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歌唱家
① 安徽省著名女歌唱家有哪些
安徽省著名的女歌唱家,主要有一個王楠和謝雲。
② 世界上有那些著名的歌唱家 又有那些經典的名曲
安娜·莫福 (Anna Moffo,1934-),義大利女高音歌唱家。早年在美國科蒂斯音樂學院從格萊戈里學習聲樂,後又師從里契及法伐萊托等。因在義大利斯波萊托劇院和電視節目中演出《蝴蝶夫人》獲得成功而相繼登上皮亞琴察和斯卡拉歌劇的舞台。並去薩爾茲堡、倫敦、巴黎等地巡迴演出。1957年在美國芝加哥抒情歌劇院以《藝術家的生涯》在的咪咪一角引起轟動。兩年後又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成功地演唱了《蝴蝶夫人》、《茶花女》等劇目,為國際歌劇所贊賞。
他音質純凈清脆,線條明晰勻稱,音量不大,卻充盈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保羅·羅伯遜
保羅·羅伯遜 (Paul Robeson,1898-1976),美國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演員、社會活動家。早年在穆維爾高級學校求學期間,就曾參加過莎士比亞戲劇的演出。1923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系,此後一直從事戲劇演出和電影拍攝等活動。1925年在紐約哈倫劇院舉行第一次黑人靈歌獨唱會,大獲成功。1927年,他在美國著名音樂劇《游覽船》中演唱了《老人河》一曲,由此一舉成名。
他通曉多種語言,能用英、法、俄、漢等二十餘種語言歌唱,其音色渾厚、深沉,具有黑人歌唱家所特有的魅力。據說他在室內演唱時,其雄渾的低音能把窗戶的玻璃震得隆隆作響,可見他的功力。他還寫有文字著作《我站在這兒》、《黑人民族的歌曲》等。
貝克佛蕾·西爾斯
貝克佛蕾·西爾斯 (Bcverly
Sills,1929-),美國女高音歌唱家,真名:貝爾·西爾佛曼。十二歲開始學習聲樂,十七歲在費城首次登上歌劇舞台。1955年以扮演《蝙蝠》中的羅薩琳達名震紐約市歌劇院舞台,成為該院專屬歌唱家,演唱了二十多年。1966年扮演《裘力斯·凱撒》中的克奧佩特拉獲得巨大名聲,從此登上歐美著名歌劇院舞台。她是典型的花腔女高音,雖音量不大,卻能巧妙地發揮美聲唱法的長處。風格獨特,曲目廣泛,是當代演唱「曼依」最好的演員,不但聲情俱佳,而且法語准確。現任紐約市歌劇院總指導。
比爾吉特·尼爾森
比爾吉特·尼爾森 (Birgit
Nilsson,1918-),瑞典女高音歌唱家。自幼愛好歌唱並參加卡魯普地方合唱團活動。1941年入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學習聲學,1946年在瑞典皇家歌劇院初次登台,扮演《自由射手》中阿迦德一角獲得好評。1948年後演出一系列歌劇名作,贏得很高的國際聲譽。1951年參加格林德伯恩歌劇節。此後成功地演唱衛瓦格斯塔德之後,成為當代最出色的演唱瓦格納歌劇的女高音歌唱家。1956-1958年先後在舊金山、紐約、米蘭等地演唱。
由於其功底深厚,至今仍活躍於演出第一線,藝術質量不減當年。
彼得·施賴爾
彼得·施賴爾 (Peter
Schreier,1935-),德國抒情男高音歌唱家。八歲入德累斯頓聖十字架教堂合唱團中唱童高音,翌年首次登上歌劇舞台,在莫扎特的《魔笛》中扮演一個男童。十六歲變聲後正式從師學習聲樂,1964年考入德累斯頓音樂學院專攻聲樂、指揮。畢業後在柏林、漢堡、德累斯頓、倫敦、羅馬、維也納、薩爾茲堡、布宜諾斯艾利斯、米蘭、紐約等地舉行音樂會或演出歌劇。
他的嗓音柔婉優美、音樂處理細致嚴謹,擅長於演唱莫扎特的古典歌劇和舒伯特、舒曼、沃爾夫等作曲家的藝術歌曲,同時又是出色的宗教歌曲演唱家。
恩里科·卡魯索
恩里科·卡魯索 (Enrico
Caruso,1873-1921),世界著名的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1895年在家鄉那不勒斯初次以男中音登台演唱《浮士德》,1898年以扮演《費杜拉》一劇中的羅列斯始唱 男高音角色。後旅行熱那亞、聖彼得堡等地演唱,深受歡迎。1904年赴英國修道院花園歌劇院演出,一舉成名。畢生刻苦磨練,演出歌劇五十餘部,在紐約的十年內即演唱過六百餘場,隨時能演出的曲目有五百多首。
他的嗓音既剛勁宏亮又柔潤甜美,呼吸控制及分句法十分完美,再長的樂句也能唱得從容自如。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男高音」。1909年嗓子動過手術後,於1913年重返歌壇。他是第一個錄有唱片的歌唱家,拍過電影,又長於雕塑和漫畫。
弗蘭科·科菜里
弗蘭科·科菜里(Franco Corelli
1921-),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從小具有非凡的童聲嗓音,後當過制圖工人。三十歲時參加佛羅倫薩五月音樂節聲樂比賽獲獎,1952年在斯波菜托首次登台公演,以後在斯卡拉歌劇院和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演出,1960年起成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台柱。
他的嗓音通暢、寬厚、宏亮,音域廣闊,激情充沛,風度瀟灑,名列當代男高音前茅。勝任抒情戲劇型和戲劇型男高音角色,又擅唱那不勒斯歌曲,並灌有唱片。
何塞·卡雷拉斯
何塞·卡雷拉斯 (Jose
Carreras,1946-),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十歲在法雅的木偶劇《彼德羅先生》中飾報幕少年,二十二歲始登歌劇舞台。在義大利威爾第國際聲樂比賽中獲獎後,曾到意、西、法等國巡迴演出,並先後在紐約市立歌劇院和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登台演出《茶花女》、《唐·卡洛斯》等劇目。七十年代中期被卡拉揚挑選為威爾第《安魂曲》的男高音演唱者。
他的嗓音流暢抒情、清峻柔美,氣息均勻、線條清晰,任何時候都不放縱聲音。他是目前西方最負盛譽的男高音之一。
吉烏塞比·迪·斯岱法諾
吉烏塞比·迪·斯岱法諾 (Giuseppe di
Stefano,1921-),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生於西西里島,從小喜愛歌唱,後在米蘭學習聲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征入伍,當部隊奉命調往德國布防時逃往瑞士,並在瑞士作過幾場「跑步式」的演出。戰後回到米蘭繼續其聲樂學業,此後不斷演出。
他那溫暖抒情而富於魅力的音色和發自深心的熾熱、懇切而動人的感情,使他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半期達到了自己藝術生涯的巔峰。除歌劇外,他還擅長演唱那波里歌曲。
克麗斯塔·路德維希
克麗斯塔·路德維希 (Christa
Ludwig,1924-),德國女中音歌唱家。自幼學習聲樂,1946年在法蘭克福首次登上歌劇舞台,飾演約翰·施特勞斯所作輕歌劇《蝙蝠》中的俄羅斯王子奧洛夫斯基。以後參加過薩爾茲堡音樂節,在《費加羅的婚禮》中飾凱魯比諾。1959年首次演唱於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1969年以《阿伊達》中的阿姆柰麗絲一角登上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的舞台。
除演唱過所有西方著名歌劇中的女中音角色外,還能勝任不少戲劇女高音的角色,如貝多芬《費德里奧》中的女主人公、威爾第《命運之力》中的萊奧諾拉等。她的嗓音豐滿圓潤、富穿透力,被認為是演唱瓦格納歌劇、馬勒《大地之歌》、勃拉姆斯《女低音狂想曲》的理想人選。
蕾昂泰茵·普萊斯
蕾昂泰茵·普萊斯 (Leontyne
price,1927-),美國女高音歌唱家。原想當教師,後接受羅伯遜建議,轉入紐約朱利亞特音樂學院學習聲樂。1952年扮演《法爾斯塔夫》中的福特夫人一角,為音樂界所矚目。畢業後演過《波姬與貝絲》中的女主角貝絲。1955年被美國廣播公司電視中心選為演播歌劇《托斯卡》的主要演員,1957年普朗克《卡爾美教派修女的對話》在舊金山公演時,經作者推薦任主角。1958年首次在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代替契爾凱蒂出台演唱《阿伊達》,獲得空前成功。從此阿伊達成為她最拿手的角色。1961年第一次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登台扮演《游吟詩人》中的萊奧諾拉。
她的演唱嗓音圓潤、濃密而色彩豐富,不論高、中、低音,都有「黃金般的特質」。真實、深刻的感情表現和女性角色的內向與溫柔,使她被公認為當代最傑出的「阿伊達」。
麗娜塔·苔巴爾迪
麗娜塔·苔巴爾迪 (Renata
Tebaldi,1922-),義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從小在當歌唱演員的母親身邊長大,十三歲開始學鋼琴,十七歲入帕爾馬音樂學院學習聲樂。1944年以《梅菲斯托菲利斯》中的葉蓮娜一角開始其舞台生涯。1946年經卡拉揚推薦參加斯卡拉歌劇院的演出活動,從此聲名日盛,足跡遍及歐洲各著名歌劇院。1955年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唱《奧賽羅》後,成為該劇院台柱。
她的演唱風格、感情的表達恰如其分,嗓音極其柔潤流暢,加之優雅的儀態和無懈可擊的音準,使其成為當代最卓越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魯契亞諾·帕瓦羅蒂
魯契亞諾·帕瓦羅蒂 (Luciano
Pavarotti,1935-),世界著名的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早年是小學教師,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亞國際比賽中的扮演魯道夫,從此開始歌唱生涯。1964年首次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登台。翌年,應邀去澳大利亞演出及錄制唱片。1967年被卡拉揚挑選為威爾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獨唱者。從此,聲名節節上升,成為活躍於當前國際歌劇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
帕瓦羅蒂具有十分漂亮的音色,在兩個八度以上的整個音域里,所有音均能迸射出明亮、晶瑩的光輝。被一般男高音視為畏途的「高音c」也能唱得清暢、圓潤而富於穿透力,因而被譽為「高音c之王」。他是當今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
羅伯特·梅里爾
羅伯特·梅里爾 (Roberto
Merill,1917-),美國男中音歌唱家。曾從其母親及瑪爾戈利斯學習聲樂,起初專唱輕音樂。1945年獲大都會歌劇院廣播演唱比賽獎。同年在該院首次扮演《茶花女》中的阿芒,後飾演過鬥牛士、瓦倫丁、費加羅、弄臣、雅果、斯卡皮亞等角色,並演唱意、法歌曲,是該院受歡迎的主要演員。
托斯卡尼尼在美國進行最後一次廣播演出時,他被邀任《茶花女》和《假面舞會》中的男中音主角。後在英國、阿根廷作過成功的演出,以嗓音暢達嘹亮、感情真摯生動見稱。
馬里奧·蘭札
馬里奧·蘭札 (Mario
Lanza,1921-1959),美國男高音歌唱家。原籍義大利,自幼熱愛音樂。青年時以卡車司機為業,因偶然的機會,被指揮家庫塞維茨基看中而開始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他的音質
③ 中國有哪些著名歌手
1、劉歡
劉歡是中國大陸著名歌手,天津人。因在中國流行音樂方面的成就被譽為中國大陸地區最知名的「音樂教父」超級巨星,在華語樂壇極具影響力。
2、王菲
王菲中國著名女歌手,影視演員,1990年代中期至今,華語樂壇首席天後,亞洲天後,是鄧麗君之後大中華地區成就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華語女歌手。
3、Beyond樂隊
Beyond樂隊是一支來自於中國香港的著名搖滾樂隊,也是華人地區的殿堂級樂隊之一,成立於1983年,其隊名的中文意思為「超越」。
4、蘇芮
蘇芮原名蘇瑞芳,出生於台灣台北的一個小康之家。蘇芮是首位把黑人靈歌融入華語流行音樂人物。
5、羅大佑
羅大佑是台灣地區著名的創作歌手,音樂人,有「華語流行樂教父」之稱
6、齊秦
齊秦是台灣流行歌手、音樂創作人,音色以高亮著稱。1981年出道,是當時國語樂壇的偶像型實力派歌手,創作才華顯著,當年以酷勁和叛逆狂放的不羈氣質聞名
7、周傑倫
周傑倫是華語著名音樂人,詞曲創作家,編曲及製作人,新世紀華語歌壇領軍人物、中國風歌曲始祖,被時代周刊譽為「亞洲貓王」。
8、張學友
張學友是一位在亞洲地區和整個華人社會具有影響力的實力派音樂巨星和著名電影演員,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之一,在華語歌壇有「歌神」美譽。
9、劉文正
劉文正是港台流行音樂里第一個真真正正意義上的天皇巨星。
10、鄧麗君
鄧麗君一位在亞洲地區和全球華人社會極具影響力的台灣歌唱家。她的歌曲在華人社會廣泛的知名度和經久不衰的傳唱度為其贏得了「十億個掌聲」的美譽。
④ 中國的十大歌唱家是
中國70年代評的10大男女歌唱家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由《人民音樂》雜志社發起,邀請全國部分音樂界的專家學者、音樂編輯、評論員以及北京晚報、羊城晚報、新民晚報等國內數家單位評選出了新中國十大女高音和十大男高音,那時還不稱歌唱家,而叫歌唱演員,此後就再沒有類似評過,在當時是很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的。
中國十大女高音歌唱家是1、1、王昆(中國東方歌舞團著名女高音)
2、郭蘭英(中國歌劇舞劇院著名女高音、歌劇演員)
3、劉淑芳(中央樂團著名女高音)
4、王玉珍(湖北歌劇團著名歌劇演員)
5、才旦卓瑪(西藏自治區文公團著名女高音)
6、朱逢博(上海歌舞團著名女高音)
7、任桂珍(上海歌劇院著名女高音)
8、葉佩英(中央音樂學院著名女高音)
9、鄧玉華(煤礦文公團著名女高音)
10、於淑珍(天津歌舞劇院著名女高音)
1、王昆(中國東方歌舞團著名女高音)
2、郭蘭英(中國歌劇舞劇院著名女高音、歌劇演員)
3、劉淑芳(中央樂團著名女高音)
4、王玉珍(湖北歌劇團著名歌劇演員)
5、才旦卓瑪(西藏自治區文公團著名女高音)
6、朱逢博(上海歌舞團著名女高音)
7、任桂珍(上海歌劇院著名女高音)
8、葉佩英(中央音樂學院著名女高音)
9、鄧玉華(煤礦文公團著名女高音)
10、於淑珍(天津歌舞劇院著名女高音)
中國十大男高音是:
1、朱崇懋(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廣播樂團著名抒情男高音)
2、藏玉琰(中央樂團著名抒情男高音)
3、樓乾貴(中央歌劇院著名歌劇演員)
4、李光羲(中央歌劇院著名歌劇演員)
5、胡松華(中央民族歌舞團著名男高音)
6、施鴻鄂(上海歌劇院著名抒情戲劇性男高音)
7、呂文科(海政歌舞劇團著名抒情男高音)
8、吳雁澤(武漢歌舞劇院著名男高音)
9、李雙江(總政歌舞團著名男高音)
10、姜嘉鏘(中央民族樂團著名男高音)
⑤ 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有哪些
普拉西多·多明戈,何塞·卡雷拉斯-西班牙,盧恰諾·帕瓦羅蒂-義大利
⑥ 中國比較出名的男中音歌唱家有哪幾位
國內著名的男中音有:
1、佟鐵鑫,代表作有「夕陽紅」
佟鐵鑫,滿族,1958年11月出生於遼寧省錦州市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現任空政歌舞團獨唱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自幼隨父-聲樂教育家佟笑夢學習聲樂,受到了嚴格正統的啟蒙訓練。
2、楊洪基,代表作有「滿江紅」
楊洪基,遼寧省大連市人,祖籍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俚島鎮,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劇團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政協委員、西城區政協委員、解放軍藝術學院聲樂系教授。總政歌舞團著名歌唱家,少將軍銜。
他曾經演唱過《滾滾長江東逝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滿江紅》、《短歌行》等等經典曲目,是中國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1999年參演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音樂劇《新龜兔賽跑》。
3、劉秉義,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男中音歌唱家
劉秉義,男,1935年6月出生,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政協委員。河北秦皇島人。
劉秉義既擅長演唱著名的歌劇選段和藝術歌曲,又能以嫻熟的技巧、細膩的方法演唱中國原創歌曲和民歌,是一位能掌握多種藝術風格的歌唱家。
4、華人首席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
廖昌永,中國華語男歌唱家。1968年10月25日出生於四川成都郫縣,1995年碩士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
廖昌永平生不斷榮獲國際聲樂大獎,1996至1997年間,廖昌永在一年內連續三次分別獲得法國第41屆圖魯茲國際聲樂比賽、多明戈世界歌劇大賽、挪威宋雅王後國際聲樂大賽的第一名,使世界樂壇為之震驚。
廖昌永現為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委員。
2015年2月18日,廖昌永將登上央視春晚,與殷秀梅共唱歌曲《共築中國夢》。2016年9月4日晚,G20杭州峰會文藝演出在西湖上進行,廖昌永與徐子琪(童聲)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5、著名男中音歌唱家霍勇
霍勇,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獲學士學位,師從於黎信昌教授。
2015年9月15日,獲得"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
(6)著名歌唱家擴展閱讀
男中音(Baritono)是一種介於男低音和男高音(包含男次高)之間的聲部。大體有較高和較低的兩類,前者的音域一般為a-g2,相當於現在一般稱之為男中音的音域,後者為f-e2或f2(較低的音域),則稱之為"低男中音"。
⑦ 中國著名歌唱家名單
戴玉強 宋祖英 譚晶 殷秀梅 等
⑧ 中國男高音歌唱家誰最出名
莫華倫,世界歌劇舞台上能夠和西方歌唱家同台較技的為數不多的中國男高音歌唱家,一個值得中國人驕傲的名字。
⑨ 請列舉一些世界最著名歌唱家
安娜·莫福 (Anna Moffo,1934-),義大利女高音歌唱家。早年在美國科蒂斯音樂學院從格萊戈里學習聲樂,後又師從里契及法伐萊托等。因在義大利斯波萊托劇院和電視節目中演出《蝴蝶夫人》獲得成功而相繼登上皮亞琴察和斯卡拉歌劇的舞台。並去薩爾茲堡、倫敦、巴黎等地巡迴演出。1957年在美國芝加哥抒情歌劇院以《藝術家的生涯》在的咪咪一角引起轟動。兩年後又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成功地演唱了《蝴蝶夫人》、《茶花女》等劇目,為國際歌劇所贊賞。
他音質純凈清脆,線條明晰勻稱,音量不大,卻充盈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保羅·羅伯遜
保羅·羅伯遜 (Paul Robeson,1898-1976),美國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演員、社會活動家。早年在穆維爾高級學校求學期間,就曾參加過莎士比亞戲劇的演出。1923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系,此後一直從事戲劇演出和電影拍攝等活動。1925年在紐約哈倫劇院舉行第一次黑人靈歌獨唱會,大獲成功。1927年,他在美國著名音樂劇《游覽船》中演唱了《老人河》一曲,由此一舉成名。
他通曉多種語言,能用英、法、俄、漢等二十餘種語言歌唱,其音色渾厚、深沉,具有黑人歌唱家所特有的魅力。據說他在室內演唱時,其雄渾的低音能把窗戶的玻璃震得隆隆作響,可見他的功力。他還寫有文字著作《我站在這兒》、《黑人民族的歌曲》等。
貝克佛蕾·西爾斯
貝克佛蕾·西爾斯 (Bcverly
Sills,1929-),美國女高音歌唱家,真名:貝爾·西爾佛曼。十二歲開始學習聲樂,十七歲在費城首次登上歌劇舞台。1955年以扮演《蝙蝠》中的羅薩琳達名震紐約市歌劇院舞台,成為該院專屬歌唱家,演唱了二十多年。1966年扮演《裘力斯·凱撒》中的克奧佩特拉獲得巨大名聲,從此登上歐美著名歌劇院舞台。她是典型的花腔女高音,雖音量不大,卻能巧妙地發揮美聲唱法的長處。風格獨特,曲目廣泛,是當代演唱「曼依」最好的演員,不但聲情俱佳,而且法語准確。現任紐約市歌劇院總指導。
比爾吉特·尼爾森
比爾吉特·尼爾森 (Birgit
Nilsson,1918-),瑞典女高音歌唱家。自幼愛好歌唱並參加卡魯普地方合唱團活動。1941年入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學習聲學,1946年在瑞典皇家歌劇院初次登台,扮演《自由射手》中阿迦德一角獲得好評。1948年後演出一系列歌劇名作,贏得很高的國際聲譽。1951年參加格林德伯恩歌劇節。此後成功地演唱衛瓦格斯塔德之後,成為當代最出色的演唱瓦格納歌劇的女高音歌唱家。1956-1958年先後在舊金山、紐約、米蘭等地演唱。
由於其功底深厚,至今仍活躍於演出第一線,藝術質量不減當年。
彼得·施賴爾
彼得·施賴爾 (Peter
Schreier,1935-),德國抒情男高音歌唱家。八歲入德累斯頓聖十字架教堂合唱團中唱童高音,翌年首次登上歌劇舞台,在莫扎特的《魔笛》中扮演一個男童。十六歲變聲後正式從師學習聲樂,1964年考入德累斯頓音樂學院專攻聲樂、指揮。畢業後在柏林、漢堡、德累斯頓、倫敦、羅馬、維也納、薩爾茲堡、布宜諾斯艾利斯、米蘭、紐約等地舉行音樂會或演出歌劇。
他的嗓音柔婉優美、音樂處理細致嚴謹,擅長於演唱莫扎特的古典歌劇和舒伯特、舒曼、沃爾夫等作曲家的藝術歌曲,同時又是出色的宗教歌曲演唱家。
恩里科·卡魯索
恩里科·卡魯索 (Enrico
Caruso,1873-1921),世界著名的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1895年在家鄉那不勒斯初次以男中音登台演唱《浮士德》,1898年以扮演《費杜拉》一劇中的羅列斯始唱男高音角色。後旅行熱那亞、聖彼得堡等地演唱,深受歡迎。1904年赴英國修道院花園歌劇院演出,一舉成名。畢生刻苦磨練,演出歌劇五十餘部,在紐約的十年內即演唱過六百餘場,隨時能演出的曲目有五百多首。
他的嗓音既剛勁宏亮又柔潤甜美,呼吸控制及分句法十分完美,再長的樂句也能唱得從容自如。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男高音」。1909年嗓子動過手術後,於1913年重返歌壇。他是第一個錄有唱片的歌唱家,拍過電影,又長於雕塑和漫畫。
弗蘭科·科菜里
弗蘭科·科菜里(Franco Corelli
1921-),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從小具有非凡的童聲嗓音,後當過制圖工人。三十歲時參加佛羅倫薩五月音樂節聲樂比賽獲獎,1952年在斯波菜托首次登台公演,以後在斯卡拉歌劇院和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演出,1960年起成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台柱。
他的嗓音通暢、寬厚、宏亮,音域廣闊,激情充沛,風度瀟灑,名列當代男高音前茅。勝任抒情戲劇型和戲劇型男高音角色,又擅唱那不勒斯歌曲,並灌有唱片。
何塞·卡雷拉斯
何塞·卡雷拉斯 (Jose
Carreras,1946-),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十歲在法雅的木偶劇《彼德羅先生》中飾報幕少年,二十二歲始登歌劇舞台。在義大利威爾第國際聲樂比賽中獲獎後,曾到意、西、法等國巡迴演出,並先後在紐約市立歌劇院和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登台演出《茶花女》、《唐·卡洛斯》等劇目。七十年代中期被卡拉揚挑選為威爾第《安魂曲》的男高音演唱者。
他的嗓音流暢抒情、清峻柔美,氣息均勻、線條清晰,任何時候都不放縱聲音。他是目前西方最負盛譽的男高音之一。
吉烏塞比·迪·斯岱法諾
吉烏塞比·迪·斯岱法諾 (Giuseppe di
Stefano,1921-),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生於西西里島,從小喜愛歌唱,後在米蘭學習聲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征入伍,當部隊奉命調往德國布防時逃往瑞士,並在瑞士作過幾場「跑步式」的演出。戰後回到米蘭繼續其聲樂學業,此後不斷演出。
他那溫暖抒情而富於魅力的音色和發自深心的熾熱、懇切而動人的感情,使他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半期達到了自己藝術生涯的巔峰。除歌劇外,他還擅長演唱那波里歌曲。
克麗斯塔·路德維希
克麗斯塔·路德維希 (Christa
Ludwig,1924-),德國女中音歌唱家。自幼學習聲樂,1946年在法蘭克福首次登上歌劇舞台,飾演約翰·施特勞斯所作輕歌劇《蝙蝠》中的俄羅斯王子奧洛夫斯基。以後參加過薩爾茲堡音樂節,在《費加羅的婚禮》中飾凱魯比諾。1959年首次演唱於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1969年以《阿伊達》中的阿姆柰麗絲一角登上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的舞台。
除演唱過所有西方著名歌劇中的女中音角色外,還能勝任不少戲劇女高音的角色,如貝多芬《費德里奧》中的女主人公、威爾第《命運之力》中的萊奧諾拉等。她的嗓音豐滿圓潤、富穿透力,被認為是演唱瓦格納歌劇、馬勒《大地之歌》、勃拉姆斯《女低音狂想曲》的理想人選。
蕾昂泰茵·普萊斯
蕾昂泰茵·普萊斯 (Leontyne
price,1927-),美國女高音歌唱家。原想當教師,後接受羅伯遜建議,轉入紐約朱利亞特音樂學院學習聲樂。1952年扮演《法爾斯塔夫》中的福特夫人一角,為音樂界所矚目。畢業後演過《波姬與貝絲》中的女主角貝絲。1955年被美國廣播公司電視中心選為演播歌劇《托斯卡》的主要演員,1957年普朗克《卡爾美教派修女的對話》在舊金山公演時,經作者推薦任主角。1958年首次在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代替契爾凱蒂出台演唱《阿伊達》,獲得空前成功。從此阿伊達成為她最拿手的角色。1961年第一次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登台扮演《游吟詩人》中的萊奧諾拉。
她的演唱嗓音圓潤、濃密而色彩豐富,不論高、中、低音,都有「黃金般的特質」。真實、深刻的感情表現和女性角色的內向與溫柔,使她被公認為當代最傑出的「阿伊達」。
麗娜塔·苔巴爾迪
麗娜塔·苔巴爾迪 (Renata
Tebaldi,1922-),義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從小在當歌唱演員的母親身邊長大,十三歲開始學鋼琴,十七歲入帕爾馬音樂學院學習聲樂。1944年以《梅菲斯托菲利斯》中的葉蓮娜一角開始其舞台生涯。1946年經卡拉揚推薦參加斯卡拉歌劇院的演出活動,從此聲名日盛,足跡遍及歐洲各著名歌劇院。1955年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唱《奧賽羅》後,成為該劇院台柱。
她的演唱風格、感情的表達恰如其分,嗓音極其柔潤流暢,加之優雅的儀態和無懈可擊的音準,使其成為當代最卓越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魯契亞諾·帕瓦羅蒂
魯契亞諾·帕瓦羅蒂 (Luciano
Pavarotti,1935-),世界著名的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早年是小學教師,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亞國際比賽中的扮演魯道夫,從此開始歌唱生涯。1964年首次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登台。翌年,應邀去澳大利亞演出及錄制唱片。1967年被卡拉揚挑選為威爾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獨唱者。從此,聲名節節上升,成為活躍於當前國際歌劇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
帕瓦羅蒂具有十分漂亮的音色,在兩個八度以上的整個音域里,所有音均能迸射出明亮、晶瑩的光輝。被一般男高音視為畏途的「高音c」也能唱得清暢、圓潤而富於穿透力,因而被譽為「高音c之王」。他是當今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
羅伯特·梅里爾
羅伯特·梅里爾 (Roberto
Merill,1917-),美國男中音歌唱家。曾從其母親及瑪爾戈利斯學習聲樂,起初專唱輕音樂。1945年獲大都會歌劇院廣播演唱比賽獎。同年在該院首次扮演《茶花女》中的阿芒,後飾演過鬥牛士、瓦倫丁、費加羅、弄臣、雅果、斯卡皮亞等角色,並演唱意、法歌曲,是該院受歡迎的主要演員。
托斯卡尼尼在美國進行最後一次廣播演出時,他被邀任《茶花女》和《假面舞會》中的男中音主角。後在英國、阿根廷作過成功的演出,以嗓音暢達嘹亮、感情真摯生動見稱。
馬里奧·蘭札
馬里奧·蘭札 (Mario
Lanza,1921-1959),美國男高音歌唱家。原籍義大利,自幼熱愛音樂。青年時以卡車司機為業,因偶然的機會,被指揮家庫塞維茨基看中而開始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他的音質明亮圓潤,兼具抒情性和戲劇性的特色。
1951年在卡魯索的傳記影片中擔任主角後,聲名大振,後經常被邀請灌制唱片和拍攝電影。
瑪麗亞·卡拉斯
(Maria
Callas,1923-1977)著名的美籍希臘女高音歌唱家,真名為茜茜莉亞·索菲亞·安娜·瑪麗亞·卡羅蓋洛波烏羅斯。生於紐約,八歲開始學習鋼琴,十歲開始唱《卡門》中的詠嘆調,十三歲入希臘雅典音樂學院從達爾戈學習聲樂,十五歲以《鄉村騎士》中的桑土查一角綻露鋒芒。1947年應邀去義大利維羅那露天圓形劇場演出歌劇《歌女》,激起聽眾狂熱的反響。此後不斷演出於世界各地,以對角色深刻的理解和細致而富於創造性的處理,使得聽眾進一步領略到歌劇的音樂美和戲劇美,並對十九世紀早期美聲風格的歌劇如《夢游女》等新的認識。
他一生演出歌劇百部以上,音量幅度極寬,從輕巧的花腔女高音到最壯實的戲劇性聲部郁能勝任,有機地把富有強烈戲劇性和有俏麗錄活特點的花腔唱法結合在一起。擅於形體表演,具有崇高、雋永的雕塑美。是世界公認的全能女高音歌唱家。她對「復活」十九世紀早期義大利歌劇、對歌劇表演藝術的發展、創新起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蒙茨克拉特·卡巴耶
蒙茨克拉特·卡巴耶 (Montscrrat
Caballe,1933-),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九歲入音樂學院學習。最早的音樂會演出是在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任女高音領唱。1957年在瑞士馬塞爾歌劇院演唱《藝術家的生涯》中的咪咪一角後,廣泛演出於歐美各地,其中1965年在紐約以音樂會形式演出的唐尼采蒂的《露克里齊亞.鮑吉亞》,曾引起巨大轟動。她被認為是義大利美聲唱法的代表人物,高度流暢、純凈的嗓音和卓越的輕聲技巧,在每個國家都得到熱烈的贊揚和肯定。
她擅於演唱莫扎特、貝利尼、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等人的歌劇名作,理查·施特勞斯筆下的莎樂美是她最喜愛的角色,對德國和西班牙歌曲亦有深入的理解。
瓊·薩瑟蘭
瓊·薩瑟蘭(Joan
Sutherland,1926-),著名澳大利亞女高音歌唱家。年輕時就學於悉尼音樂學院,1947年以音樂會形式演出歌劇《狄東與伊尼阿斯》開始其藝術生涯。1949和1950年兩度獲澳大利亞聲樂比賽獎。1951年赴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進修,翌年在修道院花園歌劇院登台。1954年改唱花腔女高音,先後在歐洲各地著名歌劇院和音樂節演出。1964年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上演《拉美莫爾的露契亞》時引起轟起,謝幕達三十次之多,被公認為花腔藝術的典範。她的嗓音清亮剔透、華美淳厚,繼承和發展了義大利唱法傳統。
她總是將非凡的技巧同豐富的感情、深刻的思想內容融為一體,即使是最缺乏個性、最器樂化的句子,也要賦以活生生的感情內容,而絕不炫耀賣弄技巧。今天,人們公認她是花腔藝術的典範。
伊麗莎白·施瓦爾茨科普芙
伊麗莎白·施瓦爾茨科普芙 (Elizabeth
Schwarzkopf,1915-),德國女高音歌唱家。生於波蘭,曾入柏林高等音樂學校學習,後被吸收為柏林歌劇院獨唱演員。引人注目的第一個角色是《那克索斯島上的阿麗安娜》中的澤比涅塔。1947年起,從花腔女高音轉向抒情女高音,首次登上斯卡拉歌劇院的舞台。1951年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劇《浪子生涯》初演時任第一女主角。1955年在舊金山首次飾演《玫瑰騎士》中的瑪莎琳,九年後又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飾演同一角色。
她的嗓音婉轉、靈活、純凈,演唱表現風格細致深刻而又豐富多采,不僅探究作品的風格和內容,而且有卓越的句法處理。她擅長演唱莫扎特、理查.施特勞斯的歌劇和德奧藝術歌曲。音樂評論家們認為,她在藝術歌曲方面所樹立的豐碑,沒有第二個女歌唱家能與之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