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戰役
⑴ 歷史著名戰役有哪些
83、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英法聯軍攻入北京。
84、中法戰爭(1883—1885年),中國既有馬尾海戰的失利,也取得鎮南關大捷,但不敗而敗,仍然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85、收復新疆(1875—1877),左宗棠成功維護了西域的領土完整。
86、甲午戰爭(1894—1895),1894年日本侵略朝鮮,中國援朝失利於平壤,使日本佔領朝鮮全境;黃海海戰讓北洋海軍重創,威海衛失陷又使其覆滅;遼東半島之戰更是喪權辱國,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
87、八國聯軍侵華(1900年),中國被迫簽訂辛丑條約,成為半殖民地國家。
88、沙俄入侵,沙俄共侵佔中國160萬平方公里土地。
89、日俄戰爭(1905年),戰爭發生於第三國的中國真是天下奇談。
90、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義的爆發終於推翻了數千年封建統治政權。
91、軍閥混戰,20世紀20年代,直、皖、奉各系軍閥間多次發生戰爭。
92、北伐戰爭(1926—1927),國民黨軍北伐成功,統一中華民國。
93、國共第一次內戰(1927—1937),國共從合作走向分裂乃至軍事對抗,共產黨軍隊被迫實行戰略轉移,發生了「萬里長征」。
94、抗日戰爭(1931—1937—1945),近代史上中華民族抗擊外族侵略並取得勝利的最大一次戰爭。
95、國共第二次內戰(1946—1949),經歷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後,國民黨軍敗退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96、抗美援朝(1950—1953年)。
97、援越抗法(1950—1954年)。
98、中印自衛反擊戰(1962年)。
99、抗美援越(1965—1975年)。
100、中越自衛反擊戰(1979—1984年)。
⑵ 歷史著名戰役
一:牧野之戰。
牧野之戰發生於商紂王時期,是武王伐紂的決勝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這場戰役終結了商王朝60多年的統治,建立了西周王朝。讓中國進入了全新的時代。
二: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發生在戰國後期,秦國和趙國兩國之間的一場戰爭。雙方一共投入了近百萬人的軍隊,打了三年的時間,最後,秦國勝利,趙國失敗,而趙國也因此被殺死了四十多萬人。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一次包圍殲滅戰。從此之後,其他各個國家再也打不過秦國了,加速了秦國統一全中國的進程。
三: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在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堅率領80萬軍隊去進攻東晉。兩國在淝水對峙。最終東晉以八萬軍隊打敗了80萬前秦軍隊,前秦也因此滅國。這場戰役的勝利,制止住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四:彭城之戰
彭城之戰發生於楚漢爭霸的時候。公元前205年,劉邦派兵圍困章邯,隨後帶領軍隊四處攻城略地。為了攻打項羽,便發布繳文打著以誅殺項羽,為楚懷王復仇的旗號,號召各路諸侯王反叛西楚,同時組織了56萬的大軍團,攻擊西楚都城彭城。最終被項羽帶領的三萬大軍回打敗,是中國歷史上最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這一戰也是劉邦受到了最大的敗仗,最後不得不退守滎陽。
五:赤壁之戰
提起赤壁之戰,大家都不陌生,發生於三國時期,是孫劉聯盟對抗曹操的最經典的戰役。公元208年,孫權,劉備為了對抗曹操開始了聯盟,雙方在現在的湖北江陵與漢口之間的赤壁進行決戰。處於劣勢地位的孫、劉聯盟,面對總兵力達二十三四萬之多的曹軍,利用地勢和計謀,打得曹軍丟盔棄甲,狼狽竄北,使曹操統一全國的雄心就此付失敗,是歷史上使用火攻,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⑶ 戰國時期的著名戰役
圍魏救趙
孫臏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年輕時曾和龐涓一起從師學習兵法。後來,龐涓當上了魏國的將軍,忌妒孫臏的才能,就把孫臏騙到魏國,割掉孫臏的膝蓋骨,使之成了殘廢。孫臏在齊國使臣的幫助下,逃往齊國,當上了齊威王的軍師。圍魏救趙就是孫臏指揮齊軍打敗龐涓率領的魏軍,援救趙國的著名戰役。
公元前354年,勢力強大的魏國進攻趙國,魏國將軍龐涓指揮大軍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第二年,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國任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八萬前往救援。
田忌本來打算帶領軍隊直接去趙國與魏軍作戰,孫臏認為,魏國的精兵都在攻打趙國,國內空虛,主張採取避實擊虛的靈活戰術,向魏國的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造成兵臨城下,大軍壓境之勢。田忌採納了孫臏的計謀,率軍進攻魏國。
龐涓得知消息,非常著急,丟掉糧草輜重,星夜從趙國撤軍回國。孫臏預先在魏軍回國的必經之地掛陵(今河南長垣西北)設下埋伏,當龐誤用率領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魏軍經過時,齊軍突然出擊,大敗魏軍。這場戰役又稱為「桂陵之戰」。在戰史上,把這種作戰方法叫做「圍魏救趙」。從此,孫臏名揚天下一步,世間爭相傳誦他的兵法。
此外還有
空城計(楚,鄭之爭)
唇寒齒亡
老馬識圖
桂陵之站(前354)
馬陵之站(前341)
餚山之站
⑷ 中國有哪些著名戰役
逐鹿之戰、牧野之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巨鹿之戰、彭城之戰、垓下之戰、昆陽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郾城大捷。
⑸ 歷史上著名戰役名稱
1、巨鹿之戰
巨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
2、崖山海戰
崖山海戰,又稱崖門戰役、崖門之役、崖山之戰、宋元崖門海戰等,是1279年,宋朝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崖山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見的大海戰。
崖山海戰使得一脈相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由此產生斷層,其影響深遠延續至今。之後明清的文明形態跟之前大不相同。宋朝的滅亡讓中國從農業帝國向商業社會轉型的一次嘗試化為泡影。正是因為宋朝嘗試放棄集權農業帝國的形態,所以才會在軍事上持續弱勢。
3、賽約河之戰
賽約河之戰是1241年4月11日,在匈牙利賽約河畔,由蒙古第二次西征軍六萬鐵騎對戰匈牙利十餘萬軍隊的戰爭。在戰爭中,蒙軍統帥拔都與速不台先採取誘敵深入之計,又從賽約河下游結筏潛渡,迂迴匈軍側後突然襲擊。
再以圍三缺一的方式殲滅匈軍七萬餘人,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單身脫逃。戰後,蒙古人控制了整個東歐。為金帳汗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此戰,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圍殲戰之一。
4、牧野之戰
牧野之戰,它這是武王伐紂的決勝戰,是周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進行的決戰。由於帝辛先征西北的黎,後平東南夷,雖取得勝利,但窮兵黷武,加劇了社會和階級矛盾,最後兵敗自焚,商朝滅亡。
牧野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先發制人的著名戰例,也是中國古代車戰初期的著名戰例。它終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確立了西周王朝的統治,為西周時期禮樂文明的全面興盛開辟了道路。牧野之戰中所體現的謀略和作戰藝術,也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5、涿鹿之戰
涿鹿之戰,是說距今大約4600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蚩尤所進行的一場大戰。「戰爭」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涿鹿之戰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涿鹿戰爭對華夏戰爭影響最深的還是在軍事方面。由於涿鹿戰爭是部族之間的一場大規模戰爭,結局又是以黃帝之弱勢勝了蚩尤之優勢,之後黃帝又趁勢收復了中原,使華夏族各部落實現了團結統一。
⑹ 歷史上,著名的戰爭有哪些
長勺之戰、巨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時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韓信的破趙之戰(背水一戰典故),夷陵之戰(魯陸遜擊潰劉備)
⑺ 世界著名戰役
世界著名戰役有很多,比如說第1次世界大戰和第2次世界大戰,還有滑鐵盧戰役等等
⑻ 二戰中著名戰役都有哪些
幻影突擊—波蘭閃擊戰
乾坤逆轉—敦刻爾克大撤退
平地驚雷—偷襲珍珠港
血灑長空—不列顛之戰
冬天的神話—莫斯科保衛戰
折戟沉沙—中途島海戰
血肉之路—瓜島爭奪戰
打開勝利之門—諾曼底登陸
帝國覆滅—柏林戰役
破門之戰—沖繩島戰役
晴天霹靂——波蘭閃擊戰
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動了代號為「白色」的侵略戰爭。戰爭中,德軍首次成功實施「閃擊戰」,顯示了坦克兵團在航空兵的協同下實施大縱深快速突擊的威力。一個擁有3400萬人口,100多萬軍隊的國家,就這樣在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滅亡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此爆發。
鷹擊長空——不列顛之戰
1940年7月,進退兩難的德國軍隊決定對英國進行以空軍搶奪制空權為主的戰爭,為掩護海軍奪取制海權,最後實施登陸的三步作戰計劃,以圖徹底消滅不列顛這個反德基地的目的,但是在英國武裝力量的頑強抗擊下,德國空軍以戰敗告終。
十面埋伏——基輔包圍戰
基輔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包圍戰,也是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圍殲戰。整個戰役持續了兩個半月以上,在正面300公里、縱深約600公里的大片領土上進行。蘇聯方面軍持久而頑強的斗爭,對打破德軍「閃擊戰」計劃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德軍在向莫斯科方向的進攻上受到了阻礙。德軍贏得了在斯大林格勒發生的戰爭史上最大的殲滅戰,卻失去了發生在莫斯科的戰爭史上最大戰爭的勝利。
狼行拂曉——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 日軍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進行的一次空襲,擊毀了美國全部戰列艦。珍珠港戰役在戰術上非常成功,但在戰略上卻犯下了致命的錯誤。它的不宣而戰激怒了美國人,從而使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強國加入戰爭。
短兵相接——斯大林格勒會戰
斯大林格勒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會戰之一,是蘇聯軍隊為了保衛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軍集團而實施的防禦戰役和反攻戰役。在德軍以多出0.7倍的軍隊、0.3倍的坦克和1倍多飛機的情況下,讓蘇聯勝出。這次戰役勝利的結果是:蘇聯從德軍手中奪取了戰略主動權,並一直掌握到戰爭結束。
潛艇時代——大西洋海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與德國圍繞著保衛與破壞海上交通線,展開了生死攸關的大西洋海戰。在這場戰役中,交戰雙方的英國和德國投入了他們的全部海上力量,動用了整個大西洋艦隊和其他國家的部分海上力量。整個戰役動用了3000多艘作戰艦艇,飛機數千架。歷時5年半,是戰爭史上時間最長、斗爭最復雜的一場海戰。這場海戰也使德國的潛艇一舉成名。
航母號角——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是發生在太平洋戰場的一個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美軍以2艘航母和9艘驅逐艦的兵力打敗了日本包括8艘航母、4艘水上飛機母艦、13艘重型巡洋艦和其他各級近百艘艇(艦)。這次戰役改變了太平洋地區日美海軍的實力對比。從此,日本開始失去了在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
火海拉鋸——瓜島爭奪戰
瓜島爭奪戰是太平洋戰爭中一場空前殘酷而激烈的大搏殺,是二戰中最大的遭遇性戰役,也是美國海軍自1898年以來在太平洋戰場上第一次成功的兩棲登陸作戰。從1942年8月7日美軍的悄然登陸到1943年1月4日日軍的撤離,雙方一共在這個小島上留下了兩萬多具屍體。
鐵甲搏殺——庫爾斯克會戰
庫爾斯克會戰是1943年蘇聯紅軍與德國法西斯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域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也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戰。雙方共投入了8000多輛坦克、4000多架飛機,全部參戰兵力300多萬。此次會戰的勝利是蘇聯戰勝德國的最重要階段。
風馳電掣——諾曼底登陸戰
諾曼底登陸是盟軍的一場戰略性陸海空三棲登陸戰,完全不同於在太平洋上的美日之間的島嶼登陸戰,只要登上灘頭就意味著勝利。盟軍為這場戰役一共投入了達288萬的總兵力、各種飛機15700餘架、各類船隻6000餘艘。盟軍高層人物為這場登陸戰構思了精妙和艱難的戰略欺騙,並最後獲得勝利。在歐洲成功開辟了第二戰場。
折戟沉沙——萊特灣海戰
萊特灣海戰是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次大海戰。在共計4天的戰斗中,美軍取得了絕對的制海權。在此次戰役中,日本海軍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從此對美國海軍再構不成重大威脅。小澤在戰後受審時說:「在這一戰之後,日本的海面兵力就變成了絕對性的輔佐部隊,除了某些特種性質的船隻以外,對於海面軍艦已經是再無用場可派了。」
摧枯拉朽——柏林會戰
1945年4月16~5月8日,在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了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以多出150萬的壓倒性的兵力優勢攻克了柏林。此戰加速了德國投降,並迫使希特勒自殺。徹底粉碎了納粹德國征服歐洲的陰謀野心。柏林戰役同時也是戰爭史上最大的對敵軍戰略集團實施合圍同時予以分割的一次方面軍群戰役。
⑼ 歷史上有名的戰役
埃及與赫梯的戰爭(公元前十四世紀)
亞述帝國的征服(公元前十世紀至公元前七世紀)
希波戰爭(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49年)
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
亞歷山大東征(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
第一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
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
第三次布匿戰爭(公元前149年~公元前146年)
馬其頓戰爭(公元前215年~公元前168年)
斯巴達克斯起義(公元前73年~公元前71年)
羅馬內戰(公元前88年~公元前31年)
阿拉伯帝國的西擴(633年至718年)
阿拉伯帝國東擴和北擴(637年至751年)
諾曼征服(1066年)
十字軍東征(1096年~1291年)
源平合戰(1180年~1185年)
成吉思汗西征(1219年~1231年)
長子西征(1235年~1242年)
旭烈兀西征(1253年~1260年)
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
奧斯曼土耳其的擴張(1360年~1571年)
帖木爾的擴張(1380年~1405年)
胡斯戰爭(1419年~1434年)
義大利戰爭(1494年~1559年)
尼德蘭革命(1566年~1609年)
英西戰爭(1587年~1588年)
豐臣秀吉的侵朝戰爭(1592年~1598年)
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2年~1649年)
英荷戰爭(1652~1674年)
波俄戰爭(1654年~1667年)
北方戰爭(1700年~1721年)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1714年)
西里西亞戰爭(1740年~1748年)
七年戰爭(1756年~1763年)
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2年)
俄土戰爭(1787年~1792年)
法國革命戰爭(1789年~1799年)
拿破崙戰爭(1799年~1815年)
拉美獨立戰爭(1810年~1826年)
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1812~1815年)
卡洛斯戰爭(1833年~1840年,1873年~1876年)
鴉片戰爭(1840年~1842年)
美墨戰爭(1846年~1848年)
義大利獨立戰爭(1848年~1870年)
克里米亞戰爭(1853年~1856年)
美國內戰(1861年~1865年)
普法戰爭(1870年~1871年)
俄土戰爭(1877年~1878年)
中曰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
美西戰爭(1898年)
布爾戰爭(1899年~1902年)
曰俄戰爭(1904年~1905年)
巴爾干戰爭(1912年~191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
波俄戰爭(1920年)
蘇芬戰爭(1939年~194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
中國抗曰戰爭(1937年~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