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著名建築
⑴ 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築物是哪幾個
世界最大宮殿——故宮,又名紫禁城,位於老北京城的中軸線上,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室。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共有殿宇9999間半,是世界最大的宮殿,也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1)中國古代著名建築擴展閱讀:
中國古建築從總體上說是以木結構為主,以磚,瓦,石為輔發展起來的。從建築外觀上看,每個建築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為屋頂,下為基座,中間為柱子,門窗和牆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還有一種由木塊縱橫穿插,層層疊疊組合成的構件叫做斗拱。
這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建築所特有的構件。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內的梁與天花板,又儼然具有較強的裝飾效果。斗拱這個詞在談論中國古建築中不可不提,由於它在歷代建築中的做法極富變化,因而成為古建築鑒定的最主要依據。
⑵ 中國古代比較著名的木結構建築有那些
1、唐代忻州南禪寺
南禪寺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西南的陽白鄉李家莊附近的陽白溝小銀河的北岸,距東冶鎮35公里。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佔地面積3078平方米。
寺內主要建設有山門(觀音殿)。東西配殿(菩薩殿和龍王殿)和大殿。組成一個四全院式的建設。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殿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結構建築,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稱唐代雕塑藝術的珍品,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藝術價值。
2、唐代五台山佛光寺
中國唐代佛殿及北魏至清代佛教建築。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城東北30公里佛光山中。寺東南北三面環山。寺宇因地勢建造,高低層疊,坐東向西。
寺內唐代木構大殿、彩塑、壁畫、墨書題記、金建文殊殿、魏唐墓塔、唐石經幢等,都是具有高度歷史、藝術價值的珍貴文物。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佛光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隋唐之際,已是五台山名剎,寺名屢見於傳記。見於敦煌壁畫上的唐中葉繪制的五台山圖,佛光寺就居顯要地位。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滅法,寺內除幾座墓塔外,其餘全部被毀。宣宗復法,大中十一年(857)京都女弟子寧公遇和高僧願誠主持重建。
現存東大殿及殿內彩塑、壁畫等,即是這次重建後的遺物。金代於寺內前院兩側建文殊、普賢二殿。元代補修殿頂,添配脊獸。
明清重建天王殿、伽蘭殿、香風花雨樓、關帝殿、萬善堂等;清末普賢殿焚毀;民國初年增築窯洞和南北廂房,始成今日規模。
3、遼代薊縣獨樂寺
獨樂寺,又稱大佛寺,位於中國天津市薊州區,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建築之一。獨樂寺雖為千年名剎,而寺史則殊渺茫,其緣始無可考。
寺廟歷史最早可追至貞觀十年(公元636年)。獨樂寺佔地總面積1.6萬平方米,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四間,上下為兩層,中間設平座暗層,通高23米。
寺內現存最古老的兩座建築物山門和觀音閣,皆遼聖宗統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民國十九年(1930年),獨樂寺因相繼被日本學者關野貞以及中國學者梁思成調查並公布而聞名海內外。
獨樂寺為國家AAAA景區、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的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4、遼代華嚴寺
華嚴寺始建於遼重熙七年(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取「慈悲之華,必結庄嚴之果」的大乘教義而命名。清寧八年(1062年)建華嚴寺,奉安諸帝石像、銅像。
遼末因為戰爭,寺院局部建築被毀,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修。遼、金兩代,平城(今大同)都是當時的別都,該寺受到皇室的重視。
遼保大二年(1122年),寺內部分建築毀於兵火,後重建,至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通悟法師等重建大殿、觀音閣、山門、鍾樓等殿堂。
後省學、慈慧法師又廣植花木,徵集藏經,使華嚴寺得到恢復,但規模已遜於遼代。金大定六年(1166年),金世宗曾到此巡視。
元朝武宗至大年間(1308一1311年),慧明法師主持重修,大殿、方丈、廚房、堂寮都修繕一新,並新建浴室、葯房及房屋數百間。元末戰亂,華嚴寺遭到嚴重破壞。
明初,寺院被沒收為官產。明宣德(1426一1435年)、景泰(1450一1456年)年間,又重新作為佛教寺廟並予以重修。明中葉以後,華嚴寺分為上、下二寺。
清初順治五年(1648年),華嚴寺又遭戰火,只有大雄寶殿和薄迦教藏殿倖存。清朝時,其餘殿堂又陸續予以重修,但規模和結構都不如前朝了。清朝末年,華嚴寺千瘡百孔,一片荒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佛教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多次撥款維修華嚴寺。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上、下華嚴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應縣木塔
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
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也是唯一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木塔位於寺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與大殿之間,屬於「前塔後殿」的布局。
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層立面重檐,以上各層均為單檐,共五層六檐,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
因底層為重檐並有迴廊,古塔的外觀為六層屋檐。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梁式木架。
有人計算,整個木塔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整體比例適當,建築宏偉,藝術精巧,外形穩重庄嚴。
⑶ 中國古代著名建築遺址
1、兵馬俑
位於西安市臨潼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博物館位於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
秦兵馬俑以其巨大的規模,威武的場面,和高超的科學、藝術水平,使得觀眾驚嘆不已,是一個世界都為之震驚的發現。
2、故宮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群。
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3、拉薩布達拉宮
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紅山上的布達拉宮,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
整座宮殿依山而建,氣勢宏偉,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宮內收藏了無數珍寶,堪稱一座藝術的殿堂。它是西藏地區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築群,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宮殿。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型古代宮殿。
4、長城
有2000多年歷史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世界奇跡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艱巨工程與防患意義。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力量與智慧的結晶。
5、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指的是孔府、孔廟和孔林。山東的曲阜是孔子的故鄉,儒家文化也是在這里誕生的。儒學至今影響著中國的思想,因此曲阜無疑就是誕生這一文化的「聖城」。
曲阜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無論是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文化中都佔有顯著的地位,被世人尊崇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
6、華清池
位於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的華清池,又叫華清宮。南依驪山,北臨渭水,以溫泉湯池著稱。這塊風水寶地被歷來統治者作為游宴享樂的行宮。
6000年的溫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園林建築史,鑄就了這座旅遊風景名勝。而今皇室繁華不再,遊人仍然可以在這里洗溫泉澡,講述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7、三星堆
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的三星堆,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作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千年的歷史的三星堆,出土了寶貴的文物,在中國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
8、都江堰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的都江堰,既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自然遺產。都江堰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
9、西安碑林
西安市南城牆魁星樓下的碑林,因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該博物館在孔廟舊址上擴建,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
館區佔地面積31900平方米,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書法四部分組成,設七個陳列室、六條游廊和一個碑亭,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
10、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位於西安市中心,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設而成。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
從明洪武始建至今,城牆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是中世紀後期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是中國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⑷ 中國古代出名建築有哪些
⒈有巢氏——中國第一名建築師與他的「原始屋」
知識鏈接 人類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房屋
議論一 「中國為什麼沒有金字塔」及木、石之爭
⒉周公、彌牟——中國第一對都城規劃師與建造師搭檔
知識鏈接 西方第一位官方建築師——伊姆霍特普
⒊魯班——中國民間匠師(建築師)的總代表
知識鏈接 西方建築師始祖——代達羅斯
⒋秦始皇、蒙恬——中央集權國家建築文化的開創者
知識鏈接 路易十四的「太陽王」宮殿
⒌蕭何、楊城延、劉徹——西漢建築風格的奠基者
知識鏈接 羅馬帝國的公共建築
哈德良別墅
6.曹操、拓跋(元)宏、穆亮、李沖
——曹魏鄴城和北魏洛陽城的規劃(建造)者
知識鏈接 君土坦丁堡的規劃與建設
⒎綦母懷文、郭安興——中國佛塔建造技術的先驅者
⒏劉伶、陶淵明——魏晉文人對建築的影響
⒐宇文愷——中國第一次「文藝復興」的建築師
⒑閻立德、梁孝仁——唐代「豪勁」風格的興起及其衰落
⒒王維、白居易——唐代文人以及民間匠師的建築功績
⒓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與北宋汴京
⒔王禹偁、蘇軾、蘇舜欽——北宋文人建築師和民間匠師
⒕喻皓、李誡——宋代兩位傑出的建築理論家
⒖遼代無名匠人存世的著名建築
⒗朱熹、張浩、賀承珍——新「三國」(南宋、金、西夏)建築師的創造
⒘劉秉忠、郭守敬、也墨迭兒——生態城市元大都的規劃師和建築師
⒙阿尼哥、張留孫、阿老丁——元代「跨文化」建築的締造者
⒚朱棣、蒯祥、吳中、阮安——明都城和宮殿的建造師
⒛三羅喇嘛、班丹藏布、郭瑾——明代「御敕」宗教建築
21.盧溶、計成、張漣——明代民宅和私家園林的設計師
22.梁九、雷發達(樣式雷)——為清廷服務的職業建築師
23.李漁、戈裕良、姚承祖、黎巨川——清代的民間建築師與園林師
⑸ 在中國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建築
1.阿房宮、未央宮、大明宮、紫禁城
2.東方三大殿指: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曲阜孔廟的大成殿;泰山岱廟的天貺殿
3.四大名樓:岳陽樓(湖南嶽陽)、滕王閣(江西南昌)、黃鶴樓(湖北武漢)、鸛雀樓(山西永濟)
4.四大名亭: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湖南長沙的愛晚亭和杭州西湖的湖心亭
5.懸空寺、應縣木塔、武當山的紫霄大殿、虎丘、大雁塔、小雁塔、雷峰塔、琉璃塔
6.中國四大名園為北京頤和園、河北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留園;另有江南四大名園和蘇州四大名園的提法。江南四大名園包括南京瞻園、蘇州留園、拙政園、無錫寄暢園。蘇州四大名園為:建於宋代的滄浪亭、建於元代的獅子林、建於明代的拙政園,建於清代的留園
⑹ 中國古代建築有哪些 十大古代建築排行
1、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故宮
2、世界屋脊的明珠——布達拉宮
3、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版頤和園
4、道教宮殿式建權築——永樂宮
5、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秦始皇陵
6、唐陵中的傑作——乾陵
7、天下第一橋——趙州橋
8、天下絕景——黃鶴樓
9、江南名樓——岳陽樓
10、中國第一塔——嵩岳寺塔
另外還有:
中國古建築第一國寶:五台山佛光寺
年代最久水利工程:都江堰
大型寺廟建築典範:曲阜孔廟
平遙古城
寧波天一閣
恆山懸空寺
洛陽白馬寺
拉薩大昭寺
武當山古建築群
杭州六和塔
等等等等很多, 都是咱們老祖宗留下來魁寶。
⑺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建築師
1、魯班
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裏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2、宇文愷
宇文愷(555年~612年)宇文愷,姓宇文,名愷,字安樂,祖上是鮮卑人。朔方夏州(治所在今陝西靖邊縣境內),後徒居長安。出生於長安城(今西安市西北部)。出身於武將功臣世家。宇文愷是中國隋代著名的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大師。
3、李春
隋代造橋匠師。李春是隋代的壹位普通工匠,由於史書缺乏記載,他的生平、籍貫及生卒年月已無法得知。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初(595~605)建造趙州橋(安濟橋)。李春是我國隋代著名的橋梁工匠,他建造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
4、李誡
李誡(公元?—1110年)字明仲,鄭州管城(今河南新鄭)人。北宋著名土木建築師。很早就做了曹州濟陰縣縣尉。哲宗元右七年(1092年)被調到東京任將作監主薄。營建了不少宮廷建築。精巧華麗者如五王邸、朱雀門、太廟等。
5、張志純
張志純(公元1220—1316年) ,字布山,號天倪子,又號布金山人,有張煉師之稱。泰安州埠上保(今肥城市張家安村)人。元代著名道人。張志純 ,山河自然風光之中最成功的建築傑作之壹是泰山南天門。南天門也是這位學醫出身的全真教道士最出名的作品。
⑻ 中國著名的古建築有哪些
長城: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
⑼ 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建築是
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建築是避暑山莊(河北省承德市),曲阜三孔(山東曲阜)、故宮(北京)、岱廟(山東泰安),四大古建築群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
一、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the Mountain Resort)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建造於18世紀初,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
二、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歷代宮殿都「象天立宮」以表示君權「受命於天」。由於君為天子,天子的宮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宮」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宮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歷經明清兩個朝代24個皇帝。
三、山東曲阜三孔
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於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格而建,是我國古建築之一,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四、山東泰安岱廟
岱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稱東岳廟或泰山廟。位於泰安市區北,泰山南麓。其南北長406米,東西寬237米,總面積9.6萬平方米,是泰山最大、最 完整的古建築群,為道教神府,是歷代帝 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把泰山神的地方。
(9)中國古代著名建築擴展閱讀:
建築特色
故宮規模宏大,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間,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為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故宮有一條貫穿宮城南北的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上,按照「前朝後寢」的古制,布置著帝王發號施令,象徵政權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後居住的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在其內廷部分(乾清門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條以太上皇居住的宮殿—寧壽宮,和以太妃居住的宮殿—慈壽宮為中心的次要軸線,這兩條次要軸線又和外朝以太和門為中興,與左邊的文華殿,右邊的武英殿相呼應。
兩條次要軸線和中央軸線之間,有齋宮及養心殿,其後即為嬪妃妃居住的東西六宮。出於防禦的需要,這些宮殿建築的外圍築有高達10米的宮牆,四角有角樓,外有護城河。
⑽ 中國古代建築有哪些
北京故宮、天壇、頤和園、圓明園、大雁塔、小雁塔、河南少林寺、南京明孝版陵、武漢黃鶴樓、權長城、盧溝橋、趙州橋、承德避暑山莊、杭州凈慈寺、揚州個園、徽州民居、紹興沈園、南京江寧織造府、南京棲霞寺、鎮江金山寺、鎮江芙蓉樓、洛陽白馬寺、正定大佛寺、曲阜孔府、曲阜孔廟、徐州燕子樓、湖南嶽陽樓、昆明大觀樓、蘇州園林等
拓展資料:
想要去這些古代建築地旅遊可以選擇在淡季出行,淡季不僅人比較少,而且門票和吃住的價格相對來說也會更加便宜
如果想要了解這些古代建築,可以在售票處租一台講解儀,這樣自己可以隨意玩,也有人會為你講解,同時還不用花大價錢請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