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藝術家
全球前衛藝術家,戴帆是一個從來不順應形式和政治潮流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是不受形式和回材料的答限制的,要求觀眾去思索。戴帆構建的世界更為神奇,同時帶給觀眾的不僅僅是感官的刺激,更是留給了他們廣闊的想像天地,並引導他們踏入所謂的超空間。戴帆「宇宙宣言」(UniverseManifesto)中,宇宙建築與天文學、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動力學與熱力學、可逆性與不可逆性、存在與演化、人類、動物、外星球、不明物質、宗教、遠古的神話、太空科學通過所有層次間的復雜反饋而建立。
⑵ 當代國際最著名藝術家中國著名藝術家有哪些中國十大藝術家優秀的當代藝術家排行榜
戴帆(DAI FAN)不僅僅是一位前衛藝術家
⑶ 全球中國當代著名的藝術家著名當代藝術家
全球前衛藝術家和建築設計師,戴帆他將空間藝術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過發明概念等手法,賦予空間全新的表現力和復雜性。大爆炸——「古老的張力」宇宙萬物誕生的空間;超體——飛向太陽;星球撞擊——從毀滅中誕生的空間;胚胎宇宙/宇宙生殖;黑洞漩渦——意識之謎;異骨骼——不明物質;宇宙生命的建築演化;宇宙沸騰;宇宙鏡鑒——創造不可能的世界;戴帆 - 「宇宙宣言」人類史上最具野心的建築計劃;戴帆 - 「宇宙宣言」人類史上最具野心的建築計劃圖冊;「氣」的宇宙;水星球;反饋的變種;宇宙人體建築;妖魔宇宙與時間的方向:死亡的保存與轉化。
⑷ 請問中國十大評書藝術家有哪些
1.劉蘭芳,1944年生於遼寧省遼陽市,隨母姓。六歲學唱東北大鼓,後拜師學說評書。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79年開始,先後有百餘家電台播出她播講的長篇評書《岳飛傳》,轟動全國,影響海外。後又編寫播出《楊家將》《紅樓夢》等30多部評書,多次獲國家級文藝大獎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2.單田芳,1934年年12月17日出生於營口市,河北保定市淶水縣人,中國內地評書表演大師、作家。1954年走上評書舞台。1956年,單田芳首次在鞍山市內的茶社登台亮相,並播講評書《明英烈》。代表作品:隋唐演義、三國演義.童林傳、白眉大俠、亂世梟雄等
3.田連元,1941年12月16日出生於長春市,評書表演藝術家。他出身曲藝世家,九歲拜王起勝為師,學唱西河大鼓兼練三弦。1959年末入本溪市曲藝團,1963年3月任本溪市曲藝團副團長。1966年3月在遼寧人民廣播電台錄制了他的第一部長書《歐陽海之歌》。代表作品 《水滸傳》《楊家將》《隋唐演義》《海瑞傳奇》《劉秀傳》
4.袁闊成(1929—2015 )遼寧營口人,出生於天津,是享譽海內外的評書藝術大師,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闊成」之說。袁闊成在繼承傳統評書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勇於創新,語言生動幽默,人物形象鮮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內容新、風格新、語言新,代表作品有《三國演義》《西楚霸王》《水泊梁山》《烈火金剛》。
5.連闊如,評書演員,原名畢連壽,號樂天居士,1903年6月25日出生於北京安定門。1927年拜評書藝人李傑恩為師,學說《西漢演義》。1934年在北平報連載評書《三十六英雄》。[1] 1940年在廣播電台播講《東漢演義》與《全本隋唐》。1949年表演的新書《夜渡大渡河》受到表揚。1954年在北京人民廣播電台開始播講評書《水滸》與《岳飛傳》。1957年錄制長篇評書《三國演義》。
6.連麗如,女,中國煤礦文工團評書演員,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要作品有:《水滸傳》、《紅樓夢》、《鹿鼎記》、《斬莽劍》、《康熙大帝》、《三國演義》、《康熙私訪》、《龍圖公案》(《三俠五義》) 、《劉墉傳奇》、《智聖東方朔》、《大隋唐》、《東漢演義》等。
7.張少佐,1962年出生於河北定興,評書研究所掌門人、黑龍江省曲藝家協會理事。1980年張少佐參加綏化文工團。後師從袁闊成。1989年開始在電台播講評書,其中評書《大明劍俠》獲得「全國交換一等獎」。代表作品 大明劍俠、神劍驚天刺雍正
8.田戰義,陸續與沈永年等人合作創作長篇評書「秘密列車」、「虎門硝煙」、「林祥謙」、「民國風雲」、「李自成」、「絕密行動」以及古書新說「古今通鑒」等評書。對於田戰義播講近代史評書方面的成績,《東方文化集成》「中國評書藝術論」一書「名家評點」中稱:「田戰義是近年來播講近代史評書成就最高的演員」。代表作品 「秘密列車」、「虎門硝煙」、「林祥謙」、「民國風雲「
9.李鑫荃,男,評書演員。河北安次人。 師承評書老藝人段興雲、評書大師連闊如、馬連登等。20世紀60年代是他演藝生涯的高潮。1959年,他加入北京宣武說唱團,積極說演新評書,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制並播放了《紅岩》、《平原槍聲》等新評書,深受聽眾喜愛。1962年,他被中國曲協評為「說新書的帶頭人」。
10.孫一,一九六四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在一九九零年,他就錄制了電視評書《童林傳》(180集)、《血滴子》(120集)等古典電視評書,而後,孫一先又創作、錄制了以關東胡匪系列人物為題材的電視評書《蝴蝶迷》、《座山雕》、《許大馬棒》等多部現代、傳奇電視評書,在全國140多個省、市電視台播出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4)中國著名藝術家擴展閱讀
評書,又稱說書、講書,廣東粵語等地區俗稱講古,古代稱為說話,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口頭講說表演藝術形式,在宋代開始流行。各地的說書人以自己的母語對人說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
清末民初時,評書的表演為一人坐於桌後表演,道具有摺扇和醒木,服裝為長衫;至20世紀中葉,多不再用桌椅及摺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說演,服裝也較不固定。而在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後,在電子媒體及推廣普通話的沖擊之下,一些方言的說書文化日漸式微,處於瀕臨消失的狀態,但還仍然有其活力。
評書【píng shū】,曲藝的一種。一人演說,通過敘述情節、描寫景象、模擬人物、評議事理等藝術手段,敷演歷史及現代故事。北方語系通稱評書,南方多稱「評話」,也有稱「評詞」的.
(1)評論書法。 元王惲《<顏魯公書譜>序》:「 東坡雲:評書兼論其平生,苟非其人,雖工不貴。」 元黃溍《跋荊公帖》:「今觀此帖,風神閑逸,韻度清美,臨學之家,宜有取焉,評書者未可以彼而廢此也。」
(2)多講說長篇故事。 清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封台》:「戲劇之外,又有托偶(讀作吼)、影戲、八角鼓、什不閑、子弟書、雜耍把式、像聲、大鼓、評書之類……評書抵掌而談,別無幫襯。」《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你要知這話的原故,竟抵得一回評書。」老舍《茶館》人物表:「 鄒福遠 --男。四十多歲。說評書的名手。」
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的傳統評書藝術,作為一種獨立的說書品種,大約形成於清代初期。許多渠道的資料證明,評書雖然是口頭講說的表演形式,但其藝人來源卻多為「唱曲」的轉行。相傳形成於北京城的評書藝術,其第一代藝人王鴻興,原來就是表演一種叫做「弦子書」的「說唱」藝人;至20世紀初葉,又有許多北方鄉村表演「西河大鼓」和「東北大鼓」的「說唱」藝人進入城市後,紛紛改說評書。這是中國曲藝藝術在流變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安靜的中國人不一定安靜。茶餘飯後他們常常圍在桌子邊上閑侃一些來自東西南北中奇奇怪怪的見聞及亂象,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評書與逸聞怪談。
評書,也叫評詞,流行於華北、東北、西北一帶。在江南則稱為評話。它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代就有人說書。它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口頭文學。
戰國時,諸子百家游說諸侯,經常旁徵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後來形成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象「怒發沖冠」、「刻舟求劍」、「濫竽充數」等,實際上這就是早期的評書。在北京流行的評書,相傳是明末清初江南說書藝人柳敬亭(1587~1668)來北京時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清代北京鼓曲藝人王鴻興去江南獻藝時,拜柳敬亭為師,回京後改說評書,並於雍正十三年(1735)在掌儀司立案授徒。
⑸ 中國當代藝術家排名全球著名藝術家排行榜
全球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戴帆,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宇宙宣言」,涉及的藝術領域包括宇宙太空藝術、自動控制裝置藝術、生物材料、空間觀念藝術、計算機虛擬藝術、人工社會、超現實神話、園林建築、觀念攝影、海報裝置、觀念雕塑、數學繪畫、自然現象的藝術化等諸多領域 、奇異虛擬物種。
⑹ 中國當代藝術家排名著名當代藝術家有哪些世界現有藝術家排行榜,世界最著名的藝術家
戴帆(DAI FAN),前衛藝術家,涉及到概念藝術、裝置藝術、建築設計等領域,他關注當代人類的處境,戴帆認為人被無窮無盡的規則,章程與傳統所引導和控制,人被各種知識所捕獲、控制、影響、塑造。那麼,藝術就是拒絕被捕獲、被控制、被影響、被塑造的語言。近年來開始利用高科技自動、感應器、虛擬現實技術從事更具表現力的裝置作品,一舉成名。
⑺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畫家
中國著名畫家: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
齊白石:(1863-1957),現代傑出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原名齊璜,純芝,字渭青、號白石、瀕生、阿芝、借山吟館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十二歲學粗木工,後做雕花木匠,兼習畫。亦習詩文,書法、篆刻,初為畫工,為鄉里人畫衣冠像。六十歲後定居北京,以賣畫、刻印為職業。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等前輩諸家,重視創新,不斷變化,創造了獨特不群的風貌。所畫作品,都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其篆刻朴茂有力,書法剛勁沉著,詩文、畫論也有獨到之處。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團委員,美術家協會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
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計亭人。父親是個貧苦的畫家。悲鴻幼年隨父學畫,二十歲即在上海 賣畫。1918年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後考入法國國立巴黎美術學校,其間又曾到柏林、比利時。 1927年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並兼任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 1929年任北京藝術學院院長,其間創作了大幅油畫《田橫五百壯士》、《奚我後》,國畫《九方皋》。抗日戰爭開始後赴南洋、印度等地舉辦畫展,將全部賣畫收入損獻給祖國救災抗戰。抗戰勝利後回到北平,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解放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代表。 1953年因患腦溢血病逝。這位傑出的畫家,美術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為我國美術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著有《徐悲鴻彩墨畫集》等。
張大千:(1901-1984)名愛,又名秀,季 菱,字大千,別號大千居士,或逕署「署人張大千」。四川內江人,幼年受擅長繪畫的母親和以畫虎著稱,自號「虎痴」的二哥張善 的熏陶指引,並從名師曾農髯,李梅閹學詩文、書法和繪畫。除臨摹歷代名跡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為師,經過刻苦鑽研,獲得了卓越揲誠就。青年時代,即與二哥張善 齊名,二十多歲,曾赴日本留學,學過染織,回國後,一度迷於佛學,曾去寧天童寺「皈依佛門」,想當和尚,據說,他怕在頭上燙九個香記,只好等待別了師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現實世界來,青年時期就能畫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濤、八大山人畫風的作品,幾可亂真,所以有「南方石濤」之稱。他早年畫的《石濤畫冊》,竟被著名鑒賞家、畫家陳半丁作為石濤「真跡」珍藏起來,以誇耀於畫友面前,被張大千識破指出,後來傳為佳話,足以證明千在二十幾歲在摹擬古人傳統繪畫的功力和成就,已經是驚人了。張大千於1940年後,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對於我國敦煌洞窟,逐個整理編號,進行臨摹,豐富了繪畫技法。1948年適居香港,後又旅居印度、法國、巴西等國。1984年病逝台灣,享年八十四歲。
⑻ 著名的藝術家排行榜中國美術藝術家名人榜十大藝術家
戴帆(DAI FAN),他以嚴肅的思考、獨特的行為方式去探求藝術等各文化領域的新發展,獲得人們的普遍關注與理解。他在中國當代藝術發展史中,處於一個極為重要的地位,戴帆最為石破天驚當然也是最著名的作品是「宇宙宣言」。對我的回答是否滿意如果滿意幫忙採納下吧
⑼ 我國著名藝術家有誰
清太宗皇後 博爾濟吉特氏(1613-1687) 孝庄太後
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貝勒(部落之長)寨桑的女兒,孝端皇後的侄女,清太宗皇太極的皇後,有絕色,性機敏。
1625年,年僅十三歲時嫁給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為妻,與姑母一同嫁予皇太極為妻。婚後生有三女,固倫雍長公主,固倫淑慧長公主、固倫淑哲長公主。1636年皇太極稱 帝,封博爾濟吉特氏為永福宮庄妃,崇德三年(1638)生皇九子福臨,尊庄妃為皇太後,史稱孝庄文皇後。
孝庄文皇後天生麗質稱得上清朝前期的
絕代佳人。她臨事處置沉靜果斷,早在皇太極時期,孝庄文皇後就『贊助內政』,為皇太極出力。
1642年(清太宗崇德七年),清軍攻陷松山,明薊遼總督洪承疇被俘,為表示忠於明室,宣布絕食,後來,皇太極知道洪承疇好色,於是孝庄皇後向皇太極自薦,誘降洪承疇,後來洪承疇引清兵入關,明亡。
1643年,皇太極逝,福林繼位為順治帝,遷都北京,尊孝庄皇後為太後,以皇叔多爾袞攝政,順治年幼(六歲)為了消除多爾袞對帝位的威脅,孝庄太後按滿族「兄死則妻其嫂」的習俗,毅然下嫁給多爾袞。雖然史書對孝庄下嫁的說法不一,但是文獻對下嫁事實的記載正規。《東華錄》的記載,多爾袞長出入皇宮內院,順治也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清初疑案「太後下嫁」之事,當非空穴來風。由於政治原因,這種舉措也無損於她的歷史地位。由於孝庄太後的調停,順治的皇位保住了,多而袞沒有取而代之,清朝大權逐漸轉移到順治手中。
為了創建初期的清王朝能得到漢族上層的支持,孝庄皇太後敢於沖破滿、漢不得通婚的慣例,順治十年()她把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育之宮中」當作宗室郡主看待;又把皇太極第十四女和碩公主嫁給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起到拉攏漢軍將領的作用。
順治死後,玄燁即位,號康熙,為後世的康熙大帝。康熙尊稱孝庄為太皇太後,時康熙八歲,由四位大臣輔理政務,孝庄太後盡力教養幼主,護衛著愛新覺羅政權避過了重大的風險和暗礁,是大清王朝達到盛世的彼岸。四位輔政大臣中,鰲拜專橫跋扈,目無幼主,妄圖篡奪皇權,他濫殺無辜,企圖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孝庄太後成了康熙的堅強後盾,在她的支持下,康熙八年,康熙一舉粉碎了鰲拜集團,奪回了政權。
康熙在平定三番之亂時,孝庄皇太後全力支持康熙平亂,她拔出宮中金帛加以犒勞。孝庄皇太後提倡節約,多次把宮中節省下來的銀錢賑濟災民。她的節省家風影響到康熙、雍正兩朝。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後逝,享年七十五歲,為『孝庄文皇後』。
參考資料:http://www.greatchinese.net/emperors/empress/qingtaizonghou.htm
孔子其人
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上,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最大影響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個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知識份子。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識,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0720300.html?si=2
諸葛亮
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號卧龍,琅邪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漢族,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見於《史書》)。蜀漢丞相。謚曰忠武侯。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347.html?wtp=tt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79473465.html
徐悲鴻(1895-1953),是兼采中西藝術之長的現代繪畫大師,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出身農村,家境清貧。父親徐達章是個村塾教師,擅長花鳥,人物畫。徐悲鴻4歲開始在家塾中讀書,耳濡目染,自幼對繪畫發生興趣。9歲隨父學畫,10歲已能作父親的助手。農忙時,兼做耕作,貧苦的勞動生活,使他從小養成了勤勞,簡朴的作風和誠實正直的性格。 他13歲時遇上大荒之年,隨父走江湖,依靠鬻字賣畫為生。17歲時,父親染上重病,家境每況愈下。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擔,從此落到徐悲鴻的肩上。他在小學,中學任圖畫教師,也到上海等地靠賣畫為生。19歲時父親去世,家境愈加貧困。
1915年徐悲鴻再次赴滬,在友人幫助下,在「暇余總會」(當時的賭場)一隅借住,刻苦創作,同時到夜校學習法文。他畫了一匹馬,寄給審美書館館長高劍父。其弟高奇峰十分贊賞他的畫藝。這時,徐悲鴻雖考取了震旦大學,但無錢進學,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資助。後又結識了康有為,得有機會觀摩康所收藏的碑帖。並在藝術觀 上也受到康有為的影響。1917年徐悲鴻赴日本東京研究美術,秋返北京,應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並結識陳師曾。1919年赴法留學。在著名畫家達仰的畫室學習素描,1921年去德國,就學於畫家康普的畫室,次年歸巴黎。1925年經新加坡回國。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時布魯塞爾臨畫,游歷瑞士,義大利。
1927年回國後,歷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等職。1933年攜中國近代繪畫作品赴法、德、比利時、義大利及蘇聯展覽。抗戰時期,將自己作品帶到南洋,印度等東南亞地區展覽,並將全部收入捐獻給祖國難民。
解放前夕,國民黨政府派飛機接徐悲鴻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鴻拒絕。解放後他被邀請為中國出席世界和平大會的代表,並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並當選為全國文聯常務委員,全國政協代表和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1952 年在病中,將自己一生創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獻國家。1953年病逝,只活了59歲。 國家為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鴻紀念館,保存了他的一千餘件作品。他一生創作作品達數千件,培養和發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美術人才。
徐悲鴻擅長中國畫,油畫,尤精素描。他的畫作滿含激情,技巧極高。著名油畫有《溪我後》,《田橫五百士》,國畫有《九方皋》,《愚公移山》,《會師東京》等。最能反映徐悲鴻個性,表達他思想感情的莫過於他寫馬的畫卷。他對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動態,作過長期的觀察研究,畫了數以千計的速寫。所以他畫 的馬圖筆墨酣暢,奔放處不狂狷,精微處不瑣屑,筋強骨壯,氣勢磅礴,形神俱足。另有一些人物,獅,貓等題材作品,也是質優量大。他的繪畫創作堅持「師法造化,尋求真理」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