劇團,始建於1957年
8.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紹興原有1951年組建的紹興縣越劇團,
9.諸暨市越劇團組建於1951年。
10.嵊州市越劇團前身為當地的新新越劇團。1953年改稱嵊縣人民越劇團。
11.上虞市小百花越劇團 原稱上虞市越劇團,成立於1955年。
12.溫州市越劇團1952年,由王湘芝越劇班及紅星、信陵、和平、新協等八個越劇班社合並組成溫州市越劇工作團,黃湘娟任團長。
13.寧波小百花越劇團前身為佩卿姐妹劇團,1951年5月由毛佩卿的佩卿劇團和邢艷芬的新藝劇團合並而成。1956年改為寧波越劇團,
14鄞州越劇團創建於1969年。
15.餘姚市越劇團原為餘姚縣文化館以大華舞台為基礎,吸收本縣在外地客串演出的流動演員,於1951年組建成群力越劇團,後改名為餘姚縣越劇團。
16.寧海小百花越劇團, 寧海劇團建團於1953年,1983年在縣平調劇團基礎上增加越劇團。
17. 樂清市越劇團的前身是民主劇團,建團於1951年冬季。
18.舟山市小百花越劇團,被人們稱為「海島小百花」的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小百花越劇團,系國家A類戲劇表演藝術團體,她的前身是由五十年代初從上海支援來舟山的榮藝、朝民等四個越劇團合並而成,實力雄厚,行檔齊全。
上海的有
1.上海越劇院 下轄三個團 一團 紅樓團 青年團
2.上海靜安越劇團
福建
福建芳華越劇團
江蘇
南京市越劇團
無錫越劇團
不是很全的,,僅供參考
6. 最受歡迎男演員排行榜,都是哪些演員
王一博,他毫不意外登頂第一,去年他憑借《陳情令》取得更高的人氣,今年他的人氣也十分高,而前不久他主演的新劇《有翡》發布了最新的預告片和劇照海報,更是吸引無數的關注,他在劇中飾演的謝允,古裝扮相顏值出眾,演技也看得出來十分不錯,令人非常期待。
7. 誰是越劇的著名演員
尹派的優秀傳人有茅威濤、趙志剛、肖雅、王君安、楊魏文等。
徐派的有金美芳、汪秀月、錢惠麗、鄭國鳳、張小君、周偉君、錢麗亞、裴燕、陳娜君、邵雁等等
范派傳人:丁賽君、陳琦、邵文娟、史濟華、陳雪萍、江瑤、章瑞虹、韓婷婷、孟科娟、方雪雯、吳鳳花、王柔桑、徐銘、筱明珠。
竺派:由竺水招創立。主工小生。其表演細膩嫵媚,清新脫俗,唱腔甜潤而柔糯,尤為突出的是她的戲路寬廣,花旦、青衣、小旦、小生(主)、老生乃至老旦等行當都能應付自如,加上扮相俊美,遂被觀眾喻為「越劇西施」。 代表劇目有:《柳毅傳書》、《三看御妹》、《莫愁女》等。流派傳人:夏雯君、竺小招、孫婷涯、孫靜、殷瑞芬。 陸派:由陸錦花創立。她擅長扮演儒生、窮生、巾生。他的演唱不尚華麗、不喜雕琢、朴實清麗、自然流暢。流派傳人:曹銀娣、許傑、黃慧、廖琪瑛、夏賽麗、張宇峰、徐標新、裘巧芳等。 畢派:由畢春芳創立。畢春芳擅長演喜劇,她發聲清脆且富有彈性,音域較寬,善於唱法的變化來塑造人物形象,她吸收了范派和尹派的唱腔精華,袁派的表演技巧,融會貫通自成一格。流派傳人:楊文蔚、丁小蛙、丁蓮芳、孫建紅、畢繼芳、徐寧生、阮建絨、李曉旭、楊童華、徐文芳、戚小紅等。 張派:由張桂鳳創立。工老生。其表演真切,善於刻劃人物性格見長;其唱腔剛勁挺拔,頓挫分明,聲情並茂。代表劇目:《二堂放子》、《九斤姑娘》。流派傳人:王金萍、張國華、董柯娣、張承好、鄭曼莉、章海靈、王曉玲、樂彩珍、吳群、蔡燕等。 徐派:由徐天紅創立。工老生。唱腔吸收紹劇頓挫跌宕,高亢昂揚的風格。嗓音高亢,吐字注重噴口功夫。發聲運用顫音、鼻腔和頭腔的共鳴,被稱為「抖抖腔」。代表劇目:《紅樓夢》、《二堂放子》,《明月重圓夜》等。流派傳人:金燁等。 吳派:由吳小樓創立。工老生。表演蒼勁凝重,激昂舒展,富有激情,嗓音寬厚宏亮,中低音音質飽滿,善於塑造各類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代表劇目:《情探》等。流派傳人:楊同時、金紅,陳琴湘等。 商派:由商芳臣創立。工老生。商芳臣早年與邢竹琴、竺素娥、趙瑞花、姚水娟等人合作。在原有的老生唱腔基礎上嘗試改革,借鑒紹興大班中的尺調,融合到越劇的四工調中,唱腔高亢遒勁,清峻壯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老生唱腔。代表劇目:《柳毅傳書》等。流派傳人:胡國美等。 陳派:由陳佩卿創立。工小生。唱腔旋律一般多在中低音進行,又具往高音沖擊的力度,在作曲家盧炳容的協助配合下,形成流派。代表劇目:《張羽煮海》、《孔雀東南飛》等。流派傳人:鍾寶珍。 毛派:由毛佩卿創立。工小生。做工瀟灑,吐字清晰,唱腔富有韻味,有意識地將紹劇的唱腔融入越劇唱腔中,使觀眾感到耳目一新。代表劇目:《李闖王》、《祥林嫂》、《闖宮》等。 金派:由金寶花創立。工小生。代表劇目:《庵堂認母》、《西廂記》、《胭脂》等。 高派:由高愛娟創立。工小生。據受損的嗓音條件獨辟蹊徑,從20世紀60年代始逐步形成適應自己嗓音條件跌宕有致的唱腔特色。代表劇目:《荊釵記》、《周仁獻嫂》、《楊宗保》、《左維明》等。
袁派:由袁雪芬創立。工花旦。在越劇唱腔藝術發展史上,袁雪芬是個重要的代表人物。袁雪芬創立的「袁派」對越劇旦角唱腔的發展、提高和里派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袁派唱腔的風格是質朴平易,委婉細膩,深沉含蓄,韻味醇厚,聲情並茂。流派傳人:筱水招、朱東韻、陶琪、華怡青、方亞芬,李沛婕等。 傅派:由傅全香創立。工花旦。其主要特點是唱腔俏麗多變,跌宕婉轉,富有表現力,表演充沛,細膩有神,有感人以形、動之以情的魅力。傅派是越劇花旦唱腔中的重要流派。流派傳人:薛鶯、張金月、胡佩娣、張臘嬌、洪芬飛、陳嵐、何英、陳穎、陳飛、顏佳、陳藝、裘丹莉、董鑒鴻等。 王派:由王文娟創立。工花旦。她以善於表演人物神態、傳達內心感情著稱。王文娟博採眾長,追求創新,逐步形成了自然流暢、平易質朴、情意真切的風格。流派傳人:錢愛玉、周雲娟、舒錦霞、單仰萍、洪瑛、俞建華、何炯華、王志萍、李敏、陳曉紅、王桂萍、陳萍、宓永仙、夏藝奕等。 戚派:由戚雅仙創立。工花旦。特點是感情真摯濃厚,曲調朴實,花腔不多,但組織嚴密,節奏鮮明,音型簡練並經變化反復出現,形成給人印象深刻的特徵。流派傳人:朱祝芬、周雅琴、傅幸文、王杭娟、王毓梅、朱藺、余福英、鄒紅、金靜、周美姣、徐潔明、錢麗文、戚繼仙等。 呂派:由呂瑞英創立。工花旦。是越劇流派中最年輕的流派(各流派中創派時間最遲)。呂瑞英的唱腔在質朴細膩、委婉深沉的袁派基礎上,增加了其絢麗多彩、雍容花俏的唱腔。她的唱腔樂感強,有越劇界「抒情女高音」的美譽。代表劇目有:《打金枝》、《西廂記》、《花中君子》,《穆桂英》等。流派傳人:孫智君、陳輝玲、吳素英、黃依群、趙海英、張詠梅等。 金派:由金采風創立。工花旦。金采風師承袁雪芬,並吸收施銀花、范瑞娟、傅全香各家精華,高雅得體。她擅演大家閨秀,唱腔婉轉回盪,吐字清晰,運氣自然、富於韻味。流派傳人:謝群英、黃美菊、裘錦媛、樊婷婷等。 張派:由張雲霞創立。工花旦。其唱腔的主要特點是:曲調細膩婉轉,深情意濃;音色柔和甜潤,韻味足。流派傳人:薛桂珍、袁小雲、楊學梅、何賽飛等。 周派:由周寶奎創立。工老旦。周寶奎有「老旦王」之稱。唱腔質朴真切,塑造人物性格身份各異。戲路較寬。演技老到,塑造人物生動,能根據各種人物性格設計唱腔,使人物形象在唱腔中得以生動體現。代表劇目:《碧玉簪》中的婆婆,《紅樓夢》中的賈母等。流派傳人:俞會珍、王鏵麗、周燕兒等。
8. 越劇有那些著名劇目
1、越劇《紅樓夢》
越劇《紅樓夢》根據我國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故事改編,劇本以寶黛愛情故事為主線,在有限的范圍內盡可能體現原著的精神風貌。1958年首次公演,由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和王文娟主演。越劇《紅樓夢》是越劇舞台上一座極難逾越的藝術高峰、也是中國戲曲寶庫中一筆寶貴財富。
2、越劇《孟麗君》
越劇《孟麗君》是越劇中的經典,這部越劇孟麗君情結曲折,受到許多人的喜愛。越劇孟麗君被許多流派進行過演藝,使得越劇孟麗君成為了越劇常演曲目 吏部尚書孟士元之女麗君才貌雙全,國丈劉捷之子劉奎壁與元帥皇甫敬之子皇甫少華皆慕名提親。
士元左右為難,決定比箭招親,少華獲勝。皇甫敬戰事失利被俘,劉捷借機誣陷其叛變,並請成宗皇帝將麗君賜與奎壁為妻。皇帝聽信讒言准奏。皇甫夫人讓少華逃走,自己與女長華進京請罪,為衛勇娥所救。麗君留書請乳娘之女映雪代嫁,女扮男裝逃走。
3、越劇《則天皇帝》
楊谷中1981年編劇。取材於《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及熊德基《論武則天》(1979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文娟飾演武則天。寫唐高宗的嬪妃武昭儀,掐死親生嬰兒,嫁禍於王皇後,計奪正宮之位。又欲加害親生子——皇位的繼承人太子賢,以奪取皇位。
武後的所作所為,引起太子賢、程賢妃、大臣裴炎和上官儀等人的憂慮和不滿。唐高宗亦有所察覺,經密議,決心下詔廢後,以除隱患。誰知消息泄漏,正當上官儀草「廢後詔」時,武後趕到,上官儀遭囚。太子賢被貶後,舉兵討武。
4、越劇《忠魂曲》
越劇現代劇。薛允璜、薛寶根、張森興於1977年編劇。寫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楊開慧遵照毛委員指示,帶領兒子岸英與保姆孫嫂留居東鄉板倉,堅持地下斗爭,因被密探發現一起被捕。楊開慧在敵人酷刑面前堅貞不屈,不幸犧牲。上海越劇院1977年10月首演於中國劇場。
5、越劇《西園記》
《西園記》,越劇古裝戲。庄志1980年根據明吳炳所作的同名傳奇及貝庚改編的昆劇本改寫。中國明末傳奇作品。吳炳著。西園記》描寫細膩,藝術構思巧妙,以真假誤會、人鬼錯認的手法推動劇情發展,起伏跌宕,錯落有致,適合舞台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改編上演,並攝成影片。
9. 越劇演員介紹
http://ke..com/view/641902.html?wtp=tt
非常齊全
10. 戲迷最喜歡的戲曲演員排行榜是怎樣的
戲迷最喜歡的戲曲演員排行榜:程長庚、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范瑞娟、傅全香、張桂鳳、王文娟、戚雅仙等。
1、梅蘭芳
梅蘭芳是京劇界宗師級的人物,其不僅在國內,在國際上更是享有盛譽。梅蘭芳一生的弟子、學生,有109人之多,在梨園行堪稱之最。
表演方面他則強調演人不演行,不受行當限制,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突破,他塑造的少女少婦形象,具有大眾化、生活化之特點,嬌雅嫵媚而清秀俊美,風致娟好而儀態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