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句子
A. 關於有名的句子
關於有名抄的句子
有名_詞語解釋
【拼音】:yǒu míng
【解釋】:1.出名。謂名字為大家所知。2.有正當理由。3.道家指萬物本原的命名。與「無名」相對。
【例句】:翌日就是有名的「五卅紀念節」,離舊歷端陽只有兩天。
B. 楚辭里 有名的句子請推薦幾句
楚辭名句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楚辭《離騷》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屈原·離騷》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離騷》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團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司命》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對楚王問》 部分楚辭名句賞析 1.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語出屈原《離騷》。"墜露"與"落英"都是高潔芬芳之物,詩人說以之為食,是就精神素養而言,與字面意義無涉.此句意象玲瓏,境界虛空,讀之如醍醐灌頂,使人心地一片澄明。 2.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語出屈原《九歌 司命》。此寫戀人離別後的惆悵.前句寫現實的悲哀,後句更與回味中流露了無限的眷戀.雖然直抒胸臆,不假物象,但卻有一唱三嘆之妙。 3.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語出屈原《漁父》。這兩句詩既體現了詩人異乎尋常的人格,同時也揭示了他因此而遭受摧殘的原因.在詩人看來,他身處的世界充其量只是藏物納垢的淵藪和充滿醉漢的場所.詩人與激憤和蒼涼中流露了無限的孤獨。 4.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語出屈原《九章 哀郢》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都城郢,詩人作詩哀悼。這兩句詩便於哀惋中流露了對故國的眷戀,詩中向故鄉尋覓棲息之所的飛鳥和即使死去也要把頭顱朝向自己洞穴的狐狸,就是詩人自己的化身。
C. 帶「著名」的句子有哪些
帶「著名」的句子有:
1、如果人僅僅為自己勞動,也許他能夠成為著名的學者,偉大的智者,卓越的詩人。
2、野花各處都是:雜樣兒的,著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3、著名畫家徐悲鴻對於畫馬如何生趣盎然,雄健奔放,頗有獨到之見。
4、著名畫家齊白石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個"學"字的意思就是脫胎換骨。
5、他的這篇著作為他成為著名作家之一奠定了基礎。
6、這個島除了幾個著名的大城市外,大都是未開發的窮鄉僻壤。
7、劉江專程去北京拜見著名作家王蒙。
8、李時珍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葯物專家。
9、顧城、普希金等才氣過人的著名詩人,由於種種原因,不幸都英年早逝了。
11、著名畫家這幾年常常有金針度人的舉動。
12、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每詩必酒,每酒必詩,且酒後才情豪放,詩意倍濃,故有斗酒百篇之美稱。
13、著名的愛爾蘭編輯兼詩人喬治.魯西爾曾經引用了這么一個諺語;「我們成為我們所期待的人。」他用自己的成為一個偉大的作家、演說家、畫家和詩人的事實,論證了這一點。這句話伴隨我度過了三年的高中生活,後來我來到了北大。
14、王翁的筆法鸞翔鳳翥,真不愧為當今著名書法家呀!
15、菊燈聯展的中心是在著名園林匯龍潭公園內,那裡除了有傲霜怒放的秋菊、鮮艷奪目的一串紅、五光十色的古建築輪廓外,還利用泛光照明,將金秋公園一角。
D. 求論語中比較有名的句子
《論語》箴言名句2
1.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又見《孟子·公孫丑上》:「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呂氏春秋》亦記載:「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謂:默默將所見所聞記於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論語集注》:「三者已非聖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近人錢穆認為「或以本章為謙辭,實非也。」(《論語新解》)孔子於此所舉三事:其一,重在言識(記憶),不在言默,所謂「多聞,質而守之」(《禮記·緇衣》),「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其二、三,則表達了孔子於求知學問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熱忱,同時也是孔子從認識和方法對「學」與「教(教誨)」的合理總結。
2.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漢鄭玄註:「富貴而不以義者,於我如浮雲,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論語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雲之無有,漠然無所動於其中也」。意謂:以不義手段佔有的財富與官位,對於我如同天際的浮雲。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於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於「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雲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於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3.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漢鄭玄《論語注》:言此才,勉人於學也。南宋朱熹《論語集注》:「未得,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近人康有為《論語注》:「忘食,則不知貧賤;忘憂,則不知苦戚;忘老,則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了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禮記·表記》:「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為,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4.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註:「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論語集注》)劉寶楠引舊說,又提出兩解:一謂「我並彼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為善,我則從之;二人以我為不善,我則改之。是彼二人,皆為吾師。書洪範雲: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此之謂也。」一謂「三人行,本無賢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隨事所見,擇而從之改之。非謂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從其善,即是我師。」
5.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說文》:「坦,安也。」盪盪,廣遠之稱。戚戚,時時憂慮之稱。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盪然無私。小人馳兢於榮利,耿介於得失,故長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見《論語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6.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雕,凋謝;松柏,喻棟梁之材。朱熹引謝上蔡注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論語集注》)荀子則把松柏喻君子:「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見君子無日不在是。」(《荀子·大略》)《莊子·讓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
7.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名言。《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正義》引《申鑒·雜言下》注曰:「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又《論語·憲問》所記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自謙其不具備知、仁、勇三者達德,而自子貢視之,孔子三道盡備,故曰:「夫子自道也。」(《憲問》)
8. 民無信不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為孔子治邦強國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為本。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捨身取義有相通這處。後朱熹有曰:「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於我也」。
9.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孔門名言。語出《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魯哀公所問「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時所言。也即是發揮孔子「政在使民富」(《說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認為,民富在於薄稅斂「詩雲:『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也」(同上)。朱熹注為:「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貧。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止公之厚斂,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論語集注》)《荀子·富國》曰:「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多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10.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朱熹注曰:「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大戴禮·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與孔子之意相近。
11.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雖令不從。」儒家一貫認為: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漢書·公孫弘傳》)「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為檢式儀表,故令行於天下。」(《淮南子·主術》)
12.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朱熹《集注》:「見小者之為利,則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弟子「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論語正義》引荀子曰:「利謂便國益民也。為政者見有大利,必宜興行,但不可見小耳」。《大戴禮記·四代》:「好見小利,妨於政。」
13.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憲問》亦有此語。其旨「欲各專一於其職」(劉寶楠《論語正義》)。也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後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與此文相近。
14.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荀子·大略》雲:「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而人宜遠慮歷為儒家所重。
E. 一些比較著名的詩句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李白《憶秦娥》)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溢露似沾巾。獨坐亦含顰(劉禹錫《憶江南》)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劉禹錫《瀟湘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白居易《憶江南》)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白居易《長相思》)
時節欲黃昏,無聊獨倚門(溫庭筠《菩薩蠻》)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溫庭筠《夢江南》)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庄《菩薩蠻》)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韋庄《思帝鄉》)
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牛希濟《生查子》)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牛希濟《生查子》)
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敦煌詞)
欲他征夫早歸來,騰身卻放我向青雲里(敦煌詞)
暗裡回眸深屬意。遺雙翠。騎象背人先過水(李旬《南鄉子》)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馮延巳《鵲踏枝》)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李景《攤破浣溪沙》)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烏夜啼》)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李煜《菩薩蠻》)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李煜《臨江仙》)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夐《訴衷情》)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錢惟演《玉樓春》)
昔年多病厭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淺(錢惟演《玉樓春》)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木遮》)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范仲淹《御街行》)
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張先《天仙子》)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
明月不知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
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宋祁《玉樓春》)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蝶戀花》)
離愁漸行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歐陽修《踏莎行》)
笙歌散進遊人去,始覺春空(歐陽修《採桑子》)
聚散若匆匆,此恨無窮。
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於誰同。(歐陽修《浪淘沙》)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留春住(王觀《卜運算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
今宵剩把潁鋼照,有恐相逢似夢中(晏幾道《鷓鴣天》)
殘睡覺來人又晚,難忘,便是無情也斷腸(晏幾道《南鄉子》)
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晏幾道《生查子》)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王安國《清平樂》)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
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江城子》)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水龍吟》)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卜運算元》)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蝶戀花》)
人生彈指事成空,斷魂惆悵無尋處(李之儀《踏莎行》)
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攔住(黃庭堅《望江東》)
最關情漏聲正永,暗斷腸花影偷移(晁元禮《綠頭鴨》)
人強健,青尊素影,長願相隨(晁元禮《綠頭鴨》)
嘆好夢,一一無憑,悵掩金花坐凝目(晁元禮《雨霖鈴》)
別後厭厭,應是香肌,瘦減羅幅(晁元禮《雨霖鈴》)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秦觀《望海潮》)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秦觀《江城子》)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秦觀《滿庭芳》)
豆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秦觀《滿庭芳》)
無奈雲沉雨散。憑闌干,東風淚眼(王詵《憶故人》)
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趙令峙《清平樂》)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原上草,露初唏,舊樓新壠兩依依。空床卧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賀鑄《鷓鴣天》)
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青秋節(柳永《雨霖鈴》)
此去經年,應是良晨好景虛設。便縱有千鍾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欄橈(柳永《少年游》)
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柳永《定風波》)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柳永《蝶戀花》)
衣帶漸寬終不毀,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晁補之《鹽角兒》)
寬盡春來金縷衣,憔悴有誰知(魏夫人《武林春》)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周邦彥《滿庭芳》)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周邦彥《蘭陵王》)
故鄉遙,何日去(周邦彥《蘇幕遮》)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彥《少年游》)
大家且道,是伊模樣,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只有關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謝逸《江神子》)
萬里雲帆何時到?送孤魂,目斷青山阻。誰為我,唱金縷(葉夢得《賀新郎》)
恨君不是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是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呂本中《採桑子》)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朱淑真《謁金門》)
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卧。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朱淑真《減字木蘭花》)
嬌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台(朱淑真《清平樂》)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李清照《永遇樂》)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李清照《聲聲慢》)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萬俟詠《長相思》)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陸游《釵頭鳳》)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溢鮫綃透(陸游《釵頭鳳》)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陸游《釵頭鳳》)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陸游《卜運算元》)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運算元》)
只有夢魂能再遇,堪嗟夢不由人做(陸游)《蝶戀花》)
不怕銀鋼深秀戶,只愁風斷清衣渡(陸游《蝶戀花》)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辛棄疾《摸魚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摸魚兒》)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
舊恨春江流不盡,新恨雲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
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辛棄疾《念奴嬌》)
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辛棄疾《念奴嬌》)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辛棄疾《祝英台近》)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辛棄疾《祝英台近》)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姜夔《揚州慢》)
算空有並刀,難剪離愁千縷(姜夔《長亭怨慢》)
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姜夔《念奴嬌》)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姜夔《鷓鴣天》)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姜夔《暗香》)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姜夔《疏影》)
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史達祖《綺羅香》)
愁損翠黛雙眉,日日花闌獨憑(史達祖《雙雙燕》)
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吳文英《風入松》)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升(吳文英《風入松》)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一剪梅》)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張炎《解連環》)
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吳激《人月圓》)
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蔡松年《鷓鴣天》)
勸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謝,明年花謝,白了人頭(趙秉文《青杏兒》)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完顏壽《朝中措》)
離腸宛轉,瘦覺妝痕淺(元好問《清平樂》)
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元好問《邁陂塘》)
恨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
早是殘紅枝上少,飛絮無情,更把人相惱(段克己《蝶戀花》)
千古盈虧休問(王沂孫《眉嫵》)
對西風,誰與招魂(白樸《奪錦標》)
百年總是逢場戲,拍板門錘未易當(王惲《鷓鴣天》)
行人忍聽啼烏怨,笛里關山落葉風(仇遠《思佳客》)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薩都剌《小闌干》)
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後,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徐君寶妻《滿庭芳》)
碧雲紅雨小樓空,春光已到消魂處(張翥《踏莎行》)
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回到幽閨(劉基《眼兒媚》)
花月兩模糊,隔簾看欲無(楊基《菩薩蠻》)
酒省明月照窗紗(夏言《浣溪沙》)
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鞦韆剪剪風(楊慎《鷓鴣天》)
蘭閨人倦,多愁牽夢,難成易碎(趙南星《水龍吟》)
神魂盪漾,暗拋紅淚(趙南星《水龍吟》)
綠綺手中彈,揮弦白雪寒(陳洪綬《菩薩蠻》)
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陳子龍《點絳唇》)
玉輪碾平芳草,半面惱紅妝(陳子龍《訴衷情》)
春日釀成愁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柳如是《金明池》)
總一種凄涼,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柳如是《金明池》)
憶從前,一點東風,風隔著垂簾,眉兒愁苦(柳如是《金明池》)
聲緩緩,滴泠泠。雙眸未易扃。天下事,少年心。分明點點深(王夫之《更漏子》)
乍似榆錢飛片片,濕盡煙花,珠淚無人見。
江水添將愁更滿,茫茫直與長天遠(屈大均《鵲踏枝》)
已過清明風未轉,妾處春寒,郎處春應暖(屈大均《鵲踏枝》)
嫩綠似羅裙,寸寸銷魂。春心抽盡為王孫。不分東風吹漸老,色映黃昏(屈大均《浪淘沙》)
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夏完淳《卜運算元》)
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夏完淳《卜運算元》)
人世事,幾完缺(吳偉業《賀新郎》)
話到英雄失路,忽涼風索索(陳維崧《好事近》)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裘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
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朱彝尊《解佩令》)
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誰尋(朱彝尊《高陽台》)
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絕連珠弄(王士稹《蝶戀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吳文英《唐多令》)
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處凄涼否(顧貞觀《金縷曲》)
辛苦最憐天上月(納蘭性德《蝶戀花》)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納蘭性德《採桑子》)
風一更,雨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納蘭性德《長相思》)
雨洗秋濃人淡(厲鶚《謁金門》)
誰知千夜裡,各對一燈紅(蔣士銓《水調歌頭》)
石倘能言,也應似我,望古增嗚咽(王仁溥《念奴嬌》)
看取青青池畔,淚痕點點凝斑(張惠言《木蘭花慢》)
獨自凄涼還自遣,自製離愁(龔自珍《浪淘沙》)
湖水湖風涼不管,看汝梳頭(龔自珍《浪淘沙》)
莫更傷心,可憐秋到,無聲更苦(項鴻祚《水龍吟》)
澹澹輕煙,溶溶院落,月在梨花(顧春《早春怨》)
一片春愁,漸吹漸起,恰似春雲(蔣春霖《柳梢青》)
紅袖高樓,爭抵還鄉好(譚獻《蝶戀花》)
餞春無語,腸斷春歸路。春去能來,人去能來否(王鵬運《點絳唇》)
心事共疏檠,歌斷誰聽?墨痕和淚漬清水。
留得悲秋殘影在,分付旗亭(王鵬運《浪淘沙》)
惆悵玉簫催別意,蕙些蘭騷,未是傷心事(文廷式《蝶戀花》)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文廷式《蝶戀花》)
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文廷式《蝶戀花》)
斷盡愁腸誰會得?哀燕聲聲(王鵬運《浪淘沙》)
愁望春歸,春歸更無緒(文廷式《祝英台近》)
縱行遍天涯,夢魂慣處,就戀舊亭榭(文廷式《摸魚兒》)
斷魂還逐晚潮回,相映枝頭紅更苦(鄭文焯《玉樓春》)
燭花紅換人間世,山色青回夢里家(朱祖謀《鷓鴣天》)
搖落事,向空山,休問杜鵑(朱祖謀《聲聲慢》)
人天無地著相思(況周頤《減字浣溪沙》)
陌上摟頭,都向塵中老(王國維《蝶戀花》)
碧苔深鎖長門路,總為娥眉誤。
自來積毀骨能銷,何況真紅一點臂砂嬌(王國維《虞美人》)
從今不復夢承恩,且自簪花坐賞鏡中人(王國維《虞美人》)
當面吳娘誇善舞,可憐總被腰枝誤(王國維《蝶戀花》)
不堪重夢十年間(王國維《浣溪沙》)
悵秋風,憔悴天涯,美人芳草怨遲暮(呂碧城《綺羅香》)
啼鳥驚魂,飛花濺淚,山河愁鎖春深。
倦旅天涯,依然憔悴行吟(呂碧城《高陽台》)
地轉天旋千萬劫,人間只此一回逢。當時何似莫匆匆(呂碧城《浣溪沙》)
不遇天人不目成,藐姑相對便移情(呂碧城《浣溪沙》)
F. 著名句子經典語錄
1.第二位天使把碗倒在海里,海就變成血,好像死人的血。
——《啟示錄》
2.「我見過講壇上的拉薩魯斯·莫雷爾,」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一家賭場的老闆說,「聽他那番醒世警俗的講話,看他那副熱淚盈眶的模樣,我明知道他是個色鬼,是個拐賣黑奴的騙子,當著上帝的面都能下毒手殺人,可是我禁不住也哭了。」
3.一名恐怖分子大聲叫嚷:「別開槍!我是國際調查局的卧底!」看來他很怕那些陳舊的槍支走火。「我是全球安全局派去的卧底!」另一個恐怖分子也大叫。
然後兩人面面相覷。
4.不是列寧格勒懼怕死亡,是死亡懼怕列寧格勒。
5.雷特沃克,美國作家,擅長以黑色幽默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文字,這本書說97年他去世,97年的時候他寫了一本書,叫《時震》就是說所在世界的時空突然出了問題,所有人回到了十年前的世界重新把自己做的事情又統統做了一遍。10年後他死了。是2007年。關於時空跳躍,比如曼德拉事件,午馬事件,這個作家知道一些真相。 他又叫,庫爾特·馮。
6.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
7.巴爾沃亞站在巴拿馬地峽的高山之巔向南眺望,看到了南太平洋的廣闊水域,因此他把這片海稱為「南海」,這是太平洋最古老的稱呼。而當麥哲倫1520年穿越這片水域之時,竟然神奇地沒有遭遇惡劣的天氣和暴風,所以他們稱其為「太平洋」。
8.從前,有一個公主,喜歡聽故事,她對男人說:如果你講一個故事,我就陪你睡一覺,於是,每個男人都為她講故事,講了一千零一夜,公主夜夜春宵。
9.我們不過是一幫假裝自己有故鄉的流浪漢。
10.男人有了兵,就像女人化了妝:膽兒肥了。
11.一等人看破不說破,二等人看破就亂說,三等人自己蒙在鼓裡,嘴巴還要亂說。
12.得天下者。並不代表著,他不會失去天下。
13.成年人的絕交,都是靜悄悄的。
14.六十而已,死個錘子。
15.在吉尼斯世界紀錄評選的記載中,還有這樣一句話是評價蜜獾(平頭哥)的:"因無法正確權衡危險而導致數量局部減少"。
16.民族精神是要有,但前提是要活到下一集。
17.你永遠都是對的,但別人卻說,你什麼都沒有!
18.我能口測你的長度。你能夠找我的深度嗎?
19.煙搭橋,酒鋪路,色圖樂,財擋災,禮多後門開,欲攻城池酒為兵,道路難行錢作馬。
20.生活是一場妥協。
21.老大老二打架,死的最快的是老三。
22.成年人的世界,都是劫後餘生。
23.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24.古人九大雅事:焚香、品茗、聽雨、賞雪、候月、酌酒、蒔花、尋幽、撫琴。
25.每個人一生中,都至少應該獲得一次全場起立鼓掌的機會。
26.你沒有如期歸來,而這正是離別的意義。———北島
27.三個三原則
三分之一的產品不掙錢
三分之一的產品微利
三分之一的產品正常利潤或爆利
2.五款產品原則
1.引流款產品吸引客人到店裡
2.爆款產品讓顧客購買
3.活動款產品只用在做活動,不在店裡售買
4.形象款產品,讓顧客記住你的店
5.利潤款產品,讓你賺到錢
28.待人應如讀書,欣賞最美一面。待己應如繩索,謹記薄弱之處。
29.黑暗裡照進了一束光。那麼 這束光就有罪
30.叫花子的米,是有顆數的。
31.「我們的立場……仍然是……必須恢復1962年9月8日以前存在的位置。」
……尼赫魯
32.你必堅固,無所懼怕。你必忘記你的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過去的水一樣。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如有黑暗,仍像早晨。
33.真的要丟下一切去旅行嗎?廢話,帶上一切去旅行,那叫搬家。
34.七殺碑,燕壘生
天生萬物以養人,世人猶怨天不仁。不知蝗蠹遍天下,苦盡蒼生盡王臣。人之生矣有貴賤,貴人長為天恩眷。人生富貴總由天,草民之窮由天譴。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飄搖熒惑高。翻天覆地從今始,殺人何須惜手勞。不忠之人曰可殺!不孝之人曰可殺!不仁之人曰可殺!不義之人曰可殺!不禮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殺殺殺!我生不為逐鹿來,都門懶築黃金台。狀元百官都如狗,總是刀下觳觫材。傳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須封刀匕。山頭代天樹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
G. 三國演義著名句子
1、此名《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南華老仙對張角語
2、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語
3、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
4、吾庄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張飛對玄德、雲長語
5、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6、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許劭對曹操語
7、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關於殺伯奢一事,曹操對陳宮語
8、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對呂布的誇獎
9、豎子不足與謀!——關於殺董卓一事,曹操語
10、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操曰:吾若再生,汝之力也。
11、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呂布對允語
12、膺指融曰:此奇童也。煒曰: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融即應聲曰:如君所言,幼時必聰明者。煒等皆笑曰:此子長成,必當代之偉器也。
13、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間耳!——楊彪對朱儁語
H. 世上最有名的句子。
生活,就是面對現實微笑,就是越過障礙注視未來。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衡量善與惡。
I. 論語里有哪些著名的句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文: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譯文:孔子說:「(周君)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孔子說:「《關睢》這篇詩,快樂而不放盪,憂愁而不哀傷。」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譯文:孔子說:「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說你是明智的呢?」
J. 用詩句表達的句子各式各樣,哪些是最有名的呢
有名的詩句真是太多了,尤其是唐宋時期。給後人留下許多經典絕句。像李白杜甫之類。更有詩仙詩聖之美譽。本人覺得,詩篇中要說寫物贊景,肯定不如抒情明志來的豪邁。在此要重點說下李白此人。李白的詩句多以增友抒情。明志之作少有聽聞。有後人曾把他譽為浪漫主義詩人。而杜甫的詩句則有些則可以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樣貌,以及明志之音。所以本人來講還是喜歡杜甫多點。曾杜甫《七絕。增李白》中有句:痛飲長歌空對日,飛揚跋扈為誰雄。在筆者看來,並非是贊美李白之詞。
三、或許每個喜歡的詩句都有不同,但能傳下來的都是當時乃至後世最有名的。
其實大家都知道,著名詩句傳下來都有其道理。而無論怎樣的詩句。總有其經典所在。上述兩句只是個人比較喜歡。不代表大眾。也可以認為筆者比較喜歡杜甫這個人。而杜甫的詩句確實以反映現實和明志居多。也是自認為最有名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