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著名景點
① 黃山市有哪些著名景點
黃山市隸屬於安徽省,古稱新安、歙州、徽州,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被稱為「三省通衢」,西南與江西省景德鎮市、婺源縣交界,東南與浙江省開化、淳安、臨安縣為鄰,東北與安徽省宣城市的績溪、旌德、涇縣接壤,西北與池州市的石台、青陽、東至縣毗鄰。1987年廢除徽州建制,以境內山嶽「黃山」之名設立地級市。
截至2015年7月,黃山市總面積9807平方公里,下轄3個區、4個縣。2015年末,黃山全市常住總人口137.37萬人。2015年,該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0.9億元。
黃山市地處皖南山區,屬中亞熱帶北緣、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地帶,地形以山地為主,境內最高峰蓮花峰海拔1860米;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長,熱量豐富。
黃山古稱徽州,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新安畫派、新安醫學、徽派建築、徽州四雕、徽派盆景等影響深遠,徽劇是京劇的前身,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黃山市境內的黃山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為世界文化遺產。
② 黃山有哪些著名景區
溫泉景區 http://www.9ihs.com/catalog.asp?tags=%E6%B8%A9%E6%B3%89%E6%99%AF%E5%8C%BA
玉屏景區 http://www.9ihs.com/catalog.asp?tags=%E7%8E%89%E5%B1%8F%E6%99%AF%E5%8C%BA
白雲景區 http://www.9ihs.com/catalog.asp?tags=%E7%99%BD%E4%BA%91%E6%99%AF%E5%8C%BA
北海景區 http://www.9ihs.com/catalog.asp?tags=%E7%99%BD%E4%BA%91%E6%99%AF%E5%8C%BA
等等,www.9ihs.com 這里有你想要的旅遊信息
③ 黃山有那幾個著名景點
溫泉景區
——桃源仙境
黃山溫泉景區古稱桃源仙境,一般來說游覽黃山均乘車至此,現為黃山旅遊的接待中心之一。景區以攬勝橋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桃花溪和逍遙溪貫穿其中,中心海拔高度在650米左右。主要接待賓館包括桃源賓館、溫泉酒店、黃山賓館等。由此到通常所說的前山(慈光閣)登山口,公路里程為1500米,步行僅需25分鍾,到後山(雲谷寺)登山口,公路里程為7公里,有多班公交車可以抵達。
位列黃山四絕之一的溫泉,古稱湯泉、硃砂泉,有兩個出露口,據宋景佑《黃山圖經》記載,傳說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曾在此沐浴,皺折消除,返老還童,溫泉因此名聲大振,被稱為「靈泉」,溫泉位於紫石峰南麓,湯泉溪北岸,海拔650米,溫泉主泉泉口的平均溫度為42.5度,副泉泉口水溫為41.1度,水溫還隨氣溫、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溫泉的流量原池晝夜最大流量為219.51噸,最小流量為145.23噸。因其具有一定的醫療價值,又被稱為「靈泉」。對消化、神經、心血管、新陳代謝、運動等系統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療和保健效果。溫泉區現建有獨立的溫泉浴室和游泳池,遊客也可在下山後到此沐浴,舒緩登山疲勞。
溫泉區的主要景點有人字瀑、三疊泉、鳴弦泉,丹井、醉石、慈光閣等。人字瀑位於紫石、硃砂兩峰之間,海拔660米,瀑布一瀑兩流,以26度夾角相交,形如「人」字。瀑長50米,宛如兩條白龍飛奔岩下,聲震山谷,濺珠噴玉,氣勢磅礴。瀑布中間的岩壁上,有明代登山石級,遊人拾級而上,有如羅漢升天,故名羅漢級。桃花峰辦的觀瀑樓,為觀看人字瀑的最佳位置。
慈光閣,原為慈光寺,古稱硃砂庵。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萬曆年間普門和上改名為法海禪院,名聲漸大,傳入宮廷,並於萬曆三十八年欽賜「護國慈光寺」。現為黃山前山登山入口,也是玉屏索道的入口。
旅遊提示:溫泉區從黃山大門上行約3公里,如果選擇公共交通工具,須在黃山大門處換車上行,有中巴車和小面的可以乘坐。如果您抵達黃山市區的時間是在晚上,建議不要預訂溫泉住宿,此時到溫泉已經沒有公共交通工具了,除非選擇包車,從市區到溫泉約80公里。溫泉區停車不住酒店的貴些。
玉屏景區
黃山玉屏景區以玉屏樓為中心,蓮花峰和天都峰為主體,通常人們所說的前山,就是指的這一景區。沿途有「蓬萊三島」、「百步雲梯」、「一線天」、「新一線天」、「鰲魚洞」等奇妙景觀。
玉屏樓地處天都、蓮花之間,這里幾乎集黃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黃山絕佳處之稱,馳名中外的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樓左側,右側有送客松,樓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樓後是玉屏峰,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頂,頭左腳右,惟妙惟肖。峰石上刻有毛澤東草書「江山如此多嬌」。樓東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帥的「風景如畫」和劉伯承元帥所做的《與皖南抗日諸老同志游黃山》:「抗日之軍昔北去,大旱雲霓望如何。黃山自古雲成海,從此雲天雨也多」。
天都峰位於玉屏峰南,相距一公里,是黃山三大主峰中最為險峻之處,海拔1830米,古詩贊曰:任它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上天都之路極為險峻,近些年來,經過建設者們的不斷開拓,使登峰道路有驚無險。天都峰頂有「登峰造極」石刻,使人有「海到盡處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之感。
蓮花峰,位於玉屏樓北,是黃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米,峻峭高聳,氣勢雄偉,宛如初綻的蓮花,故名。從蓮花嶺至蓮花峰頂約1.5公里,這段路叫蓮花梗,沿途有飛龍松、倒掛松等黃山名松及黃山杜鵑。蓮花峰絕頂處方圓丈余,中間有香砂井,置身峰頂,遙望四方,千峰競秀、萬壑生煙,在萬里晴空時,可東望天目山,西望廬山,北望九華山。雨後,縱觀八面雲海,更為壯觀。
從蓮花峰下山,過龜蛇二石、百步雲梯,穿過蓮花洞,便來到鰲魚峰。此峰高1780米,峰以形名,那巨大高昂的鯨首,大有鯨吞天地之勢。 下鰲魚峰便是天海,天海位於黃山前、後、東、西海之中,為黃山之中心位置。在這1750米的高山盆地中,生長著眾多國內外罕見的植物物種,黃山園林部門利用天海獨特的氣候條件,創建了天海高山植物園。天海近旁有海心亭、鳳凰松等著名景點。
北海景區
黃山北海景區是黃山景區的腹地,在光明頂與始信峰、獅子峰、白鵝峰之間,東連雲谷景區,南接玉屏景區,北近松谷景區。是一片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山開闊地帶,面積1316公頃。北海景區以峰為體,匯集了峰、石、矼、塢、台和松、雲奇景,以偉、奇、險、幻為特色,天工的奇妙布局,琉璃色彩變幻,構成一幅幅偉、奇、幻、險的天然畫卷,是黃山的風景窗。獅子峰、清涼台、猴子觀海、仙人背寶、夢筆生花、飛來石、十八羅漢朝南海等令遊人目不暇接。北海群峰薈萃,石門峰、貢陽山,都屬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峰,形如屏障,隔開南北。海拔1690米的獅子峰卻頭東尾西的橫卧在景區之中。始信峰雖不如天都、蓮花峰高,也不在36大峰之列,但雄踞險壑,豎立如削,三面臨壑,懸崖千丈,峰頂拳拳之地,近攬遠眺,面面受奇,古有「黃山之雄甲宇內,幽秀靈齊聚後海」之句,更有「始信黃山天下奇」之譽。獅子峰上的清涼台是觀賞雲海和日出的最佳之處。
北海是黃山高山主景區和游覽接待區,以北海賓館為中心。登黃山自古形成四條路,即從溫泉經慈光閣、玉屏樓、天海至北海的南路(修建有玉屏索道);從焦村經釣橋、天海至北海的西路;從苦竹溪經雲谷寺至白鵝嶺、北海的東路(修建有雲谷索道);從芙蓉嶺經松谷庵、十八道彎登山到北海的北路(修建有太平索道);北海地處黃山中心,東西南北四條磴道都至北海,北海另有游覽小道與各景點相連,形成網路,北海便自然成為人流匯集的景區。
白雲景區
黃山白雲景區位於黃山西部,面積1655公傾,南起雲門溪上的續古橋,北至伏牛嶺,東起雲際、石人二峰,西至雙河口畔。景區以釣橋庵為中心,釣橋庵位於石人峰下,白雲、白門兩溪匯合處,海拔610米,釣橋庵又名白雲庵,明前為道院,清康熙間改為佛庵,後沿用地名至今。庵周圍景緻清幽,峰巒疊峙,松石爭奇,層竹鋪翠,溪流環繞。白雲景區集松、石、泉於一體,獨具黃山山水之勝。白雲溪水流充沛,瀑潭相接,溪畔有懸瀑10餘處,潺潺流水,如同琴音;雨後水涌,急流奔騰,聲震山谷;山水迸瀉,形成飛瀑,懸垂如練,濺珠噴玉。
為將白雲景區、松谷景區和北海景區聯為一體,黃山管委會組織開發了新景區——西海大峽谷。「千峰劃然開,紫翠呈萬狀」的黃山西海大峽谷是黃山又一絕勝處,她將偉、奇、險、幽兼容並蓄,景區內從美紛呈——奇松林立,怪石遍布,石峰簇擁,谷底幽深,雲霧繚繞,溪水叮咚。大峽谷位於西海群峰中,北起西海排雲亭,南至白雲景區步仙橋,景區總面積約16、5平方公里,這一景區是遊人仰視黃山的理想場所。
松谷景區
黃山素有「前山險,後山秀」之說,後山就是指黃山北大門的松谷景區。
黃山松谷景區地處松谷景區位於黃山北坡,是獅子峰、駱駝峰、書箱峰、寶塔峰之間的山谷合稱。遊客抵達黃山的北大門--太平後,選擇從北大門芙蓉嶺進山是最佳的游覽方案。
由芙蓉嶺徒步上山,需蹬爬6500餘級石階,海拔高差1100米,一路千峰競秀,萬壑爭奇,巧石名潭尤為佳妙。景區山高林密,千峰滴翠,飛瀑流泉,寺庵幽古。奇花異木,氣候宜人。溪、池、潭是景區的獨特景緻,谷內千峰疊翠,萬木蔥蘢,四季常青,蒼松翠竹隱現其中,該區清幽秀麗,溪水淙淙,池、潭、泉、瀑共同構成了松谷景區獨特的景色。而散處谷中的"芙蓉居"、"松谷禪林"等古建築,則給這靜謐的幽谷平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松谷摩崖石刻值得遊客賞玩。梅雨季節游覽此景區,更有"松谷聽濤"著名景觀。
游覽松谷景區可以觀賞到芙蓉峰、丹霞峰、松林峰、雙筍峰等著名的山峰,仙人觀海、仙人鋪路、老虎馱羊、關公擋曹、卧虎石等怪石巧石,翡翠池、五龍潭等水景,芙蓉居、松谷禪林等古建築。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④ 黃山旅遊必去景點有哪些
黃山山上的旅遊景點:天下第一奇山-黃山、溫泉景區、北海景區、雲谷景區、西海景區、白雲景區、西海大峽谷、玉屏景區、松谷景區、翡翠谷、夾溪河漂流溫泉景區、玉屏景區、白雲景區、北海景區、夢幻景區、松谷景區、雲谷景區都值得去看。可以游覽兩三天。黃山四季都有景,想玩的好的話就要選擇淡季去了,秋天去是最好的季節!
⑤ 黃山最有名的景點是什麼地方
黃山之前首先要對黃山有所了解,我們所要登的黃山,也就是黃山風景區,位於湯口,而屯溪是黃山的市區,到達黃山風景區還有64公里,車程一個半小時左右。 黃山的遊玩景點很多,首先是黃山風景區,熟話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是一定要玩的;再就是黃山附近的翡翠谷(情人谷)、九龍瀑、太平湖、石門峽,前兩個景點一定要雨後才去玩,要不然沒有什麼看頭,去了肯定是浪費錢。然後就是黟縣,這里有徽州文化的代表宏村、木雕樓、西遞、南屏、關麓等很多,再就是歙縣,有棠樾牌坊群、唐模、呈坎、潛口民宅等,最後是屯溪,有程氏三宅、花山迷窟、老街。當然還有祁門縣等很多好景點,但我覺得沒有以上這些有名,你們也不會過上太多的時間一一去玩的。 如果你們要去黃山,勸你們採取自助游的形式或者是去到黃山當地再找旅遊團,這樣可以讓你省不少的銀子。如果你找團我就不多說了,直接到湯口或屯溪下車,就可看到很多旅行社,可以多問幾家,比較一下,價格都差不多的。下面我對自助游著重介紹一下。 首先你要把自己的放假天數和准備的銀子估計好,然後根據這些制定相應的遊玩景點,因為黃山的各個景點相隔都很遠,都沒有直接到的交通,並且門票都很貴,所以要有所選擇,不能都玩,綜合以上,我去了黃山(門票200元)、翡翠谷(42元)、宏村(55元)、老街(買旅遊紀念品的地方,當地的步行街)四個地方。(門票都是旺季價格,具體價格可以在網上查找) 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雲海和溫泉,登山前一定要看天氣預報,因為黃山365天,有252天都是雨,如果上山就是陰雨天氣的話你根本就不可能看到日出和晚霞、怪石、怪山,並且很多遠觀的景點全都是霧的,根本都看不見,就象我聽來的一句話,下雨天到黃山,「不爬蓮花錢白花,爬了蓮花是傻瓜」。但也不是說下雨就不好,黃山上即使是在晴天隨時也有可能下雨,這樣最好,可以在雨後看到雲海和彩虹。
⑥ 黃山有哪些著名的景點
黃山四絕--奇松
黃山延綿數百里,千峰萬壑,比比皆松。黃山松,它分布於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為母,頑強地紮根於巨岩裂隙。黃山松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干曲枝虯,千姿百態。或倚岸挺拔,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橫、忽卧、忽起,「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
黃山松是由黃山獨特地貌、氣候而形成的中國松樹的一種變體。黃山松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黃山北坡在1500-1700米處,南坡在1000-1600米處。黃山松的千姿百態和黃山販自然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黃山松的種子能夠被風送到花崗岩的裂縫中去,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鑽勁,在那裡發芽、生根、成長。黃山泥土稀少,但花崗岩中肉紅色的長石中含有鉀,夏天雷雨後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氮鹽,可以被岩層和泥土吸收,進而為松樹的根系吸收;松樹的根系不斷分泌一種有機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礦物鹽類分解出來為己所用;花草、樹頁等植物腐爛後,也分解成肥料;這樣黃山松便在貧瘠的岩縫中存活、成長。地勢崎嶇不平,懸崖峭壁縱橫堆疊,黃山松無法垂直生長,只能彎彎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長。由於要抗暴風御冰霜,黃山松的針葉短粗,冠平如削,色綠深沉,樹乾和樹枝也極堅韌,極富彈性。黃山松的另一特點是,由於風吹日曬,許多松樹只在一邊長出樹枝。黃山松姿態堅韌傲然,美麗奇特,但生長的環境十分艱苦,因而生長速度異常緩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黃山松,往往樹齡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根部常常比樹干長幾倍、幾十倍,由於根部很深,黃山松能堅強地立於岩石之上,雖歷風霜雨霜卻依然永葆青春。
黃山四絕--怪石
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情趣迥異,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謂遍及峰壑巔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或與松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
黃山千岩萬壑,幾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許多靈幻奇巧的怪石,其形成期約在1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黃山石「怪」就怪在從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狀。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塊大石頭,形如大公雞展翅啼鳴,故名「金雞叫天門」,但登上龍蟠坡回首再故,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雞卻彷彿搖身一變,變成了五位長袍飄飄、扶肩攜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五老上天都」之名。黃山峰海,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俄位於北海的夢筆生花、、以及「喜鵲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葯、蘇武牧羊等,據說黃山有名可數的石頭的就達1200多塊,我們無法為大家一一道盡。它們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像,從人的心理移情於石,使一塊冥頑不靈的石頭憑空有了精靈跳脫的生命。欣賞時不妨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創造力,可獲更高的審美享受
黃山四絕--雲海
自古黃山雲成海,黃山是雲霧之鄉,以峰為體,以雲為衣,其瑰麗壯觀的「雲海」以美、勝、奇、幻享譽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觀、尤以冬季景最佳。依雲海分布方位,全山有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則可盡收諸海於眼底,領略「海到盡頭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之境地。
大梵谷山,可以見到雲海,但是黃山的雲海更有其特色,奇峰怪石和古松隱現雲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00多天,水氣升騰或雨後霧氣未消,就會形成雲海,波瀾壯闊,一望無邊,黃山大小山峰、千溝萬壑都淹沒在雲濤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頂也就成遼浩瀚雲海中的孤島。陽光照耀,雲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雲散落在諸峰之間,雲來霧去,變化莫測。風平浪靜時,雲海一鋪萬頃,波平如鏡,映出山影如畫,遠處天高海闊,峰頭似扁舟輕搖,近處彷彿觸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雲來感受它的溫柔質感。忽而,風起雲涌,波濤滾滾,奔涌如潮,浩浩盪盪,更有飛流直瀉,白浪排空,驚濤拍岸,似千軍萬馬席捲群峰。待到微風輕拂,四方雲慢,涓涓細流,從群峰之間穿隙而過;雲海漸散,清淡處,一線陽光灑金繪彩,濃重處,升騰跌宕稍縱即逝。雲海日出,日落雲海,萬道霞光,絢麗繽紛。
黃山四絕--溫泉
黃山「四絕」之一的溫泉(古稱湯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雲峰下,水質以含重炭酸為主,可飲可浴。傳說我們的祖先軒轅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還童,羽化飛升的,故又被譽之為「靈泉」。黃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飛瀑、2湖、1池。
黃山溫泉由紫雲峰下噴涌而初,與桃花峰隔溪相望,是經游黃山大門進入黃山的第一站。溫泉每天的出水量約400噸左右,常年不息,水溫常年在42度左右,屬高山溫泉。黃山溫泉對消化、神經、心血管、新陳代謝、運動等系統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膚病,均有一定的功效。黃山之水,除了溫泉之外,尚有飛瀑、明荃、碧潭、清溪,每逢雨後,到處流水潺潺,波光粼粼,瀑布響似奔雷,泉水鳴如琴弦,一派鼓樂之聲。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並稱為黃山三大名瀑,人字瀑古名飛雨泉,在紫石、硃砂兩峰之間流出,最佳觀賞地點在溫泉區的「觀瀑樓」;九龍瀑是黃山最壯麗的瀑布,源於天都、玉屏、煉丹、仙掌諸峰,自羅漢峰與香爐峰之間分九疊傾瀉而下,形如九龍飛降。每疊有一潭,稱九龍潭。古人贊曰:「飛泉不讓匡廬瀑,峭壁撐天掛九龍」。
⑦ 黃山都有哪些必去的景點
北海景區、玉屏景區、蓮花峰、溫泉景區、慈光閣
⑧ 安徽黃山最著名的幾個景點
北海景區 溫泉景區 白雲景區 松谷景區
玉屏景區
黃山玉屏景區以玉屏樓為中心,蓮花峰和天都峰為主體,前山就是指這一景區。沿途有「蓬萊三島」、「百步雲梯」、「一線天」、「新一線天」、「鰲魚洞」等景觀。
玉屏樓地處天都、蓮花之間,這里集黃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黃山絕佳處之稱,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樓左側,右側有送客松,樓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樓後是玉屏峰,「玉屏卧佛「在峰頂,頭左腳右。峰石上刻有毛澤東草書「江山如此多嬌」。樓東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帥的「風景如畫」和劉伯承元帥所做的《與皖南抗日諸老同志游黃山》:「抗日之軍昔北去,大旱雲霓望如何。黃山自古雲成海,從此雲天雨也多」。
⑨ 黃山景點有哪些
黃山,中國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在「中華十大名山」排名中居第四位,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是安徽旅遊的標志。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唐玄宗信奉道教,故於天寶六年改為「黃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曾對黃山的秀麗這樣贊嘆:「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後被當地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1990年12月黃山風景名勝區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2月成為世界地質公園。
黃山經歷了造山運動和地殼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風化作用,才形成其峰林結構。[1]黃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稱,主峰蓮花峰海拔高達1864.8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
黃山景觀(一)(23張)
黃山山體主要由燕山期花崗岩構成,垂直節理發育,侵蝕切割強烈,斷裂和裂隙交錯,長期受水溶蝕,形成花崗岩洞穴與孔道。全山有嶺30處、岩22處、洞7處、關2處。黃山的第四紀冰川遺跡主要分布在前山的東南部。
四絕三瀑
黃山四絕,是指中國安徽省黃山的四種獨特景觀。分別為:奇松、怪石、雲海、溫泉。黃山三大名瀑是「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龍瀑」。[4]
奇松
黃山「奇松」--迎客松。(7張)
黃山松,它分布於海拔800米以上高山,紮根於巨岩裂隙。黃山松是由黃山地貌、氣候而形成的中國松樹的一種變體。黃山松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黃山北坡在1500-1700米處,南坡在1000-1600米處。黃山松的形態和黃山自然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黃山松的種子能夠被風送到花崗岩的裂縫中去,在那裡發芽、生根、成長。
黃山的十大名松是:迎客松,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團松,黑虎松,卧龍松,麒麟松,連理松。《名松譜》,收錄了許多黃山松,每棵都獨具風格。[4]
怪石
黃山「怪石」。
黃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各異。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黃山幾乎每座山峰上都有怪石,其形成期約在1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奇松怪石,位於北海的夢筆生花、以及「喜鵲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葯、蘇武牧羊、飛來石、猴子望太平(猴子觀海)等。[4]
雲海
雲海(22張)
自古黃山雲成海,是雲霧之鄉,其瑰麗壯觀的「雲海」以美、勝、奇、幻享譽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觀、尤以冬季景最佳。依雲海分布方位,全山有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
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00多天,水氣升騰或雨後霧氣未消,就會形成雲海。紅樹鋪雲,成片的紅葉浮在雲海之上,這是黃山深秋罕見的奇景。北海雙剪峰,當雲海經過兩側的山峰約束,從兩峰之間流出,向下傾瀉,是黃山的又一奇景。[4]
溫泉
黃山「四絕」之一的溫泉(古稱湯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雲峰下,
黃山飄雪溫泉(6張)
水質以含重碳酸為主,可飲可浴。傳說軒轅黃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還童,羽化飛升的,故又被譽之為「靈泉」。
黃山溫泉由紫雲峰下噴涌而出,與桃花峰隔溪,是經游黃山大門進入黃山的第一站。溫泉每天的出水量約400噸左右,常年不息,水溫常年在42度左右,屬高山溫泉。黃山溫泉對消化、神經、心血管、新陳代謝、運動等系統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膚病,均有一定的功效。[4]
三瀑
黃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飛瀑、2湖、1池。黃山之水,除了溫泉之外,尚有飛瀑、明荃、碧潭、清溪。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龍瀑」,並稱為黃山三大名瀑。
人字瀑古名飛雨泉,在紫石、硃砂兩峰之間流出,清泉分左右走壁下瀉,成「人」字型瀑布,最佳觀賞地點在溫泉區的「觀瀑樓」。九龍瀑,源於天都、玉屏、煉丹、仙掌諸峰,自羅漢峰與香爐峰之間分九疊傾瀉而下,每疊有一潭,稱九龍潭。古人贊曰:「飛泉不讓匡廬瀑,峭壁撐天掛九龍」。是黃山最為壯麗的瀑布。百丈瀑在黃山青潭、紫雲峰之間,順千尺懸崖而降,形成百丈瀑布。近有百丈台,台前建有觀瀑亭。
黃山年平均有霧淞62天,雨凇35.9天。黃山大部分是粒狀霧淞,氣溫在-2至-7℃時,就容易形成當霧滴擴大到毛毛細雨時,就能形成雨淞。[4]
玉屏景區
黃山玉屏風光
黃山玉屏景區以玉屏樓為中心,蓮花峰和天都峰為主體,前山就是指這一景區。沿途有「蓬萊三島」、「百步雲梯」、「一線天」、「新一線天」、「鰲魚洞」等景觀。
玉屏樓地處天都、蓮花之間,這里集黃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黃山絕佳處之稱,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樓左側,右側有送客松,樓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樓後是玉屏峰,「玉屏卧佛「在峰頂,頭左腳右。峰石上刻有毛澤東草書「江山如此多嬌」。樓東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帥的「風景如畫」和劉伯承元帥所做的《與皖南抗日諸老同志游黃山》:「抗日之軍昔北去,大旱雲霓望如何。黃山自古雲成海,從此雲天雨也多」。
天都峰位於玉屏峰南,相距一公里,是黃山三大主峰中最為險峻之處,海拔1830米,古詩贊曰:任它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天都峰頂有「登峰造極」石刻。
蓮花峰,位於玉屏樓北,是黃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8米。從蓮花嶺至蓮花峰頂約1.5公里,這段路叫蓮花梗,沿途有飛龍松、倒掛松等黃山名松及黃山杜鵑。蓮花峰絕頂處方圓丈余,中間有香砂井。
從蓮花峰下山,過龜蛇二石、百步雲梯,穿過鰲魚洞,到鰲魚峰,此峰高1780米。 下鰲魚峰是天海,天海位於黃山前、後、東、西海之中,為黃山之中心位置。在這1750米的高山盆地中,生長著很多植物物種,黃山園林部門利用氣候條件,創建了天海高山植物園。天海近旁有海心亭、鳳凰松等著名景點。[4]
北海景區
黃山北海景區
黃山風光
是黃山景區的腹地,在光明頂與始信峰、獅子峰、白鵝峰之間,東連雲谷景區,南接玉屏景區,北近松谷景區。是一片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山開闊地帶,面積1316公頃。北海群峰薈萃,石門峰、貢陽山,都屬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峰。海拔1690米的獅子峰在景區之中,峰上的清涼台是觀賞雲海和日出的最佳之處。[4]
溫泉景區
黃山溫泉景區古稱桃源仙境,一般來說游覽黃山均乘車至此,現為黃山旅遊的接待中心之一。景區以攬勝橋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桃花溪和逍遙溪貫穿其中,中心海拔高度在650米左右。由此到前山(慈光閣)登山口,公路里程為1500米,步行僅需25分鍾,到後山(雲谷寺)登山口,公路里程為7公里,有多班公交車可以抵達。
黃山風景區手繪導游圖
慈光閣,原為慈光寺,古稱硃砂庵。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萬曆年間普門和尚改名為法海禪院,名聲漸大,傳入宮廷,並於萬曆三十八年欽賜「護國慈光寺」。現為黃山前山登山入口,也是玉屏索道的入口。[4]
白雲景區
黃山白雲景區位於黃山西部,面積1655公傾,南起雲門溪上的續古橋,北至伏牛嶺,東起雲際、石人二峰,西至雙河口畔。景區以釣橋庵為中心,釣橋庵位於石人峰下,白雲、白門兩溪匯合處,海拔610米,釣橋庵又名白雲庵,明前為道院,清康熙間改為佛庵,後沿用地名至今。
為將白雲景區、松谷景區和北海景區聯為一體,黃山管委會組織開發了新景區——西海大峽谷。「千峰劃然開,紫翠呈萬狀」的黃山西海大峽谷是黃山又一絕勝處,景區總面積約16.5平方公里。[4]
松谷景區
後山是指黃山北大門的松谷景區。黃山松谷景區地處松谷景區位於黃山北坡,是獅子峰、駱駝峰、書箱峰、寶塔峰之間的山谷合稱。
由芙蓉嶺徒步上山,需蹬爬6500餘級石階,海拔高差1100米。游覽松谷景區可以觀賞到芙蓉峰、丹霞峰、松林峰、雙筍峰等山峰,仙人觀海、仙人鋪路、老虎馱羊、關公擋曹、卧虎石等怪石,翡翠池、五龍潭等水景,芙蓉居、松谷禪林等古建築。[4]
雲谷景區
雲谷景區位於黃山東部,海拔高度僅890米,是一處谷地。宋代丞相程元鳳曾在此處讀書,故名丞相源。明代文士傅嚴漫遊至此,應擲缽禪僧之求,手書「雲谷」二字,此後禪院改名「雲谷寺」。雲谷主要景點有雲谷山莊、古樹、怪石、「九龍瀑」和「百丈泉」。
黃山旅遊網路:黃山聚福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