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記者
① 中國的著名記者有哪些
邵飄萍(1886-1926),浙江東陽人。著名新聞工作者,是中國新聞理論的開拓者、奠基人。
范長江(1909年-1970年10月23日),原名范希天,四川內江東興區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傑出新聞家、記者,民國時期《大公報》著名通訊記者,後轉向共陣營,為抗戰做出卓越貢獻。
② 誰是近代最出名的記者
李普:原名李前管,1938年入黨並擔任長沙縣地下黨嵩北區委書記,1942年調《新華日報》社任記者,建國後一直從事文化宣傳工作,出版著作多部。
柯崗:原名張柯崗,學名張克剛,河南鞏義人。中共黨員。1937年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政治經濟系,1939年又畢業於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歷任八路軍一二九師宣傳部幹部、情報站長,晉冀魯豫中央局《人民日報》編委,新華社野戰軍記者,第二野戰軍第十二軍宣傳部副部長、新華支社社長,西南軍政委員會文教部文化處副處長,西南作家協會理事,國務院文化部劇本委員會辦公室主任。1940年開始發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戴邦,安徽天長人。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拂曉報》記者,《雪楓報》、《開封日報》、《江西日報》副社長,新華通訊社開封分社、江西分社、湖南分社、中南總分社社長。1955年後,歷任新華社國內新聞編輯部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副所長,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特邀理事,首都新聞學會、中國新聞學會聯合會副會長。著有《論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等。
黃遠生,原名為基,字遠庸,漢族,德化(今九江縣)新合鄉人。遠生是他從事新聞工作時的筆名。1885年1月15日(光緒十年陰歷十一月三十日)出生於江西德化(今九江瑞昌市)的一個書香世家。被稱為「中國第一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記者」,其「遠生通訊」更是被視為當年中國新聞界的一大品牌。從更深層的價值與更為深遠的意義來說,他又是一位新文化的先驅者。
邵飄萍,原名鏡清,後改為振青,革命烈士,中國近代新聞史上著名報人、《京報》創辦者、新聞攝影家,中國傳播馬列主義、介紹俄國十月革命先驅者之一,傑出的無產階級新聞戰士,是中國新聞理論的開拓者、奠基人,被後人譽為「新聞全才」、「亂世飄萍」、「一代報人」、「鐵肩棘手,快筆如刀」等。
范長江是我國傑出的新聞記者。他生前寫過大量的出色的新聞報道,擔任過新聞機構的領導工作,為全國的新聞事業做出很大獻。1991年,中國記協與范長江新聞獎基金會聯合設立了「范長江新聞獎」,這是表彰獎勵我國中青年新聞工作者的全國性高層次新聞獎。
穆青,祖籍河南杞縣,1921年生於安徽蚌埠。青少年時期受進步思想的影響,於1937年參加八路軍從事宣傳工作,1940年到延安,並就讀於魯迅藝術學院。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起到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當記者,開始了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新聞生涯。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成立後,他都有催人奮進的新聞力作問世。在擔任新華社社長的十餘年間,他為強化新華社的國家通訊社職能,並建成有影響的世界性通訊社,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生前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名譽主席。穆青一生撰寫和創作了大量新聞文字和攝影作品,新聞史上許多不朽的名篇都與他的名字連在一起。
林白水,我國著名報刊事業家、政論家和新聞記者。曾先後創辦十餘種報刊,是我國近代白話運動的先驅,蜚聲報界的政論家。
戈公振,我國近代著名的愛國記者中國新聞業史研究的拓荒者和我國早期新聞學教育工作者。對我國從20年代前後和30年代初的新聞事業,從理論到實踐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瞿秋白,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傑出的黨報工作的先驅。他曾編輯、主編、領導過《新社會》、《人道》、《向導》、《新青年》、《前鋒》、《熱血日報》、《布爾塞維克》、《紅旗日報》、《實話》、《紅色中華》等十幾種革命報刊。他還努力於組織新聞通訊社,並領導過中國新聞學研究會和中國左翼記者聯盟。他一生中在報刊中發表的著譯文章近600篇,約300萬字。
鄒韜奮,以他的卓越才乾和不知疲倦的奮斗精神在中國進步新聞事業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績,譜寫了中國新聞史的光輝一頁,他注意總結自己的辦報經驗,在新聞和實踐方面都提出了有價值的見解,形成了自己的新聞思想。
張季鸞,曾任《大公報》總編輯、總主筆,是一位著名的記者和報刊評論家。他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報刊的政論傳統,為推動中國資產階級報紙評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張季鸞主編的《大公報》及所寫的評論,在中國新聞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王芸生,曾任《大公報》社社長,是一個卓越的新聞工作者與受人尊敬的日本問題研究專家,領導了《大公報》香港館起義。新中國成立後,他繼續擔任《大公報》社社長,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
鄧拓,傑出的無產階級新聞工作者,長期從事黨的新聞宣傳和領導工作,擔任過《人民日報》總編輯、社長和中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一生寫過大量政論、雜文和新聞報道。他還是著名的歷史學家、雜文作家、詩人、書法家和古文物收藏鑒賞者,在哲學政治經濟學方面也有較深的造詣。
蕭乾,集編輯記者作家三位於一體,但主要以記者為主業,著有《蕭乾選集》。
彭子岡,作為早期參加革命的革命者,中國地下黨員,記者,作家,曾任《旅行家》雜志主編,著有作品選集《時代的回聲》。
浦熙修,當代知名女記者。在她的記者生涯中,尤其在解放前,她長期戰斗在國民黨黑暗統治的心臟地區,她擁護共產黨,熱愛共產黨,凡是對黨有益的事情她都盡力去做。
楊剛,當代著名女記者,記者生涯大體可分為《大公報》時期與《人民日報》時期,她的文字嫉惡如仇,大氣磅礴,被譽為「浩烈之徒」。
閻吾,新華社著名軍事記者,寫出了《徐州將軍棄城奪路逃竄》、《強渡長江情景》、《踏平怒海萬頃浪》等數百篇新聞作品,許多名篇成為人們學習新聞寫作的典範。
田流,曾任《人民日報》記者,《報告文學》主編。寫過許多有特色的通訊、特寫、報告文學。在當時產生了很大影響。
穆青,傑出記者,曾任新華社社長,被譽為「激情記者」、「激情社長」,在新聞理論與實踐上多有建樹,作品影響深遠,富有時代感。
郭超人,從新華社駐西藏的年輕記者,成長為新華社社長,著名報道《英雄登上地球之巔》,成為他登上新聞工作之巔的起點。著有《喉舌論》等,在新聞實踐和理論上都有卓越貢獻。
柏生,《人民日報》社著名女記者,著有新聞作品集《筆墨春秋三十年》,《柏生新聞作品選》,《晚晴集》,還擔任過新聞研究生和進修生的導師。
顧邁南,新華社著名女記者,圍繞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的問題連續寫了數萬字的材料,引起了黨中央的關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都親自過問,陳景潤終於翻身了。報道過許多國內外著名科學家,被譽為「科學家的代言人」。「半個新華社「,」半個科學院」。
梁衡,歷任《蒙古日報》記者、《光明日報》記者曾任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著作有新聞三部曲《沒有新聞的角落》、《新聞綠葉的脈絡》、《新聞原理的思考》,政論文集《繼承與超越》,非新聞作品集《夏感與秋思》、《只求新去處》、《名山大川感思錄》、《人傑鬼雄詠嘆調》。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散文《晉祠》、《夏感》,曾收入中學課本。
樊雲芳,《光明日報》著名女記者,先後有多篇作品被評為全國好新聞,作品長篇通訊《追求》、新聞特寫《「飛天」凌空》被高等院校選入新聞寫作教材。曾被評為全國一級優秀新聞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
莫理循(GeorgeErnestMorrison)是書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一。莫理循於1897年成為《泰晤士報》(TheTimes)首位全職駐華記者。他影響力很大,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人將他視為英國在北京的代言人。
哈里森•索爾茲伯里、約翰•里德、奧利亞娜•法拉奇、塔馬爾•斯蒂貝爾、海倫•福斯特•斯諾、奧帕拉•溫弗麗、本多勝一、伍德沃德與伯恩斯坦、莫利•塞弗與西摩•赫什、威廉倫那德勞倫斯、勞倫斯•埃德蒙•艾倫、沃爾特克朗凱特、埃德加•斯諾、愛德華•默羅、沃爾特•李普曼、威廉•霍華德•拉塞爾與羅伯特•卡帕
③ 中國的著名記者有哪些
著名記者戰地玫瑰閭丘露薇,
國際著名記者、作家愛潑斯坦,
央視著名戰地記者顧玉龍,
著名卧底記者石野,
足球之夜著名記者冉雄飛,
著名記者馬德興,
著名記者王克勤、劉暢、張麗
④ 有哪些著名記者
張泉靈、范長江、穆青、石野、閭丘露薇等。
1、張泉靈
1997年,張泉靈考入央視國際部,並任《中國報道》記者、編導、主持人,2000年,張泉靈任新版《東方時空》總主持人及《人物周刊》《焦點訪談》《新聞會客廳》欄目主持人,2010年獲得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
2、范長江
中國傑出的新聞記者,中國新聞家,社會活動家。1950年1月,范長江被任命為《人民日報》社社長。他生前寫過大量的出色的新聞報道,擔任過新聞機構的領導工作,為全國的新聞事業做出很大貢獻。
3、穆青
穆青(1921——2003),新華通訊社原社長、當代著名新聞記者穆青,新聞作品、新聞主張和新聞實踐,均為20世紀中國新聞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003年7月 由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出版的《九穆集》畫冊,收錄了穆青的11幅攝影作品。同時被收錄作品的作者還有:劉隆、米壽世、馬鼐輝、蘇俊慧、陳家才、白學義、王有才、楊玉凱。
2003年10月11日凌晨3時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4、石野
石野,1972年出生於湖北大冶農村,曾在中國海軍陸戰隊服役,後從事政法記者工作達十幾年。石野他被人稱為「打虎」記者,也是中國惟一一位從中國海軍陸戰隊走出來的政法記者。
5、閭丘露薇
1997年開始在鳳凰衛視擔任記者、主持人。1999年在浸會大學獲得傳播學碩士學位。2002年,成為惟一一位三進阿富汗的華人女記者。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成為在巴格達市區進行現場報道的惟一的華人女記者。
⑤ 世界著名的記者
世界著名的記者:
1、世界新聞最高獎普利策獎創始人:約瑟夫·普利策
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Joe" Pulitzer, 1847年4月10日-1911年10月29日)美國報刊的編輯、出版者。美國大眾報刊的標志性人物,普利策獎和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創辦人。
2、第一個職業戰地記者:威廉·拉塞爾
威廉·拉塞爾(William Howard Russell,1821年3月28日-1907年2月11日),泰晤士報記者,是第一個著名的戰地記者,新聞史學認為,他的出現,象徵著專業記者的成熟。
3、傑出的國際主義戰士:伊斯雷爾·愛潑斯坦
伊斯雷爾·愛潑斯坦(Israel Epstein,1915年4月20日-2005年5月26日),中國籍波蘭裔猶太人,中文名艾培,記者、作家。譽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傑出的國際主義戰士」。
4、越戰記錄者 著名戰地記者:愛迪·托馬斯·亞當斯
愛迪·托馬斯·亞當斯(1933.6.12—2004.9.19),一般簡稱為愛迪·亞當斯。他是美國著名攝影記者、普利策獎得主。代表作《槍斃越共》。
5、兩度普利策獎得主:華特·韓德斯曼
華特·韓德斯曼,1997年和2007年兩度普利策獎得主。
⑥ 世界著名記者的名字
http://ke..com/view/142984.html?wtp=tt
就是這位,法拉奇
關於她吸煙的部分在這里
http://..com/question/13143520.html?si=7
寫作要抽60支煙
法拉奇是一個另類的女人,她愛吸煙,愛穿長褲與男裝,她的頭腦也是男性的,思辨力與分析力一流。
她一生寫了9本書,在結束了30多年的記者生涯之後她又在曼哈頓的一套高層公寓里當起了自由撰稿人。她的第9本書《印薩安拉》是一本小說,素材是貝魯特戰場,主題是反戰、熱愛自由與生命。60多歲時,身染重病的她在美國舊金山為成千上萬的聽眾朗誦《印薩安拉》片斷時,聲音依然鏗鏘有力,極富感染力。
而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每每寫作時,為了使自己一直處於亢奮中,卡拉奇一天竟要抽60支煙!
我以前看過一本講世界著名記者的,對她印象很深刻。強大的女人啊。
⑦ 央視的著名記者都有誰
白岩松、崔永元
⑧ 中國當代有哪些著名記者
因為你要過世的,
稍微早點的有黃遠生、邵飄萍等。
稍微近點的有范長江、穆青等。
范長江
范長江是我國現代著名記者。他曾領導過新聞團體、通訊社、報社、新聞學校,為我國新聞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全國解放初期,他任新華社副總編輯、《人民日報》社社長、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等職,是新中國新聞事業創始人之一。
范長江的生活道路極其艱辛,且充滿著驚險和傳奇色彩。他年輕時受大革命影響,參加反帝愛國運動。在重慶大屠殺中,從死屍堆里爬出來,又奔向革命中心地武漢,加入賀龍的革命軍,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九·一八」事變時,范長江赴抗日運動蓬勃開展的北平求職未成,以制豆漿、送牛奶為生。後來他到熱河、察哈爾慰問前方將士,曾兩次被日軍逮捕,幾乎送命。但他愛國之心未變,終以筆桿為武器,以記者為職業赴西北考察,沒有工資,旅費自籌,生活、安全沒有保障。在通訊中,他報道了紅軍的真實情況,揭露了西北重重黑幕,從而轟動全國,一舉成名,西安事變時,周恩來稱贊他的通訊說:「我們驚異你對我們行動的研究和分析」。胡愈之贊譽他的通訊集《中國的西北角》和後來斯諾的《西行漫記》一樣,「是一部震撼全國的傑作。
范長江在采訪活動中,不畏艱險。他曾穿過罕無人跡的原始森林,夜宿野獸出現的地區,翻越空氣稀薄的雪山。在川西北,他眼見糧斷鹽缺、餓殍遍野的慘狀;目睹抗日有功的19路軍健兒,被貶到叢山峻嶺中充當內戰炮灰。為了探明日本西侵的真實情況,他化裝去居延海探訪,又騎駱駝橫穿沙漠返回歸綏,沿途風餐露宿,皮膚乾裂、潰爛。抗戰爆發後,他不顧敵機轟炸,冒著敵人炮火,采訪盧溝橋、南口、台兒庄、徐州等戰場,以最生動、深入的材料,報道讀者最關心的事件,因而他的通訊也最受讀者歡迎。
范長江以社會活動家的本領,使他的采訪活動進入較高層次。他與上自黨政首腦、將軍大員、王公貴族,下至工友店員、商人小販、黎民百姓各階層人士都能廣泛往來,有的還能深入交談。因而他的信息靈敏,渠道暢通。這使他能夠較准確地分析形勢,掌握動向。他是我國新聞工作者的楷模。
1970年10月23日,范長江被林彪、「四人幫」迫害致死。1978年12月中共中央為他平反昭雪。1988年,中國記協作出決定,設立範長江新聞獎基金會,以獎勵優秀的新聞工作者,開拓新聞事業的未來。
一代著名記者——穆 青
穆青,祖籍河南杞縣,1921年生於安徽蚌埠。青少年時期受進步思想的影響,於1937年參加八路軍從事宣傳工作,1940年到延安,並就讀於魯迅藝術學院。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起到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當記者,開始了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新聞生涯。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成立後,他都有催人奮進的新聞力作問世。在擔任新華社社長的十餘年間,他為強化新華社的國家通訊社職能,並建成有影響的世界性通訊社,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生前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名譽主席。
穆青一生撰寫和創作了大量新聞文字和攝影作品,新聞史上許多不朽的名篇都與他的名字連在一起。他采寫和參與采寫的《雁翎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為了周總理的囑托》《歷史的審判》等新聞名篇,膾炙人口,廣受贊譽,影響了中國幾代讀者。他還出版有《穆青散文選》、《新聞工作散論》、《十個共產黨員》、《彩色的世界》等文字、攝影作品集。
⑨ 世界上著名的記者都有哪些啊
國外的多些,如果可能,你可以去讀讀清華大學李斌教授的世界傳播學史,裡面有畢竟詳細的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時候好記者也是靠機遇的,比如央視的水均益,新華社的「唐老鴨」
⑩ 中外著名記者
瑪莎·葛爾宏——戰地記者,海鳴威的第三任妻子,報道過美國入侵巴拿馬事件。
喬治·伯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1948年在報道希臘政府腐敗時神秘遇害。
海倫·斯諾 埃德加·斯諾——1936年訪問陝北紅區,37年采訪毛澤東、朱德和許多中共首腦人物,1991年9月,中國作家協會和中華文學基金會授予海倫·斯諾「理解與國際友誼獎」。1996年6月,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授予她「人民友好使者」的榮譽稱號,海倫·斯諾還兩次獲得了諾貝爾獎提名。
穆青—— 原名穆亞才,「七七」事變爆發後,16歲的穆青到山西臨汾,進了八路軍學兵隊學習,後留師部宣傳做宣傳工作。1942年,穆青發表了新聞報道《我看見了戰士的文化學習》。通過描寫戰士們在戰斗勞動生產之餘,抓緊點滴時間進行文化學習的事跡,反映了戰士們的精神世界和革命志向。1942年9、10月間,穆青發現了第一篇出色的人物通訊《人們在談說著趙占魁》,再現了陝甘寧邊區工業勞動模範趙占魁的風采。1944年9月,他發表了《本市白家牆楊漢珠傷害人命,判除有期徒刑;常志勝迷信巫神,弄得家破人亡》。1946年1月,穆青接受了采寫東北抗日聯軍歷史的任務,寫了《東北抗日聯軍史略》。通過豐富的資料、確鑿的事實,再現了將士們在白山黑水之間14年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1949年3月,穆青隨軍南下,寫出了《飛馳在南線的汽車兵團》、《穿過大別山麓》、《良田鎮的無名女英雄》、《狂歡之夜》、《十里長鞭》、《熱情澎湃的長沙城》、《白匪主力潰滅的狼狽相》等多篇戰地通訊,真實地記錄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勝利的足跡。在土改中寫了《因為分配了土地》、《搶財神》、《誰養黃牛誰發財》等新聞作品。他的新聞通訊報道濃縮了偉大時代,多角度、多側面、全方位地敘寫了時代激流,因而讀來引人入勝。 解放後,穆青又寫了不少作品如《管得寬》、《一厘錢精神》、《九龍江上抗天歌》、《馴水記》等等。1986年,國家創辦中國新聞學院,穆青兼任新聞學院院長。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並沒有放棄寫作,如新聞作品《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為了周總理的囑托》、《一篇沒有寫完的報道》等,充滿了藝術命力和感染力。 穆青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新聞記者,曾任新華社社長。從事新聞工作50多年,他勤學苦練,不懈進取,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寫了多篇在我國新聞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聞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