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

發布時間: 2020-11-26 00:09:37

Ⅰ 明末清初先進的思想家指誰

黃宗羲 生平
黃宗羲(1610~1695) 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學家。字太沖,號梨洲,又號南雷。餘姚內(今屬浙江)人。父黃容尊素,東林黨中重要人物,因揭露魏忠賢罪惡,為閹黨誣陷,冤死獄中。黃宗羲深受家庭影響,重氣節,輕生死,嚴操守,辨是非,磨礪風節,疾惡如仇;反對宦官和權貴,成為東林子弟的著名領袖。清兵南下,黃宗羲組織同志,起兵抗擊,不利,走入四明山,結寨自固,又依魯王於海上。抗清斗爭失敗後,從事著述。他堅決反對明末空洞浮泛的學風,倡言治史,開浙東研史之風,為清代史家之開山祖。史學之外,對經學、天文、歷算、數學、音律諸學都有很深造詣。清廷多次企圖羅致他,威逼利誘,終不為所動,堅不赴征,表現了堅定的民族氣節。他為保存史料而編選的《明文海》,600卷,未及刊行。

Ⅱ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 1、背景:明末清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劇烈動盪的時期。當時,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封建社會的危機日益加深,資本主義萌芽在某些地區出現並得到緩慢發展,自然科學也有了一定發展,在此形勢下,涌現了一批進步思想家。士大夫面對危機,尋求改革方案; 提倡以史為鑒,提倡研究與結合現實,形成經世致用的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他們有著早年參加抗清斗爭、後來隱居著書立說的類似經歷。 2.經世致用的主要思想: 何謂「經世致用」——中國宋代後逐漸形成的一種提倡研究當前社會政治、經濟等實際問題,要求經書研究與當時社會的迫切問題聯系起來,並從中提出解決重大問題方案的治學方法。又稱經世致用之學。其特點是以史為鑒,學術研究和現實結合,解釋古代典籍為手段,從中發揮自己的社會政治見解,並用於社會改革。 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進步思想主張有:一、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獨裁,提倡「人民為主」。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專制,強調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標准應當是看廣大百姓快樂與否。顧炎武也激烈反對君主專制,主張限制君權,提出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認為,保衛一家一姓的國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衛天下是所有人的事,這段話後來被後人提煉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鼓勵人民關心國家大事。王夫之認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應當是從事農業的老百姓都有份。二、經濟上,重視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強調經世致用。黃宗羲駁斥輕視工商業的傳統思想,指出工商業和農業一樣,都是「民生之本」,應該受到保護。顧炎武、王夫之主張文人多研究一些有關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反對空談。三、思想上,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築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黃宗羲批判舊儒學的「君為臣綱」的思想,繼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新思想命題。顧炎武批判道學脫離實際的學風,主張發揮孔子的「博學於文,行已有恥」的積極思想,提倡走出門戶,到實踐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學先前宣揚的「天命論」和「生知論」,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義體系。 3.影響:生活在明清之際的三大思想家,他們繼承了晚明進步的思想傳統,反對民族壓迫和封建專制主義,重視手工業、商業,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築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這些主張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 思考:為何中國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沒有形成像西歐啟蒙運動波瀾壯闊的景象? 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較為脆弱,食早期民主思想的產生、發展缺乏強有力的物質基礎。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和影響。高度強化的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壓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體系。

Ⅲ 顧炎武是明清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嗎

顧炎武是明清著名的思想家之一。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版是清初三大思想權家。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和語言學家。
顧炎武(1613—1682)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名炎武,江蘇崑山人,尊稱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被稱作是清朝「開國儒師」、「清學開山」始祖。曾參加抗清斗爭,後來致力於學術研究。晚年側重經學的考證,考訂古音,分古韻為10部。著有《日知錄》、《肇域志》、《音學五書》等。

Ⅳ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對當時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如題

他們繼承了晚明進步的思想傳統,在對傳統儒學的批判繼承中促使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構築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不僅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而且具有了向近代轉化的意味。
我們不能因為看到他們的新思想和對維護封建統治的宋明理學的批判,而將他們劃出儒家思想的行列之外,在他們的思想里,我們能夠看到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蹤影~

Ⅳ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有什麼共同之處

1、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獨裁,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專制,強調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標准應當是看廣大百姓快樂與否。

2、經濟上,重視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強調經世致用,駁斥輕視工商業的傳統思想,指出工商業和農業一樣,都是「民生之本」,應該受到保護。

3、思想上,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築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批判舊儒學的「君為臣綱」的思想,繼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5)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擴展閱讀:

明清時期,封建社會進入後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表明了舊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會因素的產生,江南一帶的工商業者已經有相當的經濟實力,成為社會上不可忽視的力量。

表現在思想領域就是反思傳統儒家思想、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思潮的涌現。這股文化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李贄、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這些思想觀念從而體現了時代要求。

明末清初,是理學發展的最後一個時期,即自我批判時期。當時,出現了很多重要思想家,他們既學習理學,又對其進行批判。

總之,這些儒家思想進步人士共同推動機中國傳統文化的進步,對近代儒家文化產品積極影響。

Ⅵ 列舉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並簡述其主要主張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同特點是——1、反對君主專制獨裁,主張「人民為主」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3、反對重農抑商4、主張經世致用 顧炎武(1613—1682),字寧人,世稱亭林先生,江蘇崑山人,與王夫之、黃宗羲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其著作宏富,思想博大精深,總結和發展了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在我國學術界有很深的影響。黃宗羲:浙江省餘姚人,明清之際傑出思想家、史學家,著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顧炎武,原名絳,清兵攻破南京後更名炎武,因逃避迫害,也曾化名蔣山佣,字寧人,號亭林,學者多尊稱為亭林先生,江蘇崑山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卒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提起顧炎武,人們自然會聯想到他的名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思想不知激厲了多少愛國有識之士,為了國家的前途,民族的發展,奔走呼號,奮斗不息。

Ⅶ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說:「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於成之

(1)焚書坑儒;秦始皇(羸政)。
(2)八股取土;目的是為了選拔能聽命於皇帝的昔吏。
(3)都是為了加強對人民的思想控制,都束縛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Ⅷ 以上史料反映了明末清初三位進步思想家的共同觀點有哪些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同特點是——
1、反對君主專制獨裁,主張「人民為主」
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反對重農抑商
4、主張經世致用
顧炎武(1613—1682),字寧人,世稱亭林先生,江蘇崑山人,與王夫之、黃宗羲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王夫之,其著作宏富,思想博大精深,總結和發展了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在我國學術界有很深的影響.
黃宗羲:浙江省餘姚人,明清之際傑出思想家、史學家,著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
顧炎武,原名絳,清兵攻破南京後更名炎武,因逃避迫害,也曾化名蔣山佣,字寧人,號亭林,學者多尊稱為亭林先生,江蘇崑山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卒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提起顧炎武,人們自然會聯想到他的名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思想不知激厲了多少愛國有識之士,為了國家的前途,民族的發展,奔走呼號,奮斗不息.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