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知名畫
『壹』 清朝的有名畫家都有誰
清朝著名的山水畫家有四王四僧。
四王分別是: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他們受皇室扶植,是清初朝野共賞的畫界正統派。四王強調謹守歷代大家筆墨之法,所作多注仿某某筆法。章法也基本墨守陳規。雖然偶有寫真山水,筆法上卻也題上某某章法或筆法,以此表明正宗。
四僧分別是:漸江、髡殘、八大、石濤。其中八大先出家為僧,後因參加反清暴動未遂而無法繼續為僧,改為信道,故三僧加一道(八大山人),亦有戲稱為三個半和尚的。四僧都擅於山水畫,創作中強調直抒胸臆,反對食古不化,藝術上不為舊法所囿,筆法墨法借有所創新,對後人山水畫創作提供了借鑒之路。而八大山人的大寫意花鳥,更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花鳥畫家,至今仍發揮著極大的啟迪和借鑒作用。
揚州八怪基本為花鳥畫家,與本題靠不上。另外,將他們與國外「印象派」和「野獸派」遭遇相比實在沒有可比性,根本是不同美學基礎和觀點。另外,揚州八怪的「怪」並未離開筆墨基礎,也仍然堅持了中國繪畫的美學基礎。這一點恐怕不懂國畫筆墨者從未想到或實在想不到。
另外,把四王比喻為現今行畫也為不妥。所謂行畫,指的是缺乏筆墨功力只得依葫蘆畫瓢。而四王的筆墨功夫遠非一般人可以企及,否則不會贏得朝野贊譽為正宗。真正開始貶低四王也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後,由學習了西畫回國的畫家開始。實際上,對四王應該如何看待,至今仍是值得商榷探討的問題。
『貳』 清朝宮廷十大頂級畫家徐揚的作品有哪些
徐揚,字雲亭,江抄蘇蘇州襲人,生卒年不詳。工繪事,擅長人物、界畫、花鳥草蟲。畫梅既蒼勁又秀雅。乾隆十六年(1751)弘歷南巡至蘇州,進畫,得以供奉內廷。受艾啟蒙、賀清泰影響,寫實功力益深。他於乾隆二十四年畫出了《盛世滋生圖》(姑蘇繁華圖)卷,是研究230年前「乾隆盛世」形象資料,具有極大歷史價值。後又畫出了著名巨作《乾隆南巡圖》(共十二卷)等歷史畫卷。另有傳世作品京師生春詩意、王羲之寫經換鵝圖等。
『叄』 清代有哪些比較出名的書畫家及其代表作
鄭燮,就是鄭板橋,"揚州八怪"之一.
他是中國清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生於1693年,卒於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其詩、書、畫世稱「三絕」,畫擅蘭竹。
板橋先世,三代都是讀書人,曾祖新萬,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廩(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於興化城東門古板橋。4歲,母汪夫人去世;5歲父繼聚郝夫人。14歲繼母郝夫人卒。少時讀書真州毛家橋約於是年前後,20歲從興化前輩陸種園先生寫詞。23歲與周邑人徐氏成婚,24歲中秀才,26歲開始教館。30歲父鄭立庵卒,31歲約於本年賣畫揚州,陸續約十年時間。其子亦約於本年夭折。39歲1731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40歲,1732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參加鄉試,中舉人,作《得南闈捷音》,43歲二月,揚州北郊與饒五姑娘定情,題《西江月》一闕。
44歲,1736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應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45歲,乳母費氏卒,復得程羽宸資助,納饒氏。50歲,1742壬戌,乾隆七年,春為范縣縣令,兼暑朝城縣。52歲妾饒氏生子。54歲由范縣改任濰縣,連任七年。60歲年底,卸去縣官職務。
63歲與李禪、李方膺合作《三友圖》。
73歲4月作《竹石圖》,5月3日作《修竹新篁圖》。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於興化城內升仙盪畔擁綠園中,身後無子,以鄭墨之子鄭田過繼,葬子城東之管阮庄(今大垛鎮管阮村)。
板橋《閑居》雲:「荊妻拭硯磨新墨,弱女持箋學楷書」。傳說板橋學書,夜間誤以指在徐氏體膚上畢恭畢敬練習,徐氏雲:「人各有體」。這句話觸動了板橋,於是從古人的書體中學一半,撇一半,創立了「六分半書」。
『肆』 清代著名畫家代表作
中國清代畫家
邊壽民 程遂 程正揆 戴 熙 樊 圻
費丹旭 改琦 高岑 高鳳翰 高其佩
高翔 龔賢 弘仁 胡造 華岩
黃鼎 黃慎 蔣廷錫 焦秉貞 金農
金廷標 巢髡殘 朗世寧 冷枚
李方膺 李蟮 陸恢 羅牧 羅聘
馬元馭 梅清 閔貞 蒲華 錢杜
任熊 任薰 任頤 沈銓 石濤
湯貽汾 丁觀鵬 王鐸 王輝 王鑒
王時敏 汪士慎 王武 王原祁 吳昌碩
吳宏 吳歷 吳石仙 奚岡 謝蓀
虛谷 楊晉 葉欣 禹之鼎 袁江
袁耀 惲格 查士標 張殷 張宗蒼
趙子謙 鄭板橋 鄒一桂 鄒哲 朱耷
『伍』 清朝名人書畫有哪些
1、王清任,清代醫學家(1768-1831年)。字勛臣,直隸玉田(今屬河北)人,邑武庠生,又納粟得千總職。
年青時即精心學醫,並於北京開一葯鋪行醫,醫術精深,頗噪於一時。因其精究岐黃,於古書中對人體構造與實際情況不符,頗有微詞,並敢於提出修正批評,其革新精神甚得好評。
嘗謂「著書不明臟腑,豈非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盲子夜行」,故精心觀察人體之構造,並繪制圖形,糾正前人錯誤,寫成《醫林改錯》。
王清任是中國清代的一位注重實踐的醫學家,他對祖國醫學中的氣血理論作出了新的發揮,特別是在活血化瘀治則方面有獨特的貢獻。他創立了很多活血逐瘀方劑,注重分辯瘀血的不同部位而分別給予針對性治療,他的方劑一直在中醫界受到重視,並廣泛應用於臨床,經臨床實踐驗證,療效可靠。
活血化瘀法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的一份重要遺產,從秦漢以來,活血化瘀法不斷充實完善,而以清代王清任的學術成就尤為引人注目。他的學術思想不僅對中醫內外婦兒各科作出了貢獻,而且對針灸臨床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針灸臨床應用活血化瘀治則,最常用的操作手法就是刺血療法。用三棱針刺血,或用梅花針叩刺出血,或叩刺出血後再拔上火罐以增加出血量。刺後可直接祛除血脈的瘀阻、排除瘀血,疏通經絡。
監床上凡是經絡中氣血壅滯不通,瘀血形成,或久病入絡等症皆可用此法治之,臨床應用范圍頗廣,辯證准確,手法適當則多獲著效。
2、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漢族,字眷誠,號達朝。祖籍徽州婺源,生於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故居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
12歲留學美國,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 ,主修鐵路工程。他是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 ,被譽為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其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創設「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在籌劃修建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醴、新易、潮汕、粵漢等鐵路中,成績斐然。著有《鐵路名詞表》《京張鐵路工程紀略》等。
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學鄺孫謀的推薦,到中國鐵路公司任工程
『陸』 清朝有名畫家有哪些
鄭板橋
『柒』 清代著名畫家四僧是誰
清朝四僧畫家分別是:原濟(又名石濤)、朱耷(別號八大山人)、髡(kūn)殘和漸江。
1、石濤
石濤,清初畫家,原姓朱,名若極。後隱蔽為僧,法名原濟,號石濤,又號苦瓜和尚。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寫《石濤畫語錄》,又名《苦瓜和尚畫語錄》。
2、八大山人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本是皇家世孫。明亡後削發為僧,成了亡命之徒,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後,他選擇背過身去,與世隔絕,在創作中安放自己孤獨的靈魂。
3、髡殘
本姓劉,幼年喪母,遂出家為僧。法名髡殘,字石溪,一字介丘,號白禿,一號殘道者、電住道人、石道人。存世作品有《層岩疊壑圖》《臥遊圖》《蒼翠凌天圖》《清髠殘江上垂釣圖》等。
4、漸江
明亡後於福建武夷山出家為僧,字漸江,號梅花古衲。尤好繪黃山松石,為新安畫派創始人,和查士標、孫逸、汪之瑞等四人並稱新安四大家。存世作品有《枯槎短荻圖》《西岩松雪圖》《黃海松石圖》等。
(7)清朝知名畫擴展閱讀
一、背景
當時北方清廷奉「四王」畫格為正統,江南地區卻出現一批富於個性的畫家,他們與北方宮廷「四王」崇尚摹古的畫風有很大出入,「四僧」乃當中代表。他們出家為僧,多抱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其中石濤、八大山人更為明宗室後裔。
二、藝術特色
四僧借畫抒發身世之感和抑鬱之氣,寄託對故國山川之情。四人都擅長山水畫,各有風格:石濤奇肆超逸;八大山人簡略精練;髡殘蒼左淳雅;弘仁高簡幽疏。
他們雖風格各異,但都竭力發揮其創造性,沖破當時畫壇摹古的樊籬,振興了畫壇,對後世的「揚州八怪」有較大的影響,直到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畫家。
『捌』 清朝前十大畫家的名稱
、顧愷之:顧愷之是對中國畫發展保持影響的第一位畫家,他不僅創造了人物畫的基本模式,留下了最早的山水手稿《畫雲台山記》,而且提出如「傳神論」這樣可以堅守千年的繪畫原則。不苛刻地說,在現代美術教育進入中國以前,顧愷之的繪畫理念仍然是大部分中國畫家所共同遵守的准則。
2、吳道子:被尊稱為「畫聖」的人,非天縱奇才不能獲如此殊榮,吳道子也確實厲害,他的許多發明創造是中國畫歷史中的最亮點,諸如高度的寫實技巧、筆法的解放、山水畫的正式確立等等,皆是肇始於吳道子。吳道子對中國繪畫的貢獻是劃時代的,如果沒有他,中國畫的發展不會如現在我們所見,歷史將會改弦易轍。
3、王維:外國的研究者總是懷疑王維繪畫的真實性,但是中國人一直以來都認為他是詩畫結合的鼻祖。雖然王維畫跡已經是杳無蹤跡了,但是他的詩仍然在,中國人讀他的詩,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想像那種只可能屬於中國人的美妙境地。中國人不會懷疑王維,就像不會懷疑自己文化的靈魂一樣。
4、荊浩:現在人可以隨意用程式在畫室里做「造山運動」,但千萬別忘了前人的偉大創造,是他們讓繪畫——這個巨大的困難——變得相對地容易,荊浩就是這樣偉大的畫家。荊浩創造了全景山水的基本模式,這個創造為中國人表現自己崇高理想,提供了一個確實可行的路徑。
5、李唐:李唐在八十歲的時候,仍然在杭州擺地攤,誰都可以想像他的內心一定充滿矛盾,但是生命的動盪沒有影響畫家對藝術品質的要求,他的作品精緻華麗又大氣磅礴,雖然意氣始然卻又堅持理性。後人如果憑借筆墨揮灑情緒,仍然可以借鑒李唐,他的創造是放縱和節制結合的完美典範。
6、趙孟頫:趙孟頫對中國藝術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一個字——雅。他創造了中國書畫的雅文化。讀趙孟頫的作品,就是品一杯香茗,聽一段絲竹,享受一種心靈安靜的狀態。趙孟頫的影響力如此之大,以至於在他之後,南方的娟秀文化漸漸成為中國畫家心目中的文化主流。
7、倪瓚:倪瓚自古是「逸品」的代表,「逸」是逃跑的兔子,倪瓚就是一隻逃跑的兔子。他之所以成為中國畫家一個極端的榜樣,是因為他的生活軌跡,成為後來所有「有志之士」的模仿對象,他們在逃避世俗世界的時候,仍然可以在精神上嚮往倪上人的出塵境界。他的繪畫理想,或者說人性的光芒,成為中國文人的精神彼岸。
8、董其昌:董其昌的魅力,不單在他書畫的美輪美奐、「南北宗」理論的巨大影響,還在於他的為人處世,雖經歷政治風浪無數,仍坐滿三朝,雖仕途險惡,卻成就一份書畫大事業,他的人格魅力是歷史中罕有的。如果橫向品評,董其昌的綜合素質無人可比,他是一位可以被多方位挖掘的偉大人物。
9、八大山人:八大山人證明了一個道理,就是繪畫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許多在常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八大山人的筆下得以實現。八大山人的繪畫給人的感覺是如釋重負後的意猶未盡,是給人思考而不僅僅限於觀看的,他的作品代表著中國畫的真諦。
10、石濤:中國畫發展到石濤,已經到了變幻無窮的境地,但他的理論更好,他的《苦瓜和尚畫語錄》可以說是中國繪畫理論登峰造極之作,石濤的繪畫只取他理論精華的十之一二,就已經如此精彩,所以也難怪《苦瓜和尚畫語錄》成為在世界范圍內最暢銷的中國畫理論著作。
『玖』 求清朝著名的山水畫家
清朝著名的山水畫家有四王四僧。
四王分別是: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他們受皇室扶植,是清初朝野共賞的畫界正統派。四王強調謹守歷代大家筆墨之法,所作多注仿某某筆法。章法也基本墨守陳規。雖然偶有寫真山水,筆法上卻也題上某某章法或筆法,以此表明正宗。
四僧分別是:漸江、髡殘、八大、石濤。其中八大先出家為僧,後因參加反清暴動未遂而無法繼續為僧,改為信道,故三僧加一道(八大山人),亦有戲稱為三個半和尚的。四僧都擅於山水畫,創作中強調直抒胸臆,反對食古不化,藝術上不為舊法所囿,筆法墨法借有所創新,對後人山水畫創作提供了借鑒之路。而八大山人的大寫意花鳥,更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花鳥畫家,至今仍發揮著極大的啟迪和借鑒作用。
揚州八怪基本為花鳥畫家,與本題靠不上。另外,將他們與國外「印象派」和「野獸派」遭遇相比實在沒有可比性,根本是不同美學基礎和觀點。另外,揚州八怪的「怪」並未離開筆墨基礎,也仍然堅持了中國繪畫的美學基礎。這一點恐怕不懂國畫筆墨者從未想到或實在想不到。
另外,把四王比喻為現今行畫也為不妥。所謂行畫,指的是缺乏筆墨功力只得依葫蘆畫瓢。而四王的筆墨功夫遠非一般人可以企及,否則不會贏得朝野贊譽為正宗。真正開始貶低四王也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後,由學習了西畫回國的畫家開始。實際上,對四王應該如何看待,至今仍是值得商榷探討的問題。
『拾』 清朝最有名的畫家都有誰
清代宮廷畫家:
王惲 、王鑒、王時敏、王原祁被人稱作 " 四王 " 。
郎世寧,1688年生,1766年逝世,義大利米蘭人